问: 想偶遇一场秋雨,洗刷一下不安分的一念心境,我在秋雨中等待,所有人都在等雨伞,而我却在等雨停

一场秋雨一场凉阳光变雨水断崖式降温_社会新闻_大众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气温;南京;降温;最低气温;雨水;冷空气;天气;记者 一场秋雨一场凉阳光变雨水断崖式降温'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从昨日开始,气温大跳水,昨6时气温16.5℃,10时气温更低只有16℃。记者从气象台了解到,昨天是南京下半年来最冷的一天。,一场秋雨一场凉阳光变雨水断崖式降温' />
新闻>社会新闻' />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翟羽  细雨绵绵,凉风吹过,户外实在清凉,早晨一出门就让人不禁打了个哆嗦。从昨日开始,气温大跳水,昨6时气温16.5℃,10时气温更低只有16℃。市气象台预计今晨最低气温14℃到15℃。今天白天阴有阵雨,夜里雨止转阴到多云。  昨天白天比晚上冷  强冷空气来袭,刮风、落雨、降温一个都不落。气温“跳崖式”下降,从10日中午到11日早晨,12小时降了12.2℃,以5℃一个台阶算的话,差不多跳了三级。记者从气象台了解到,昨天是南京下半年来最冷的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南京的气温是在倒降!一般来说,在大家印象里,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下午,最低气温则总是出现在夜间或凌晨。而这次降温过程却不走寻常路,随着冷空气主体到来,加上阴雨遮住了提供温暖的太阳,白天比晚上还要冷。11日早晨气温接近17℃,而下班期间气温不到16℃。不过,气象专家说,今天气温只是在昨天基础上有所波动,不会像11日这样倒降。  未来三天南京以阴雨天气为主,13号白天雨水短暂间歇,气温也有所回升,但已经没有前期那么给力了,最高只有20℃左右。近期最低气温大多还在15℃以下,因此,短袖等服装已经明显不适宜了。南京气象微信也给出了今天的“穿衣指南”:外套、夹克之类的秋装是近期在南京的首选。  放眼望去雨水没完没了  冷空气南下,带来“大风、降温、降雨”三件套。冷空气带来的风不可小觑。南京市气象台说,全市东北风5级阵风6到7级,根据风力等级划分,大概最夸张时树枝会大力摇动,如果你打着雨伞迎风行走,可能会有点困难。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北风起,意味着秋天到来了,但想要见到阳光灿烂的金秋季节,还得再耐心等上一段时间才行,预计16日以前南京都是阴阴雨雨的天气,虽然降雨量比较小,但很难见到太阳,这样的天气下不容易晾干衣服,大家得多准备些换洗的衣物。  未来一周,气温总体比较稳定,最低气温14℃到16℃,最高气温20℃到22℃。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大家要注意多添加衣物了,千万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日前,工商银行召开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大会。今年8月,三峡集团也组织开展了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
10-11 09-10中青在线
当地时间10月11日下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埃及住房、公共工程与城市化部在此间签署了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7亿元)。中国建筑埃及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6年1月,中国建筑与埃及住房、公共工程与城市化...
10-12 08-10大众网
①9月26日,沼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勒尔组幼教点的吉伍尔洛老师背着孩子爬钢梯。爱情的力量,让吉伍尔洛选择嫁进“悬崖村”;因为这里孩子太可爱,她选择留在村里,当幼教老师。
10-11 17-10华西都市报
据美国《侨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犹他大学(Utah University)的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Benjamin C. Bromley教授,向系里所有学生发送一封邮件,邮件中表示,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唐晓琳已离开人世。
10-12 08-10中国新闻网
阿联酋航空A380。【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德国《画报》网站10月12日报道,一名7岁的台湾女孩,在一架由迪拜飞往慕尼黑的飞机上突然发高烧,虽然班机在科威特迫降,不过已经无法挽回这名女孩的生命。
10-12 08-10环球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不会去西方,我将在俄罗斯生活。”在苏联首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新书发布会上,记者表示,他在西方国家比在俄更受欢迎,对此,戈尔巴乔夫如此回应。
10-12 08-10环球时报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水晶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水晶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cca8a5d_846bb51',userId:,blogListLength:3};一场秋雨,我在想。。。。。
一场秋雨,我在想。。。。。
&&&&&&&&&&&
图文:光头朱峰
天气预报报的可真准,说下就下,今天一大早这秋天的第一场中雨就这样不约而至。
清凉的风轻轻的吹,纤细的雨悠然的飘。雨点落在身上,顿时间蒙上一层透心的爽。忙着收获秋天的成果的农民们,在紧张忙碌的一段时间后,又可以休息休息了,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帮的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玉米的产量,计划着玉米收完后,该种小麦,改选什么样的小麦品种,什么样的小麦品种产量高等等,好不热闹。
作为我不光喜欢这秋季的雨,纷飞而至,洋洋洒洒。微风细雨,秋雨的画卷里装满了“雨中飞花的轻狂浪漫,雨打芭蕉的摇曳生姿”这种诗情画意,让我陶醉,我一边观赏着雨,独自在幻想。更喜欢他,是因为他能给来年农民们的小麦打下一很好的基础。
我突然有想出去走走的冲动,于是撑上了伞走到雨中,走在街道上,“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看细雨洗涤着万物中的尘埃:田野里桃树,葡萄树的叶子红得更艳了,路边的绿化带里的四季青绿的更翠了,一切更显生机盎然,使天空显得格外宁静而高远。有风吹来的时候,感觉一股深深的寒意。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就这样匆匆而至,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还未来得及从夏的梦幻中醒来,时光却领着我迈进了秋的门槛。
记得席慕蓉说“其实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的流逝。”秋风渐凉,秋叶尽落,大雁飞过,叶子的飘落,是风的无情,还是树的不挽留?挥手告别,依依不舍,最终却是一声拜拜吗?一刹那间,我不由地无语凝噎,原来我竟对生命这般的热爱。亲爱的朋友,您在这秋风袭来的日子里,在秋雨纷飞的日子里,您在想些什么呢?做为当代青年的我,有着一腔热血的我,有着胸有大致的我,更有着喜欢细雨飘飞的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写到这里,不仅潸然泪下,我不知道是雨的婉约?还是心里的踌躇?我边走边眺望的远方,突然想合起雨伞,让这一场雨淋湿我的全身,淋到我心里的压抑,让我能清醒。能清醒的去能实现我心中的梦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们论坛的散文集《记忆中的颜色》电子版 - 半岛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标题: 我们论坛的散文集《记忆中的颜色》电子版
作者: 海歌& & 时间:
标题: 我们论坛的散文集《记忆中的颜色》电子版
淡淡的脚印……………………………………………王济西
诗歌一束&&……………………………………………王济西
难忘“大槐树”………………………………………潘&&峰
初为人师………………………………………………潘&&峰
军营第一天……………………………………………潘&&峰
最后一个军礼…………………………………………潘&&峰
收拾心情………………………………………………潘&&峰
父爱无言………………………………………………潘&&峰
默默耕耘者的足迹……………………………………潘&&峰
在兵团的日子里………………………………………蓝&&蓝
雨夜惊魂………………………………………………蓝&&蓝
记忆中的颜色…………………………………………宗建国
五月的风………………………………………………宗建国
我的喝酒史……………………………………………江培科
令人尴尬的平常事……………………………………江培科
商榷《刚毕业的大学生真可怜》……………………江培科
知青篇——爱的悲苍…………………………………于向阳
月光下的思念…………………………………………于向阳
月亮爬到高高的天上…………………………………于向阳
我的春夏秋冬…………………………………………于向阳
美丽的青岛——金沙滩………………………………于向阳
今夜,大海和我相伴…………………………………于向阳
家乡的海边……………………………………………于向阳
小&&村…………………………………………………于向阳
当我老了,我会把青春怀念…………………………于向阳
人生感悟篇……………………………………………李德忠
围棋与人生……………………………………………李德忠
打工的外乡人…………………………………………李德忠
雪落无声………………………………………………冰&&儿
雨碎情亦浓……………………………………………冰&&儿
和妈妈一起走过的路…………………………………荷&&叶
母亲在那,家乡在那…………………………………荷&&叶
山中飘着的红丝巾……………………………………荷&&叶
每逢佳节倍思亲………………………………………荷&&叶
初登浮山………………………………………………荷&&叶
九水拾零………………………………………………荷&&叶
春花与人影……………………………………………荷&&叶
倒春寒…………………………………………………荷&&叶
根苦花香………………………………………………荷&&叶
樱花复又开……………………………………………荷&&叶
最美不过夕阳红…………………………………………荷&&叶
因喜鹊筑巢带来的生命感悟……………………………荷&&叶
长风千里送相思………………………………………… 若&&风
九水春红处……………………………………………& &若&&风
银杏树与凤凰花………………………………………… 若&&风
投我以木瓜……………………………………………& &若&&风
梦离现实有多远………………………………………… 冰&&川
与爱有关……………………………………………& &&&冰&&川
雪&&狐……………………………………………& && & 冰&&川
臭&&脚……………………………………………& && & 冰&&川&&
父亲就是一座大山……………………………………… 姜言正
感怀父母……………………………………………& &&&姜言正
母亲节,我对父亲说…………………………………… 姜言正
老家情……………………………………………& && & 姜言正
童年的回忆……………………………………………& &姜言正
明天是儿童节…………………………………………… 姜言正
BBS有感……………………………………………& &&&姜言正
感谢你,我的朋友……………………………………… 姜言正
品尝樱桃……………………………………………& &&&姜言正
登华楼山……………………………………………& &&&姜言正
喜欢海……………………………………………& && & 姜言正&&
雨中的遐想……………………………………………&&姜言正
春风,一首流行的歌……………………………………姜言正
茶&&悟……………………………………………& && &姜言正
追忆做球迷的日子………………………………………姜言正
父亲节时说父亲…………………………………………何效杰
人生的境界……………………………………………&&何效杰
幸福快乐每一天…………………………………………何效杰
烟波浩淼湖光美…………………………………………何效杰
茶味人生……………………………………………& & 何效杰
& & 慈母的泪……………………………………………美丽的人生
可爱的奶奶…………………………………………美丽的人生
人参果兮开心果也…………………………………美丽的人生
手机震动之后………………………………………美丽的人生
淡淡的回忆 浓浓的情……………………………& &&&方&&雪
春雨思绪……………………………………………& & 方&&雪
上山,放飞心情…………………………………………方&&雪
小院……………………………………………& && &&&方&&雪
新的一天……………………………………………& & 方&&雪
云南之旅……………………………………………& & 大龙女
江南游记……………………………………………& && &&&雪
西行路上——走过江源…………………………………刘肖龙
作者: 轮椅上的梦& & 时间:
作者: 东方润& & 时间:
作者: 海歌& & 时间:
文章怎么上不去呢?估计是敏感字眼?
作者: 海歌& & 时间:
本书出版时间为2005年6月,现在存有这本书的怕是不多了,许多作者谈起,都没有了,可见其物以稀为贵!
作者: 海歌& & 时间:
【作者简介】
王济西,笔名山楂树,男,1956年出生,祖籍安徽铜陵,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教育学会会员,青岛市家长学校研究会理事、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二届兼职督学。
1975年青岛39中学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山东维县,79年青岛橡胶九厂工人,79—83年山东师范大学学生,1983年从事教育工作至今。荣获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优秀教学管理者、青岛市中小学教师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与他人合著《岁月》(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人专著《教育拾穗》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
作者: 海歌& & 时间:
淡淡的脚印
          ――三十年前的故事
回回首,脚印一串串,却总是淡淡的。因为我们走过了太多的路。
在这些歪歪扭扭的脚印中,总有一些依稀可见,这也是一种财富了。凡是能有点印象的足迹,必是当时踩得重了一点。
这是三十年前的脚印,是我在下乡插队时,留下诸多脚印中的几个。
欲说当年不困惑
唱着苦涩的歌,流着欢乐的泪。这算是对我们三十年前知青生活的一种概括吧。
那天爬爬山。在崎岖的小路上我忽然想:现在我还会躺在这杂草丛生、蝇虫飞舞的山坡上,看着透过树林间隙的那缕阳光,静听那种轻微的风声虫鸣,体味种种说不出的悲哀、兴奋和感动吗?
翻开三十年前那发黄的旧日记本。有趣的是,当年不由自主滴出的泪,竟换成了今天一种会心的笑。
那时我们正年轻。我们生活得很艰苦。在我们当年孤独的多愁善感里,一半是现实生活的苦难、离家的乡愁、同病相怜的相互籍慰,一半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那时我们正年轻,所以,青春的真诚、幼稚和浪漫构成了一个个带有时代烙印的梦。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 (一)
一个在“文革”课堂里没有认真读过书的人,竟然成了“知识青年”,而这些知识多又多是“小资产阶级”范畴的,所以需要通过“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得以改造。
琴声,琴声
& && &&&弹得离人伤情。
& && &&&幽幽怨怨谁泣?
& && &&&冰盘铁珠乱迸。
& && &&&乱迸,乱迸,
& && &&&一宿又作归梦。
翻出自己当年的“诗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首“三台令”了。呵呵,难怪当年人家批评我“小资产阶级情调”严重。
那时,一把二胡,一把月琴,一支小笛,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安慰了。尽管当时弹得女孩子们经常掉眼泪,“灯下幽幽拨冷弦,窗外默默泣春红”(“春红”是我们知青组的一个女孩子)。可是现想想,总比“欲哭无泪”更有益心理的健康。
其实,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毕竟都是很苦的,不独我们知青如此。我们有时候到社员家看看,简直猜不出他们吃的是什么:似红非红、似黑不黑,一球球的“干粮”,便是他们日常的主食。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地瓜面、高梁面、野菜等合成的“耙谷”(饼子)。
我在果园里待的时间最长,每年从开春到深秋。清晨踏在果树丛中,晶莹的露珠儿和泥土淡淡的芳香,给人印象是最深刻的了。我经常听着自己“沙沙”的脚步声在想,这果园,我将走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不觉眼睛又有些发酸。
夏末秋初的果园之夜,应该是最迷人的了。太阳落山以后,果园被晒了一天的大地余温在渐渐消退,一个人独自在果园里漫步,像是一个幽灵。“秋园阑月静,秋草掩曲径。寂寞谁与语?虫鸣叶落声。……”感谢这曾有过的寂寞和孤独,这种环境在改造我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同时,也使我养成了爱思考、爱写点日记、爱吟咏几句小“诗”的习惯,才可以使那个年代,有一些东西使真正的铭记于心,不能轻忘。
最开心也是最伤心的时候,便是在这寂静的夜晚,其它知青的造访了。开心自不必多说,是因为有了知音,可以解除一时的寂寞。伤心的是,知青在一起聊的,往往都是让人心酸掉泪的话题。因为我们都年轻,谁也不会用世故和虚伪的语言来安慰对方。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异想天开地谈谈理想、谈人生、谈志愿、谈报负、谈爱情。也有笑得浑身颤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仿佛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在任何一个艰苦的环境下,人们都能够生存,但是能在任何一个艰苦环境下,都能快乐地生存,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年青人而言。
要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用心去编织美丽的梦。
作者: 海歌& & 时间: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然而,那泥土的芬芳,至今仍然那么强烈地保留在我的嗅觉中。
我们开始时,是那么地不习惯这陌生的土地和陌生的人们。在这里,人们的自私、狭隘、落后、愚昧和人们的纯朴、真诚、善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民俗民风。
我们就曾在这里哭过、笑过、闹过、疯过、痛苦过、消沉过。
然而,随着历史的迁移,我们却没有后悔过和抱怨过。不后悔因为我们当时并无其它选择,不抱怨是因为我们理解那条路是历史的必然。
不仅如此,那条路对我们的人生还是一个极大锻炼,对生活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流着泪在那里唱着忧郁的歌、拉着呜咽的琴时,我们的感情和人生感悟开始早早地成熟;我们借着小油灯昏暗的光线偷偷读着一些手抄本的书籍,在粗糙的笔记本上写下幼稚但却真诚的日记时,我们学到了许多在“文革”学堂中所没有学到的东西。
我们曾为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羞愧,为能吃上自己亲自种的菜而自豪,为“三夏”辛苦劳作而幽怨,为“三秋会战”昼夜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兴奋,为一缕清凉的月光而伤感,为一个因为掉了五分钱而不敢回家在路边痛哭的小女孩而同情,为社员自私狭隘而撇嘴,为老乡的质朴真诚而感动。
就是在这种艰苦困难的场合下,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忍辱负重、学会了如何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奋斗,学会了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会在同情与理解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学会了坦然地面对人生坎坷。
那个年代是历史的悲剧,但我还是要感谢它。苦难是人们早熟的催化剂,也有利于心灵的洗礼。当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也会在困难中过早地倒下。
只有经过理智的反思,才能够“欲说当年不困惑”。
作者: 海歌& & 时间:
一个难忘的朋友
三十年前,我高中毕业以后,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结识了一位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交往,然而在我心中却永远忘记不了的朋友。
他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民,也是一位“文革”以前的老高中毕业生。他的学识,使我们这些“文革”中课堂培养出来的“知识青年”自愧不如。
他经常给我们讲“三国”、讲“水浒”、讲“聊斋”、甚至“水浒”中一百零八“将”的绰号都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他在我们知青点的黑板报上,写了一首谁也看不明白的“诗”,但我们能看出一点:他把我们许多女知青的名字,全部嵌入“诗”内。
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他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产生了一次强烈的爱情“单相思”而遭遇挫折之后,受到刺激患的病。他有时表现得很理智、有时却傻得吓人。
我们许多知青也很同情他,却也经常没轻没重地开他的玩笑,他从不计较,只是傻傻地笑。
他对我很好。我也惊讶于他的记忆力。在我“拔点”回青之前,他给我一盒“丰收”烟:“你来的第一年,我给你一盒金鱼烟,第二年,我给你一盒金杯烟。今年你要走了,送你一盒丰收烟,祝你芝麻开花,节节高”(注)
说实话,前两盒烟我真的忘记了,但这第三盒烟和这句话我永远忘记不了。为什么对我这样“厚爱”?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你们青年点唯一不把我当神经病看的人。”
他的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和震惊:他的要求并不高,不把他当作神经病看就行。对他,有对其它人一样的尊重就足够了。
我们常常嘲笑别人,其实,与此同时,是不是也留下了别人嘲笑我们的把柄?
在我回青前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约我到他家去。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抖抖擞擞地翻箱倒柜,找出了两本布满灰尘的线装书:《四书集注》和《诗经》。
“这书我要送给你”,他很果断地说。同时,拿出毛笔,蘸着红钢笔水,给我题着血红的“辞”,如“要文斗不要武斗”、“种田闹革命”之类。并且,为我起了个“笔名”—鲁忠。理由是“你是山东人,要鲁为姓,以忠为本”
窗外的风雨、昏暗的油灯、血红的大字、半疯半痴的“题词”,说实话,这一切当时使我感到毛骨悚然。
也就是这一天,他说了另一句让我永远忘不了的话:“一个人,无论是三岁的孩子或者是七十岁的老人,都各有长处值得我们学习。”
后来,一直再也没有与他有什么联系。
& &再后来,听说他过世了,但愿这个消息不是真的。
& &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就是我从没有把他当“精神病”来看待,以前没有,今后更不会的。
(注)当时,一盒金鱼烟一角五分钱,一盒金杯烟一角九,一盒丰收烟二角四。在一个劳动日只挣七八分钱的当时,已经非常奢侈了。)
作者: 海歌& & 时间:
果园日记几则
  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一日
& & 九月,绿色的果园果实累累。快到了收苹果的时候,红润润、沉甸甸的大苹果,压弯了手指粗的枝条,煞是喜人。听了队长的分配,我乐滋滋地卷起铺盖,搬进了果园,看守这即将成熟的果实。
见了果园组长,我愣住了,原来是“贫协主席”张大伯。他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脸庞随时都带有笑意。我对他并不熟悉,但听说这人挺厉害、性格很犟,对人要求特别严。因此心里有点打怵。
他见了我,笑了笑,便领我到南园树林中的小屋。帮我安排好铺盖,交待了一下看园子要注意的问题后,转身走了。
我锁上门,在园里转了转。经过一天稀稀沥沥的小雨后,苹果掉下来一些。我顺脚把一只落在脚下的苹果踢了开去。不料,却被走过来的张大伯看见了。他走了过来,捡起苹果,放进挎在胳膊上的小篮子中。“你也知道一年间为苹果操多少心吧?怎么能这样?”瞬间,我觉得浑身不自在,脸上也热呼呼的。
傍晌,队长便找来了。把我好批评一番,说我不爱护队里财产。看来,自己被“再教育”得实在不够。
要回知青点吃晚饭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背影,拐了一个小篮子,从果园边一个小缺口往外钻。“偷苹果的”,我脑子一热,撒腿就向那人奔去:“站住!”
那人很听话,立刻站住,转过身来很坦然的地望着我笑。
“捡几个烂苹果,你大娘就喜欢吃酸”。原来是张大伯。
作者: 海歌& & 时间:
 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砰”,一声枪响,划破了午夜的寂静,也划破了我悠酣的梦境。
我猛地翻身起床,从窗口望着月明如昼的夜,判断着枪声的方向,猜测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林业队长这几天晚上睡在果园里,显然也为枪声所扰,他翻了个身,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小王,去看看杜某某打着狗了没有?”
噢,原来如此!
我披上衣服,顺着树丛间的小路向西园走去。“叭喳”,走近西园,就听见折树枝的声音,我急忙蹲下(黑暗里,蹲在树丛里是隐蔽自己观察判断情况的最好方式)。西园一颗枯死的杏树下,依稀见到两个人影在折干枯的树枝。“叭喳”声在旁若无人地持续。我明白了。
我返身回到小屋里报告队长:“狗打着了,他们正在准备柴火。约计三点左右就煮得差不多了。”队长一听,这才放心地睡了,很快打起“呼”来。我却没有了睡意,坐在油灯下,写起了日记。
三更左右,外面响起了口哨声。我急忙出来,这时,月亮早已没了。这是一段黎明前最黑暗的时辰。我根据口哨的方向,迈着轻捷的步子,跟着前面的脚步声,来到西园小屋门前。
“狗肉熟了,叫起队长,来吃狗肉”。张大伯嘴里在咀嚼着什么,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
我折回小屋,“队长……”,也许队长在梦中也急不可耐,我话音未落,他早已翻身披衣了:“狗肉熟了?”“是的,他们让我叫你去呢。”
他麻利地穿好衣服,对我说道:“咱走吧。”
我知道,那里肯定很热闹,但我并不想凑这个热闹。“这里不能没有人,你去吧。”他瞬间便消失在黑夜中。
四点半左右,天刚刚有些微明,公社的有线广播就开始响起来了。接着,村里的军号(民兵用号)、铜锣一齐响了起来,在催促人们清起上坡,拖拉机的引擎声也在远处响起。队长撅了一张油浸浸的嘴,披了一身肉香走了进来。倒在床上打起了满意的呼噜。
早饭后,狗的主人杜大妈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直接找到了林业队,从牲口棚里翻出了血迹斑斑的狗皮,抱着嚎啕大哭。
“天哪,你们这些土匪呀……”
  “土匪”们沉默了。静静地看着她哭,听着她骂。相互还不时地看看对方嘴上的油。也许“土匪”们认为,饱餐一顿,挨点骂也值。
作者: 海歌& & 时间:
&&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
夜,月光如水。
& &为了早点接班,晚上我只吃了点饼子和咸菜,喝了几口凉水。因此现在肚子有点隐隐作痛,但也顾不得了,因为这个时候,偷苹果的人最容易“作案”。
& &我沿着树丛轻盈地走着。脚步要轻,这是看园人的经验。
& &忽然,我隐约听见轻微的响声,急忙蹲下来,竖起耳朵,瞪大眼睛,向声响处观察。
& &起初,我以为是张大伯。但仔细听,不是的。因为声音总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明显是摘苹果的声音。我把原来披着的大衣穿好,整了整背在身上的电筒,悄悄地向声响处绕去。
响声越来越近,我又蹲下,从树隙中仔细观察。果然,一个陌生的小伙子在摘苹果。我悄悄向西南角绕去——那是他唯一便于逃脱的地方。然后,慢慢向前逼进。
太大意了吧,可爱的小贼,你怎么眼里光有苹果没有人呢?
直到只有几步远的地方,我一下打开电筒,一道笔直雪白的光线射到了他那惊恐的脸上。他一抖,掉过身子就想跑。
我沉着而又严厉地大喝一声:“站住,哪里跑!”
小伙子仓惶地四下看了看,我正堵住去路。显然,他不敢向果园纵深跑的。只好老老实实地站住。同时,将手中的苹果向远处扔去。他知道规矩:偷摘一只苹果要罚一块钱。
“捡起来!”我低声命令。一只手扭住他的胳膊。
“还有没有别人了?”待他捡起苹果,我问道。同时,另一只手拿着电筒向附近照了照。“没有了,就我自己。”
“那好,跟我上林业队。”
这时,我才仔细地端详一下这个小伙子。二十一二岁的样子,平常没有见过这个人。
“哪个大队的?”
“本大队七小队的”
月色下,他的肚子高耸着,我从他衣外一摸,呀,苹果还真不少呢。一个苹果罚一块,林业队又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还没走到林业队,远处队长哼着样板戏走了过来。
“队长”,我高兴地喊到,“又抓了一个偷苹果的,”我为自己的战绩兴奋。
“好”,队长说着,疾步跨了过来。
走近后,看看“小偷”,队长很有些恼火:“你怎么上这摘苹果?快回家吧!”
“队长……”我很感到意外。
“让他走吧,那是我外甥,真是没出息。”
作者: 海歌& & 时间:
 一九七七年十月五日  星期三 阴
夜,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顺着萧瑟的北风,传来了阵阵音乐和含糊的说话声音。大队在演电影,而我却在听电影。并非我不想去看,是因为我要坚持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看守果园的责任。
我独自一人在果园里毫无目标地转。偌大的果园,只有我自己。一起看果园的张大伯也看电影去了。黑暗中,我只有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在果园里穿插巡视,在浓密的树丛和荒坟中绊绊卡卡地前行――在没有发现可疑情况的前提下,尽量不要打手电。
记得春天我刚开始看果园时,胆量是很小的。那时我还是值白班。但一到傍晚时,心里就不由地发毛。风吹草动令我心惊胆战,丘坟土沟让我胆破魂丧。于是我唱歌,吹笛子,但随着天色越来越暗心里便越来越恐慌。终于,捺不住恐惧,在一条黑狗从我眼前窜过的同时,我拼命地惊叫着,撒腿便奔到园边的公路上。回头望着夜幕中森森的果园,心有余悸,似鼓点般剧烈地跳动。
而现在,早已经习惯了。我知道,什么东西也是见人害怕,岂有人害怕物的道理?胆量实在是锻炼的结果。我想起了主席的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
转了一会,我回到果园深处的小屋,点上了灯。守着闪烁不定的灯苗,摸过月琴,一缕低沉的歌从嗓子里流出:“空庭飞着流莺,高台走着狸鼪,人儿伴着独灯,梆儿敲着三更。在这漫漫的长夜里,谁同我等待着黎明……”不知怎么,心里只觉得凉森森、冷冰冰,身上发寒。
外面下起小雨,传来稀稀拉拉的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远处还有放电影的声音依稀进行。如果雨再大些,这电影大概就不能放映下去了。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日 星期一 睛
晨。东方的曙光还未升起。我像一个不眠的幽灵,徘徊在这深幽的果园,深深地呼吸着黎明前潮润清新空气,聆听着远处村里雄鸡高亢的报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鱼肚白来,周围的果树已能显示出它们模糊的轮廓。月亮还挂在树梢,和那稀疏的星星一道,仍发着明亮的光泽。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天已变得青白。透过果树向东看去,从树木的间隙中泛出微黄带红的色彩,在不断扩散,刹那间,整个果园、天空、大地变得色彩缤纷,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瑰丽的朝霞,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图画。
远处田地里,人来人往的场面也渐渐清晰可见了。社员们身披金色的朝霞,给画图增添了活的形象。村里,也断断续续地升起了炊烟,映着霞光,弥漫成淡淡的晨雾。井台上打水声、村里鸡叫犬吠声,劳作社员的说笑声,赶车人清脆的鞭子声,以及拖拉机“嘟嘟”的引擎声,使原是寂静的黎明一下子充满了活力与欢快。
  夜晚是恐怖的,清晨是活跃的,生活是清苦的,劳动是美好的。前途是不明的,心理是矛盾的。
接白班的知青快来了,我回到小屋,准备洗漱。
作者: 海歌& & 时间:
诗 歌 一 束
& && && && && & 晨
& && && & 月西沉,静悄悄,
& && && & 戴月出工正清晓。
& && && & 笑指贪睡锦鸡道:
& && && & 我比你们起得早。
& && && && && &午
& && && & 太阳不觉当空照,
推车挥锨逞英豪。
浑身汗水雨如注,
红旗如海歌似潮。
满天星、满地星,
地上“星”比天上明。
灯火如昼夜会战,
争夺明年好收成。
& && && &一九七五年九月三十日&&
于“三秋”会战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 & 鹧鸪天&&夜笛
& && && &&&
& && && &&&兰阑夜色罩院庭,
& && && &&&皓月当空冷疏星。
& && && &&&泻下水银遍地满,
何处传来玉笛轻?
风无语,人自静,
幽幽怨怨断肠声。
几人今日夜不寐,
凭窗发思离乡情。
一九七五年十月三十日
乌夜啼& &无题
冷月寒星树影,
遥望一池清泉,
无语独赏秋色,
何处小笛夜泣,
& && && && &&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 && & 小夜曲
& && && && & (一)
& &&&我向星星眨眨眼,星星也向我眨眨眼。
& && && && & (二)
& &&&弯弯的月亮像一把明亮的银钩,你在钓什么呢?
& && && && & (三)
& &&&我在果园漫步,脚下沙沙地作响。
& &&&我的身影在月色下,拖的很长很长。
& && && && & (四)
黑幽幽的树林深处,
有一个甜蜜而温柔的声音在笑着呼唤我。
我不敢走近,
那儿太黑、太静。
& && &&&(五)
我低低地唱了,不敢高声,
就这样,歌声还是传的很深很远。
& && && && & (六)
一片树叶擦着我的脚边吹过,
“她的母亲是谁?”
我望着小树林,思忖着。
& && && && & (七)
我在小路上走着,
却觉得有什么在我的心中走着。
我的脚步很轻,
心中的脚步却很沉重。
& && &&&(八)
我以为下雨了,
因为眼睛湿漉漉的。
我抬起头来,满满一天星。
& && && &&&一九七七年十月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赶车去河沿儿拉沙,暮归偶感。
残草萋迷相偎诉,
寒烟滚滚黄沙扑。
漫漫衰柳连长堤,
幽幽残阳通古路。
远村隐隐牵愁远
飞雁阵阵回暧处。
仰天轻啸叹程疑,
& && && &驱牛押车登归途。
& && && && &&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三台令&&琴声
琴声,琴声
& && &&&弹得离人伤情。
& && &&&幽幽怨怨谁泣?
& && &&&冰盘铁珠乱迸。
& && &&&乱迸,乱迸,
& && &&&一宿又作归梦。
& && && && &&&
& && && && &&&一九七六年十月十六日
作者: 海歌& & 时间:
是冬,与知青小刘居河沿儿。冰封河面,凿冰打水偶歌。
& && & 小路崎岖弯且长,
& && & 挑担打水向河浜。
& && & 踏入沙地足迹浅,
& && & 转进林中人烟茫。
& && & 不见河水潺潺流,
& && & 唯有冰封百丈霜。
& && & 挥斧凿冰打水来,
& && & 晚间一顿谷面香。
& && && &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老鼠对人们也有一点用处,
& && &&&这是我今天才有的觉悟。
& && &&&早晨起来我睡眼朦胧,
& && &&&发觉地上掏了个大洞。
& && &&&搞设计的老鼠可真不一般,
& && &&&把洞口安排在锅灶旁边。
& && &&&一见这情景我非常愤怒,
& && &&&老鼠真是太把人欺负。
& && &&&“前天你把我的干粮偷吃一半,
& && && &昨天你把我的鞋子咬烂。
& && && &今天你又在我的灶前打洞,
& && && &看来你真是该死的混蛋。”
& && && &骂完老鼠我要生火做饭,
涮锅水往外倒实在麻烦。
又骂老鼠又刷锅人实在心焦,
不小心把涮锅水泼了一脚。
低头擦水时我不由暗自叫好,
老鼠恰恰是下水道一条。
想到这里我不由非常高兴,
感谢老鼠这新洞口的创造发明。
洗脸水涮锅水尽管往里倒哦,
这时我才知道老鼠有时也好。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 &
作者: 海歌& & 时间:
开怀钦酒歌
& &是冬,与友小刘居河沿。元旦,村里知青到河沿看望我们,一同小聚,歌以记之。
& && && && && &
& && && && & 遮眉远眺望友朋,
& && && && & 来到脱鞋盘炕中。
& && && && & 揉面包饺做菜忙,
& && && && & 红火小屋忘寒冬。
& && && && && &&&(二)
& && && && & 便宴粗陋碗当盘,
& && && && & 围桌进餐叙言欢。
& && && && & 酒酣耳热开怀笑,
& && && && & 早忘昨愁前日烦。
& && && && && &&&(三)
& && && && &酒过三旬又伤情,
& && && && &面对“孤山”叹孤零。
& && && && &飘渺一绪忆慈母,
& && && && &浮云游子离意生。
& && && &&&注:“孤山”指““孤山白酒”
& && && && && & (四)
& && && && &不觉忽然日西偏,
& && && && &杯盘狼藉宴已残。
& && && && &你卧我躺各惆怅,
& && && && &相视可怜瘦朱颜。
& && && && &
& && && && && & (五)
& && && &&&一桌便宴一时散,
& && && &&&忧愁何曾化云烟。
& && && &&&屋内寂寞无人语,
& && && &&&门外万里愁云天。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 朋友就业安置回青岛了,心中若有所失。
& && &&&走了,谈谈的身影
& && &&&消失在远方,渐渐地
& && &&&我拾起一片落叶
& && &&&贴在胸口,紧紧地
& && &&&刚才,我没有和你说一句话
& && &&&只是呆呆地瞧你
& && &&&此刻,对着缈茫的天际
& && &&&我忽然涌起了千言万语
& && && && && &&&一九七七年九月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 &秋风阵阵秋雨天,
& && && &秋雨沥沥秋果园。
& && && &满园萧瑟无生气,
& && && &唯有风雨凋叶残。
& && && &风雨秋园秋凄紧,
& && && &漫目萧条觉秋寒。
& && && &窗外秋声秋不尽,
& && && &屋内伴秋挑冷弦。
& && && &弦声刺骨入三分,
& && && &抚琴悲秋泪潸然。
野草劲株几枯荣,
春去秋来年复年。
秋风落叶触离情,
谁人无动谁人怜。
忍听秋风呼啸过,
泪看秋雨续涟涟。
遍地秋草秋惨淡,
野花三两犹自鲜。
听烦秋风弦亦断,
望厌秋雨泪也干。
松弦收琴关秋窗,
秋虫声里入秋眠。
& && && && &&&一九七七年十月七日& &
于果园小屋
作者: 海歌& & 时间:
【作者简介】
潘峰,笔名盼风。1956年生于青岛,中学高级教师。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1977年参军,1979年从部队考入河北承德师范大学,毕业后在部队从事教学工作,1985年转业回青。荣立过三等功,获得山东省英语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山东省和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曾担任济南铁路局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教育学会会员,青岛市现代文化研究会理事等。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散文、报告文学等30余篇。
& & 感言:父母谆谆的教诲,让我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农村艰苦的环境,让我从书本走向了坚强;军营火热的生活,让理想插上翅膀;教师平凡的岗位,让生命在奋进中发光……
作者: 海歌& & 时间:
&&初 为 人 师
& && && && && && && && && &潘 峰
& & 时光会冲淡人们对往事的记忆,而我对初为人师的那段日子却总是难以忘怀。
& & 1976年3月,我插队的村办小学缺人,领导抽调我去教五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
& & 我第一堂课讲的是《中华民族》。
& & 一进教室,我便被几十双眼睛盯得心里发毛,脑子一片空白。
为了摆脱窘状,我调整了讲课步骤:先找一名学生念课文。被叫的学生对“中国地大物博……”一句不解其意,肢解念成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引来哄堂大笑。我却还是紧张得没有什么表情,一本正经地让他再念一遍……
& & 我逐渐进入了角色,全身心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当中。
在农村,老师一向受人尊敬。我眼前的这些小学生对我这个待他们如亲弟妹一样的“知青老师”更是恩爱有加。
放学后,学生们总爱缠着我,听我吹口琴,拉二胡,看我变魔术。他们常常到了晚饭时间还不回家,让我讲浩瀚的大海,巍峨的崂山。他们还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城里有的孩子连馒头都不爱吃……
& & 很快地我就跟学生无话不谈、亲密无间了。校长几次提醒我在学生面前要端起架子,少讲跟学习无关的事情。私下他却不解地跟别的老师说:那些调皮的学生到了那个知青老师手里,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听话,成绩提高得那么快呢?
& &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生就不会学习,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成绩。虽然我不懂教育学、心理学,可这些基本的道理我还是清楚并努力付诸实践。
学生愿意学,我更愿意教。每到夜晚,当知青战友打扑克、下象棋、讲故事时,我都会在煤油灯下钻研教材或给学生辅导功课……
有付出就有回报。一个学期下来,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公社组织的联考中遥遥领先。
& & 由于疲劳过度,加上过于炎热,暑假前我病倒了。
& & 学生干部来宿舍看我,他们拿出32个鸡蛋,说是代表全班32颗心。只见每一个鸡蛋上都写着诸如:“祝老师早日康复”、“我们喜欢您”之类烫人的话语。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思乡的情绪被学生们那纯真的爱冲得无影无踪。
& & 年底,我应征报名参军并获批准。
& & 学生们知道后可不得了了,呼啦啦一拨接着一拨涌进知青大院。
& & “老师,您真的要去当兵?您走了,我,我们怎么办?”
& & “呜,呜……”有几个女生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 & 临行的头一天,我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 & 那天,一向活跃的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起来。我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分析讲解课文,学生们却若有所思,反应迟钝;我让做笔记,他们也一反常态,几乎无动于衷。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我。仿佛在说,“老师,你怎么就忍心离我们而去呢!”
& & 我要出发了,全班同学来到村头为我送行。他们懂事地站在大人们的后面,每个人都眼泪汪汪的。当拖拉机就要发动的时候,两个女学生跑到我跟前,说了声,“老师,给……”便红着眼低下了头。
我一看,是几双有着精美图案的鞋垫——这可都是学生们连夜缝制出来的啊!我鼻子一酸,赶紧把头扭向一边……
& & 入伍后,部队生活十分紧张,可我还是经常惦念我教过的那些孩子,留恋那短暂的教书生涯。1979年部队推荐我考大学,在填报志愿时,为重圆教师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类。
我知道:教师的工作是艰辛的,但意义却是深远而伟大的。
& & 我当教师已有二十几个年头。其间,我可能失去了很多东西。跟一些在商界发展的同学、战友相比,我似乎还很清贫。可每当教师节收到学生们的一张张贺卡,听到学生们的一声声问候;每当我得知某某学生工作取得成就;每当毕业多年的学生邀我参加聚会或驾车带我去郊游……我都会感到骄傲和自豪,感到自己很充实、很富有。
& & 我爱学生,我爱教师这一行。
作者: 海歌& & 时间:
军营第一天
& && && && && && && && && &&&潘 峰
& &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 &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 &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 &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 看到一批批应征入伍的新战士带着亲人的嘱托就要踏上征程,我耳畔不由地响起这首我在新兵连学唱的第一首军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脑海中重现出当兵后第一天的军营生活。
& & 1977年元月,塞外零下二十几度的偏僻山沟里,我们新兵连第一次列队出早操。虽然头戴棉帽,身穿棉衣,脚蹬“大头鞋”,可战士们还是冻得瑟瑟发抖。我耳朵被冷风刺得又痛又痒,忍不住伸过手想触摸一下。
& & “别动——”连长这一嗓子,在清静的山坳里发出长长的回声。吓得我赶紧缩回了手……&&
& & 开饭了。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一把抓过饭盆,大步跑向炊事班。
& & “在部队就吃这饭?”我指着用高粱米跟小米做成的干饭问。
& & “你这新兵蛋子看样儿不饿是不是?”一个老兵把眼一瞪,“告诉你,中午还是这饭!”
& & 我悻悻回到班里,一边吃着“二米饭”,一边委屈地想:我在农村插队时一天还能吃上两顿馒头呢!&&
& & 傍晚,刚刚就着咸菜狼吞虎咽般地吃完6个馒头,通讯员通知我到连部,指导员交给我一个任务:晚点名后给全连战士教唱《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 & “指导员,我,我从来没教唱过歌,而且这首歌我自己还不会唱……”
& & 我紧张得额头直冒汗,可指导员一脸的严肃:你这个大城市来的高中生能不会教歌?还有半小时,快准备去吧!
军令如山倒。只好乖乖地回到班里。
& & 幸亏读初中时学了点儿简谱,加上老班长的指点,我这个上学时当众讲话都脸红的人居然“现学现卖”,生平第一次在一个有着一百五十多号人的连队把一首军营歌曲教了下来。& &
& & 天寒地冻——五谷杂粮——“当众亮相”构成了我当兵第一天的三步曲,也成为我3年基层连队生活的主旋律。
& & 是呵,七十年代的军营生活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在部队艰苦的环境里,我体味了人生的价值,感受了生命的坚强,我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考验并享受着青春的快乐 ……&&
& & 从部队转业至今已经20年了。当我在工作或事业上取得进步,当我摆脱生活的羁绊,从容找回自信,当我神态自若地走上讲台给学生传授知识并得到认可时,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把这一切归功于新兵连,归功于我军营第一天……
作者: 海歌& & 时间:
最后一个军礼
& && && && && && && & 潘 峰
& & 日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一天。在我们铁道兵就要转并铁道部的前夕,师部在机关礼堂隆重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 &
& & 在庄严的军乐声中,几名战士护卫着鲜红的军旗,正步走上主席台。一声令下,近千名官兵唰地举起右手,含泪向心爱的军旗行最后一个军礼。
& & “礼闭”的口令已经发出许久,可我的手却迟迟不愿放下。我若有所失地问自己:已经习惯了多年的“敬礼”动作难道就此定格?
& & 我从小就向往当兵。姑父是海军军官,每当他来看父母,我总要带上他的“大盖帽”到院子里神气地跟小朋友发号施令。平时玩“打仗”游戏,我总要以“解放军”的面目出现,呼喊着向“敌人”冲锋……虽然因弄脏衣裤而经常受父母的责骂,却仍乐此不疲。
& & 美好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1977年1月,我来到河北隆化——董存瑞当年牺牲的地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兵。
& & 刚到部队时,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充实。没过多久,心目中军人威武的形象跟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一下子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 & 下老连队的第一天,排副带我们十几个“新兵蛋子”出公差——卸两车皮石渣。看到别的那些从小干惯农活的战友都干得很出色,我也不甘示弱,拼命想表现一下自己。可铁锹、叉子之类的工具在我手里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手脚并用也无济于事。我手上很快磨起了几个大血泡,不一会儿锹把就被染成了红色。我咬紧牙,坚持干到了最后。结果当天晚点名时,排长批评说,“听说有的同志干活时偷奸耍滑……”我知道这是指我,心里感到很委屈,第二天起床眼角还挂着泪痕。
& & 一日三餐,有两顿是高粱米,仅有的一顿馒头吃多少总也不觉得饱,肚子里缺“油水”的滋味更是难受。炊事班长是个山东老乡,很同情我这个城市兵,偷偷给了我二两豆油让我“自行安排”。站夜岗时,我到菜地里拔了两颗大葱,回班里悄悄捅开火炉,把葱放进半热的油中炸一下,然后津津有味地起来……那香甜、美妙的感觉是今天吃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
& & 有位同年入伍的湖南兵,家庭条件相当好。对部队枯燥单调、艰苦乏味的生活不堪忍受,认为“活着没啥意思”,有一天半夜,用五六式冲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 & 我逐渐明白,艰苦的环境不仅磨练人的意志品质,还能检验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 & 我开始懂得,当兵绝非是威武、气派的代名词,它更多地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坚强甚至意味着牺牲。
& & 记得那是一个灰蒙蒙的下午,刚从桥头下岗走进连队,文书告诉我说:隧道塌方,你们班长出事了!
& & 啊!我顾不得吃饭,赶紧跑向团卫生队。在一间空旷的屋子里,战友已面目全非,直挺挺地躺在担架上,头天晚上刚跟我换穿的“大头鞋”沾满了血迹。
& &“班长——”我哭喊着摇晃他那早已冰凉的双臂……
& & 有人说,“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可对我来说,或许是童年梦想的激励,或许是亲友深情的嘱托,或许是师长严中带爱的要求,或许是战友榜样力量的鞭策……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我哭过、恼过,可从未后悔过!
& &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
& & 从部队转业至今已有20年了,可我仍有浓浓的“军人情结”:路过军营,总要多看几眼;每年带学生军训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朋友聚会我会提议:来,当过兵的干杯!大伙爽快地喝完杯里的酒,我又会情不自禁地吼上一嗓子: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 & 我一直喜欢看军事题材的影视片。对《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等电影的台词几乎倒背如流;有位朋友帮我刻录了我找寻多年的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光盘,让我激动不已……
& & 如今,每当我参加升国旗仪式,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仪仗队的勃勃英姿,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欲伸出右手,我都会自然而然地忆起在军旗告别仪式上那最后一个军礼……
作者: 海歌& & 时间:
&&收 拾 心 情
& && && && && && && && && & 潘 峰
& & 在教育部门,工作调动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对我来说却有一种难以负重的感觉。
& & 记得1985年我刚从部队转业来到学校的时候,母校的一位老师曾善意地提醒我说,“像你这样刚从部队学校转业,又没有多少处世经验,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恐怕难以干出名堂,不如尽快调走为好……”& &
& & 按照当时的情况,找找人去外贸公司或其他外事单位不是件太难的事情,可在浅意识里,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却情有独钟。
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来自教师家庭的同学,他们大都有教养,温文尔雅,知道的事儿也好像特别多。
& & 记得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解一首写毛泽东故居韶山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花也红来叶也翠”。老师问:“翠”为何意?话音刚落,妈妈是老师的孙隽同学立刻举手:“翠”就是绿的意思。那为什么不用绿而用“翠”呢?孙隽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押韵呗!
在当时“读书无用”盛行的年代,能如此流利、准确回答出这类在我们看来非常艰深的问题,不能不让全班侧目。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奋读书,争取将来当教师!&&
& &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高中毕业在农村插队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了一年村办教师。当兵两年后,部队推荐参加高考,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填报了师范类。&&
& & 最终,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登上了讲台,而且一干就是十八年!
& & 当老师是辛苦的,当毕业班的老师更辛苦。回想刚开始工作那阵儿,我对教高三的老师既敬畏又羡慕。看人家举手投足都有一副教授的派头,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校长见到这帮人也总是和颜悦色,关怀备至。
& & 不觉间我也执上了高三的教鞭。可我非但没有品尝到让人羡慕的滋味,却似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白天讲课、处理工作琐事,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一天到晚忙碌得像个机器人,脑子里常常只有星期几而没有日期(几号)的概念。
& & 我是个觉迷,对那些患神经衰弱、靠吃安定之类睡觉的人曾大惑不解。可自从教了高三,我实实在在地领教了失眠的痛苦。
& & 初夏的夜晚,万籁俱寂,妻子女儿早已进入梦想。我躺在柔软的席梦思上却如卧针毡:文科班那几个尖子生,怎么越到了节骨眼上脑瓜反而越迟钝起来了呢? C同学是块读大本的料,可英语成绩老上不去,一旦高考栽在我这儿,可怎么向学生、家长和学校交待……
& & 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曾踌躇满志地准备在教书之余开辟“第二战场”,可不想“高三”原本是一张缠身的网,进得来就不能有其它的“非分之想”。
& & 女儿有时让我给她辅导功课,或周末让我带她出去玩,我总是一再推脱,有时甚至翻脸呵斥她。女儿冤屈地跟妈妈讲:老爸不教高三就好了。& && && && && && && && && &
& & 十八年,它是漫长的,因为充实,它又是短暂的。
& & 我非常喜欢学校浓浓的学术氛围,乐此不疲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学习。有时我感觉学校似乎就是一个大百科全书。每到暑期外出旅游,更能体会到这一点:沿途有地理老师介绍名山大川;参观时有历史老师说古道今;看碑文遇见个冷癖字什么的自有语文老师解释;偶尔遇到个老外寻求帮助,我们这些英语老师会上前指点迷津,让其他游人好生羡慕;至于就餐结账、购买车票之类的“经济问题”数学老师更是当仁不让,一切给你整得井井有条。
& & 十八年里,我把同事当老师,把学生当朋友,“大兵”居然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认可。其间,我学到的许多东西足以终生享用,我与老师、学生能结下的情谊更能让我感动永远。
& & 正值暑期,学校里知道我要走的人不多。那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悄悄地把积累多年的资料、心得归类、打包。有许多也许永远都不会用到的东西,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到箱子里。
& & 我忽然感到,一个人在这样的时刻,归整的是物品,而收拾的却是心情,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
& & “老师,听说您要调走,同学们来看您了。”不知何时我的课代表推门站在我的面前。
& & “噢,你们怎么知道我要调走?快,快进来。”我赶紧招呼学生进屋。
& & 没想到呼啦一下从外面进来了二三十人,本来就30多度高温的房间又升高了好几度。学生推举团支书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班里的小“帅哥”动情地给我唱了一首《祝福》。
& & 最后大家让我讲话。环视一圈,看着一张张活泼可爱的面庞,我欲言又止。我听到有个女生嘟囔了一句:您不是说上高二时要带我们去学农吗?怎么能不讲信用呢!当注意到她边说边擦眼泪时,我喉咙哽噎了:
& & “谢谢,谢谢同学们。努力学习,记住我们的友谊。好了,去吧,去吧,天这么热……”
& & 刚送走学生,这边电话又响了起来:
& & “喂,你怎么说走就走了?今晚我们几个老师为你饯行。以前你是头儿,我们请你也不方便,现在可以当朋友相处了,是吧?
& & “哦,是,那当然。” 我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激动起来。要知道,这位打电话的老师前几天还为工作中的一点小事跟我闹别扭呢。
& & 人往往就是这样,整天在一起倒也觉不出什么,有时甚至还为一点小事儿而耿耿于怀,可一旦要分手,一切都变得那么真诚友好。
告别工作了十八年的学校,实际上也是告别了人生的一段经历,一段体验。很伤感,不过也算欣慰,因为我新调入的单位还是一所中学。我想,我会接触到更多、更好的老师,跟更多的学生结为朋友,我还会学到更多的东西,继续享受生活的恩赐……
作者: 海歌& & 时间:
父 爱 无 言
& && && && && && && && && && && && && &
& & 端午节到了。
& & 十二年前的今天,父亲因心肌梗塞猝然离世!
& & 记得那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要出门去游泳,母亲到阳台往外看了看回头对我说,“这天怎么好像要变,就别出去了。”&&
我过去一看,还真是,刚才还晴朗的天,突然压上一片乌云,几股旋风冲天而起,把马路上的一些纸屑杂物都卷了起来。
& & “不要紧,过会儿就晴了。”我说。
& & 母亲忽然变得很坚决,“你今天不要去了!”&&
& & 这时,电话响了。我一把抓过电话,听筒那边,父亲“补差”单位的领导跟我说,你爸爸病倒了,已经被送往医院……&&
& & 我赶紧打车赶往医院。路上我想,父亲虽然患有心脏病,可并不是很严重,以前虽也住过院, 打几个吊瓶就没事了,这次也不会有大碍吧。&&
& & 到了医院急诊室,我一下惊呆了:父亲已经直挺挺地躺在了床上!值班医生面无奈地看了我一眼:你是家属?给老人料理后事吧。&&
啊!这,这怎么可能,父亲才66岁啊!我一下子扑到父亲身上……
父亲1949年从平度老家来到青岛,靠他那手漂亮的木工活,养家糊口。
& &&&父亲在家一般不多说话,但凡说出什么来都很有分量。我初中毕业时,患严重的头疼病,本打算放弃中考。父亲知道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了三个字:“不行,考!”
& & 我只得遵从父命,每天咬牙坚持复习,最终顺利考入高中。现在想想,如果不是父亲的那三个字,我就不会有后来的参军、后来的考入大学,当然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 & 父亲生性倔强,热心助人,却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有一次父亲要去医院做B超检查,我帮他联系了熟人。晚饭后当我知道父亲是自己挂号看的,感到大惑不解。父亲却淡淡地说了句:能不求人还是不求人。
& & 父亲晚年患心脏病、糖尿病等,多次住院。为了不影响儿女上班和休息,他从不让我们陪床。我们到医院看他,问他的病情,他只有两个字:没事!&&
& & 父亲还是一个感情深藏不露的人。在我5、6岁的时候,母亲要去新疆探望姥姥。父亲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火车站送行。为了省钱,我跟姐姐等在检票口外面,看着父亲买了站台票后,帮母亲把行李送到车厢。可能父亲没有经验,也可能父亲忙于帮母亲安放行李没听到广播的提醒。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徐徐启动起来。任凭父亲不断央求,列车员还是关上了车门。我和姐姐惊恐万状,以为爸爸也随妈妈去新疆了。
& & 当我和姐姐哭着回到家的时候,父亲也刚好从大港车站赶来家。见爸爸又回到身边,我马上破涕为笑,父亲却一把抱住我们哭了起来……直到我如今也为人父的时候,才体味出父亲当时的心情。
父亲在我们儿女身上付出了很多,而我们在老人身上却几乎没做过什么。
& & 现在,我很羡慕邻居的一位中年人,他每天傍晚用轮椅推着瘫痪的父亲从高楼坐电梯到马路上走一走,转一转,让老人看看外面的世界。
& & 能有机会孝敬老人,是老人的福分,也是儿女的福分啊!
母亲还健在,我感到些许安慰:工作再忙,再累,我每周至少一次带着母亲喜欢吃的“好东西”去看望她老人家,帮老母亲换换煤气,刷刷碗筷,倒倒垃圾……
& & 我要以双份的孝心侍奉我的母亲,让母亲幸福地度过每一天,以此告慰老父亲的在天之灵。
作者: 海歌& & 时间:
&&默默耕耘者的足迹
& && && && && && && && &潘 峰
&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伍里,眼前便是……”
& & 穿着整洁大方、相貌端庄秀气;广博的知识、温柔的声音……讲台上一站,学生立刻就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
& & 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南铁路局特等劳模,青岛66中(原青岛铁路一中)化学老师秦伟进。
& && && && &&&靠顽强拚搏,成“行家里手”
& & 1978年九月,秦伟进从农村顶替回城,继承父业当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 & 盛夏刚刚过去,丝丝秋风让人感到周身清爽。这天,年仅22岁的小秦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走进学校。她朴实无华,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风采。中午到食堂吃饭,卖饭的师傅还以为她是本校高中的学生呢!& &&&
& & 在教导处,吕主任递过一本书微笑着对她说,“上午听了两节课感觉怎么样?”
& & “我……”还没容秦伟进多说什么,快人快语的吕主任接着说:
“好了,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给初三上课吧!”
& & “明天上课?初三?”
& & 秦伟进接过薄薄的化学课本,心里沉甸甸的。是啊,毕业于“文革”时期的她,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自己心里很清楚,要想教会、教好学生谈何容易!
& & 第一堂课下来后,秦老师就“虚”了。管头天晚上备课到了半夜,自以为天衣无缝了,可当几十双眼睛齐唰唰地向她射来,心里还是禁不住发毛。讲课过程中,两眼直盯着教案,一抬起头,就有一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感觉。回到家,秦伟进吃不下,睡不宁,心底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打铁先要自身硬——要给学生一碗水,我必须先要有一桶水!
& & 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开始了。&&
& & 为了这“一桶水”,只要有合适的进修班,不管发不发文凭,也不问算不算学历,只要能提高、能充实自己,秦伟进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在经过了职工夜校的初中、高中文化补习班和电大单科进修班的再学习后,1982年,她秦伟进考入青岛教育学院,拿下了化学专科文凭。 工作实践了几年,她又考入青岛海洋大学化学本科函授班进行深造。
& & 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不到二十年的教龄中,秦伟进有14年的业余时间是在进修中度过的。
熟悉秦伟进的老师们也许还记得,1990年5月,她爱人患阑尾炎住进医院,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婆婆一时着急犯了高血压也卧床不起,6岁的女儿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在那段时间里,她下班后先是以最快的速度做好饭,伺候老人孩子吃完,再一路小跑去医院为丈夫送饭。晚自习的铃一响,她又饿着肚子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解惑释疑。晚自习后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的她随便吃上几口饭,又赶紧批作业、备课。 夜深了,万籁俱寂,哄着孩子睡着之后,秦伟进再拿出进修课本,专心致志地深钻细研……
& &&&功夫不负苦心人。1992年6月,秦伟进老师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大学毕业了。当从海洋大学领导手中接过烫有金字的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时候,她眼睛湿润了。是啊,这岂止是一张普通的文凭,它上面分明记载着秦老师在渴求知识、夯实基础的道路上拚搏奉献的足迹!
& & 为了提高业务本领,秦伟进还特别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博采众长,积累总结经验。她在教课之余认真整理出十几本学习笔记,编写了5册复习资料,打印了上千份练习题、检测题。
& & 对于秦老师的课,凡是她教过的学生无不交口称赞:俺秦老师讲课不但和蔼可亲而且内容深入浅出、明白自然,听她讲课是一种享受;领导和老教师们对秦伟进更是喜爱有加:“土生土长”的秦老师已基本形成了有规律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优势和风格,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胜任高、初中各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
作者: 海歌& & 时间:
&&面向全体,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 & 当教师的,一般都偏爱好学生,而对所谓的差生则往往容易忽略。可秦伟进老师却 始终认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放弃一个家庭乃至破坏一个社会细胞。
凡是跟秦伟进老师“搭档”的同事知道,她课间很少回办公室休息。& &
& & “秦老师,您刚才讲的题我不是很明白,能不能再给我讲一遍?”
& & “秦老师,您再给我出几道摩尔浓度计算的练习题,我想巩固一下……”
& & 秦伟进老师总是以一位女教师特有的耐心、善良和细致,不厌其烦地给这些学生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后面的老师要上其他课了,全神贯注给学生辅导的秦老师才回过神来:哦,早下课了?
& & 2003年高考前整整四个月的晚自习,她几乎都陪伴着学生们至9点以后才离校。她数十年如一日,利用平时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给学生辅导功课从不取任何报酬。有一年秦老师不慎扭伤了脚,被迫在家休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她辅导的学生就达40余人次,而且分文不收。记不清有多少社会上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带着礼物求秦老师给孩子当家教,有的“大款”家长表示:多少钱无所谓。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秦老师总是委婉地谢拒绝,她把全部精力都无私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
&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8年秦伟进老师教的初三.4班学生后进面相当大,在她的努力下,化学平均分列级部16个班中首位;1980年中考,她所任班化学成绩列青岛市第三名,成为文革后学校唯一进入青岛市前八名的学科。1993年开始,山东省开始实行高中会考制度。秦伟进老师所教的年级化学会考及格率连续四届达到100%这在青岛市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 & 秦伟进老师面向全体,注重对差生帮助指导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尖子生,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深钻细研。在秦伟进老师的悉心调教下,“差生”跨入先进行列,优秀学生更加优秀。1999年,在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她所教的学生有1人获全国二等奖,另有3人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这些年,她所教的学生先后有3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有近200名学生升入大学本科深造。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爱心伴她左右,工作得心应手
& & 秦伟进课讲得好有口皆碑,她班带得好更是远近闻名。从教28年,她连续送过6届高中毕业班。她带过的班,总是全校各方面最优秀的班级,总是高考成绩最突出的班级。每当秦老师轮到教高一时,总有很多人千方百计“走后门”要把孩子送进她的班级,凡是进入到她班的学生也总是以自己是秦老师的弟子而感到欣喜。
& & “你带班有什么诀窍?”常有一些青年教师这样问秦伟进。
& & “我哪有什么诀窍,要说有的话,无非就是跟学生彼此喜欢、尊重。在这个基础上,我说的话学生爱听,我布置的事他们痛痛快快去做罢了。”秦老师总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这样回答。
& & 秦伟进教过的学生无数,可他们对秦老师的评价都是一致的:秦老师爱我们,我们当然也爱秦老师。
& & 是啊,秦伟进老师虽然一年到头风风火火,忙忙碌碌,可她生活得很充实、很潇洒。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心里充满了爱,正是这爱的力量使她从容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 & 秦老师对学生的爱并不仅局限于班内、校内,而是延伸到学生课外的一切生活领域。学生生活有困难,她解囊相助;学生病倒了没来上课,她上门探望、送医送药;甚至学生毕业之后谈恋爱、找工作,她都一一记挂在心为之分忧解愁……
& & 1988年高考前的几个月,为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学校安排30名学生住校。 领导决定抽部分老师晚上值班与学生同住,以确保证学生的安全。秦伟进老师不顾自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主动要求参加。
& & 大地静谧,夜色漆黑。秦伟进离开温馨的家,来到学生中间,看他们上自习,陪胆小的女生去厕所,给邋遢的男生整衣被……那时,秦伟进老师的女儿才刚刚三岁,头两次妈妈骗她说出去办点事很快就回来,让她先跟爸爸睡觉。可小家伙半夜醒来找不见妈妈,知道自己“上当”了。当再次轮到秦伟进值班时,她便死活不让妈妈出门。“好了,好了,”秦伟进老师咬了咬牙:“别哭了,这次妈妈带你一起去学校……”打那儿之后,每逢秦老师值班,女生宿舍里便多了一个“小萝卜头”……
& & 外地来青借读住校的王雨同学,因为学习紧张和经济比较困难,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营养跟不上。有一天,王雨到同学家学习,被住在附近的秦老师知道了,便找人去叫这个同学来家里吃饭。可学生因为不好意思,谢绝了。秦老师一想,既然如此,干脆让女儿把饭送去得了。于是,一大碗热腾腾的排骨面端在了王雨同学的面前,感动得他嘴里不住地说,“秦老师真好,秦老师真好!”
& & 这些年,因为学习竞争压力的缘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大。秦老师班里的S同学患心理障碍性疾病,学习、休息以至整个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长带他跑遍了青岛的各大医院,找了不少的心理医生,都没有效果。学生的父亲百般无奈,来学校要求办理退学手续。秦伟进一时间陷入了矛盾的冲突之中:如果从班级会考、高考的及格率方面考虑的话,这样的同学要求休学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孩子一旦离开学校、离开班集体,情绪、心理诸方面岂不受到更大影响,后果不是更严重吗?
& & 此时的校园已由刚才的喧闹变为寂静,秦伟进的手习惯性地在空中挥了一下,好像大战前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决断:不能休学,至于身体的问题,我会想办法帮他改善的。
& & S同学留下来了。秦伟进主动给自己的工作加了码。她开始处处比以前留意、更关心他。 S同学因为有疑心,觉得同学看不起他,先后几次要求换座位,秦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做好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满足他的愿望;学习上只要有一点进步,秦老师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她还私下安排一些同学主动跟这个同学靠拢、交往,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 & 爱的力量是巨大、神奇的。连S同学自己也不敢相信,原本很严重的病症竟然逐渐地减轻,又减轻,不仅顺利地通过了会考,而且各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这个学生已成为某报社的知名记者。
作者: 海歌& & 时间:
& &秦伟进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扬。她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和称号在青岛66中首屈一指。
& & 秦伟进的婆婆是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谈到自己的儿媳时,她嗔怪中又带着几分自豪:“俺本来指望着小儿、儿媳妇能好好伺候我,享享清福,可倒好,儿子当了经理忙得不着家,儿媳拿学校比家看得还重。反过来,我倒成天价光伺候他们了。”不过,老太太脸上放了光:“看到儿媳年年不是当先进,就是拿奖章,我心里也美滋滋的——那光荣,不是也有我一份嘛!”
& & 这些年,秦伟进老师为了学生失去的东西很多很多,可她“衣带渐宽终不悔”,生活的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
& & 处于社会转型期,教师还远未到“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常常被人误解甚至嘲讽。但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仍涌现出一大批像秦伟进这样的老师。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在讲台上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又在讲台上走向了自己的白发暮年……
& & 你能不为他们而肃然起敬吗?
作者: 海歌& & 时间:
【作者简介】
蓝蓝,本名蓝继红,女,1947年出生,祖籍山东。1968年作为广州知青下乡到海南岛儋州县西庆农场,即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三团。回城后当过工人、管理过商业经营。退休后,学习丹青以陶冶性情,现为广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侨艺书画艺术协会会员。
人生感悟:雏鹄蕴就冲天志,日夜兼程未敢迟。忍看风云穷历练,回眸一笑夕阳时。
个人文集:/wenji/lanlan/index.htm
作者: 海歌& & 时间:
在兵团的日子里
& && & 黄三皮是咱们“6811部队”(1968年11月下的乡,所以自编是6811部队)年纪最小、个子最高的小兵黄波的绰号。下乡那年还不满十五岁呢,在学校念初一,文革中老爹在省委被造反派打成走资派,他就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所以,随我们一道成了兵团战士。又因为到队里的头一天,连长点名时把他的“波”字看成了“三皮”两个字,弄个哄堂大笑,结果他意外得了个新名号叫“黄三皮”。
& && & 黄波年纪小。我们在兵团的日子过得很苦,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粗米饭,每天干的是强劳动,当时在兵团流行的话:女生干的是男生的活儿,男生干的是牲口的活儿,身在苦中不知苦。由于缺少粮食,饿得三皮天天叫胃痛。大家的饭票都是定量每人四十斤,我们年纪稍大的高中部的知青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谁也没招,那时我们也饿。但是他年纪小正在长身体,每天强劳力付出,却缺少最基本的营养补充怎么能行?
& && & 原高二的团支书老朱提出每人省出一点饭票,支援小黄波。我想男知青干的活比我们重,应当让我们女知青想办法吧。
& && &我在女知青宿舍里把想法和大家一说,谁也没说话,默默地回去把自已的饭票拿来,有的三斤,有的两斤,有的五斤。捐出五斤的我都给退回去了,并马上宣布每人最多拿出三斤来。我把大家的饭票集中起来送到男宿舍里时,小黄感动得要哭了,他说啥也不接受。因为他知道大家的口粮都很紧张,他要是吃饱了,别的人会更加饿。在大家伙软硬兼施的说服下,我们把他的粮食问题给解决了。剩下的支援了其他有需要的男知青战士。这个不成文约定,我们知青一直坚持到全部离开兵团回城为止。
& && &&&小黄波年纪小鬼头大,每天洗完澡都用不着洗衣服,但是他的衣服却都干干净净的。一天我正在井边洗衣服,他走到我身边诡秘地笑着对我说:“把你的衣服拿来。我教你洗,不费力气的,还不用肥皂!”
& && &我们那时洗衣服光靠水洗手搓,没有肥皂。遇上女孩子来例假把衣服弄脏了,就到食堂去取些草木炉灰,加水泡上,再用那稍带碱性的水泡洗衣物。看着他那神秘的样子,我有点犹豫不决……
& && &三皮不由分说拿起我那桶衣服,带着我沿小河一直走,走到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他停住了脚说:“记住这棵树,明天来取衣服吧。”说罢,他把腿伸向河里用脚在水里探着什么。一会,他的脚钩上来一截铁丝。这根铁丝一头系在树根上,一头绑着块大石头。他看看左右没人,连忙把石头松开,把我的所有衣物都穿在铁丝上,再挽了一个结,把石头系上,把我的衣服连石头块狠狠一脚全踢进水里去了……我连忙要下水去抢我的衣服,但被他拉住了,他说这叫自动化洗衣。
& && &&&原来河水每天哗哗地流着,不停地翻着小波浪,我的衣物被铁丝穿着泡在水里也不停地被清水翻动,比人手工洗得还干净哪。
& && &&&第二天,我依约去取回我的衣物。嗨!真的好干净哦。不过我再也没敢用他的办法去洗衣裳,我怕那天一不小心河水会把我的衣服冲丢了,那时连换的衣裳都没有了就得不偿失喽。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记得那是一九七零年的台风季节。那天,海南岛沿海地区刮起了十号风球。狂风夹带着暴雨,从天上尽情地倾倒下来。呼啸着的山风把老职工用茅草盖的小伙房顶掀开了。我们只有眼巴巴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散了架的房顶,翻着个地滚来滚去,然后在地上划了一个又一个的圈,最后像坐了阿拉伯神毯似地慢悠悠地被吹上天,又在天上翻滚着,越来越远越变越小……狂风中显然夹着龙卷风!
& &&&这奇景知青们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我们都在庆幸着刚好赶在台风前搬进了砖瓦房里,让大家躲过了这场罕见的大风暴。要不然我们可能正在追被子满山跑呢。好险哦!
  噹噹噹!噹噹噹!一阵紧似一阵的报警锣声。锣声就是命令!兵团战士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一定是哪出了险情,知青们披上雨衣拿上锄头铁镐,冒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球场集合。
& && &连长是个五十年代的退伍兵。他操着江苏口音向大家告急:位于南正山坡地的养猪场里的一百多头猪被山洪围困住了,要不及时地砸破围墙放猪,完不成团里下达的一人一猪的任务不说,全连队将会整年都没猪肉吃,连长要求只要男知青去就够了。但是他话还没说完,我们都飞快地朝着猪场的方向冲去,哪里还分什么男呀女的。
  转过了峭陡的山坡,原来在这里就能对山下的猪场一目了然,现在只见这漫天的暴雨扑面而来,打得人生痛,连眼睛都睁不开,五,六十米之外啥也看不见。特大的暴风雨把山上的树刮倒了,断树顺着山势随着山洪滚滚而来,横七竖八地拦堵在原来通往猪场的小路上。
& &&&猪场三面是山,洪水从三个山上夹带着山石一起冲下来。黄泥搅着山洪,洪水夹着山石,一路坑坑洼洼,越往下走水越深,浑浊的泥水已经漫过了大腿,涌上腰间。
& && &猛然间,我的腿被一块大石头撞着了,我身子一歪,仰面八叉地倒在泥水里,水马上淹过我的头,我手忙脚乱地在水里爬着,跟在我后面的老连长眼疾手快地一把将我拽起来,我水淋淋地站在风雨中直发抖,然后定了定神说:“好险哦!”“水太大,大家手拉着手走!”因为摔了一跤,我们掉队了。这下只好手拉着手,一路继续跌跌撞撞地在浑水里摸爬着前进……
& &&&一阵狂风暴雨过去后,雨渐渐地小了点,能见度稍增大了些。连长跑到前面去大声呼喊要大家拉着手一块走,别叫水冲走了……
& & 突然,走在我前面的团支委谢伟伦指着约七、八米开外的地方,说那有一头小猪顺水漂移着!我顺他指处一看,可不是吗?一只黑黑的小猪在水里一翻一翻地漂着,还不知是死是活呢。“我去把它救下来再说。”谢伟伦说着松开手,趟进快齐腰的水里,追向那头猪……
& &&&我们几个掉了队的知青,只好在水里等着他。风雨中小谢在那里大喊着什么?我们一点也没听清,只见他很费力地抱起那头猪,艰难地在水里往回趟,可能猪的个头还挺大呢,团支书老朱赶忙迈进深水里去接应他。待老朱赶到了跟前一看,天哪!小谢刚从水里捞起来的不是猪,而是个人哦!那人浑身淌着水,已经失去了知觉……原来那水里漂动着黑黑的是他的头发。我们好不容易把他弄到山势高点的地方,马上有一个知青弯下腰去,双手撑着膝盖,背朝天,知青们七手八脚地把他俯放在知青的背上用力压,反复几次,让他吐出呛进肚里的泥浆水……慢慢地,他缓过气来了。好险哦!拨开他的头发,这时才看清了她是咱连的女知青——宣传队长王微。连长闻讯赶来时,脸色发青,连忙清点人数马上往回撤!
  回到宿舍里,饭堂的知青把早已做好的姜汤送到王微房间,一口一口地喂她喝完。王微这时才疲惫不堪地说起她当时跑在最前面,看见猪场的围墙早被山石打破了个大缺口,猪圈里的猪都疯了似地奔上山去了。这时,只见远处又有一个特大的山洪汹涌咆哮着涌过来,王微看着不好,马上掉头想跑,谁知没走出几步,山洪就追上了她,从她身后猛扑过来,把她打倒在地。她头脑清醒地命令自己:“一定要站起来!不能让水给冲走了!”
& &&&风助着水势,水借着风威,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在水里肆意地撞击着小王,使她没法在水里站立住,只能随波逐流,她想凭借着自己的水性游到高处。突然,一桩断树狠狠地砸在她的头上,她失去了知觉……
& &&&我们的心沉甸甸的,默默地为她把额头上和身上的伤口都处理好,谁也不说一句话。半响,王微喃喃地说道:“水退以后,猪真的会自己跑回来吗?……”话未说完,她极其疲倦地睡着了。我给她盖好被子,大家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房间。看着她沉睡的样子,我想她在梦里一定会看见那满山的猪正在往回跑呢。
& &&&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她勇敢地活过来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她对生命的顽强拼搏,保证了我们学校赴兵团的53个知青能在以后回城时可以全身而退。
作者: 海歌& & 时间:
& && &&&“拖拉机地”里种花生& && &
& && & 1970年的一天,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三团八一连,动员全连人力到南正山一块叫“拖拉机地”的空旷高地赶种花生。
“拖拉机地”其实并没有一台拖拉机存在,那只是一个大山头上独有一块平整的大坡地。它整个地势很高,非常空旷,远处偶有的几棵孤零零的老树点缀这大山岭。因为南正山麓无平地,所以这一大片的旷野就起了个美名叫“拖拉机地”,意思这里平坦得可以用拖拉机耕耘。
& && &因为是抢种,所以这天是全连大兵团作战,连队有的家属把小孩子也带来了。连长姓练,是位说一不二,事事身先士卒的老退伍兵。他把队伍拉上山头后,示范了点播花生的技巧,还特意强调今天的花生米全用农药和动物骨粉腌制了一夜。连长怕的是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日子里,有人会在种植花生的时候,偷食了这些作为种子的花生米闹出乱子来。他那一番话,把大家逗得人仰马翻。
& && &我们这帮从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平时花生吃得多了,可是连花生是在地里结的还是在树上长的都闹不清,更不用说到山地里种花生了。
队伍一解散,大家就忙活开了。按照连长的吩咐,我们一些人走在前面,把两脚叉开左右开弓,先在松软的沙土上垄起一道道约十公分深的土沟沟,双脚一过刚好可以垄出两行土沟来。跟在后面的人腰挎着装满花生的簸箕,一边均匀地在土沟沟里洒下一粒粒的花生米,一边用双脚左右开弓将土把花生埋好,再踏紧沙土,为的是不让山上的小鸟把土刨开偷吃了花生。
& && &这农活一点不累,与平时孤军作战在橡胶地里紧跑飞刀地割胶差远了,满山跑的小孩高兴地在细沙地里追逐打滚。这时也不知谁起的头,随心唱起了自编的歌来,那调子竟是边区大生产的曲子:“兵团战士呀~~哟嘿!斗志昂那么~~哟嘿!~~拖拉机地种花生~~你追我干夺丰产那么~~哟嘿!”慢慢全连的人都跟着唱起了和声“哟嘿!”歌声在旷野里格外响亮,回声从远处山峰飘回来时分外悠扬动听!山地里说笑声,歌唱声,喧闹声,追逐跑步声使这平日寂静的山头显得更加生气泱然。
& && &海南岛的天就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朗朗晴天烈日当空,转眼间就浓云密布,拖拉机地里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只好加快速度冒雨抢种了。眨眼间,天空轰轰隆隆地打起雷来,天色骤然灰暗。猛然间,一道强烈的电闪穿过天幕直划到旷野上,山头被强烈的电光照的惨白惨白……,与此同时一个个巨大的山雷轰隆隆滚滚而至,狠砸在山地上爆发出一个个火团!面对大自然汹猛的阵势,我们惊呆了!大伙完全不知所措,刚才那兴高采烈的心情荡然无存,早丢到了爪哇国去了。
& && &突然,一个山雷冲天而下打在花生地上,就炸在知青当中。我们被雷打得七歪八倒的,一位绰号叫小鸡蛋的广州知青应声倒在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
& &&&电光中隐隐约约见到有妇女带着小孩往远处的大树底下跑去。“卧倒!——”又是一声炸雷!这时连长竭尽全力高声大喊“不准跑!不准到树底下避雨!”“危险!就地卧倒!”在我们平时就训练有素的连队里军令如山!奔跑着的妇女拉着孩子就地卧倒了,孩子被压在母亲的身下……
& && &雷电稍小后,我们急急忙忙跑过去把被雷电打得昏迷过去的小鸡蛋翻过身来,只见他满面被雷炸得黑呼呼的,半天言语不清,手脚也不灵活了。休息了好一大阵,他才慢慢缓过气来,把嘴里的沙土吐出来,对于刚发生的雷击事他一点也不知道,只觉得浑身被火猛地烧灼后就失去了知觉。连长为避免再出意外,花生也不种了,叫人架扶着这位年仅十七,八的被雷击的小知青,集合人马立即撤出“拖拉机地”这一危险雷区。
& && &这次种花生给我留下的印像刻骨铭心,有生以来头一次近距离目赌了大自然的雷电,领略了它的厉害,并差点要了我们知青一条性命。对于城市长大的下乡知年,山里的生活真是危机四伏! 遭雷击而仍然活下來,也真是奇迹。在这次抢种中,我的脚也受伤了,劳动时根本顾不上对伤口的包扎,脚指甲裂开了,结果为花生培土时泥沙都深深地渗到指甲里。晚上回到宿舍时,挑起马灯让妹妹用针把藏在指甲里的泥沙一点一点地往外抠。抠泥那种钻心的疼痛,至今想起还感阵阵揪心!
  1969年连队新来了一批知识青年,他们是来自汕头,揭阳地区的小青年。刚来时,他们年纪小,没读多少书,文化水平不高,多是十六七岁,环境很不习惯,在能说会写的广州知青面前,常常会感到自卑,有时还会偷偷哭着想家,我们算是兵团知青中的大哥哥姐姐了,关心他们,尽快帮助他们安定下来,是团支部的新任务。
  从那入手呢?当时,我们五师三团八一连的宣传队刚接到要参加兵团和师部调演京剧样板戏《红灯记》的任务,于是我们有意识地把潮汕青年吸收到宣传队里来。
  演好京剧样板戏是一项政治任务,这是只能演好而绝不能出错的!当时主要演员都安排好了,刚进宣传队的一位潮汕青年被安排在戏里当个配角“假交通员”。当时,咱五师三团八一宣传队在全师是鼎鼎有名的一支宣传队,小青年能进样板戏里当个开口的角色高兴极了,其他的同乡知青纷纷为他打气鼓励,要他为小同乡们争光!
  有一段剧情是:[假交通员上。敲门。铁梅:谁呀?假交通员 :李师傅在这儿住吗?铁梅:找我爹的。李奶奶: 开门。铁梅:嗳!(开门)假交通员进屋,急忙关门。李奶奶:你是……,假交通员:我是卖木梳的。李奶奶 :有桃木的吗?假交通员:有。要现钱。铁梅:好,你等着!假交通员转身放下“捎马子”。铁梅要拿号志灯,李奶奶急拦,拿起煤油灯,试探对方,铁梅恍然大悟。假交通员:(回身见灯)哎呀,我找到你们了!谢天谢地,可真不容易呀!]
  潮汕青年演的戏份不算多,台步动作都练习好了,但是一次次的排练都卡在他的道白那过不去。原来他带着浓重的潮汕口音,把“我是卖木梳的”念成:“我是卖木薯的”,“要现钱”念成:“要象钱”,“哎呀,我找到你们了!谢天谢地,可真不容易呀!”念成了:“哎呀,我找到你们了!吓天吓地,可真不容易呀!”大家把排练停下来专门为他校正口音,一字一腔地调试,他越练舌头越打架,后来干脆成了我是卖木猪的了。
  离调演还有一天,潮汕青年日夜操练,做梦也在念“卖木梳”,终于把口音纠正得差不多了。但是在连队彩排时面对全连的演出中,心一慌,又卖起“木薯”来了,急得他自已都要哭了,连连要求把他给换下来还是让广州知青上去。大家谁也没对他提出批评,一方面安慰他,一方面把自已的演出经验向他细细介绍,演出时千万别有压力,眼睛别望着熟人,全神贯注地投入剧情中。
  这天晚上,我们奉命到团部作最后彩排演出,能否参加兵团、师部汇演就看今晚的演出是否成功了。参加彩排演出的有三十多个连队,各宣传队基本上全是由广州知青组成,只有八一连的宣传队是多元化,吸收了原农场的军工家属,潮汕青年……表现了八一连团支部的团结向上的精神。演出前,各连的潮汕青年喜气洋洋奔走相告,八一宣传队里有咱老乡今晚要登台演出哦!
  大家对《红灯记》里的每一个剧情都耳濡目染得滚瓜烂熟,但是评委们和全场观众在演出一开始就对出场的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每一件服装,每一件道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不安分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