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的典故解释

                                                            词语“黩武”的解释 汉典 zdic.net
黩武(黷武) 
ㄉㄨˊ ㄨˇ
【ZDIC.NET 汉 典 网】
◎ 黩武 d&wǔ[warlike] 滥用武力;好战
[公孙瓒]既累为 [袁绍]所败,犹攻之不已, 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
【ZDIC.NET 汉 典 网】
--------------------------
【ZDIC.NET 汉 典 网】黷武dú wǔㄉㄨˊ ㄨˇ用兵無度,濫行攻伐。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傳:「瓚即累為紹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
【ZDIC.NET 汉 典 网】
相关词语:
同音词近音词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还是另有深意?
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还是另有深意?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刻画出了一个神机妙算、无所不知的神人的形象。历史上诸葛亮也确实多次北伐,但几乎每次规模都不大,粮尽就退军,敌军追击过来,就立马消灭掉,就这样干掉了猛将王双,五子良将张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诸葛亮屡次北伐,徒劳无功,穷兵黩武,苦了蜀地的百姓。甚至把蜀国最后灭亡的原因都往他头上扣。那么诸葛亮真的这么不堪吗?他屡次北伐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说,当然是为了消灭曹魏,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了。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诸葛亮当然要兴复汉室,也想要消灭曹魏,一统天下。当诸葛亮通晓天下大势,其实知道要短时间消灭曹魏是不可能的。他在出师表就说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他最终的目标就是拿下长安,最好还能取得洛阳。
那么为什么把消灭曹魏定为目标呢?因为诸葛亮虽然厉害,终究不是神仙,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逆转天下大势。要知道,从外部消灭一个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绝不可能。各位可以想想,历朝历代那个不是腐朽到了骨子里,农民起义多少次才能成功。而魏国呢,曹操唯才是举,保障了寒族的利益,让百姓屯田休养生息。曹丕一上台,就接受陈群的建议,搞了九品中正制,赢得了士族的支持。曹魏内部相当团结,而且人口数比蜀吴加起来还多,那么怎么办呢?
蜀国可以不打仗也搞修养生息吗?答案是不可以,刘备死后,蜀国内部矛盾重重,荆州派、益州派、刘备并州带出来的元老各有各的利益诉求。益州就那么大,根本不够分。而且同样的国家机构要养着,魏国地盘那么大,税负自然要低于蜀国。一旦触碰到蜀地本地豪强的利益,转身就可能被出卖给曹魏。
那么就剩下一个办法了:发动战争,把矛盾转移出去。你们不是想要利益吗?好,跟我北伐,打下来有你们的好处。这样既转移了矛盾,还练了兵,一举两得。但是只知道发动战争是不行的,一旦战争规模太大,就成了国力的较量,这样无异于以卵击石。
于是,这一幕就出现了。诸葛亮气势汹汹地举着收复中原、消灭曹魏的旗号,却一直忘西凉打,时而围一下长安,吓得曹魏急忙把各地驻军调过来。诸葛亮一看闹得差不多了,割了一波麦子,强了一波粮食走了,在顺便把人口迁到蜀国境内,缩减差距。而打西凉是因为西凉一直是曹魏控制最薄弱的地方,诸葛亮就搞仁政,向羌族借兵,又利用马超的威望收复羌人,可惜马超死得太早。控制了凉州,蜀国面积就扩大了一倍,而且西凉产良马,可以训练精锐的骑兵,然后再收复长安和洛阳。所以最后诸葛亮就带着人筑营寨在西凉屯田,稳扎稳打慢慢来,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这就解释了诸葛亮治军那么厉害,却为什么没打过大的胜仗。因为他不敢打,一直尽可能地保全蜀军的实力,削弱魏军的实力。因为他输不起,魏国战败还能从各地调兵,他败了,蜀国就万劫不复。所以他始终不把兵权交给任何一个人,因为别人把握不好这个度。他打的每一场仗都是赚了的,抢粮食,抢地盘,抢人口,保全自身实力。粮食吃完了就撤军,你来追我就揍你丫的。他真的就筹不到军粮吗?提高赋税,或者强征百姓的粮食就可以了,但诸葛亮不会这么做。
所以,诸葛亮死后蜀地的百姓都痛哭不止,自发为诸葛亮披麻戴孝,把他当作神仙来祭拜。而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几乎没有贪官污吏。如果真的是穷兵黩武,税赋繁重,那么蜀地的百姓会那么怀念他吗?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教师资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
穷兵黩武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来源:网络
  穷兵黩武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成语】:穷兵黩武
  【拼音】:qi&ng bīng d& wǔ
  【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故事】:
  穷:竭尽所有。黩:轻率,妄动。这个成语故事是指用尽兵力,恣意发动战争。后人用穷兵黩武的意思来形容掌握大权者迷信武力发动战争的行为。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陆抗是吴国丞相陆逊之子,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统率五千人马。孙皓做了东吴国君后,任命陆抗为镇军大将军。当时东吴朝政腐败,孙皓残暴骄奢,滥用酷刑。陆抗多次上书劝孙皓改善政治,加强国防,以巩固国家,但孙皓总是置之不理。公元272 年,陆抗奉命率军讨伐叛将步阐,在吴晋边境和晋军对峙。陆抗与晋朝大将羊互派使者往来,表示友好。孙皓听说后,十分不满,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不出兵攻晋。陆抗向孙皓上奏穷兵黩武的意思:&现在朝廷不采取富国强兵、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政治、安抚百姓的措施,反而任凭诸位将领追求功名,用尽所有的兵力,战争不止,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疲劳至极。这样敌人的国力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重病了一场。&陆抗还提出吴晋两国实力悬殊,现在应该停止用兵,增强国家实力。但孙皓不听陆抗的忠告,最终导致了东吴的灭亡。
百科词条: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7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24小时热帖每周热帖黩字的解释---在线新华字典
dú :&&&&&&&&&&&&&&&&
基本解释:
黩 (t) dú 污辱,玷污:黩货(贪财,贪污)。黩誓。 随随便便,滥用:黩武。黩烦。 黑:“林木为之润黩。”
笔画数:20; 部首:黑; 笔顺编号:
详细解释:
黩 t dú 【形】 (形声。从黑,卖声。本义:污浊) 同本义〖dirty〗 黩,握持垢也。――《说文》。段玉裁注:“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于握持,是辱也。” 黩,污也。――《汉书?谷永传》注 亟则黩。――《公羊传?桓公八年》 又如:黩昏(污浊昏乱) 轻慢不敬〖notshowingproperrespect〗 敬而不黩。――《汉书?郊祀志》 黩,狎也。――《广雅?释言》 又如:黩慢(轻浮而不庄重);黩贱(轻视);黩近(亲近,狎近) 引申为黑色的〖black〗 林木为之润黩。――《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黩,黑茂貌。”
黩 t dú 【动】 污辱〖humiliate〗。如:黩敬(亵黩同类);黩穹(亵渎上天);黩冒(渎犯) 贪,求〖begreedyfor〗。如:黩货病民(贪财害民);黩财(贪求财货) 滥用〖misuse〗。如:穷兵黩武;黩祭(滥施祭祀);黩伦(乱伦);黩征(滥于征伐);黩刑(滥施刑罚);黩札(滥写文章) 黩 t dú 【副】 频繁,多次〖frequently〗。如:黩烦(屡屡烦扰)
黩货 dúhuò 〖begreadyformoney〗贪财 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唐?柳宗元《封建论》 黩誓 dúshì 〖breakofpledge〗不守誓言 违信黩誓 黩武 dúwǔ 〖warlike〗滥用武力;好战 〖公孙瓒〗既累为〖袁绍〗所败,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 穷兵黩武
相关词语:
&&&版权所有 在线新华字典词典 &&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兵黩武的典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