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理解心理学的解释预测调控 2结合中国古人类分布图健康分布图谈你对心

心理学课件1-2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理学课件1-2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全站分类导航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节 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
当前位置:
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次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后,世界各国相继推行此项运动。193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心理健康。虽然心理健康在国外很受重视,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很严重。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世界上前十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是精神疾病。它们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酗酒和强迫性神经症。据统计,在全世界,有三亿四千万抑郁症患者、四千五百万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年还有一千万到两千万人有自杀企图。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心理健康:新理解,新希望》的报告,再次强调要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疾病要有新的理解,同时提供治疗的信心。报告提议要正确了解心理疾病是怎样由基因、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一起导致的,理解心理和生理健康是不能真正分开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被长久忽略的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整体良好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和国家必须广泛重新认识这一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1, p.9
(二) 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特点
1.政府重视,起步早
从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来看,政府部门对心理健康研究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早开始于1900年。最近几年,美国政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掀起了一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全国性讨论。美国国家卫生部于2001年正式出台《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这一议程认为,美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对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为了能够保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美国主要采用州立法的形式来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美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研究的经费投入也是十分惊人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用于心理健康研究的经费达17亿美元之多。有心理学家说,在美国,资金最雄厚的就是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这个机构几乎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大的资助机构,即使有些研究似乎与心理健康没有关系,也得到它的资助,而且资助的数额巨大,有些项目的资助金额达几百万美元,个别的连续资助项目甚至达到上千万美元。
日本最早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高岛平三郎、本孝次郎等人创刊的《儿童研究》问世。1949年日本政府专门设置“中央青少年问题协会”,协会的成立无疑推动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二战后,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日本青少年心理产生了急剧变化,政府遂在学校中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在学校里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2000年开始在学校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日本大学没有开设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普遍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特别是大学的管理部门对此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及后来的俄联邦政府机构以教育战略的形式将教育心理学成果引入学校教育,俄罗斯各类学校开始积极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俄教育机构中,从事心理学服务的专家已达三万五千人左右。根据俄教育部的规定,幼儿园、中小学、少年宫、高等院校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自发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援助中心等。它们可与校方协商,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服务方案。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是,通过心理测试和谈话了解本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用课堂教学、训练、游戏等方法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预防心理偏差,对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调整和矫正,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为了帮助心理确有异常的青少年,俄联邦政府在1998年批准了一项决议,允许各级政府成立“心理、教育、医学、社会援助教学机构”,接收心理异常的年龄3~18岁的青少年。如学生能够康复,可以去普通学校继续上学,否则专家将在学生快成年时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在毕业后就业。蔺平《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况》,《教育革新》2006年第1期,第71页
2. 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心理健康研究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在拥有四十多个分支学科的美国心理学会中,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首屈一指的最大分支。临床心理学家不仅在精神病院工作,而且在各种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部门、心理卫生诊所,以及学校、儿童指导机构等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例如,每所学校都设有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和家庭中。各社区都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并设有专门从事心理教育的心理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针对个别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后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通过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Evans, S.W., Axelrod, J.L., Sapia, J. L. Effective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Advancing the social skills training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pp.191-194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心理健康的科研机构──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范围很广泛,规模也很庞大。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研究目标,他们的研究计划包括十个方面:正常的脑活动过程;成长和成熟过程对脑、行为与心理的影响;心理疾病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以及疗效;基因在脑、行为以及对抗心理疾病中的作用;环境与脑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在心理与行为疾病中的作用;行为与生物、社会和发展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适应与适应不良能力的作用;在认知和情绪活动中脑和行为的活动过程;心理疾病与行为疾病、一般疾病以及其他心理障碍并发时的相互作用;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等特殊人群的心理疾病造成的负担和后果;心理疾病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分布。对于了解、治疗与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研究,他们的目标是:将基础的生物学和临床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有用的临床方案;为不同人群(儿童、老人、少数民族)、不同环境(社区、病房、学校)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方法与环境、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研究设计、方法和评估进行革新;研究对心理疾病和心理残疾者进行干预的长期效果,包括急性的、周期性的和预防性的效果;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了预防疾病、改善治疗效果和预防心理残疾而习得的行为改变;研究服务的组织结构与财政状况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如何更经济地服务,比如早期诊断与适当介入。罗跃嘉、买晓琴《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介绍》,《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1期,第16~20页
3. 手段现代化,形式多样化
国外的心理健康研究重视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对于特殊个体和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他们往往会采用精密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设备,如脑电记录仪等。例如,在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由于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他们最近在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脑成像结合认知研究和信息技术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心理健康研究逐渐从重视对心理异常个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转变到对全体人群心理健康的促进和提高上来。美国的一些中学还设计并开展了心理健康、社会心理问题的一系列活动,如学校适应、学习不良、情绪紊乱、自我困扰、人际关系失调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进行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通过这些活动把学校、社区、家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教育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问题,以及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重视情绪和健康人格的研究与实践。在美国,一般每个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新生入学时需要进行心理测量,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安排的心理辅导活动系统而全面,如各种心理讲座、系列心理测量、学习心理咨询、人际交往心理咨询、性别心理咨询等。学习心理辅导的职能明确,主要包括鉴别评估、心理干预与治疗、心理教育规划、随访病例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目前,欧美一些国家的电脑技术应用很普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表现为:一是专家把许多不同的成功的矫正方案输入电脑中,建立起专家系统,辅导员或家长只要输入有关个案,电脑就进行相关的分析,然后提供一份治疗方案,供辅导员及家长参考;二是利用电脑进行辅助治疗,可以使儿童在游戏中更新学习方法,或使某种行为得到矫正;三是利用电脑建立辅导档案,随时进行跟踪辅导,并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固定的信息交流。美国一些学校也利用电子信箱与学生保持频繁的联系,效果令人满意。
美国的大学一般不开设固定的、针对一般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这类课程通常在美国的中学阶段开设。一些学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中均包括两个小时的心理健康辅导,由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主讲。内容是介绍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有关情况,并讲授一些针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美国许多大学开设多种心理学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是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美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每个学校均设立了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这些机构的工作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除了日常的针对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的咨询与治疗工作之外,这些机构在每个学期都会针对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开展小组式集体治疗或集体治疗工作。许多大学的咨询或治疗中心都在该大学的网址中开设了专门的网页,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咨询或治疗中心的服务内容、时间、人员组成、联系方法、收费情况和一些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等内容。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8期,第18~20页
4. 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严格
在美国,要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必须具备大学文凭和教师合格证书,要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要系统学过心理学课程。担任中学心理教育工作一般必须具备硕士学位,小学心理工作者是大学毕业后再接受一年左右的专门训练。各个社区中的心理工作者也都受过专门训练。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与心理健康有关课程的教师一般为咨询心理学专业或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一方面在大学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则同时在大学或其他场所(如医院临床心理科、私人心理诊所或其他企业等)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在美国和欧洲,从事大学咨询心理学专业或临床心理学专业教师职业的人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从事正规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在美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得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通过所在州的资格考试。欧洲国家对这方面学生的培训也十分严格。在英国,临床心理学博士生必须在心理学或相关领域从事1~2年的工作才有资格申请参加临床心理学博士的毕业考试。笔试后,还要进行考察申请者人格特征的面试,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心理治疗工作。在德国、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家,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般要经过7~12年的培训,他们首先要获得教育学学位,再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的特定理论与技术,获得心理学文凭,然后才能从事实际服务工作。
总体上,由于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国家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研究在各国发展并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心理健康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生活环境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我国公民疾病谱、死因的较大变化。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1期,第4~5页因此,虽然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较短,但是随着人们心理问题的增多,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迅速发展,从我国目前行政部门的正式文件和政策到新闻媒体的热烈讨论,我国已经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首先,近年来有关心理健康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在数量上有了迅猛增长。同时,很多医学类杂志开设了专门的心理版,例如,《中国行为医学杂志》几乎每期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多篇文章。其次,各级政府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视。2001年6月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下,三级甲等医院均要求成立心理科,中小学也都要求开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由于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我国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成年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我国对脑与心理健康研究已有一定的认识和行动,“十五”期间,仅“973”计划就设立了两项有关脑功能及脑重大疾病基础研究课题。最后,在大众媒体上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报道增多。例如,中央电视台十二套的“心理访谈”栏目就是近年来推出的专门的心理健康类的节目之一。总体上,从国家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人,我国对心理健康及其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二)心理健康研究内容逐步丰富
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样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行为、系统、分子水平上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研究情绪机制对儿童的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建立心理障碍和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评价、诊断和干预平台,确定情绪调节的若干条神经回路,阐明成瘾行为的调控机制,建立心理适应的评价系统与训练方法,提出认知老化的神经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等。目前该实验室正拟逐步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心理健康研究平台。此外,国内其他心理学研究机构也开展了方方面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与研究。
总体上,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五种取向。第一种取向是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包括对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军人、医护人员、教师、老年人等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第二种取向是各种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与引进。除了目前常用的SCL―90量表以外,很多学者基于研究和实际的需要编制了适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量表,如心理健康测查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量表等,我国也引进了一些国外较好的心理健康量表,如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等。第三种研究取向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这是普及心理健康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幼儿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第四种研究取向是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研究。这种研究取向是近年来兴起的,目前已经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试图采用核磁共振、脑电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了解人类心理问题的脑机制,以及在遗传和基因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五种研究取向是心理健康与疾病的预防。这种研究取向重点在于了解心理对生理有哪些影响,心理、生理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通过改变一定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对心身疾病进行预防和及时的诊疗。
(三)较系统地开展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在心理健康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目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校中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在师资培训方面,许多省、市或地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专职教师的认证工作。如北京市2000年确立了14个区县的294所中小学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单位;天津市对89%的市区学校、56%的郊区学校、18%的县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培训教师超过了4 000人次,截至2003年年底,每所学校都有1~3名教师拿到了市教委颁发的上岗合格证。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7日,第5版对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我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关专家制定和出台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培训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一项新型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设为三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即技师级)和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心理咨询师(即高级技师级)。目前我国尚未有一级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已经开始开展,填补了专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不足。
三、 国外心理健康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一)需进一步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我国13亿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这些未成年人多为在校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要振兴、要发展,首先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学科化、形式化、表面化和孤立化的倾向。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第70~73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并有机地融合在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体现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中,反映在环境优化和潜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幼儿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教育部和国务院都曾经颁布过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是,各级地方幼儿园并没有对幼儿开展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幼儿园,他们的教育和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医学模式上。尽管在理论上强调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但由于诸多原因,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重点仍在幼儿的身体方面。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因此,需要各级部门转变教育观念,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内容和途径,使各级幼儿园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随着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以及对研究生毕业要求的提高,很多研究生面临着毕业难、找工作难等问题,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但是,我国目前还缺少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并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区域上,贵州、新疆、西藏、海南和青海等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亟待加强。
(二)深化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
虽然,我国对心理健康研究日益重视,但是,还有很多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未被人们认识到。
从我国目前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上看,许多研究还处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以及一些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面,深入揭示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脑机制研究、基因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还相当缺乏。近30年来,发达国家的脑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各种新发现、新成果层出不穷。这使我们有可能把心理健康研究和大脑潜能开发建立在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说,这也是21世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与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目标相比较,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手段、研究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特别应该加强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脑机制研究、心身疾病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分子水平及心理疾病的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与探讨。另外,应当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评估、干预、咨询、研究等多个层面为学生的学习与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三)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网络
国外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经验已经表明,不同的心理健康机构的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计划(School Mental Health Project)提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仅仅是扩展咨询服务或者建立更多的有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学校,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机构,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能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的地方,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健康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64~70页另外,随着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心理健康工作的网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事情。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一步的整合,提高信息化水平。美国密歇根州综合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该模式首先由州创设,继而得到州教育部门、社区健康中心、警察部门、家庭组织,以及二百多个专业机构和志愿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密歇根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知识和基于知识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应对技能。这个模式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加该项目的孩子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增强,问题行为减少。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还属于分而治之的局面,各个地区和教育、研究机构掌握的资料都是零碎的,各个学校以及学校、社区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因此,我国也非常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检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进而向更广大的区域推广。
(四)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第一,要增加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 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而中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美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有3 000多所,而中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只有60所左右。而且,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极为稀少,极少数培训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二,要重视从业人员培训的严格性。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心理咨询师报名条件审查、考试都不够严格,通过率偏高,因此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第三,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更需要他们解决一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适应性问题。因此,除了培训他们的心理咨询能力之外,还需要通过培训使这些教师尤其是兼职心理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第四,要重视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督导,当他们觉得自己有心理困惑的时候,就会主动寻求帮助。但是,我国很多心理咨询人员和心理健康工作者不仅没有自己的督导,而且还常常带着问题工作。当然,这样的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需要关注的。
总之,心理健康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我国需要在借鉴国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