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职宿管会的七大部门法

七大职能部门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完整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大职能部门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完整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欢迎您访问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门户网站!
欢迎您访问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门户网站!
&&&&&&&&&&&&&&&&&&&&&&&&&&&&&&&&&&&&&&&&&&&&&&&&&&&&&&&&&&&&&&&&&&&&&&&&&&&&&&&&&&&&&&&&&&&&&&&&&&&&&&&&&&&&&&&&&&&&&&&&&&&&&&&&&&&&&&&&&&&&&&&&&&&&&&&&&&&&&&&&&&&&&&&&&&&&&&&&&&&&&&&&&
&&&&&&&&&&&&&&&&&&&&&&&&&&&&&&&&&&&&&&&&&&&&&&&&&&&&&
&&&&&&&&&&&&&&&&&&&&&&&|&&
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政办发[号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ww. 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制订的《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关于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实施方案
省人口计生委 省财政厅 省劳动保障厅
随着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为保证《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的规定落到实处, 日,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退休时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劳社文[2004]35号),明确规定:对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时按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且领取的养老金中未包含计划生育奖励项目的企业退休人员,由企业一次性奖励3500元。对长期停产或破产等企业无力支付该项奖励的,按隶属关系,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企业主管部门确无力解决的,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为了促使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规定落到实处,现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企业退休职工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对象
(一)奖励对象是国有和县属以上集体企业退休职工,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当地实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号)以来,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3.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退休时按统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4.领取的养老金中未包含计划生育奖励项目(指不包含加发5%退休金或补充养老保险计生奖励)。
(二)符合上述条件的,在企业改制中与所在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原国有和县属以上集体企业职工。
(三)不包括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和没有曾被国有和县属以上集体企业正式招用工作经历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退休人员。
二、区别对待,认真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已经退休的奖励对象,有条件的,应一次性兑现;一次性兑现确有困难的,应在2-5年内分期兑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督办检查,督促企业按规定落实奖励政策。
对停产、半停产、破产及改组改制企业,采取分级负责、分期兑现的办法,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奖励资金的渠道,依据鄂劳社文[2004]35号文件规定,按企业的隶属关系,由本级主管部门和本级政府负担。即:中央在鄂企业由中央主管部门负责解决;省属企业由省级负责解决;市属企业由市级负责解决;县属企业由县级负责解决。对停产、半停产、破产及改组改制企业,应将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资金纳入到企业资产清算中,优先列入安置费用,予以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分期兑现计划,确保在2-5年内兑现完毕;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前兑现;奖励对象死亡的,应在其死亡的当年全部兑现余额。
关于困难企业的认定。省属困难企业根据原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认定省属困难企业的通知》(鄂经贸企业[2003]63号)和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2006年的相关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一是企业连续3年以上出现亏损;二是企业停产半停产半年以上,常年固定性支出大于现金流入,企业发展难以为继;三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严重,连续3个月无力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拖欠在职职工工资及下岗职工生活费3个月以上。市、州、县国有、集体企业是否属困难企业,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管、劳动保障、财政、经济部门参照上述条件研究确认,实行一年一认定。中央在鄂企业是否属困难企业,由其主管部门负责认定。
三、严格困难企业和下岗后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中奖励对象资格确认及奖励资金发放程序
(一)宣传告知。各归口单位(指原战线单位)、主管部门、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组织专班,下发通知、张贴公告,组织企业退休职工学习政策,告知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进行申请登记。
(二)本人申请。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退休职工,由本人向所在企业(如果原企业破产,则向对象本人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和原企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湖北省国有、集体企业落实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申请审批表》),连同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退休证》、《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件和复印件,交原所在企业或对象本人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和原企业主管部门。
(三)企业审查。由企业(企业已破产的,由对象本人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对有疑问的申请人进行3&5人的背靠背调查取证,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名单张榜公示5-10天。如无异议,企业(社区)负责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名、加盖公章,将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退休证》、《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复印件存档备查,并建立符合条件奖励职工个人档案。
(四)企业主管部门审核、人口计生部门确认资格。企业主管部门对符合奖励条件的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名单张榜公示5-10天。如无异议,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企业将申请人《申请审批表》、《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退休证》、《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复印件、个人档案、花名册及报表,交所在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核实,确认资格。
(五)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对经人口计生部门确认资格的对象,劳动保障部门依有关资料核实后,由财政部门进行最后复核、统计,对无支付能力的企业及主管部门享受奖励对象花名册及奖励金额确认核定后下达奖励资金。
(六)资金发放。各级财政部门在国库设立&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专户&,将奖励资金通过国库支付到劳动保障部门基本养老金的代发银行,由代发银行将奖励资金直接发放到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金账户上。
(七)奖励经费来源。对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奖励经费从&企业劳动保险费&列支。对没有缴纳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或在企业改制中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一次性奖励经费由各级财政解决。
四、切实加强对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工作的组织领导
落实企业退休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奖励政策,关系到企业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复杂。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稳定。要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尽快开展工作,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检查监督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布置、检查并督促企业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宣传和解释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审核申报对象是否符合奖励条件;统计并会同有关部门核实各项数据。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核实申报对象是否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查验《退休证》;核实符合条件的对象是否参加,并属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人员,其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是否包含计划生育奖励项目等。国资部门负责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人口计生、劳动保障部门提供长期停产或破产等困难企业名单;对困难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经济状况进行审核认定。财政部门负责对经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部门审核的困难企业奖励对象进行最后复核,并根据本级困难企业主管部门无力解决奖励资金的申请,向政府提出本级财政确保落实困难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按期兑现的意见。企业主管部门或归口单位负责组织所属企业奖励对象的申报、审核、登记、统计工作,并建立拟奖励对象的个人信息档案;提出落实困难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意见。
各地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日之前,制定实施细则,搞好资金测算,迅速开展工作;12月31日之前,确认困难企业,同时进行宣传告知、本人申请;日之前,奖励对象资格审核、确认;2月底之前,奖励资金发放到人;3月15日之前,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将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包括领导机构及工作专班的建设情况、符合条件奖励对象的人数及经费测算情况、已落实奖励的情况、未落实奖励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分步落实的计划和措施等上报省政府。
【点击次数:1452】江津15个职能部门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您的位置: >> 正文
江津15个职能部门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
日 09:25:46  来源:
  48项行政审批、管理权,12项行政执法权被下放——
  “江津区给七大发展平台放权的改革,给我们企业带来了红利。”12月6日,重庆鼎邦置地有限公司开发部主管刘红说,公司对在江津滨江新城内开发投资,信心更足了。
  刘红说,就在前一天,滨江新城管委会向她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她在几个部门间穿梭跑了3年多都没搞定的一个项目,转到有了行政审批权的新城管委会后,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办妥了。
  在公司正在建设的江津游泳馆工地上,刘红介绍,近两三个月,公司在新城的好几个项目都加快了建设速度,这都得益于放权后,相关部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效率明显提高,为企业成倍地节约了时间。
  发展的需要“倒逼”向下放权
  8月2日,江津区委、区政府的一份文件,把区发改委、建委等15个区级主要职能部门的48项行政审批和管理权、12项行政执法权,下放给了七大发展平台。同时,对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等部门的20项行政服务项目,进行了优化。
  “这样大规模的向下放权,是由发展需要‘倒逼’出来的。”区发改委副主任梁其凯坦陈放权背景。
  近几年,江津在加快发展中,建立起了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区和四面山风景区七大经济发展承载平台。这七大发展平台在开发建设中,明显地感到需要有更直接的行政审批、管理甚至执法权,才能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平台向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既然发展需要,那就进行改革。今年上半年,江津区委托区发改委组成调研组,就“发展平台究竟需要哪些权”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有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体制,确实有制约发展的现象。”梁其凯举例说,以前,在滨江新城的建设中,要搬迁两棵不大的树木,也要向区市政园林局申报;而从上报到批准,没有十天半月办不下来。
  调研中,七大发展平台向18个区级部门提出了放权的要求。对这些需求,区委、区政府根据“提高行政效率、平台能够操作、行政后果可控”的总体要求,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效率优先、服务发展,权责一致、协作配合的原则,最后确定15个部门把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到七大发展平台。
  放权只是手段 用好权才是目的
  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只是一种增强活力的手段。让平台能够正确、有效地用好这些权,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给了平台,但如何才能让平台用好这些权呢?梁其凯说,区里把简政和放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依法用权的方式方法教给平台,做到“扶上马还送一程”。
  8月15日,区发改委率先把“项目建议书审批”、“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5项行政审批权的下放,与七大发展平台进行了对接,向各平台发放了首枚“行政审批专用章”。
  放权后,区里相关部门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对七大发展平台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执法方法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用好审批、管理和执法权。
  “区级职能部门下放给我们审批、管理和执法权,减少了行政层级,管委会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江津新城管委会负责人说,管委会以原有的相关科室为基础,对接区级部门下放的审批、管理和执法权,并以培训的方式,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让相关工作人员获得相应的专业和岗位资格。
  随后,七大发展平台分别建立起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和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小组。四面山风景区管委会还成立了综合执法局,珞璜工业园管委会成立了综合执法队,来承接行使行政执法权。
  “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给七大发展平台后,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优化了发展环境。”梁其凯说,到11月20日,七大发展平台运用下放的权力,在3个月的时间,就办理行政审批件306件,行政执法件174件,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办事的成本。
  改革红利惠及企业和投资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简政放权的改革,我们在江津可以说是提前享受到了!”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江津的企业和投资者谈到放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刘莉,专门负责跑开发项目的报件审批。谈起放权后的“跑件”经历,她显得格外舒心。
  11月11日,公司一个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开发项目与施工方签下承包协议后,她开始跑施工许可证。
  “没想到,从施工图备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我只用了15个工作日。”她说,“这要搁以前,30个工作日也办不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快?”记者问她。
  她说,以前跑这样的件,要到区里挨着跑好几个部门,等这些部门一个一个地审批。现在不同了,只要把相关资料报到滨江新城管委会审批后,便可到区建委办证了。
  “以前,我们办理一项市政园林项目的审批,得先把件交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然后由大厅转给市政园林所,等所里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后,再由相关科室进行审批。哪怕一个小小的项目,没有1个月的时间也是办不好的。”刘红说,现在好了,只需把相关资料交到新城管委会市政园林办,园林办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核实后,便可办理了。
  “60项行政审批管理权和执法权下放带来的红利,惠及的是江津的企业和投资者,优化的是江津的发展环境。”梁其凯说。
  (本报记者 周勇 罗成友)
[] [] [] []
[责任编辑: 邓婷]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江津15个职能部门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
  “江津区给七大发展平台放权的改革,给我们企业带来了红利。”12月6日,重庆鼎邦置地有限公司开发部主管刘红说,公司对在江津滨江新城内开发投资,信心更足了。
  刘红说,就在前一天,滨江新城管委会向她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她在几个部门间穿梭跑了3年多都没搞定的一个项目,转到有了行政审批权的新城管委会后,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办妥了。
  在公司正在建设的江津游泳馆工地上,刘红介绍,近两三个月,公司在新城的好几个项目都加快了建设速度,这都得益于放权后,相关部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效率明显提高,为企业成倍地节约了时间。
  发展的需要“倒逼”向下放权
  8月2日,江津区委、区政府的一份文件,把区发改委、建委等15个区级主要职能部门的48项行政审批和管理权、12项行政执法权,下放给了七大发展平台。同时,对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等部门的20项行政服务项目,进行了优化。
  “这样大规模的向下放权,是由发展需要‘倒逼’出来的。”区发改委副主任梁其凯坦陈放权背景。
  近几年,江津在加快发展中,建立起了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区和四面山风景区七大经济发展承载平台。这七大发展平台在开发建设中,明显地感到需要有更直接的行政审批、管理甚至执法权,才能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平台向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既然发展需要,那就进行改革。今年上半年,江津区委托区发改委组成调研组,就“发展平台究竟需要哪些权”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有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体制,确实有制约发展的现象。”梁其凯举例说,以前,在滨江新城的建设中,要搬迁两棵不大的树木,也要向区市政园林局申报;而从上报到批准,没有十天半月办不下来。
  调研中,七大发展平台向18个区级部门提出了放权的要求。对这些需求,区委、区政府根据“提高行政效率、平台能够操作、行政后果可控”的总体要求,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效率优先、服务发展,权责一致、协作配合的原则,最后确定15个部门把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到七大发展平台。
  放权只是手段 用好权才是目的
  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只是一种增强活力的手段。让平台能够正确、有效地用好这些权,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给了平台,但如何才能让平台用好这些权呢?梁其凯说,区里把简政和放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依法用权的方式方法教给平台,做到“扶上马还送一程”。
  8月15日,区发改委率先把“项目建议书审批”、“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5项行政审批权的下放,与七大发展平台进行了对接,向各平台发放了首枚“行政审批专用章”。
放权后,区里相关部门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对七大发展平台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执法方法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用好审批、管理和执法权。
“区级职能部门下放给我们审批、管理和执法权,减少了行政层级,管委会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江津新城管委会负责人说,管委会以原有的相关科室为基础,对接区级部门下放的审批、管理和执法权,并以培训的方式,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让相关工作人员获得相应的专业和岗位资格。
随后,七大发展平台分别建立起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和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小组。四面山风景区管委会还成立了综合执法局,珞璜工业园管委会成立了综合执法队,来承接行使行政执法权。
“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给七大发展平台后,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优化了发展环境。”梁其凯说,到11月20日,七大发展平台运用下放的权力,在3个月的时间,就办理行政审批件306件,行政执法件174件,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办事的成本。
改革红利惠及企业和投资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简政放权的改革,我们在江津可以说是提前享受到了!”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江津的企业和投资者谈到放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刘莉,专门负责跑开发项目的报件审批。谈起放权后的“跑件”经历,她显得格外舒心。
11月11日,公司一个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开发项目与施工方签下承包协议后,她开始跑施工许可证。
“没想到,从施工图备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我只用了15个工作日。”她说,“这要搁以前,30个工作日也办不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快?”记者问她。
她说,以前跑这样的件,要到区里挨着跑好几个部门,等这些部门一个一个地审批。现在不同了,只要把相关资料报到滨江新城管委会审批后,便可到区建委办证了。
“以前,我们办理一项市政园林项目的审批,得先把件交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然后由大厅转给市政园林所,等所里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后,再由相关科室进行审批。哪怕一个小小的项目,没有1个月的时间也是办不好的。”刘红说,现在好了,只需把相关资料交到新城管委会市政园林办,园林办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核实后,便可办理了。
“60项行政审批管理权和执法权下放带来的红利,惠及的是江津的企业和投资者,优化的是江津的发展环境。”梁其凯说。
· · · ·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下载“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江津15个职能部门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重庆日报数字报
第001版:要闻
&&&&&&&&&&
48项行政审批、管理权,12项行政执法权被下放——
江津15个职能部门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
本报记者 周勇 罗成友
“江津区给七大发展平台放权的改革,给我们企业带来了红利。”12月6日,重庆鼎邦置地有限公司开发部主管刘红说,公司对在江津滨江新城内开发投资,信心更足了。 刘红说,就在前一天,滨江新城管委会向她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她在几个部门间穿梭跑了3年多都没搞定的一个项目,转到有了行政审批权的新城管委会后,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办妥了。 在公司正在建设的江津游泳馆工地上,刘红介绍,近两三个月,公司在新城的好几个项目都加快了建设速度,这都得益于放权后,相关部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效率明显提高,为企业成倍地节约了时间。 发展的需要“倒逼”向下放权 8月2日,江津区委、区政府的一份文件,把区发改委、建委等15个区级主要职能部门的48项行政审批和管理权、12项行政执法权,下放给了七大发展平台。同时,对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等部门的20项行政服务项目,进行了优化。 “这样大规模的向下放权,是由发展需要‘倒逼’出来的。”区发改委副主任梁其凯坦陈放权背景。 近几年,江津在加快发展中,建立起了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区和四面山风景区七大经济发展承载平台。这七大发展平台在开发建设中,明显地感到需要有更直接的行政审批、管理甚至执法权,才能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平台向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既然发展需要,那就进行改革。今年上半年,江津区委托区发改委组成调研组,就“发展平台究竟需要哪些权”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有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体制,确实有制约发展的现象。”梁其凯举例说,以前,在滨江新城的建设中,要搬迁两棵不大的树木,也要向区市政园林局申报;而从上报到批准,没有十天半月办不下来。 调研中,七大发展平台向18个区级部门提出了放权的要求。对这些需求,区委、区政府根据“提高行政效率、平台能够操作、行政后果可控”的总体要求,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效率优先、服务发展,权责一致、协作配合的原则,最后确定15个部门把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到七大发展平台。 放权只是手段 用好权才是目的 向七大发展平台放权,只是一种增强活力的手段。让平台能够正确、有效地用好这些权,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60项行政审批管理和执法权下放给了平台,但如何才能让平台用好这些权呢?梁其凯说,区里把简政和放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依法用权的方式方法教给平台,做到“扶上马还送一程”。 8月15日,区发改委率先把“项目建议书审批”、“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5项行政审批权的下放,与七大发展平台进行了对接,向各平台发放了首枚“行政审批专用章”。 (下转2版)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生挽宿管走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