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of engineeringeconomic geologyy and the environment一年刊发多少文章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主要的几个岩土国际SCI期刊介绍及点评
网络上流传着所谓岩土四大牛刊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岩土虽然看似一家,但还是有区别的。那四大牛刊实际上都是偏向于土力学方面的研究,岩石力学的第一刊物就是Elesiver(爱思维尔)旗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国际岩石力学及采矿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创办于60年代,是岩石力学界几个大牛创立的,现在里面的编委各个都还是大牛(这些家伙是实实在在地在做事哦,不是挂个名),口碑很好,岩石力学最影响的文章都是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全球做岩石力学的研究人员都认同的。第二刊物是Springer(斯普林格)旗下的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感觉这个刊物上的文章质量和前一个比,差了不少,但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就是土力学方面的刊物了,首先是Geotechnique(岩土技术?),很老牌的在英国的刊物,实际上感觉它主要偏向于岩土模型方面的文章,以前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教授P cundall在上面发过一篇文章,搞岩土的人应该都知道itasca这个公司(他是老板),他有篇离散元的文章(1979年)已经被引用近六千次了(有兴趣大家可以Google下),这是很恐怖的数字,特别是对工程类文章来说是非常之多的,而且引用还在增加(Cundall 2008年当了美国工程院院士,估计这篇文章作用很大)。主要是那篇是离散元方面的鼻祖,而离散元已经应用到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所以这种文章可遇不可求(百年一篇???)。但近十年来,感觉刊物的水平在不停地下降,已经有被第二刊物超越的趋势。这第二刊物就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旗下的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岩土工程及岩土环境工程学报),这个刊物在北美是公认土力学的第一刊物,全美国上下都认的。有人说你的文章是不是真金,就拿到那里去试试,审稿人的水平是很高的。接下来是Canadi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加拿大岩土杂志),水平也很不错。不过感觉有点泾渭分明,那上面的文章多来自于英联邦国家(和老美搞对抗???)。至于Soils and Foundations 是日本办的,已经被Elesiver买下了好像,应该也不错,但感觉在美国的影响力不高。
接下来是搞土工计算方面的杂志,主要是两个,Wiley旗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地质力学中的数值及分析方法)和Elesiver旗下的Computer and Geotech(计算机与岩土技术),基本上岩土计算方面有影响力的文章都发在上面,不过最近有个杂志异军突起,应该说给这两个杂志造成很大的麻烦。
值得一提的有三个杂志,一个是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岩土测试杂志),属于美国的标准协会底下的,影响因子不高(0.5左右),但是很老牌,大家还是认的。另外一个是Acta Geotechnica(不会翻译,见谅),Springer旗下的,德国的杂志,影响因子不错(0.8),刚进入SCI不久,以前我没有听说过,不过应该还可以,我见过MIT的朋友在上面发过文章。最后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在2001年创办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ASCE(国际地质力学学报??),这个杂志算是异军突起的,现在还只是EI检索,不过由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实力强大,个人认为被SCI检索只是时间问题,上面的文章质量很不错,现在很多稿源,特别是美国的稿源,都被这个杂志拿走了。
最后是两个感觉比较边缘的杂志,一个是Springer旗下的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这个是个老牌的杂志,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影响力一直不是很大,只是EI检索。另外是一个是Tayor旗下的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创立于2005年,感觉没有什么影响力。另外说一句,Tayor旗下的不少杂志也是SCI检索,但是口碑都非常一般,甚至有很差的。
另外一些与岩土有关的杂志,主要是Elesiver旗下的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以及Springer旗下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这个,不会翻译了,见谅),以及土壤学科方面的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影响因子很高,不过和岩土工程感觉离得比较远),隧道工程方面的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地震方面的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石油工程方面的SPE Journal(石油工程第一杂志)和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及矿业方向的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林林总总,就不多说了。
水平所限,如果有缺漏,望请岩土研究的朋友一起补充!多谢!
Acta Geotechnica是5、6年前才创刊的,这个倒不知道。多谢,多谢。主要是最近发现一个MIT的朋友把自己做的东西发在上面,我知道她的成果很好,所以才对这个杂志有点了解。
现在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发表周期是很快,但出刊就超级无敌慢了。。。。不过对老美那边没啥影响。国内这边就影响多多了,要知道,很多时候In Press国内都不认!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地震局及直属机构
中国地震局(CEA,中文版)
中国地震局(CEA,英文版)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CCEESAR)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数字图书馆
中国地震局驻深圳办事处
省级地震局网站
中国地震网
中国地震科技信息网(CSI)
北京市地震局 天津市地震局 河北省地震局 内蒙古地震信息网 山西地震信息网 辽宁省地震信息网 吉林省地震局 黑龙江省地震局 上海地震信息网 江苏防震减灾 浙江地震信息网 安徽省防震减灾信息网 福建省地震局 江西省地震信息网 山东省防震减灾信息网 广东省地震信息网 海南省地震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湖北防震减灾信息网 湖南省地震局 河南地震信息网 重庆市地震局 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 云南防震减灾网 贵州地震信息网 西藏地震信息网 陕西地震信息网 甘肃地震信息网 新疆地震信息网 青海省地震局 宁夏地震信息网
中国地震科普网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国外地震网站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
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
国际地震中心(ISC)
全球地震台网(GSN)
美国数字宽频带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
IASPEI强地面运动委员会(SHR)
瑞士地震服务中心(SED)
强地面运动观测系统组织委员会(COSMOS)
欧洲地震观测与研究实验室(ORFEUS)
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
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
美国哈佛大学地震学信息网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学研究所(ERI)
德国格拉芬堡地震台阵地震中心观测站(SZGRF)
德国GEOFON项目
法国GeoScope项目
美国地球透镜(EarthScope)计划
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TWC)
美国西海岸及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WCATWC)
美国地震学会(SSA)
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
美国国家高级地震监测系统(ANSS)
地质所人才队伍
- 副研究员
袁仁茂:email:,010-
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活动构造、地质灾害。
教育背景:2006.7 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2.7 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5.7 于河北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获得学士学位工作经历:08.9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07年获得所优秀论文奖.08.8作为Leverhulme Trust Fellow前往英国Cardiff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年在江苏省地质环境研究所工作,从事地质灾害监测、灾害机理研究。主持和参加项目:1.&“小江断裂(南段、北段)200km填图(北段)”项目。 地震行业基金资助,执行年限:1. 13. 项目主持人。经费:85万。2.&“陡倾金属矿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规律及其发生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执行年限:1.0. 项目主持人。经费:19万。3.&作为Leverhulme Trust Fellow,在英国Cardiff University地球与海洋科学学院开展“3D numerical modeling of catastrophic fluid expulsion from sedimentary basins”项目的研究。执行年限:8. 08,项目主持人。4.&博士后研究课题“隐伏断层活动导致地面破裂机制及其工程影响”,项目骨干。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第二课题“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重大工程安全的影响(编号)”。(主要参加者之一)发表论文:[1].&Yuan Ren-mao, Chang Chung-pai, Xu Chong, Xu Xi-wei, Deng Qin-hai. Regional patterns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2008 Wenchuan Mw=7.9 Earthquake. (Submitted)[2].&Ren-Mao Yuan, Xi-Wei Xu, Gui-Hua Chen, Xi-Bin Tan, Yann Klinger, and Hui-Lin Xing, 2010. Ejection Landslide at Northern Terminus of Beichuan Rupture Triggered by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0(5B), .[3].&Ma Feng-shan, Yang Yue-suo, Yuan Ren-mao, Yao Bing-kui, 2011. Effect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 case study of the 6 km long Su-tong Yantze River bridge.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DOI: 10.-010-0336-5 (Online First).[4].&Yuan Renmao, Yang Yuesuo, Qiu X. et al., 2007. Environmental hazard analyses of highway seepage and effective remedia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142): 381-388.[5].&F. Ma, Y.S. Yang, Y R.uan, Z. Cai, S. Pan, 2007. Stud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evolution under saline intrusion with environmental istopes and geochemistry. Environ. Geol., 51: .[6].&袁仁茂, 谭锡斌, 陈桂华, 徐锡伟,& 2010. 地震破裂带特殊部位大型滑坡及其基于构造地貌发生模型的机制解释:以东河口抛射型滑坡为例. 地学前缘, 17(5): 243-253.[7].&陈桂华, 徐锡伟, 袁仁茂等, 2010. 川滇块体东北边界构造带晚第四纪区域气候-地貌分析及其构造地貌年代学意义. 第四纪研究, 30(4): 837-854.[8].&谭锡斌,袁仁茂,徐锡伟,陈桂华, 2010. 汶川地震擂鼓地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地学前缘, 17(5): 75-83.[9].&袁仁茂 马凤山 秦四清等. 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尾水洞段地下水连通性的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研究. 第四纪研究,2008(1):26-34.[10].&袁仁茂 马凤山 邓清海等. 急倾斜厚大金属矿山地下开挖岩移发生机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62-67.[11].&袁仁茂, 马凤山, 邓清海, 徐锡伟. 基于Elman型神经网络的金川二矿地表岩移时序预测模型. 工程地质学报。2008 (1): 116-123.[12].&袁仁茂& 孙宏伟& 马凤山等 北京平原区新近沉积土基本工程地质特性分析,第四纪研究,): 93-99.[13].&袁仁茂& 孙宏伟& 马凤山等 新近沉积土特征信息提取的因子分析法,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第12期(增刊)。[14].&袁仁茂,陈锁忠,陶芸,苏锡常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37~542.[15].&袁仁茂,杨晓燕,李树德,论城市水土流失及其类型系统,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06.[16].&袁仁茂,陈锁忠,陶芸,镇江市滑坡发生规律及其发生原因探析,水土保持研究,):96~99.[17].&袁仁茂,李树德,陈锁忠,镇江市滑坡类型及其发育过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100~104.[18].&杨晓燕,袁仁茂,陈锁忠,南京市栖霞山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9~844.[19].&杨晓燕,袁仁茂,全新世古水土流失与古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第1期。[20].&李树德,袁仁茂等& 北京市新近沉积土不同沉积相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9~143.[21].&李树德,袁仁茂,任明达等. 国家大剧院新近沉积粘性土特征初探,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4~199.[22].&李树德,袁仁茂,大同市地裂缝灾害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4~109.研究人员-秦四清
&&&&&&&&&&&
|||研究人员|||||||English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固定研究人员――秦四清研究员
秦四清研究员
&&&&秦四清,研究员,1994年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灾害委员会滑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岩土工程界》编委;《地质科学》编委;《工程地质学报》编委。
&&&&1995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第一名;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奖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北京方庄小区芳城园I区公寓楼基坑支护工程”获航空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997年获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Richard
Wolters 奖,为亚洲人第一次获得;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著83篇,其中:第一作者著作4部,第一作者论文61篇,其中国际SCI论文5篇,国内EI论文1篇;合著者论文18篇,
其中SCI论文1篇。据不完全统计,论著被引用166次。
三峡船闸高边坡工程地质考察
获“RICHARD WOLTERS”奖
在建设工地调研
在甘肃洮河九甸峡考察
&&&部分论著:
(1)秦四清,张倬元,王士天,黄润秋著,1993,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导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秦四清,李造鼎,张倬元,邓荣贵著,1993,岩石声发射技术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秦四清,万林海,汤天鹏,贾金禄,郑毅,马永祺编著,1998,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地震出版社。
(4)秦四清,王建党著,1999,土钉支护机理与优化设计,地质出版社。
二、第一作者论文
(1)Siqing Qin, Sijing Wang, Hui Long, Jun Liu, 1999, A new approach
to estimating geo-stresses from laboratory Kaiser effect measure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Vol.36,(SCI
(2)秦四清,2000,滑坡灾害突变异常识别方法,岩土力学,Vol.21, No.1,36-39。
(54) 秦四清,2000,初论岩体失稳过程中的耗散结构形成机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19, No.3, 265-269(EI)。
(3)秦四清,2000,斜坡失稳的突变模型与混沌机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19,No.4,186-492。
(4)秦四清,2000,基坑支护设计的弹性抗力法,工程地质学报,Vol.8,No.4,481-487.
(5) Q.Siqing, W.Sijing, 2000, A homomorphic model for identifying
abnormalities of landslide forerunners, Engineering Geology, Vol.57,
163-168(SCI ).
(6)Siqing Qin, Sijing Wang, Jiu Jimmy Jiao, 2001, The predictable
time scale of landslide,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59:307-312.
(7)Siqing Qin, Jiu Jimmy Jiao, Sijing Wang, 2001, A cusp catastrophe
model of instability of slip-buckling slope,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Vol.34(2),119-134(SCI & EI).
(8)Siqing Qin, Jiu Jimmy Jiao, Sijing Wang, 2001, A Nonlinear
Catastrophe Model of Instability of Planar-slip Slope and Chaotic
Dynamical Mechanisms of Its Evolutionary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38,(SCI & EI).
(9)Siqing Qin, Jiu Jimmy Jiao, Sijing Wang, 2002,A nonlinear dynamical
model of landslide evolution, Geomorphology, Vol.43,77-85(SCI).
&&&联系方式:
&&&Tel:+86-10-
&&&E-mail:
版权所有 ◎ 2002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
电话:86-10- 传真:86-10- 电子邮件: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 &B ENG GEOL ENVIRON投稿经验
MedSci 2016年期刊智能查询系统(2015年度)
期刊关键词:
支持模糊智能搜索,多关键词组合
期刊领域:
请选择大类
综合性期刊
请选择二级分类
填数字,填写自己想选择的杂志影响因子范围,可留空
排列方式:
按年文章量从多到少
按年文章量从少到多
按影响因子从大到小
按影响因子从小到大
IF上升速度从大到小
IF上升速度从小到大
文章数量往往与发表的周期有关
以下是对&B ENG GEOL ENVIRON&杂志介绍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出版周期:
偏重的研究方向
投稿命中率
近四年影响因子
非自引影响因子
| 5年影响因子:
MedSci指数
5.2703&& |&& 5年指数5.3120
中国人发表文章比例
JCR杂志分区
分类下的4 区期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所属大类别:工程技术 4区、
所属小分类:
工程:环境 4区、工程:地质 4区、地球科学综合 4区
即刻扫码下载梅斯医学App,免费订阅“命中率/一审周期历史变化曲线”。梅斯海量服务数据,即将发布!
您未注册或登录,,再发表评论,能获得3个积分的奖励
我的点评说明
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ClinicalTrials
即刻扫码下载梅斯医学App,免费订阅“命中率/一审周期历史变化曲线”。梅斯海量服务数据,即将发布!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 Springer
Academic edition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AEG
Description
The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i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reports on the investigation, study and sol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ology and the activities of humanity, as well as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or remedi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e journal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geomorphology, structure, stratigraphy, lithology and ground water conditions of 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neralogical, physico-geomechanical, chemical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earth materials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resource recovery and
assessment of the mechanical and hydrological behaviour of
prediction of changes to the abov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to be considered in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wo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terrain.
Book Review
Original Paper
Original Paper
Please enter a valid issue for volume.
Journal Title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Volume 1 / 1970 - Volume 75 / 2016
Print ISSN
Online ISS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Additional Links
Industry Sectors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ith our site.
JavaScript is currently disabled, this site works much better if you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source geolog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