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的观察者模式网

孙武:美国是怎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的
观察者网编辑
关键字:&小学奥数共同核心美国教育
最近,一篇关于小学奥数的帖子在朋友圈被频频转发,令奥数界人士纷纷表示无辜“躺枪”。如今真相大白,数学花园探秘(迎春杯)全国组委会主任陈平向记者澄清,帖子中的题目都不是奥数题——此“小学奥数”题均改编自美国早年的部分智商测试题。
来自美国的智商测试题,改编成汉字的版本,最后竟让中国的“小学奥数”成了“反人类”。多少年来,奥数总在风口浪尖上,有一本书就叫《奥数是个替死鬼》,这样的套路,大家应该早就熟悉了。可是死了那么多次,奥数还要时不时被拿出来鞭尸,实在让人同情。
问题当然是出在媒体,但奥数界人士也有责任,手里有免死的王牌,却没有打好。快跟我念:“美国一直是奥数强国……奥数强国……奥数强国……”,“美国也搞奥数集训……奥数集训……奥数集训……”,一定要用背圣经的语调,念得特别虔诚。
不过近年来,这一招也要不好使了。因为在世界第一强国的教育界,也有一个像奥数一样的替死鬼,被批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那就是“共同核心”(Common Core)标准。你知道在华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是怎么黑“共同核心”的吗?
比如,一位哈佛MIT双硕士冯晓丹(Daniel Feng),逃离加州去弗吉尼亚,“孟父一迁”只为孩子教育躲避“Common Core癌细胞”。他贴出了一张图来进行说明,图中第一格,是通用的算术方法,第二格的算法,体现了Common Core提倡的创新思维。
他在投稿到华人圈某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表示:不要光听我说,到Google打入这两个词搜索一下,看文章前先去点images看图片,上面有许多原始例题、作业题、考试题的照片,自己品味品味是否心甘情愿让子孙后代受这种“教育”。
那么他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呢?他在最后写道:“即使我们能有幸把男女同厕、同性恋婚姻、升学招工AA制、非法移民时尚化等毒瘤一一割除,不刨掉Common Core的老根,美国仍然没有未来。”
原来美国教育界已经丢脸成这样了,你见过哪个中国家长对奥数有这么大的仇怨?
那么,这个被黑得这么惨的“共同核心”到底是什么?
早先美国教育是没有“举国体制”的,在美国著名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发布之后的26年里,美国各州教育体系相对独立,中小学课程和测试标准各不相同,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直到2010年6月,美国终于颁布“共同核心”,开始搞“全国一盘棋”。50个州中的45个州接受标准,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阿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州在州内部分地区推行标准,明尼苏达州接受语文标准,不接受数学标准。
图中蓝色的为已经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州
为推动教育改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力争上游”计划,为积极推行“共同核心”的州提供更多教育拨款。但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不适应而不接受“标准”,一些看重教育自主权的人批评“标准”企图把华盛顿的lehu10乐虎娱乐平台意志强加到地方。
可以看看欧美媒体是怎么说的。去年10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在Reddit网站上流传的一份美国三年级的数学试卷。试卷上,5x3=5+5+5=15的答案被判错误。家长们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批评美国的“共同核心”。
按照课标的要求,正如教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标注的那样,5x3要用3+3+3+3+3来计算。在后面一题中,要通过画一个矩阵来计算4x6,学生的答案又被判错,从照片看,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则是学生所画的转置矩阵。
不过“共同核心”标准的辩护者称,这样的评分很重要,这种训练能帮助学生到了九年级更好理解多元微积分。关键是让孩子们明白在做什么,而不是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种说法很牵强,尽管可以把积分看成是“进化的乘法”加以理解,但两者没有必然关联,由于乘法满足交换律,学生的答案在数学上显然是正确的。
也有辩护者称,这和“共同核心”无关,因为“共同核心”只是设立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由各州各地区的教师自己安排教学计划来满足这些标准。但无论如何,“共同核心”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连喜剧演员Louis CK都抱怨他女儿家庭作业中的奇怪问题。
除了奇怪的问题和解法,还有家长抱怨“共同核心”在“小组讨论”上走极端。
一位华人家长在朋友圈吐槽,儿子学校的数学课用了“共同核心”,他上的代数 II全是集体讨论,“测验的成绩不是看个人成绩,是小组里随机抽一个人,他的成绩就是全组每个人的成绩。上了两个多星期了,一开始儿子还有耐心,但是组里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有的人就是跟不上。他觉得花在真正的学习数学上的时间很少。”
据他说,打开儿子的课本,基本上每一页都是“Work with your group”(与你的小组协作),“be prepared to share with the class”(准备在课堂分享),“brainstorm”(头脑风暴),“discuss with your team”(与你的小组讨论),“explain to the class”(在课堂上解释)。就像文革时,说什么之前先要说“毛主席教导我们”。
这样一来,“低年级的数学课成了语文课,高年级的数学课成了社交课。这样下来,真正的数学内容就学不多,数学好的同学都受不了这样的缓慢拖沓节奏。”
学者王小东在微博上对此评论称:“奥巴马的教育改革完全是作死之道,问题是怎么拦住中国教育部的官僚及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带着中国追随美国作死。唉,还是大英帝国聪明啊,走中国原来的路!” 2014年,英国教育部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曾率领教育代表团访问上海,考察中国教育,借鉴中国经验,以帮助提升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此后,五名中国教师赴英国汉普郡综合学校“支教”了一个月。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则表示:“所以美国的粒子物理这种大科学团队里,年青人动嘴的一大堆,谈物理都眉飞色舞,都想展现leadership,动手编程拧螺丝的没几个,实不足惧。”
美国学生只剩下表达能力强了?也不尽然。有网友提出异议,贴出照片:“加州的好学区竞争很激烈,这是早上7:30,本学年学校7年级奥数竞赛报名的盛况。”
此时此刻,“奥数”一定热泪盈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孙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一位华人家长吐槽:打开儿子的课本,基本上每一页都是“与你的小组协作”,“准备在课堂分享”,“头脑风暴”,“与你的小组讨论”,“在课堂上解释”,就像文革时,说什么之前先要说“毛主席教导我们”。
黄金紫是交大致远学院2013届毕业生。他对“一根棒棒糖可以舔多少次?”的研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模拟自然界的溶解过程,发现直径一厘米的棒棒糖,要1000次才能舔完。黄金紫通过这一研究寻找和破解固体在水流中溶解的规律。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自发追求自己的兴趣,体验主动探究带来的快乐。
成功学主导下的个人奋斗,房子车子,妻子孩子,这些是人的基本权利,并不应该被嘲笑。但我们应该警醒的是,房子是你自己住的,但房价是社会问题;爱情是你自己追求的,但婚姻是社会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性的社会结构里,很多问题已经无法依赖个人所能解决。
过去,批评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最喜欢引用的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当时的公知尚且尊敬《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精神。现在,中国大学培养的学术人才不断涌现,有人却说宿舍简陋说明在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出了偏差。
大学里,所谓“水课”通常出现在非专业课里,一般来说,专业课是相对有保证的,尤其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我们的很多专业课,相对于世界名校来说也并不逊色。绝大多数的专业课,即使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至少消灭水课是比较可能的。我们和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非专业课,即所谓“通识教育”的课程上。
近年来,某些理工科专业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状况:企业求贤若渴,学子走投无路。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矛盾而尴尬的格局?原因出在教书育人的高校:很多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方向存在根本性的偏差,没有构建出“产、学、研”一体的有利格局。
人们时常批判中国的中小学只是应试教育的大本营,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向学生灌输简单的知识。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不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研究同时发现,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优势在大学期间消磨殆尽。这似乎是中国日益庞大的大学体系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
时常有人说,我们美国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不过,如果说到其中一些最理想的科研岗位(那些开展最激动人心工作的终身教职),那我们博士生的数量就过多了。许多人拼了命地往里挤,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很多年里,他们领着微薄的收入,在压榨他们知识与青春的体制中挣扎
只有不停地追逐梦想的人才会收获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这是两天前,在交大致远学院的毕业典礼上,2012届毕业生谈安迪告诉我们的。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他们一直在四川锦屏山中2400多米埋深的地下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追寻暗物质直接探测的梦想。
目前“一刀切”的减负政策,不仅无法造就杰出人才,在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上也基本无所作为,甚至有所倒退。部分地区的高考改革将使得未来许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是“科盲”,非常不利于国民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提高。缺乏科学精神,中国将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曾有一名中国的本科毕业生想去澳大利亚著名学府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他委托的中介机构看到他的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就帮助学生修改了成绩。但临近毕业时,澳大利亚的大学对学生做背景抽查,发函给该学生在中国就读的那所大学,结果发现该学生入学时提供的成绩不真实……
通过这个工作,我切实体验到清华大学资源的雄厚:如果不是孔令航同学受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的资助正好在MIT访问,我很难鼓起勇气与Wilczek他们主动联系,进而获得合作的机会。在初步完成理论分析之后,我们又能立刻在本单位找到实验组完成对理论的验证。这种种便利条件,国内无出其右。
我们希望更多香港人能够注意到香港的这次机遇。对于年轻人的改变,每一代都说一代不能和一代比,有的是好,有的是坏,但我相信只要环境是开放的,有竞争的压力在,年轻人必须要跟着时代大势去发展,不能停留在后面。
就这么几本书,翻来覆去用了这么多年,而且除了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考试,还有拔贡、举人大挑,以及秀才的平日考试,名目繁多,年年考,每个省都考,能出能用的,也基本用得差不多了。考生们复习起来自然比现在方便得多,教材就摆在那里,背熟就得了。但这对考官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给欧洲国家极大的震撼。于是欧洲开始学习苏联,在高中教育中引入向量和矩阵等高难度知识。当时,日本也遵照欧洲诸国,加大高中数学的难度,然而很快社会开始对这种“填鸭式教育”展开批判。于是,日本社会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有这样一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这些据说都是“落第秀才”。问题是,这四个字怎么会沦落到安慰高考差生的地步?这身份是你想要就能要的吗?
最近有几位年轻朋友向我抱怨“就业难”的问题:他们在985、211高校都有华丽的学历。可是一到毕业季,就业的压力便来得格外残酷。我对这些年轻朋友表示深深的同情。客观地说,他们都是勤奋向上的好青年,而文科专业今天的“就业难”,恰恰是文科专业十几年来“野蛮生长”的结果。
小学生教材西化,甚至存在着“和平演变”的可能,这样耸动的观点值得各方,尤其是教育界人士注意。但认为“萧红回忆美好童年就是美化民国,梁晓声描写60年代辛劳的妈妈就是抹黑共和国”,这个逻辑就比较勉强了,也偏离了讨论的逆向种族主义主题。
无论对于信众还是对于非信徒,对圣经的“祛魅”都是一件好事。就好比一个孩子,你越不让他做什么,营造神秘的氛围,他就越容易对其念念不忘乃至奉为神明。让中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学习圣经文学,是“祛魅”的重要一步。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现代学术圣经研究已经发展了二百多年以上的年代,更有幸生活在一个圣经文化圈以外的强势文明当中,这让我们更有条件以一种平和而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圣经。
中国古代学额制度是政治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载体。学额的分配实质上是国家资源和权力在基层的分配。秀才是清代基层绅士的主力,入学,成为秀才(生员)是获得进身和入仕的第一道门槛,意味着摆脱了“民”的身份,拥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特权。
o&最热新闻&o还在喷奥数?看看美国人怎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_好玩的数学-爱微帮
&& &&& 还在喷奥数?看看美国人怎么把数学课上成语…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武最近,一篇关于小学奥数的帖子在朋友圈被频频转发,令奥数界人士纷纷表示无辜“躺枪”。如今真相大白,数学花园探秘(迎春杯)全国组委会主任陈平向记者澄清,帖子中的题目都不是奥数题——此“小学奥数”题均改编自美国早年的部分智商测试题。来自美国的智商测试题,改编成汉字的版本,最后竟让中国的“小学奥数”成了“反人类”。多少年来,奥数总在风口浪尖上,有一本书就叫《奥数是个替死鬼》,这样的套路,大家应该早就熟悉了。可是死了那么多次,奥数还要时不时被拿出来鞭尸,实在让人同情。问题当然是出在媒体,但奥数界人士也有责任,手里有免死的王牌,却没有打好。快跟我念:“美国一直是奥数强国……奥数强国……奥数强国……”,“美国也搞奥数集训……奥数集训……奥数集训……”,一定要用背圣经的语调,念得特别虔诚。不过近年来,这一招也要不好使了。因为在世界第一强国的教育界,也有一个像奥数一样的替死鬼,被批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那就是“共同核心”(Common Core)标准。你知道在华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是怎么黑“共同核心”的吗?比如,一位哈佛MIT双硕士冯晓丹(Daniel Feng),逃离加州去弗吉尼亚,“孟父一迁”只为孩子教育躲避“Common Core癌细胞”。他贴出了一张图来进行说明,图中第一格,是通用的算术方法,第二格的算法,体现了Common Core提倡的创新思维。他在投稿到华人圈某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表示:不要光听我说,到Google打入这两个词搜索一下,看文章前先去点images看图片,上面有许多原始例题、作业题、考试题的照片,自己品味品味是否心甘情愿让子孙后代受这种“教育”。那么他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呢?他在最后写道:“即使我们能有幸把男女同厕、同性恋婚姻、升学招工AA制、非法移民时尚化等毒瘤一一割除,不刨掉Common Core的老根,美国仍然没有未来。”原来美国教育界已经丢脸成这样了,你见过哪个中国家长对奥数有这么大的仇怨?那么,这个被黑得这么惨的“共同核心”到底是什么?早先美国教育是没有“举国体制”的,在美国著名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发布之后的26年里,美国各州教育体系相对独立,中小学课程和测试标准各不相同,没有全国统一标准。直到2010年6月,美国终于颁布“共同核心”,开始搞“全国一盘棋”。50个州中的45个州接受标准,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阿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州在州内部分地区推行标准,明尼苏达州接受语文标准,不接受数学标准。图中蓝色的为已经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州为推动教育改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力争上游”计划,为积极推行“共同核心”的州提供更多教育拨款。但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不适应而不接受“标准”,一些看重教育自主权的人批评“标准”企图把华盛顿的政治意志强加到地方。可以看看欧美媒体是怎么说的。去年10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在Reddit网站上流传的一份美国三年级的数学试卷。试卷上,5x3=5+5+5=15的答案被判错误。家长们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批评美国的“共同核心”。按照课标的要求,正如教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标注的那样,5x3要用3+3+3+3+3来计算。在后面一题中,要通过画一个矩阵来计算4x6,学生的答案又被判错,从照片看,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则是学生所画的转置矩阵。不过“共同核心”标准的辩护者称,这样的评分很重要,这种训练能帮助学生到了九年级更好理解多元微积分。关键是让孩子们明白在做什么,而不是得到正确的答案。这种说法很牵强,尽管可以把积分看成是“进化的乘法”加以理解,但两者没有必然关联,由于乘法满足交换律,学生的答案在数学上显然是正确的。也有辩护者称,这和“共同核心”无关,因为“共同核心”只是设立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由各州各地区的教师自己安排教学计划来满足这些标准。但无论如何,“共同核心”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连喜剧演员Louis CK都抱怨他女儿家庭作业中的奇怪问题。除了奇怪的问题和解法,还有家长抱怨“共同核心”在“小组讨论”上走极端。一位华人家长在朋友圈吐槽,儿子学校的数学课用了“共同核心”,他上的代数II全是集体讨论,“测验的成绩不是看个人成绩,是小组里随机抽一个人,他的成绩就是全组每个人的成绩。上了两个多星期了,一开始儿子还有耐心,但是组里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有的人就是跟不上。他觉得花在真正的学习数学上的时间很少。”据他说,打开儿子的课本,基本上每一页都是“Work with your group”(与你的小组协作),“be prepared to share with the class”(准备在课堂分享),“brainstorm”(头脑风暴),“discuss with your team”(与你的小组讨论),“explain to the class”(在课堂上解释)。就像文革时,说什么之前先要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这样一来,“低年级的数学课成了语文课,高年级的数学课成了社交课。这样下来,真正的数学内容就学不多,数学好的同学都受不了这样的缓慢拖沓节奏。”学者王小东在微博上对此评论称:“奥巴马的教育改革完全是作死之道,问题是怎么拦住中国教育部的官僚及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带着中国追随美国作死。唉,还是大英帝国聪明啊,走中国原来的路!”2014年,英国教育部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曾率领教育代表团访问上海,考察中国教育,借鉴中国经验,以帮助提升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此后,五名中国教师赴英国汉普郡综合学校“支教”了一个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则表示:“所以美国的粒子物理这种大科学团队里,年青人动嘴的一大堆,谈物理都眉飞色舞,都想展现leadership,动手编程拧螺丝的没几个,实不足惧。”美国学生只剩下表达能力强了?也不尽然。有网友提出异议,贴出照片:“加州的好学区竞争很激烈,这是早上7:30,本学年学校7年级奥数竞赛报名的盛况。”此时此刻,“奥数”一定热泪盈眶。如何转载本文?后台请回复:转载喜欢这篇文章?更多精彩内容,下载观察者网App吧!不要评价我是粉是红,我的世界比你缤纷得多。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好玩的数学以数学学习为主题,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标,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传奇的数学人物等,为你展现一个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每周还有三道题等着你来挑战!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  |  |  | 
    > 校长频道 > 专家观点 > 正文
美国是怎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的孙武
&& 8:02:42  来源:观察者网
&&&&& 最近,一篇关于小学奥数的帖子在朋友圈被频频转发,令奥数界人士纷纷表示无辜“躺枪”。如今真相大白,数学花园探秘(迎春杯)全国组委会主任陈平向记者澄清,帖子中的题目都不是奥数题――此“小学奥数”题均改编自美国早年的部分智商测试题。
&&&&& 来自美国的智商测试题,改编成汉字的版本,最后竟让中国的“小学奥数”成了“反人类”。多少年来,奥数总在风口浪尖上,有一本书就叫《奥数是个替死鬼》,这样的套路,大家应该早就熟悉了。可是死了那么多次,奥数还要时不时被拿出来鞭尸,实在让人同情。
&&&&& 问题当然是出在媒体,但奥数界人士也有责任,手里有免死的王牌,却没有打好。快跟我念:“美国一直是奥数强国……奥数强国……奥数强国……”,“美国也搞奥数集训……奥数集训……奥数集训……”,一定要用背圣经的语调,念得特别虔诚。
&&&&& 不过近年来,这一招也要不好使了。因为在世界第一强国的教育界,也有一个像奥数一样的替死鬼,被批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那就是“共同核心”(Common Core)标准。你知道在华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是怎么黑“共同核心”的吗?
&&&&& 比如,一位哈佛MIT双硕士冯晓丹(Daniel Feng),逃离加州去弗吉尼亚,“孟父一迁”只为孩子教育躲避“Common Core癌细胞”。他贴出了一张图来进行说明,图中第一格,是通用的算术方法,第二格的算法,体现了Common Core提倡的创新思维。
&&&&& 他在投稿到华人圈某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表示:不要光听我说,到Google打入这两个词搜索一下,看文章前先去点images看图片,上面有许多原始例题、作业题、考试题的照片,自己品味品味是否心甘情愿让子孙后代受这种“教育”。
&&&&& 那么他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呢?他在最后写道:“即使我们能有幸把男女同厕、同性恋婚姻、升学招工AA制、非法移民时尚化等毒瘤一一割除,不刨掉Common Core的老根,美国仍然没有未来。”
&&&&& 原来美国教育界已经丢脸成这样了,你见过哪个中国家长对奥数有这么大的仇怨?
&&&&& 那么,这个被黑得这么惨的“共同核心”到底是什么?
&&&&& 早先美国教育是没有“举国体制”的,在美国著名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发布之后的26年里,美国各州教育体系相对独立,中小学课程和测试标准各不相同,没有全国统一标准。
&&&&& 直到2010年6月,美国终于颁布“共同核心”,开始搞“全国一盘棋”。50个州中的45个州接受标准,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阿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州在州内部分地区推行标准,明尼苏达州接受语文标准,不接受数学标准。
图中蓝色的为已经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州
&&&&& 为推动教育改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力争上游”计划,为积极推行“共同核心”的州提供更多教育拨款。但一些家长因担心孩子不适应而不接受“标准”,一些看重教育自主权的人批评“标准”企图把华盛顿的政治意志强加到地方。
&&&&& 可以看看欧美媒体是怎么说的。去年10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在Reddit网站上流传的一份美国三年级的数学试卷。试卷上,5x3=5+5+5=15的答案被判错误。家长们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批评美国的“共同核心”。
&&&&& 按照课标的要求,正如教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标注的那样,5x3要用3+3+3+3+3来计算。在后面一题中,要通过画一个矩阵来计算4x6,学生的答案又被判错,从照片看,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则是学生所画的转置矩阵。
&&&&& 不过“共同核心”标准的辩护者称,这样的评分很重要,这种训练能帮助学生到了九年级更好理解多元微积分。关键是让孩子们明白在做什么,而不是得到正确的答案。
&&&&& 这种说法很牵强,尽管可以把积分看成是“进化的乘法”加以理解,但两者没有必然关联,由于乘法满足交换律,学生的答案在数学上显然是正确的。
&&&&& 也有辩护者称,这和“共同核心”无关,因为“共同核心”只是设立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由各州各地区的教师自己安排教学计划来满足这些标准。但无论如何,“共同核心”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连喜剧演员Louis CK都抱怨他女儿家庭作业中的奇怪问题。
&&&&& 除了奇怪的问题和解法,还有家长抱怨“共同核心”在“小组讨论”上走极端。
&&&&& 一位华人家长在朋友圈吐槽,儿子学校的数学课用了“共同核心”,他上的代数 II全是集体讨论,“测验的成绩不是看个人成绩,是小组里随机抽一个人,他的成绩就是全组每个人的成绩。上了两个多星期了,一开始儿子还有耐心,但是组里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有的人就是跟不上。他觉得花在真正的学习数学上的时间很少。”
&&&&& 据他说,打开儿子的课本,基本上每一页都是“Work with your group”(与你的小组协作),“be prepared to share with the class”(准备在课堂分享),“brainstorm”(头脑风暴),“discuss with your team”(与你的小组讨论),“explain to the class”(在课堂上解释)。就像文革时,说什么之前先要说“毛主席教导我们”。
&&&&& 这样一来,“低年级的数学课成了语文课,高年级的数学课成了社交课。这样下来,真正的数学内容就学不多,数学好的同学都受不了这样的缓慢拖沓节奏。”
&&&&& 学者王小东在微博上对此评论称:“奥巴马的教育改革完全是作死之道,问题是怎么拦住中国教育部的官僚及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带着中国追随美国作死。唉,还是大英帝国聪明啊,走中国原来的路!” 2014年,英国教育部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曾率领教育代表团访问上海,考察中国教育,借鉴中国经验,以帮助提升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此后,五名中国教师赴英国汉普郡综合学校“支教”了一个月。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则表示:“所以美国的粒子物理这种大科学团队里,年青人动嘴的一大堆,谈物理都眉飞色舞,都想展现leadership,动手编程拧螺丝的没几个,实不足惧。”
&&&&& 美国学生只剩下表达能力强了?也不尽然。有网友提出异议,贴出照片:“加州的好学区竞争很激烈,这是早上7:30,本学年学校7年级奥数竞赛报名的盛况。”
&&&&&&&&&&&&&&&&&&&&&&&&&&&&&&&&&&&&&&&&&&&&&&&&&&&&&&【】【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合法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信/来电(,3086138)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
??????????
 频道合作&&欢迎同类网站交换链接
&&&&&&&&&&&&&&&&&&
版权所有:&
E-mail:& 服务热线:& QQ: 774072 新浪UC: &&-& &&- &&&-& &&-& & -& &&-& &&-&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CopyRight &
China Schoolmaster&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察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