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实验考试颅骨实验报告小结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系统解剖学第一次实验课思考题.doc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系统解剖学第一次实验课思考题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系统解剖学第一次实验课思考题
解剖学中有哪些方位术语,怎样进行描述?
为了说明人体各部或各结构的位置关系,特规定一标准姿势,称为解剖学姿势,描述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研究对象或标本模型,是横位、倒置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以标准姿势描述。特定的解剖学姿势规定如下: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方位术语按照上述解剖学姿势,又规定了一些相对的方位名词,按照这些方位名词,可以正确地描述各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这些名词都是一组组相应成对的,如: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是描述部位高低关系的名词。按照解剖学姿势,头在上足在下,故近头(颅)侧的为上,远离头(颅)侧的为下。如眼位于鼻的上方,而口则位于鼻的下方。为了与比较解剖学统一,也可用颅侧cranialis和尾侧caudalis作为对应名词,则对人体和四足动物体的描述就可相对比了。
前anterior或腹侧ventralis和后posterior或背侧dorsalis。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腹侧和背侧这组名词,可通用于人体和四足动物体。
内侧medialis和外侧lateralis,是描述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名词,如眼位于鼻的外侧,而在耳的内侧。
内internus和外externus,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名词,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的区别。
浅superficialis和深profundus,是指与皮肤表面的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即离皮肤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另外,如左sinister和右dexter,四肢的近侧proximalis乃指距肢体根部近,四肢的远侧distalis系指距肢体根部远;上肢的尺侧ulnaris与桡侧radialis和下肢的胫侧tibialis与腓侧fibularis,则相当于躯干的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解剖学重点总结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解剖学重点总结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系统解剖学实验报告 内容详尽,但请以实际操作为准,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系统解剖学实验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系统解剖学神经部分归纳总结,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解剖学视频,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实验考试,神经解剖学杂志,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系统解剖学重点,系统解剖学教学视频,系统解剖学第八版,神经解剖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系统解剖学神经部分归纳总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视频教学视频来源: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视频教材50集全-03(若视频无法观看,请戳最下方『阅读原文』)注:视频后半部分有本小节骨学总结,重点提要请戳页面最下方“往期回顾”。“ 重点提要(四)颅骨成人颅skull &由23块颅骨cranial bones&组成,另有6块听小骨(见前庭蜗器章节)。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和软骨牢固连接。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近卵圆形,形成颅腔,容纳和保护脑;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眶、鼻腔和口腔。1. 脑颅骨bones of cranium & 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和成对的顶骨及颞骨。图4-1(1)额骨frontal bone& 1块,位于颅的前上部,分为额鳞、眶部和鼻部,构成颅盖和颅底前部。额鳞内含有空腔,称额窦。眶部为后伸的水平薄骨板,构成眶上壁。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图4-2图4-3(2)筛骨ethmoid bone& 1块,为骨质菲薄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筛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其前份正中上突的骨嵴为鸡冠。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构成鼻中隔的上部。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的两侧,由许多蜂窝状小房构成,称筛窦(筛小房)。迷路内侧壁有上、下两个向下卷曲的骨板,即上鼻甲和中鼻甲。图4-4(3)蝶骨sphenoidbone& 1块,形似蝴蝶,位于颅底中央,其中部为蝶骨体,内有含气腔,称蝶窦。图4-5(4)枕骨occiptalbone& 1块,位于颅的后下部,呈勺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空下方两侧由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与寰椎相关节。图4-6图4-7(5)顶骨parietalbone& 2块,外隆内凹,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6)颞骨temporalbone& 2块,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它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呈椎体形,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称颞骨岩部,其内有前庭蜗器。图4-8图4-92. 面颅骨bones of facial cranium & 共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图4-10(1)上颌骨maxilla& 2块,构成颜面的中间部,几乎与所有其他面颅骨相接,骨内有一大的含气腔,称上颌窦。上颌骨下缘游离,有容纳上颌牙的牙槽。图4-11(2)鼻骨nasal bone& 2块,为长条形的小骨片,上宽下窄,构成外鼻的骨性基础。图4-12(3)泪骨lacrimalbone& 2块,位于眶内侧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参与构成泪囊窝。(4)颧骨zygomaticbone& 2块,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呈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隆凸,向外与颞骨相连接构成颧弓。(5)下鼻甲inferiorbone& 2块,位于鼻腔的外侧壁,薄而卷曲,贴附于上颌骨的内侧面。图4-13(6)腭骨palatinebone& 2块,位于上颌骨的后方,分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构成骨腭的后份,垂直部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图4-14(7)犁骨vomer& 1块,为垂直位呈斜方形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8)下颌骨mandible &1块,为面颅骨中最大者,分一体和两支。下颌体呈马蹄铁形。下缘圆钝,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体的前外侧面约对第2前磨牙根处有颏孔,为神经、血管穿出处。下颌支为长方形骨板。其后缘与下颌体相接处为下颌角,角的外侧为咬肌粗隆,是咬肌的附着处。下颌支内侧面中央有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开口于颏孔。下颌支上方有两个突起,前方为冠突,后方为髁突,髁突上端的膨大称下颌头,有关节面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头的下方较细,称下颌颈。两突之间的凹陷,称下颌切迹,为“下关穴”的位置。图4-15图4-16(9)舌骨hyoid bone &1块,呈蹄铁形,位于颈前部,介于舌和喉之间,与其他颅骨之间仅借肌和韧带相连。图4-173. 颅的整体观(1)颅盖calvaria& 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各骨之间有缝相连。额骨与两侧顶骨连接处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是矢状缝,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为人字缝。(2)颅底base of skull 可分为内面和外面。1)颅底内面internal surfaceof base of skull:由前向后呈阶梯状排列着3个窝,分别称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各窝内有许多孔、裂和管,它们大多通于颅外。图4-18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位置最高,由额骨眶部、筛骨和蝶骨构成。中央低凹部分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上有筛孔,有嗅神经通过,筛板的正中线上由向上突起的鸡冠。颅前窝借菲薄的筛板和额骨分别与其下方的鼻腔和眶隔开。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较颅前窝低,由蝶骨和颞骨等构成。中间为蝶骨体,上面形如马鞍,称蝶鞍,其中央凹陷为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于眶。管的外侧有眶上裂通入眶。蝶鞍两侧,从前内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延伸。在颞骨岩部的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 最深,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中央最低处有枕骨大孔,孔前方的倾斜面称斜坡。枕骨大孔的前外侧缘上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方有一十字形隆起称枕内隆凸,向两侧续为横窦沟,此沟向外移行于乙状窦沟,再转向下内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一卵圆形开口,即内耳门,向前外续于内耳道。2)颅底外面external surfaceof skull:颅底外面凹凸不平,神经、血管通过的孔裂甚多。由前向后可见:由两侧牙槽突结合形成的牙槽弓和由上颌骨与腭骨构成的骨腭。骨腭以上被犁骨分成左右两半的鼻后孔。鼻后孔两侧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小的棘孔。鼻后孔后方为枕骨大孔,孔两侧有椭圆形隆起的关节面称枕髁,髁前外侧稍上方有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髁外侧有不规则的孔为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与外耳门后方的乳突之间有茎突孔。颧弓根后方有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的横行隆起称关节结节。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隆凸下方为“风府穴”的位置。上述颅底的孔、管都有血管和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往往沿这些孔裂断裂,引起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图4-19(3)颅的前面anterior surfaceof skull:由大部分面颅和部分脑颅构成,共同围成眶和骨性鼻腔。图4-11)眶orbit: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呈四面椎体形,尖向后内方,经视神经管通入颅腔。底向前外,它的上、下缘分别称为眶上缘和眶下缘。眶上缘的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切迹(眶上孔),眶下缘中点的下方有眶下孔。眶的上壁薄而光滑,是颅前窝的底;眶的下壁是上颌窦的顶,其骨面上有沟称眶下沟,向前移行为眶下管,通眶下孔;眶的内侧壁很薄,主要由泪骨和筛骨眶板构成,邻筛窦,该壁近前缘处有泪囊窝,向下延伸为鼻泪管,通鼻腔;眶外侧壁后半上、下各有眶上裂和眶下裂。2)骨性鼻腔bony nasal cavity: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以筛板与颅腔相隔,下方以骨腭与口腔分界,两侧邻筛窦、眶和上颌窦。骨性鼻腔被骨性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骨性鼻中隔由筛板垂直板和犁骨构成。鼻腔前方的开口称梨状孔,后方为成对的鼻后孔。图4-12图4-20外侧壁结构比较复杂,有3个向下卷曲的骨片,依次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前二者属于筛骨,后者是独立的骨。各鼻甲下方有相应鼻道,分别称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3)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共4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图4-21额窦frontal sinus:位于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下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maxillary sinus: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体内,顶为眶下壁,底为上颌骨牙槽突,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不易引流。筛窦ethmoidal sinus:位于筛骨内,呈蜂窝状,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前、中、后3群筛小房。前、中群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群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sphenoidal sinius: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4)颅的侧面lateral surfaceof skull& 可见到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和蝶骨等脑颅骨以及上颌骨、颧骨和下颌骨等面颅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其后下方为乳突,前上方有由颞骨和颧骨共同构成的颧弓,颧弓的平面以上为颞窝。颞窝的前部,有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常构成一“H”形的缝,称翼点,为骨质最薄弱处。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若此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图4-104. 新生儿颅的特征& 新生儿颅骨与身长的比例相对较大,约占1/4,而成年人颅骨占身长的1/7。新生儿颅没有发育完全,其颅顶各骨之间留有间隙,由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颅囟,最大的囟在矢状缝与冠状缝相交处,呈菱形,称前囟(额囟),在1岁半左右前囟逐渐骨化闭合。在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有三角形的后囟(枕囟),在生后3个月左右即闭合。前囟在临床上常作为婴儿发育和颅内压变化的检查部位之一。图4-22图4-23往期回顾中西医临床医学微信号:zxclinicme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中西医临床医学(zxclinicme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一周知识回顾(16.7.18-16.7.24)每日一病案(47),脾胃病证,胃脘痛案,案五每日一病案(37),心脑病证,癫狂痫案,案二运动系统(12) ——体表标志每日一病案(36),心脑病证,癫痫案,案一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辛夷运动系统(9) ——躯干肌运动系统(7) ——下肢骨的连结运动系统(8) ——颅骨的连结、骨骼肌总论运动系统(8) ——颅骨的连结、骨骼肌总论运动系统(7) ——下肢骨的连结每日一病案(22),心脑病证,胸痹心痛案,案八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了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解表药——发散风寒药——紫苏叶运动系统(6) ——上肢骨的连结运动系统(5) ——关节学总论、躯干骨的连结运动系统(4) ——颅骨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2)------躯干骨每日一病案(5),肺系病证,哮喘案,?案二每日一病案(4),肺系病证,哮喘案,案??一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不论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有形物体,还是运动……四十多年来,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不同层次的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研究价值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深入探索的思路。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zxclinicmed本平台致力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与研究,欢迎广大医学生关注。大家可以在这里零基础学习专业医学知识,深入自己的医学知识爱好。目前为试运营阶段。热门文章最新文章zxclinicmed本平台致力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与研究,欢迎广大医学生关注。大家可以在这里零基础学习专业医学知识,深入自己的医学知识爱好。目前为试运营阶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报告小结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