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指南还能活多久

自愈后可以治疗房颤对吗?
左心室肥厚是相关信息的主要表现,一方面它是心脏对后负荷增高的代偿性反应,另一方面,是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提示,左心室肥厚可引起以下四种病理生理变化:左心室充盈减少;左心室储备功能降低,由此妨碍心肌的氧合作用;常常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持久性左心肥厚,还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
  实验室和临床观察均已证实,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减轻高血压并发的左心室肥厚,虽然并非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具有同等效力,但研究资料显示,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左室肥厚疗效最佳的药物之一,它不但可改善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是相关信息的主要表现,一方面它是心脏对后负荷增高的代偿性反应,另一方面,是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提示,左心室肥厚可引起以下四种病理生理变化:左心室充盈减少;左心室储备功能降低,由此妨碍心肌的氧合作用;常常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持久性左心肥厚,还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
  实验室和临床观察均已证实,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减轻高血压并发的左心室肥厚,虽然并非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具有同等效力,但研究资料显示,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左室肥厚疗效最佳的药物之一,它不但可改善高血压的血液动力学,尚可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其导致的心肌肥厚某些环节,逆转心肌肥厚。有人报道,用西拉普利,每天2.5mg,4周后增至每天5mg,治疗23例患者,6个月后心肌重量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减少25%,另外,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为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异搏定、硫氮唑酮等,对心室肌肥厚均有逆转作用。据报道,用硝苯地平每天30~120mg,对27例高血压患者治疗7个月,1个月后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3个月后与对照组(健康人)相近。治疗头3个月,心室充盈明显改善,之后稳定于正常。还有人对29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17例非对称性肥厚,12例向心性肥厚)的患者,和13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单用硝苯地平每日60mg,治疗6个月,发现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消退,且主要是通过肥厚部分的心肌起作用,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重量等无明显变化。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虽能降压,但对治疗左心室肥厚则作用甚微,且有较多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上广泛应用。
  总之,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新型降压药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使临床高血压的治疗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病情分析:
其实对于你体检时的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的几个问题中,只是说出了心脏的功能不太好,比如左心室肥大,只说明了心脏左心室代偿性增大,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得进一步检查。
指导意见:
左前分支阻滞也是一样,阻滞是说心内的精神传导有不通的现象,但什么原因引起的,一样要进一步检查,建议做个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找出原因,这样才好治疗,因为没有症状,所以还不算严重,但要及时治疗,不能任其发展。
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是能够逆转的。
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引起心脏负荷增大的结果。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的左心室泵血的阻力也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
目前认为,左心室肥厚(LVH)是较其他因素更为重要的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髙 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厚、心肌质量的增加可以认为是对增加的血流动力学负载(如发生在持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属于心脏病有关,一般需要积极治疗需要定期上医院复查,做b超检查,需要服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调理、
病情分析:
心脏彩超正常,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心电图正常
血压正常,不吸烟,甘油三酯略高,中度脂肪肝。经常喝酒
父亲是48岁时心梗去世的
指导意见:
你的主要问题...
你妹妹今年28岁,是不是胎气引起?
现在是不是又怀孕了?你要说清楚,不然,没有办法回答。 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体出现机能退...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房颤脉【房颤还能活多久】-百科知识-词汇网
关键词:&& 发表时间: 19:35:50
金栋, 尹继增
心房颤动(房颤)产生后脉象也随之变化, 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 房颤而构成的脉象叫 房颤脉。房颤通过心电图确诊,脉象靠3指体会。由于每一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写不1,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取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 临床常见的房颤有阵发性和延续性两种,脉象不尽相同。阵发性房颤,因心房快速不调和乱颤,致使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室率多在100~180次/分之间。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1,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可确诊。脉诊,脉律绝对不规则;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快慢不1;脉搏气力强弱不等。强的脉搏应指明显,浮大而长;弱的脉搏应指不足,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弱之间显得 节律散乱,错杂不齐,脉率没法数清。此阵发性快速房颤脉正与中医怪脉的解索脉和28病脉中的散(涩)脉相合。慢性延续性房颤,因心室率已降落,脉率1般在60~100次/分之间,脉律虽不齐,但脉率渐可数清,快慢不等,脉力不匀。此时已无浮大散乱之象,特别是脉率在60~80次/分的脉搏跳动中,指下应指不足、短小无力、间歇之感甚明。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或3而止,或5而停,35不调,短止而涩,沉细难寻。此慢性延续性房颤脉当为涩(短)脉。慢性房颤,当脉率降落至60次/分以下时,会变得慢而节律相对规则。此时脉律相对规整,脉力相对均匀,脉率缓慢。指下显现迟(细)沉涩(短)之脉象。因室率缓慢,容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心律失常,此时脉象,迟细短涩而1止。此止脉,或是“缓慢1止,止无定数”之结,或是“脉来1止,很久方来”之代,或是结代脉同见。此等脉象可称“结涩”或“结代而涩”。脉形可细,脉位可沉,脉率必迟。
(文章来源:《中医杂志》2010年第51卷第2期P185⑴86)心房颤动(房颤)临床常见,若产生后脉象亦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构成的脉象叫房颤脉。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3指体会。由于每一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写不1,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取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很有帮助。因临床常见的房颤有阵发性和延续性两种,故脉象不尽相同。1 阵发性房颤脉相当于解索脉和散、涩(短)脉,非促脉阵发性房颤,因心房快速不调和乱颤,致使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室率多在100~180次/分之间。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1,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可确诊。脉诊时脉律绝对不规则;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快慢不1;脉搏气力强弱不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而长;其弱的脉搏应指不足,可谓短小无力不到位。强弱之间显得节律散乱,错杂不齐,脉率没法数清。此阵发性快速房颤脉正与中医怪脉之解索脉和28病脉中的散(涩、短)]脉相合。 解索脉 :解索脉乃怪脉之1,其脉象特点如何?高校5版教材《中医诊断学》:“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之状,这是1种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即解索脉是1种脉律绝对不规则,散乱无序;脉率快慢不1,乍数乍疏;脉力不匀,强弱不等的紊乱脉象。恰为快速房颤时之脉象。散脉:散脉乃28病脉之1,脉象特点如何?《濒湖脉学》:“散似杨花涣散飞,去来无定至难齐。”6版计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浮大无根,应指涣散,按之消失,伴节律不齐或脉力不匀。”即散脉是1种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而且节律绝对不整,至数快慢不均,脉力强弱不匀的散乱脉象。散乱无序,快慢不均,强弱不匀,与解索象1致;解索脉即散脉,故散脉亦系快速房颤脉。阵发性快速房颤,因心音强弱不等,脉搏亦强弱不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渐重渐有,可谓浮大;其弱的脉搏,应指不足,渐轻渐无,可谓短小。强弱之间构成浮短杂乱之脉,故快速房颤脉,还应包括涩(短)脉。涩(短)脉:《脉经》:“涩脉……新校订云:1曰浮而短。1曰短而止。或谓散。”即涩具散象,涩即浮短、短止之复合脉;涩中有散、散中有涩,散涩并见。此等脉象正系房颤脉,而阵发性快速房颤脉以散涩脉最突出。非促脉:快速房颤,室率快速而乱,脉率>100次/分,且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故部份学者将快速房颤脉称为促脉。如史大卓等《中医内科辨病医治学》:“促脉可见于心率较快的各种早搏、快速房颤等。”因促脉只是“数中1止”,除间歇以外,其余脉律相同,强弱大小1致,无短乱之象,故称促脉欠妥。2 延续性房颤脉相当于涩(短)脉慢性延续性房颤,因心室率已降落,脉率1般在60~100次/分之间,脉律虽不齐,但脉率渐可数清,快慢不等,脉力不匀。此时已无浮大散乱之象,特别是脉率在60~80次/分的脉搏跳动中,指下应指不足、短小无力、间歇之感甚明。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或3而止,或5而停,35不调,短止而涩,沉细难寻。此慢性延续性房颤脉当为涩(短)脉。
:涩脉在28病脉中是1种复杂难辨的常见脉象,本身是1种复合脉。不管是阵发性快速房颤、还是慢性延续性房颤,其脉皆涩。《脉经》:“涩脉细而迟,来往难且散,或1止复来。新校订曰:1曰浮而短。1曰短而止。或谓散。”《濒湖脉学》:“细迟短涩来往难,散止模糊应指间;……叁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细迟短散时1止曰涩。”6版计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云:“形细而行迟,来往艰涩不顺畅,脉律不齐和脉力不匀,犹如轻刀刮竹。”慢性房颤,当脉率在60~80次/分时,指下显现短小无力,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或3而止,或5而停,35不调,既脉律不齐,又脉力不匀,短止艰涩,沉细难寻,此正涩(短)脉。
: 短脉虽属28病脉之1,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病脉相合构成或散或涩的复合脉。《脉经》:“涩脉……新校订云:1曰浮而短。1曰短而止。”《濒湖脉学》云:“细迟短散时1止曰涩。”《诊家正眼》:“短脉涩小。”即短脉指脉来短小无力,不及本位,涩滞不顺畅。快速房颤,脉搏气力强弱不等。强即浮大,弱乃短小。此时寸关尺3部有了“浮而短”之涩脉。延续性房颤,因室率降落,脉搏浮大散乱之强虽无,而应指不足、短小无力之弱仍在。因短小无力、难以接续,从而构成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或3而止,或5而停,35不调。此即“短而止”之涩脉。
: 即间歇脉,亦称歇止脉。延续性房颤,室率降落,脉率减慢,既脉律不齐,又脉力不匀。指下短小无力、难以接续,故构成似止非止,或1止复来,或3而止,或5而停,35不匀的歇止脉象。此止脉正涩短脉,“叁伍不调名曰涩”、“短脉涩小”、“涩脉……短而止”,实则涩脉。但此房颤间歇之涩脉最易误诊为早搏间歇之“结代脉”。房颤脉与早搏脉鉴别要点:慢性房颤之间歇脉,属异位节律,其强弱大小不1,快慢不匀,指下叁伍(35)不调,无序杂乱,涩短并见。早搏之间歇脉,属窦性节律,其强弱大小1致,除间歇以外,其余脉律相同,无涩短之象。此正是区分之关键。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云:“涩脉与结代脉均有脉来缓慢,脉律不齐的特点;涩脉来往不利,其势艰巨,35不匀,似止非止,与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或代脉止有定数者,明显不同……涩脉与结代脉实非类同。”3 慢性房颤之结代脉慢性房颤,当脉率降落至60次/分以下时,会变得慢而节律相对规则。此时脉律相对规整,脉力相对均匀,脉率缓慢。指下显现迟(细)沉涩(短)之脉象。因室率缓慢,容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心律失常,此时脉象,可谓迟细短涩而1止。此止脉,或是“缓慢1止,止无定数”之结,或是“脉来1止,很久方来”之代,或是结代脉同见。此等脉象可称“结涩”或“结代而涩”。脉形可细,脉位可沉,脉率必迟。4
综上所述,房颤时因心室率不同,脉率不1,出现多种不同脉象。阵发性快速房颤脉,脉率>100次/分,相当于怪脉之解索脉和28病脉中的散(涩短)脉;慢性延续性房颤脉,脉率在60~100次/分,相当于涩(短)脉;而慢性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率<60次/分,可以出现结涩或结代而涩之脉。参考文献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545,545 金栋.参伍不调话房颤[J].中医杂志,):60,60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2,12―13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32―233,233 史大卓,高思华主编.中医内科辨病医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77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 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2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颤能根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