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水井诗班踏上新征程的诗句这条路

&#x6B63;&#x5728;&#x4E3A;&#x60A8;&#x8DF3;&#x8F6C;&#x5230;&#x8BBF;&#x95EE;&#x9875;&#x9762;......&#x5982;&#x679C;&#x60A8;&#x7684;&#x6D4F;&#x89C8;&#x5668;&#x6CA1;&#x6709;&#x81EA;&#x52A8;&#x8DF3;&#x8F6C;&#xFF0C;&#x8BF7;&#x68C0;&#x67E5;&#x4EE5;&#x4E0B;&#x8BBE;&#x7F6E;&#x3002;(1)&#x8BF7;&#x786E;&#x4FDD;&#x6D4F;&#x89C8;&#x5668;&#x6CA1;&#x6709;&#x7981;&#x6B62;&#x53D1;&#x9001;Cookie&#x3002;(2)&#x8BF7;&#x786E;&#x4FDD;&#x6D4F;&#x89C8;&#x5668;&#x53EF;&#x4EE5;&#x6B63;&#x5E38;&#x6267;&#x884C;JavaScript&#x811A;&#x672C;&#x3002;(3)&#x82E5;&#x4F7F;&#x7528;IE&#x6D4F;&#x89C8;&#x5668;&#xFF0C;&#x8BF7;&#x4F7F;&#x7528;IE9&#x53CA;&#x4EE5;&#x4E0A;&#x7248;&#x672C;&#x3002;</小水井苗寨里的歌声&|&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安麦尔 文/图
小水井合唱团。 小水井合唱团供图
&&  因参加2004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的比赛获得全国好评,云南小水井合唱团开始被知晓。不过,很多人知道合唱团成员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知道他们会唱四声部赞美诗,但不知道为何不懂英文的他们能唱高难度的英文诗歌。
  小水井村是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大营镇一个苗寨。该村有一个基督教会,是靠着村民们的奉献建盖的,它的“豪华”与四周土坯房的“陈旧”形成了鲜明对比。教会食堂白墙上挂着一个个相框,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小水井合唱团到各地演出的照片。
  再往里走,屋内传来阵阵歌声,他们是老年唱诗班成员,有的穿着拖鞋,有的穿着胶鞋,有的卷着裤管,甚至裤子上还沾着泥巴。女人们穿着自制的苗族服装。他们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辨。
  “第一次听他们演唱,听得我热血沸腾。见面了,和他们握手时,就像握住松树皮,整个人身上都是泥土,但是他们嘴里发出的歌声,却是那样的高贵!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丽江纳西古乐掌门人宣科如此形容小水井合唱团的成员。
  夜里10点,村寨极其安静,狗吠声也渐渐减少,只听到从教堂传出的歌声,响彻教堂外的整个广场。广场是政府前几年斥资建造的,这个因小水井合唱团而出名的苗族村庄,被当地政府确立为“民族特色村”。
  小水井合唱团源于村寨里的唱诗班
  小水井苗族村有近500人,均系苗族,因为是昆明地区苗族聚居最大的自然村,故称“昆明苗族第一村”。当地多山地,粮食生产以玉米、土豆和小麦为主。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农户家里基本都养猪养鸡,房屋一般为砖墙房和土坯房,墙上绘有新农村建设、苗族文化和防火防灾等常识的宣传画,房屋边堆放着干柴,四周绿树掩映。
  1937年,中文名为郭秀峰的澳大利亚籍传教士将福音传入小水井村,并于当地设立了教会,唱诗班也随之产生,许多老人都学会了高难度的多声部合唱,并一直传承至今。目前,全村80%左右的村民均为基督徒。他们从小就学唱赞美诗,“拿起锄头去种地,放下锄头就唱歌”。
  除了上世纪传教士留下的一般赞美诗,这些村民还会演唱亨德尔的《弥赛亚》、莫扎特的《荣耀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
  一位50多岁的阿姨是唱诗班成员,由于上了年纪,她没能跟随合唱团到各地参加比赛。“比赛都是年轻人去,我老了,只是在老年诗班唱唱歌。”她一边说一边将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取水回家喂了牲畜后还要去山地上干活,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到。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小水井唱诗班存在多年,并在传教士的教导下学会了四部和声,甚至能唱英文赞美诗,但它一直是作为教会诗班而存在,并未被外界知晓。小水井教会的龙光元牧师介绍,小水井唱诗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在2002年,“伯乐”是富民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晓明,他也是现任小水井合唱团团长。  
  2002年,张晓明在下乡调研路上,经过还没有通马路的小水井村,被一阵歌声吸引了,他以为是有人在放录音机,后来发现是一群村民在教堂里唱赞美诗。随后,他与当地休闲山庄的老板一起努力,将唱诗班拉进了2002年富民县群众合唱比赛的赛场,最终,小水井唱诗班获得第一名。同年,张晓明将唱诗班定名为“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2003年10月,合唱团参加了“中国首届西部合唱节”比赛,获得青年组第一名。此前,这支合唱团从未走出过昆明。
  小水井合唱团真正被全国知晓是在2004年。合唱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当时,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63名团员身着艳丽的苗族服装,用多声部、无伴奏演唱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同一首歌》、《再见吧,朋友》3首歌曲。苗族农民的独特韵味加上美声和声,震撼了观众。大会主持人问道:“你们是?”被采访者脱口而出:“我们是唱诗班。”
  2008年3月,小水井合唱团参加了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虽然这支只有小学水平的合唱团最终因为文化分低止步于13名,但是他们的歌声早已“俘虏”了观众和评委的心。同年10月,小水井合唱团参加了北京国家大剧院“首届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的演出,并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专场演出,演唱了16首中外名曲。2009年,他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得到观众的广泛赞赏。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赵易山如此评价小水井合唱团:“我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选择的作品很难,但表现却近乎完美。”云南合唱协会主席谢兆英则说,“这是足以和国际接轨的欧洲美声合唱的规格。”
  小水井合唱团的美声来自哪里?
  细听小水井合唱团的歌声,他们的声音并不是纯粹的民族山歌。昆明市五华区的张绍辉牧师听过上世纪80年代苗族唱诗时的录音,他说苗族的四声部唱法有点像是传教士时代遗留下来的,但现在苗族的唱诗并非传教士时代的唱法。张牧师将苗族的唱法与傈僳族的唱法进行对比,“苗族以前的歌声有点像傈僳族的声音,带有山歌的性质,声音清澈,一高一低,就像荡秋千。但小水井合唱团的歌声给人不同的感觉,他们的歌声里带着美声,这个唱诗班的唱法是美声和民族山歌的融合,他们的特点就在这里。”
  原来,小水井合唱团的美声唱法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那时,我国圣乐界的泰斗级人物马革顺和林声本曾到过禄丰大德的苗族教会,将美声唱法教给他们。
  “林声本曾多次到过小水井教会,马革顺未到过,但是他去过禄丰大德,美声唱法自此流传开来。苗族信徒所唱的苗文《颂主圣歌》,在很久以前就有四声部唱法,但之前的唱法和现在不同,当时的唱法很像傈僳族的民族唱法。林声本和马革顺到了禄丰大德,为苗族教会的信徒们教授了美声唱法,信徒们觉得歌声十分优美,于是在苗族教会流传开来,小水井教会诗班也将其借鉴过来。因此,苗族唱诗班所唱的诗歌就有了民族与美声的结合。”张绍辉牧师和小水井教会负责人龙光元牧师回忆道。
  小水井合唱团参加比赛时所唱的诗歌为古今结合,更多的是现代苗族诗歌,有时也唱高难度的歌曲,甚至英文歌。日,小水井合唱团11位没有学过英语的成员登上了东方卫视女性真人秀节目《妈妈咪呀》。在参加节目前,11位苗族成员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汉语以及苗语标注的方式,学会了两首英文歌《斯卡布罗集市》和英文版的《妈妈咪呀》。在标注方面,歌词里的“here we go”被“翻译”成“嘿儿喂狗”。
  为何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几乎不懂英文的苗族人能唱英文歌曲呢?张绍辉牧师透露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苗族语音和英文语音有相似之处,这与当时英籍传教士伯格理创制的苗文有关。“用苗文来标注英文,准确度相当高。小水井合唱团成员本来不懂英文,但是一用苗文标注,他们唱起诗歌来就像精通英文的人。”张绍辉牧师笑着说。
  如今的小水井唱诗班
  现今的小水井唱诗班已不同往日。对外,小水井唱诗班被称为小水井合唱团,自从它在十几年前的比赛中走红之后,不仅被以宣科为代表的乐界人士赏识,也被政府关注。张绍辉牧师透露,目前小水井村有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它已被打造成为昆明市的苗族文化村。很多村民的土地或多或少已被政府和开发商征用,这些村民得到了征地款。因此,在这个看似落后的苗族村寨,在一些土坯房旁,会停着看似与自然村并不和谐的轿车。当然,当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时,土坯房或许会消失,“谁都想过上美好的生活,住干净宽敞的房子。”张绍辉牧师说。
  小水井教会和唱诗班的现任负责人龙光元牧师,是家里第四代基督徒,父亲是长老。龙光元牧师于2013年接替父亲成为教会负责人,是负责云南省苗族诗歌修订的三个成员之一,曾于2007年在昆明市基督教两会从事文字工作。龙光元牧师介绍,小水井唱诗班一般是夜晚唱诗,白天各忙生计,若有演出需要,则集中几个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若没有演出,小水井唱诗班的成员还是在苗寨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依然耕田种地,或经营小本生意。
  在龙光元牧师家吃饭,颇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尽管我们并非故人,笔者也只是第一次造访,但那种亲切感难以言喻。村里的炊烟缓缓升起,小鸡到处啄食,纯朴的苗族人赶着牛羊去山上放牧。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会相信夜间的天籁之音是出自这些普通农民之口!(编辑:司静)[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宗教文化
推荐宗教文化
最新宗教文化新闻暂无评价,我要评分:
时长:00:15:00
超清 01:37:00
超清 01:30:00
超清 01:07:02
高清 00:52:00
超清 01:00:00
超清 00:00:00
超清 01:00:00
高清 00:08:48
标清 00:20:00
超清 00:11:44
高清 00:00:00
超清 02:00:00
超清 00:00:00
高清 00:00:00
超清 00:06:32当前位置:
当我踏上这条道路
歌谱:当我踏上这条道路(简谱)
给本歌谱打分=>
给本歌谱打分=>
[简谱] [简谱] [简谱] [简谱] [简谱] [简谱] [简谱] [其他] [其他] [简谱]
相关视频推荐
用户:沂河欢歌
发布:11个月前
用户:兴城艺飞扬
发布:10个月前
用户:兴城艺飞扬
发布:10个月前
用户:大连高清
播放:3,319
发布:6年前
用户:zhyf5506
播放:1,161
发布:6年前
用户:兴城艺飞扬
发布:10个月前
Ivy232(338243)   19:01:08
收藏了,谢谢。
sjzgh(315530)   12:29:20
一首老歌总会让我们想起一段往事,而因为一首又会让我们惦念起一个人。
提示:请勿发表违法国家法律、伤害他人的评论信息。
Copyright (C)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歌谱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闽ICP备号
本站的乐谱和资料均为乐友提供或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改正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踏上征途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