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其志凌云,你心有余,力不足…惜乎!厚德截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德育新启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德育新启示
【摘要】:以自强不息,即通过自强达到个体人格的不息发展。只有在个体人格的强健发展基础上,才可能做到对别人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不仅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更具有着内在的承接与递进的关系。从"天行健"到"自强不息",从"地势坤"到"厚德载物",蕴涵着一种自然德育的思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10【正文快照】: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传》象辞的乾卦和坤卦。它激励人们既要立足自身、奋发进取,又要保持宽阔的胸怀、谦虚待人。“‘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集中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它的精髓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洪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岱年;;[J];周易研究;1991年01期
施忠连,李廷祐;[J];周易研究;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方敏;;[J];高教论坛;2008年01期
刘书玉;;[J];理论界;2011年05期
刘玉平;;[J];理论学刊;2012年05期
张春香;;[J];哲学动态;2010年12期
李翔海;[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杨恺钧;[D];复旦大学;2004年
陈碧;[D];武汉大学;2005年
孙爱云;[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夏云;[D];汕头大学;2004年
胡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马香品;[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义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禾乃林;[J];道德与文明;1997年06期
黄钊;[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郭鲁兵,刘涛;[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郝长江;[J];晋阳学刊;1997年06期
王棣棠;;[J];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孙熙国,尉浩;[J];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康绳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张铁勇;[J];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07期
周山;;[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国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云云;[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史磊;[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李宁宁;[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建营;邱丕相;;[J];体育学刊;2008年10期
俞祖华;赵慧峰;;[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李翔海;;[J];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刘海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季丹;;[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于慧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王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匡裕从;[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赵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黄春燕;方旭玲;;[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共铸诚信——福建省企业道德建设经验汇编[C];2003年
邬忠华;;[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何万云;;[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钟建华;韦水清;;[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陈香白;;[A];首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文集[C];2003年
马尽举;;[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俞未一;;[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陇菲;;[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陈砚发;徐孙铭;;[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贵堂;[N];河南日报;2001年
温红彦;[N];人民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贾薇;[N];北京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付慧芳 郑林变;[N];中国贸易报;2005年
本报记者 韩然 通讯员 黄宣;[N];沈阳日报;2004年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纪凡;[N];科技日报;2002年
陈晓梅;[N];中华读书报;2000年
张智渊;[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杜萍;[N];证券日报;2003年
廉士伟;[N];四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彩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建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刘好梅;[D];青岛大学;2008年
孙江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樊鹤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军良;[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刘洋;[D];内蒙古大学;2005年
刘祖国;[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宁艳艳;[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黄宝哲;[D];山东大学;2008年
张巍;[D];山东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厚德载物,就是宽厚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特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所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中国文化在传承、中国文明在延续,风景这边独好。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承于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为中华民族添一份光彩,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添一份颜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共创美好明天。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清华大学原来的校训是谁提出的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想知道这16字校训是谁在哪一年提出来的?上面三楼的朋友,你们说的都是被阉割了的校训,我要的是以前十六字的校训.
国学大师陈寅恪 民国时期提倡”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 当时他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也是民国时期史学四大家.陈大师死于文革 具体原因就不说了.楼主自己百度陈寅恪吧
陈先生的具体死因我还是有点了解的。不过我倒是真不知道“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八字是陈先生提出来的。谢谢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论路遥小说的精神特征
路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地位一直不高,但其作品却有较大的读者群,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深受读者的喜爱。原因何在呢?本文试图从路遥小说的精神特征这个角度来切入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路遥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路遥小说的两个基本精神特征,紧紧抓住这两个特征,也就抓住了路遥小说的精髓。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概述了路遥的创作历程、作品反响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处境,并概括其小说的主要精神特征。正文部分由上下两篇构成:
上篇运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方法,从作家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追溯其小说精神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侧重对史料的挖掘和深度分析。在外部原因的影响中,本文力图进行多角度、有价值的探索,弥补前贤研究的不足,分别从儒家文化、地域文化、外国文学和秦地作家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论证。在内部原因的影响中,本文从路遥少小离家的悲惨经历和爱情婚姻的不幸经历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下篇分述两种精神特征,注重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观照两种叙事(苦难叙事和道德叙事)在文学中生成的合理性,揭示各种精神特征的实质内涵(苦难崇尚和道德崇尚),并从《路遥文集》以及相关史料中进行搜证。接着从文本细读出发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种精神特征的文本呈现做了例证分析。最后总结每种叙事的特点和缺憾,力求在对比分析中发现路遥苦难叙事和道德叙事的独特性,并对其不足作出评价。
结语通过对当下文坛的观照,反思路遥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当代文坛的可能影响。
在“欲望化写作”充斥文坛的今天,路遥作品中朴素的诗性与积极的道德力量,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应该是很有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的。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