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作者是谁的原风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被击中有什么不同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疾风资料库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发布时间: 21:48&&&&发布人: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有许多人临阵磨枪,说到做不到,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信誓旦旦要尽其所能,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也煞有介事。可一旦事到临头无可措手,他们就到处找借口推委敷衍。然而要知道,成功的崎岖之路,困难和艰险对谁都是均等、不留情面的。1、给文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1)煞有介事( )(2)敷衍(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1)错别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2)错别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1)信誓旦旦:____________(2)崎岖:____________4、根据“临阵磨枪”的含义,写一个歇后语。(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每句话都有语病,请一一改正。(4分)①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这次评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在日——“公民道德目”这一天隆重揭晓。②让我们感受“道德”的力量,以“道德”的名义,扬起“道德”的风帆。③此次评选是由普通百姓从308位正式候选人中通过投票的形式选出的,真正做到了“人民选人民”。④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种类。改正: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6、默写。(10分)(1)____________,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2)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4)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5)____________,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6)____________,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7)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笔下的“月”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请写出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雨在古今诗文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雨,不只是给我们带来凄冷,也意味着一种情调与力量,请写出一句关于雨的古诗文句。(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3分)在施洗约翰节前夕,阿黛勒在干草小径上采了半天野草莓,采累了,太阳一下去她就睡了。我看着她睡着,然后离开她。到花园里去。(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18世纪英国名著《____________》。(1分)(2)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____________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1分)(3)下面是对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A、苦涩热切的忧世情怀B、真挚的情感、高尚的品德C、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D、捍卫独立的尊严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3题。(22分)母亲的心 丁立梅那不过是一堆自家晒的霉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薯片……她努力地把这些东西搬放到邮局柜台上,一边小心翼翼地询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几天才能收到?这是六月天,外面太阳炎炎,听得见署气在风中“滋滋”开拆的声音。她赶了不少路,额上的皱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皮肤黝黑里泛出一层红来,像新翻开的泥土,质朴着。这天,到邮局办事的人特别多,寄快件的,寄包裹的,寄挂号的,一片繁忙。她的问话,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里。她并不气馁。过一会儿便小心地问上一句,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能收到?当她得知最快的是航空邮寄,三五天就能收到,但邮寄费用贵时,她站着想了会儿,而后决定,航空邮寄。有好心的人。看看她寄的东西,说,你划不来的:你寄的这些东西,不值钱;你的邮费,能买好几大堆这样的东西呢。她冲说话的人笑,说,我儿在国外,想吃呢。她却被告之,花生、蚕豆之类的,不可以国际邮寄。她当即愣在那儿,手足无措。她先是请求邮局的工作人员通融一下,就寄这一回,她说。邮局的工作人员跟她解释,不是我们不通融啊,是有规定啊,国际包裹中,这些属违禁品。她“哦”了声。一下子没了主张,站在那儿,眼望着她那堆土产品出神,低声喃喃,我儿喜欢吃呢,这可怎么办?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她笑笑。摇头。突然想起什么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花生糖可以寄吗?里边答,这个倒可以,只要包装好了。她兴奋起来。那么,五香蚕豆也可以寄了?我会包装得好好的,不会坏掉的。里边的人显然没碰到过寄五香蚕豆的,他们想一想,模糊着答,真空包装的,可以吧。这样的答复,很是鼓舞她,她连声说“谢谢”,仿佛别人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把摊在柜台上的东西。一一收拾好,重新装到蛇皮袋里,背在肩上。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麻烦你们了,我今天不寄了,等我回家做好花生糖和五香蚕豆,明天再来寄。她走了,笑着。烈日照在她身上,蛇皮袋扛在她肩上。大街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留意到,那儿,正走着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选自《读者》2007年第19期)8、文章说“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她“歉疚”什么呢?(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二段中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她小心翼翼地反复地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能收到”时,是种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后文哪些句子看出来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结尾说“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这颗“心”指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题目为“母亲的心”,对“母亲的心”却只是在文末一笔带过,为什么?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她笑笑,摇头。”请揣摩一下她摇头的原因。(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8分)人性的善恶 梁晓声在昆虫方面,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而在人,为什么常常反过来。人类几乎变成了地球上最凶猛的腔肠怪物,不停地耗费资源,不停地创造商品,不停地消费商品。在我们人间,使我们忘了鼓掌的事已少了;而我们大鼓其掌时真的都是那么由衷的吗?没有正义感的男人,我不与之交往。有些男人一年不见,我认为真是我的幸事。有些男人我见一次后悔一次。后悔我怎么还跟他握手?怎么还跟他说话?不但后悔,且深深谴责和憎恶自己的虚伪。一个正日渐变得虚伪起来的人,大抵是奉献不出多少真情抚慰别人的心灵的。在中国,在近年,人围观人死于危难之事,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少则十几人几十人的围观。多则上百人几百人的围观。情况其实是这样的——你并不需要去死,你的一声呼喊,一个电话,拦一辆车。伸出一只手臂,抛出一条绳子,探过去一根竹竿,一个主意,一种动员,就可以救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命,问自己的良知,你觉得值得吗?我并不提倡人人都不顾自己的能力。遇险皆一逞“英雄本色”。非但不提倡,而且坚决反对。因为这是莽勇。而莽勇往往适得其反。我的眼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不少后代,尤其男孩、尤其自以为成熟了文化了的他们。人性中都或多或少有着非洲狮的恶劣狮性。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恶与强的人太多,生活必变得恶。善而弱的人太多,生活必平庸得令人丧气。只有善而强的人多起来。国家才能振兴,民族才能优秀。文明的当代社会,文明的当代人,以及当代人类的一切文明,必须扼死恶而强的势力的诞生。必须灭绝它的生长,必须捣毁它的形成,必须像预防癌一样地预防它。否则,我们只有承受……欲望当然有好坏之分。好的欲望其实便是理想,坏的欲望其实便是野心。一个人产生坏的欲望,极易滑向犯罪的道路。我以为狡猾并非智慧,恰如调侃不等于幽默。狡猾往往是冒险,是通过冒险达到目的之心计。大的狡猾是大的冒险,小的狡猾是小的冒险。一个人过于狡猾,在人际关系中,同样是一种冒险。几乎所有的人。当心灵开始堕落的时候,起初都认为这世界变邪了……大多数人在学会了与生活“和平共处”的时候,往往最能原谅自己变成了滑头,但却并不允许自己变成恶棍。一个人过于狡猾,无论他或她多么有学识,受过多么高的教育,身上总难免留有土著人的痕迹,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们未开化时的那些行为痕迹。有些人在美好中也注定了要丑陋地活着。有些人在布满阴霾的年代内心里也有类似阳光的明朗。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你能说谁比谁傻多少?普遍的中国人目前所处的现实是太不宽松太紧张太无安全感了!互相的利用太多。互相的出卖太多,互相的倾轧太多。互相的心理压迫太多,互相的暗算太多了。这一种现象我称之为“遛狗现象”。我常想,人作为人,千万别像斗牛士将牛遇到绝境一样,以将自己的同类逼上绝境为能事、为快事。成年了的人类的眼中。几乎每一种目光都不再单纯。(选自《名言》2007年第10期。有删改)14、作者所认为的“恶”是指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举“没有正义感的男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非洲狮的恶劣狮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读完全文后,你认为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名言名句中不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A、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人之善恶难分也,难若卵中剔骨,荆中理乱麻!D、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越王勾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1)行拂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_____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文综合运用(10分)24、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你的感触。(说出两点即可)(4分)相关链接:材料一“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都收到一封校长写的亲笔信。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际上是校长为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学会感恩。材料二 《楚天都市报》日报道: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儿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五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在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五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如果要你给小学的老师写一封信,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为了让《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校园宣传栏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55分)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有一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2)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希望 刘可囊终有一年春天我们的子孙读到头条新闻如下:冬候鸟小水鸭要北返了经过淡水河边的车辆禁鸣喇叭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分享:/article//1/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相应的汉字。(2分)在书的世界里,我常常忘记我是谁。有时我是唐朝的一棵柳,ē nuó( )在古桥旁;有时我是宋朝的一尾鱼,yóu yì( )在江南的清波里……享受浓郁的亲情,追寻先哲的足迹,体悟生命的真谛……有书做伴,我常常忘记我是谁。2.下列黑体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典范,代表)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植被:指胡髭)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惘然:失望)D.他(它)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荫庇:比喻保护照顾)3.下面的图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它把我国的文字、书法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请你说说其象征意义。(至少两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默写填空。(4分)(1)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历来就有“酒文化”的传统,请你写出与“酒”相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2分)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①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和孩子的欢声笑语,②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1)第①句重复累赘,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句成分残缺,修改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班里要开展“书林漫步”的读书活动,下面是其中的几个环节,请你逐一完成相关任务。(4分)(1)牵线搭桥理情节。请将下列《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的几个故事按情节发展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①单刀赴会 ②过关斩将 ③华容道放曹正确排序:( )( )( )败走麦城(2)千古英雄我评说。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你最喜欢最熟悉的一个,用简洁流畅的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人物的一个故事情节,并说出该情节中体现出所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特征。(60字左右)(2分)备选人物有:武松 孙悟空 鲁智深 诸葛亮 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8题。(4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请分别用五个以内的文字概括这首词的内容。(2分)上阕:____________,下阕:____________。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3分)(1)请广于君(____ )(2)岂直五百里哉(____ )(3)寡人谕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第二回合较量中,面对强悍的秦王,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______________”,列举了专诸刺王僚、_________、________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_________________”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3分)12.阅读全文,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2分)秦王:____________唐雎: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8分)澳大利亚“限塑令”叶永烈在悉尼和墨尔本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或玫瑰红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友人阿森告诉我,这是“环保购物袋”,通常简称“环保袋”。阿森的话,给我解开了环保袋之谜。我当年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我知道,超市免费供应的那种透明塑料袋,通常是用聚乙烯塑料或者聚氯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成为垃圾后,难以分解,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正因为这样,澳大利亚提倡用环保袋取代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这种环保袋,是用无纺布做成的,成为垃圾以后,易于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2007年推出的时尚环保购物袋,是用丝绸和小牛皮手工制作,可以折叠成钱包大小,价格高达960美元,乏人问津。英国推出的“我不是塑料袋”的时尚环保购物袋,售价15美元,也无法普遍推广。澳大利亚的环保袋走大众化之路,价格不到1美元,得到了普遍推广。其实环保袋的成本不止9角9分澳币。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推动以环保袋取代塑料袋的工作,特地降低环保袋的价格,以求能够让普通百姓乐于接受。考虑到在澳大利亚生产环保袋,成本很高,澳大利亚政府委托中国企业生产环保袋。所以,澳大利亚街上流行的环保袋,大都是中国制造。不过,中国虽然为澳大利亚生产了大量的环保袋,在中国本土,环保袋还没有成为“时尚”。悉尼市政府以及广大市民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我们确实应当加强环保观念,爱护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选自《新民晚报》,有删节)1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第二段中的黑体词语“通常”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本文第三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发表你的看法。(2分)相关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自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知发布后,有部分人议论: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限塑)给顾客带来不便。你对“限塑”有何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8分)这样的13亿人三 童这些天不知道流了多少泪,不知道被多少人感动,感觉自己从未如此哀伤却又充满希望!面对灾难,没有抱怨;面对死亡,没有放弃,如此众志成城的13 亿人去哪里找?有人说我们是丑陋的中国人。可是这些日子以来,我看到的都是人性的美:失去了至亲还在第一线忙碌着的干部,哪里危险就到哪里去的温总理,用自己的身躯换来孩子们生命的教师,和时间赛跑的救援队伍,无偿送水送饭的农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群众,集体为遇难同胞默哀的13亿中国人民!这样团结一心,关爱他人的一群人,你还能用“丑陋”来形容吗?有人说,中国人面对这场灾难的冷静让人震惊。因为他们看不到怨天尤人或者打砸抢劫,那里只有压抑悲痛奋力抢救生命的一群人,只有热情而又无私奉献的一群人,只有不断工作不断挖掘的一群人。这种冷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是中国人得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传统,也是中国人可以如此凝聚的原动力。以前听说过很多生命的奇迹,听说过很多让人钦佩的人与事。而如今,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亲眼看到了那么多的生命奇迹,那么多坚强勇敢的人们。一个孩子说,被压在石板下时,又黑又怕,于是她开着手电筒看书,驱除恐惧。这只是个孩子,想法单纯的孩子,但是她却克服了也许我们成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些在废墟中奇迹地生存下来的人们,是最勇敢的!奥运圣火,让世人看到了我们的团结;而地震之灾让世人看到了我们的坚忍!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记住2008年,记住在这一年发生的所有的事。经过这一年,我们将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团结,更加乐观,更加奋进!(选自《海南日报》,有删节)17.除了冷静,这样的13亿人还有哪些共同的品质?(至少说出三种)(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人说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应改为陈述句,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第四自然段列举小孩被压在石板下仍开着手电筒看书的事例。这说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列四则材料中,哪一则不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2分)A.联合国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800万美元。B.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慷慨互助精神和坚强品格表示钦佩。C.泰国中文报《亚洲日报》就中国发生地震灾情在头版发表评论,指出“任何灾难都压不倒中华民族”。D.汶川地震后,俄新社的文章指出,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中国人从没在磨难中倒下。(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染绿的声音徐 迅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撼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A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潺潺的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令我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色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绿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空虚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叉,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摇动滔滔无边的绿海,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心中陡然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地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B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选自《山东文学》,有删节)21.感悟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染绿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对这些“染绿的声音”情有独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细读文章第三段,请按照提示填写适当的词语补全横线上的空缺。(2分)露珠滴落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的绿色;______________的声音是蓬勃生长的绿色;咆哮的松涛声是________________的绿色;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是恬淡而平和的绿色。(每空不超过6字)23.词语推敲。(2分)第四段中黑体的两个“自然”各是什么意思?寻找清纯的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的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品读语言。(4分)(1)比喻生动形象。首尾两个画线的句子用比喻写染绿的声音对我心灵的感染,请任选一句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词使用精妙。“只觉得心中陡然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月光慢慢浮上窗棂”两句中黑体的“爬”“浮”使用精妙,试任选一个动词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拓展延伸。(2分)你在大自然中听到过染绿的声音吗?请从自己生活体验出发,举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9分)墨点无多泪点多裴志强有人把中国书画艺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洗眼”的艺术,这类艺术作品看上去法度森严,和谐完美,给人以纯粹的美的享受,如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及古典派绘画等;另一类为“动魄”的艺术,此类风格如宋代苏东坡的词,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犹如站在黄河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绪难平,如王铎、傅青主的书法,画家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等;再一类便是“洗心”的艺术,欣赏此类艺术作品就像听了一首风格独特的轻音乐,使人忘掉世间一切的烦恼和喧哗,灵魂和思想不由得进入另一种境界,这一类作品非具有独特超凡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不可得,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艺术便是此类风格的优秀代表。八大山人即朱耷,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身经明、清两个王朝,历四代帝王。八大山人是其晚年的号。在明朝灭亡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军占领南昌之前,朱耷在王府里度过了十九年较为安定的钟鸣鼎食的生活。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儒士到僧人,又由僧人转为道士,晚年又还俗复为儒士这样一个循环之途。他一生的遭遇和磨难,特别是亡国之痛给他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酿就了他孤傲、狂狷的性格,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为后世崇拜和敬仰的书法家和画家。作为明王朝的旧王孙,虽然家国倾覆之恨燃起了他的抗节情绪,但他并没有像文天祥那样抗节殉国,肝脑涂地,也没有像傅山一样鄙视功名,劳饿沟壑。而是采取不合作、不逢迎的孤傲态度。他的反抗不在于行迹,而在于心迹,这心迹凭借的则是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他画山水多是渺无人烟的残山剩水,意境荒凉,以寄托“亡国”之痛;花鸟画则多破荷败叶,孤松奇石,冷峻傲岸之气,直透心田;尤其所写鱼鸟之形,白眼向上,或漫游空际,或独立危石,孤傲淡泊之情感人肺腑。鸟是无名之鸟,鱼是无名之鱼,以至其画也是无名之画。这些无不是山人自身人品、品格、精神、情操的幻化。在他的一幅题画诗中还表达出对满清官员的蔑视与嘲讽,他讽刺那些头戴“三眼花翎”的官员们,二更天就去守候主子的奴才相。他既然不能在政治上赢得自尊,只好在艺术上慰藉了。山人的作品幽深玄远、疏淡空旷、恣肆汪洋,特别是他的花鸟画,孤傲冷峻、超凡脱俗,把中国花鸟画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山人为清初画坛革新派“四僧”的主将,三百年来,“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一代又一代大家,无不在山人的艺术世界中汲取营养。山人之书,于篆、隶、草、真、行六体皆善,晚年形成的“八大体”书法更是以简表意、恬淡悠远,圆润流畅、简练浑朴,气象浑穆高古,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结字怪伟,然而却没有丝毫的生硬别扭,反而有一种异样的氛围。张庚在《画徵录》说:“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曾熙说山人的书法“天机浑浩,无意求工而自到妙处,此所以过人也”,这也许就是“八大体”的根本所在,它冷傲、简古,面无表情,似乎要拒人以千里之外,却又让人产生出无限的敬意,难怪黄宾虹评其为“书法第一,画在次”。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评价山人的艺术时发出了“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实在是中肯之极。山人的艺术确是以苦难为笔,蘸着眼泪书写而就的。三百多年来的今天,当人们再次捧读山人的艺术作品时,又有谁能真正体验到山人那内心深处的痛呢?(选自《中国钢笔书法》,有删节)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A.朱耷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他的生命的归宿仍是一个读书人。B.文天祥、傅山抗节情绪是积极的,而朱耷的态度是消极的。C.朱耷的书画,超凡脱俗,不愧被后人称为“洗心”的艺术。D.清初画坛革新派朱耷,把中国花鸟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E.黄宾虹评价朱耷“书法第一,画在次”,作者认为此评欠妥。27.文章为何取“墨点无多泪点多”为题?若换成“朱耷的书画艺术”好不好?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阅读第四自然段,简要分析朱耷“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有人把中国书画艺术分为三类:洗眼、动魄和洗心。请就你品读过的中国艺术作品,选择其中一类,并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50分)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同学们,你是否思考过“低头”这个简单的动作呢?低头浅笑,那是少女的娇羞;低头默想,那是对生活的反思;低头苦读,那是对知识的渴求;低头鞠躬,那是对他人的敬重;低头流泪,那是对死难同胞的哀思……有时候低头,不是委屈,不是懦弱,不是认输,可能是宽容,是豁达,是人格光辉的闪耀!请以“低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分享:/article//1/
中考作文试题模拟、解析与素材链接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说,石榴有两种:花石榴和果石榴。花石榴开千瓣之花,却结不出粒米之实;果石榴以寥寥数瓣的花朵,却孕育出甘甜的浆汁。有个富者,他用孔雀的毛编成丝,以纯金打成钩,钩上镶钻石,并用珍珠做饵,持银质的钓竿钓鱼。鱼儿并不上钩。钓起鱼来的,反倒是那些持竹竿用铁钩的垂钓者。请以“崇尚简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作文。特别欢迎精短而有韵致、朴实而真挚的优秀作文。名师解析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美丽的东西迷惑,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不是过程而是结局,或者轻易地把过程当成了结局。这时,我们就会把一些简单的东西演变得十分复杂,希望从这种复杂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却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人生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反而会耽误了行程,若索性简单一些,或许会采摘到更大的果实。具体作文时,可以谈浮华、虚美、摆花架子、形式主义等对学习、工作造成的危害;可以谈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务实作风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讲工作作风的优劣与工作成败的关系,等等。无论如何入手,进行剖析时都应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力求多用新颖的、有时代感的材料。素材链接1《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最初对于战胜强大的对手袁绍,心里没底。谋士郭嘉纵论兵事,提出“曹操十胜”。其一就是:“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意思是,袁绍喜欢繁文缛节,把人生搞得很肥胖,行动不便,不够灵活,而曹操简洁自然,没有很多负累。大道至简,简是胜的法则。战争的结果,正如郭嘉所言。其中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在丢弃的官渡大营,袁绍的营帐里,竟然有许多字画、古玩、金石、玉器。袁绍一贯以风雅自诩,竟然带着这些东西打仗。素材链接2就哲学范畴看,简单的对立面是复杂。简单与复杂也没有一个绝对的、不可逾越的标准。简单中包含着复杂的因素,复杂的事物一经点化就会变为简单。作家余华说他当年因为认识的汉字不多,反而练就了以简洁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习惯。冯骥才说北欧装潢房屋既现代又古朴,因为他们遵循的是简单、简朴、简约的原则。齐白石绘画中寥寥数笔,线条的简单与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以艺术的眼光看简单,简单就成了美和美的追求的同义语。素材链接3如果琐事都是幸福的矿藏,那么,就不会为琐事所烦。因为,使我们不快乐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们常常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作家)罗西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民谚题目二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欲速则不达”;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慢工出细活儿”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饿,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快递”就不怕礼物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试以“快与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名师解析“快与慢”这个话题题意宽泛:“快”,可写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可写快节奏的生活给人带来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慢”,可写“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也可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稳稳当当地工作”的沉稳,以及“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从容。需要注意的是,“快与慢”是关系型话题,应围绕其关系展开论述,比如谈快优于慢,或宁慢也不必太快等。具体的参考立意:(1)生活中,快使人活泼、反应敏捷,做事迅速而不拖泥带水,但往往也会使人毛躁、粗心,失误连连;慢使人沉稳、细心,做事有条不紊,但又容易使人死板、拖沓,错失良机。所以我们应懂得控制节奏,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快时一定得快;既不一味追求速度,也不习惯性地散慢拖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游刃有余,获取更多的成功。(2)快慢适度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3)当一切都变得高速——出门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打开电脑几分钟内便可“网尽天下”时,请记得放慢一下脚步,那时我们会感受到生活别样的滋味。本题立意求新,快与慢都不是标准,“好”才是标准。素材链接1一位乘客乘巴士去法国乡间旅行。汽车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10分钟,闲着无事,他便走进一家小餐馆。餐馆十分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及咖啡、美酒。他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不卖汤。”“什么?”乘客疑惑不解。“对不起。因为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还是随便点个汉堡包或三明治的好。不瞒您说,为了熬这汤,我花去了整整好几个小时,它的味道是全法国最棒的。面对这么好的美味,您却只能有几分钟来喝它,太可惜了!我决不会让您来糟蹋它的。”是呀,好汤得有一个好心情和宽裕的时间来享受才对呀。如果你不能从容地享受,那不是糟蹋吗?餐馆老板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个重要道理:享受是要有从容的心态作为基础的。素材链接2作家富尔曼诺夫写作有个特点,就是小说脱稿后送去出版,总是很慢。有一次,一位编辑向富尔曼诺夫约稿:“富尔曼诺夫同志,你完稿的小说给我吧,我可以尽快地给您出版。”富尔曼诺夫摇摇头说道:“不行,写小说的时候当然是要快,但送去出版却必须慢。”“这是为什么呀?”编辑吃惊地问,他觉得眼前的这位作家真是很特别。富尔曼诺夫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风趣地说:“你知道吗?这个小说啊就像酒一样,收藏得越久越好,只有一点不同,酒是放着不能动,不能总打开,而小说需要你常常地抚弄它,翻开看一看,摸一摸。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一次看的时候都有你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一直等到你觉得问心无愧了,到那时候再送去出版。”听了这番话,那位编辑打心底里敬佩起这位作家,他很想为富尔曼诺夫做点什么,于是又说:“那,就请你需要誊抄时找我。”令人不解的是,富尔曼诺夫又摇了摇头,用感激的目光注视着那位编辑,笑着说:“谢谢你的一番好意,可我还是必须自己抄写。因为这是最后一遍抄写,绝不是简单的抄,而是最后加以润笔!”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分享:/article//1/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上)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上)01、东城(一)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妈妈》,完成第13-15题。(共15分)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妈妈余秋雨一①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②母亲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1种食物,母亲儿时吃过。③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④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母亲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做这些事情之际,她总是带着我。至今我仍记得,母亲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1个老式瓜皮帽。母亲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7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来源:]⑤我到上海考中学,母亲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父亲。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二⑥医生问我妻子,母亲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2个星期。”我们决定:让母亲走得体面和干净。⑦我们知道,母亲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哪里会在乎一2个星期?⑧一位与母亲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三次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母亲到场。母亲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止。母亲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母亲内心的体面,与单纯有关。⑨母亲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1个人情,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母亲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三⑩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大弟弟完全是在母亲的手臂上死而复生的。年轻的母亲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一遍遍在路边哭泣、求人。我和大弟弟都无数次命悬一线。由于一直只在乎生命的底线,所以母亲对后来各种人为的人生灾难都不屑一顾。⑪我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我历险4万公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母亲有关。母亲,那4万公里的每1步,都有您的足迹。  ⑫母亲,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和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的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⑬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愿它能够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13.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③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14. 作者认为妈妈是“善良而非凡”的。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5. 作者是如何做到把对妈妈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的?试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一)(共15分)13.答案示例:承接上文妈妈病重,引起下文对妈妈年轻时的回忆。(共4分)14.答案示例:“妈妈”是“善良而平凡”的。妈妈在别人再三登门请求的情况下,尽管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仍然要去参加研讨会,体现了“妈妈”的善良。“妈妈”在年老时,仍然优雅、平和,能从容体面地老去,表现出面对老去和死亡的非凡勇气。(共4分。每点2分)15.答案示例:作者运用想象、议论等手法将对妈妈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第⑨段,通过想象妈妈如果真的去参加研讨会时将有的得体表现,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妈妈善良的理解。又以“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母亲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的议论,深情赞美了妈妈敢于超越世俗偏见的勇气。
(共7分。分析5分,语言2分)02、西城(一)阅读《我记忆中的爸爸》,完成第13-15题。(共16分)我记忆中的爸爸许燕吉①爸爸只活了49岁,我今年已57岁了,50年前,爸爸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②爸爸非常爱孩子,还爱和孩子们玩,那时候他已四十开外,混在孩子群中,谁都不觉得拘束。家里来往的客人较多,有时小客人也跟着来几个,我们便成了伙,玩藏猫,玩捉贼,爸爸总是自告奋勇当捉人的,我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爸爸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1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爸爸又喊又称又哈哈大笑。那种又紧张又快乐的情绪,至今还能令我激动。爸爸总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有时我们跟爸爸到他朋友家去,大人们在一起谈什么事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爸爸总会抽出身来跟我们玩上一阵的。③爸爸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留胡须,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④爸爸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我常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爸爸一定会来驮我,爸爸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爸爸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爸爸还带回来1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洗干净后,送他到1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那个学校,爸爸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一样的蓝色衣裳。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来,爸爸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暑假时爸爸总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写文章,我们有时去看看他,发现他身边又吸引了几个小和尚,小和尚们只有七八岁,爸爸对他们很友好,总是给他们讲故事,讲笑话。⑤爸爸的故事最多。夏天乘凉,他睡在躺椅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捶腿,一面听故事。他讲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话现实、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他随口现编的。爸爸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可惜,晚上8点上床睡觉是铁的纪律,不然,必定能够从爸爸处得到更多的教诲。50年过去了,这期间战争、动乱、风风雨雨,等我有机会读爸爸的作品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了。我意外地发现,爸爸在故事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能让我完全地接受,他笔下的一些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我是那样地融通相契。我想这必是夏夜故事潜移默化的结果吧。⑥爸爸还会“演戏”。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盘腿围上一圈,支起照相的三角架,蒙上床单,就好像在马戏帐篷里。“演员”就是爸爸的2个大拇指,虽然只能“点头”和摇摆“身躯”,但“配音”很出色。记得“拇指戏”的常演剧目有《武松打虎》《丈母娘刺字》《乌盆记》等等。我第一次看京剧《乌盆记》时,已是在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觉得非常熟悉,就像曾经看过,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爸爸的大拇指演过。爸爸还会表演哑剧小品,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在“合一堂”开联欢会,爸爸表演小脚老太婆打高尔夫球,博得满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⑦爸爸去世太早,太仓促。他的学术成果,许多都没来得及写出来,只积累了上万张的资料卡片。爸爸热心写儿童故事,译孩子爱读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写歌词,被孩子们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爸爸爱孩子们,他是孩子们心中的“落花生”①,而且不因岁月久远而被遗忘。⑧安葬爸爸那天,港大礼堂内四面挂满了长幅的挽联,层层叠叠的,上面的字大大小小的。当时我太小,都不大懂。却有两副挽联触动了我的心灵:一副是“赤子②之心”。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和我对爸爸的认识是如此一致,它们将和我对爸爸的记忆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远清新。(有删改)①“落花生”是作者爸爸许地山的笔名,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有散文名作《落花生》。②“赤子”,初生的婴儿。13.阅读第②段至第⑥段,依次概括作者回忆了爸爸的哪几件事。(每件事不超过八个字)(4分)(1)(2)驮着我去郊游(3)(4)(5)给我们讲故事(6)14.结合文中“爸爸”的形象特点,说说第⑧段“赤子之心”“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为什么能够“触动”作者的心灵。(5分)答:15.本文描写精彩,请结合第②段或第⑤段语句,从爸爸和孩子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7分)(一)(共16分)13.(1)和我们玩藏猫捉贼(3)关心流浪儿童 (4)和小和尚友好相处(6)给我们“演戏”(4分。每空1分)14.本文的“爸爸”是1个非常爱孩子、富有童心、热心帮助孩子的人,这两副挽联反映的正是“爸爸”的这些特点,和作者对“爸爸”的认识是一致的,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所以触动了作者的心灵。(5分。“爸爸”形象特点2分,结合挽联和作者认识2分,语言1分)15.答案示例一:第②段作者描述了爸爸喜欢孩子的特点。“一会儿,爸爸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1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爸爸又喊又称又哈哈大笑。”作者用“故意”“冷不防”“捉住”等词语,生动地写出爸爸和孩子们游戏的情景,表现了爸爸对孩子的喜爱和充满童心的性格特点。用孩子们“围着爸爸又喊又称又哈哈大笑”的描写,表现了爸爸给孩子们带来的无限快乐。答案示例二:第⑤段作者描写了爸爸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爸爸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作者用“津津有味”写出了孩子们在听故事之际,认真、投入的样子;“紧张、恐怖”“拍手顿足”,既写出了孩子们被爸爸讲的故事情节所感染,以及听故事过程中的感受,也从侧面写出了爸爸讲的故事,生动、传神。
(7分。爸爸3分,孩子3分,每个3分包括“精彩描写原文”“描绘对象”“描绘效果赏析”3个要点,取自某一段或两段均可,语言1分)03、海淀(一)阅读《春雪∙梅花》,完成第14-16题。(共14分)春雪∙梅花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到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风雪将至,反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②我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一下雪,院子里的那株梅花怒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外公带我去看戏,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1步1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得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外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爸爸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他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中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必须勤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会高。”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道理,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能画出梅花的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诗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都还在肚子里呢。”爸爸随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话音刚落,他们笑声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的。那是个清净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梅品,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中,喜见旧宅庭院中的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孕育着1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就展纸濡墨,画出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历经家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称,难以言说。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的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写照。一遍遍凝望这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的精神象征,所以民众依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爱的是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⑨雪后初晴,春寒料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14. 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4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给示例,概括另外2个情景。(4分)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情景二:情景三:断壁残垣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情景四:15. 文中多次出现对春雪的叙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16.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所说的“中国人爱梅的情怀”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一)(共14分)14.答案示例:情景二:在杭州刘伯伯赏梅吟诗作画 情景四:在台北我品读梅花图(共4分。共4小题,每空2分)15.答案示例:交代写梅记事的时令背景,衬托梅花凌寒傲雪精神,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共3分)
16.答案示例:外公的教导、抗战后犹见绿梅兀立绽放的画面,以及任老师所画梅花图,写出了中国人心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小而言之,她是不畏艰难的奋斗勇气;大而言之,她是历经忧患而傲然独立、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刘伯伯、爸爸与任老师等父辈对梅花欣赏与推崇,表明了中国人对高洁、雅致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共7分。象征意义,4分;结合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04、朝阳(一)阅读《赛什腾的月亮》,完成第14-16题。(共15分)赛什腾的月亮肖复兴①到中秋节了,不知道柴达木赛什腾山上的月亮,今年和往年是不是一样的圆。②赛什腾山应该算是昆仑山的余脉,那时候,在青海石油局的冷湖四号老基地,从哪个井队的位置上都可以望到它。望着它,觉得很近,却是望山跑死马,跑到山脚下,至少要花上半天的时间。③那时候,是1968年。这一年,北京的一批中学生来到冷湖,成为了石油工人。这一年,他还不到十八岁。就在那一年的中秋节,他和几个同学约好,上午就从四号老基地出发,往那座已经望了大半年的赛什腾山走去。那座每天都会映入眼帘的赛什腾山,在柴达木明亮得有些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有的时候会如海市蜃楼一般缥缈,让他对它充满无数的想象。他喜欢幻想,喜欢独自一人望着天空或树林遐想联翩。大概和他喜欢读文学的书籍有关,那些书让他常常禁不住心旌摇荡,天马行空。④否则,他不会和同学约好向那座秃山走去。去之前,师傅就说:那山上什么也没有,从来就没有人爬上去过,你去那儿干啥?他还是执意去了,累了一身的大汗,走了整整1个上午,下午一点多之际才走到山脚边,吃了点东西继续爬,下午四点多之际,终于爬到了山顶。山上除了有些芨芨草和星星点点的黄色的野花,都是一些裸露的灰色石头,仿佛月球的表面,显得那样的荒寂。⑤但是,他很兴奋,他管这些小黄花叫做赛什腾花,就像老一辈石油人找到了石油把山下那一片井架林立的地方命名为冷湖一样。青春年少能够燃烧激情和幻想,让平凡琐碎的日子焕发出光彩。中秋节的天气在柴达木盆地已经冷了,天黑的也早了。没有多久,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秋风一吹,有些萧瑟沁凉如水的感觉,同学们都说天再黑下来,下山的路就不好找了。他却坚持要等到月亮出来。“好不容易来一趟赛什腾山,又赶上中秋节,没看到月亮怎么行?”⑥那是他第一次在赛什腾山看到月亮。那赛什腾的月亮,令他一生难忘。他说不清楚赛什腾的月亮和北京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只觉得天远地阔,四星期一片荒凉,月亮却和照在北京城里一样,那样浑圆明亮地照在这里没有一点生命气息的石头和萋萋野草还有他刚刚命名的赛什腾花上。他觉得月亮真的非常伟大,对世界万物无论尊卑贵贱无论远近大小,都是一视同仁的那样平等。⑦后来,他从青海一路游玩回京,那一天晚上,他住在我家,我们秉烛夜谈,聊了很多, 他对我说起爬赛什腾山看月亮时的想法。他说那番话时,像1个文艺青年。如今,“文艺青年”像1个贬义词了,其实,真正成为1个文艺青年并不容易,除了具有文艺气质之外,更需要一颗对生活和对文学的真正的赤子之心。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生的追求。⑧更难得的是他并不只是在十八岁那一年心血来潮爬了一次赛什腾山,看了一次中秋节的月亮。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中秋节他都会爬一次赛什腾山,看一次赛什腾的月亮。再后来,他调到冷湖石油局中学当老师。他开始带着班上的学生,每年中秋节爬赛什腾山,看赛什腾的月亮。那些生在柴达木长在柴达木从未出过柴达木的孩子们,从来没有特别注意过中秋节的月亮,更没有爬上赛什腾山看月亮的习惯。他当了他们的老师之后,赛什腾的月亮,成为了他们日记和作文中的内容,成为了他们学生时代最美好而难忘的回忆。他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了虽旷远荒寂却属于柴达木自己独特的美。  ⑨如今,他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他教过的第一批由他带领爬赛什腾山看月亮的学生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们的孩子也到了读中学的年纪,不知道还会有哪一位老师带他们爬赛什腾山看中秋的月亮?  ⑩赛什腾的月亮!(有删改)13.第②-⑥段写了“他”登山望月的经历和感受。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行文思路。(4分)①→花费一天时间,终于爬上山顶→命名赛什腾花,心中无比兴奋→②14.文中第⑨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5.作者写道“他说那番话时,像1个文艺青年”。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文中的“他”是文艺青年吗?请简要陈述理由。(不超过150字)(7分)答:(一)(共15分)13.答案要点: ①遥望赛什腾山,充满无数想象。②看赛什腾之月,生发无限感慨称。(共4分。每个要点2分)14.答案要点:①对“他”的怀念与赞美。②对现状的担忧,期盼有更多像“他”一样的老师。(共4分。每个要点2分)15.答案示例:“他”是文艺青年。“他”喜欢读文学书籍,喜欢幻想,具有文学气质;身在旷远荒寂的柴达木,“他”充满激情,年年爬赛什腾山,看赛什腾中秋的月亮,让平凡琐碎的日子焕发光彩;“他”一生怀揣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带领学生发现柴达木独特的美,为他们留下最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共7分。判断1分,结合内容陈述理由4分,语言2分)05、丰台(一)阅读《梦里不知身是客》,完成第13-15题。(共15分)梦里不知身是客①离家十载光景,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回到久别的草原小住,睡在温暖升腾的土炕上,半梦半醒之间,觉得自己仍睡在京城那二十六层的公寓里;回到京城,洗掉一身疲惫,把自己裹在细软柔和的鸭绒被里安睡,晨钟鸣响的一刻,忽然感觉闻到了故乡老屋灶台飘出的微熏的烟气。
②醒来,总是有同1种疑问跃出心海:我身在何处?③想起三岁时,妈妈带着我们兄妹五人从秀水江南到塞北草原投奔爸爸。初到那里,一切陌生得近乎恐怖。小朋友们拒绝和我玩耍,还成群结队在我身后喊:咱这来了个江南佬,说话就像小鸟叫。我哭着央求妈妈带我回江南。妈妈对我说:这里才是我们的家啊!那时我无论如何都不承认,黄沙漫天的小城,会是我的家我的故乡。我执拗地认为,有山有水有莲蓬的江南才是我的故乡。④人的思想很难经得住时光的推敲。在草原萨日朗花一季枯一季荣的时光流转里,十五年的光阴在小城的上空如白驹过隙。十八岁的我,已是地道的塞北小伙。塞北的生活习惯、塞北的口音、塞北的性格,甚至连容颜都带有塞北粗犷的印痕。儿时,曾经让我哭喊着要回归的江南,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片梦中的美景,再也勾不起我浓烈的怀乡情结。⑤十八岁那年,背负繁复的行囊,踏上南下的火车,到远方参军求学。在去小城派出所办理户籍变更时,望着户籍管理员在户口本上按下的鲜红的“迁出”印章,心,蓦然惆怅。但我想,迁出的是我的身体,留下的是我的灵魂。⑥十年之后,方才明白,迁出的何止是身体?⑦去年“十一”长假,[)我回草原探亲。清闲时,1个人在小城新修建的“迎宾大道”上徜徉流连,望着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楼宇,不禁发出了“今夕何夕”的感慨称。正当我沉浸于小城的繁盛景象之中时,一辆捷达车停在了我身旁。“朋友,请问去工商局怎么走?”小车司机一声友好的询问,让我顿时语塞。我迅速地在脑海中寻找曾经存在的工商局的具体位置,可它像遁形一样,无影无踪。我支支吾吾半天,才告诉人家工商局的大概方位。司机师傅浅笑着对我说:“你也不是这里人吧?”“我……只是路过。”这几个令人心旌震颤的字还未说完,一股酸楚的愁绪霎时蔓延心胸。⑧曾经在异域他乡无数次吟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千里草原闪着金光”的塞外少年,是怎样的把塞北小城珍藏在心里最深最温柔的一角,怎样地在星繁月朗的深夜或是风沙漫卷的黄昏怀想着小城的繁花榭树、毡包和勒勒车。可是现在,司机师傅一声关于小城的询问,竟让身处故乡的我感觉自己如同身处无垠的沙漠看海市蜃楼,像是拥有,其实身居世外。小城于我,已渐行渐远,远得我只有站在十年之外,追忆着它昔日的旧景,陌生于它今日的盛颜。⑨那么,哪里才是我长久的憩栖地呢?是北京吗?⑩北京的房子、北京的工作、北京的户口、在北京生长的爱人,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我:你就是北京人了。可我不愿也不能承认。⑪最近有一次从单位乘公交车回家。闲来无事,与坐在身边的老者聊天。后来,他问,小伙子你家是哪里的?我说北京。那,你不是北京生长的吧?口音不是北京的。老者自问自答道。我便告诉他我原是内蒙人。老者竟满面的诧异,笑着对我说,我去过好多地方,在内蒙插队多年,你的口音不像!我问,那我的口音像哪里的呢?老者笑说,哪里的都不像!一瞬间,莫名的凄凉从心底翻涌上来,一直以来固守的灵魂家园,顷刻间就被一句无心的话击得七零八落。⑫我究竟是哪里的人?也许我会永远停留于这座城市,那我也只是名义上的北京市民,绝非京腔京韵的声音就是证明。⑬原来,过客的身份竟是如此易得。只要1个人的爱和身心在数地之间往复飘泊,就注定是天涯行舟的旅人。渐弱渐淡的乡音早就告诉你我,此生再也无法走进梦里的故乡!13.作者回忆了在“塞北”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阅读文章第③—⑧段,参照所给语句,梳理行文思路。(4分)①→十八岁离开塞北时惆怅难舍 →②1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作者“不愿也不能”承认自己是北京人的原因。(4分)答: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第⑬段划线句子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答:
(一)(共15分)13.(4分)(4分)答案要点:①三岁时初到塞北感到陌生恐怖。②十年后重返塞北时酸楚失落。(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意思表达准确就可以)14.(4分)答案要点:作者始终认为塞北是自己的故乡,他在北京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不愿承认是北京人;作者不具备北京口音,不被外人认可北京人的身份,所以他不能承认是北京人。(评分说明:“不愿”和“不能”分析各2分,意思表达准确就可以)15.(7分)答案示例:作者三岁到塞北时认定江南是自己的故乡,作者十八岁离开塞北时认定塞北是自己的灵魂家园,作者十年后身居北京,感觉自己和塞北渐行渐远,而自己也并不认同北京人的身份。三地辗转,让作者认识到:飘泊之人注定是个过客,再也无法走进梦里的故乡。表明了作者追寻故乡而不得时的茫然、失落和酸楚。(评分说明: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06、石景山(一)阅读《小雨入端午》,完成第12-15题。(共18分)小雨入端午冯骥才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
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来源:学科网ZXXK]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⑤念小学之际,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成1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1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1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妈妈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⑦我的班上有1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3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1个拿回家给妈妈看,妈妈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1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妈妈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1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忒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妈妈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1种很深的伤害。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⑫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12.①-③段描述了端午假日的3个生活场景,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每空限四个字)(3分)晨起独坐心居:①悬挂丝线粽子:②细看雨敲绿叶:③13.徐又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她的自尊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14.从第⑦段加点词语中,能看出作者对徐又芳怎样的态度?(4分)[来源:学*科*网Z*X*X*K]15.身为画家的冯骥才擅长用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氛围,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结合文章,说说这一特色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不超过150字)(7分)(一)共18分12.①意定神足②随性自然 ③悠闲惬意评分:共3分。每空1分。13.①用捡来的线头缠出最好看的丝线粽子,超过所有人。②虽然家贫,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14.①对徐又芳用线头缠出精美粽子的赞赏②对徐又芳心细手巧的钦佩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15.答案示例一:第③段中“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细腻地描绘了小雨似有若无的特点,营造了和谐安宁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也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答案示例二:结尾段中“小雨似停”“天光渐明”“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细致地描绘出雨过天晴的景象,在一派清新、自然的氛围中,体现出作者有所领悟后的豁然开朗和心灵净化。评分:共7分。结合景物描写语句1分,分析景物特点和氛围2分,分析内心体验2分,语言表达2分。07、昌平(一)阅读《薄暮下的刀锋》,完成13—15题。(共18分)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1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1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心灵去倾听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