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1~4课高中历史板书设计计

201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10:47:14&&&来源:教育城&&&评论: 点击:
201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201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 &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2.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重点、难点:
一、本课的重点: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二、本课的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导入新课: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虽有不同,但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相似性。其共同特征是:相对稳定,都有发展。一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瓜分战败国的基础上暂时协调了彼此间的矛盾,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歌舞升平、欣欣向荣景象。但这种状况能一直保持下去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其经济发展将会被经济危机打断。)实际上,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的普遍繁荣已经孕育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深入研究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导读提纲:
(以课件或幻灯出示导读提纲)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教材,并分析以下问题
1.你如何理解《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
2.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3.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5.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6.罗斯福新政的概念是什么?其内容有几个方面?
7.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讲授新课:
一、《美国的悲剧》
1.美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资本家充分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造成的优越条件来谋求高额利润,美国工业生产保持世界首位,大大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1928年的生产总值超过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切使美国资产阶级得意忘形,大肆鼓吹美国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它的内在矛盾,美国已不再有经济危机了。&但这种繁荣是短暂的,市场的表面繁荣潜伏着危机,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美国的进步知识分子愤怒地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弊端。
2.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家德莱塞展开了一场反对资产阶级伪善行为和假仁假义的尖锐斗争。他的作品提出了相当广泛的带有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他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是对美国社会制度进行控诉的纪实性小说。
二、&黑色星期四&-----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分析出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通过阅读课本我们更能体会到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学生回答:市场供需出现矛盾。)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
第二,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小字部分后回答: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但纽约股市经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经济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范围特别广。由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又使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从年,持续四年之久。第三,破坏性特别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l/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4.经济危机的影响
30年代的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大危机自然产生了大影响。教材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学生回答:各国状况和世界局势。)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三、&蓝鹰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资本主义各国都急于寻找出路,那么,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学生回答:罗斯福新政)美国在这次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最为严重,但当时的胡佛政府对此一筹莫展。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以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以课件或幻灯出示罗斯福的照片和生平简介)罗斯福身残志坚,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上台伊始,就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刀阔斧地对各个生产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新政首先从哪个生产部门开始?(学生回答:金融业。)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最初是由金融危机引发,追根溯源,罗斯福首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他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经营状况不佳的勒令清盘。通过成立联邦储蓄保障公司,保证存款人的存款,以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第二,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联合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上。第三,调整农业政策。奖励农民压缩产量,目的是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第四,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面对庞大的失业队伍,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紧急救济,并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大量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这些措施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3.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罗斯福新政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是否就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呢?(学生回答:不能)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
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③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们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以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①新的理论和政策。②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③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点击下载完整版: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学设计4-6课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教材内容:
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的旗帜、“开国元勋”华盛顿。第一目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开始的标志事件,第二目讲述《独立宣言》的颁布、内容、标志及评价,第三目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的斗争过程(转折、胜利、独立)及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一、课程标准
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英国对北美的高压政策,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的发表及内容,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巴黎和约》,列举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他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锻炼查找和提取关键知识点的能力;
通过扮演历史、讲故事等方法,逐步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讨论话题“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初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课后“每课一得”,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美利坚民族已经出现,因而这场战争不仅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民族、人民只要紧密团结在一起,英勇抗争,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争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九年级学生通过可媒体或多或少对美国都有所了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利用美国历史上的第一面国旗与当今美国国旗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可编排历史小短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因反对革命而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2、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的重要文献是?
3、“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星条旗,同时提出(或随机出示)问题:
(1)美国国旗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上面的横条和小星星各代表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美国国旗,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 
美国的国旗也叫星条旗,13条红白相间的横条带象征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50颗小星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
教师说明:如今的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北美13个殖民地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民族独立而战”这一课。(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表演短剧,揭示原因。
1、来克星顿枪声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由三名学生分别扮演英国、法国、北美人民的代表,其中学生甲扮演英国代表,学生乙扮演法国代表,学生丙扮演北美人民代表。由以上三名学生表演课本剧,揭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活动:(课本剧表演)
甲:我们大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想把北美作为我们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发笔横财。
乙:英国人能够占领北美市场,我们法国也不能示弱,我们要同英国人一决高低,唉!七年的战争我们最终失败了。
(惊惶失措地退场)
甲:同法国的七年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导致了我们国家财政困难,怎么办呢?不如向北美各殖民地增加一些税收,要是他们不交的话,要实行高压政策,强迫他们交税。
丙:这伙英国佬自从登上我们北美大陆以来,严重损害了我们北美人民的经济利益,侵犯了我们的自由和主权,现在又要增加税收,还要实行高压政策。我们北美人民现在忍无可忍了,我们要进行反抗,我们需要独立!
甲:你们敢!
丙:我们就要和英国人进行一场战争,赢得我们的独立!
(甲、丙怒目而视,缓缓退场)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从历史小短剧中总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并概括:英国殖民统治激起北美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2)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学生活动:(小组推选出1—2名学生代表讲述有关“来克星顿的枪声”的小故事)
教师活动:对学生讲的故事做出评价,重点强调战争爆发的时间、作战双方,要让学生知道,“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建议:教师在讲述该知识点时,可在多媒体投影中结合情境性选择题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独立宣言》的旗帜
(1)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习题。
  &&&&&&
日,在北美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
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个殖民地脱离&&&&
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学生活动: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作答。
(2)《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发表的意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书并在书上画出要点,记住不理解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问题。
学生活动:提出自学中积累的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解疑)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独立宣言》的内容、核心思想、评价等。
a、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b、核心思想:倡导自由平等原则。
c、评价: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员宣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独立宣言》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学生活动:交流沟通,发表见解。(略)
教师活动:对学生发表的意见做简要的评价,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独立宣言》发表的影响。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宣言》对美国建国后的国家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宣言》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也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后来,发表《独立宣言》的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3、“开国元勋”华盛顿
(1)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学生活动: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波士顿、萨拉托加、费城和约克镇的位置,用彩笔描出大陆军进攻的路线。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萨拉托加战役”的主要过程。
  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次扭转战局的决定性战役。1777年9月,英军占领美国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接着派三路军队进攻阿尔巴尼。由于其他两路军未按计划进军,只有从加拿大沿哈得孙河南下的柏高英将军的军队孤军深入,被美国大陆军和民兵包围在萨拉托加。柏高英多次突围未成,于10月17日率5
000人投降。美军取得了开战以来第一次巨大胜利,提高了美国人民反英斗争的信心。
  教师:这次战役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战争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的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独立战争由防御转入了进攻,它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2)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学生活动:看书并归纳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情况、原因及意义。
  教师活动:给学生以指导,在学生初步归纳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强调。
  胜利情况: a 1781年10月,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领7
000名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对抗阶段结束。b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胜利原因:a战争的正义性、b人民的紧密团结、c大陆军的英勇抗战、d华盛顿的英明领导、e国际的援助等。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进步的政治精神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可酌情修改)
(3)“开国元勋”华盛顿。
  课堂辩论,思维碰撞
  确定辩题:正方――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
       反方――不完全是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
  活动分工: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学习小组,一组为正方,二组为反方,抽签选择辩题;推选一位同学任辩论主持人(主席),另荐几位同学组成评委进行评判。
  即兴辩论:在主持人组织下进行辩论,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总结归纳:辩论结束后教师归纳总结,强调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全面正确地评价,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华盛顿的主要事迹。
  华盛顿(;179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第一任总统。日出生在弗吉尼亚东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从1748年起,在弗吉尼亚当过三年土地测量员。后来,曾在英国殖民军服役,获上校军衔。曾参加1756年爆发的英法“七年战争”,随英国军队对法国作战,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受到军事锻炼,成为具有军事才能的人。1759年至1774年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774年初和1775年先后当选为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他为大陆军总司令。在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他率领大陆军经过普林斯顿(1777)、萨拉托加(1777)和约克镇(1781)等战役,击败了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的爱戴。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日,他在连任两届总统即将到期之时,发表著名的《告别辞》,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1797年,华盛顿任第二届总统期满,退居弗吉尼亚的维农山庄。日因患喉头炎去世。
英国的民族压迫激起了北美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年8年间,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同英国殖民者进行不懈的斗争,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3年迫使英国人承认美国独立。这是一曲民族反抗外来压迫的不屈赞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必将激励着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奋起反抗外来的殖民压迫。
当堂练习,巩固消化
(1)托马斯·潘恩曾说:“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这个挑战”最早发展在(&&&
A纽约B华盛顿C波士顿D来克星顿
(2)7月4日后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这与下来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3)小明同学在看某军事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句话:“……该战役的胜利扭转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局势,使战争开始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该战役指的是(&&&
A马斯顿荒原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约克镇战役D莱比锡战役
(4)如果你参与了1789年美国的第一次总统选举,你选举华盛顿的原因是(&&&
A参与制定并通过了《独立宣言》&&&&&&&
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
C战胜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
D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经济危机
四、板书设计
原因:&&&&&&&&&&&&&&&&&&&&&
激起北美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
&&&&&&&&&&&&&&&&
&&&&&&&&&&&&&&&&&&&&&&&&&&&&&&&&&&&&&
内容:&&&&&&&&&&&&&&&&&&&&&&&&&&&&&&&&&
建国:《&&&&&&&&&&&
》核心思想:&&&&&&&&&&&&&&&&&&&&&&
&&&&&&&&&&&&&&&&&&&&&
评价:&&&&&&&&&&&&&&&&&&&&&&&&&&&
(马克思)
建军:&&&&&&&&&&&
(领导者:&&&&&&&&&&&&&
&&&&&&&&&&&&&&&&&&&&&&
胜利:&&&&&&&&&&&&&&&&&&&&&&&&
独立:《&&&&&&&&&&&&&&&&&
五、教学反思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教材内容:
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到巴士底去”、《独立宣言》的理想、热月政变。第一目讲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开始的标志事件,第二目讲述《人权宣言》的颁布及内容,第三目讲述热月政变的背景、过程、标志性意义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课程标准
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制定及内容,“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及其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从而培养学生的事件比较能力。
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大体了解《人权宣言》的思想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内容探讨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又一次胜利,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尊重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通过对P28—29页小字部分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法国巴黎人民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从宏大的历史场面中去把握,我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到巴士底去”“热月政变”连起来讲,之后再组织学生对《人权宣言》进行分析、辩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人权宣言》,也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同时在帮助学生共同探讨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时,注意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进行三者间的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的了解。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2《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标志是?
3《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是?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美国《独立战争》相关图片资料)美国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
学生: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师:是的,在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民族解放斗争的影响下,欧洲爆发了一场真正的大革命,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的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和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到巴士底去”
教师: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当时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从政治、经济和直接原因三个方面分析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教学设想:学生在课前上网查阅资料,应该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原因理解得较为透彻。课堂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进行简述)
  学生:分组活动,对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再次整理,各组准备发言。
  教师巡视各组,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及时进行表扬。
第一小组分析政治原因:18世纪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的“锁匠国王”路易十六。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下,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实行等级制度。打出图片:《三个等级》,一名学生结合图片介绍:压在老农前半身的是第一等级教士,压在老农后半身的是第二等级贵族,老农属于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市民。其中农民赋税沉重,生活艰难;城市工人和平民生活困苦,被讥嘲为“无套裤汉”;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渴望权力和地位的提升。国王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引起法国人民的普遍不满,阶级矛盾激化。
  第二小组分析经济原因:革命前夕,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国王路易十六奢侈腐败,致使国家财政处于破产的边缘,引发财政危机。
  第三小组分析直接原因:为了摆脱财政危机,1789年5月,路易十六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在会上不但不同意国王的主张,反而要求取得平等权利,并提出制定一部宪法,以限制王权。当时,巴黎城内到处传说国王要派军队到首都镇压群众,血洗巴黎。人们顿时怒不可遏。
  (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的发言,必要时给予补充)
学生在汇报完之后,教师将完整的表格展示出来:
政治原因:等级制度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经济原因:宫廷腐朽引发财政危机;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第三等级代表要求限制王权。
  教师:(课件打出《攻占巴士底狱》图片,提问几名同学,对攻占巴士底狱的场景做简单而生动的讲述或补充)教师顺便提醒学生,7月14日因此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学生:(略)
2、热月政变
&&&(本目内容复杂,头绪多,建议教师采用讲述和启发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法国革命发生后,巴黎出现了许多政治组织,称为“政治俱乐部”。参加不同俱乐部的革命者自然分成了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在革命发生后,首先在法国执政的是哪一派别?
学生:斐扬派;
教师:继斐扬派之后上台的吉伦特派采取了哪些革命性措施?
学生1:1792年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学生2:1793年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教师:法国的形势得到控制了吗?
学生:没有。法国社会一片动荡,物价飞涨,对外战争接连失败。
教师:巴黎人民怎样做呢?
学生: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上台。
教师:雅各宾派采取的革命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但是由于雅各宾派实行“革命的恐怖政策”,滥杀无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日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过渡语:以上我们学习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法国大革命的关键时刻,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革命?
学生:巴黎人民。
教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学生自由谈感受。(“人民创造了历史”)
教师:我们在感受法国人民为推动革命进程而做出的巨大贡献的时候,我们还注意到了历史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我们结合之前学过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概括,应充分肯定学生理解的正确之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保留了统而不治的君主,也就表明英国这场革命存在着不彻底性。资产阶级革命从狭义上理解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打破封建制度的阻碍,促进自身的发展而爆发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而美国独立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开展了一场争取民族独立,摧毁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战争。这场战争反抗的是英国的民族压迫,并不是本过的封建统治(况且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历史上本身就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本国的封建制度,所以说法国大革命才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教师: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之所以伟大除了它被称为“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它产生了著名的纲领性文献――《人权宣言》。
3、《人权宣言》的理想
(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展示插图《人权宣言纪念碑》,学生补充说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中关于《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结合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人权宣言》认为人们生来就是平等的吗?
2、在革命前的法国,人们是不是生来就是平等的?
3、人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4、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
  (点击课件,把四个问题制作成四个按钮,由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进行讨论,目的是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内涵,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看法,讨论一下《人权宣言》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生课堂讨论记实:
A组观点:《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性。
B组观点:《人权宣言》具有历史局限性。
A组学生1:《人权宣言》第一条就规定了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所以它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具有历史进步性。
A组学生2:《人权宣言》吹响了“自由、平等”的号角,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组学生1:《人权宣言》中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等天赋人权是为少数人所享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不是所有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
A组学生3:《人权宣言》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与封建等级制度相比,历史影响是巨大的。
B组学生2:《人权宣言》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力图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门第的不平等。
A组学生4:《人权宣言》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提出了尊重、维护人权的思想。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学生的主要观点,简单小结:正如老子所说:“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了《人权宣言》在倡导法制、尊重与维护人权的方面具有它独特的历史进步性,但在《宣言》的阐述中我们也同样认识到,它的“民主”、“自由”具有狭隘性,它并不是所有人的民主,它仅仅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
教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波澜壮阔,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联系书本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学生: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
18世纪末期,法国也出现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相比,法国大革命才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法国革命有它的进步性,也同样也有它的局限性;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自由并没有真正实现。
当堂练习,巩固消化
(1)大革命前的法国实行了等级制度,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其中属于第三等级的是(&&
①城市资产阶级、市民&&
②农民、工人&
&③天主教士& ④贵族
①②&&&
①③&&&
③④&&&
D& ②③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热月政变&&&&&&&
D攻占巴士底狱
(3)“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体现了哪一文件的核心思想(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4)尝试“脑筋急转弯”,请你找出与其他三者意义不同的时间选项(&&&
7月14日&&&&
10月1日&&&&
原因:&&&&&&&&&&&&&&&&&&&&&&&&&&&&
&&&&&&&&&&&&&&&&
开始:&&&&&&&&&&&&&&&&&&&
文献:《&&&&&&&&&
&&&&&&&&&》
&&&&&&&&&&&&&&&&
结束:&&&&&&&&&&&&&&&&&&&
&&&&&&&&&&&&&&&&
&&&&&&&&&&&&&&&&
四、教学反思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教材内容:
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第一目讲述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第二目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的评价及作用,第三目讲述拿破仑的战争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鼎盛,第四目讲述导致“拿破仑时代”最终结束的两次重大战役—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
一、课程标准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雾月政变”,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的法典》,拿破仑的战争,评价拿破仑。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并收集拿破仑的故事资料,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学习查找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尝试制作课件;通过课堂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探讨中认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反抗反法同盟的干涉,战争具有正义性;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1、本课讲授性信息较少,教师的发挥、展示空间相对狭小。因而宜将课堂适当让与学生。课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收集拿破仑的信息、故事,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解决书本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授课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较好的互动气氛中完成教学。
2、本课教案设计时,我个人认为不应受教材的局限,可对整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为拿破仑人生的四步曲:崛起—称帝—征战—败亡,使学生对拿破仑的人生轨迹有大体认识,然后利用拿破仑对自身评价的话引至《拿破仑法典》的讲解。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
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第一部分:
  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3、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学生欣赏名言,回答问题。
  生1:这个人是非常自信的。
  生2:非常坚强、勇敢,不怕挫折。
  生3:也非常好胜。
  第二部分:
  1、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生1: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的,能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很不简单。
  生2:热爱祖国,崇尚文明。
  第三部分:
  1、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2、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3、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生1:这个人一定是个杰出的军事家。
  生2: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
  生3:谨慎、严格要求自己。
  师:很好,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些名言也是出自一人之口,你能猜到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先是惊讶,接着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猜出是拿破仑)
  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了解拿破仑的生平,说说“我眼中的拿破仑”。
讲授新课:
教师:著名笑星潘长江有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幽默之中说明:个头矮小的人也能成就大事。我们都知道拿破仑并不像其他欧洲人那样身材高大魁梧,但他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时刻让法国人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拿破仑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我们对他有一点了解,更多的还是对未知部分的兴趣。同学们都按照我的布置分组回去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个组都非常愿意与其他的组分享成果,下面就让每一组的代表给我们做精彩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拿破仑”、“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下面请第一组的A同学为我们展示收集成果。
  学生A:拿破仑(荒野雄狮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科西嘉岛当时刚刚被卖给法国。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一个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他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毕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凯旋而归。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日,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生来个子矮小,性情古怪;他出身贫寒,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因此,被称为“科西嘉怪物”。(学生参照课本32页内容,结合老师所展示的两幅图片,给大家介绍拿破仑的一些事迹,主要是他人生早期的成长之路及“雾月政变”;准备充分的学生可能会介绍一些拿破仑的其他小故事,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可删减)。
  教师:对学生讲解进行点评,多肯定多鼓励,以激发后面几组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拿破仑《加冕》。请第二组B同学上台。
学生B:日清晨,寒风裹携着雪花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参加拿破仑登基典礼的客人从凌晨6点开始就已经陆续从家里出发,前往巴黎圣母院。圣母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务必使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事实上,从5个月前开始,他们就已经为此而忙碌,登基典礼上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都由通晓礼仪的资深外交官——一名旧王朝的后裔精心设计。
上午9点,教皇庇护七世准时从下榻的杜伊勒里宫出发。他乘坐的马车由法国骑兵队护送,按照惯例引领仪仗队的是教皇的使节——但这次的使节却骑在一头驴子的身上。这项故意的安排引起了两旁市民一路的嘲讽和讥笑。
拿破仑从来都不喜欢罗马教廷,但为了使自己的统治能因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变得稳固,他还是选择了像曾经建立欧洲帝国的查理大帝那样接受教皇的加冕,只是他不会自己前往梵蒂冈,而是希望教皇能亲自来巴黎。
早在8月份,教皇已经接到了拿破仑的邀请。他本来不想答应这个法国人的“无理要求”,但与拿破伦邀请他的原因类似的是,教皇考虑到妥协可能改善教会在欧洲受革命浪潮影响日渐衰退的处境,而且说不定还能趁机讨回被法军占领的封地。他最后还是答应在11月初前往巴黎,为此,皇帝的登基典礼不得不从拿破仑最喜欢的11月9日(雾月革命纪念日)推迟到12月2日举行。
11月25日,拿破仑身穿猎装,在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迎接教皇的到来。相互拥抱之后,拿破仑的马车突然开始前行,他自己则率先从一侧跳上马车,然后才邀请教皇上来——孰尊孰卑一开始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12月2日正午12点,几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巴黎市苍白阴冷的天空。拿破仑和约瑟芬金碧辉煌的马车刚刚缓缓驶到巴黎圣母院,而庇护七世此时已经在清冷的宫殿里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
拿破仑在宫殿门口披上沉重的冕袍,与拖着长长裙裾的约瑟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在描述这次盛典时,都称之为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舞台剧”。在典礼举行的几个星期以前,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已经借助玩具娃娃和模型熟悉了典礼上的每一个细节。
坐在圣餐台前等候加冕的拿破仑,身着镶嵌着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据说是查理大帝登基时曾经用过的宝剑,手执权杖。按照拿破仑的计划,这些装饰应该让它看上去更有威力。
弥撒过后,教皇为拿破仑夫妇的头上和手心分别施了涂圣油礼,并且为他们的王冠赐福。关于加冕的那一刻,史学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拿破仑自己从圣餐台上拿过桂冠,亲手为自己戴上。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而之前由法国19世纪另一位历史学家提出的说法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抢过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
整个加冕仪式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在沉重的礼服下,拿破仑自己也不时表现出困倦的表情,好几次控制不住地打着哈欠。几乎所有在场的嘉宾后来都抱怨这个加冕仪式过于冗长,而巴黎圣母院的宫殿也太过寒冷了。
(本段内容主要起串联作用,教师在课前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主要了解一些拿破仑加冕称帝时的趣闻佚事)。
教师:刚才B同学声形并貌地向我们描绘了拿破仑加冕称帝时有趣的故事,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伟人的另外一面。拿破仑闻名于世,使后人记忆深刻的还是他的战功赫赫。
教师:现在请我们的第三组C同学为我们解说“奥斯特里茨战役”。(同时出示图片)
学生C: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的军事杰作,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这次战役的经过。(战争过程略)
教师: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获胜。至此,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展示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的形势图)
教师: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拿破仑来说,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是“战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接下来请第四组同学给我们讲一讲决定拿破仑人生成败的最后两次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
学生D:“莱比锡战役”(内容略)
学生E:“滑铁卢战役”(内容略)
教师:生活中我们常用遭遇“滑铁卢”来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挫折或失败。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典故与拿破仑有关。但我们不禁要问:戎马一生的拿破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失败?
学生1: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
学生2:战争也使法国经济陷于崩溃。
学生3:拿破仑自身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拿破仑的失败原因来自于多方面。拿破仑的战争在前期是正义的,但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其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正是因为他后期战争的非正义性,才激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同时战争也使法国经济陷于崩溃,再加上拿破仑自身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虽然战争是非正义的,并且遭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一致抵抗,当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拿破仑的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的传播。
5、功绩—《拿破仑法典》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话“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教师:拿破仑自认为一生最荣耀的并不战功赫赫,而是流传后世的法典。这部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
学生:《拿破仑法典》(或《民法典》)
教师:除了《民法典》外,还有哪些法典呢?
学生:《商法典》、《刑法典》。
教师:《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教师简单介绍《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历史评价,限于初中生的知识面,不要拓展过多)
回顾历史,是法国“热月政变”后的乱世成就了拿破仑一生的辉煌和雄壮。他以他的自信、勇敢、坚毅赢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但最终也因他的骄横、狂妄、嗜武遭到了命运的惩罚。虽然拿破仑失败了,但我们不得的承认:就是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科西嘉男子纵横欧洲是几十年,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拿破仑时代”。
当堂练习,巩固消化
(1)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遗忘,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东西”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这部法典在(&&&
)时期颁布的。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兰西第一帝国&&
(3)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
B具有对外侵略、掠夺、争霸的性质
C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D具有双重性,既有发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争霸非正义的一面
(4)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
D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历史板书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