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像描写叶子的词语这样写的好处

初一语文考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一语文考试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为​了​我​们​的​同​学​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和​语​文​学​好​,​出​了​这​一​管​理​考​试​题​目​,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正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
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2 )节课 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难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红领巾谁的含义及作者升华的主题。教法谈话法、陶冶法、读书指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具课件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四周........" "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四、作业:1.描红: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节。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 双桨 波浪 轻轻飘荡 白塔 环绕 绿树红墙指导学生读出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并播放轻音乐2、导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再一次荡起小船,再一次划进课文,开始我们本节课的愉快之旅。二、精读悟情,训练语言(一)、 学习课文第2小节。感受人乐。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①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②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情深。1.学习课文第三段(自由朗读并体会)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⑴联系课文,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⑵说话训练: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幸福生活?2、指导朗读: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3.思考:⑴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三、美读品味,引导背诵。1、课件出示优美句子: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质疑:这句话反复出现起到了什么效果?(表明少年儿童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背诵(1)借助插图和板书尝试背诵。(2)根据课文的三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北海风光 ;喜悦心情 ;感激之情)尝试背诵。四、课堂小结1、小结:本节课,我们再一次来到了北海公园,不仅欣赏了这里宜人的美丽景色,更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幸福和美好,还学习了背诵的方法。2、学生课下背诵课文。五、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景美 人乐 情深红领巾 ; ;少先队员问 谁 ; ;党 祖国教学反思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2 )节课 题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1字只是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学习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例子,懂得无字词典的含义。难点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法以疑促读法、多媒体演示法、课后延伸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四、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一种是聪聪联系词典上的解释,一种是爸爸联系生活的解释。)3、走进生活,进一步认识无字词典(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情景感受到骄阳似火?(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触觉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还可以从人在骄阳似火的环境里去想象。如:夏天,走在路上我们感到脚底烫,在烈日下,一会就汗流浃背了、、、、、、 4、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小组合作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惊涛拍浪)的意思。4.小结。5.指导朗读三、细读第9段: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论:(1)无字词典在哪儿?是什么?(明确:无字词典就是大自然,就是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2)怎样查"无字词典"?(3)补充词语联系生活情景说一说。课件出示词语:雪花飞舞、蒙蒙细雨等。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描述。在组内交流后,指名说说。②师生交流,教师点评。五、课堂小结1、回顾课文,想一想什么是无字词典2、教师小结:要会查有字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要注意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六、作业:1、练读课文;2、完成书后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七、板书:2 学会查"无字词典"骄阳似火 -------晒焉涌,撞,崩-------惊涛拍岸大自然 生活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教学反思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2 )节
课 题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泊的意思。学会理解故事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理解,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通过朗读和理解,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法诵读体悟、品评赏析、讲授法学法采用自主感悟的方法,在合作探究中入诗言、入诗请情、入诗心。教具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会背唐诗吗?比一比谁背得多。1、揭示课题《山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播放课文录音二、初读古诗1、介绍诗人:杜牧,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2、自由读古诗《山行》。⑴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检查自读。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再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1、出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读课文,问题导读:这是什么季节?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2)、理解诗句,指导朗读:(3)、重点理解坐:因为。石径:石头小路。(4)、图文对照说说诗意。5、指名试说诗句的意思,对于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及时纠正。深秋时节,山间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要尽情观赏。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6、停顿、重音的指导。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四、反复朗读。品味美。1、想象意境。(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哪个季节的美景?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这首诗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2)学生先自由朗读(教师引导:结合古诗的意思,想象画面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来朗读古诗。2、体会情感(1)了解写作背景(课件上出示)(2)看了这些资料,想想:如果你是诗人:你当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你会如何去朗读这首诗?(3)师生互读五、指导书写生字1、认读生字。2、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什么?3、师范写径。2、指导使用钢笔描红,完成练习作业设计:1、抄写《山行》两遍。1、背诵《山行》五、板书设计山行(唐.杜牧)近景远景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山行》2、说说《山行》这首是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2、揭示课题:《枫桥夜泊》你会背这首唐诗吗?二、初读古诗1、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儿的景色吗?2、学生自读课文。逐句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认读词语,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3、同桌讨论。(1)、介绍诗人:张继,唐代诗人(2)、读古诗《枫桥夜泊》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意1、读古诗《枫桥夜泊》⑴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诗句的意思。⑵检查自读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四人小组互读课文,讨论交流。1、出示古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读课文,理解诗句。重点理解:泊:停泊。3、图文对照说说诗意。(1)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2)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心情会怎样呢?4、出示寒山寺的图简介。5、指名试说诗句的意思,对于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及时纠正。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提交,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寒意。江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7、停顿、重音的指导,和拖腔的运用。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1、出示课文插图,师生按照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一起欣赏。2、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愁)3、了解写作背景4、全班交流:(1)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可以引导:如果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在外,你想到了什么?5、师生互读。6、小结。五、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2、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3、师范写霜。4、指导使用钢笔描红。六、作业设计:1、抄写《枫桥夜泊》两遍。2、背诵《枫桥夜泊》。七、板书设计:枫桥夜泊(唐.张继)所见所闻学习古诗的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情感教学反思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2 )节课 题4、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字只是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教法谈话法、陶冶法、多媒体呈现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课前我们观察了许多大树的叶子,你觉得哪片叶子最美,美在哪里?说说你的发现。(板书:一片美的叶子)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出示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认识一个生字:做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课文中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 3.看看书上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板书:金波)我们读了许多金波写的小故事,还记得吗?(《花瓣儿鱼》) 今天,金波又该通过课文怎么回答我们的问题呢?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认读。 发现、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葱翠、肥美、飘零、回归、茁壮 2.理解生字、新词。 读读这些词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读课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 (1)形态各异:①用文中句子回答: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②查字典理解:异:不同 (2)葱翠:①看图:碧绿、生计勃勃 ②查字典:葱,翠,都是绿的意思。 3.分自然段读通课文。 4.按照远望 ; ;近观 ; ;联想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远望:1 ; ;2自然段 近观:3 ; ;8自然段 联想:9 ; ;11自然段三、学习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大树美在哪里?(出示: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大树比作绿色的云) 3.是什么样大树这样美丽?(满树翠绿的叶子。)(板书:美 绿色) 4.各自轻声读读第1、2自然段,想象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在脑海中浮现一幅美的画面。 齐读1、2自然段。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做、现、态、各、异、汁 2.重点指导:异(上半部分要封口) 3.在书上用钢笔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做一片美的叶子、发现、形态各异、乳汁 2.齐读课题。二、学习3 ;8自然段。 1.指名读3 ;8自然段。指导读通、读顺。 2.默读3 ;8自然段,找找叶子美在哪里?(板书:美) (1)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板书:形态各异) (2)出示: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①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什么相同的工作,用 画下来。 ②生命的乳汁是什么,你明白吗?(介绍光合作用: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为大树制造营养,这些营养像乳汁一样输送给大树。) 生命的乳汁指的就是叶子制造的营养。 ④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的美在哪里?(板书:无私奉献) (3)叶子的美还不止这些,自由读读第6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美? ①春天 ; ;嫩绿;夏天 ; ;肥美;秋天 ; ;变黄;冬天 ; ;飘零。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为什么?(相机理解:肥美、飘零) 冬天飘零了为什么还是美的?(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让我们想到了哪个成语(叶落归根)意思是说 ; ;即使飘零了也要成为大树的肥料继续为大树服务。 ②是啊,绿叶真是一生都为大树而生。(绿叶为大树而生。) 3.读读7、8自然段,你又读出了叶子什么美? ①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大树就像什么?叶子又像什么?) ②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许有的叶子常被人看到,常得到赞美,可是也有些叶子被藏在其他叶子后面,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却的不到一句赞美。可它抱怨了吗?它也找了自己的位置。) ③ 读到这里你觉得叶子美在哪里?(板书:默默无闻) 4.把3 ; ;8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叶子的美。三、学习9 ; ;11自然段。 1.自由阅读9 ; ;11自然段,画出你不明白的词句。 2.交流: (1)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绿。 ①如果我们的班级是一棵大树,那我们就是 ; ;树上的每一片绿叶。 为了让班级越来越出色,我们应该怎么做? ②如果我们的家庭是一棵大树,那我们就是 ; ;树上的每一片绿叶。 为了让家庭越来越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做? 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一棵大树,那我们就是 ; ;树上的每一片绿叶。 为了让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 ④如果我们的祖国一棵大树,那我们就是 ; ;树上的每一片绿叶。 为了让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应该怎么做? (2)古往今来,你知道哪些人让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翠了?(从许多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到更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3)所以,金波爷爷要说: 出示句子: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3.有感情朗读9 ; ;11自然段。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课文学到这儿,什么样的叶子最美,你明白了吗?(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你愿意做一片美的叶子吗? 3.那么现在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奉、体、输 2.奉:春的头,下面是两横加一竖。 体:与休进行区别。 输:车加俞。与愉比较。 3.在书上用钢笔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六、作业。 1.观察生活中有着叶子一样品质的事物,学着来写写《做....》。七、板书设计   4、做一片美的叶子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教学反思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2 )节课 题习作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例文《好阿姨》、《加入我也有一只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能力目标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是写下来,让你看明白。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写习作前先打草稿并主动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重点读懂例文,懂得习作就是把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难点按一定的顺序、要求学生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教法迁移法学法借助例文法教具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一)阅读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3) 小结: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回出色!   三、指导习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写什么呢?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 ; ;请坐 ; ;倒茶 ; ;削水果 ; ;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1、学生写草稿。   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4、点评。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3)交流评议.   5、学生修改。    第二课时书面习作教学反思备 课 教 案 总课时数第( 3 )节课 题练习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用字词句,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丰富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读读背背中积累成语和古诗。能力目标写好钢笔字,重点训练左收右放的字;学写毛笔字,掌握横的运笔方法。情感目标练习口语交际,能够用通顺的话将读书的乐趣表达出来。重点学用字词句,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丰富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读读背背中积累成语和古诗。难点练习口语交际,能够用通顺的话将读书的乐趣表达出来。教法诵读法 情境法学法反复诵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人 复 案 记 录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的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开火车检查读词,并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风光)    4、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1)在想像情境感知词义时,可以根据词语中的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也可以结合下一题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作适当解释。    5、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线。    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大雨如注瓢泼大雨夕阳西沉连绵不绝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部分    1、审题,读题。    2、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1)要求仔细而有顺序?     (2)图中描绘了夏季的小河边,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朋友钓到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笑了。    3、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4、描述图中景物,比一比哪组的词汇丰富,运用恰当。   四、小结解词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的?     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其实,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读题。    2、观察三个字的间架结构及书写要求。     (1)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     (2)左部收,右部放,彼此照应,收放自如。     (3)结合具体字具体分析。    3、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在田字格里正确描红、仿影和临写。    4、练习、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题。    2、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理解成语,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提示及讲解。    4、观察插图,联系旧知,揣摩含义,帮助记忆。    5、自由读,集体读,熟读成诵。   三、教学第四题    1、读是,解题,简介作者。    2、这首诗主要写晚秋之夜,诗人的所见所感。    3、诗意: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孩子们正在捕捉蟋蟀玩呢。    4、指导感情吟诵,注意重音和停顿。    5、熟读成诵。   四、教学第五题    1、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写毛笔字。    2、看图,观察,认识文房四宝 ; ;笔、墨、纸、砚。    3、学习基本笔画 ; ;横。    4、先书空,体会运笔方法,再练习。               第三课时 一、读题,揭示审题。    1、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读书交流)    2、交流什么内容?    3、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语句)    4、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可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等。二、揭示目的。    1、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2、介绍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介绍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 三、指导练说。   1、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书,再全面展示。   2、请一位学生介绍,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3、小组交流,巡视检查。   4、全班交流,尽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大胆表达,相机指导。 四、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进行读书交流。  五、教师总结。     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花果叶子有舍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