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安县捐赠衣物到贫困山区区捐赠地址

甘肃省五十八个贫困县都有哪些_百度知道2016年最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完整版)
发表时间: 09:48:29 文章来源:
《2016年最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完整版)》是有三思教育网()为你整理收集:
2016年最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完整版)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也是第22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此前公布的贫困县名单,我们国家目前贫困县的总数是592个,包含中部省份217县,西部省份375县,民族八省区232个。有贫困县的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云南最多,73个;陕西和贵州紧随其后,均为50个。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这是截至目前该名单的最新一次调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全国592  中部217  西部375  民族八省区232河北39行唐县、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青龙县、大名县、魏县、临城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顺平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赤城县、崇礼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阜城县、(涿鹿县赵家蓬区)山西35娄烦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右玉县、左权县、和顺县、平陆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内蒙古31武川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吉林8靖宇县、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黑龙江14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安徽19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颍东区、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利辛县、石台县江西21莲花县、修水县、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乐安县、广昌县、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河南31兰考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鲁山县、滑县、封丘县、范县、台前县、卢氏县、南召县、淅川县、社旗县、桐柏县、民权县、睢县、宁陵县、虞城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淮滨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确山县、新蔡县湖北25阳新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孝昌县、大悟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神农架林区湖南20邵阳县、隆回县、城步县、平江县、桑植县、安化县、汝城县、桂东县、新田县、江华县、沅陵县、通道县、新化县、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广西28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融水县、三江县、龙胜县、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县、昭平县、富川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县、环江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忻城县、金秀县、龙州县、天等县海南5五指山市、临高县、白沙县、保亭县、琼中县重庆14万州区、黔江区、城口县、丰都县、武隆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四川36叙永县、古蔺县、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马边县、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屏山县、广安区、宣汉县、万源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甘孜县、德格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木里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贵州50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三都县云南73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富源县、会泽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永胜县、宁蒗县、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沧源县、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武定县、屏边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勐腊县、漾濞县、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梁河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陕西50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陇县、麟游县、太白县、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横山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甘肃43榆中县、会宁县、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古浪县、天祝县、庄浪县、静宁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武都区、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夏河县青海15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民和县、乐都县、化隆县、循化县、泽库县、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杂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宁夏8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新疆27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什县、柯坪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莎车县、叶城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尼勒克县、托里县、青河县、吉木乃县
以上关于2016年最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完整版)的相关信息是三思教育网收集并且整理,仅为查考。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从教师吃饭、住宿、洗澡等最基本的民生小事抓起,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升到政府民生工程的高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湖北省孝昌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偏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
  日前,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阳新县政府决定,从2016年7月起,代课教师每人每月由原来的900元增加到1500元,增幅近7成。县财政为此每年需支出1270万元。同时建立代课教师增资机制,近3年以1500元为基准,按照黄石地区工资的增长比例,为代课教师提高工资标准。3年后视公办教师工资标准再往上调。  据悉,该..…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 [08-20]甘肃扶贫之路 - 中国扶贫网
| 扶贫热线:(010)
甘肃扶贫之路
时间: 12:53:1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 & 甘肃省的扶贫工作起步早,历时长,任务重,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举全省力量为之,取得了巨大成就。甘肃省的扶贫工作开创了全国扶贫开发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第一个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2013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时特别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境内人类活动早、垦植历史久远。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气象灾害频发且危害严重。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甘肃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全省上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并没有走出贫困的阴影。改革开放后,甘肃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机遇。1983年以来的30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全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不畏短板,迎难而上,为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倾尽全力。省委、省政府不断探索,科学决策,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两西&建设(年)、&四七&扶贫攻坚(年)和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三个阶段,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贫困问题依旧突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那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是社会主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的论断一直指导甘肃扶贫工作迈步向前。
& & 拉开扶贫开发的大幕
移民敦煌市的&定西村&村民
& &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首先从&三西&(甘肃的定西、河西,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1982年,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定,甘肃省以安定区、会宁县、靖远县、通渭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20个县和河西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等19个县被列入&三西&建设范围。同年1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西&建设,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和&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子,开始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也由此拉开了全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大幕。
& & 定西位于陇中,属于黄土高原西部,有典型的丘陵沟壑及高寒阴湿自然类型。山大沟深,地贫物瘠,自古以来就是极为贫困的地区。&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唱尽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劣;&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裤子&道不完贫困生活的辛酸、悲苦;&甘肃要定,定西先定,定西不定,甘肃难定&,言明了定西地区治贫致富的重要性。借着&两西&建设的东风,定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水路、旱路、其它出路相结合的开发式扶贫路子,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植树种草,兴修水利,改造梯田,治理小流域,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重点实施了地膜粮作、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工程建设和洋芋、畜牧、药材、果菜等产业开发,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面貌大为改观,1999年,定西人民圆了温饱梦,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323公斤,比1982年净增167公斤。最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甘肃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 1986年,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先后将陇东革命老区的华池、环县、宁县等9个县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的岷县、积石山、迭部等21个县进行重点扶持。至此,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省内配套资金共同扶持的县(市、区)达到69个,形成了全面扶贫开发的局面。
& & 1983年到1993年10年间,甘肃共用&三西&专项资金16.6亿元,全省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27.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4.83%下降到22.35%。这些成绩的取得,特别是&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的深刻变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 & 1994年初,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结合实际制定了《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7年时间,解决省内4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省扶贫开发向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阶段迈进,提出了&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的发展旱作农业&十二字&方针和兴建&121&雨水集流工程计划。
& & 庄浪,曾经是一个沟壑纵横,地陡土瘠,生态环境严酷的国家级贫困县。自上世纪60年代起,庄浪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一辆辆推车开始了改山治水、兴修梯田的征程。80年代,在&两西&建设推动下,更是掀起了平田整地的高潮。山坡上彩旗飘扬,深沟里人声鼎沸,干部群众在田地里挥汗如雨,斗严寒、战酷暑,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场面蔚为壮观&&风雨三十载,前后两代人,勤劳朴实的庄浪人民修造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不仅大面积治理了水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
& & 好钢用在刀刃上
定西地区农村旧貌
& & 随着扶贫实效的逐步体现,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遍布全省,退至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难度较大的边远山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已不能适应这种状况,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必须进行调整。从分散到集中,&村&成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扶贫工作的部署就要由以贫困县为基本单元向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转移,&整村推进&模式应运而生。
& & 整村推进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广大群众全程参与为主要方法、整合扶贫资源为主要手段、提高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要途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扶贫模式。1998年,甘肃省在不同的地区选择10个贫困村,作为&扶贫综合示范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扶贫方式的探索;1999年,在总结前10个&扶贫综合示范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安排10个村继续试验;2000年,安排99个贫困村在全省初步推广整村推进模式。整村推进工作逐步铺开。
& & 麻安村地处徽县北部山区,气候高寒阴湿,全村共152户、666口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前,该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全村经济发展滞后,人均纯收入仅为600元,群众生活异常贫困,有些人家还住着茅草屋。2002年下半年,麻安村被列为全省规范整村推进项目示范村。村民自主确定发展草畜养殖产业项目,用退耕还林地种草种树,学习先进的养殖方式,建起暖棚圈舍,引进秦川牛、德国黄牛和南疆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家畜,并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草畜养殖产业收到了显著成效。仅仅三年,麻安村贫困面就由83%下降到37%,人均现金收入由650元增加到1200元,全村各种车辆从4辆增加到44辆&&村民们谈起前后变化,感慨地说:&当时房屋破旧,公路不通,日子过得清苦。现在的的确确是大变样,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家家户户盖新房,有了自来水,用上了沼气&&&
& & 伴随着整村推进的步伐,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区域性林业、瓜果、蔬菜、草食畜、中药材等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色产业促进了&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品牌的创建,拉动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在整村推进扶贫基础上,面对扶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地区,甘肃省又探索出一条扶贫的新路子。2009年开始,创造性地将少数民族地区、庆阳革命老区、河西特困移民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主战场,通过加强资金整合,集中合力攻坚,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加快了当地统筹协调发展。
& & 在希望的田野上
通渭县义岗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 & 为了解决一些地区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导致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针对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实际,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有计划、有组织的向河西走廊移民。同时,在中部沿黄地区也建成了一大批移民基地。虽然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但是安土重迁的人们在严酷自然环境推力和易地致富拉力共同作用下,渐渐转变了观念,由政府号召动员迁移转变为自己积极要求迁移,由分散搬迁转变为整村搬迁。移出的农户绝大多数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五年后稳定脱贫&的目标。
& &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临夏,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重点贫困县,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的说法。人均耕地仅1.33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80年代后期开始,在政府的号召和组织下,东乡县的贫困群众陆续踏上迁往河西走廊等地的移民之路。1997年的尔德节,东乡县春台乡周家村的马全英和同村的人在清真寺里做礼拜,这是他们远走他乡谋生前的一次礼拜活动。做完礼拜后,马全英来到村庄的山梁上坐着,洒下无数汗水的沟沟岔岔、干涸的土地和陋旧的房屋尽收眼底,他内心情绪激荡,千般滋味。&这个地方要离开,我对这里的亡人和活人有感情&、&这个地方养不活人,我根本没心坐,决心搬迁&、&你的看法和我的一样,的确养不活人,水吃不上,庄稼收不上,婆娘娃娃咋拉扯哩?&和乡亲们的对话萦绕耳际,久久不能散去。一辆大卡车停在了马全英家门前,这就是他们远赴河西的交通工具。在所有能带走的东西装好之后,马全英抱起仅有的两只山羊塞进了车厢。颠簸好几天,一家人终于到达目的地&&瓜州县腰站子乡。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滩,没有地名,移民迁住这里后,命名为扎花营村,取意&扎根开花&。随后几年,移民基地建成了学校、医院、村委会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马全英家种植茴香、红花等中药材,养着3头牛、22只羊,农闲时节还打工摘棉花,年收入两万多,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渐趋富足。东乡县先后建立了小金湾、古浪灌区、引大灌区、疏勒河扎花、独山子等移民基地,累计移民万人。迁出的群众在疏勒河流域的千里沃野、在水资源充足的灌区,因地制宜,或发展特色种植业,或进行家畜养殖,或做生意跑营运&&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希望的田野上安下心,扎下根。
& & 易地开发移民缓解了中部地区的人口压力,使&越穷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得到扭转,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的休养生息。当地群众说,迁出一个人,宽松两个人,解决三个人的贫困。即一个人迁出了,他的土地留下来,分给当地两个人,他俩宽松了,结果就是解决了三个人的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移民为迁入地也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加快了当地开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行动为后来的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
& & 2001年,在总结&两西&移民和&四七&扶贫期间易地开发移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甘肃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到2012年底,该项工程累计搬迁贫困群众12.77万户64万人。此外,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77万户8.5万人,&5&12&地震灾后重建安置1万户4.1万人。总共有76.6万名农牧民得到搬迁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 & 新形势下的大手笔&
秦安县兴丰乡燕湾梁流域&梯田+特色产业+玉米全膜覆盖+集雨节灌+整村推进&模式
& & &两西&建设和&四七&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河西建成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南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善。新世纪以来,甘肃省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争取中央和兄弟省市及有关单位的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扶贫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全省人均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56万减少到2010年底的310万,贫困面由37%下降到14.9%。2011年,按照国家贫困新标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到2012年,全省尚有69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户籍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居全国第二。有58个县(市、区)分布在国家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片外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要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彻彻底底&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实非一日之功。另外,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今后甘肃年平均增速必须达到3.4%,到2020年才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 & 2012年2月,面对扶贫新形势,省委深入研究、全局思考,做出了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双联&行动以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形式,通过干部和群众结对,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开阔视野、提高技能,早日脱贫致富。
& & 蔚生基家住在永昌县朱王堡镇汤宁村,家里四口人,他和妻子在家种地,儿子、儿媳妇在超市打工,年人均纯收入大约2000元左右。全家有12亩耕地,2011年种了3亩洋葱,由于滞销反倒赔了几千元钱。2012年3月初,当帮扶干部第一次到蔚生基家里时,他有些激动。他说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双联&行动的报道,以为就是走过场,压根没有想到干部真的能到农民家里来。干部来认&亲戚&,让他觉得很温暖,想着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需要帮助的农民。帮扶干部和他拉家常、算经济账,了解到他家里想搞养殖、种植反季节蔬菜,就是缺乏技术和资金,这是最大的困难。深入群众才能体察民情,体察民情才能解决民困。帮扶干部知道了蔚生基家的期盼后,先是联系了县农牧部门,协调提供种植塑料大棚的技术,然后和蔚生基一起到乡镇信用社咨询政策、准备材料,办理了农村妇女小额创业贷款。在解决基本问题之后,蔚生基着手扩大家庭养殖规模,圈养小尾寒羊。同时,搭建了一座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一亩纯收入在元之间。他所在的汤宁村在联系单位的帮扶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蔚生基感慨地说:&以前只知种地打粮,不知道市场行情,一年到头,吃饱之后,口袋没有余钱,有时还赔钱。现在有人帮咱了解政策、把握市场,还办了政府贴息贷款,养羊、种蔬菜,收入明显增加,几年就能翻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一点都不走过场,给困难家庭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 & &双联&行动中许多干部和群众结成了&亲戚&。从&双联&行动发起到年底,全省14411个单位的408454名干部,共联系了15558个村、670656户贫困户。双联行动已由58个贫困县延伸到了全省86个县(市、区),由农村延伸到了城市贫困户,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单位联到村,干部联到心,&双联&行动搭建了扶贫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平台,将扶贫攻坚与密切联系群众紧密结合,是扶贫工作战略格局下的大手笔,是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决心到位的社会参与扶贫的新举措。
& & 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确定了18条政策措施,涵盖国家和省里对贫困地区各项扶持政策。提出要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核心,全力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异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的目标。这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适应扶贫新形势、顺应百姓新期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具体抓手。
& & 30年来,甘肃扶贫工作成就有目共睹。正如汪洋副总理视察甘肃农业和扶贫工作时评价说:&三个第一,既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来的跨区域开发式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新时期的甘肃扶贫工作将持续走统筹扶贫、精确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路子,坚持不懈、砥砺奋进,全力打好新一轮攻坚战,实现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甘肃梦&。(李军、杜维泽整理)
|&|&&|&|| 京ICP备号-1位置提示:
精准扶贫的甘肃创新 聚焦贫困村 瞄准贫困户
     [作者:宋振峰]     [责任编辑:李 慧]
     字体:【
聚焦贫困村 瞄准贫困户
――精准扶贫的甘肃创新
甘肃省秦安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浏览各乡镇电子商务网站。该县把发展电子商务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村官和未就业大学生在贫困村开办网店,帮助贫困村果农网上销售水果。 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摄
甘肃日报记者 宋振峰
创造整村推进等中国扶贫开发史上多个第一的甘肃省,又在探索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2015年6月,甘肃省委省政府精心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重磅出炉,为甘肃扶贫开发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根据“1+17”精准扶贫方案,甘肃将分两步走:从今年开始,前3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3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组合”创新谋精准
两年减贫280万人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贫困仍是甘肃绕不过去的问题――
2012年底,甘肃贫困人口692.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 全省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型”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不让甘肃的贫困人口徘徊在小康门外,扶贫要拿出超常规的办法来。
2012年的春天,甘肃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40余万干部直接联系40余万特困户,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此后的2013年6月,甘肃开始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走上了扶贫攻坚的快车道。
2013年和2014年,成为甘肃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两年来,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人减少到412万人,年均减贫140万人,年均减幅20.2%,比全国平均减幅高6.8个百分点。
但是,越是往后,推进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甘肃扶贫攻坚,如何续写新的篇章?
一次次调研,一轮轮座谈……6月5日,甘肃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强化举措抓精准
“1+17”方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扶贫对象聚合,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
在国家划分特困片区的基础上,甘肃以58个片区县为主战场,兼顾17个插花型贫困县,进一步锁定了225个特困片带和6220个贫困村、97万贫困户、412万贫困人口。在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大数据库,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
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建设的目标和举措,更加明确具体。比如,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目标;2018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万公里……
针对扶贫投入不足问题,明确规定省级和片区县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
为鼓励更多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建功立业,甘肃省委出台干部“逢提必下”政策:拟提拔干部必须先到基层锻炼,已提拔的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补课”。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工作满1年以上的帮扶工作队员,其帮扶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一系列的措施,都剑指“精准”两字。
狠抓落实促精准
制定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
甘肃省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将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核贫困县(市、区)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省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甘肃省整合省级20个部门涉农资金440亿元,统筹用于精准扶贫,现已拨付到县390亿元。截至6月底,甘肃省支持发放贫困地区贷款余额3714亿元,同比增长23.5%;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投资已完成年初预算的60%以上……
干部是实现精准“滴灌”式扶贫的“管道”。7月初,甘肃省选派2.6万余名干部,重新整合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集中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使每个贫困村都有力量进一步加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目标。
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一幅幅扶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面,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贫困山区捐赠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