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和田园生活的诗句

当前位置:
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导读: 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共5篇)山水田园诗歌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解读一、山水田园诗概况⒈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2 山水田园诗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
本文是中国考试网()诗词鉴赏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山水田园诗歌》
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解读
一、山水田园诗概况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2.山水田园诗特点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语言质朴淡雅,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类诗歌中,诗人常会选取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意象)?你认为这些景物与诗人的热爱田园之情能做到和谐统一、情景交融吗?请结合诗歌举例予以分析。(学生讨论解决)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问题:这类诗歌中,诗人常会选取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意象)?你认为这些景物与诗人的隐逸之情能做到和谐统一、情景交融吗?请结合诗歌举例予以分析。(学生讨论解决)
1.常出现的景物有:
2.常出现的人物有: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
(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 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作是从哪两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
野望(唐)王 绩
①②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③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怎样一种心情。(4)
三、方法总结:
解读山水田园诗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方法是什么?——借助诗人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情感。
山水田园诗,它们是自然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田园一角,“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湖光山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王维〈新晴野望〉)这些景物,一旦进入诗篇,总是会打上诗人情感的烙印,或愉悦,或宁静,或闲散,或孤清,,,,真是山山水水总关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宿建德江》:“野旷天地树,江清月近人。”中的“旷野”、“天”、“树”;三个意象就写出了“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清江”“月”,正是因为明月在天,而江水清澈,倒影在水中就好像在人的身边一样。从这两句看作者既有远眺,也有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鉴赏示例: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两句写景,信手拈来,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非直接抒情。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
全诗前后的写景,色调气氛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转换灵活自如,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浑然天成。
(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生活经历简单。一生不仕,大部分时间隐居在故乡鹿门山,写了很多表现隐居逸兴的田园诗;40岁时曾往长安求仕不成,后漫游吴越,穷山水之胜,写了不少抒羁旅行役心情的山水诗。他的山水诗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⑴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变化。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水近人”作者采用了远近的手法。
⑵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⑶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①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
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②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动静结合,是指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绝句》中的三、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以明衬暗是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例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③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例如自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全诗写雪,却不见一个雪字。
渲染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从形态、声音的 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
白描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 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⑷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②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四、实战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2004年全国天津卷
听蜀僧浚弹琴
①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②③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
雨后 池 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篇二:《田园山水诗》
一、复习预习
古人云,写诗不过景情二端,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诗歌的景情关系的?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问: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解析:定位诗歌类型,寻找景物,概括其特点,从意象和诗歌类型把握作者情感
二、知识讲解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四)常用表现手法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
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指梦境、回忆、未来、想象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
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以景结情、触景生情:诗人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朱门)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山水田园诗歌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易错点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诗歌鉴赏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三、例题精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第一问诗歌意境题,描绘景物,概括景物特点。
第二问诗歌手法分析,明确山水田园诗一般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四、课堂运用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1、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1、练字题,定位词性,寻找动词、形容词等。
2、写景一般采用哪些描写方法。
3、根据句子含义判断作者情感。
4、描述画面,抓住关键对象,要对画面特点进行概括。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1、找准对象:水、人。
2、抓住关键词“还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1、找准两个诗句相同位置的动词,结合诗句解释词语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分析其情感。
山水田园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篇三:《第二章 山水田园诗词》
山水田园诗词
一、唐代以前的山水田园诗概况
(一)山水诗
所谓山水诗,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有的诗虽然整首不完全纯写山水,但其中有关山水的描写在诗中居有突出地位;或者诗里所描写的山水之美,给读者审美感受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烈的;这样的诗歌,我们也将其纳入山水诗的研究范围之内。
作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自然山水,跟人类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古到今,社会形态几经变化,朝代频繁更替,但人类的生活总是离不开自然,离不开山水空间。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人类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越是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就越强,对山水的感受就越深。从畏惧自然山水,到盲目崇拜自然山水,到逐步亲近自然山水,以至于发展到适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
1、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
先秦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中已有对山岳的崇高和河水的威力的描写。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鲁颂?¤閟崧高》);?°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大雅?¤江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大雅?¤宫》)等等。这些描写中还看不出人们对山水景观的审美兴趣,感受到的只有对巍峨的高山、奔涌的河流的敬畏和仰慕之情。
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人们也逐步地意识到山丘河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还起着娱悦和慰藉作用,因而在《诗经》看到有对山冈、河岸怡人景致的描写。《 秦风?¤蒹葭》第一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蒹葭、河水等自然风物的描写,虽然笔墨淡微,但却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
在楚辞中,诗人对山水的描写向前推进了一步。诗人开始关切山水在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过程中的精神价值。
《九歌?¤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九章?¤抽丝》?°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借登山临水以抒发内心感情:登高山以望远寄情,临流水以对波抒情;既可以抒离别之情,又可以抒故国之思。楚辞中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摹拟与刻画,显示出诗人对山水之美具有很强的赏爱意识;而且楚辞中表现的模山范水和状景写物的技巧,显然比《诗经》前进了一步 。
曹操《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以大海、山岛为描写对象,既有具体的刻画,又有大笔的勾勒,诗人壮阔的襟怀,也是通过对山水的正面描写来展示的。因此,后世山水诗歌的选本,一般都将这首诗作为开篇之作。
山水诗的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密切关系。在玄言诗里,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在辞去永嘉太守返回故乡始宁县庄园时,写下了《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其中?°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两句写暮色中的景色,细微传神。他山水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写春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为历代诗人所赞赏;写夏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写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不但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
写方面?°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朝齐诗人谢脁进一步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méng ,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诗写诗人途经建康时登上三山,望中所见春天的美景:极目远眺那天边的晚霞,就像织纹起花的丝织品;俯视那静静流淌的长江,就像一条素绢蜿蜒铺展在大地上;成群的飞鸟鸣叫着布满了和暖的沙洲,各种各样的鲜花开满了原野。诗人由眼前美景,触动思乡情感,情景交融,禁不住 ?°泪下如流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色彩明丽,比拟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
谢脁有很多山水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高斋视事》;?°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日出众鸟散,山暝孤鸟鸣?±《郡内高斋闲望达吕法曹》
(二)田园诗
所谓田园,原意是指田地和园圃。较早用?°田园?±一词的,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写道:?°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最早写到田园生活的诗歌可追溯到上古尧时的民歌《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是农村生活最典型的概括和最生动的描绘,对田园诗歌影响十分深远。
对田园生活进行稍加具体的描绘的可以追溯到《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描写农家的女子怀念服役在外的亲人,诗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田园傍晚的图景
战国时的楚辞中,基本上看不到田园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写。汉乐府诗《东门行》写了战争给农村带来的萧条景象?°兔从狗洞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毂,井上生旅葵。?± 《陌上桑》一诗写到了田园上采桑女子罗敷的劳动?°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写到在田野上其他劳动者被罗敷的美貌惊呆后?°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但这些诗中基本上都不是对田园景色和生活的直接描写,因而都不能算在田园诗的范围之内。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首先开创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一个新天地新境界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陶挂冠而去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开篇呼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接下来以欢欣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愉快和美好:?°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的后半生是在田园里度过的,他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宿。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
?°时复墟曲里,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与村里的农民时不时地披草往来,亲切交谈,而且谈话的内容不是诗文,而是桑麻等农作物的长势情况。
经常和邻里们互相邀请,一起欢宴饮酒如?°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移居》其二
还有亲自参加农活体力劳动的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山水诗、边塞诗、咏史诗、闺怨诗、宫怨诗、送别诗、咏物诗等,在唐代之前都是处于萌
芽、形成、或逐步演进的过程之中,是到了唐代才全面繁荣、取得最高成就的。而田园诗不同,开始时产生、演进似乎很慢,而且晋之前很少完篇;但到了东晋后期,伟大诗人陶渊明把农村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中,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大创举。
陶渊明将自己的杰出才华倾注到田园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一下子便将田园诗推上了峰巅。唐宋及后代的田园诗领域里,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写出了一批又一批反映各自时代田园生活的田园诗,有的也有自己的特色;但他们的田园诗成就都没有过陶渊明。
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广阔天地,一直是在陶渊明的浓荫覆盖之下。
清人沈德潜:?°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 (维)有其清腴,孟山人 (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 (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 (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 (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说诗晬语》)可见唐代田园诗人各自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吸取了某一方面的长处,而不能从整体上超步陶渊明。
二、盛唐时期的山水诗
盛唐山水诗和南朝山水诗的区别:
盛唐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从歌咏对象上看,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到了盛唐,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采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
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诗品》批评谢灵运?°故尚巧似?±,?°颇以繁富为累?±,是很中肯的。他的山水诗象诗体的,从早晨出发写到傍晚归来,最后拖着一条玄理的尾巴。精细繁琐,富艳雕琢,刻板而少生气。
谢朓避免了谢灵运的繁富之累,他的山水诗清新隽秀,但仍然是?°微伤细密?±(《诗品》),神气不完。
盛唐山水诗所追求的乃是神似,他们刻划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
盛唐山水诗的风格多样,争奇斗艳,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清,清新、清幽、清丽、清远,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雄豪、雄放、雄壮、雄奇,以李白为代表。
(一)孟浩然的山水诗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
代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诚如皮日休所说:?°遇景入韵,不拘奇抉异。?±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四句写桐庐江也有同样的意境:?°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
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句。如《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末四句,就很有气魄: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澟lǐn生寒。
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上张丞相 》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八月潮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者写此诗呈送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含蓄地表达想得到他赏识和提拔的愿望。诗歌首联写洞庭湖极开阔也极涵浑,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小河流;颔联实写湖,其中“波撼”两字用来衬托洞庭湖的澎湃动荡,十分有力;颈联委婉地向张丞相表白心事。尾联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古语,既含蓄地称颂张丞相,也向对方发出希望得到重用的呼吁。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入抒情,借景言情,充满比兴意味,委婉含蓄。其中颔联写景气魄宏大,乃描写洞庭湖壮阔和气势的名句。中唐人殷璠评道“文彩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为高唱。”《 河岳英灵集》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曰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结构也同样十分工整,四联中起、承、转、合也一样分明:第二联写景气魄更为宏大,也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两位诗人由写山水之景、进抒发感情,两者天壤之别:孟想到的是自己空有才能,但没有人来提拔,没有渡河的舟船和桨楫,没有钓得大鱼的渔具(即与自己才能相配的职务),所以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而杜则由自身的不幸,想到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于是忍不住涕泗横流。两人写景的气势虽大体相若,但思想境界、人格胸襟却大不相同。
(三)王维的山水诗
苏东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山水在唐以前只是人物故事画的陪衬,描绘山水的技法尚未成熟。到唐代吴道子手中才出现了以山水题材的山水画。吴道子的画法属于写意疏体,仅取山水之大概。继之,李思训画着色山水,笔法比较细密。王维则融会了吴、李二人画法,自成一家,创水墨山水。《旧唐书?¤王维传》说他?°画思入神?±,《梦溪笔谈》说他?°意到便成?±,可见他画山水追求的是神似,在山水里渗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诗的情韵和意趣。
王维在山水画上开创了新的风气,在山水诗上也是这样。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采镂金,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出来。写山色,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如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类似的例子很多,如: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三)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山水诗总体特点:一是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代表作:《终南山》和《山居秋暝》。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山名,即终南山的主峰,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天都,指长安;分野,古人将天空星
宿和地上的州分成若干区域,?°分野中峰变?±即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今文意译:巍峨高耸的终南山主峰太乙似乎接近着京都长安,它西连群山,远接海角,地域十分广阔。进入山中,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回头望去,身后的白云合在一起,向前望去,青色的雾气缭绕升腾,但走入其中,又仿佛一切都没有踪影了。由于地域太广阔,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同一时间里,各个山谷的阴晴也各不相同。我想要继续游山,欲投宿人家过夜,但山旷人稀,只好隔着深深的山涧借问打柴的樵夫。首联写远景,勾勒了终南山的总体轮廓,突出其高峻广阔,其中“接海隅”是夸饰之语。颔联写近景,描绘登山时所见云气的变幻莫测。作者观察细致、刻画传神,使整幅画气韵生动,又增添了朦胧美。颈联转换角度,写俯视所见景色,突出山的辽阔旷远。此联重点刻画山的骨架脉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尾联以人物(即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山水画的陪衬和点缀,余味无穷,是全诗诗眼。
(三)李白的山水诗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
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雄奇、豪放。
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
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总是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等大量运用。
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概,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想象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又如: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送韩侍御之广德》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醉后绝句》
《蜀道难》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n)相钩连。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君;太白:山名;六龙回日:“六龙”为古代神话传说,指太阳神的御者羲和驾着六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在空中行走。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ng)岩峦。扪(m¨?n)参(shēn)历井仰胁(xi¨?)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回日”指山太高,连六条龙拉的车子也只能转回去;高标:指蜀山的最高处;回川:曲折的大川;青泥:山岭名;盘盘:迂回曲折;扪参历井:指登上山顶能摸着参星和井星,参、井为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极写山势的高危。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虚写)。青泥岭之难行(实写)。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n)石万壑(h¨¨)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i)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w¨?i),
篇四:《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朋友,是春天了
驱散忧愁,揩去泪水
向着太阳微笑
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
冲毁冬的镣铐
奔泻着酩酊的芬芳
泛滥在平原、山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一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
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耳倾听
五老峰上,狂风还在呼啸
战栗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
如吹不灭的火苗
使天地温暖
连云儿也不再他飘
友人,让我们说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2、<乡村里的音籁>
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
一阵阵初秋的凉风,
吹生了水面的漪绒,
吹来两岸乡村里的音籁。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
静看着一河的波幻,
静听着远近的音籁,――
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
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
田场上工作纷纭,
竹篱边犬吠鸡鸣:
但这无端的悲感与凄惋!
白云在蓝天里飞行:
我欲把恼人的年岁,
我欲把恼人的情爱,
托付与无涯的空灵――消泯;
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
像山谷里的冷泉一勺,像晓风里的白头乳鹊,
像池畔的草花,自然的鲜明。
3、<致??大自然>
天空将无数种韵律轻飘在亮色下
岁月的流逝有时象一首歌
当你在这里想起
快乐时光似曾把记忆
留在广远的地方
我不会相思
却带着快慰热衷于你的情意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时候
有我的爱心难以叙述
象昨日的阳光今天如这时的你
必竟是夏季
一个美妙的故事成熟在雨季
象春风得意之时迎接你
用已然忘却紧锁的心扉围绕你
说一声久别后那漫长的凝视
就足使你眼泪莹莹
如气象万千的远古小径
只有一种声音回荡
那无边的翠绿连接着欣欣的里程
是绿色的曼妙是红色的娇柔
是幽雅把它擎起
是冷酷的严峻是孤独的陶冶
是奋斗者的骄傲
你温馨的世界
属于勇敢的男人天真的少女
及冬天与智慧
属于酣畅的溪流欢跃的小鸟
及烈日和海岸
属于象形的橄榄树
和我所爱的丛林
当绿色原野上有蝴蝶翩翩
如儿时的你
当沉沉黑夜静静躺在河边
梦幻般流连
我寻觅好长的小路弯呵
当黎明的田间
有人从明媚的春光前走过
当风絮一遍遍
去揉扶那寂静的荒野
你用什么怀抱来抚擎这
温馨的飘逸
我走出岁月的流失
沿着履履辙迹向向阳的山坡
向着沼泽向着憧憬
不停地挺进
那坦荡的胸怀在潇潇暮雨中
现出迷人的广漠
那巍巍的山峦在旖旎风光下
用粗旷的臂膊紧握着的手
挥舞着一个太阳!
4、<金色的秋天>
红透了的果子香满园
农家晒场上高高的稻堆堆成片
拉个满网笑开了渔户的脸
寒衣温暖了战士的心在天边
斜阳外,捡起薄簿的石片
投向芦苇的水面
管它那儿深,这儿浅
看一行大雁驮起金色的秋天
5、<大自然的色彩>
大自然的色彩,
是任何丹青都无法描绘的,
它是那么逼真,
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
春天一缕缕鹅黄,
覆盖着广袤的田野。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夏初,树叶青翠欲滴,
慢慢的,它们的绿越来越浓。
秋天,树叶慢慢的枯黄,飘零,
令人怅然若失。
冬天的雪,
使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其实大自然最能工巧匠的要属花。
花一年四季为大自然描绘着五彩斑斓的图画。
春天,迎春花的鹅黄,桃花的粉红;
夏天,月季绯红一片,
偶有几株白色的也分外妖娆。
池塘里的荷花也不示弱,
无论是荷叶的碧,
还是荷花的红,粉,
都令人爱不释手。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秋天匍匐生长的牵牛花随处可见,
无论是紫,还是红都是那么的质朴,可爱。
菊花是最不能忘记的,它一朵一朵的,
花团锦簇,白的如雪,
粉的似霞,黄的赛金,
冬天,是梅花的舞台,
它星星点点,红红的,
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妩媚。
最无法描绘的也许要属天空的色彩,
无论是日出日落的金灿灿,
还是蓝天白云的清澈与飘逸。
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
我爱大自然,
更爱大自然的色彩斑斓。
6、<大自然你真美>
快乐和春天一样
万米阳光明媚
就被马路上悦耳的声音所吸引
原来是城市环保洒水车
穿梭在大街小巷
既清扫车过后
洒水车也闪亮登场了
那如xx的水珠
洋洋洒洒地落在了地面
随着洒水车的延伸
那湿漉漉的大街
马路就被氤氲的气体所笼罩
那未落地的水珠在空中闪着七彩的光
空气中到处飘荡着水珠的气味
那气味比甘露更纯
站在马路的人行斑马线上
看着来往的洒水车
听着那悦耳的音乐
好心情油然升起
深感春天的美丽
城市的温馨
一天之际在于晨
让我有了快乐的理由
从黎明那第一道曙光起
从那有着音乐的洒水车起
不知道什么摆放的鲜花起
难怪今年的大庆与往年不同
少了飞尘的天气
我想与城市洒水车
有密切的关系吧
都是万米阳光灿烂的
没有什么有雨的迹象
天然的洒水车
将甘露从遥远的天际向大地喷洒
洋洋洒洒的水珠
在漫天飞舞着
然后做了自由降落
其壮观怎是黎明洒水车能比拟
它没有固定的大街
没有偏袒的小巷
而是将甘露洒向了
有些干渴的小草
那刚刚绽开几片新绿的小树
还有那被人工摆放的鲜花
它没有私心
更不会想到哪是天然的
那是人工的那不是他是的天职
它不分分担内不分分担外
一视同仁地
将水珠均匀地撒到了需要的地方
淅淅沥沥地哼着小曲
哗啦啦地低声歌唱
这天然的洒水车
比黎明的音乐更动听
更能撩拨春的思绪
它也像黎明的洒水车一样
将该喷洒的地方细心喷洒一遍后
就收住了脚步
消失在无垠的宇宙中
留下了一片清新
大街小巷干净了
花草树木滋润了
空气清新了
走在洒水车过后
望着那叶片上闪着晶莹的水珠
再望望脚下的草地
小草好像又长大了些许
那新芽上挂着散发清香的水珠
那水珠圆溜溜
亮晶晶像无价的钻
镶嵌在绿色的天鹅绒上
大自然你真美
太阳的光芒依然明媚着
没有因为洒水车的出现
而暂时的暗淡
它是用和蔼的目光
与洒水车做了一次交流
它望着洒水车的全过程
一定比我们更高兴吧
眼神怎会那么的炽热
情意怎会那么的缠绵
走在万米阳光下
走在雨后的街道
快乐延续着早上的快乐
为那洋洋洒洒的水珠而心情愉悦
7、<大自然的倾诉>
挖掘机尖利的牙齿蚕食山岗
饕餮的笑声在山林间回荡
绿色生命倒下,流的都是血泪
人类无休止的索取,贪婪而疯狂
难道我们留给后代子孙的只是荒凉
裸露的岩石张着惊恐的眼睛
裹着沙尘的风暴四处流浪
河水浑浊了,鱼虾绝迹
儿童只能在教科书里浏览风光
世纪唱出的挽歌充满哀伤
贪婪孪生掠夺,无序的开采,砍伐,挖掘
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百孔千疮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索取的越多,补偿的越多
大自然已经把警钟敲响
大自然的律条是万物和谐相处
草木有理由茁壮成长
动物有理由自由奔跑
人类有理由享受幸福时光
前题是要有敬畏和悲悯的心肠
8、<聆听大自然>
有一种弦律,
叫做大自然。
他不比命运交响曲的豪迈,
也不同田园交响曲的柔情。
然而,他,
每每生活的世界,
我们淡忘了,
明明在眼前,
却好比宇宙遥远。
才能忘我,
才能天马行空。
风吹草动,
鸟语花香。
秋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每一个音符章节,
梦幻与现实的故事!
9、<大自然的恩惠>
三伏天,太阳被大地
丰满欲滴的迷人吸引
一眼不眨地盯住
蝉儿把一曲爱的歌唱至高潮
风儿也驻足静静地欣赏
河边,沙滩,撑起伞
撑起泳衣裤的内含
洁白细嫩的腿,似
刚出塘的鲜藕
溅起的浪花,笑意
令太阳更加着迷
从东边到西边,象一次
壮观伟大的检阅
爱桑拿的人躲进了空调
难得桑拿的,来个集体桑拿
抛开了平时的羞涩
男人比着肌肉的健美
女人把丰满细嫩敞开
充分展示一次城市的风韵
没有诅咒,没有怨言
最是农夫们脸上的窃喜
大自然如此赏赐恩惠
粒粒饱满,透熟
果子再创可口的香甜
太阳似偷听到了这些激动
明天还来光临
直拥吻出一个浓浓的秋
10、<神奇大自然>
看那海水那样蓝
蓝的勾魂夺魄
那海水荡漾着
有一种非凡的动感
让人联想到
某一个人的心情
真是人生犹如海呀
也许那海它不甘沉默
不愿意悄悄地
走过它暗淡的人生
它妄想一鸣惊人
引起世人的注意和重视
所以它拼命地抖动着、翻卷着
试图淹没和吞噬
那黑暗和阴影
或者它想挑战
和命运抗衡
忽而静的没有一点波澜
时而咆哮怒吼
显示出它多重的个性
海水折腾一番后
海面上出现了一些巨型礁石
它们矗立在那里
让人追忆起很多传说、故事
离我们最近的礁石
看起来壮观庞大
让人情不自禁的
想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
难道那些礁石
是精卫移来的
它可能幻想把
广袤的大海填充
原来只是梦幻和泡影
那礁石被海水冲刷着
裸露在那里
隐约可见裂缝和沧桑
让人仿佛进入虚幻境界
虚幻中礁石幻化成一位老者
它经历了很多风雨
却依然那么坚强
那礁石上生长了
绿色的苔藓
给干瘪光秃的礁石
增添了生机和希望
还有一些野菊花
悄无声息的在
一边绽放着
是那么迷人惹眼
或者是上苍
可怜礁石的孤独、无助
特意让它来装点
让那些丑陋的石头
戴上了天然的花环
让原本无趣、乏味的东西
显得妩媚了几分
添了几分姿色
大自然真的好神奇
蕴含着太多的奥妙和稀奇
它总在不经意间
让我们浮想联翩
放飞呆滞的思绪
让僵死的东西
注入了生命和谜
这就是美丽的、充满魅力的大自然
我们向往的地方
11、<大自然??我的热恋>
我热爱着你
那绿色的森林
那清澈的溪水
那斑斓的花朵
那可爱的小草
我热恋着你
夕阳西下的一瞬间
那精美绝伦的画面
弯月下一对相爱恋人
那如诗如画的风景
你本真的美
你本真的美
你最美的怀抱
远离尘俗世事纷扰
洗尽我铅华
拂去你浊尘
12、<我们一同欣赏着大自然>
我站在山颠
领略着晚霞的余晖
眼幕中的大山
红色的枫叶布满山涧
整个景色就像一幅幽美的画卷
使我心潮澎湃
沉浸在画卷之间
我遥望着南方
那里有我最亲的兄长
什么时间才能望到他
海枯石烂才能出现在我的眼帘
多想让他突然间
站在我的面前
我们一同欣赏着大自然
接受大自然的润泽
陶冶在山水的画苑
共醉在那山涧
13、<梦想拥有大自然的浪漫>
大自然的浪漫总让人冲动
五月的雨同样富有激-情
涌入大地的怀抱
洗涤万物的心灵
飘落的花瓣是春的缩影
幼嫩的果子是夏的起程
风起云涌缠绵着季节的变换
电闪雷鸣奔腾在宇宙的胸怀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浪漫
冲动激-情让人留恋
回味人的收获
是雨后的清新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
多少个梦想让大脑膨胀
年少青春永恒
是生活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历程
春夏秋冬枝繁叶茂
风-花雪月蓝天白云
山川河流电闪雷鸣
都是大自然浪漫的资本
我们梦想着拥有
只管让五月的雨浸透全身
用炽热的心煮沸这春天最后的雨
化做一股蒸气富有激-情
和大自然一起浪漫
篇五:《描写景色的古诗》
1、<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景色的古诗。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写景色的古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7、<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5、<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早春>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20、<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相关热词搜索:
1、“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绘山水田园的诗句" 地址:/zuowen/shicijianshang/2882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