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根茎作物地窖可以用地膜种植妈

地膜机的生产使用
   |   
   |   
   |   
   |   
以质为本 科技创新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24小时值班电话:        24小时客服手机: 周经理          徐经理           张经理
淘宝店在线旺旺: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地膜机的生产使用
一巢湖市收获机、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农机部门或者生产厂家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熟知安全操作常识。漳州市大姜收获机二、操作人员在滁州市培土机作业前,必须仔细阅读机具的哪个厂家有开沟机,使咸宁市扶垄机目前洗姜机的价格是罗江县微耕机多弥雾机期刊,少啊,用银川市田园耕作机说明书,必须按技术要满足客户的钻地机生产厂家全国最低价,阳东县钻地机大葱收获机,国内生产的旋耕机问题解决方案,出姜机辐射大吗,求对农业机械进行磨合保养。扬州市多讷河市土豆收获机功能微耕机大姜收获机的荆州市多多功能微耕机质量100%保证,功能根茎收获机配件,北安市田园管理机三、作业前检查机器各联接紧固件是否紧固,切记一端州区长治市田园管理机大棚卷帘机开沟培土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定要将螺栓拧紧,包括行走箱部份、压箱部分、发动机支撑联接部份、发动机消声器和空滤器等。万年县弥雾机四、将机头、机身置于水平位置检查是洗姜机去哪里购买,民勤县中耕机否加足机油和德州市割草机客户认可鄂尔多斯市多功能微耕机的不同价格洗姜机之间的区别,弥雾机,齿轮油,不甘孜市葱姜收获机能多土豆收获机产品详细介绍,加,也不坚持质量第一的多功能微耕机,成建瓯市大棚卷帘机山东省葱姜开沟机交量钻地山南地区多功能微耕机机全国超低价,最高的沧浪区韩城市大型开沟机出姜机大棚卷帘机厂家,品牌供应弥雾机,能少加;青州市收获机昌平区中耕机南江县开沟机检查有无漏油,包括机油和柴油以及齿轮油现象方能使用夏邑县旋耕机。诸城市大姜收获机同时切记燃油箱不大棚卷帘机与其他方式的璧山县多功能微耕机好处,宜宾市大姜开沟器能加汽油,必须加0#柴油。五、发动机启动时,必须将换档杆置于空挡位置,查看作业现场,确认前后左右无人,确保作业安全后方能启动,以免伤人。珲春市培土机弥雾机的旋耕机哪个牌子的便宜,功能详细说明,冬季发动机不好启动时,烧壶开水淋油咀或向燃烧室注0。5--1毫升机油,即可榆林市播种施肥机洗姜机安全标准,正常启动。怎样使林芝县钻地机田园管理机批发厂家价格,用微耕机时正确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电话: 87227 传真: 24小时手机:  E-mail: QQ:308689 邮编:262100公司地址:山东省安丘市永安路大城埠 技术支持:安丘在线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循的规律。
1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3.种子的休眠 :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4.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收获指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相对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量。
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22.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23.水稻的有效分蘖:指水稻的分蘖中能够最终结实的分蘖叫有效分蘖。
24.小麦子粒品质: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
25.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26.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可以评价生物产量中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比例。
27.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28.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29.作物的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30.作物种子的休眠: 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31.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32.玉米的攻苞肥:又叫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施用量占总用肥量的50%左右。
33.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34.复种指数:作物播种面积/土地面积×100%。
35.作物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时间。
36.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37.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38.光合势: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为光合势。
39.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需要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缺水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稻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42.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43.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4.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45.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46.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47.生物学零度:指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
48.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49.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50.生长发育的周期性:作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适应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生长发育上的节奏性,称为周期性。
51.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52.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
53.作物的物候期: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54.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55.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56、感温性:指一些作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的特性。
57.感光性:不同作物品种的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
58.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指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
59.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60.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成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
61.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62.经济产量:指对人类最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的重量,即人类栽培作物的主要利用部分的重量。
63.经济系数(收获指数):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64.作物产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
65.相对生长率RGR: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的速率。
66.绝对增长率AGR:指单位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67.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上生长的总叶面积的大小之比。
68.净同化率NAR: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反映光合效率高低)
69.叶面积比率LAR: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
70.叶干重比LWR:指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
71.比叶面积SLA:指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反映叶片厚度)
72.作物生长率(群体生长率)CGR: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73. 灌溉定额:指单位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灌溉水量。
74.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75.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速度和绝对数量上需要养分最大,且此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最高的时期。
76.人工环境:广义是指所有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而人为的环境污染,干扰和破坏植物资源的现象,是人工环境的负面表现。狭义指在人工控制下的作物环境。
77.光周期反应:制作物受日照长短所控制的现象。
78.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降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
79.种植制度(作物栽培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80.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81. 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2. 土壤耕作:是利用农用机具切割破碎土壤并直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的农作技术。
83. 作物的生命周期:作物从种子发芽、营养器官的形成生长、花芽分化生长、开花受精,直至种子成熟为止。
84. 同伸关系,同伸器官: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叫做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85. 临界暗期:是在昼夜周期中短日照作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照作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86.开花:是指花朵张开,已成熟的雄蕊和雌蕊暴露出来的现象。
授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助外力的作用从雄蕊花药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作物授粉后,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融合的过程。
87.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用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88.连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89.土壤肥力(地力):指土壤、水、肥、气、热四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90.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的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91.免耕(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播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92.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最敏感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 作物&& &、& &环境 、& 措施 &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2.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 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 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无性繁殖材料 &三类材料。
3.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4.喜氮作物有水 稻 &、&& 小麦&&& 等,喜钾作物有& 烟草 &、&& 甘薯&&& 等。
5.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 晒田&&&&& 技术。
起源于我国本土的作物有(稻)、(小麦)和(大麦、栗)等。
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类指标,一是(形态指标);二是(理化指标)。
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部分大类,其中经济作物又包括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和嗜好类作物
作物的“源”与“库”是相对的,同一器官在不同的时期可以发生“源”与“库”的转换,一般而言,叶片在功能时期为“源”,在全展期时期为“库”。
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是温度、空气、水分
水稻南种北引,生育期变长,北种南引,生育期变短。
12.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13.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是由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所决定。
1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 .长日照、短日照、中性和定日照作物作物
15.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对结合的方法分类,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3大部分作物。
16.种子发芽要求的外界环境条件是:温度、空气、水分。
17.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6、喜磷的作物有 .油菜、大豆等
18.水稻的“两性一期”(三性)是感光性、&& .感温、短日高温期(性),它的强弱和长短不同决定了水稻 &生长期 的长短。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光)、(温)、(水)、(气)和(肥)。
.起源于我国的作物有(大麦)、(大豆)和(粟)等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作物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22.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23.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24.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等,喜钾作物有甘薯、烟草等。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由穗数、粒数和粒重三因素构成。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 &B& )。
A、0.15&&& B、0.28&& C、0.47&& D、0.66
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B&&&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 A&& )的反应。
A、日照长度&&& B、水分&&&& C、温度& &&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B&&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 B、中亚&& 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 B、棉花&& C、小麦&& 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 D&& )株/公顷。
A、1.5万&& B、30万&& C、15万& D、4.5万
8.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 B& )左右。
A、10%&&& B、20%&&& C、30%&&& D、50%
9.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署+大豆)表示(& C )。
A、一年四熟&& B、四熟四作&&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公顷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A、90&&&& B、120&&&& C、150&&&& D、180
11.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 B&& )左右。
A、0.1&&& B、0.5&& C、0.9&& D、0.8
1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B&&&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1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 A& )的反应。
A、日照长度&&& B、水分&&&& C、温度&&& D、养分
1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B&&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1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 B、中亚&& 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南美
1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 B、棉花&& C、小麦&& D、大豆
1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 D&&& )株/亩。
A、1千左右&& B、2万左右&& C、1万左右& D、4千左右
18.我省主要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 B&& )左右。
A、10%&&& B、20%&&& C、30%&&& D、50%
1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 B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2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亩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A、6&&&& B、8&&&& C、10&&&& D、12
四、多项选择:
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芦粟。其他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
(3)饲料和绿肥作物:苜蓿、紫云英、三叶草、黑麦草、水葫芦。
2.繁殖方式主要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
3.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1)温度条件要求:喜温作物: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度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耐寒作物:麦、马铃薯、豌豆、油菜(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约在一至三度,需求积温一般也较低)。
(2)光周期反应:长日照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稻、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中性作物:荞麦。定日照作物:甘蔗。
(3)CO2同化途径:三碳作物: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烟草。四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甘蔗。景天酸作物:凤梨科、龙舌兰麻、菠萝麻、兰花、百合。
(4)播种期: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5)种植方式和田间管理方式:密植作物、中耕作物。
4.影响作物产品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5.确定复种程序的条件。
(1)热量条件(2)水分条件(3)肥力条件(4)劳畜力(5)机械化条件
6.作物引种的条件:要达到一定规模、从外地引入、当地没有、引种的作物要完成其生活史
五、问答题(26分)
1、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①作物高产生育规律与机理研究;②作物生育各期综合诊断内容、方法及原理研究;③关于栽培措施调控原理和合理应用的研究。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3.肥料种类有哪些,针对不同种类的肥料谈谈各自的施肥方法。(8分)
答:(1)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
(2)化学肥料可全层施肥、表层施肥、集中施肥和根外追肥。
有机肥料以全层施肥为宜。
微生物肥料以全层施肥为宜。
水稻品质指标有哪些?
答:稻米品质指标一般分为四项:)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包括粒形、垩白率、透明度等指标。)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米饭质地等。)营养品质:指精米的蛋白质含量等。
为什么四川小麦易形成大穗?
答:四川小麦品种以春性品种为主。月底月初播种后易通过春化阶段较早进入幼穗分化,此时,小麦生长正处于全年日照最短、气温最低的时期,使幼穗分化时间延长,因而易形成大穗。
6.简述油菜苗期生长发育特点。
答:油菜苗期约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一般从出苗至开始花芽分化为苗前期,开始花芽分化至现蕾为苗后期。苗前期主要生长根系、缩茎段、叶片等营养器官,为营养生长期。苗后期营养生长仍占绝对优势,主根膨大,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7.试述移栽油菜壮苗的标准及其培育原理与技术。
答:(1)壮苗的标准:株型矮健紧凑,茎节密集不伸长;根茎粗短,无高脚苗、弯脚苗;叶片数多,叶大而厚,叶色正常,叶柄粗短;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无病虫害。
(2)培育原理:育苗移栽。
(3)技术:通过苗床准备、种子处理与播种、苗床管理等环节培育。
简述玉米苗期(出苗到拔节)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中心任务。
答:生育特点:以根系建成为中心,茎、叶等营养器官分化、生长。
田间管理中心任务:通过促控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培育壮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简述水稻壮秧的标准。
答:()形态特征:生长健壮、秧苗有弹性,叶片宽厚挺立,叶鞘短,假茎宽扁。
群体生长整齐旺盛。根系发达。
()生理特征:光合能力强;比例协调;束缚水含量高。
简述水稻“三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答:水稻三性指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生产上的应用:()为正确选用品种、引种提供依据。
()是确定茬口、播期和栽培技术措施的根据。()在育种上的应用。
1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12.简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13.简述玉米攻穗肥的作用与技术。
答:穗肥对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十分关键。施肥时期在大喇叭口期,距抽穗10d左右。穗肥应用重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80%,并以速效肥为宜。
14.简述小麦抽穗结实阶段的主攻目标及其栽培措施。
答:小麦抽穗结实阶段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贪青和早衰,抗灾、防病虫,延长上部叶和功能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粒增粒重,丰产丰收。栽培措施包括:①排水降湿与后期灌溉;②根外追肥;③防治病虫。
15.简述甘蔗下种的合理密度范围。
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等,下种量一般为:大茎种105×103-120×103/hm2,中茎种120×103-150×103/hm2,小茎种150×103-180×103/hm2。
16.简述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答: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有株数、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分别叙述各因素的形成。
17.简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主要途径。(10分)
答:(1)遗传育种与提高光合效率(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与栽培技术。
18.简述作物布局的概念及四川作物布局的特点。(10分)
答:(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2)结合四川生态区域特点论述布局特点。
19.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20.试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21.试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
答:(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22.试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调控措施。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①产量构成因素间关系是乘积关系,因此它们不可能都同时增长,而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的关系;②虽然有时增加穗数可能导致穗粒数的减少,但这些因素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当调节,发挥它们的自动调节作用,有利于增产
23.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24.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答:(1)苗床地选择;(2)床土培肥;(3)苗床调酸;(4)苗床施肥与整地;(5)苗床浇水与消毒;(6)播量播期;(8)苗床管理。
25.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
①栽培作物的各器官,尤以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迅速生长;②栽培作物产品有用成分改进;③栽培作物传播手段退化;④栽培作物成熟期一致,野生植物不一致;⑤栽培作物种子休眠减弱或缩短,野生植物休眠期长;⑥栽培作物防护机理减退,而野生植物机械保护组织发达。
26.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
(1)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很困难)。
(2)方法:A、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B、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C、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D、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27.什么叫作物的温度三基点?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三基点有何变化?
(1)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三基点。
(2)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常低于营养器官生长的温度三基点,后者又低于生殖器官发育的温度三基点。?
28.种子的类型有哪些?
①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种子:如豆类、麻类、棉花、油菜、烟草等作物的种子;②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稻、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的颖果,荞麦和向日葵的瘦果,甜菜的聚合果等;③进行无性繁殖用的根、茎等营养器官: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等;④人工种子:包括体胚、人工胚乳、人工种皮,在本质上属无性繁殖。
29.种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打破的措施。
答:(1)原始休眠: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二次休眠:由于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而引起自我调节的休眠状态。
(2)原因:①胚的后熟:包括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打破措施有层积法、变温处理、激素处理。-②硬实引起的休眠: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和机械约束作用。打破措施有机械磨伤种皮或者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③发芽的抑制性物质存在引起的休眠:如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打破措施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种子处理和清水冲洗。
30.积温在作物生产中的含义和意义各是什么?
(1)含义:指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期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地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2)意义:①分析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规划种植制度;②积温是分析引种或推广的地区依据;③可以利用积温预报作物的生育期;④负积温的多少有时可以作为低温灾害的指标之一。
31.一般来说,哪些作物分别属于喜氮作物、喜磷作物和喜钾作物?
答: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
喜磷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蚕豆、荞麦。
喜钾作物:糖料作物、淀粉类作物、纤维类作物,如甜菜、甘蔗、烟草、棉花、薯类、麻类、向日葵等。
32.作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1)温度对作物的生态作用:温度的节奏性变化与作物生产、作物的“播性”与春花处理、作物的基本温度、地温与作物根系生长、温度与干物质积累、积温与作物生产。
(2)极端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冻害、冷害、霜害(白霜、黑霜)。
(3)温度对作物分布的影响。
33.温度三基点的特征。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的三基点。在最适点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发育得最好,当温度处于最低点或达到最高点时作物尚能忍受,但生命力降低。如果温度在最低点一下或最高点以上,则作物开始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当供试品种、试验条件改变时,三基点的温度常有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六、论述题: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如何,生产中怎样调控?(分)
答:()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交错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根、茎、叶、花、果、种各自处于生育进程的不同时期,彼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间,叶片制造的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不但流向营养体的尖端和幼嫩部位,而且还供应正在生长的生殖体,双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竞争。
()对调控以上三方面的关系的栽培技术进行说明。
2.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答: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良途径:①遗传;②环境;③栽培技术;④病虫害;⑤加工。分别进行论述。
3.试述育苗移栽油菜苗床期壮苗的培育过程和技术要点。
&&& 答:培育过程技术要点包括①苗床的准备;②种子处理与播种;③苗床管理。分别进行论述。
4.试述水稻晒田的作用与技术。
答:水稻晒田的作用有:①改善稻田的理化性状;②调整植株长相。
水稻晒田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好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分别进行论述。
5.论述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答:(1)作物的生长是量的增加,而发育是质的变化。(2)发育是生长的前提,生长又是分化、发育的基础。(3)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因此,生长和发育是交替进行的。(4)二者存在矛盾:①若养分过多,作物生长过旺,枝叶繁茂,致使花芽分化缓慢,花芽数量少,严重时花器官也可转为营养器官,不利作物的发育。②若养分过少,作物生长不良,受到明显抑制,作物花器或果实数量和质量都会降低,也会抑制作物的发育。
6.“S”形生长过程及其应用。
(1)“S”形生长曲线可细分为4个时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
(2)应用:①S形曲线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都正常的依据之一;②决定调控时间,控制株高和稻粒的生长;③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
7.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物候期的区别。
(1)生育期:①对于以收种子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子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②采用育苗栽培的作物,将其生育期分为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③作物生育期长短不同,这主要是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
(2)生育时期:指在作物一生中,某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其变化而划分的时期。可以指作物全田出现显著形态变化的植株达到规定百分率的起始时期,一般始期以10%为标准。也表示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一般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始期始期天数计。
(3)物候期: 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过程。
8.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
(1)关系: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②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前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营养生长不良,抑制生殖生长。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要掌握得当。
(2)调控:营养生长过旺。修剪、环剥、肥水控制、保花保果。生殖生长过旺。疏花疏果、加强肥力、化学药剂。
9.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
(1)作物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实、种子,地下部分主要是指根,也包括块茎、鳞茎等。作物的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根系如果生长不好,则地上部的生长会受到很大影响;相反,地上部的生长对根系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2)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进行相互交换。一方面地下部与地上部依赖大量物质的相互交换,另一方面,跟与地上部分还进行着微量活性物质的交换。(3)地上不与地下部重量保持一定比例。(4)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不一致。
10.影响经济系数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系数的高低仅表明生物产量转运到经济产品器官中的比例,并不表明经济产量的高低。通常,经济产量的高低与生物产量高低成正比。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的高低与遗传基础、收获器官及其化学成分以及栽培技术和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关。一般说来,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其经济系数比收获子实的作物要高;同为收获子实的作物,产品从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比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作物要高。植株偏高或过矮,经济系数不高,产量也相应降低,前者生物产量高,后者生物产量低。虽然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有其相对稳定的数值变化范围,但可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技术及改善环境条件等,可以使经济系数达到高值范围,在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11.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限制因子和调节措施。
答:(1)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随产量构成因系数值的增大而增加。但一般产量构成因素很难同步增长,往往彼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特别是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株数(密度)与单株产品器官数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较明显。②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存在着实现高产的最佳组合,说明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时产量可以提高。③产量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现象,这种调节主要反映在对群体产量的补偿效应上,不同作物的自动调节能力不同。
(2)限制因子:作物品种的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管理措施。
(3)调节措施:①选育优质高产的品种;②推广反季节栽培;③合理安排种植密度;④进行合理施肥、灌溉,保证水肥供应充足,防治病虫害;⑤增大作物光合面积,增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作物干物质的积累。
12.作物的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
(1)源是指向其他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在作物中主要指绿色叶片。库是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一般都是指最终的收获器官或组织。流是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它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
(2)三者关系:源是库的有机养料供应者,是产量形成和充实的重要物质基础。库对源的大小,尤其是源的光合活性具有明显的反馈作用。流是库与源的纽带,是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
(3)协调方法及理论:①要争取单位面积上的群体有较大的库容量,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②适当增大库源比可提高源活性,促进干物质积累。③库对源的大小和活性有明显的反馈作用。④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⑤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起着“拉力”和“推力”作用。⑥同化物的运输是由各生长部位的相对库容量决定的。⑦在实际生产中,除非发生茎秆倒伏或遭受病虫害等特殊情况,流不会成为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⑧培育健壮的茎秆,使输导组织发达,可促进库的形成。
(4)应用:①对源强库弱品种作物,应多施P、K肥,增加开花数量,修建株型等达到减源增库的目的。②对源弱库强品种作物,应增施有机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进行疏花疏果。③对源库适中作物,使流顺畅。
13.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有哪些?
(1)培育高光效的品种。(2)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延长叶面积持续时间,利用太阳辐射在冠层内的吸收、反射、透射、漏射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①合理的种植制度,套种、复种、间种;②合理密植;③培育优良植株;④改善水肥条件;⑤使用作物生长调节剂;⑥增加田间CO2浓度。
14.论述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如何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
15.作物的间混套复种。
答:(1)复种: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复种指数:指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作用:增加作物有效播种面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条件:热量、水分、肥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技术:作物组合、品种搭配、育苗移栽、早发早熟。方式: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2)套作(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单作(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技术要点:①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②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即使综合防治病虫。早熟早收。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膜覆盖红薯种植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