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手术费用q波异常吗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UCG&& 心肌梗死& 非心梗异常Q波【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心脏超声(UCG)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12导联同步描记方法记录受检者常规ECG后,对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而ECG上出现异常Q波者,使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UCG作检测,对比分析作出明确诊断。结果 36例中11例为左室腔内假腱索、16例为心肌肥厚、3例为预激征侯群、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为老年肺心病。结论 ECG上出现异常Q波的因素甚多,与UCG联合诊断并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作出明确诊断。&&& &异常Q波的出现虽是心肌梗死(MI)者典型心电图(ECG)表现之一,但并非异常Q波均为MI所致。作者近几年来发现,造成非梗死性(NMI)Q波的临床情况众多。为明确诊断,我们对临床无心梗病史、常规ECG上显示异常Q波的36例做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UCG)检查,现将联合检诊结果报告如下。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 资料与方法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1& 对象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 选自1998年1月~2007年10月间,同步描记常规12导联(必要时增加右心或正后壁导联)ECG上3个或3个以上导联中、显示异常Q波而经临床排除MI病史者36例,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23~79岁。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2& 方法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2.1& ECG描记& 使用日本光电9320 型心电图描记仪,平卧位同步记录常规12导联,必要时加描右胸V3R、V5R导联,后壁V7、V8导联。异常Q波的ECG表现:宽而深的Q波或QS 波,Q≥同导联R波的1/4,Q宽度≥0.04s,复查中Q波不出现演变过程。异常Q波的定位判断同传统的MI定位标准[1]。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2.2& 心脏超声检测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应用ACUSON ASPEN型与PHILPS Envisor HD 2540A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 MHz。受检者取左侧卧位,依序对胸骨旁左室长轴、左室短轴、大动脉长轴、心尖四腔作常规检查及测量,必要时加做剑突下部位。严密观察受检者心内结构及心肌室壁运动,重点对异常Q波所反映的心室壁某个区域以及相对应室壁部位作反复扫查,寻找有无MI的超声表现特征[2],并以16段法为标准评价各室壁活动状况[2]。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 结果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1& 36例经临床病史、实验室等检查排除了MI外,心脏超声均未检出MI的特征性改变。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2& 5例心脏超声检测未发现心内结构明显异常者中,2例ECG胸前导联上V1、V2、V3导联呈QS型,貌似前间壁MI图形,同时又具有B型预激征候群(WPW)的诊断特征。另3例Ⅱ、Ⅲ、aVF导联上见异常Q波,貌似膈面MI。其中1例同时具A型WPW的诊断特征。2例同时具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图形,心脏超声检查可见左室壁出现收缩期再次收缩现象,符合LBBB的诊断特征。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3& 11例异常Q波多表现于肢体导联Ⅱ、Ⅲ、aVF导联或伴Ⅰ、aVL、V5、V6导联者,未见ECG上其他特异性改变。心脏超声检测中发现左室游离壁下部或近心尖部与室间隔中、上部之间均连续一条近于平行的粗大条索(3.5~6mm厚),可确诊为:左室腔内假腱索。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4& 20例心脏超声检诊证实心脏患有器质性病变:①16例呈心肌肥厚性改变& 11例符合肥厚性心肌病特征[3],其中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6例、流出道梗阻型2例、全心肌肥厚型2例、心尖肥厚型1例;5例因患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6 年以上,室间隔及部分游离室壁心肌增厚。异常Q波多见于Ⅱ、Ⅲ、aVF膈面导联,部分见于胸前V1、V2、V3导联,或V5、V6导联或高侧壁Ⅰ、 aVL、V6导联;②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 心腔显著扩大、心肌变薄,异常Q波表现于Ⅰ、aVL、V1、V2、V3等多导联;③2例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显示右室肥大、右房增大,异常Q波,主要表现于胸前V1、V2、V3R导联上。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 讨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 常规ECG在诊断MI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公认。传统概念认为,宽而深的Q波即为病理性Q波,表示“透壁”MI的演变已完成。但也逐渐发现,由于某些正常的或异常的心脏情况都可能引起Q波异常,本文36例异常Q波者,经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后证实病因多种,无1例为MI所致,尤其是左室假腱索引发异常Q波还鲜见报告。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异常Q波形成的机制与心脏除极向量变化相关[4],本组非心梗Q波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左室假腱索即左心室纤维肌束,内含传导组织与心肌细胞,为左室腔内解剖学正常变异。当左室游离壁下段或近心尖部至室间隔根部或室间隔上部,连接粗而厚的肌索时,其走行与室间隔几乎呈纵向平行。室间隔中上段连接部位增厚并对室间隔局部心肌形成牵拉,致使心肌除极向量发生改变。本组资料显示,异常Q波多表现在肢体导联或部分左心导联上。左室假腱索可引起多种心电活动异常[5],而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超声是当前确诊左室假腱索征象、厚度、位置的唯一方法。②心肌肥厚性改变。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肥厚产生的异常Q波与心室壁除级向量变化有关。当室间隔肥厚时,从左侧中部开始的QRS向右、向前、向上的QRS起始除极向量增大,因而在Ⅰ、Ⅱ、Ⅲ、aVL、aVF、V5、 V6导联可显示明显增深的Q 波,貌似高侧壁、膈面或外侧壁MI。③扩张性心肌病时心肌广泛缺血并纤维化,使病损区域心肌变薄、失去电激动的能力,从而产生异常Q波。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时,右心室心肌肥厚并扩大、横膈下降、心脏垂悬呈顺钟向转位,致使心室第一除极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异常改变,导致右心导联出现类似右室MI的异常 Q波,或V1、V2、V3导联r波变小甚至缺如,而类同前间隔MI。⑤预激与传导阻滞时引起异常Q波,与激动起源与传导发生改变有关。本文3例WPW引起异常Q波,可能是因为心室肌预激引起的起始QRS向量产生了类似MI的Q波向量。当预激位于右室前外侧时,产生向后、向左的预激向量,则在V1、V2甚至 V3导联上出现Q波,貌似前间壁MI,此类情况常见B型WPW;当心室预激发生于左室的后底部时,产生的起始除极向量则向右、向前,异常Q波可出现于Ⅰ、 aVL、V6导联,貌似高侧壁MI,此类多见A型预激征候群。完全性LBBB时,激动传导紊乱,原从左向右的正常QRS起始向量变成从右向左、向前,致使胸导联V1、V2、V3导联上呈QS型,类似前间壁MI;若QRS起始向量向上,则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类同膈面MI,文中2例在心脏超声检测中还出现室壁再次收缩现象。故当心室激动传导发生改变而又出现异常Q波时,诊断MI一定要慎重,可通过心脏超声做进一步检查以求确诊。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有学者观察到非MI性异常Q波还可见于脑血管意外、风湿性心脏病、多发性心肌炎等[6]。由此可见,除了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MI外,造成常规ECG上异常 Q波的临床情况甚多,常规ECG在确诊MI性Q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有一定限度。因此,对ECG检出异常Q波时,除了应密切结合临床外,应用心脏超声联合检诊可明确患者心内结构状况,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确诊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参考文献】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2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 钱蕴秋.超声诊断学.第1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4、322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4 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心血管组.临床心电向量图学.第1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6.73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5 Thakur RK, Klein GJ, Zardini M, et al. Left ventricular fibromuscular band is the substrate for 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J Am Cardiol, 8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6 梁坚坚.非心肌梗死性Q波临床意义探讨.实用心电学杂志,):194~195
36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心电图q波
】_心电图q波_怎么诊断_如何检查_注意事项-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心电图q波的诊断
&我们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经常出现心神不安的情况,这种情况给我们的老人带来了很大苦恼,同时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子女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让我们很多子女不能正常的工作,可以说影响一家人,需要我们做心电图进行检测,很多人可能对于心电图q波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心电图q波的相关情况吧!
1.心房肥大:分为左、右心房肥大或双心房肥大,心电图特点为P波异常,多见于慢性肺源性、性二尖瓣狭窄或各种病因所致心房肌增厚、房腔扩大。
2.心室肥大:分为左、右心室肥大或双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为QRS波异常,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或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扩大。
3.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为ST段和T波异常,简称ST—T改变,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作等。
4.心肌梗死:分为急性期和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为QRS波、ST—T显著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复正常,仅遗留坏死性Q波。
5.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为窦性心律,节律均衡,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就发生了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或精神紧张、发热、、和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甲低、颅内高压、老年人和部分药物反应。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异常,临床意义不大。
6.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之后常出现长间歇称为代偿间歇,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心电图表现为P波、QRS波和ST—T改变,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发的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但频发的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联律、三联律多见于多种心脏疾病。
异位心动过速:分为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类,又分为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除频率快、节律不齐外,前者心电图形态多正常,后者QRS波宽大畸形,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出现。
7.扑动与颤动:分为心房和心室两大类。心房扑动与颤动为频率在每分钟250~600次的异位节律,P波消失,代之以异常的“F”波,多见于老年心脏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扑动与颤动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生命危险,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心电图q波的相关情况,当我们的老人在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运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我相信我们的老人都一定能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4686阅读3372阅读3479阅读4801阅读4374阅读3353阅读3071阅读
3257阅读4515阅读4654阅读3574阅读4754阅读3085阅读3329阅读
09:03:40 15:28:55 19:21:54 10:40:25 09:48:58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一般来说肾萎缩与长时间肾脏疾病息息相关由于肾脏类疾病导致肾单位尤其肾小球受损使整个肾脏出现体积缩小肾萎缩和肾功能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当患者出现肾萎缩时已经或者必然会...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