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没有素材思路,,,

会员:fqezzqs&&等级:&&点击:&&<font color="#13-4-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M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M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M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M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M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1、试题分析  首先需要审题。这是材料命题作文,格式无非是材料 提示语命题要求。材料部分把考生引导到生活中去,要求考生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抓住关键语句“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M每次结论都以&#39;以后’结束”,还有“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39;以后’”,引发考生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其次,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大致有二:一可写对已逝的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含对亲朋做下的某些事,或许下的却难以救赎践行的诺言);二可写人生经验方面的,如是否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的体会。前者适合用记叙文体,后者宜写成议论文。  第三,需要关注提示语和命题要求。提示语限制考生的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考生一定要注意,这限制性要求明确告诉你,要写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考生必须按所给标题去写,不能另起炉灶,否则就会离题。  此外,还要警惕在选材和语言方面的一些通病。主要是材料撞车,立意平庸,语言平淡。例如,不少考生在选材时会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般来说,大量作文都是记叙文,大都写高中生活枯燥无味,一心埋头学习,没有发现身边亲人的关爱。对象不是母亲就是奶奶,事件不是做点心就是送伞,在立意上也不能翻出新意。而且叙述时胡编乱造,情感虚假,缺乏细节描写,也缺乏哲理性的语言。譬如在写到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时,往往不禁想起一首歌:“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那些还在时间上徘徊的人,那些还停留在过去,想象未来的人,那些白白虚度光阴的人,不要再犹豫,只有把握现在,才是最理想的唯一选择。”这种语言虽通俗,但没有深度。而如果使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就会使语言显得生动而深刻。如有的写道,当最后一片森林、最后一棵树被砍伐时,才知道已经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迷恋网络中,面对考试如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才知道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踏上人生路,遇到种种挫折,才知道没有以后,而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坚强……。而类似这些哲理性的语言和修辞,都会使文章增色不少。2、写作案例与点评(1)没有以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  当初,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的时候就在幻想着我的未来:我站在属于我的舞台上,挥舞着水袖,台下的观众为我而鼓掌。种种原因,我已带着我的梦想进入了小学。  那深深的乡音对我产生了诱惑的迷恋,那越剧带给我的艺术享受让我感觉这夹着浓浓的潮湿味儿的冬天里,那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印在我蠢蠢欲动的心灵之上,优美的旋律与意味着绍兴的气质和气息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内心的欲望愈发强烈,但由于自己的胆小,不敢放开歌喉,而以年纪小为借口,又把这梨园梦推迟到了我口中的“以后”。  流光似水,还是那乡音,而我却已不再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那个孩童了。  到了我敢于表现,敢于推荐自己的年龄了,而我却也没权改变我的宿命,眼前放着两条路,一条通向高中,一条通向艺校……  即使心里十分痛苦,我想走的那条路,偏偏是我不能选的那条路。但还是安慰自己:没关系,以后上大学还有机会。  一直到十七岁,这个对于想在舞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却已是偏大了的年龄,才猛地意识到,我的未来已经不再由我创造,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  此生注定与梦想擦肩而过,“以后”只是对自己心灵上的安慰,仅此而已。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  心中的梦,还是随着我,只是我没有机会实现了。  丝竹邀来水乡月,共诉悲欢离合;水袖轻舞杨柳风,醉了天上人间。但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个“以后”,可以让我醉一回?  我这儿是如痴如狂,一声越剧,一股情愫,不仅仅是越剧的清音,更是人事变迁的顿咽。  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一轮明月高升,一角新蟾隐秀,雾中蓬莱,那是我梦中的仙境,刹那间,拨动心魂……  【点评】这篇作文题材新颖,“人无我有”,写的是自己的梨园梦一直无法实现,希望把握机会。文章处处切题,譬如“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39;以后’了。”“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使得主题突出,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文章很好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句,领会并体现了深层的含义。加上如诗如月的语言,如“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这些都是文章的亮点之所在,很好地表达了真挚的情感。(2)没有以后以后,这是个看似美好、充满希望其实只是充满着幻想而又虚无空洞的词语。谈以后要怎么样,大多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为自己的不全心投入寻找借口。一切都是瞬息,若只谈以后,我们只会抓不住现在,而之前的以后也全都化作泡影。其实,世上没有以后,我们要做的只有现在就做买要做到明智果敢,全力以赴。暴风雨来临,我们一般都会想把之前决定要做的云云推到以后。但,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境,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跳出最美的舞蹈。切记,没有以后,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即使是暴风雨也不能阻挡我们舞动的步伐,正如未赚到钱、未挣到工资、未成为富豪不能阻挡我们表达对母亲的爱一样。“我感到特别欣慰,我的脑子很少用到无意义的地方。”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环保理念。她在美国学习相关知识后立即回国投入环保事业中,不仅自己长期保持着低欲望、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倡导更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绿色、环保。汶川地震后,她立即带着筹集的380万爱心捐款到大坪村进行灾后复建。倘若她只想着以后再做这些事,她将不会获得“苏菲环境大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以及《时代周刊》的“环保英雄”等荣誉,更不会有“乐和家园”的和谐与环保事业的进步。没有以后,让廖晓义全力以赴,从现在、点滴小事做起,让环保理念影响到更多的人,让她的人生生辉!年仅27岁的张尚武,曾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体操冠军,还是一名窃贼,因十次盗窃而锒铛入狱,现在,他是一名乞丐。他在大运会中夺得两金,风头直追郭晶晶,但在后来的训练中损伤了脚跟腱,从此人生有了转折。他开始失意低迷,整天幻想着以后怎样怎样。其实,不能奉献体育事业,他的人生仍有许多选择,许多机遇,只要他现在开始行动。但年轻的张尚武只想以后,不付出行动,终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场。正如李明博《母亲》中未能做到小时候的“以后”而以遗憾收场一样。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有时我会想着高考摇摇无期,今天不想学习了以后可以补回来。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当无数个“以后”堆砌在一起时,我们往往因束手无策而彻底放弃。因此,铭记没有以后,现在就做,全力以赴,我们终会看到成功的彼岸草风水美,风细柳斜。(3)没有以后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错过了星星,请不要再错过太阳”,当时,我的心里受到了很大触动,心里一直在重复着“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珍惜现在……”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句话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自己说过,他们说过,她们说过,好像人人都耳熟能详。人总是在失去后对失去的东西怀念,想象它仍在自己身边,从未离去,可是它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斑驳,在对失去的无限怀恋中,深深地陷入,无法自拔。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去的就是失去了,不在了,不要再多想、怀念,这样说,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无情,多情善感只会让自己痛苦,反正有记忆,失去的,我们只能让它在记忆中存档。我相信,只要好好地珍惜现在,把握现在,你会获得更加快乐。人生处处有失败,有落寞,总想着自己的天空变得风和日丽,不再下雨,打湿自己的心,可是却一直语中徘徊、回荡,回想着自己的错,责怪自己,藐视自己。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败人人都有,就让失败作为一根鞭子,变成一种鼓励、鞭策,把失败淡忘,自己又从一个新起点奋力直追,努力地向终点冲去,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你会更轻松。在鲜花簇拥、掌声中,一路走向领奖台,你可能很是自豪,站在高高的领奖台的感觉的确不错,接受别人的祝贺、赞美、鼓励的感觉确实是良好,可是有没有想过“骄兵必败”,是呀,我知道你不会,可是有没有听说过“潜意识”?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无论是成功、失败都是人生道路上的里程碑,失败化作一种力量,而成功就让它随风而去,过去的种种已经过去,“繁华似锦终将落”,如果有必要,我想有人会帮你记得胜利的瞬间。不禁想起一首歌:“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就让往事随风而去,对自己、我们、大家而言,现在更加重要,即使错过了星星,明天太阳依旧升起。
◆ 文章评论
◆ 我要评论
◆ 相关文章如何写出思路清晰可感的作文,才能不在考试中丢分?_王补平-爱微帮
&& &&& 如何写出思路清晰可感的作文,才能不在考试…
如何让文章在读者言中清晰起来呢?想做到这点,就必须让写作的结构符合读者的阅读预期。具体方法有两个:一是利用段落标明思路;二是利用小标题、中心句、前后照应等标志体现思路。段落是文章的天然分割。整篇文章如同一张世界地图,每一段就是不同的“国家”,在地图上会用不同的颜色来标示。各位同学在写作时的任务,就是在每个“国家”中收容单一的信息,体现这个“国家”的独特民族风情,既要防止一个“国家”中信息过剩,又要避免信息匮乏。将这个“国家”的信息传达清楚后,就要干净利落的收束文字,然后另起一段,去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在“国”与“国”之间,还可以有过渡——用一句短话来做过渡段,这个过渡段就像地图上国家间的分界线,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就像地图,段落就是每个国家然而,天然的段落分割并不总能满足作者的需求,这时候,同学们就可以借用特殊结构来展现思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小标题,不过这种方法有时会显得有些呆板;于是有些作者又会巧妙地将小标题化为段落中心句、过渡句等,不动声色地展现思路。在记叙文中,也有一些高明的作者,在情节中巧妙加入一些前后照应的因素,使文章浑然一体。如开头写自己心情不好,作者加入了一段景物描写:“太阳也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炙烤着我烦躁的心事。”后来事情发展,看到一个盲人,“中午的阳光毫不留情地倾倒在他脸上、身上,他的额头渗出一粒粒汗珠”;结尾处被这盲人感动了,又一次写到阳光,“远远看去,阳光似乎给他身体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显得那么高大”。这样,“阳光”变成了一个道具,将文章几个部分连缀了起来。在议论文中,段落中心句常常是文章的分论点,有时也会用虚词来强调这种逻辑关系,如用“首先……其次……最后……”标明并列或递进的结构;用“但是”标明转折结构,用“因此”标明因果结构,用“随后”标明先后关系等等。作文君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思路该如何展开的小技巧。总分开路开头总提问题,然后话分两头剖析,结尾归纳论点,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纵深开路根据论点逐层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横向开路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最后再收拢来。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要注意的是: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一则不能堆砌,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上举佳作《我们》即是这一思路。纵横交错开路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对比开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类比开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阐明问题,论证论点。行文结构,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寓言、成语典故,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进行类比阐发。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要类比得合乎逻辑,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材料作文基本采用这种思路。逆转开路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后面忽然来个逆转,否定前面的看法,论述另一种看法,思路发生了大转折。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生发开路有些议论文,上文从正面立论,直接阐明了作者的主张或见解,下文针对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张的看法进行驳斥,从而间接论证作者的主张,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之为生发开路,或叫“生发开,驳异论”。这种辩证开路不但使正面立论更充分更周详,而且有妙笔生花之效果。好了,各位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认真读一读下面这篇中考满分作文,思考一下它在结构方面的妙处吧:满分作文zxsduxie这里也有乐趣& &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题记投入地爱上宋词,是在那个盛夏。每每夜阑人静时,我总是喜欢点上一盏灯,捧上一本老旧的宋词选集,沉浸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千古绝唱中。每当这时,弟弟总会跑来,投给我不屑的眼神:“哼!就会吟诗弄月!”我笑了。亲爱的弟弟呀,你可知道,这里也有乐趣呢……投入地爱上宋词,爱它的委婉与浪漫。记得爸爸曾品着香茗,悠悠地对我说:“读宋词,要用心去感受。”没错,那铿锵上口的字句历经千锤百炼,那氤氲缭绕的文字寄托着缠绵情思。我喜欢在清风徐来的午后摇头晃脑地吟上一首《青玉案》,体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执著与追求;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为词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独寂寞而感叹不己;会为李清照“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缠绵乡愁而潸然泪下。走近宋词,就像进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梦……这,就是读宋词的乐趣吧!投入地爱上宋词,爱它的豪放与壮烈。记得我曾陶醉于英雄辈出的《三国演义》,也就爱上了“那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诗句。盛世英雄,乱世枭雄。多少惊心动魄的过往,多少沧海桑田的巨变,都凝结在那长长短短的诗句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古风流人物,却最终如夕阳的最后一督,消失得不见踪影。恍惚间,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又在耳边铿锵有力地回响。眨眼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壮烈沙场仿佛又在眼前浮现……走近宋词,仿佛进入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所以呀,亲爱的弟弟,谁说读宋词只不过是无所事事地纸上谈兵?谁说宋词只不过是事不关己的风花雪月?宋词,是一束致命的罂粟,一代天子曾醉生梦死在它的怀抱里;宋词,是一幅连绵的画卷,一代宗师苏轼曾在这片天地里挥洒自如;宋词,是一汪碧绿的泉水,反射着词人的喜、怒、哀、乐。宋词,是历史,是文化,更是文学的精华!走近宋词,让生活因读宋词而精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读宋词,也有乐趣!现在,让孩子找出自己的一篇作文,试着从读者的视角改一改结构吧。文章来源:明师作文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本平台由王补平老师创办,每天推送一线名师的实用学习资料!原创语文学习资料让孩子的语文学习从此无忧!丰富的教子宝典让家长的教育活动更高端更人性化!目前该平台在全国已经拥有16万粉丝,是各地学子学习的好帮手,家长们的教子智囊。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查看: 1043|回复: 3
【老纪讲写作】01 第一招
感悟:找寻思路之源
积分声望 金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发表于永城论坛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城人论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第一招&&感悟:找寻思路之源 【树标立的】&&&&学会外感于物,内悟于理,从而打开写作思路。 【趣味引入】 很早就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秀才,整天愁眉苦脸,他的娘子心痛地说:“你写个文章,怎么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说:“当然比你生孩子难呢!你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写文章,肚子里没有呀!”我也常常听到有同学感叹:我也想写好文章,但就是苦于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说,秀才肚子里并不是没有东西,我们的同学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写。这其实是因为没找找到写作的入门路径,写作的思路没有打开。思路没打开,就是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思路一旦打开,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你的笔端,就不愁没有什么可写。 【问题讨论】 1.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呢?办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介绍一种叫做“感悟”的方法。 2.那什么叫做“感悟”呢?感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之一。感,就是主体动用各种感官触于外物而有所得。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听到一声悦耳的叫,摸到一手透心的凉,闻到一股刺鼻的味,这些都是“感”。人生活在宇宙间,没有人不会“感”到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天冷了,人热了,碰痛了,瘙痒了,随时随地,都会有所感受。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同学常常感叹“没什么可写”?还有同学说,我也按照老师说的去观察了,去“感受”了,也看到了银杏叶的飘落,看到了路边小草的高低不齐,听到了树间小鸟啾啾歌唱,听到河边流水哗哗作响,但是,三、五百字就写完了,哪能写到800字呀!这是因为有“感”而无“悟”。悟,就是由外触于物而心知其妙,意察其微,而思接千载,神飞万里,就是外在物象引发内心联想,颖悟生活之理,获得哲理精髓,收取一点生活启示,想通一个人生规律。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感”,进而想到夜里开的花也是这么好美,于是想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美认识美是有限的,这便是“悟”了;他从花的短暂一生也不为外界环境所动而开放,想到人要活下去,就又是一层更为深刻的“悟”。林清玄从今天看到木棉花那样的美艳,想到人一生能看多少这样的美艳。看到一位老妇牵着一位小姑娘,便想到了那位老妇曾今是位美丽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也会成为牵着小姑娘的老妇,时间流逝,人生荏苒的感慨包蕴其间,看到现象是“感”,联想到一些道理,生发出一些情感,便是“悟”。善用五官感触外物,又会动用脑髓颖悟事理,就会了展开联想象的翅膀,文章思路就被你打开了,你还会为写不到800子而发愁吗?还会感叹我们没有生活而无东西可写吗? 3.有什么办法学会感悟吗?有。学会感悟,有三大妙诀。一为由眼前之物而悟形成之理。事物的表面呈现出的物象,必然包含着它的形成之理,这潜在之理,需要经过细心体悟才能被感知。办公室新换了一批新办公桌,大家买来了各种绿色植物装点美化环境,有一天,不经意间发现窗台边的办公桌上的一盆变成半边绿半边黄了。何以这样?原来靠窗的那边吸收窗外的空气方便,而靠里边的半边吸收桌子放出的甲醛等气体更为直接:生存环境不同,同一株植物也有不同遭遇,呈现不同形态呀。人生也是这样,要开通一扇窗户,向外界吸收新鲜空气,不让自己思想的鲜花枯萎。二为由客观之象而悟主观之情。事物本无情,而观者自有意。能在观物之时,引发情的生发,那就是感悟了。寒风袭来的时候,看到校园里银杏叶犹如美丽的蝴蝶般飘飞,一层淡黄色的叶被覆盖在银杏树所在的地面,眼观此像,而情动于衷。多情的银杏叶啊,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妆点美丽的世界,化作蝴蝶般的形象翩然飞舞,唱出生命最后乐章。当它飘落在地时,也不忘肥沃养育过它的银杏树,舍身为土,做最后的感恩报答。三为由具体所在而悟客观规律。具体所在是表象,表象之后总会掩藏着某种规律,透过表象,联想顿悟,想到某种规律,思路便也打开了。法国作家雨果,看到长得漂亮的人,有的心灵很美,有的则灵魂很丑;长得丑陋的人,有的心灵也丑,有的心灵却美;又发现人会改变,在经历了某种事情后前后态度、心灵状态都会改变。于是,他悟出了一个客观规律:人心灵的美与丑,于长相的美与丑无关,人常常以貌取人是错误的;同时,人的心灵有向善的一面,用美来唤醒美,用情感来唤醒情感,是人向善的一条道路。于是他把这种感悟借助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就有了埃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等人物的错综复杂的故事。 4.学会感悟还有哪些具体路径呢?学会感悟还需注意经历三个磨练。第一,逐步养成敏锐感知的五官。科学家有一句名言,叫做“机遇是给有准备的头脑的”。写作也一样,生活万象太多,随时随地都有写作素材,但这些都是为那些有准备者而存在的。我们怎么变成有准备者呢?那就是要有一个敏感的心灵,在这颗心灵引导下,让五官变得越来越敏感,一阵风吹过,就如孙悟空一样会感知“妖怪”要来;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你马上会感到他心灵深处可能有故事;一种异乎寻常的气氛,你会感到它的一种反常。大大咧咧,往往不利于感悟能力的形成。有位同学第一次坐在班级里上晚自修,感受到特别的宁静,在宁静中听到偶尔一声翻桌盖的声音,觉得它特别刺耳,于是就有了《打破宁静》的发表。一位同学早期打开房门,一股香味入鼻,觉得好闻,待再吸一口时,却又没有了,于是就有的《桂之味》发表。这些现象不是都存在于校园么?怎么别人写出了而我没写出?就是因为五官敏感度不同造成的。故要着力锻炼五官的敏感力。第二,从优秀文章中领会感悟技巧。优秀文章总是能反映聪明人高超的感受能力的,他们怎么感悟的,都会从文章里反映出来,多读好文章,用心去体会,就能学得感悟的方法。尤今有篇文章《古井》,从古井的无人问津,感悟到它静静的深沉,从人偶尔去打井里的水,感悟到它依然是有大用的,感悟到才美不外露的大智若愚。你读者这样的文章,仔细理一理它的思路,不是能领会他的感悟方法么!第三,在反复练习中形成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反复历练。人呐,往往是在简单活动中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觉得很正常,如打篮球练投篮。而在写作这样的复杂劳动中,却总不假思索地把一讲就懂、一练就会作为对教学的要求。这其实是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觉得它是多么可笑。练观察,练悟想,练使用技巧,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性子,反复练习,才会掌握。练了一学期六七次作文,就认为自己不是写文章的料,那不是很可笑的么? 【例文赏析】& & 打破宁静宁波中学&&张莹& & 自从开学起,我便拥有了这样一张课桌。由于支轴太紧的缘故,每次打开课桌盖,就会出现刺耳的“吱”声。这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多多少少的不便。上课时万一忘了拿东西,不得已要去翻课桌,那阵响声足以招来众多人的目光。晚自习时,翻开课桌拿作业,刺耳的声响足以使安静的环境掀起一阵波澜。一开始,我对这声响极其厌恶。每次掀开课桌时都要作上一番心理准备。但渐渐地,我不仅对这声音习以为常,而且渐渐从心底开始认为它是一种极富有个性的音乐,足以让我产生某种联想,诱发我某种灵感的东西。你看,若在晚自习,只要这声音响起,在一片宁静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群人抬起头来。周围的同学就明白离下课不远了,不一会儿,校园里便会爆发出另一种生命的欢潮。这声音,还不知不觉地纠正了我一些坏毛病。以前,上课总是东西摆放没数,常要东找西找,现在为了维护班级课堂秩序,我养成了提前计划,有序管理,一节课要用的东西总是提前准备好,学习也专心多了,当然效果也好了。下课后,掀开课桌,听着“吱呀”之声,心里感到由衷的畅快。我发现我渐渐有点喜欢上这种时而发出声音的感觉,& & 也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切的关注,都是由多多少少的刺激招来的。必要的关注必然伴随着必要的刺激。缺乏刺激的生活是乏味的,是枯燥的,是没有生机的。那么作为生活的主角的我们,也就成为一个干巴巴的躯壳,在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圈子里每天为了衣食住行走直线的动物。何不在生活中寻找一点刺激,焕发一种激情?何不在自认为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掀起一阵波澜,让自己的生活圈中出现一些曲线,出现一些音符,出现一些自己从未想过的旋律?打破平静,发点异声,生活就真的开始鲜活起来了,开始变得有生命力了,开始出现真正的精彩了。生活的滋味,也就缘于此吧。& & 专心做事需要宁静,但宁静过后需要打破宁静,让一切变为可能,这似乎是我一贯遵从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有意或无意,是欢乐是忧伤,是平静是疯狂,就像课桌那刺耳的响声,也能使平静中出现涟漪,出现起伏。这样的生活也算得上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敢于打破宁静,敢于横生波澜,比轻飘飘地淹在一湍死水中的生活好上百倍。生活就是这样,否则,那就称不上真正的生活。【点评】同学们常为作文没有材料可写犯难,张莹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留心身边人人所见,但很少关注的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作文材料不就到了你的手边了吗?一个课桌椅,没有什么新奇,它发出一种声音,谁也不会注意。但是,它引起了张莹的思考,她想到了一种生活,想到了一种哲理,想到了一种境界,文章就翻出了一种新意。对任何事情,需要换着角度去思考,换着思考过了,新的感受就来了,人的心境也会发生变化。对桌子发出的怪声,开始很讨厌,这很真实;变换思考以后,感情发生变化,心理态度出现新的调试,也很合理,引出哲理思考,更属难能可贵。当然,如果,有人想写一篇立意相反的文章,或者批驳文章,思路也会很快出来,也能写出另一种哲理思考。大家不妨试试。
【实践体验】1.秋风送凉,树叶飘落。请你去观察一下,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试着去感悟,看看有哪些收获,同学之间交流交流。2.春风微微,河柳吐翠。你发现了吗?去发现一下吧,去学着感悟,看看有什么收获。把收获的东西整理一下看,试着写一篇文章。
积分声望 金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发表于永城论坛
人要不断学习
积分声望 金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发表于永城论坛
积分声望 金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发表于永城论坛
永城人,网聚永城人气! 凝聚永城力量,打造网上永城!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永城人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广告赞助/商务合作:QQ/ | 投诉申请/媒体合作/联系站长:QQ/[隐身]
永城人论坛信息均由注册会员个人自由发布,永城人论坛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永城人论坛法律顾问: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思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