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贵阳市乌当区教育局新课改有哪些乡镇学校

新课改理念下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有效性分析--《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在我国的许多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偏低,许多英语老师不断探索、努力尝试去改善他们的英语教学,并且积极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在2003年,全国开始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国内出现很多著名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模式、兖州循环大课堂、洋思中学模式等等。所有这些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教育理念,转而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当然,还有许多教师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作为自己的目标。自2010年以来,昭通市某中学已经开始尝试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称为“有效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杜郎口”教学模式为基础而形成的。但是老师们都知道教学是不能复制别人的,老师们应该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年以来该中学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时,学生是否接受?教学效果是否已得到改进?教学效果如何?作者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调查方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想法和意见,希望能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尤其在许多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这样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作者也希望能找出最好的教改措施,有效地实现英语新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G633.41【目录】:
Acknowledgements5-6Abstract6-7摘要7-8Contents8-10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20 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10-11 1.2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1-18
1.2.1 The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Du Langkou Mode12-14
1.2.2 The Current Reform Situation in a certain Middle School of Zhaotong14-18 1.3 Purpose of the Research18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8-19 1.5 Outline of the Thesis19 1.6 Summary19-20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0-34 2.1 Introduction20 2.2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ffective Teaching20-26
2.2.1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23
2.2.2 Communicative View of Language23-24
2.2.3 Constructivist Theory24-26 2.3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eaching Mode26-34
2.3.1 A Concept of Teaching Mode26-27
2.3.2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Mode27-28
2.3.3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Teaching Mode28-30
2.3.4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Mode30-33
2.3.5 Summary33-34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34-38 3.1 Introduction34 3.2 Research Approaches34 3.3 Research Participants34-35
3.3.1 The student participants34-35
3.3.2 The teacher participants35 3.4 Research Instruments35-36
3.4.1 Questionnaire35
3.4.2 Interviews35-36
3.4.3 Observation36 3.5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ology36-37 3.6 Summary37-38Chapter Fou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38-53 4.1 Introduction38-39 4.2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Analysis39-52
4.2.1 Analysis of Degree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Figure 4.1 Student's choice of old and new English class mode39-40
4.2.2 Analysis the Degree of Agreement Evaluation Methods40-41
4.2.3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ew English Teaching Pttern41-44
4.2.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44-50
4.2.5 Teacher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New Teaching Mode50-51
4.2.6 Student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New Teaching Mode51-52 4.3 Summary52-53Chapter Five Conclusion53-58 5.1 Introduction53 5.2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53-54 5.3 Suggestions54-56 5.4 Limitation of the study56 5.5 Summary56-58References58-60AppendixⅠ60-62AppendixⅡ62-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张贵新,饶从满;[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4期
张兆华;;[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薛国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师文慧;;[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王工一;;[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曾捷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赖俊明;;[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余学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郑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张雪梅;;[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张雪梅;;[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金奉;肖金凤;;[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俊萍;边琦;李龙;;[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费忠;曹峰;;[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兴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雷冬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沈林;[D];西南大学;2011年
樊亚峤;[D];西南大学;2011年
赵逸庶;[D];西南大学;2011年
陈荣;[D];西南大学;2011年
苏强;[D];西南大学;2011年
皮军功;[D];西南大学;2011年
李文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姚志敏;[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严艳琳;[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祁海英;[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周凤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信丰;[D];苏州大学;2010年
施莉霞;[D];苏州大学;2010年
许鹏;[D];苏州大学;2010年
杨爱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伟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施媛媛;[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饶从满,王春光;[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马建欣;;[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孙传波;郑丽娟;;[J];河南教育;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存旺;;[J];英语教师;2013年10期
桂露;[J];成人教育;1991年12期
候雅文;[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韩美娜;;[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6年03期
邹艳;;[J];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12期
冯淑霞;[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02期
呼延霞;[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杨雪英;杨育林;;[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1期
许陈颖;[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张俊威;[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守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陈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张季;田晓丽;;[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平旭;;[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佘双好;游洁;;[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彦;;[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秀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熊友华;;[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张国宏;;[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张娟;;[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 适;[N];中国教师报;2004年
厚清秀 (作者单位:安定区大城小学);[N];定西日报;2007年
周振国;[N];解放军报;2007年
李元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云南省文山州教育科研所
刘云;[N];中国艺术报;2009年
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
杨玉华;[N];周口日报;2009年
大方县大山乡松鹤小学
陈旭;[N];毕节日报;2009年
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中学
缑昊斌;[N];甘肃日报;2009年
合江县白沙中学校
王江;[N];泸州日报;2009年
滨海县明达中学 赵加军;[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良田;[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周仕东;[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张春新;[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窦东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窦东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胡虹丽;[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小燕;[D];西南大学;2007年
李鸿英;[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严亚琴;[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马美宏;[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章帼;[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李春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郑敏;[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王文静;[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李娜;[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胡笳;[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正文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新天四小2016年一年级新生招生划片范围公布
【字体: 】 【】 【】 【】
新天四小:山花居委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学校招生网所提供的招生考试等所有信息仅供参考,敬请网民(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日
上一篇:[ 05-19 ]下一篇:没有了!
赞助商链接
免费发布招生信息
赞助商链接
本周排行TOP10
本月排行TOP10
2015年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毕节学院论文栏目提醒】:以下是网学会员为您推荐的毕节学院论文-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申请表 - 技术总结,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申 请 表 项目名称 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及 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申 请 人 邓 琴 学校名称 贵州师范学院 盖章 合作企业名称 盖章 申请日期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贵州省教育厅印制 二0一一年二月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述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十份均为原件由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三、在学校、企业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企业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四、有关栏目空格不够时可加页续填。&&&& 一、简况表 项目名称 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学校 2万元 项 目 简 况 申请经费 4万元 配套经费 企业 2万元 起止 年月 2011年5 月至2013年 12 月 姓 名 邓琴 性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年月 1969、3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教授副处长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学士中国 学校名称 贵州师范学院 邮政编码 550018 所在学校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电 话 5840725办
时 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1995、9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地理专科 36 毕节教育学院 1998、9 中国地理 地理专科 72 毕节教育学院 2000、3 人文地理 地理专科 72 毕节教育学院 2003、3 人文地理 地理本科 72 毕节学院 2007、9 中学地理研究 地理本科 36 毕节学院 2008、9 贵州地理 地理本科 36 贵州师范学院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2009、9 人文地理 地理本科 36 贵州师范学院 时 间 项 目 名 称 获奖情况 1998、8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贵州省地理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0、10 面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参与人 2010、12 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农村教师轮换培训机制研究主持人 2004、5 如何协调毕节试验区能源开发建设的速度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主持人 毕节地区第五届优秀社科成果调研报告类一等奖 2007、5 毕节地区外出农民工的素质与收入差异的研究主持人 2008、3 喀斯特地区交通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贵州省为例 毕节地区第四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项 目 申 请 人 主要教学 改革和科 学研究工 作简历 2009、12 贵州白族服饰头饰研究主持人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15 9 3 3 1 3 项 目 主 要 姓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工 作 单 位 项目中 的分工 签章 熊世桓 男 1973、10 副教授 贵师院教务处 培训中心的筹建 吴在东 男 1951、6 副教授 贵师院文学院 语文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张竟红 女 1960、4 教授 贵师院体育学院 体育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宋万踞 男 1976、5 副教授 贵师院继续教育学院 化学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刘 讯 男 1979、8 副教授 贵师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生物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杨秀岚 女 1970、8 副教授 贵师院外国语学院 外语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卢春英 女 1962、4 副教授 贵师院经政学院 政治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刘红玲 女 1972、3 副教授 贵师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物理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司霖霞 女 1963、12 副教授 贵师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历史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李艳琴 女 1982、10 讲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李亦杨 女 1972、5 讲师 贵师院艺术学院 美术学科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林宏 男 1980、8 讲师 贵师院网络中心 培训中心设备的维护管理 吴丽 女 1983、7 副科长 贵师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 数据处理 组 成 员 不 含 申 请 人 杨通槐 男 1985、8 科员 贵师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 发放问卷、资料收集 陈寒 女 1983、8 副科长 贵师院教务处质量监督科 资料收集整理 一、项目研究内容及相关分析 1.选题背景 据统计至2009年贵州省有普通本科院校17所其中师范院校占12所全方位的培养专业师范生人才是贵州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随着贵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贵州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措施。&&&&当前贵州各师范院校已意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现有师范生的培养则存在严重缺失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较差教学技能水平较低实践教学课程单一课程时数少。&&&&很显然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改革创建一个适于贵州高等师范类院校师范生培养的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另外在师范生教师教育培养中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也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实习和见习时间短通常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而真正用于教学实习的时间则不到一个月师范生根本无法达到未来教师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的要求。&&&&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实习和见习基地学校选择困难。&&&&许多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小学经常因不愿意打乱其教学秩序影响其升学的原因而拒绝接收实习师范生即使是接收了也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实习和见习。&&&&这使得师范生在进入实际教学之前不能感受高水平的教育要求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意识。&&&&现有的“顶岗实习支教”模式虽然能够解决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等问题但却因为大量的教学工作和师范技能练习的缺乏也不能很好地使其得到理论上的提升。&&&&当前贵州高等师范院校急需寻求一套既能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又能进行教学场景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新模式。&&&& 为此本课题组将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改革现有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组织全校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师成立研究团队来开展研究拟创建一套适合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建立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创设“虚拟实践教学场景”筹建师范生校内实践教学模拟训练基地――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组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展开研究 1构建适合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师范教育中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课程编制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固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与教育模式。&&&&根据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实际我们拟对师范教育各专业学科进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建立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创设“虚拟实践教学场景” 探寻新的实践模式创设专门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心。&&&&各学院在制定师范生培养方案时应结合课程设置和建设在每一阶段设计教师教学技能练习。&&&&在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建设“虚拟教学场景”利用微格实验室实现教学观摩、实践教学、名师指导的简约化。&&&&大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实现理论课程教学、教学实践练习的优化。&&&& 3.意义分析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创设安全、节俭的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不仅可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创设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安全、节俭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3实现教师教育能力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 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不仅可为在校师范生提供技能训练场地同时还可为教师职后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服务。&&&& 4.国内外师范生实践模式分析 1国外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模式法国教育实习分为感知、协同和责任三个实习层次时间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美国教育实习分实地经验和教育两个实习层次前者是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充当教师的助手后者是实习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和管理时间为18 周左右英国更是注重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促使教师教育课程重心下移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走向实践、关注实习不少学校除了开设有较长时间的实习课程之外在教育类课程中还设有“学校工作体验”课程以增加学生参观、听课和见习等活动。&&&& 2国内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我国的教育实习通常被“一次性”地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时间只有68周甚至更短。&&&&有些学校为了缓解实习困难采用分散实习的办法将实习学生“遣散”到家乡或“关系”密切的学校实习结束后仅凭有关学校的一纸鉴定就可过关实习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教学的时间很短而且目标单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 5.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个原则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实习模式进行调查比较分析。&&&& 6.可行性分析 1在理论方面国内外文献已有不少相关研究且省外高校探索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作为试点研究的贵州师范学院现已开始进行各学科课程体系改革探索研究特别是各学科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接的课程项目体系正展开全面研究。&&&& 3拥有微格实验教室、计算机实验室、普通话训练测试室等部分基础技能培训的软硬件设施。&&&& 4较强的研究团队。&&&&课题组成员均是多年从事各学科教学法和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项目研究思路及要解决主要问题 1. 项目的研究基本思路 研究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为需要以人的认识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基础体现创造性、时代性、可操作性最终能达到满足新时期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环境满足学生在四年本科教育中接受全程的多形式、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质量保障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本课题将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把每个学科作为一子项目展开研究通过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实现学生的分层、分类培养。&&&&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的各种素质技能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训练。&&&&通过创设各种类似于职业活动情境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职业精神和合作精神。&&&&如构建各类校本实习、实训等的模拟实践形式。&&&& 2.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组将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展开研究创建一套适合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构建一个师范生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模拟训练基地――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创新贵州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分层、分类培养。&&&& 2加强师范生的执业意识观念实现师范生的职业化培训。&&&& 3构建贵州高等师范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师范生安全、节俭、有效的实习。&&&&4建立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创设“虚拟实践教学场景”为师范生职前训练和教师职后技能提升服务。&&&& 三、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项目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2010年4月---2011年12月 2010年4月――8月对贵州师范类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研。&&&& 2010年9月――12月挑选两个不同实践模式对贵州师范类高校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2011年3月――2011年12月完成各学科新课程的培训计划制定新课改下各学科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训目标。&&&& 第二阶段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建阶段 2012年1月――5月比较分析不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创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师范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筹建阶段 2012年9月――12月筹建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创设“虚拟实践教学场景”。&&&& 第四阶段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总结阶段 2013年1月――4月新实践教学模式的追踪调查。&&&& 2013年9月――12月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比较分析完成调研报告。&&&& 二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完成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培训中心筹建发表相关研究学术论文3篇。&&&&核心期刊1篇。&&&& 四、经费预算 序 号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调研费 2万 调研及学术会议车旅费 2 专家指导、咨询费 1.2万 省内外专家咨询费 3 模拟实践教学场景管理及培训费 1.2万 不同年级模拟实践场景的设备使用、管理、培训费用 4 资料费 0.5万 图书资料及软件购置费用 5 购买或录制课堂教学案例 2万 购买课件及录制各科课堂教学案例6 小型会议费 0.5万 请相关专家开会会务费 7 调查表及其它表格印刷 0.3万 调查问卷、指导材料印制费 8 耗材费 0.2万 电脑耗材和办公用品费 其他 0.1万 合 计 8万 学校意见含学校支持情况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企业意见含企业支持情况 法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专家评审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省教育厅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学网 提供大量原创论文 参考论文 论文资料 源代码 管理及投稿 E_mail:
郑重声明: 本网站论文均来自互联网,由本站会员上传或下载,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完后24小时之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大幅抄录、在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商业之用。如涉及版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