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司马迁的故事一生故事和精神

司马迁逆境出人才的故事简介
尧少2309456
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年不可考. 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十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十九岁为补博士子弟.二十岁随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到长安后,武帝让他带着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太初历》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 公元前99年,李陵因战败投降匈奴,李陵家族被诛.司马家与李家是世家,司马迁因为李陵仗义执言而被判死刑.为完成《史记》,自请腐刑,免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公元前87年,武帝架崩,司马迁离开了长安,不知所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忠于写史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由于他的决心和毅力,才使我们明了历史的真相.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八篇,均已散失.他的《报任安书》,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散文.文中叙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的过程;抒发了无辜受刑的悲愤,暴露了汉武帝的专横残忍;最后,表达了自已发愤著书、创作《史记》的决心.司马迁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突出的地位.《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当之无愧的.童年时代的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祖先世代执掌史官的职务,只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时局纷乱,曾经中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才重新开始了司马家族的‘史官’世业.而司马谈终生致力于史学,这种态度极大的影响了司马迁.司马迁10岁是,就能诵读《左传》,《春秋》,《国语》,古代是要读懂这些,需要会写9000多个字.而后来,我记得在一段文里看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很能概括司马迁为写史记而做的努力,而且很能表现出他的所思所想:我十岁开始学古文书传,十三岁,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十四岁,又向孔安国学《古文尚书》,十八岁,他们说已再没什么可以教授给我.他们说我能取得比他们更伟大的成就,总有一天,等我到了他们的年纪,他们也会因为我而被世人赞颂——其实,我心里是个高傲的人,我没有谦虚跟已经这么了不起的师傅们说我做不到,我很高兴、我很相信,我可以沉默一辈子,甚至可以几百年都不为人知,但我就是知道总有那么一天,我所做的事我所取得的成就我这个人会成为一种标志,就像你,皇帝陛下,你将成为大汉朝的标志一样,我也会闪闪发光都留在我的世界里.“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写出我的书、我的才华、我的思想——”他转而看他,眼睛特别冷静,一点也不飘忽,他的神志足够清醒.“在这些地方,我是强过你的.你,永远够不到我的高度.”其实司马迁在历史这个他的领域里是一个极为自爱、高傲的人,写出史记简直是他这一生唯一的目标,特别是在宫刑之后.2.《报任安书》,可以说是最能表现司马迁这个人的一篇文,类似于自传了.最让我心疼的一句话: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附翻译:少卿足下: 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象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象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象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 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人虽然总有一死,但在我心里,价值是不一样的.再说,戴罪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 每日,我腹中肠子痛如刀绞,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象丢失了什么,却不知从何寻起;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不是与我个人的旨趣相违背吗? 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再次向您致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求关于司马迁的故事_司马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80贴子:
求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 有一位历史学家叫司马迁.他祖上几辈都是国家的史官, 负责记录历史.司马迁年轻时立志继承家业, 写出一部完整的史书.他离开长安, 到各地远游, 考察历史古迹, 搜集到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了解了英雄豪杰和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这使他更加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决心把那些丰功伟绩记录下来, 传给后代的人们.后来他父亲去世了, 他接着做了史官, 想到自己的志向, 就开始写作.   没想到这时候, 一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进去.司马迁为国家着想, 说了几句真心话, 得罪了, 被处以.要免死只能出钱赎身或接受.司马迁家里没钱.他万不得已, 接受了腐刑, 以求活下去.腐刑是最残忍的, 受刑人被割掉生殖器, 失去男性特征, 成了宦官一类的人.这对司马迁是多大的打击呀! 有的人认为他不该怕死贪生, 甘受污辱; 朋友们也疏远了他.司马迁不去辩解, 只是夜以继日地写作.多少年后, 他终於完成了千古名著.这时候, 他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都有一死, 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 我死了有如九牛亡一毛, 有什么可怕的?我是为了写这部史书而求生的呀! 我不愿意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我手里中断, 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埋没.现在书写成了, 就是让我死千次万次, 我也不怕了! ”  司马迁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得到传扬, 甘受屈辱.他的爱国情感多么深厚啊!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你可以查一下司马迁退礼的故事,这个有点冷门
吉春、徐兴海编著的《司马迁与太史祠》( 1993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有司马迁的故事:第三章 司马迁和《史记》的传说故事一、司马迁名字的由来二、十岁诵古文三、见郭解于夏阳四、携侍妾同游江南五、拒收贰师白璧六、《史记》是如何保存下来的七、司马迁是怎样死的八、司马迁的后代
司马迁和《史记》的传说故事司马迁逝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在他的故乡夏阳即现在的韩城市,流传着他的许多有趣的故事。本章择其有代表性的七八个故事介绍于后,以飨读者。一  司马迁名字的由来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母亲杨氏,二人在汉景帝中元四年三月十八日,前往夏阳(今韩城)象山顶上向观音菩萨求子,夜宿半山腰,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条巨蟒从空而降,青脊白肚,龙须很长,龇牙咧嘴,一下子钻入杨氏的怀中,因而怀孕生子。杨氏在生子时,是个“莲花胎”,头在上,足蹬门,又叫“立生”,出现难产。司马谈的母亲程氏,请来“神婆子”马老太太,烧香拜佛,突然家中投进一股白光,杨氏立即生产了。“挟牛娃!挟牛娃!真亲哩!”司马谈全家和邻居乐得合不上嘴。“司马家得了个顶天立地的小子!”这消息从高门的龙门寨传出,高门原皆知,夏阳县城都知晓了。报喜的人进京城,司马谈的父亲司马喜大夫捋须大笑,紧忙赶回家乡准备庆满月。传说司马迁降生的那天,是汉景帝中元五年古历二月初八日,即公元前145年的古历二月八日。三月初八庆满月,司马家院子热闹非凡。龙门寨的四家邻居都来帮忙,高门村的家家户户都派人来贺,高门里的其他村庄也有许多人来庆贺。县令来了,里长来了,亲戚朋友都来了。夏阳县有名望的绅士、司马谈的岳父杨鼎文,不顾年迈,拄着拐杖也来了。宾客满座,凉肉、白酒,八碗招待。席间,程氏喜盈盈地抱出了小孙孙,后边跟着司马谈的妻子杨氏,请大伙起个好名字。这时,高朋离席,争相观看:那红绸褥子裹着个白胖婴儿,四四方方的脸蛋,前庭宽阔,圆溜溜的大眼睛,耳朵象月牙。人们用手指一逗腮脖,婴儿马上笑出两个酒窝窝。高门村的乡绅冀怀庆老人,人称老学究。他仔细端详了婴儿之后,对司马喜说道:“司马大人,我给娃起个名字。”司马喜连忙拱手道:“冀贤弟,请讲。”“那就献丑了,”冀乡绅一字一板地说,“你们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只因中断而暂时农作,将婴儿取名为‘迁’,表示升迁之意;字为‘子长’,望你们司马氏子孙后代繁衍旺盛。仁兄,众位,看这名字如何?”县令发话道:“这名字好,就叫司马迁,字子长。”众口称赞。司马喜、司马谈给每席添酒后,司马喜举杯言道:“为冀贤弟命名各敬一杯,请!请!”“喝!喝!一块喝!”这就是司马迁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谈和妻子在私房中争论过给司马迁起名的事。这个说法,不符合旧时代的习俗。按照旧的礼教习惯,给婴儿起名字,不是由他的父母,也不是由他的家族,而由村内的其他人给孩子取名字。韩城在旧时给孩子取名,官宦人家是满月大庆时请乡绅高朋立名字。一般农家给孩子取名,习惯于由婆婆或爷爷在满月前后抱上,怀中揣一个大馄饨蒸食,行到巷中,碰上第一个人,就请他给孩子立名,然后就将怀中的馄饨敬献给立名字的人,作为酬谢。
二 十岁诵古文由于司马谈捐房,杨鼎文倡导,县令点头,在华池村司马靳祖祠内办起了“司马书院”。书院在华池村的西边,院子不大,仅有三分地。北房三间,高大宽敞,是司马靳的塑像牌位。东厢房四间,是学生上课的场所。华池在书院东边,为司马家的花园。池的面积三百六十步,《水经注》内有记载。池水清澈,把池边的翠柏、牡丹花、门楼一块儿装了进去,在水中荡漾着。金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小鱼儿在池里游动嬉戏。司马迁从小就在这样一所环境优美的书院中学习。由于他的外爷杨鼎文和父亲司马谈在此任教,对司马迁要求严格,所以司马迁学习很用功,在书院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有一天,杨鼎文想考考外孙,便把司马迁叫到书房,说:“迁迁,让外爷考考你的《诗经》课。”“诵那一首?”司马迁自信地问。“就背《苕之华》。”“羊坟首,三星在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再背《大东》。”“大东小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好,好,迁迁学得很认真。”又有一天,冀怀庆向学童讲了一首古诗,便布置每个学生围绕司马书院写一首七言四句诗来。题目一出,学堂内鸦雀无声,儿童们思考着:有的呆头呆脑,不知从何写起;有的搔头挖耳,左右为难……只见司马迁灵机一动,提起笔,飞快地在竹简上写道:书院设在华池村,风光清雅最宜人。不分穷富皆同窗,闭户诵读跳龙门。冀老师将学童的卷子收起来,细加批阅。当他反复看着司马迁的诗句时,拍案叫绝,竖起大拇指,称赞这首诗写得好。第二天一上课,冀先生向全体学生读了司马迁的诗,并逐句作了注释,还特别讲了“皆同窗”、“跳龙门”是全诗的诗眼,警句,妙词。于是,“神童”司马迁的名字便传开了!居住在夏阳城的花花公子杜明,根本不相信有这样的“神童”。一天,杜公子领了几个人,来到司马书院,逼着杨鼎文唤来司马迁,想当面见识见识,让“神童”丢丑。“小兄弟,鄙人才疏学浅,有几个难题,领教于神童。”这种带讽刺的话,司马迁当然听出了味道,冷言冷语地回答:“有话请讲。”“天皇氏兄弟几人?年岁合计多大?”“兄弟12人,合18000岁。”“你再说人皇?”“兄弟九人,合45600岁。”“炎帝姓啥?在位多少年?”“姓姜,140年。”“舜帝在位多少年?寿多少?”“在位50年,寿一百。”在座的来人听了,惊喜地拍手叫好:“奇才!奇才!”原来,司马迁在帮父亲司马谈抄史料时,便把这些记下了。杜明虽然心内有几分佩服,但面子上仍装着不认输的架子。他又说道:“上边几个问题算答对了,但可能是碰对了。我再叫你背一遍《国风》,如能倒背,我出300两银子。假若倒背不下来,嘿嘿!那就给我掏300两银子。”杨鼎文有些生气,他深知杜明是个“正事不足,邪事有余”的胡来货。发话道:“杜公子,你今天想咋?”司马谈在一旁言道:“岳父,就按杜公子讲的条件,让迁儿背吧!”杨鼎文想了一下,问杜明:“你输了如果屙软蛋怎么办?”“这回决不屙软蛋,不行找个中人作证。”冀先生当了中人。对司马迁说:“倒背《国风》开始!”只听得司马迁象“口袋倒胡桃”一样倒背起《国风》来,背得一字不错,一句未漏。那声音,犹如百鸟朝凤,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刚柔婉转都分出来了。杜明听着听着,一下子软瘫在椅子上。他心痛起300两银子来!倒背完毕,冀先生问杜明:“你还有啥说?”“没有了,没有了!我认输,我认输!‘神童’确实名不虚传。300两银子,值得!”杜明猛然慷慨了。杨鼎文乐得心花怒放,忙邀请众人聚餐,为“神童”庆功。夏阳县城跟杜明一块来的几个人亲眼目睹了今天的情景,觉得办学十分重要,恳请杨鼎文帮助指点,在城内也办一所“龙门书院”。司马迁笑了,他现在觉得是激杜明的时候了,便说:“杜老兄,办龙门书院,如果你肯出100两银子,小弟愿将所蠃300两银子全部捐献!”“好,好,还是你们司马氏慷慨!为龙门书院我愿再出300两!”众人拍手叫好。这些诵古文的传说,证明司马迁在五六岁时已过了识字关,不再读一般的儿童书籍,而是学习比较繁难的古文了。所以,他后来写《自序》时,回忆说十岁则诵古文。
三 见郭解于夏阳话说司马迁19岁时,没有进京,还在田里忙碌地收秋种麦,活路很杂,他有点厌倦地躺在沟坡上,歇歇乏困了的身子。这时,司马迁想起了陈涉耕田时讲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来,便自言自语地说道:“吾富贵,不忘农夫之苦!”黄昏时,司马迁赶着牲口从田间回到家,发现院中拴着一头骡子,旁边放着一辆破旧木车,又听家里不少人说得正热火。“司马公子回来了!”一个中等身材的侠客从屋内跳到院子内,帮司马迁卸牛套项。“你是谁?”司马迁凝望这个不速之客。那汉子一笑,边掏书信边说:“初见面,不认识,我叫郭解,家住河南轵县。给,你父太史令的亲笔信。”司马迁一见父亲的笔迹,立即拉着郭解坐到了厅房。司马迁叫妻子小珍忙给郭解冲茶,自己展开绸布看信:迁儿:朝中多事。大侠郭解原为卫将军部下,近因被人诬告,正遭搜捕。见书后,即安置好郭侠家眷。
(看后烧掉)司马迁看完书信,立即将绸布放在油灯上点燃焚毁了。郭解拉着司马迁,到厢房中见了他的母亲妻儿,叙述了郭家的悲惨遭遇。原来,黄河泛滥,河南灾情严重,民不聊生。轵县县令为了讨好上官,搜刮民财,派恶徒下乡,无恶不作,激起民愤。郭解随卫青将军在边关征讨匈奴有功回乡,率领郭家庄村民,打死七名恶差,县衙便贴出告示,捉拿郭解。因郭解逃亡在外,官府便将解父逮捕腰斩。郭解为父报仇,夜闯县衙,杀了县令。朝廷闻报,汉武帝下令通辑郭解。郭解入函谷关,进潼关,正巧司马谈在此收搜古史,便写信让儿子司马迁安置好郭义士的家室。夜深了,杨氏和小珍听着郭解母亲自述身世:“唉!我的命太苦了!12岁逃荒到河南郡,被山东一个人贩子拐卖给郭老七为妻。半年后,郭老七得伤寒亡故。那时,我身怀有孕,就是现在这‘梦生子’郭解。解娃子从小爱打架……”在厅房中,司马迁与郭解讨论着,争执着:“我看就落在郭庄寨子上,母亲妻儿不成问题!”“不行,我父亲有书信,我得把你们全家安置好,不能出事。就住在我家方便些!”“不,不,司马公子。我不能住在这儿,这儿离夏阳县城太近,万一出事,连累了你们!”“我不怕!”“不行!我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官府一定会跟踪来搜我的。我将家落在郭庄寨,就独身到河东去!”司马迁被郭解大侠的义气所感动,不再坚持自己的主见,他同意了郭解的想法。第二天晚上,司马迁跟着郭解一家,乘着破木车,来到了夏阳北原上的郭庄寨,帮助安排家室。好在郭解祖父是这村寨之老户,没几天人就熟悉了。一些年轻人听说郭解是全国有名的大游侠,会飞檐走壁,神出鬼没,非常敬慕,纷纷找大侠想学点本事。有的武丁提上龙门酒来拜郭解为师,郭解不想在此地久留,便推辞说:“我本来不会饮酒,请诸位将酒提回去,我教你们几套拳法就是了。”在停留的几天内,郭解教年轻人练拳,司马迁也跟着练武艺。习武者由十来个一下子猛增到百名以上。这下轰动了整个北原。知与不知,纷纷前来要与郭解交朋友,拜把子。就在年轻人习武最起劲的时候,夏阳县令接到了追捕大侠郭解的文书,附有一份郭解的画像。县令立即布置衙役往各里各村搜寻郭解的踪迹。正巧,西庄里的贾里长来县衙反映:该里管辖的郭庄寨,最近落了一户人家,自称祖籍于此,叫什么大游侠郭解。听说他是卫将军部下,匈奴也怕他三分,现正教百余人习武哩!当朝太史令的儿子司马迁也跟随大侠跑前跑后。县令一听里长汇报,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全国土地之大,游侠会来这曲曲小县。可是,他竟真的来了,而且还有太史令的公子陪着,气候不小。县令对衙役说道:“你们跟着贾里长去,想办法叫郭解游侠走了算了,不要惹他。”还是贾里长的脑瓜灵,鬼点子多。他叫衙役装成学武的青年,混在练武的队伍中。等武术习完的休息空儿,议论说:“听里长说,接到县令文书,朝廷下旨捉拿大侠郭解!”果然,此话传到郭解和司马迁的耳朵中,立即停止了练武,解散了队伍,令其回家。到了晚上,郭解对司马迁说:“感谢公子的帮忙,我要只身逃往河东去了。如果我不回来,你隔上二三个月代我看望一下老母,就说我在外很安全,千万不能说其他事!”司马迁含泪应允了郭解的请求。半夜时分,郭解告别了母亲妻儿,束装打扮,与司马迁同路步行。到了夏阳城外,他俩分手。郭解逃至临晋渡河奔太原,司马迁回高门原龙门寨家中。朝廷搜捕大侠郭解的风声越来越紧了。又传出了大将军卫青在汉武帝面前说情,被武帝否定的秘闻。这年汉武帝徙国中豪杰富户迁往茂陵,轵县举了郭解。大将军卫青对汉武帝说:“郭解不够迁徙的条件。”汉武帝却说:“一个普通百姓竟能使大将军替他说话,一定是很富有的吧!”还是要迁徙郭解。后来郭解杀了县令,朝廷下令搜捕捉拿他。夏阳县令与太史令司马谈关系密切,自然包涵着司马迁。他秘密将郭解赶走后,只传讯司马迁到堂,责问司马迁不该去跟郭解习武,便将司马迁放回家了,并暗示其远走为好。墙儿挡不住风,纸内包不住火。司马迁帮助大侠的风声传开了:“这娃怎么成了二杆子?跟大侠鬼混?”“迁娃子要招祸哩!皇上捕捉郭解,他却胆大包天窝藏郭解!”“神童变成了脱僵之马!”再说郭解逃走后一月有余,司马迁惦记着郭解的老母亲,想去郭庄寨看望一下。司马迁的母亲杨氏,因听到些议论,胆怯起来,劝司马迁暂时不要去。但妻子杨小珍极力赞同丈夫探望郭解老母。杨氏只好对儿子说:“那你去吧,快去快回,免得生事。这30两银子,你带去给他们度日吧!”司马迁高兴地跑到郭庄寨,见到了郭解老母。郭解母亲自儿子离去,心里不安,天天拄着拐儿在破庙前观望。突然见了司马迁,喜悦地问:“你解哥在哪儿?没事吧?”司马迁假装知道郭解的下落,笑着说:“解哥在临晋,很安全,没有出事。”“解娃子走时衣衫单薄,现在天冷了,得加点衣服。”解母心痛起儿子来。“解哥冷不着,”司马迁边说边掏银子,“给,这是解哥捎的30两银子,叫家内度日子。”郭解母亲接过银子,老泪横流,颤巍巍地说:“水灾旱灾,兵荒马乱,苦了我儿!”司马迁告别郭解老母,准备回去,解母拉着他的手说:“你等你嫂子、弟弟挖菜回来,吃了再走!”“不了,我还到西庄镇上有事哩。”司马迁推让欲走。解母拄拐起身,让司马迁等一下。她从庙中一筐子内捡出一件破棉袄,交给司马迁:“把这棉袄交给解儿,就说我给他的。叫他千万穿上!他左膀子上被匈奴砍伤过,一变天就疼。”司马迁告别了解母,回家后不久就进京南游去了。这就是《报任安书》“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的详细情况。
携侍妾同游江南司马迁进京后,司马谈告诉儿子“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命其南游江淮,考察古事轶闻。司马迁到了长江边,突闻江中一舟中传来凄凉的歌声:风萧萧兮雨蒙蒙,雨多路泥泞。悲叹声声兮,只恨天不晴。鼠成精兮比虎猛,虎多世道穷。猛兽横行兮,天下无太平……司马迁被这绝唱迷住了,呆呆地站在那儿,等着木舟靠岸,想见见这位歌女。木舟靠岸时,一女子出来帮助老翁抛锚。司马迁一瞧那女子,慨叹地想:“世间还有这样多才多艺、窈窕多姿的淑女啊!”等老翁上了岸,司马迁的挑夫程三拱手言道:“老船公,我们司马公子想搭船过江。”老船公一惊,忙问:“哪里的司马公子?”“就是当朝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此行前去探禹穴。”只见老船公面有难色,但很快一喜,说:“好,好,我一定送公子过江,报答他们的恩情!”程三摸不着头脑,忙叫司马迁上船。司马迁一心只想与淑女答言,未看清老船公的面目。等老船公摘下了草帽,司马迁这才看他有点面熟,忙问:“老伯,你是哪里人氏?”老船公回话道:“老夫平原人,姓随,叫随船漂。相公长这么高了!”司马迁想起来了,高兴地说:“老伯,那次我们曾在黄河岸边相遇,怎么你们流落到这长江边来了?”“公子,自那日你父救助之后,我父女怕船主欺压,就跑到长江上摆渡为生了。令尊大人可好?”“家父很好,他命我这次南游江湖,考查古史。”老船公将头朝船舱一转,喊道:“清娱,清娱!你出来与司马公子相见,他是咱们恩公之子啊!”随清娱羞答答地出舱施礼:“司马哥哥到了,妹妹这儿有礼了。”司马迁一边还礼,一边偷瞧,发现随清娱强笑中面带愁容,是个病态美人儿。司马迁忙问老伯:“清娱妹为何愁容不展?”“公子有所不知,”随船漂抽了一口旱烟,唉声叹气地说,“如今世道没法,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哪里都受人欺压!前两天,有个叫杜周的官吏,说是看中了清娱,要我后天将她送到岳阳。若送不来,就要问罪!唉,这世道没穷人活的路了!”司马迁听此言,气愤地说:“官吏竟敢如此在民间胡作非为!老伯,你们不用愁,有我在此,量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随清娱听了司马迁这气壮山河的言词,心情舒展得多了。在船上,司马迁与随清娱谈论诗赋之类,话儿非常投机。随船漂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灵机一动,忙拉过程三问:“他叔,司马公子成亲了没有?”“老哥,司马迁如今20岁了,能不成亲?他14岁在家乡娶的杨家女,去年已得了一个女儿。”随船漂沉思了一会,对程三说:“噢,成亲了也好。他叔,你看我花甲已过,无依无靠,杜周又要逼婚,请你给公子说一说,我想将女儿给他作个侍妾,一来感谢救难之恩,二来女儿也有个依靠。”程三答应后,便问司马迁的意见。当然,司马迁是乐意的,便同意了。当晚,程三做媒,司马迁与随清娱便拜了天地,又拜了岳丈和媒人,入舱成了婚。第二天,杜周一帮人前来抢亲,遭到司马迁的斥责。从此,杜周记仇于司马迁。司马迁与随清娱成婚这段佳话,由唐代诸遂良以回忆梦境的形式写了碑文,至今保存在司马祠里。碑文写道:“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道,夜静坐于西所,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髻盛妆,泣谓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同游名山大川,携妾于此。会迁有事在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于长乐寺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至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
铭之。铭曰:嗟乎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然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这块“梦碑”是否真实,姑且不论。但它表明劳动人民怀念司马迁的感情是可贵的。
拒收贰师白璧话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正在整理史料。一天,贰师将军李广利派了个能说会道的门客阿三,把他远征大宛时带回的一对白璧送到司马迁家里,表面上是给司马迁荣升太史令贺喜,实则想使司马迁为己所用。这一招,是汉武帝妃子李夫人给哥哥李广利暗示的。阿三品了一口茶后,拱手对司马迁言道:“太史公,国舅本来要今早过府亲自恭贺你荣升的,只因圣上宣招进宫,不能亲来。他派小人给太史公带来一件稀世之宝,请大人过目。”阿三说罢,手捧一只精致的五颜六色的盒子,放在桌子上。司马迁打开盒子,立即白光耀眼,惊得他呼叫起来:“呀!这是西域白璧,太好了!”杨小珍和女儿司马文英用手抚摸着白璧,赞口不绝:“这样圆润,这样光洁,真是白璧无瑕呀!”司马文英更是爱不释手,这价值连城的宝物太珍贵了。司马迁看出女儿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白璧的最可爱之处,是没有斑瘢污点,所以人们才称它为‘白璧无瑕’。白璧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女儿立即领会了父亲的心意,将白璧放在盒子中,盖上盒盖,放在桌子上。阿三已窥探出司马迁一家很喜欢这块白璧,便讲起了李广利在大宛获白璧的经过来:“国舅率领30万大军,到了敦煌附近,便碰上了大宛国的强骑。两下交锋,双方损兵折将,几乎相持不下。毕竟汉人多,打了一个月,大宛骑兵退到了贰师城。“国舅急忙率兵日夜追赶,将贰师城层层围住,围了三个月,城中粮尽肉绝。大宛国王派使臣出城讲和,甘愿称臣,并献上美女、天马和这白璧。“凯旋回朝,圣上封国舅为贰师将军,得了美女、天马。国舅将白璧视为珍宝,藏在府内。”司马迁认真地倾听着阿三的讲述,认为贰师之战是个很好的史料。阿三讲完后,司马迁说:“这白璧难得极了,国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它。请转达李将军,他的情意我领了,但这白譬不能收。我这地位低下的小官,不敢收此价值无比的宝物。还是将宝物献给圣上和贵妃吧!”阿三没想到他费了三寸不烂之舌,竟没有说动司马迁的心,脸色立即变得严肃起来,不高兴地说:“既然太史令大人不肯留璧,那小人只得带回复命。”阿三出了门,生气地留了一句话:“不识抬举的东西!”这话给家院听到了,立即转告给司马迁夫人。晚上,杨小珍将此话对司马迁一说,司马迁顿时气愤地说:“夫人不知,他们正在设法拉拢我,想青史留下美名儿。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收下这贵重的礼物,那我身上就有了斑点,不清白了。”“你想得周到,不收是对的。只怕惹了国舅,今后给咱们小鞋穿。”果然,在司马迁为李陵直言时,李广利、杜周、李夫人沆瀣一气,迫害司马迁。
《史记》是如何保存下来的高大清瘦的司马迁,黎明时走出书斋,伸了一下腰,大口大口地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他理了一下苍白的头发,喜形于色,自语道:“早逝的父亲啊!孩儿终于将你的遗命完成了,《史记》写成了!”司马迁的女儿已在太史府住了半年,专门抄写《史记》,不久也抄完了。司马迁望着书房中两大捆竹简,大声地笑了!司马迁将司马文英抄的一份竹简留下,将他亲笔写的《史记》正本竹简又重新捆好,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这是为父一生的心血!你将这《史记》正本快运回华阴杨家吧,藏在华山脚下。在我死前,绝对保密。我死后,你要象‘赵氏孤儿’那样保存好《史记》,又要象沉香劈山救母那样救活《史记》!女儿,你的担子不轻啊?”司马文英跪在父亲面前保证说:“女儿虽不才,以死担保《史记》藏在名山脚下,完好无缺!”司马迁连声说:“好,好”,扶起了女儿。从此,《史记》正本就秘密地宝藏在华山脚下。司马迁死后,由于女儿劝杨敞在拥立宣帝时有功,使《史记》得以公开传布。那时候,还不叫《史记》而叫《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公之于世以前,司马文英暗中让二儿子杨恽读《太史公书》。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最爱读外祖父的《太史公书》。杨恽在其母亲的教导下,上书汉宣帝。宣帝在公布《太史公书》时,削去了几篇。
七  司马迁是怎样死的在京都长安,有座官府,府邸朴素幽静。府邸的后院,有一间书斋,司马迁正站在门首深思。突然,他想起了什么,转身回到书房,伏案疾书……红霞在东方燃起,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时,皱纹满面的夫人,端着一碗热腾腾粘糊糊的小米粥,来到书斋。她关切地问:“官人,《今上本纪》写完了吗?”“天亮前已写就了,现在给任贤弟写信。”他回答,又急切地回头问:“文英将那正卷带走了吗?”夫人一边递碗催他喝粥,一边说“昨晚上已带回华阴去了。”“好喝,好喝。”他大口喝粥说:“家乡这小米,真香啊!”他喝完粥,将写成的帛书折叠好,交给夫人,叮咛道:“你快把这信送到任家,叫人速送狱中。记住,一定叫他们保密。”夫人一手拿着帛书,一手取了碗,笑着说:“你呀,真是个急性子。我马上就吩咐家院去。”永巷监狱的死囚牢房内,任安身锁刑具,精神忧郁,面容憔悴,一双呆滞的眼睛凝望着铁窗。猛地,任安从潮湿冰冷的地上爬起来,忘记了应该保密的话,大声地朗诵起朋友的信来:“‘如今你遭到无法揣测的罪过,过一个月就接近十二月了,我随从皇帝去雍地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转眼之间你就会遭到不幸。’是啊!我要被杀了!回想当时皇上派丞相与太子交战,太子求我,我该支持谁呢?如今落了个有二心!“‘加强自我修养,是有智慧的象征;乐于施舍,是行仁德的开端;索取与给予得当,是守道义的标志;如何对待耻辱,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勇敢的标准;树立好的名声,是品行的最高准则。一个士人具备了这五条,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而进入君子的行列。’仁兄讲得多么中肯啊!可是,唉!我的一切都完了!“‘上从皇帝算起,下至于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好!好!好!仁兄的鸿篇巨制完成了!愚弟在狱中对你庆贺!仁兄,你能听见吗?”任安一遍又一遍狂呼的声音,震动牢狱。两个主管狱吏,正好路过死囚牢墙角,突然听到任安狂吼,急忙窜到牢门口,仔细一听,任安在念太史公之书,便让守门狱吏开了门,阿宝一把抢过任安手中的帛书。这时任安方才猛醒,欲夺回帛书,但被谭生一脚蹬倒……两个刽子手,抢了帛书,如获至宝,急奔上司杜周的府内。这个阿宝,贼眉鼠眼,因曾给太史施过腐刑,被杜周收为干儿子。这个谭生,歪嘴斜眼,原是李陵部下逃跑回来的兵痞,被杜周收买后,在武帝面前证明李陵(实际上是李绪)为匈奴练兵,造成李陵家老少被诛。天擦黑,杜周正在府上饮酒作乐,拥抱着一个美玉般的少女戏耍。忽听干儿子有要事报告,忙更衣接待。阿宝双手递过帛书,报功似地说:“干爸,这是我从任安身上搜出来的,是太史公的亲笔书信。”杜周将帛书瞧了一遍,咬牙切齿地说:“哈哈!蛛丝马迹又被抓住了,这回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杜周立即命两个心腹跟随他,去见贵妃娘娘。话说李妃住的长乐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珠宝镶嵌,华丽异常。只见那寝宫门上,悬挂着“金屋藏娇”的金匾。李贵妃媚态妖姿,轻盈地步出帷帘,来到侧殿,也“垂帘听政”了。杜周跪拜着说:“参见娘娘,有一事求您速决。”贵妃问明事由,喜出望外,立即请来他的哥哥李广利。李贵妃、国舅、杜大夫三人密议:借武帝今晚在永寿殿欢度中秋佳节之时,让杜周呈上帛书,李贵妃从旁参言,不愁太史不亡。永寿殿上,筝笙齐鸣,歌舞阵阵。汉武帝由李贵妃相陪,步入殿来,坐在龙椅上,观看着“太平盛世”的丽人歌舞。歌舞未毕,一宫女向武帝禀告:“杜大夫有要事求见皇上。”“过一刻再宣他进殿吧。”武帝刘彻不悦地把手一摆。歌舞结束,杜周跪在武帝面前,双手举起帛书,叩头道:“万岁,万万岁!臣冒失进宫,专呈帛书。”侍郎接了帛书,转呈武帝过目。武帝审视着,当看到“明主不明白我的心意,以为我诋毁贰师将军而替李陵开脱,于是把我交给大理寺问罪”时,大怒道:“这个不识抬举的贱臣,真乃狗胆包天,竟然怨言满腹!不杀贱臣,不足解我心头之恨!”李贵妃见武帝气头很大,假惺惺的进言说:“万岁息怒,杀掉他就行了。但不知万岁想明斩还是暗杀?”武帝一怔,反问道:“爱妃,你看呢?”“万岁,你曾说过‘杀一个史官,名声不好’。依妃之见,还是暗地里除掉为宜。”李贵妃说罢,又小声对武帝耳语了一番。武帝蚕眼顿开,下旨道:“此计好,此计妙!杜周快按娘娘之言去办。这帛书存放金匮。任何人不得透露此事。”杜周跪谢领旨而出。中秋夜半,一轮明月却钻进黑云朵里,天地突然昏暗下来。由于太史昨夜写成了史书,压在心头的包袱卸了,轻松极了,中午美美地吃了两碗饺子,晚饭又吃了四块月饼,还喝了二两烧酒,与夫人在后院中赏月,叙谈着天人之际,直到半夜未寝。夜深人静,皇宫的“传车”“吱呀”一声,停在了太史府门前。郭太监命侍郎敲开了门,对出门迎接的太史言道:“中书大人,皇帝在御花园中赏月,召爱卿火速前往。”太史接旨后,留郭太监前屋用茶,自己转身寝室,对夫人密语:“皇上半夜召见,恐怕凶多吉少。我走后,你连夜叫人将那‘今上本纪’一篇带华阴交女儿保存好!”夫人心情沉重地说:“你要多加小心,快去快回,家内有我,你放心去吧。”太史别了亲人,随太监直奔御花园。他刚一踏进园门,就被藏在园门两侧的刀斧手逮住。太史边挣扎边厉声斥责道:“万岁传旨召我,你们放手!”一个黑面人拍了拍太史的肩头说:“嘿嘿!这儿那有皇上呢?分明是你想盗珠宝!”“你不要血口喷人!是郭太监领我来的。”太史气愤地争辩。另一个黑面人质问:“那你说领你的人怎么不见呢?”郭太监早溜得无影无踪了。太史只有叹息:“唉!当年韩信中了吕娘娘之计,如今我也上了当。”两个刽子手将太史押上囚车,带上刑具,向城外渭河边驰去……泥沙浑浊的渭水,咆哮喧腾,打着旋涡儿。两个黑面人将太史拖下囚车,推上河坝。太史仰天长叹道:“天哪!我身犯何罪?竟遭此不白之冤!”阿宝狞笑着说:“我让你死个明白,你那充满怨言的帛书,被任安献出来了。”谭生用脚一蹬,太史便从河坝上坠落河中……第二天早晨,太史夫人不见太史回府,心情焦急,坐卧不安,不时出门眺望……快中午的时候,郭太监与阿宝、谭生等人,乘着“传车”来到太史府门前,又传旨让太史上殿议事。太史夫人一听,觉得大事不好,夫君可能被害,只觉眼前一黑,昏死过去……阿宝、谭生不管太史夫人昏倒,撞开太史府门,大喊大叫:“圣上传旨,快叫太史出来!”太史家一侍者上前言道:“阿狱官,太史昨夜进宫议事未归,怎么今日又来传旨?”阿宝厉声说:“你这奴才知道个屁!明明太史昨夜回来了,反说未归,分明是你将太史放跑了。”谭生一脚踢倒侍者,进太史府乱砸乱抢,搜走了《太史公书》副本……巍峨俊秀的华山,活象一只仙人巨掌,伸出世界。在这生云吐雾的华山苍龙岭上,一位鹤颜驼背的老道,拄着松杖,艰难地踏着石窝,一步一步地走下山来……他坐在“回心石”上,仰天大笑!笑够了,又拄着松杖,过玉泉,一直向华阴城走去……老道走进狮子巷,在杨丞相的府门前停步,望了望高大的门楼。正巧一位英俊青年从大门走出,一见老人,便欢喜若狂,迎上前去,忙施礼并邀请道:“方道士,晚生不知尊长驾到,有失远迎,请进府指教。”此青年正是司马迁外孙杨恽。“不必客气。贫道正想进府,登门拜访。”老道高兴地说。原来,杨恽上过华山,听老道讲过“黄老”之学,颇为佩服。杨恽的书房之中,一老一少,说话十分投机。“自从家父仙逝后,宣帝感其有德,让奴才袭了爵位,被封为平通侯。只因丁忧未满,在家闭门读书。”“不知读些什么书?”“专读史书一类。”“听说你外爷著有史书百三十篇,不知下落如何?”不瞒你说,在我与母亲的力争之下,万岁爷执意削去‘今上本纪’等篇,才允许公布于世。”老道一听此言,“哈哈”大笑,身子往后一仰,气绝而亡。杨恽惊慌万状,向外连呼:“妈,妈,快救老人!”恽母听见儿子的呼声,疾步进入书房救人。当她扶着老道的脖子时,发现他喉部有一黑痣,一下子惊呆了……“儿呀!这就是你外爷!”恽母司马文英哭着对儿子数说着,“苦命的爹爹呀!你怎么不说一句话呀!”在给老人换老衣时,母子俩才发现老人怀内有一块手帕,上面写着:“太史公司马迁被害落水,船夫搭救后上山修道。”杨家思来想去,害怕有变故,就没有发丧,只将太史的尸体运回韩城高门原上的老牛坡,悄悄地安葬了。有人会问:两千年来,太史卒年不详,王国维、郭沫若等学者都没考证清楚,你的根据何在?诸位如果不信,请来韩城一游,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司马迁祠内有一块《翟邑侯重修太史庙记》的碑文,刻着“众为太史公生辰,华山方外士自知其详,谓司马子长四柱为甲寅、戊辰、庚午、丙戌,寿七十三岁,卒于丙寅年九月初四日。”在高门原上的徐村老牛坡下,又有司马迁的“真骨坟”。
八  司马迁的后代司马迁有一个女儿是肯定无疑的。《汉书·杨敞传》记载:“敞子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周州府志·列女传》也说:“杨夫人者,汉太史司马迁女,丞相安平侯杨敞之妻也。汉昭帝崩,昌邑王贺即帝位,淫乱。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贺更立帝。议已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愕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曰唯唯而已。延年出更衣,遽从东厢谓敞曰:‘此国之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九卿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其废昌邑王,立宣帝。居月余,敞薨,盖封三千五百户。君子谓夫人可谓知事之机者矣。”从上述史料看,司马迁的女儿及外孙杨恽,是机智果敢的有才能的人物。《史记》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实为此两人的功劳。《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藏之名山”隐语,就是将《史记》正本藏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这儿是杨恽的老家。正如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所说:“《史记》一书,传布最早,《汉书》本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所谓宣布者,盖上之于朝,又传写以公于世也。”可以想象,在当时司马迁“下狱死”而查抄的情况下,而司马迁的女儿的确象“义士救孤”那样保藏了《史记》,而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又象“沉香劈山救母”那样救活了《史记》。司马迁的子孙后代,是可以取信的。王国维说过:“史公子姓无考。汉书本传,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是史公有后也。”韩城市嵬东乡徐村,有清代嘉庆二十二年立的一块石碑,上刻:“维兹同族,世传司马。初序天地,系出重黎。至周失官,尝典史笔。去周适晋,分散他乡。错在秦朝,夏阳居处。喜及后代,高门成茔。官太史者谈,作《史记》者子长。葬史坡而山明水秀,生临、观而子孝孙贤。史通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徙居徐村。坟墓先茔,不能悉志。自茂至杰,略表所知。”据传说,元代一次大地震,南高门村陷没。冯姓长门冯庆,同姓次门同茂,迁到岭下老牛坡的地方,开垦荒地,建起村庄,取名续村,意思是司马后裔继续居住的村子,后来叫转了,变成今之徐村。这个徐村,无一户姓徐,大多数姓同、姓冯。冯姓祠堂已不存在,同姓祠堂原有七处,今存两座,一座大门额书“汉太史裔”,另一座额书“汉太史遗祠”。上祠墓时规定同姓或冯姓同在,缺一姓不能开祭。至今,同冯两姓不婚,视为同一血缘。
九 跑台子戏徐村有些老年人,至今还记得该村坡上法王庙的北边,有一个坟,传说为司马迁的真骨墓。这个村每年在法王庙唱赛戏时,总在清明,而且唱的是跑台子戏。这种跑台子戏独一无二,其他地方不见。相传,同、冯两姓,为避官方耳目,每年清明节晚上,明是给法王庙唱迎神戏,实是为祖先司马迁唱上坟戏哩!所谓跑台子戏,就是人们正在村北法王庙看戏,忽然向村内的九郎庙跑去,唱戏的都不卸装,将所有道具都带走,不留一钉,唱生的常背唱旦的跑,跑的时间是清明节早晨黎明之前。为什么跑?据说有一年夜里,徐村正为司马迁唱上坟戏,突然京城的钦差直奔徐村而来,人们深恐官府发现真骨墓,遭受开棺抛尸之劫,于是就跑掉了。结果一问,是册封“史通子”的报喜官员,因此转祸为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化凶为吉、转悲为喜之事,将这独特风俗的跑台子戏一直传下来了。过去,跑台子戏是很兴盛的。同姓户的社家有清平、清太、清乐、清康四大唱社,加上冯姓的一个唱社,共五个唱社。五个唱社分两台演戏,西台戏要唱两天,东台戏唱三天。每年清明节晚上鸡叫时分,人们到法王庙上敬神,冯姓户的供桌放在中间,表示长门后裔,同姓户的供桌列在两旁,表示次门。庙里敬神,台上开戏。唱对台戏的时候,东台和西台往往相互窥视。开戏时,东台先开,西台紧盯后开。而往九郎庙跑的时候,西台先落,东台紧盯后落。落时,西台却不想让东台看出跑的样子。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迁的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