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板框架柱箍筋加密区加密区怎么算

勘察设计类
建筑工程类||||||||||||
学历教育类||
>>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要点理解03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要点理解03
三、《高层规范》条文索引3 荷载和地震作用3.1 竖向荷载3.1.1 高层建筑结构的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3.1.2 施工中采用附墙塔爬塔等对结构受力有影响的起重机械或其他施工设备时应…3.1.3 旋转餐厅轨道和驱动设备的自重应按…确定。3.1.4 擦窗机等清洗设备应按…确定其自重的大小和作用位置。3.1.5 直升机平台的活荷载应采用下列两款中能使平台产生最大内力的荷载:1 直升机总重量引起的局部荷载,按…确定。对具有液压轮胎起落架的直升机,动力系数可取1.4;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局部荷载标准值及其作用面积可根据直升机类型按表3.1.5取用;2 等效均布活荷载…。3.2 风荷载3.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对于…高层建筑,应按…采用。3.2.9 檐口、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不宜小于…。3.2.10 设计建筑幕墙时,风荷载应按…采用。3.3 地震作用3.3.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甲类建筑:应按…计算,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2 乙、丙类建筑:应按…计算。3.3.2 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时,应…;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注意:不必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见下条3.3.3)3 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4 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作用。3.3.3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3.3.4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下列地震作用计算方法:1 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3? 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情况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即甲乙丙类+复杂+竖向不规则,其中乙丙类为超高者)3.3.5 按本规程第3.3.4条规定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且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2 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也不宜…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s;3 输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可按表3.3.5采用;4 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值。3.3.6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雪荷载取…;2 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取…;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一般民用建筑取…。3.3.7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应按表3.3.7-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3.3.7-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注:1 周期大于…s的高层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做专门研究;2 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地区,应允许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3.3.9 高层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按…确定。3.3.1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3.3.14 9度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图3.3.14):3 楼层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比例分配,并…。3.3.15 水平长悬臂构件、大跨度结构(?)以及结构上部楼层外挑部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竖向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在…度设防时,可分别取…。3.3.16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影响。3.3.17 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 框架结构可取…;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3 剪力墙结构可取…。对于其他结构体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墙体时,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周期折减系数。 4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4.2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4.2.2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高层建筑,其高度超过表4.2.2-1规定时为B级高度高层建筑。B级高度…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的规定。(甲类、异形柱时…确定)4.3 结构平面布置4.3.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不应大于…;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不应大于…。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4.3.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4.3.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4.4 结构竖向布置4.4.2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4.4.3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4.4.6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应…计算并…。4.5 楼盖结构4.5.1 房屋高度超过…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4.5.2 现浇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不宜高于…。4.5.3 房屋高度不超过…时,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采用…;6、7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4.5.4 房屋高度不超过…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当采用装配式楼盖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5.5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当板内预埋暗管时不宜小于…;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宜双层双向配筋;转换层楼板应符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4.5.6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厚度可按跨度的…采用,且不宜小于…。4.5.7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板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主体结构对楼板施加预应力的…作用。4.6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4.6.3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宜符合以下规定:1 高度不大于…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u/h(位移角)不宜大于…的限值;2 高度等于或大于…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u/h(位移角)不宜大于1/500;3 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注:楼层层间最大位移△u以楼层最大的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抗震设计时,本条规定的楼层位移计算不考虑…的影响。(注意区分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位移比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见3.3.3条)4.6.4 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的框架结构;2)…类建筑和…度抗震设防的…类建筑结构;3)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本规程表3.3.4所列高度范围且不满足…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2)…度…类场地和…度抗震设防的…类建筑结构;3)…结构。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4.6.5 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注意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取值)4.6.6 高度超过…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的…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αmax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必要时,可通过专门风洞试验结果计算确定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αmax,且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4.7 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4.7.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有在地震…;无地震…;4.7.2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4.7.2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4.8 抗震等级4.8.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比…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2 丙类建筑:应符合…。当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4.8.2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8.2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采用,甲类建筑应…。4.8.3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8.3确定。4.8.4 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4.8.5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4.8.6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4.9 构造要求4.9.2 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柱;2)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vc应…;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2 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端剪力增大系数ηvb应增大…;2)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3 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柱;2)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柱端剪力增大系数…;地震作用产生的柱轴力增大系数取…,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按本规程表6.4.7的数值增大…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4 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倍采用;2)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3)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配箍特征值宜增大…;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4)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5 剪力墙和筒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宜配置…;2)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应配置…;3)…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规程第9.3.8条的规定。4.9.3 高层建筑结构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非荷载作用影响:4.9.5 150m以上的高层建筑外墙宜采用各类建筑幕墙,其填充墙、外墙非结构构件宜与主体结构…连接,以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5 结构计算分析5.1 一般规定5.1.2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计算分析,除满足本章要求外,尚应符合…的有关规定。5.1.3 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可按弹性方法计算。…等构件可考虑局部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5.1.5 进行高层建筑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可假定楼板为…,设计时…;当楼板…时,计算时应考虑楼板…进行适当调整。5.1.8 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当楼面活荷载…时,应考虑…的增大。5.1.9 高层建筑进行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分析时,柱、墙轴向变形宜考虑…的影响。5.1.10 高层正反两个方向的风荷载…;体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的影响。5.1.12 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应采用…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5.1.13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2 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倍,且计算振型参与质量…;3 应采用…进行补充计算;4 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5.1.14 对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结构的计算分析应符合本规程第5.1.13条的规定,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5.1.15 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宜按…分析的结果校核配筋设计。5.2 计算参数5.2.1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系数…。5.2.2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楼面和…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结构,…。5.2.3 在…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3 应先对…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进行组合;4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5.2.4 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扭计算中应考虑楼盖对梁的约束作用。当计算中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可…。5.3 计算简图处理5.3.7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5.4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5.4.1 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5.4.2 高层建筑结构如果不满足本规程第5.4.1条的规定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不利影响。5.4.3 高层建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可采用…方法进行计算,也可采用…方法近似考虑。5.5 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5.5.1 …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在…作用下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 不超过…层且层侧向刚度无突变的框架结构可采用本规程第5.5.3条的简化计算法;2 除第1款以外的建筑结构可采用…方法;3 对满足本规程第5.4.4条规定但不满足本规程第5.4.1条规定的结构,计算弹塑性变形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或对未考虑重力二阶效应计算的弹塑性变形乘以增大系数1.2。5.5.2 采用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进行薄弱层验算时,宜符合以下要求:1 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2 地震波持续时间…s,数值化时距…s;3 输入地震波的最大加速度,可按表5.5.2采用。5.6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5.6.1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5.6.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承载力计算时: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应取1.0;2)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γQ:一般情况下应取1.4;3)风荷载的分项系数γW应取1.4。2 位移计算时,本规程公式(5.6.1)中各分项系数取…。5.6.3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5.6.4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承载力计算时,分项系数应按表5.6.4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有利时,表5.6.4中γG不应…;2 位移计算时,本规程公式(5.6.3)中各分项系数均应取…。5.6.5 非抗震设计时,应按本规程第5.6.1条的规定进行荷载效应的组合。抗震设计时,应按…的规定进行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除…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外,按本规程第5.6.3条计算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尚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6 框架结构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铰接。6.1.2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单跨框架。6.1.3 框架梁、柱中心线布置宜…,应考虑对…偏心影响。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规定…1,梁的水平加腋厚度、水平尺寸宜满足…2 梁采用水平加腋时,框架节点有效宽度bj …6.1.4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布置要求…6.1.5 抗震设计时,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墙顶…;2 砌体填充墙拉筋…,3 墙长大于5m时,…墙长大于层高的2倍时,…墙高超过4m时…;6.1.6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承重,6.1.7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结构分析计算应…;如楼、电梯间位置较偏而产生较大的刚度偏心时,宜采取…等措施,6.1.8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6.1.9 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6.2 截面设计6.2.1 抗震设计时,四级框架柱的柱端弯矩设计值…;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6.2.2 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6.2.3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框支柱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6.2.4 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一、二、三级框架:弯矩、剪力设计值…6.2.5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6.2.6 框架梁、柱,其受剪截面要求…6.2.7 抗震设计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要求…6.2.8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框架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6.2.9 当矩形截面框架柱出现拉力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6.2.10 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进行计算。6.2.11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在?荷载作用下双向受剪的框架柱,可按…计算。6.2.12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梁、柱扭曲截面承载力,按…规定进行计算。6.2.13 框架梁、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规定计算;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其承载力…。6.3 框架梁构造要求6.3.1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梁的截面宽度不宜…,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6.3.2 框架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抗震设计时,x/h0…2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3 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4 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 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的要求(见表);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6.3.3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一、二级抗震时钢筋直径…,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筋中较大面积的…;三、四级抗震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2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的直径…。6.3.4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要求:1 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2 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3 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4 箍筋应有…°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5 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6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6.3.5 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箍筋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沿梁…设置箍筋;2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其余…。在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3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3.5的规定;在纵向受拉以及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4 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ftbh0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符合…要求.5 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其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箍筋直径…; &2)箍筋应做成…式;3)箍筋间距…;4)当梁截面宽度?or纵向受压钢筋?(数量)时,应设置复合箍筋。6.3.6 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可以焊接吗?6.4 框架柱构造要求6.4.1 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抗震设计时…;圆柱截面直径…;2 柱剪跨比宜大于…;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6.4.2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的规定…;对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6.4.3 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2 抗震设计时,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1)按表6.4.3-2采用;2)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四级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一级时尚…。6.4.4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 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2 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其纵向钢筋间距…;非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柱纵向钢筋净距…;3 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4 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5 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6.4.5 柱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6.4.6 抗震设计时,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底层柱的上端和其他各层柱的两端,…;2 底层柱…;3 底层柱柱根以上…的范围;4 剪跨比…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的柱…;5 一级及二级框架角柱的…;6 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6.4.7 柱加密区范围内箍筋的体积配箍率的规定…1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的要求…2 对一、二、三、四级框架柱,其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箍筋的体积配箍率尚且分别不应小于…;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宜采用…箍,其体积配箍率…;设防烈度为9度时…;4 计算各种复合箍筋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注意的调整…。6.4.8 抗震设计时,柱箍筋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箍筋应为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2 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约束;采用拉筋组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3 柱非加密区的箍筋,其体积配箍率…;其箍筋间距…。6.4.9 非抗震设计时,柱中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 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 2 箍筋间距…; 3 箍筋直径…;4 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箍筋间距…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5 当柱每边纵筋多于3根时,应设置…箍筋(可采用拉筋);6 柱内纵向钢筋采用搭接做法时,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时,尚应…。6.4.10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设置水平箍筋,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抗震设计时,箍筋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4.9条的有关规定,但箍筋间距…。对四边有梁与之相连的节点…;2 抗震设计时,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符合本规程第6.4.3条有关柱箍筋的规定。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且箍筋体积配箍率…。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节点核心区的配箍特征值…。6.5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5.1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6.5.2 非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应取la。受拉钢筋绑扎搭接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6.5.3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6.5.4 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6.5.5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7 剪力墙结构设计7.1 一般规定7.1.2 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其最大适用高度…2 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3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4 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5 抗震设计时,除底部加强部位应按本规程第7.2.10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6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7 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8 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注:短肢剪力墙是指…7.1.3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本规程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7.1.4 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7.1.5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墙肢截面高度…7.1.7 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7.1.8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7.1.9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7.1.10楼面主梁…连梁的支撑关系? 7.2 截面设计及构造7.2.1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7.2.2 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应满足…要求.4 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第1、2、3款的要求时,应按…计算墙体的稳定;5 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6 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7.2.3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布置要求…7.2.5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hw…轴压比…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箍筋宜…7.2.6 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各截面弯矩设计值,应符合…7.2.7 抗震设计的双肢剪力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调整7.2.8 矩形、T形、I形偏心受压剪力墙(图7.2.8)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计算…7.2.9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7.2.10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调整。7.2.11 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7.2.12 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7.2.13 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其水平施工缝处的抗滑移能力…7.2.14 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7.2.15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的情形是?…7.2.16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图7.2.16)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17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7.2.18 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7.2.19 剪力墙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肢截面厚度的1/10。7.2.20 房屋顶层剪力墙以及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7.2.21 剪力墙钢筋锚固和连接应符合的要求…7.2.22 连梁的剪力设计值V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7.2.23 剪力墙连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7.2.24 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7.2.25 当剪力墙的连梁不满足本规程第7.2.23条的要求时,可作如下处理…7.2.26 连梁配筋(图7.2.26)应满足下列要求…1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2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3 顶层连梁纵向钢筋…4 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间距…;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8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8.1 一般规定8.1.1 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计算分析、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4、5、6和7章的有关规定。8.1.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1 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布置;2 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3 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4 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8.1.3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其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8.1.4 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足(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不满足(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值采用;2 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款调整后,应按…再调整…,框架柱的轴力?3 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调整可在?时进行。8.1.5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8.1.6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用铰接;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有偏离时,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有关规定。8.1.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3 纵、横剪力墙宜组成…形等型式;4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限值…?;5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6 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7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8.1.8 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尚宜符合下列要求…8.1.9 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布置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两主轴方向均应设置剪力墙;2 抗震设计时,房屋的周边应设置…;3 有楼、电梯间等较大开洞时…;4 无梁板可根据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采用无柱帽板或有柱帽板。当采用托板式柱帽时,托板的长度和厚度应按…确定,…5 双向无梁板厚度与长跨之比,不宜小于表8.1.9的规定。8.1.10 抗震设计时,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横向及纵向剪力墙应能承担…?地震剪力;各层板柱部分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尚应能承担?... 8.2 截面设计及构造8.2.1 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非抗震设计时…,并应?排布置。各排分布钢筋之间应设置?直径?间距?。8.2.2 带边框剪力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带边框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震设计时,一、二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且?...;2)除第1项以外的其他情况下?,且?;3)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满足本款第1、2项的要求时,应按?计算墙体稳定。2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应全部锚入边框柱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 带边框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边框柱相同;4 与剪力墙重合的框架梁可保留,亦可做成宽度与墙厚相同的暗梁,暗梁截面高度可取…,暗梁的配筋可按…;5 剪力墙截面宜按…设计,其端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6 边框柱截面宜与该榀框架其他柱的截面相同,边框柱应符合?规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框柱的箍筋宜?;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的箍筋…8.2.3 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沿两个主轴方向均应布置通过柱截面的?钢筋,且钢筋的总截面面积?...8.2.4 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的构造应符合…规定。9 筒体结构设计9.1 一般规定9.1.2 筒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高宽比不应小于…。9.1.3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9.1.4 当相邻层的柱不贯通时,应设置转换梁等构件。转换梁的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9.1.5 筒体结构的楼盖外角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钢筋的直径…,间距不应大于…配筋范围…;9.1.6 核心筒或内筒的外墙与外框柱间的中距,非抗震设计大于…抗震设计大于…时,宜采取…等措施。9.1.7 核心筒或内筒中剪力墙截面形状宜简单;截面形状复杂的墙体可按…进行配筋。9.1.8 筒体墙的加强部位、边缘构件的设置以及配筋设计,应符合…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和筒中筒结构的内筒,应设置…其底部加强部位轴压比…,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角部边缘构件应按下列要求予以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约束边缘构件范围箍筋应全部采用…;其底部加强部位以上宜…设置…边缘构件。9.1.9 核心筒或内筒的外墙水平方向开洞有何要求?洞间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当洞间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3时,其配筋设计应…;9.1.10 抗震设计时,框筒柱和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可采用…;9.1.11 楼盖主梁不宜搁置在…;9.1.12 筒体结构各种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措施除应遵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6~8章的有关规定。9.2 框架-核心筒结构9.2.1 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高比…,当筒体结构设置角筒、剪力墙或增强结构整体刚度的构件时,核心筒的宽度可适当减小。9.2.2 核心筒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并满足下列要求:1 墙肢宜均匀、对称布置;2 筒体角部附近如何开洞?当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不应小于…;3 核心筒外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对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不满足时,应按本规程附录D计算墙体稳定,必要时可增设扶壁柱或扶壁墙;在满足承载力要求以及轴压比限值(仅对抗震设计)时,核心筒内墙可适当减薄,但不应小于…;4 筒体墙的水平、竖向配筋不应少于…排;5 抗震设计时,核心筒的连梁,宜通过配置…、设…或…等措施来提高连梁的延性。9.2.3 抗震设计时,各层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应按…调整。9.2.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9.2.5 核心筒连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要求,其构造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筒中筒结构9.3.1 筒中筒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内筒宜居中。9.3.2 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9.3.3 内筒的边长可为高度的…,如有另外的角筒或剪力墙时,内筒平面尺寸还可适当减小。内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竖向刚度宜均匀变化。9.3.4 三角形平面宜切角,外筒的切角长度不宜小于相应边长的…,其角部可设置刚度较大的角柱或角筒;内筒的切角长度不宜小于相应边长的…,切角处的筒壁宜适当加厚。9.3.5 外框筒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距不宜大于…m,框筒柱的截面长边应沿筒壁方向布置,必要时可采用T形截面;2 洞口面积不宜大于墙面面积的…%,洞口高宽比宜与…相近;3 外框筒梁的截面高度可取柱净距的…;4 角柱截面面积可取中柱的…倍。9.3.6 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9.3.7 外框筒梁和内筒连梁的构造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非抗震设计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mm;抗震设计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mm;2 非抗震设计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mm;抗震设计时,箍筋间距沿梁长不变,且不应大于…mm,当梁内设置交叉暗撑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mm;3 框筒梁上、下纵向钢筋的直径均不应小于…mm,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mm,腰筋间距不应大于…mm。9.3.8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mm;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mm及梁截面宽度的…;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mm及梁截面宽度的…倍;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非抗震设计时…可取la;抗震设计时…宜取1.15la;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的构造要求。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0.1 一般规定10.1.1 本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尚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有关规定。10.1.2 9度抗震设计时可否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10.1.3 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宜大于…m和…m;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应大于…m和…m。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中筒结构B级高度高层建筑,当外筒框支层以上采用由剪力墙构成的壁式框架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4.2.2-2规定的数值适当降低。10.1.4 7度和8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宜同时采用超过…种本节第10.1.1条所指的复杂结构。10.1.5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受力复杂部位,宜进行应力分析,并按应力进行配筋设计校核。10.1.6 转换层楼面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框支梁、框支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10.2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10.2.1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当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应设置结构转换层,在结构转换层布置转换结构构件。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非抗震设计和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7、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的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10.2.2 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大空间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层,7度时不宜超过…层,6度时其层数…;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外筒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其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10.2.3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落地剪力墙和筒体底部墙体厚度应…;2 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3 框支层周围楼板…?错层布置;4 落地剪力墙和筒体的洞口宜布置在墙体的…;5 框支剪力墙转换梁上一层墙体内不宜设边门洞,不宜在中柱上方设门洞;6 长矩形平面建筑中落地剪力墙的间距l宜符合以下规定:非抗震设计:l≤3B且l≤36m;抗震设计:底部为1~2层框支层时:且l≤2B且l≤24m底部为3层及3层以上框支层时:l≤1.5B且l≤20m其中 B——楼盖宽度。7 落地剪力墙与相邻框支柱的距离,1~2层框支层时不宜大于…m,3层及3层以上框支层时不宜大于…m。10.2.4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二者的较大值。10.2.5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应符合本规程第4.8节的规定。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尚宜按…采用,特一级时…。10.2.6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特一、一、二级转换构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应…;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尚应…。10.2.7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应按…采用:1 …;2 …。框支柱剪力调整后,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不包括转换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轴力…。10.2.8 框支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2 偏心受拉的框支梁,其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mm、直径不小于…mm的腰筋;3 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mm,间距不应大于…mm。加密区箍筋最小面积含箍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9ft/fyv;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0.2.9 框支梁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框支梁与框支柱截面中线宜重合;2 框支梁截面宽度…框支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2倍,且…mm;当梁上托柱时,尚…。梁截面高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计算跨度的…,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计算跨度的…;框支梁可采用加腋梁;3 框支梁截面组合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4 当框支梁上部的墙体开有门洞或梁上托柱时,该部位框支梁的箍筋应…,箍筋直径、间距及配箍率不应低于本规程第10.2.8条第3款的规定;当洞口靠近框支梁端部且梁的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框支梁加腋或增大框支墙洞口连梁刚度等措施;5 梁纵向钢筋接头宜…连接,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接头位置应避开上部墙体开洞部位、梁上托柱部位及受力较大部位;6 梁上、下纵向钢筋和腰筋的锚固宜符合图10.2.9的要求;当梁上部配置多排纵向钢筋时,其内排钢筋锚入柱内的长度可适当减小,但…;7 框支梁…开洞。…开洞时,洞口位置宜远离框支柱边,上、下弦杆应加强抗剪配筋,开洞部位应配置加强钢筋,或用型钢加强,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承载力计算。10.2.10 转换层上部的竖向抗侧力构件(墙、柱)宜直接落在转换层的主结构上。当结构竖向布置复杂,框支主梁承托剪力墙并承托转换次梁及其上剪力墙时,应进行应力分析,按应力校核配筋,并加强配筋构造措施。B级高度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不宜采用框支主、次梁方案。10.2.11 框支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内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应符合本规程第6.4.3条的规定;2 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直径不应小于…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mm和…倍纵向钢筋直径的较小值,并应沿柱全高加密;3 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柱加密区的配箍特征值应…,且柱箍筋体积配箍率…。10.2.12 框支柱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框支柱截面的组合最大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2 柱截面宽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mm,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mm;柱截面高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3 一、二级与转换构件相连的柱上端和底层的柱下端截面的弯矩组合值应…,其他层框支柱柱端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6.2.1条的规定;4 一、二级柱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6.2.3条的规定;5 框支角柱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应…;6 一、二级框支柱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应…,计算柱轴压比时…;7 纵向钢筋间距,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mm;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mm,且均不应小于…mm。抗震设计时柱内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8 框支柱在上部墙体范围内的纵向钢筋应伸入上部墙体内不少于…,其余柱筋应锚入梁内或板内。锚入梁内的钢筋长度,从柱边算起不应小于…;9 非抗震设计时,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箍筋直径不宜小于…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mm。10.2.13 框支梁上部墙体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1 当框支梁上部的墙体开有边门洞时,洞边墙体宜…,并应按本规程第7.2.16条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进行配筋设计;2 框支梁上墙体竖向钢筋在转换梁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非抗震设计时…;3 框支梁上一层墙体的配筋宜按下列公式计算:4 转换梁与其上部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处宜按…的规定验算…。10.2.14 特一、一、二级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采用;其剪力设计值应按…,特一级的…。落地剪力墙墙肢不宜出现…。10.2.1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非抗震设计时…;抗震设计时钢筋间距…mm,钢筋直径…。10.2.16 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两端宜…,抗震设计时尚应…。10.2.17 落地剪力墙基础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的能力。10.2.18 抗震设计的矩形平面建筑框支层楼板,其截面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0.2.19 抗震设计的矩形平面建筑框支层楼板,当平面较长或不规则以及各剪力墙内力相差较大时,可采用简化方法验算楼板平面内的受弯承载力。10.2.20 转换层楼板厚度…mm,应…配筋,且每层每方向的配筋率…,楼板中钢筋应锚固在边梁或墙体内;落地剪力墙和筒体外周围的楼板不宜开洞。楼板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其宽度…,纵向钢筋配筋率…,钢筋接头宜采用…。与转换层相邻楼层的楼板也应适当加强。10.2.21 箱形转换结构上、下楼板厚度…。板配筋时除应考虑弯矩计算外,尚应…。10.2.22 厚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转换厚板的厚度可由…计算确定;2 转换厚板可局部做成薄板,薄板与厚板交界处可加腋;转换厚板亦可局部做成夹心板;3 转换厚板宜按整体计算时所划分的主要交叉梁系的剪力和弯矩设计值进行截面设计并按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进行配筋校核。受弯纵向钢筋可沿转换板上、下部双层双向配置,每一方向总配筋率…,转换板内暗梁抗剪箍筋的面积配筋率…;4 为防止转换厚板的板端沿厚度方向产生层状水平裂缝,宜…;5 转换厚板上、下部的剪力墙、柱的纵向钢筋均应…锚固。6 转换厚板上、下一层的楼板应适当加强,楼板厚度…。10.2.23 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的上部密柱转换为下部稀柱时可采用…或…,转换桁架宜…设置,…宜作为上部密柱的支点。10.2.24 采用空腹桁架?转换层时,空腹桁架宜…设置,空腹桁架的上、下弦杆宜考虑…的作用,竖腹杆应按…进行配筋设计。 10.3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10.3.1 当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沿竖向利用建筑避难层、设备层空间,设置适宜刚度的水平伸臂构件,构成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必要时,也可设置周边水平环带构件。加强层采用的水平伸臂构件、周边环带构件可采用斜腹杆桁架、实体梁、整层或跨若干层高的箱形梁、空腹桁架等形式。10.3.2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加强层位置和数量要合理有效,当布置1个加强层时,位置可在…附近;当布置2个加强层时,位置可在…;当布置多个加强层时,加强层宜…布置;2 加强层水平伸臂构件宜贯通…,其平面布置宜位于…处;水平伸臂构件与周边框架的连接宜采用…。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设置水平伸臂桁架的楼层宜考虑…;3 应避免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框架柱…引起的破坏。…+…的配筋构造应加强;4 加强层及其相邻层…应加强;10.3.3 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和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2 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一层的框架柱,箍筋应…,轴压比限值应按…采用。10.4 错层结构10.4.1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避免错层。当房屋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而使楼层错层时,宜采用防震缝划分为独立的结构单元。10.4.2 错层两侧宜采用结构布置和侧向刚度相近的结构体系。10.4.3 错层结构中,错开的楼层应各自参加结构整体计算,不应归并为一层计算。10.4.4 错层处框架柱的截面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箍筋…。10.4.5 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并均应设置…;抗震等级…。错层处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10.5 连体结构10.5.1 连体结构各独立部分宜有相同或相近的体型、平面和刚度。宜采用双轴对称的平面形式。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10.5.2 8度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应考虑…的影响。10.5.3 连接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宜采用…连接,必要时连接体结构可…。连接体结构与主体结构非刚性连接时,应能满足…要求。10.5.4 连接体结构应加强构造措施,连接体结构的边梁…,楼板厚度…,宜采用钢筋网,每层每方向钢筋网的配筋率…。连接体结构可设置钢梁、钢桁架和型钢混凝土梁,型钢应…。当连接体结构包含多个楼层时,应特别加强其…的设计和构造。10.5.5 抗震设计时,连接体及与连接体相邻的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10.6 多塔楼结构10.6.1 多塔楼建筑结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10.6.2 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设置在…;否则,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10.6.3 底盘屋面楼板厚度…,并应加强配筋构造;底盘屋面上、下层结构的楼板也应加强构造措施。当底盘屋面为结构转换层时,应符合本规程第10.2.20条的规定。10.6.4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之间裙房连接体的屋面梁应加强;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柱箍筋…,剪力墙宜按…设置…。 11 混合结构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1 本章所称混合结构系指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11.1.2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宜符合…的要求。11.1.3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大于…的规定。11.1.4 混合结构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u/h不宜…的规定。11.1.5 抗震设计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11.2 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11.2.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4.3节及4.4节的有关规定。11.2.2 建筑平面的外形宜简单规则,宜采用方形、矩形等规则对称的平面,并尽量使结构的抗侧力中心与水平合力中心重合。建筑的开间、进深宜统一。11.2.3 混合结构的竖向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 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宜均匀变化,构件截面宜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无突变;2 当框架柱的上部与下部的类型和材料不同时,应设置…层;3 对于刚度突变的楼层,如转换层、加强层、空旷的顶层、顶部突出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框架的交接层及邻近楼层,应采取可靠的过渡加强措施;4 钢框架部分采用支撑时,…支撑,支撑宜连续布置,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均宜布置,并互相交接;支撑框架在地下部分,宜延伸至基础。11.2.4 混合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7度抗震设防且房屋高度不大于130m时,宜在楼面钢梁或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及筒体四角设置…;7度抗震设防且房屋高度大于130m及8、9度抗震设防时,应在…?交接处及筒体四角设置…?。11.2.5 混合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应由…承受主要的水平力,并应采取…延性。11.2.6 混合结构中,外围框架平面内梁与柱应采用…连接;楼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及外围框架柱的连接可采用……接。11.2.7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中,当采用H形截面柱时,宜将柱截面强轴方向布置在…;角柱宜采用…形截面。11.2.8 混合结构中,可采用???加强层,必要时可同时布置???。 其应与抗侧力墙体?接且宜???,其与外围框架柱的连接宜采用?接。11.2.9 当布置有外伸桁架加强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引起的桁架杆件内力的变化。11.2.10 楼面宜采用…楼板,楼板与钢梁应可靠连接。11.2.11 对于建筑物楼面有较大开口或为转换楼层时,应采用现浇楼板。对楼板开口较大部位宜采用…计算,或采取设置…措施。11.2.12 在进行弹性阶段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对钢梁及钢柱可采用钢材的截面计算,对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可采用…。11.2.13 在进行结构弹性分析时,宜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楼面的共同作用,梁的刚度可取…。11.2.14 内力和位移计算中,设置外伸桁架的楼层应考虑…的影响。11.2.15 竖向荷载作用计算时,宜考虑柱、墙在施工过程中轴向变形差异的影响,并宜考虑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徐变收缩对钢梁及柱产生的内力不利影响。11.2.16 当钢筋混凝土筒体先于钢框架施工时,应考虑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的不利受力状态,型钢混凝土构件应验算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钢框架在…作用下的承载力、稳定及位移,并据此确定钢框架安装与浇筑混凝土楼层的间隔层数。11.2.17 柱间钢支撑两端与柱或钢筋混凝土筒体的连接可作为??接计算。11.2.18 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11.2.19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筒体及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11.2.20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钢构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进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及本规程第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型钢混凝土构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进行截面设计。11.2.21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应按…选用。11.2.22 型钢混凝土构件中,型钢钢板的宽厚比???要求,??局部稳定验算11.3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1.3.1 型钢混凝土梁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混凝土粗骨料…,型钢宜采用…级钢材;2 梁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3 梁中型钢的保护层厚度…,梁纵筋与型钢骨架的最小净距…,且…;4 梁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超过二排,且第二排只宜在最外侧设置;5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连接。6 梁上开洞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并应位于梁高及型钢高度的…区域;7 型钢混凝土悬臂梁自由端的纵向受力钢筋应设置…,型钢梁的自由端上宜设置…。11.3.2 型钢混凝土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且不应小于…;2 梁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表11.3.2的要求,且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应加密,箍筋加密区范围…11.3.3 当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11.3.4 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按下式计算…11.3.5 型钢混凝土柱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直径…;型钢柱中型钢的保护厚度…,柱纵筋与型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2 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3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间距大于…时,宜设置直…;4 柱型钢含钢率,当轴压比大于0.4时…,当轴压比小于0.4时…;5 柱箍筋宜采用HRB335和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应做成135°的弯钩,非抗震设计时弯钩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抗震设计时弯钩直段长度不宜小于10倍箍筋直径;6 位于底部加强部位、房屋顶层以及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交接层的型钢混凝土柱宜设置…,型钢截面为箱形的柱子也宜设置…,间距…;7 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11.3.6 型钢混凝土柱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抗震设计时,柱端箍筋…11.3.7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应满足下列的构造要求:1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 梁中钢筋穿过梁柱节点时,宜避免穿过…;如穿过柱翼缘时…;如穿过柱腹板时,柱腹板截面损失率?...。11.3.8 钢梁或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应可靠连接,应能传递竖向剪力及水平力;当钢梁通过埋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连接时,预埋件应…。连接做法可按图11.3.8采用。11.3.9 抗震设计时,混合结构中的钢柱应采用…式柱脚;型钢混凝土柱宜采用…式柱脚。埋入深度…。11.3.10 采用埋入式柱脚时,在柱脚部位和柱脚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宜设置栓钉,栓钉的直径…间距…,当有可靠依据时,可通过计算确定栓钉数量。11.3.11 抗震设计时,混合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筒体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第9.1.8条的规定。
责任编辑:钱程
随机阅读:
-,-、、&" />
成立芹- -" />
黄桂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框架柱加密区长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