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买阳山县湖北 移民新村 房 售的楼房怎样申请

酉阳:移民新村如画卷_外媒_新闻_酉阳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
酉阳:移民新村如画卷
核心提示:
站在酉阳县大溪集镇新址旁的酉水特大桥向对岸望去,漂亮移民新村犹如一幅画卷。
便民道已修进家门
便捷的进村便民道
华龙网讯(通讯员 田意献 白凤英) 站在酉阳县大溪集镇新址旁的酉水特大桥向对岸望去,你定会感觉到,除了漂亮的新集镇最显眼外,位于对面大溪村马家湾一带的移民新村也照样吸引眼球:一排排如雨后春笋般兴建的楼房,依山傍水,层层分布,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新村街道平坦宽阔,3.5米宽的便民道也已进入各自家门&&
日前,笔者抽空来到该移民新村。一路上,以前那条坑坑洼洼的&机耕道&路面已经全部硬化成了一条平整的水泥公路,一直延伸进入村寨。刚进入村寨,只见移民户&&71岁的张大娘(原大溪村罗加盖村民)正与两三位村民说笑着。据她介绍,自己的新居&前后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因为有国家补贴,也没欠多少债呢!&她的新居位于第一幢,一楼一底,两个门面,卷闸门、防盗门一应俱全;一楼水磨,二楼地面及墙面贴砖,给人的印象是既气派又宽敞明亮。&真不简单,连厕所都不亚于城里的设计水平!&据张大娘介绍,该移民新村除了居住着从大溪镇大溪村罗加盖搬来的20余户外,还有金线村青龙嘴搬来的30余户高山移民户,加上新近搬来的其他20余户移民户,已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居民区了。
漂亮的新居
远眺移民新村
&&&&笔者看到,移民新村中间的街道已经硬化完毕,街道两旁的每户楼房也是一模一样:两个门面、卷闸门、防盗门,而每户门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衬托出了一派喜庆场面。唯一让笔者纳闷的是,这些移民住户们大多都关门闭户的。
&&&&幸好小街尽头的房主人在家。该房主人名叫邓国周,原金线村青龙嘴的村民,他一家人正在吃午饭。&现在集镇流动人口多,新建工程也多,因此,住在这里的人要么到街上卖菜去了,要么找活干去了。现在找活方便,工资也不错呀!&邓国周告诉笔者。
&&&&&你觉得现在生活与以前比较起来有什么区别呀?&在攀谈中,笔者问房主人。&区别嘛,那还用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交通,现在生活方便多了。你是知道的,我们原来居住地叫青龙嘴,山路崎岖,且多在酉水河岸边的峭壁上,真的很危险。平时打空手都难,如果要买东西或遇到下雨涨水什么的那就遭罪了。而现在就不同了,一切都很方便了撒!&&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呀!是他们给我们高山移民户统一征地、统一打地基,才有了我们这些移民户的今天呀!&原先没闹话的主人妻子杨金荣,这时也在一旁岔起话来。
&&&&笔者话锋一转,&你们现在也算是街上的人了,可田土不在附近,以后生活怎样划算呀?&主人笑笑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我年纪有点大了,不方便上街干活挣钱,但我已谋算好了,准备开一个卷闸门店做生意。这几天我正在忙着呢!&听着主人的一席话,笔者心里踏实多了。
&&&&时间不早了。笔者离开时,不由得又回眼望了望这迷人的移民新村,她真像是一幅逼真的山、水、人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责任编辑:白凤英
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桃花源镇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乡镇移民新村省级示范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申请报告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乡镇移民新村省级示范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申请报告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5|
上传日期: 08:57: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乡镇移民新村省级示范点建设项目投资立项申请报告
官方公共微信阳山57户下山移民喜分新房·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PC02版:清远观察·时政/经济
A01版 要闻
阳山57户下山移民喜分新房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津 通讯员/唐海浪 陈志伟)实施县城移民新村建设工程是今年阳山县政府将为群众办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由该县投入900多万元建设的公寓式下山移民安置点“四洲苑”现已基本竣工,预计近期可交付使用。3月4日,该县下山移民安置点举行分择房仪式,来自13个乡镇的57户搬迁户分到了新房。&&&&阳山县近年来高度重视下山移民工作,对居住在海拔400米以上高寒山区村庄以及边远山区、至今未通机动车道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解决“五难”问题成本过大的自然村村民进行动员搬迁。2009年,阳山县投入900多万元,在县城动工兴建一个公寓式的下山移民安置点“四洲苑”。“四洲苑”为一幢八层楼房,建筑面积6742.15平方米,总共可安排60户移民居住。&&&&由于房屋楼层、面积和坐向不同,部分搬迁户提出择房要求,为体现机会平等、选择公平的原则,该县决定采用“迁户自愿、有偿择房”和“公平合理、抽签定房”相结合的方式分配房屋。搬迁户可自愿选择分择房方式,搬迁户交纳择房款后可自主选择房屋,根据择房款额由高至低确定择房次序。其中所收取的有偿择房款,将全部用于解决该安置点基建资金的缺额及配套设施建设。
document.write('');移民新村在崛起红安网
移民新村在崛起
&& 09:54&&
本网通讯员&邓运双
移民新村 美好家园。邓运双摄
移民新村胡家榨。邓运双摄
木兰湖湖汊港湾。&邓运双摄
初冬的阳光和煦明亮,暖意融融,乡村的风景依然美如画卷:艳阳高照,水碧天青,漫山遍野松绿枫红,一栋栋新建的农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的公路绕山绕水、绕过田园、绕进村庄。我们的乡村更加美好!
这个周末,我邀约三朋四友走进乡村,来到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吴家大塆村。这个村是全省两个&移民危房改造示范村&之一,全村10个村民小组,256户人家,1060人,其中水库移民92户,342人,居住在木兰湖上游的一个个湖汊港湾里,940亩耕地散落在岗岭起伏的一片低山丘陵地带。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是吴家大湾村&胡家榨村民小组,只有24户人家。如今家家户户的房屋都被修缮、扩建、重建一新,粉白色的墙壁,大红的机瓦,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新农村的勃勃生机。门前经过清理淤泥、整修加固的当家塘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新村的农房、对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相映成趣,轻风吹皱水面,荡起诗情画意。
走进胡家榨村,村民们的脸上无不挂满感激的表情、幸福的笑容。他们感谢省、市、县、镇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移民帮扶政策贯彻落实到了每家每户,每一个人身上。
回想上世纪六十年代,&兴修水利&在举国上下掀起热潮之际,当时黄陂县木兰湖的前身夏家寺水库大坝筑成后,地处水库上游的吴家大塆村胡家榨、闵家田等村庄的田地、山林和房屋面临着被淹没,有92户人家在一声令下中举家搬迁。
由于当时国家财力有限,这些库区移民只能领取一些救济粮,请来亲朋好友在水库上游盖起一些低矮的土木结构房屋栖居,耕地减少了,人口增多了,加之&左&的思想曾长期困扰、束缚村民脱贫致富的手脚,库区移民的穷日子也很难得以改变。全村人平耕地不到一亩,有不少人至今还过着外出打工谋生的&候鸟式&生活。
移民们当年因陋就简盖起的一些土木结构房屋历经三、四十年的风吹雨打,不仅低矮破旧,而且已经残缺不全,大都成为危房,2012年7月,这里遭到一场百年未遇的暴雨袭击,山洪暴发,湖水倒灌,很多移民的房屋在风雨飘摇中坍塌、有的被大水冲走&&
遭遇这场特大暴雨袭击造成的洪灾之后,村党支部书记吴启红面对被洪水洗劫得破败不堪的村庄、道路和田园痛定思痛,与村支部、村委会成员一起商议灾后重建的大计,探寻如何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重建家园,谋求全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他们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等不靠开展生产生活自救的同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捕捉对他们摆脱贫穷落后面貌有用的政策信息。充分运用党和政府扶持帮助库区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一些优惠政策,成为他们选择的一个重点&突破口&。
2013年,村两委根据本村实际、群众意愿和他们了解、收集到的一些政策信息,制定了《移民新村五年规划》,上报到高桥镇党委镇政府、县移民局等有关部门,引起了党政部门对吴家大塆村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个地处高桥镇西北角的偏远小村,不再是被边缘化、被遗忘的角落了!
县移民局局长张宏建看了吴家大塆村《移民新村五年规划》后,对该村提出的一些大胆设想给予了肯定和认同,就带领局党总支一班人深入吴家大塆村开展调研,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高桥镇党委、镇政府,报告到省移民局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有关领导。
2014年开春之后,吴家大塆村成为各级领导调研移民工作的热点村。3月6日,省移民局副局长郑志康带领该局五处干部,来到吴家大塆村调研移民危房改造情况后,将该村列入&全省移民危房改造示范村&进行重点扶持,并且将该村移民危房改造作为省移民局2014年着力办好的实事之一。
嗣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桥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也多次到该村调研、指导移民工作,县移民局局长张宏建更是成为该村的&家常客&,如同村民们的亲朋好友一般,经常到村里走访、看望移民,检查指导《移民新村五年规划》实施。
建&百户宜居新村&是该村移民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移民们家庭经济状况、户主个人意愿各有不同,思想难以统一,规划目标实施曾一度遇到阻力。为了实施这一目标,张宏建和镇村干部走遍了全村十个村民小组,深入各家各户征求意见,对各种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和归纳,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
对一部分家庭经济实力较强、有搬迁到城镇居住意愿的移民,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让他们移居城镇。经高桥镇报请国土部门批准建房用地,在詹店社区内建设一个50户的&移民小区&,并请县建设局专家做好小区统一规划设计,如今该村已有36户移民在小区内建成了风格式样一致的三层楼房,高高兴兴地在这儿定居了。
对一部分家庭经济实力较弱、仍然愿意继续留在村庄的移民,则尊重他们的意愿,对其旧房、危房实施就地修缮改造、扩建或新建。胡家榨村民小组是个&整组移民&村庄,也是当年移民时付出牺牲、做出贡献最大的村庄,因而经济基础更为薄弱,群众生活水平更低,低保户、五保户较多,人居环境较差,村委会决定对这个小组的村民住房实施整体改造。
虽然村民们对建设新村一致赞同,但一旦触及每家每户的利益,却又有低触情绪,一度引发纷争。建移民新村要实行统一规划,必须拆除村民原建的小厨房、小厕所、小猪圈、小牛栏,新建贯通整个村庄的排水排污地下管网、地上循环公路、公共厕所,以改善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为此,县移民局局长张宏建带领局党总支一班人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进驻胡家榨,多次召开全组户主会、村民理事会,耐心细致地做好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思想工作,使全组村民的思想统一到建设好新村的大局上来,村民小组组长带头拆除了自家建成不到两年的小厨房,为新修贯通全组的循环公路让道,其他村民也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拆除了影响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的一些地面小型建筑物,满腔热情地投入新村建设之中。
在实施移民新村危房改造的同时,县移民局还协同有关部门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帮扶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吴家大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启红说:&自2006年县移民局成立以来,该局先后帮助我村争取各种移民扶持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移民住房74户,为村里建油茶基地300亩、当家塘两口,架设桥梁两座,修通通组公路1.7公里,还支持我村创办了万福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移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仅胡家榨村民小组旧村改造,县移民局就协同县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能源办等部门,帮助该村整合种类项目资金147万元,其中向省移民局争取&移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资金80多万元,全部用于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补助村民房屋立面装修、换瓦,还接通了胡家榨通往木兰湖旅游区600米的旅游公路。
移民新村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吴家大塆村还将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利用木兰湖上游伸延到该村的一些湖汊港湾,依山就势,随水拐弯,新修一些旅游观光通道,沿途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多个水上游乐园,及其与之相配套的游客食宿、购物集散中心,在提升旅游服务品位的同时,也让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有机会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移民局等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他们必将会把全村建成一个集&生态农业体验、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经济实力强村、现代文明新村,与相邻的木兰湖生态旅游区、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红色旅游区珠联璧合,使移民新村崛起的梦想成真,让吴家大塆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 【】
红安网版权相关声明
&&&&1.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2.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3.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红安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红安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4.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建议留言 &| &人才招聘
版权为 红安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承办:红安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红安县信息中心
新闻热线: E-mail:redhongan@163. 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峪口新村楼房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