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对陕西省经济结构的拉动

居民消费和投资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11月13日公布的陕西居民消费能力调研显示,居民消费和投资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十一五”以来,陕西居民消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始终超过三成。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12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居民消费占30.1%;政府消费占14.5%;投资占67.9%。在经济增长总量中,居民消费比上年增加597.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拉动GDP增长3.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调研显示,“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工业消费品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活必需品为主向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变。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供给的改善与需求的满足。高档、新型耐用消费品等物质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刺激和带动了汽车、电子、机械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旅游、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促进了社会公共产业和服务行业的迅速拓展。“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以年均10.8%和13.5%的速度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2011年二产和三产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3.2%和32.7%,拉动经济增长8.8和4.5个百分点。&&& 另外,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排位前移。2006年陕西居民消费水平位居全国28位,2011年已提至全国18位,五年间提升了10位;2006年陕西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2011年提升到81.9%,在西北、西南十省市中,陕西居民消费水平仅次于重庆和宁夏。2011年陕西城镇居民的收入居全国19位,而消费水平居14位;农村居民纯收入居全国26位,而消费水平居25位。由此可见,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具有极强的成长性,消费需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记者 王向华 通讯员 杨溢熙)
&&?&&&&?&&&&?&&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由投资主导转向投资与消费双主导。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热点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127;F224【正文快照】:
投资、消费与净出口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从本质上而言,投资是消费的中间需求,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从这一角度讲,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只有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才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所以,研究消费需求,分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陶美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晓斌;;[J];消费经济;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建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陶美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志宇;[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柴艳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施晓光;[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张琦,孟繁华;[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韩玉志;;[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丁小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萧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王善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刘生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尹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劳凯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福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德友;[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纪淑萍;[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成林;;[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黄家骅;;[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张广裕;[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年09期
钟德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裴平;曹源芳;;[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J];现代焊接;2008年05期
张茉楠;;[J];理论学习;2009年11期
丁纪岗;;[J];生产力研究;2007年06期
王美福;傅吉青;冯淑娟;;[J];浙江经济;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沁芳;冯艳;;[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刘文霞;;[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李景元;李久洲;;[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乐正;;[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勇为;[N];经济日报;2004年
夏青;[N];证券日报;2010年
颜维琦;[N];光明日报;2010年
薛志伟 冯其予;[N];经济日报;2010年
惠文;[N];中国冶金报;2010年
胡萍;[N];金融时报;2010年
本报实习生
刘伟;[N];证券日报;2011年
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詹姆士·莫里斯;[N];文汇报;2011年
;[N];中国信息报;2011年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沈坤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郜志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薇薇;[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丁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丁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黄先锋;[D];暨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2016陕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看准网()】经济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6陕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经济论文频道。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近几年陕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资料,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文教娱乐等方面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变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投向需求系数、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动态比较 收入弹性 需求投向系数 消费结构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陕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到2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653元提高到16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2元提高到686元;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同时,收入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由1993年的1449元扩大到23年的513元,收入的城乡比(以农村为1),1993年为3.22,23年为4.6,趋势是逐年递增的。   农村居民1993年和23年的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627元和1395元,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率为8.33%;城镇居民1993年和23年的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2221元和68元,年均增长1.59%,高出农村居民2.26个百分点。   考察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1996年至23年城镇居民分别为.843、.865、.839、.849、.835、.846、.849、.832,农村居民分别为.942、.946、.84、.798、.851、.876、.934、.868。可知,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各项消费的比较      食品消费的比较   食品消费通过陕西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进行考察。1996-23年陕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5.5%、43.%、41.1%、37.3%、35.8%、34.3%、34.1%、34.6%,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8%、52.8%、5.%、47.6%、43.5%、41.9%、37.9%、39.3%,由此可知,1996-22年间,陕西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表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1999年开始,农村居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城镇居民的生活达到了富裕的水平。23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有所回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价格的放开,近两年来食品类价格不断上涨,而食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致使食品消费支出增加。   比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发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别较大,但差距有缩小的趋势。1996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11.3个百分点,到23年,下降为4.7个百分点;从食品消费的绝对数来看,1996-23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以农村食品消费为1)分别为2.35、2.32、2.46、2.67、2.82、2.85、3.24、3.42倍,呈逐年扩大趋势,1996年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绝对数差距为838.85元,到23年扩大为1387.64元,这也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在食品消费中的反映。      衣着消费的比较   从绝对数看,农村居民的年均衣着消费虽有波动,但大体稳定在8-9元之间,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在波动中上升,由1996年的426.47元上升到23年的559.7元。城乡居民衣着消费的差距(以农村居民为1)1996年至23年分别为4.95、4.6、4.76、5.1、4.9、5.38、5.85、6.57倍,呈扩大趋势,与城乡居民各年收入差距的倍数相比,衣着消费的倍数较大,说明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要高。   从衣着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城镇居民由1996年的13.28%下降到23年的9.87%,农村居民由1996年的7.85%下降到23年的5.85%,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水平非常低。      居住消费的比较   从绝对数看,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基本呈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264.29元增加到23年的69.5元,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居民不再享受福利住房;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除了在23年下降外,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住房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差距在扩大,城乡居民均在22年达到住房消费的最高点。   从居住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来看,1996至23年城镇居民的比例分别为8.23%、9.49%、11.17%、11.87%、1.98%、9.76%、11.57%、1.75%,农村居民的比例分别为12.97%、15.2%、15.2%、15.9%、15.98%、17.57%、22.14%、16.24%,城镇居民的比重在波动中有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的这一比例比城镇居民大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远比城镇居民低,另一方面是农村基本上属于自建房,人均住房面积大于城镇居民,以2年至23年为例,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2.87m2、23.76m2、25.13m2、26.11m2,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16.8m2、16.43m2、16.82m2、17.46m2,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较大,但城镇居民的居住质量比农村居民要高。      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服务消费的比较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外出的机会增加。城镇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1996年为167.61元,23年为528.62元,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为17.8%;农村居民这一消费1996年为23.91元,23年为97.33元,年平均增长22.2%,高于城镇居民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的差距(以农村居民为1)1996年至23年分别为7.1、7.41、6.54、6.37、5.9、5.、5.69、5.43,差距虽然在缩小,但差距本身是比较大的。   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1996年为294.25元,23年为95.85元,逐年增加,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18.24%,农村居民这一消费1996年为98.1元,23年为267.87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43%。文教娱乐服务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城镇居民1996年为9.16%,23年为16.78%,农村居民1996年为8.94%,23年为18.41%,逐年上升,23年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例跃居第2位,农村居民位居第3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的差距由1996年的2.54倍(以农村居民为1),扩大为23年的3.55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及比重都在增加,但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增长速度也比农村快,且从发展趋势看,农村居民服务消费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因为,如前所述,城乡居民的收入虽然都在提高,但二者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比城镇居民低;是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文化素质的差异形成对教育和娱乐消费的不同要求;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较差,城镇较农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加之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费攀升,使农村居民不得不增加这部分的消费支出。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将消费支出看成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其基本表达式为:    式中,V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支出额,Y表示消费者的人均收入,ri表示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基本需求量,Pi表示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βi 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在用于各类商品或劳务基本需求支出之后的余额中追加购买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经济涵义可表述为:在一定时期,在给定收入和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消费需求,剩余的收入则按不同比例βi 在各商品或劳务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通过变换可以得到:    根据上述公式,利用23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计算各参数(表1),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转贴于 看准网
  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比较   在表1中,各项目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除了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的相关系数为.919外,其余相关系数都在.95以上,说明就总体而言,模型估算效果较好。   23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基本消费需求为3491.41元,农村居民为1256.72元,城乡比(以农村居民为1)为2.78,差距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比农村居民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有一部分是自给性消费。   将城乡居民年人均基本消费需求与各自的年人均收入进行对比,求出基本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称为基本需求系数),城镇居民为51.3%,农村居民为74.99%,表明,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平均说来,城镇居民所需支付的货币量约占收入的5%左右,农村居民所需支付的货币量约占收入的75%,比城镇居民高2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很大差距,城乡比为4.6,远远大于基本消费需求之比。   由表1数据可计算出城乡居民的各项基本消费需求占该项目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所占比重除了食品占到7.89%外,其余比重均处在5%至6%之间,各项目基本消费需求所占比重较低,即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所占比重比较高;而农村居民各项基本消费需求所占比重基本处在8%至9%之间,远远高于城镇居民,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所占比重很低。可见,城镇居民在各项目的消费方面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不会因为减少其消费而影响到基本消费需求,同时,各项消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农村居民来讲,其消费绝大部分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由此也可看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城乡居民的投向需求系数比较   投向需求系数是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的一组反映消费投向的指标,它标明消费者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余的货币投放于各种发展与享受型消费项目的比例,反映各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整个消费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对消费者货币支出的影响。   由表1的βi栏可知:   食品消费是全部消费的主体。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以后,城镇居民剩余收入中有17.2%投向食品,农村居民有12.9%投向食品,说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正在发生较大的转变。   在消费支出的顺序安排上,城镇居民前几位为吃、文教娱乐、住、穿,农村居民为吃、文教娱乐、住等,城镇居民的衣着支出远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居住的消费支出比城镇略高。由此可知,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都是较高的,这一方面说明居民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居住消费成为消费热点。      城市居民的投向需求系数合计数为   .658,农村为.477,这意味着,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的剩余收入中,用于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占到65.8%,农村居民占到47.4%,两者相差18.1个百分点,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而且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低。而23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83.3%,农村居民为86.85%,城乡投向需求系数都明显低于平均消费倾向,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更多收入将被用于生产性消费、储蓄等方面。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比较   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百分之一,消费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通过计算得城乡居民各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如表2。   表2显示,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弹性为.79,农村居民为.549,二者均缺乏弹性,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收入中用于生活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下降,非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城镇居民的衣着、设备用品、交通通讯等方面支出收入弹性接近于1,用于这些项目的消费支出会有较快的增长;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的收入弹性为1.9。食品支出收入弹性在城镇和农村分别为.597和.378,收入弹性系数较低,并且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设备用品、文教娱乐等收入弹性与城镇差距较大。陕西省城乡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所占比重趋于减少,用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的比重在增加,但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居住等方面的收入弹性有待提高。      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比较高,消费结构也相对完善,是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流消费群体,但其消费倾向较低,消费需求不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有待改善,虽然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但由于其收入水平较低,消费需求不能满足。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提高整体居民的购买力;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同时,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消费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易丹辉,尹德光•居民消费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博.买方市场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 转贴于 看准网 """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内容摘要: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世纪。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就必须大力培育知名品牌,推动湖北的品牌经济发展。   关键词:品牌竞争 品牌发展 现状 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是注重创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的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分析认为企业寻求与大学合作创新行为的发生受企业的经济类型、经济规模、是否拥有自主R&D机构和名牌商标等特征的显著影响。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主要是想获得技术,借助于大学的技术力量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及开...…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指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并对如何能使农民增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 农村居民消费率 农...…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各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征进行实证检验和客观评价。研究表明,江苏13个城市可分为三种消费结构类型,最后文章分类、分层提出优化消费结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消费结构 类型 对应分析    ...…
内容摘要: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强县扩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强县扩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强县扩权 中部地区 县域经济      在我国最早进行强县扩权并卓有成效的是我国的浙江省。早在1992年...…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刚刚过去的2015年,陕西省加速调整经济结构,全省非能源工业增长高于能源工业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看好。新的一年,陕西省将通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新型业态等措施,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西安森舍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久前又顺利拿到了巴基斯坦第三单石油地震勘探项目,现已展开了勘探工作。
西安森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孟钢银:“在客户对我们的服务认可的情况下,我们又中标了第三个石油勘探项目,(巴基斯坦)几个项目总共加起来有3千多万美金。”
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石油、煤炭勘探设备的企业。两年前开始,公司将业务由过去的卖产品拓展为向海外等石油企业提供从方案设计到勘探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引导企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迈进。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已经先后在伊朗、巴基斯坦和埃塞尔比亚等多个国家承揽到项目。
西安森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红:“我们在服务这块今年(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总体的服务收入2016年在公司的整个的规模里边会超过80%。”
今年陕西省将狠抓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由陕西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影视城,是陕西省三十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建成就已经承接了10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按照计划,今年七月,园区全部投入运营后,将成为集影视创作、民俗体验、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园区。
陕西白鹿原旅游文化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宁:“我们也计划引进大量的一些民间资本来进行运营和招商。整个项目预计的(游客)人数,在2018年能达到200万人次以上一年,整个的收入一年能达到1.8个亿。”
今年陕西省将围绕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和社会资本共同开发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系统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大遗址保护等文化品牌,并结合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城郊游。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树民:“文化旅游产业它有一个逆周期发展的特性。我们用陕西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大企业整合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社会资本开掘文化旅游产品,做大文化旅游品牌,把陕西文化旅游的品牌推向中国市场,推向世界市场。”
今年陕西省将推广《长恨歌》演艺机制和模式,鼓励文艺团体固定景点开发精品剧目。增加来陕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示范园区。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支持发展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发展精准农业和农村电商,打造新的增长点。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编辑:
王宇晖(实习)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三季度陕西省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今年以来,陕西省经济保持了平稳的运行态势,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呈现出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态势。9月份,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8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前3季度累计实现787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598.44亿元,同比增长13.8%;餐饮业实现170.19亿元,同比增长12.9%。
  一、市场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重点城市的消费带动作用突出。
  到9月底,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7亿元,同比增长13.4%,并创陕西省历史上单月实现零售额最高水平96.85亿元,完成全年1060亿元目标任务的74.25%。从时间上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平稳,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幅度。从地域上看,西安、咸阳、宝鸡等市增幅高于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完成额占到全省的70%以上,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二)城市市场稳定增长,农村市场日趋活跃。
  1-9月,全省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3.2亿元,同比增长14.2%,连续8个月保持13.4%以上的累计增幅,各月增幅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3.8亿元,同比增长11.6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123.82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三)贸易业增长持续稳定,餐饮业增幅有所降低。
  1-9月,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8.44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9月开元商城累计实现销售额13.2亿元,同比增长3.9%;民生大楼累计实现7.03亿元,同比增长9.16%。世纪金花8月份单月实现销售4143万元,同比增长25.17%,1—8月累计实现3.66亿元,同比增长13.15%。超级市场连锁经营增势强劲。3季度,爱家、人人乐超市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7.65%和13.26%。百盛、国美、苏宁、中大、易初莲花等连锁规模不断扩大,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场所,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餐饮业增长势头趋缓。自7月以来增幅逐步走低,7月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8月环比又下降2.4个百分点,当月增幅比全国低6.6个百分点,9月稍有回升,当月同比增幅为12.1%,比8月份提高2.9个百分点,1—9月累计实现零售额170.19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3个百分点。
 (四)节庆黄金周市场人气旺盛,各种展会促销活动效果明显。
  商业企业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时机,推出众多让利促销活动,使市场繁荣,人气旺盛,销售高潮迭起。2005年“春节”、“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实现约28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18%、14%,占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9%和30.2%,“十一”黄金周再掀消费热潮,实现零售总额约35.5亿元,同比增长18.3%,有力地推动了消费的增长,凸显“假日经济”的魅力。
 (五)新兴产业、服务业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过渡。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去年以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性消费进一步增长。1—9月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019元,同比增长5.7%。消费呈现出新特点:居民用于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服务消费稳步增长。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6.2%,增幅居八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之首;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10.1%;交通通信、衣着消费、食品消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稳定增长,增幅分别为8.4%、7.5%、7.0%和6.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消费分别下降11.9%和2.8%。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由关注价格转向关注品质,知名品牌的消费需求趋旺。
 (六)物价相对稳定,生活必需品价格略有波动。
  今年以来,陕西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在城市设施配套费上调、汽油紧缺涨价、自来水涨价等各种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综合调控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比全国水平低0.6个百分点。1-9月累计上涨0.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由7月份同比上升0.1%转为8月份下降0.1%、9月份下降0.6%,1-9月累计下降0.2%。
  据监测,全省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粮、油、蛋、奶、糖、盐等综合类商品价格保持平稳;肉、禽类商品价格受“四川病猪疫情”影响略有起伏;蔬菜价格受生产季节、天气变化和市场供应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种价格随季节波动明显,但基本处在正常范围。
 (七)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参差不齐,个别市差距较大。
  截止9月底,宝鸡、汉中、延安、安康、榆林、渭南等6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超过75%的平均进度要求,杨凌示范区接近进度要求,咸阳、西安、商洛3市低于进度要求1.77到2.59个百分点,铜川市相对差距较大,4季度亟需加大工作力度。
  二、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不断扩大消费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陕西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奠定了消费增长的基础。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6%,收入的增长增强了居民消费信心,带来了市场活力,为扩大消费提供了保障。
 (二)宏观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协调了国民经济“三驾马车”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培育消费热点。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各地积极探讨加快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通知》,推动了“万村千乡”工程建设,有助于开拓农村市场。
 (三)以节造市,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各类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旺销时机,推出众多让利促销活动,繁荣节日市场,刺激消费需求。“春节”、“五一”黄金周实现零售额不断扩大,占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假日经济的推动作用依然明显。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行业举办的各种博览会、展示会推动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家用电器、通讯器材、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迎合了消费水平的升级提高,化妆品、服装、首饰的专业店、柜为消费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厨师节”、“啤酒节”、“月饼节”等活动推动了餐饮市场活跃和发展,促进了城市消费市场容量的扩大。西安市今年先后举办了43个有规模的展会,成交额258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14亿元。安康借助龙舟节举办了第六届投资贸易会,以节促会,短短10天,实现商品销售1亿多,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四)消费结构升级范围不断扩大,保持了消费需求的旺盛。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提高了人们消费质量。从消费结构分析,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房产、汽车等消费增速明显回落,但仍然代表了目前的消费热点。新一代的通讯产品、高档家电、数码产品和名牌服饰、以及个性化的用品、休闲娱乐服务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五)餐饮业增速回落的原因,一是前年“非典”导致偏低,去年高速增长,造成基数较高;二是餐饮消费两级分化严重,中、低档餐饮业竞相压价,大众餐饮消费增长空间趋紧;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经营受到影响;四是部分重点城市“创卫”中整顿不规范的餐饮网点,加之暑期大中专学校放假,如西安市1—9月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1.08%,比其他市低3.6个百分点;五是“苏丹红”、“注水肉”、“禽流感”、“猪链球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六)消费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增强,新型商业服务设施在城乡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仅西安市年内已有1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新店开业。居民消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享受服务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为居民放心消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陕西省在培育消费热点和扩大市场消费规模方面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第一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后劲和内在活力还不足,主要是消费的即期购买力不强,消费倾向不高。一方面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造成扩大消费的支撑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倾向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强,而中低收入群体受消费预期不确定及医疗、养老、教育、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消费仍然持谨慎态度;
  第二是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消费品市场的状况看,市场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商品供大于求,产销不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三是消费环境还不完善,制约了潜在购买力向现实购买力的转化。农村不理想的购物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信贷消费面临的信用危机,假冒伪劣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都成为制约消费扩大的外部因素;
  第四是消费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城市交通堵塞,水、电、油等能源紧张,公共消费设施不配套等问题,都影响了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热点的培育成长。
  第五是国家在金融、土地、汽车及能源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从另一方面对目前已形成的消费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作用。
  四、市场预测
 (一)从影响因素看
  一是物价上涨预期。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需求的稳定增加,将主导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回升;另一方面,政策性调价因素可能增加,如市政设施配套费上调、水价上调、及正在论证的车辆通行费征收等,对价格上涨影响加大;三是上游产品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滞后影响逐渐增大。以上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传导到消费领域,导致部分消费品涨价,增加居民生活成本支出,抵消居民的部分消费增量。
  二是居民消费热情及信心。目前,居民即期消费愿望还不强,从储蓄存款余额可看出,至9月末,陕西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43.3亿元,比年初增加494.95亿元,同比多增62.5%,这一增速较6月末增加了18.7个百分点,说明居民即期消费热情仍然不高,消费需求仍需进一步扩大。
  三是汽车、住房等热点旺势消费逐渐趋缓。随着房贷利率上调、钢材和石油价格上涨、关税下调进口限额取消等因素影响,使得部分居民购买住房、轿车意愿下降,持币待购心理增强。如西安汽车自选市场1-6月销售汽车4946辆,销售额2.2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2%和25%。
  四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龙头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连锁化、集团化、规模化优势突出,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较为困难,不均衡发展态势逐渐显现。
 (二)从积极因素看
  一是政策环境将得到改善。今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流通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加会议并强调了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我国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商务部已经起草了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商贸流通业的下一步发展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是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支出水平增加,以及消费升级加快、范围扩大,有利于扩大消费,将为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和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消费增量因素增加。一方面,陕西省区位优势明显,消费市场吸引强、辐射远、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消费热点多,传统的销售旺季、黄金周及重大节假日、红色旅游、各类展览会等都将带来大量消费人流。第三方面,新增网点将继续发挥方便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势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完成109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3.5%左右,超额3%左右完成1060亿元的目标任务。
  五、工作思路及措施
  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扩大消费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规范和优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建立和完善市场运行调控机制,保持市场持续繁荣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扩大消费培育热点,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消费水平升级的要求,针对多层次化的消费结构,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有关政策的落实,提高总体消费能力。要落实好支农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要落实好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医疗、教育改革,保证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要从税收方面调整收入高低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二)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流通现代化。有序推进流通业对外开放,鼓励流通企业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积极引进省外、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营销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革、改组和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集团,鼓励有实力、有特色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借鉴国外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引进适合我国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扩展消费领域。
 (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努力增强市场拉动作用。围绕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搞好相关商品开发经营和服务,加强餐饮业和新兴服务业的规范化管理,恢复和增强对消费的拉动力。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业,规范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消费信贷,优化消费环境,为创造和保护消费提供条件。
 (四)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优势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重点,以小村镇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服务网络,有序发展双向流通连锁经营模式,构建农资,日用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交流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促进农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五)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引导和扩大消费。深入开展“三绿工程”宣传活动,大力提倡科学、环保、健康的消费理念,增强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食品开发,协调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督促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企业自检体系建设,推动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农改超”和标准化建设步伐,有步骤地在重点城市开展“绿色市场”达标认证工作。
 (六)整顿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继续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法规和政策,打破内外贸分割和地区市场封锁等体制性障碍;协调规范零售企业的促销和进货交易行为,依法管好流通领域的特殊行业;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切实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环境。
 (七)加强市场运行调控,保持市场繁荣稳定。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定期检查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加强市场监测和运行分析,重视做好重要商品和重大节日市场安排与监测,及时引导居民消费和生产经营。尽快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完善市场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保持市场物价的相对稳定。
  六、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陕西省进一步支持扩大消费、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使流通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发挥资金的调控导向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有利于消费扩大的项目如“万村千乡”工程、“三绿”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符合规划的商业网点建设贷款的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标本兼治,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创造安全消费的良好环境。
  四是要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吸引民营资本,加快解决大中城市消费瓶颈问题。
  五是培育消费热点商品,保护热点商品消费的积极性。住房和汽车消费不仅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要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继续发展住房、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网站管理:
邮编:100731 电话:86-10-
技术支持:
传真:86-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拉动政策 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