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方案的转化工作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是《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子课题。根据上级组织的指示,经本课题小组研究决定,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心理学理论
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3、哲学理论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新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
4、现代课堂教学理论
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该理论是充分调动学困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5、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困生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6、因材施教理论
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7、全教会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
新世纪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向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其他如“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观点,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论,面向全体的观点,着眼学生发展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意义
虽然在学困生方面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但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思考呼吁的层面。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和优化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学困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教学环境条件、教师素质、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再有大部分的家长文化低下,对孩子的教育少之又少,所以某些学生在某一学科或某几科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学习障碍或困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初中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开展探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工作,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探索价值的。本课题从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希望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内因方面找到一些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方法,为教育者提供一点改善学生学习困难的对策,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向重要举措。
(三)课题的界定
1、“学生学习困难”的涵义
所谓学生学习困难(以下简称“学困生”)是指目前一些智力正常或超常儿童在某个科目或某类科目(如文化基础课)方面获得或应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有一个甚至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或困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指导,给予补充和矫治的学生。
2、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分析
学生学习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在这里我们仅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探究其原因。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大致是在气质、创造力、观察力、意志力、处理难题能力、考试焦虑度和心理健康等个性因素上有较大缺陷。他们或个性抑郁、学习时观察不够全面仔细;或意志力薄弱、仅忙于应付作业,无法处理难题,惧怕考试;或更无创新意识,心理健康欠佳,情绪不稳定,自卑、缺乏自信心,遇事易冲动,情绪的迁移,有的厌世、行为古怪、早恋等,或兼而有之。我们主要是从调查学生学习现状入手,然后通过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归纳出学困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内外作业等学习行为所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某些共同特点。
3、“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通过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是《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子课题,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县都成立课题领导组,合肥市又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学校以校长为首也成立了课题组,可以说是组织严密,制度建全;
2、该课题成员年富力强,从教第一线多年,个人钻研学生心理学十数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题组成员多数较为年轻,没有较多家庭负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和研究,具有极为强烈的科研热情和较好的研究能力。
3、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调查访问、文献研究、实验教学等方式进行开展研究,这些方面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保障。我校已接通宽带网,学校配置了先进的电脑设备,可以随时上网浏览收集资料。可以说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校图书室有着近万册的藏书,特别是教育书籍非常丰富,可以随时查阅。另外,学校的教育经费运转良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所有这些,为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帮助学困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研究要解决的具体任务是:
1、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
2、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出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2.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作业等方面来进行观察、访谈、跟踪、辅导,以求得转化这类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使这类学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5、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撰写开题报告。
&2、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3、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相关调查问卷。
&4、调查问卷分析,形成课题调查报告。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准备以本校七—九级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并辅之以下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心理观察法、榜样示范法、测查法、层次教学法、经验提炼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谈话法、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
1、综合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可以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缩短研究周期非常重要。
3、比较分析法。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并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4、个案研究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既提高了研究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丰富了此次课题研究的内涵。
七、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调查学生学习现状入手,来掌握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心理学分析对数据整理、事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学困生所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某些共同特点作为研究重点,最后从中探究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已达到课堂的优化。具体思路是:
1、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进程。
2、建立实施组织,明确分工职责。
3、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
&4、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总结出学困生成因。
5、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6、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7、经验交流,撰写实验研究解题报告,等待有关单位验收、结题。
(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9年7月—10月,4个月时间)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2、拟订研究方案,提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落实到人。
3、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他们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熟悉研究原则与方法。
5、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6、筹备建立学校课题研究专题网站(页)和全员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每位教师都要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参与研究课题工作,为进入研究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8个月时间)
1、开展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并重的研讨会、交流活动。
2、对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
3、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
4、学困生教学对策的研究。
5、实验效果的经验交流。
6、进行课题研究中期论证,开课题研究中期论证会。
7、撰写阶段性报告和总结。
第三阶段:自我评估阶段(2010年7月至8月,2个月时间)
<span style="CoLor: #、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总结与评估,提炼形成研究成果。完成《学困生教学反思集》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心理调查,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学困生个性心理辅导策略方法集》和《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7月—8月,4个月时间)
1、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建立案例、报告、调查等各方面档案。
2、认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撰写研究实验结题报告。
3、召开课题组结题大会,进行成果展示。
4、准备相关资料、提交有关方面验收。
八、本课题组织机构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孙家好、罗兆华
员:陈文杰、汪邦银、黄荣刚、朱庭元、程本法、陈乐、李勤全体参与研究教师
(二)研究人员分工
&&1、组长孙家好、罗兆华全面负责
&2、罗兆华、陈文杰& 黄荣刚负责课题的具体研究实施
&&3、论文撰写:全体组员(主笔:罗兆华、陈文杰、黄荣刚、朱庭元、程本法、陈乐等)
4、信息收集、资料管理员:汪邦银、黄荣刚
5、问卷制定:罗兆华、陈文杰、黄荣刚
7、信息汇总与分类:汪邦银、程本法&
8、心理咨询分析:李勤
9、行为治疗实验:李勤
10、资料整理、分类、统计、分析:陈文杰、汪邦银、黄荣刚、朱庭元
九、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
1、《学困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研究文集》
2、《学困生心理指导或治疗策略文集》
&3、《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优秀论文集&
&&&&最终成果;《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韩凤利的BLOG
&我的日志分类
My Article Sort
NEW article
New Announcement
&我的相薄分类
&最近更新日志
&&《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10:29:59 &
《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总课题组
一、课题及课题组基本情况介绍
1.课题名称: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
2.课题的定位:
(1)此课题属于县级科研课题。
(2)立足我县学校实际情况,帮助学困生转化,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3.课题组的情况:
2008年12月正式启动。启动的最初阶段,首先确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题目,调研延庆县学困生基本状况,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组建课题组,确定4所实验校。
4.课题组的成员构成:
总课题组由德育研究室主任、教研员、实验校教育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德育主任构成。成员共14人(李志东、韩凤利、刘全、王春山、杨敬芳、池尚有、曹学琴、程玉玲、赵爱华、霍桂文、郝进萍、吴书兴、孙建成、王爱云)。此外实验班班主任、学科教师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进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1.2007年9月,承接《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
2.2007年10-11月,到延庆三中,沈家营中学,大柏老小学调研。分别和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部分科任教师以及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为问卷制定提供了第一手依据。
3.2008年3月,《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编制问卷。
制的问卷进行逐项研讨并修改。(2)确定城、川、山共九所中小学作为全县中小学的代表。召集德育主任召开问卷前测的工作安排会。
5.2008年5-7月,问卷前测。
(二)课题实验阶段
6.2008年9-11月,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整理调查问卷数据,逐项分析,字勘句斟,耗时两个月,完成了近万字,43幅统计图表的《延庆县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7.2008年12月,召开《学困生学习策略与方法转化的研究》研讨会。研讨会确定了十一学校、旧县中学、大榆树小学为实验校。在会议上把延庆县学困生现状做了简要的说明,同时要求实验校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实验校档案并要求学困科目教师和班主任撰写学困生转化方案。刘进主任对课题的意义和方向进行了指导。
820081226庆县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并对该校实施方案和教师撰写的转化方案提出修改建议。29日到旧县中学,对全校教师进行课题培训,并对课题实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9.2009年1月,对十一学校中学和大榆树小学的实施方案、学困生转化措施提出修改意见。
(三)实验及检验修改阶段
10.2009年4月,在十一学校召开月度总结会。各校报告实验情况。(1)点评教师的《学困生转化方案》,(2)月工作计划,(3)月工作进展情况,(4)存在的问题(5)德育研究室对学校的实验方案和教师的转化方案进行点评
11.2009年6月,德育研究室到十一学校中、小学,旧县中学和大榆树小学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检查课题的落实情况,检阅档案,了解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009年8月,向教委德育科汇报学困生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2009年9月,征收实验学校阶段工作总结。提炼经验,找出不足。各校评选一位优秀实验教师。
14.2009年11月,在教科研中心召开课题实验方案的修订研讨会。中心主任对实施方案的修改做了具体的指导。确定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管理和教学两方面。
15.2009年12月,召开延庆县学困生策略与方法研究研讨会。四所实验校的副校长和教学主任和德育主任参加研讨会。会上对学困生研究做了阶段性总结,并对修改后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确定新的实施方案,参会的每个成员都作了积极的发言。
三、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一)教委和学校有关领导对本课题开展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
学困生的存在长期困扰着许多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校都在积极想办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希望能进行专门的研究。教委和教科研中心领导对本课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当中。刘进主任多次对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给予指导,实验校的校长亲自挂帅组建学困生帮扶团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各级领导的参与和支持给我们奠定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二)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
总课题组两个月召开一次实验校课题研讨交流会,实验校也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召开研讨会,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重要保障。课题组以会带训,培训实验教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报告延庆县学困生基本情况,讲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在研讨会中各校汇报实验开展情况,存在问题,通过交流研讨统一思想认识,达成共识,加强了对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采取有效的学困生转化措施
总课题组要求各实验教师要结合学困生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转化措施:1.找准学困原因,2.根据原因设定转化措施,3.转化措施要能量化,以月为单位看转化效果,4.转化过程要有文字记录,及时整理档案,5.转化措施要具体。实验校积极组织实验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制定具体的转化措施,形成文字资料并归档。
在学校层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转化措施。如:十一学校中学提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工,积极实施年级分层、班内分组教学,并按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定期考核、有序流动原则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优等生演戏,中等生看戏,学困生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不正常现象,不剥夺学困生&回答、质疑、演示,练习&的机会;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学习、个别矫正学习和教师辅导补差、学法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困生创造需要的教学条件。旧县中学把学因生划分成四种类型:无兴趣型、不良习惯型、心理素质差型、读书无用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十一学校小学制定的转化措施与家长达成共识;坚持每周一次与家长联系,请学困家长走进课堂;对学困生采取一帮一策略;实行赏识教育;对学困生进行多样评价;留分层作业;不定期谈话;班内设&光荣榜&对学困生及时表杨。大榆树小学在课堂上更多的给学困生提供提问和板演的机会,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不定期的和学困生进行交流,及进鼓励;在学困生中开展&我进步,我快乐&的学习竞赛活动,对成绩提高的学困生及时奖励。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学困生成绩提高的重要保障。
四、取得的效果
(一)学困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部分学困生摆脱学困。四所实验校学困生三科平均成绩分别十一学校中学49.4分,旧县中学44.4分,十一学校小学60.8分,大榆树小学70.7分。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帮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困生的平均成绩显著提高,尤其是中学,提高辐度超过50%。十一学校中学提高53.5%,旧县中学提高51.3%,小学阶段,由于知识简单,学困成绩普遍好于中学,但对于同龄学生而言已属学困,是急待帮助的群体。虽然提高辐度没有超过中学,但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尤其是十一学校小学提高34.4%。大榆树小学提高6.1%,大榆树小学这次成绩提高的辐度虽然小了点,但同样值得祝贺。
(二)取得了宝贵的研究经验。通过一学年的研究,总课题组对课题未来的研究成果充满了信心,教师的研究意识、成果意识逐渐增强,科研能力逐渐提高,这个过程是真正的财富。在前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之上,课题组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增加并改动了研究内容,准备增加实验学校,扩大实验范围。
四、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1.学困生管理机制不健全。从学校管理到年级管理到班级管理没有系统的管理机制,凭教师的工作热情不能维持长久。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这样就需要有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做保障。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研究学校、年级、班级管理对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与方法,并解决学困生评价标准。
2.学困生成绩反复不定。如何提高转化措施的持久性是教师们在实验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有局限性,缺少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今后我们研究的重心将转移到学科教学当中,分别成立三个学科教研组,针对不同学科总结归纳学困生的各类学习问题,采取针对措施,加强转化和巩固效果。
3.家长配合度不够满意。多数学困与家教的方式方法有关,取得家长的配合是转化成功的重要渠道,学校在家校互动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下一阶段,我们要在家长培训方面做些工作。
4.精力和经验不足。学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不多,且教学工作任务重,精力有限。网上信息量不多,又没有专著,无法买到关于学困生的新版著作,缺乏可借鉴的经验。
5.缺少科研经费,无法外出考察学习。
《延庆县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总课题组
2009年12月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
《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17:19:56 | By: 11吕桂心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智力发展上有偏差的儿童,他们不愿意学习,且学习成绩不良,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类是道德修养上有问题的儿童,这是一个学坏了的孩子,令人讨厌的孩子,不讲道德误人歧途的孩子。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的研究是指通过探究和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和闪光点,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切实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改善学生心理品质为重点,以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小学学困生的障碍成因和解决对策。
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逆反心理调查和反思
2)学困生的特点、分析与成因
3)学困生行为、学习习惯的研究对策
4)学困生课堂转化的研究对策
5)学困生教育管理及转化工作的研究对策
6)学困生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的研究对策
研究方法:分析比较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情感排障、谈话法、教学渗透等方法。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申报课题.
1、提出课题,成立课题组。
2、开展学困生成因的调查,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积极撰写实施方案。
3、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知识和有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8月)开题报告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四、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1年7月---2011年12月月完成第一、第二篇读书笔记.。
2012年1月---2012年5月完成第三、第四篇读书笔记。
2011年7--9月完成第一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11年10-12月完成第二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12年1--3月完成第三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月完成第四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012年5月.,准备提出结题申请。
&2012年6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 研究结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表现。
阅读全文(96) |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