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幼儿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内容

小班幼儿科学教育初探
小班幼儿科学教育初探
重庆市三峡师范学校附幼 &王贞鲜
在幼教工作实践中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班幼儿学科学,学些什么好呢?通过对《纲要》的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我进行了“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及内容”的研究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
&&&&&&& 一、确立恰当的科学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对儿童所提出的要求,二是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在探索实践中为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确定了如下目标。
小班上学期:1.培养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喜爱动、植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2.发展感知能力,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习惯学会从一组物体中根据某一特征挑选出物体归纳一类;4.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及生活用品的明显特征和主要用途,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知道爱护周围环境;5.了解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小班下学期:1.培养幼儿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兴趣,能够观察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和基本变化,促进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感知,并获取初浅的经验;2.学习从一组物体中根据某两个或三个特征挑选出物体归入一类,学习用词汇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伴交流;3.了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幼儿尊重科学劳动的情感。
二、选择科学教育内容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来实现。在小班幼儿科学教育中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是非常关键的,笔者认为,在选择教育内容是应遵循趣味性、生活性、阶段性等原则。
&&&&&&& 1.趣味性原则,即从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兴趣入手,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 小班幼儿的兴趣多集中在事物的外在特点上(如形状新奇、颜色鲜艳、声音动听等)。因此,我选择了“会变的颜色”“我会发出的声音”“听一听”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游戏、魔术的方式来进行,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致极高,瞪着眼睛一动不动的注视着颜色的变化,竖起耳朵倾听各种声音。这些活动给小班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孩子体验到成功,也有助于兴趣的培养,所以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尽可能考虑到对不同层次幼儿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游戏“听一听”,活动中,我让能力强的孩子自己想办法,让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而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则先由老师演示,帮助他们来区分不同的声音,然后再让他们模仿操作。正是因为这样,我班的孩子对科学活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每周一次的科学活动是他们最盼望的事情。
&&& 2.生活性原则,即密切联系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
&&&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以广而浅为主要特点,越是贴近幼儿生活,就越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因此,我们开展了“神奇的电话”“我家的电视机”“干和湿”“脚上的一对好朋友”等活动。认识电话以往都放在中、大班进行,但根据现在电话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手提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多功能电话已较为普及,我们将这一活动放在小班下学期进行,幼儿的接受情况良好。在认识植物方面,我们从平时幼儿看得做多、也吃得最多的各种水果、蔬菜入手,先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蔬菜,逐渐形成“水果”“蔬菜”概念并学习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掌握了认识植物时所需的观察、比较等方法,然后才发展到认识桃树、柑橘树、泡桐树等主要常见的、特征明显的树木。有了前面的铺垫,幼儿在认识树木时会自觉地使用观察、比较等方法。
&&& 3.阶段性原则,即严格把握教育内容的难度,不拔高,也不低就。
&& 我在指导幼儿开展完每次活动后,都要根据幼儿的接受情况来调整和确定下一次活动的内容,以确保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认识桃树、梨树之后,幼儿很难区分,于是我将内容改为开展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如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况,种植大蒜,葱等。这样既加深了幼儿认识植物的深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 三、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选择了适宜的教育内容后,在教学途径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感觉教育入手。实践表明:小班幼儿对“气味真正多”“听一听”“请你尝一尝”“五指触摸”等活动非常感兴趣,百玩不厌。在活动中,我将各种感官的运用作为科学方法教给幼儿,幼儿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便能逐渐灵活地运用。在“闻与尝”这一活动中,我拿出六个分别装有白开水、糖水、盐水、白醋、白酒和无色香水的透明玻璃瓶,请幼儿区别,大部分幼儿都会先打开瓶盖闻一闻,找出香水、醋和酒,再尝一尝剩下的三个瓶子中的液体,辨别出糖水、盐水和白开水,这一过程表明了幼儿对运用感官感知物体这一方法已经掌握。
二是从培养观察力入手。小班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差,他们常常会在观察过程中忘掉观察的任务,而且观察的时间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因此,在引导幼儿观察时,我尽可能地使提问具体且富有启发性。在进行某些相似事物的观察时,引导幼儿进行对比性的观察,如:“在认识大蒜、葱和韭菜”的活动中,我先请幼儿比较大蒜和葱有什麽不同,幼儿说出很多,:如气味不同、叶子不同。然后请幼儿仔细比较它们的叶子有什麽不同。在弄清了大蒜和葱的区别之后,再出示韭菜进行三者之间的比较,这样幼儿很快就能区分大蒜、葱、韭菜了。平时在自然角、种植区,我们也有意识地提供一些观察物,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是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入手。操作是幼儿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小班幼儿由于手指小肌肉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好,但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喜欢摸摸这个,碰碰哪个,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那些东西融化了”“五指触摸” “用你的小手抓一抓” 等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平时的每一次科学活动,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孩子都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发展幼儿操作能力,使幼儿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
您的姓名:
评分等级:
评论内容: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免费提供试题、课件、教案、学案、教学素材、高考真题等实用高中资源
鲁ICP备号&&查看: 1612|回复: 1
奥鹏东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15秋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东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15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为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两部分的国家是(& & )。& && && & (满分:2.5)
& & A. 日本
& & B. 美国
& & C. 法国
& & D. 德国
2.师指导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出物体或现象之间的异同的观察是指(& & )。& && && & (满分:2.5)
& & A. 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 & B. 随意性观察
& & C. 比较性观察
& & D. 长期系统性观察
3.在幼儿园里,幼儿的观察分为教师指导的观察和(& & )。& && && & (满分:2.5)
& & A. 幼儿自发的观察
& & B. 师生合作的观察
& & C. 参与性观察
& & D. 非参与性观察
4.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是(& & )。& && && & (满分:2.5)
& & A. 幼儿期
& & B. 青春期
& & C. 中年期
& & D. 老年期
5.绿叶可以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它的“厂房”是(& & )。& && && & (满分:2.5)
& & B. 二氧化碳
& & D. 叶绿体
6.属于两栖动物类的动物是(& & )。& && && & (满分:2.5)
& & A. 墨鱼
& & B. 鱿鱼
& & C. 章鱼
& & D. 娃娃鱼
7.小麦的果实叫(& & )。& && && & (满分:2.5)
& & A. 坚果
& & B. 瘦果
& & C. 硬果
& & D. 颖果
8.花被和花蕊着生的地方是(& & )。& && && & (满分:2.5)
& & A. 花托
& & B. 花柄
& & C. 花萼
& & D. 花冠
9.智力活动的核心是(& & )。& && && & (满分:2.5)
& & A. 思维力
& & B. 创造力
& & C. 表达力
& & D. 想象
10.不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常用的游戏是(& & )& && && & (满分:2.5)
& & A. 智力游戏
& & B. 攀岩游戏
& & C. 口头游戏
& & D. 角色游戏
二、多选题:
1.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得到发展的能力是(& & )。& && && & (满分:2.5)
& & A. 观察力
& & B. 记忆力
& & C. 想象力
& & D. 思维力
2.由于幼儿概括水平有限,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实物概念,实物概念包括(& & )。& && && & (满分:2.5)
& & A. 种概念
& & B. 质概念
& & C. 类概念
& & D. 形概念
三、判断题:
1.经验性的活动,就是与思辨性活动相近的。&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浅显宽泛,以幼儿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为出发点。&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3.有些植物的叶的形态和功能与正常叶不同,叫做变态叶。&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4.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综合主题教育”是使幼儿认识内容系统化的错误尝试。&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5.美国儿童早期的科学经验是以后形成科学概念、学习抽象科学知识的基础。&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6.幼儿科学教育是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的,而不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7.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设计好的富有趣味的游戏中积极探索,获得经验的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8.新纲要中在科学领域要达到的目标是“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9.引导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不是发展积极健康情感的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0.科学不是一种世界观,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1.菌类植物是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2.小班幼儿认识范围和认识能力都很有限,主要强调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3.在学前期,幼儿可以学习一些科学知识,掌握一些简单概念,但必须要求幼儿掌握严格的科学概念。&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4.任何科学知识的来源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科学探索的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5.利用图片的教学游戏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常见的智力游戏。&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6.松、杉、杨、柳等都是灌木。&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7.水生环境中的植物主要是菌类植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8.“墨鱼”、“鱿鱼”、“章鱼”,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类 。&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9.教师为幼儿提供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一般以虚物为主。&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0.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生物科学不包括人类利用生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1.桑和夹竹桃可用压条的方法繁殖苗木。&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2.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3.在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观察内容,拟定观察计划。&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4.种皮是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5.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之上。&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6.幼儿的好奇心就是幼儿认识这世界的动力。&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7.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在重演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科学发现过程的简约化和典型化。&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8.有产生种子特点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15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绿叶可以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它的动力是(& & )。& && && & (满分:2.5)
& & B. 二氧化碳
& & D. 叶绿体
2.从小酷爱大自然,热衷于收集生物标本和到野外进行观察的学者是(& & )。& && && & (满分:2.5)
& & A. 罗宾逊
& & B. 达尔文
& & C. 爱因斯坦
& & D. 皮亚杰
3.马尾松的形状是(& & )。& && && & (满分:2.5)
& & A. 针形叶
& & B. 带形叶
& & C. 披叶形叶
& & D. 椭圆形叶
4.不是新纲要规定的“科学”领域目标的是(& & )。& && && & (满分:2.5)
& & A. 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
& & B. 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
& & C.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的过程
& & D. 能够熟练玩弄各种玩具
5.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经知道的有(& & )。& && && & (满分:2.5)
& & A. 10多万种
& & B. 40多万种
& & C. 80多万种
& & D. 120多万种,
6.下面不属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的是(& & )。& && && & (满分:2.5)
& & A. 社交
& & B. 数学
& & C. 植物
& & D. 自然科学现象
7.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划进行的一种游戏是(& & )。& && && & (满分:2.5)
& & A. 情境性数学游戏
& & B. 操作性数学游戏
& & C. 口头数学游戏
& & D. 竞赛性数学游戏等
8.日本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六大领域改为五大领域的时间是(& & )。& && && & (满分:2.5)
& & A. 1970年
& & B. 1980年
& & C. 1990年
& & D. 2000年
9.使用枝接方法繁殖苗木的是(& & )。& && && & (满分:2.5)
& & A. 苹果
& & D. 柑桔
10.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是指(& & )。& && && & (满分:2.5)
& & A. 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 & B. 随意性观察
& & C. 比较性观察
& & D. 长期系统性观察
二、多选题:
1.教师指导幼儿科学教育的观察可分为(& & )。& && && & (满分:2.5)
& & A. 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 & B. 比较性观察
& & C. 参与性观察
& & D. 长期系统性观察。
2.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得到发展的能力是(& & )。& && && & (满分:2.5)
& & A. 观察力
& & B. 记忆力
& & C. 想象力
& & D. 思维力
三、判断题:
1.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自然科学包括空气、水、电等知识。&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嫁接的方法分两种:芽接和枝接。&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3.在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观察内容,拟定观察计划。&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4.鱼类中的鲤鱼、鲫鱼,鸟类中的乌鸦、麻雀,哺乳类中的鼠、猪都是杂食动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5.菌类植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6.观察仅是指用眼睛看,而不是通过各种感觉有目的、有意识地感知事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7.在日本第四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将幼儿园教育内容规定为五个领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8.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9.小麦、大豆、芝麻都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0.比较性观察是指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1.幼儿的好奇心就是幼儿认识这世界的动力。&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2.1990年4月起日本将教育内容规定为健康、社会、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领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3.引导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不是发展积极健康情感的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4.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间的部分叫叶肉。&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5.茎的主要功能是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6.以捕食小动物为食物的种类,喙直而坚硬,呈楔状,如啄木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7.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提出问题,使幼儿把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8.教师要针对幼儿学习的特点,组织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9.在1990年之前,日本幼儿院教育内容分健康、社会、科学、语言、音乐和绘画创作六个领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0.蜓、蚕蛾、凤蝶、蚊、蜜蜂、蚂蚁都是常见的昆虫。&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1.在学前期,幼儿可以学习一些科学知识,掌握一些简单概念,但必须要求幼儿掌握严格的科学概念。&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2.口头数学教育游戏属于操作性的数学游戏。&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3.茎的生长方向与光线来源方向一致。&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4.幼儿科学教育的实物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幼儿园园地和自然角等。&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5.种子里含量较多的成分是无机物。&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6.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综合性和趣味性。&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7.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空间生态系统两大类。&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8.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15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指的是终身教育四大支柱中的(& & )。& && && & (满分:2.5)
& & A. 学会认知
& & B. 学会做事
& & C. 学会共同生活
& & D. 学会探索
2.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营养和能量来源是(& & )。& && && & (满分:2.5)
& & A. 有机物
& & B. 无机物
& & D. 矿物质
3.能发育成枝(茎和叶)的原始体的是(& & )。& && && & (满分:2.5)
& & A. 胚轴
& & B. 胚芽
& & C. 下胚轴
& & D. 上胚轴
4.在一段时期内,日本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 ,这五大领域有(& & )& && && & (满分:2.5)
& & A. 健康
& & B. 社会
& & C. 自然
& & D. 科学
5.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主要效仿的国家是(& & )。& && && & (满分:2.5)
& & A. 美国
& & B. 德国
& & C. 苏联
& & D. 日本
6.下面的树是常绿树的是(& & )。& && && & (满分:2.5)
& & C. 马尾松
& & D. 梧桐
7.对于大气污染很敏感,可作为测定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 && && & (满分:2.5)
& & A. 苔藓植物
& & B. 菌类植物
& & C. 藻类植物
& & D. 蕨类植物
8.花、果实、种子跟植物体的繁殖有关,叫做(& & ).& && && & (满分:2.5)
& & A. 繁殖器官
& & B. 生命器官
& & C. 组织器官
& & D. 营养器官
9.我国的第一个幼儿科学发现室建立的时间是(& & )。& && && & (满分:2.5)
& & A. 1909年
& & B. 1938年
& & C. 1969年
& & D. 1988年
10.智力活动的门户是(& & )。& && && & (满分:2.5)
& & A. 智慧
& & B. 经验
& & C. 主动性
& & D. 观察力
二、多选题:
1.幼儿园的小实验可分为(& & )。& && && & (满分:2.5)
& & A. 教师实验
& & B. 教师演示实验
& & C. 幼儿演示实验
& & D. 幼儿实验
2.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游戏包括(& & )。& && && & (满分:2.5)
& & A. 情境性数学游戏
& & B. 操作性数学游戏
& & C. 口头数学游戏
& & D. 竞赛性数学游戏等
三、判断题:
1.幼儿期,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性思维向直觉思维性思维发展。&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草本植物因茎干的形态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3.新纲要具体规定了“科学”领域目标之一就是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4.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5.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经知道的有80多万种,其中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6.在当代的日本幼儿教育改革中,厚生省设定的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引导幼儿多与自然接触,加强幼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7.幼儿是被动的“被保护者”。&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8.幼儿园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象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9.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比较狭窄的。&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0.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植物体。&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1.绿叶可以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它的“厂房”是光。&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2.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3.口头数学教育游戏属于操作性的数学游戏。&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4.儿童行走的第一步意味着对自己的征服,通常标志着儿童由1岁长到2岁。&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5.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6.幼儿的好奇心就是幼儿认识这世界的动力。&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7.叶绿素在没有光的情况下也能形成。&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8.教师的语言指导可提高观察的有意性。&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19.昆虫触角的不同形状,是我们进行昆虫分类和鉴别昆虫雌雄的重要依据之一。&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0.比较性观察是指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1.科学启蒙教育重在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2.儿童获得概念的途径,是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新概念。&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3.果实成熟以后,果皮裂开的叫坚果。&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4.幼儿最基础的数学概念的源泉是幼儿所学习的各种数学公式概念等。&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5.运用反映自然和科学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是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6.儿童获得概念的途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7.在日本第四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将幼儿园教育内容规定为五个领域。&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28.长期系统性观察后的谈话可可围绕主题层层展开提问。& && && & (满分:2.5)
& & A. 错误
& & B. 正确
谢谢您的分享!
站长推荐 /1
福师网院2016年离线考核答案全部出来了,为方便各位学员下载,做了个答案汇总贴,点击相应的考查课科目名称就会跳转到相应科目的答案下载界面。
Powered by家园共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目标喜欢建议
(一)科学探究
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喜爱大自然,对周围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能进行一些提问,或喜欢摆弄物品。
1.&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并愿意接触和提问。&
2.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刨根问底。
2.&能尝试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初步的观察,并能发现一些明显特征。
2.&能用1-2中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开始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1.&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1.&能根据观察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大胆猜测原因。
2.&能在他人的帮助下收集信息。
3.&初步运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简单记录。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尝试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
2.能尝试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探究中逐渐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的动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2.&能初步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天气变化,知道不同的天气情况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影响。
4.&初步了解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1.&能初步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初步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初步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1.能察觉到几种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几种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简单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几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
4.感知并逐渐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环境。
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二)数学认知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感知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不同形状较为敏感。
2.感受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对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较为敏感)。
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探究的兴趣。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排列。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尝试用一些数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关注生活中的梯形。)
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初步感知常见事物的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尝试用相应的词表示。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在3以内)。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尝试说出物体的总数。尝试按数取物。
4.尝试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
1.感知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特点,学习用词语描述。
2.学习用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7以内)。
3.尝试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4.学习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初步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
4.尝试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在5以内)。
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2和3合在一起是5。
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和方位(上下、前后、里外等)。
1.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尝试画出或拼出该物体的造型。
2.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3.学习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基本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体。
3.初步辨别自己的左右。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体。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科学课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