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需要是马斯洛16种成长行为成长需要吗?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数据库B.应用程序 C.软件包 D.操作系统2A.红黄绿紫 B. 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 D.红紫蓝绿3A. 主机装置 B.辅助装置C.输入输出装置D. 存储器4A.4,4,2 B.4,5,3C. 5,4,4
D. 5,5,15A.1024GB
B. 1024KBC.1024字节D.1024B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需要、动机、兴趣
:马斯洛将人类的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____。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需要、动机、兴趣
马斯洛将人类的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____。
参考答案: 成长性需要
网站客服QQ:[转载]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看孩子成长的需求(四)
3、归属与爱的需求为第三需要。很多家庭的孩子其实并不幸福,因为大多数孩子是生活在父母的无限期望与梦想之中,孩子从小到大都在为完成父母的梦想而努力着,这话你想想,有没有道理?当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梦想时,就成了一具具玩偶,失去了自我。归属感是什么?是一个孩子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在父母身边,在老师身边,在玩伴身边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可仅拿孩子的家庭归属感来讲,就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很多父母看不得孩子犯错,不管小错大错,只要犯了,就一顿斥责、批评、打骂。以此试图让孩子不再犯错,或者少犯错。这种简单而盲目的管教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你没有教会孩子如何认识错误,没有教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孩子有时挨了打还不知道错在哪的现象就成了很常见的事。骂多了,打多了,斥责多了,最后会导致一个孩子精神上的麻木,自然精神上的归属感也就消失了,只剩下物质上对父母的依赖。没有归属感的孩子,内心是绝没有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有多少会对他人付出爱呢?
4、自尊的需求为第四需要。很多父母常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自尊的工具,孩子成绩好了,或者在某些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了,家长就特别骄傲,好像自己有多么伟大似的。事实上,孩子所有的努力,你只是付出了你应该做的,你应该让孩子自己产生自豪感才对,而你则只需要用欣赏的目光审视着孩子的成长。当你身为育人者没有摆正位置,没有扮演好自己角色时,你就会常忽略孩子对自尊的需要。每一个孩子在出生后,除了智力和疾病的原因之外,几乎都处于同一起点,为什么后天的教育和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呢?在我看来,问题绝大多数出在家长身上,因为你没有围绕孩子的自尊需求去鼓励孩子,也没有用适当的欣赏方式去激励孩子去努力。相反,却在一起起不当的批评和斥责声中,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慢慢地,你看到就是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面对自尊需求,需要父母们认真去思考了,就如你维护你的自尊一样,不妨换位思考一番。
5、求知的需求是第五需要。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上好学就是求知的全部!你错也不错啊?如果单纯靠课堂的机械灌输,孩子学的那点可怜的知识,根本满足不了成长的需要。我一直强调,一定要关注孩子每次问的为什么?要经常利用亲子陪伴、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的机会,引导孩子随机获取知识,别看零散的知识,日积月累,慢慢就会让孩子认知和理解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还比如人际关系这将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培养,是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在很多家庭之间的互动,群体之间的互动正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孩子课余时间,大都被送去兴趣班学习了,没有了玩伴儿的孩子,孤独感从小便已经开始了。当某一天,孩子因为失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时,只要和品行较差的玩伴儿一起长玩耍,极易就学会了他们身上的坏品质和坏行为习惯。成长中的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接触大自然是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听力的重要途径,与玩伴的关系是今后选择与什么样人群并且融入其中的重要途径。
(未完待续)
&&&&&&&&&&&&&&&&&&&&&&&&&&&&&&&&&&&&&&&&&&&&&&&&&&&&&
2013年4月12日16:00&&
整理于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