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p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1 13题

2012届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届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单元综合测试一(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一、单项(每小题2分,共50分)(;湖北重点中学)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1~2题。&1.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据图分析,①日期为6月22日;同时④日期各地日出时间均为6时,则该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4月8日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且更接近于3月21日,则图中③更符合4月8日的变化曲线。答案:C2.据图,一年内杭州(约30°N,120°E)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解析:图中显示夏至日30°N日出时间为5时,则昼长为14时;而任何地方夏至日昼长都约等于冬至日的夜长,依此可算出杭州冬至日昼长约为10小时;则其一年内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答案:C(;江西南昌)下图是P(170°E),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读图,回答3~4题。&3.P地位于Q地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4.下列日期能确保P、Q两地同时日出的一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组考查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知识。图中显示6月22日两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且P昼长小于Q,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P纬度低于Q,再结合两地经度,可判断方位。P、Q两地同时日出,即同时在晨线上,两点间连线的方向为东北-西南向,则惟有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才有可能。答案:3.D 4.B(;东北四校联考)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5~7题。&5.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B.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解析:由白夜概念可知,发生白夜的原因一是大气散射作用,二是昼长夜短,且夜特别短。图示时刻,北半球发生白夜范围最大,则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A点地方时为0时。图示时刻法国应为黄昏时刻,A错;几内亚湾处于黄昏,B正确;此时为6月22日前后,C错;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描述的是秋季景观,D错。答案:B6.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解析:图示时刻为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北方,漠河正处于白夜区,D点位于晨线,比漠河早迎来日出,A点处于午夜,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的最小值。答案:C7.若黄赤交角变大到25°,白夜线最低纬度将(  )A.南移  B.北移  C.不变  D.都有可能解析:白夜区纬度跨度不会改变,总为66°34′N-48°34′N=18°,当黄赤交角变为25°时,北极圈变为65°N,白夜线为65°N-18°=47°,故向南移。答案:A(;广西梧州调研)读图,完成8~9题。&8.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解析: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说明两侧经线与晨昏线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者9月23日,北京人影变长,说明为秋分日;N点为20°W,时间为6时,据此推算北京时间为15:20。答案:D9.若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8:00&&&&& C.16:00&&&&&& D.20:00解析:M、N两侧日期不同,两者分别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的经线,由于两者经度差为180°,因此180°的时间为12时,计算北京时间为8时。答案:B&(;四川南充高中)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10~12题。10.A点位于(  )A.昏线上B.晨线上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11.B点的纬度是(  )A.66.5°&&&& B.70°&&&&& C.75°&&&& D.80°12.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太阳高度可能是(  )①小于0°& ②5°& ③15°& ④25°A.①&&&&&&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组所给图为日照图的一部分,正确理解变式图,绘成熟悉的日照图是解题的关键。第10题,由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且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可推知B所在纬线圈以北有极昼现象。依据地球旋转方向呈逆时针可推知AB段为昏线的一部分。第11题,B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90°-40°=50°,而B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可计算出B点纬度为70°N。第12题,因B点的太阳高度为0°(在晨昏线上),根据同一时刻纬度之差等于太阳高度之差原理,任意点C的太阳高度为:0°<C<20°,故选B项。答案:10.A 11.B 12.B(;江西宜春市期末)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13~14题。&13.甲、乙两地(  )A.均位于北半球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D.均位于南半球解析:从甲位置看,只有南方一个方向,说明甲为北极点,且出现了极昼现象;乙地同一天全天都有日影,也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乙地同样位于北半球。答案:A14.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解析:乙地出现极昼现象,物影位于正南,说明太阳位于正北,时间为24时,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时,据此计算该地经度为135°E。答案:B(;湖南湘潭三模)马先生选择了一套北栋一楼的住宅(左图),房子朝向正南,南栋楼房高20米。右图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15~16题。&15.要保证马先生的住房全年正午时都有阳光照射,两栋楼房的间距至少有(  )A.20米&&&&& B.25米&&&& C.35米&&&&& D.40米解析:右图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7°,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得该地地理纬度为36°26′N;要保证全年正午有阳光照射,需要在冬至日正午时有阳光照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08′,根据三角函数可以计算楼间距约为35米。答案:C16.若该地每天太阳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2时20分,则该地一般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B.冬季多大风,晴天多C.土壤多呈酸性D.植被以典型的温带草原为主解析:当地比北京时间晚20分钟,经度为115°E,因此该地为黄土高原,冬季多大风,以晴天为主。答案:B(;黄冈中学2月)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17~19题。&17.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 3℃&T&4.8℃B.1000米&H&1300米 3℃&T&4.8℃C.1500米&H&1800米 6℃&T&7.8℃D.1200米&H&1500米 6℃&T&7.8℃解析:图中M处海拔300米,温度12.0℃,相互对比可确定A点的海拔和B地的温度值。答案:A18.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B.50米 150米C.500米 100米& &D.50米 100米解析:依据比例尺可确定坝长为500米,坝高为50~150米。答案:C19.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解析:C处位于山脊另一侧;E、F、G的海拔在600米以上、700米以下;受山脊阻挡,在E处无法看到车站N;铁路沿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又位于谷地,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答案:D(;福建文综)读下图,完成20~22题。&2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C.20°N―23°26′N& &D.20°S―23°26′S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律可知,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答案:C2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解析: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均温升高。答案:A2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解析: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应为12月22日的18时。答案:D(;海南)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3~25题。23.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解析:若∠MON接近直角,说明太阳常年从正东方升起,位于赤道附近,该校可能位于东南亚。答案:C24.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B.湘&&&&&& C.皖&&&&&&&&&& D.鄂解析:若某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这两天太阳直射该校,该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该校可能位于滇。答案:A25.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解析:在一年中,6月22日前后∠MON最大,12月22日前后∠MON最小。答案:B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唐山11月)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D在E的________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米。(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________。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注意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再结合地势趋势,可判断F处海拔为900米。(2)C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公式可知相对高度范围是:大于或等于400米、但小于800米,即最高不会超过800米;(3)山峰E的海拔高度介于米之间,而城市高度为400米,则高差介于900至1100米之间,即温度差介于5.4~6.6℃之间;则当城市气温为32℃时,山峰E气温不会高于26.6℃;(4)B处若修建水库,就会把城市和铁路淹没,经济上损失太大而不适宜在此建;同时,此处修建大坝,会把喀斯特地貌区变为水库,而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不宜蓄水,从这方面考虑B处也不合适,应建在A处。答案:(1)西南 900 (2)800 (3)26.6℃ (4)B ①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 ②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 ③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27.(13分)(;扬州10月)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3)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至________米之间(填整数)。(4)比较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河流应分布在谷地,据图判别五条虚线中②④为谷地,②处收集降水的区域范围比④处大,故②的径流量较大。第(2)题,判断干流的流向,不要仅局限一段,而应观察干流的整体。第(3)题,陡崖的相对高度,应先确定顶部和底部的海拔高度。第(4)题,通航条件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河流流量和地形。答案:(1)② ④ ② (2)西南 东北 (3)20 39(4)乙河段通航条件较好。因为乙河段流量大,水流平稳。28.(12分)(;唐山10月)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四点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地点的纬度可能是(  )A.北半球高纬& &B.北半球中纬C.南半球中纬& &D.南半球高纬(2)②地点是________,该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________。(3)③地点纬度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地点位于________,该地全年太阳高度变化范围是________。解析:考查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的变化。①地日出约7时,昼短夜长,可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区;②地出现极昼现象,且太阳高度不变,位于南极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90°-23°26′)=23°26′;③地0时日出,24时日落,一天的极昼时间,位于南极圈上;④地6时日出,18时日落,位于赤道上。答案:(1)B (2)南极点 23°26′(3)66°34′S 在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0时(24)时太阳高度为零(4)赤道 66°34′~90°29.(13分)(;保定5月)下图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点所在经线为30°W。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3)图示这一天,a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小时。(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5)如图所示,d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从a点到e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_____。解析:(1)图中中心点的太阳高度为90°,则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c所在经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结合图中数字,b太阳高度为30°,而北回归线此时为90°,则b的纬度为83°26′N;ab太阳高度相差30°,可推算出北极点位于ab之间,同时ab在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2)接上题分析,150°E为12时,则120°E为10时;(3)af分别是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4)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结合第(1)问的分析,及a的太阳高度为0°,可判断出a的纬度为66°34′N;则a的正午太阳高度要大于b。(5)a到e最近路线就是大圆航线,总体上是向西,两点都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后西南。答案:(1)23°26′N 150°E (2)10 (3)24 0 (4)d>c>a>b (5)东南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右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以下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热量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 温带&&&&&&&&&&
B.南半球&& 温带
C.北半球&& 热带&&&&&&&&&&
D.南半球&& 热带
12.以下关于P、Q、M、N四点取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P与M的值相等,且可能小于66°34′
B.N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且应小于43°08′
C.P与M的值均为90°
D.Q的值应小于66°34′    
右图示意某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1=36°。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该地的纬度是A.5°26′NB.18°NC.5°26′SD.18°S【小题2】从b到a的时段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A.日出时间逐渐推后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昼短夜长D.正午旗杆的影子逐渐变大
右图示意某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1=36°。读图,完成问题。
1.该地的纬度是
A.5°26′N&&&&&&&&&& B.18°N&&&&&&&&& C.5°26′S&&&&&& D.18°S
2.从b到a的时段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A.日出时间逐渐推后&&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昼短夜长&&&&&&&&&&&&&&&&&&&&&&&&&&&& D.正午旗杆的影子逐渐变大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
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
&&&&&& 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A.01:00&&&&&&&&& B.03:00&&&&&&&&&
&&& C.21:00&&&&&&&& D.23:00
2.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的时间约为(&&& )
&&& A.3个月&& &&&&&& B .4个月&&& &&&& C.8个月&&& &&&&& D.9个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1314BBACCDAADBABBCAB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DADDBC&BADABCA2930313233343536&
&&&&二、综合题37. 23°54′,
34°47′38 答案:(1)12&& 22&&&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2)90°& 0°&&&& (3)快&&& 近日(4)东北&&& 温和湿润&&&& 寒冷干燥39.(10分)(1)21°34′ (2)D&& (3)AC (4)温带大陆性&&& B地的纬度为45°S,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肯定位于南美洲45°S的东岸,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影响,该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形成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2015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5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武汉二中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 理 试 卷命题教师:漆青峰&&&&&&&&& 审题教师:漆青峰考试时间:日& 下午 3:00~4:30&&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每小题2分,共50分)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X地位于北京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2.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A.东半球&& &B.西半球&&&&&&&& C.东、西两半球&&&&&&& D.南、北两半球3.读下面四幅图,关于四幅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最大&&&&& B.丙最小&&&& C.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如图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4~5题:&4.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位于大洋西岸&&& B.甲位于大洋东岸C.图示区域为南半球&&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5.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A.8 ℃ 18 ℃&& &B.9 ℃ 19 ℃&&&&& C.18 ℃ 8 ℃& &D.19 ℃ 9 ℃读右图,回答6~7题。6.假若黄赤交角变为0°时,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图中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B.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C.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据此回答8~9题。
8.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9.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10.依据下方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 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D.出现雾霾,会 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1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6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 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1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现象重现,用有关这种自然现象的地理知识,回答15-16题15.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是&图5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6.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 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 C.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D.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7~19题。&&&&&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处云系比丁处窄且厚&&&&&&&&&&&&&& B.甲处云系比丁处宽且厚C.甲处比丙处气温高且气压低&&&&&&&&&& D.即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是丙处18.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升高到1020百帕,则这段时间内北京市风向和风速分别发生的变化是(  )A.由东北变为西南,变快&&&&&&& B.由西北变为东南,变慢C.由西北变为东北,变快&&&&&&& D.由东南变为西北,变慢19.下列甲、乙、丙、丁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冷锋经过北京前后气温、气压变化趋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20题。20.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A.2∶N  3∶N&&&&&&& B.1∶2N& 1∶3NC.2∶N&& 4∶N&&&&&&& D.1∶2N& 1∶4N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21- 23题。&& 21.P点的气压值为&&&&&&&&&&&&&&&&&&&&&&&&&&&& A.1005&&&&&&&&& B.1010&&&&&&&&& C.1000&&&&&&&& D.10152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 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 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 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 ④. 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A.①③&&&&&&&&&& B. ①②&&&&&&&& C.②③&&&&&&& D.③④2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D.降雨:雨→晴→雨→晴→雨读右图,完成24-25题。24.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控制25.如果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平均气温,则A.a地为谷地,b地为附近的山地  B.a地为裸地,b地为林地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地区&
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若阴影表示夜半球,且C点所在的经度为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2)与&B地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3)此后三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 度(变化)&&&&&&&&&&&&&&&&&&&&&&&&&&&&&&&&&&&&& (4)此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5)此刻极夜范围为&&&&&&&&&&&&&&&&&&&&&&&&&&&&&&&&&&&&&&&&&&&&& 。27.(11分)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
&& 材料二& A(云南昆明)、B(贵州贵阳)两城市部分气候资料对比表&11月~次年4月&5~10月&1月平均 气温(℃)&7月平均气温(℃)&降水量(mm) &占全年比重(%)&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A&115.8&11.2&918.1&88.8&7.5&19.7B&278.5&24.7&849.8&75.3&4.6&24(1)说出上述天气系统的形成季节,并据图分析其成因。(5分)& (2)依据上述材料,比较A、B两城市冬季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8.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 _______;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________。(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
(3)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________;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________(早、晚)于气 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________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________。
(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29.(8分)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北,南、东均为山地,该流域降水丰富,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图B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材料二: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C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平均值),反映了距今3710年的气候变化。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 地区3 710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4分) 
30.(9分)下图表示某地日14:00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5月14日夜间至15日,甲地出现降雪、降雨、大风天气。&(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4分)
(2)图示时刻,甲、乙两地气温较低的是&&&& 地,简述原因。(5分)武汉二中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B&B&A&B&A&D&B&C&B&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A&C&B&D&C&A&C&B&D&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每空2分)(1)(90°E,23°26′N);(2)90°W向东到180°之间 ;(3)先变慢后变快 ; (4)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27.(11分)(1)秋冬季 节(或冬半年)。(1分)&&&& 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2分)&&&& 受地形(云贵高原)阻滞形成准静止锋。(2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差异:B城市气温低于A城市,降水多于A城市。(2分)&&&& 成因:B城市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2分)&&&&&&&&&& A城市位于锋面的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且天气晴朗,降水少。(2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8、(12分)(1)B处 C处 (2分)(2)升高 (1分)(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热带) 减小(5分)(4)冬 夏 增大 夏(4分)29、(8分)(1)伊宁市地处河谷地区,地势较为低平,( 1分)对西风抬升作用不明显,(1分)降水较少;甲地位于西风迎风坡,(1分)地形抬升形成丰富地形雨,(1分)降水偏多。(2)干湿变化复杂;(1分)距今3710年至1500年期间,气候相对干旱,降水少;(1分)距今1500年至500年期间降水较为丰沛,为近4000年来最为湿润时期;(1分)距今500年以来,气候迅速呈变干趋势。(1分)30.(9分)(1)东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1分)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1分)西部气压低,有低压中心,(1分)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1分)(2)甲(1分)甲地受冷锋影响,形成强降水,云层较厚对 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2分)乙地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乙比甲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分)&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