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在深圳办理农转非非有没有影响

中国农村大学生拒绝户口“农转非”渐趋普遍
来源:新华网
在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下,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曾被称为&鲤鱼跳龙门&,因为这意味着能够将户口迁往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变成&城里人&,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当下中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农村户籍的&红利&渐增,越来越多的农家学子开始对&农转非&的机会说&不&。
家住浙江温州农村的周青洁前两天刚刚收到浙江农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经过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老师,得知将户口保留在老家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和就业,周青洁决定,去杭州上大学不迁户口。
据这个学校负责新生户口管理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大学新生大部分都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学校。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把户口迁移到学校的不足20%。
该校另一份志愿者调查显示,在已将户口&农转非&的学生中,有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在毕业时将户口转回农村。
&户籍管理制度严格,出来容易进去难,等到大学毕业再回迁,通常会很麻烦,甚至迁不回去。&至今仍是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周梅说。
周梅老家在浙江宁波,经济发展快,福利政策比较好,每年每个户口的分红就有1万元,如果迁出户口,4年里仅分红损失就达4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浙江,即便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学生,也情愿在原籍保留户口。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考上大学都不迁户口,因为村里每年都有集体经济和土地征用金的分红,这些分红都是按照户口来分的。&一直将户口保留在龙游县农村的邱微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户籍牵动的利益链条越来越长,其中包括承包地、宅基地的土地价值,农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大都市圈周边的农村更为明显),计划生育管控下相对宽松的生育指标等。
&村里集体经济弱,现在还没有分红,但是一个户口有5分地,如果村里搞工业,进行土地征用呢?&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说。
据介绍,浙江全省已推行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清产核资,量化为股权,均摊到村民身上。
农村孩子决定不愿意&农转非&的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西部省份也有发生。
高校实用信息
中国教育电视台特约合作网站中国高校之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reserved“农转非”不再吃香了吗?
实现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希望这种进程越快越好。
今年,老家农村的外甥女考上大学,但她没有选择把户口迁到学校所在的城市。起初,我觉得不太理解:我们当时考大学,一心就想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但听完表姐的解释,我觉得挺在理:“分地、审批宅基地、乡镇企业分红、拆迁补偿、还有各种补贴,把户口迁到城市得损失一大笔钱。这几年,我们这里考上大学,基本上都不迁户口。”
看来,时代真变了。如今的农村户口可不是贫困的代名词,附着在农村户口上的利好越来越多,怪不得从2003年起大学新生户口不需要统一转学校后,农村学生不转户口的越来越多。眼下,有的地方农村户口甚至比城镇户口还“金贵”,一些城里人都开始琢磨如何“非转农”。
农村户口越来越吃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农村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但农村真有那么好吗?
苏南农村恐怕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好的农村地区之一,扬州大学环境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4.3% 的“农二代”不愿留在农村,毕业后“农转非”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愿务农,是这些年轻人选择留城的首要原因。另外农村在职业选择、精神文化生活、中高端公共服务、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城市仍有很大的差距。
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把户口迁出农村,另一方面不愿意毕业后回到农村,看似两个矛盾的现象,却真实反映了我国的发展现状:支农惠农政策接连出台,农民享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城乡统筹逐步加速,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城乡在基本生活条件等硬件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公共服务、发展机会等软实力方面的鸿沟依然存在。因此,外甥女们一方面想作为农村集体的一员,分享附着在农村户口上面的实惠,另一方面,又想毕业后顺利“农转非”,在城里谋求更好的明天。
外甥女们能实现这种两全其美吗?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提速,这些地方发展日新月异,机会越来越多。一些城市也通过实行“积分入户”等政策,向越来越多的农村户口“新市民”打开了户籍之门。外甥女们毕业后在这些地方立足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但另一方面,不乐观的地方也不少。近年来,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大学毕业生要在“北上广”立足,难度比前些年更大了。大批的农民工、“农二代”,人已进城,却不能真正被城市接纳。除了大城市,其他城市的大门也并未向农村户口完全敞开。
我们都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只有自由流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很显然,当前在我国,人力资源的顺畅流动还受到不少限制。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户籍壁垒以及附着在它上面的公共服务与福利待遇,城乡整体差距依然不小。要消除这些限制,仍需时日,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希望这种进程能越快越好,这样外甥女们就能尽早在城乡之间进退自如,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过上幸福理想的生活。(顾仲阳)
责任编辑:李丽莉
·····上大学户口农转非有何利弊?_百度知道本网热线:
时间: 00:2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农民报  
农村户籍“红利”渐增 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农村户籍大学生纷纷通过户口 “农转非”成为城里人。但近年来,“农转非”对农村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在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农村生源较多的高校,近两年来把户口迁往学校的农村新生越来越少。在对兰州市各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六成农村大学生选择了不迁户口。
此外在青岛、苏州、南昌等城市的一些高校中,都存在迁户口的农村籍新生数量减少的情况。而且,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大学生有了“非转农”的念头,希望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
来自山东农村的研究生刘亮表示,很多农村籍新生不愿迁出户口,是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且农村户籍“红利”渐增。“现在‘农转非’容易,‘非转农’很难。而且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因为户口迁出后,农村学生在老家的宅基地和农田将被收回,如果拆迁,他得不到相应补偿。再说,户口不迁出也不会影响将来的考研、考公务员和找工作。”
有专家指出,农村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使得农村户口的吸引力增加。“三农”问题专家卢水生认为,很多农村籍新生不愿“农转非”,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好见证。以苏州为例,以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且以实物性收入为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农民收入在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樊元曾指出,如今在一些地区“农转非”风光不再,这既反映了我国30多年来深刻的经济社会变迁,也折射出了新的问题。他说,很多农村学生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出于现实考虑不迁户口,以便作为农村集体的一员分享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带来的福利;此外,大学生在城市谋生门槛越来越高,一旦毕业后没在城市找到工作,户口按规定退回原籍,一般很难再享有农村户籍的待遇。可见,农村集体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显然已被焦虑就业前景的农村学子看重。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新生拒绝迁户口体现出当前城市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一些人觉得,大学生 “农转非”降温对于农村发展也是一个契机。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雷鸣说,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人才,从乡土走出去的大学生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纽带。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配置城乡人力资源,实现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多铺设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创业的管道。比如,可以参照城市设立产业园区的思路,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园,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铺好政策通道。
一名网友认为,大学生“农转非”降温也体现出农村青年融入城市之难。为此,政府应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另外,“非转农”政策也应适度放开,给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更多回流的机会。
(编辑:力国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山西消费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山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经山西新闻网编辑转载的文章,请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联系不到作者的我们将对稿费保留,作者可与我们取得联系确认后领取。 联系方式:上大学,农转非没啥吸引力了
本报9月19日讯(记者 马瑛 高倩倩) 19日,记者在德州学院采访时了解到,日前德州学院正在为大一新生办理户籍等事宜,据了解,自2008年之后,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录取本省新生不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出台之后,德州学院大一新生入学要求转户口的人数从几千人一下锐减为百十人。
“我老家是安徽的,毕业之后应该不会留在德州,到时候还得转回去,太麻烦了。”设计学院的一名学生说。“我们班里有五六个外省的,但是大家都没有转户口,我是农业户口,转到学校就成了非农业户口,将来毕业时将户口转回去,也是非农业户口,村里的一些政策可能就没办法享受了。”来自江西宜春市的学生黄冰告诉记者。
据德州学院户籍科工作人员王道江讲,农业户口学生转到学校集体户后转为非农业户口,若将来毕业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或是工作单位不给落实户口,学生的户口将遣返回原籍,为非农业户口。
一上午记者随机调查了5个学院的20余名同学,其中有八九个外省的学生均表示不会转户口,怕麻烦,而农转非成了最主要的原因。
德州学院户籍科的王道江告诉记者,2008年之前,每年大一新生转户口的学生数量都在几千人,而2009届新生入学时,转户口的学生只有120人,2010届新生入学,转户口的学生只有97人。“今年招了6700多名新生,截至目前仅20余人转了户口。”王道江说,大学生选择不转户口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农村大学生的农业户口在家乡享有不少政策,比非农业户口金贵。另一个原因是,找工作的时候,单位不一定能将其户口落下,学生上大学后转户口没有必要。
作者:马瑛 高倩倩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09795条
评论173868条
评论138942条
评论105726条
评论10393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转非怎么办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