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铝合金浇铸工艺中如何除干净灰、杂质

用什么化学物质可以去除铝中杂质_百度知道您的位置: &
铝中杂质对其性能的影响
优质期刊推荐铝合金铸造的问题。_百度知道您的位置: &
铸造用铝液中铁磁性杂质的清除
优质期刊推荐铸造铝合金中有害铁相的变质及去除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铸造铝合金中有害铁相的变质及去除技术研究
【摘要】:Fe元素是铝合金中的一种固有杂质元素,容易在铝合金生产与再生利用过程中富集,从而降低铝合金可持续利用品质。铁元素在铝合金尤其在铸造铝合金中易以针状相存在,成为铝合金工件中潜在的失效源。在国内外铝工业中,不乏除去铝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有效熔剂,但用熔剂法去除铝合金中铁元素的工艺仍未成熟。伴随着再生铝工业的兴起,铝合金中Fe元素去除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但目前只有分拣等物理方法得到推广应用,而铝合金中Fe元素化学去除方法只有少量的实验报道,仍未见在铸造车间的大规模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本课题针对特定Fe含量的铸造铝合金进行研究,通过成分与工艺的优化,以期取得较佳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课题以主加含锰熔剂辅加镁元素的方法,借助ICP直读光谱仪、OM、SEM/EDS、XRD等测试分析仪器,研究了熔剂的加入对铸造铝合金中铁元素的去除、铁相的变质的规律,并探讨了变质后铁相形貌变化与除铁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1)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铁质量分数为1.5%左右的微硅铝合金中,以含锰熔剂辅以重力沉降法除铁,存在较佳的Fe/Mn值(本文Fe/Mn比为1:3),使得铝熔体中的Fe元素去除率和Mn元素的残留量综合最佳。
(2)凝固过程中,冷却条件对铸造铝合金中针状铁相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的Si含量时,随着Fe含量的增加,针状相长大、增多;在相同的Fe含量时,随着Si含量的增加,针状铁相变得更为粗大,而且数量增多。
(3)Mn元素的加入改变了Fe相的形态,这是由于Fe元素在AlMn相中固溶,使得针状铁相变质为中空的块状、汉字状或古钱币状;在此基础上,Mg元素的加入,并未引起铁相形貌的变化,而只起到了溶解铁相的作用,使得针状、块状的铁相“碎解”;此外RE的添加由于净化熔体,从而减少了铁相的体积分数。
(4)由于针状、片状、枝状的高温先析铁相,在铝熔体中相互搭接成空间枝网状的“过滤网”,阻碍了比表面积大的铁相的沉降,使得只有比表面较小的先析铁相才能穿过“过滤网”沉降至熔体底部;而且比表面积小的相堆积更为密实,降低了沉积层的厚度,除铁效率更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G292【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第一章 绪论10-22 1.1 前言10 1.2 Fe 在铝中的存在形式及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10-14
1.2.1 Fe 在铝中的存在形式11-12
1.2.2 Fe 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12-14 1.3 铝合金中铁相危害消除研究现状14-19
1.3.1 改善铁相形貌的研究15-16
1.3.2 铁元素去除技术研究16-19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20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0-22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22-27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22-24
2.1.1 合金熔炼用实验材料22-23
2.1.2 熔炼用实验设备23-24 2.2 实验过程24-25
2.2.1 铸造铝合金除铁工艺的建立24-25
2.2.2 铸造铝合金 Fe 相变质工艺的建立25 2.3 表征分析25-27
2.3.1 金相组织25-26
2.3.2 成分和组织形貌分析26-27第三章 铸造铝合金中铁元素的去除27-36 3.1 引言27 3.2 含 Mn 熔剂对铸造铝合金中 Fe 元素的作用27-33
3.2.1 Mn 的加入量对 Fe 元素去除的影响27-29
3.2.2 除铁温度与静置时间对残留 Fe 元素的影响29-30
3.2.3 熔渣分析30-33 3.3 含硼熔剂对铸造铝合金中 Fe 杂质元素的去除效果33-34
3.3.1 氟硼酸钾的除铁效果33-34
3.3.2 铝硼中间合金的除铁效果34 3.4 其它除铁剂的研发及探索34-35 3.5 本章小结35-36第四章 有害铁相的形成及其控制36-57 4.1 铸造铝合金中的主要有害铁相36-46
4.1.1 Al_3Fe 相在 Al-Fe 合金中的形成36-40
4.1.2 有害铁相对 Al-Si 合金组织形貌的主要影响40-46 4.2 铸造铝合金中铁相的变质研究46-56
4.2.1 Al-Fe 合金中铁相形貌的变质效果46-48
4.2.2 亚共晶 Al-Si 中铁相形貌的变质效果48-50
4.2.3 共晶 Al-Si 中铁相形貌的变质效果50-52
4.2.4 合金对铸造铝合金中有害铁相的变质规律52-56 4.3 本章小结56-57第五章 铁相形貌与沉降除铁关系的探讨57-64 5.1 富铁相沉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57-58 5.2 实验设计及宏观结果58-60 5.3 组织观察及能谱分析60-62 5.4 铸造车间铁相变质与除铁联系的应用设计62 5.5 本章小结62-64全文总结64-65参考文献65-7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致谢71-72附录7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冰泉,彭军波,缪鄂;[J];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04期
陈东风;曹志强;张婷;;[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6期
尹卓湘;陈延超;周红娟;;[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周振平,李荣德;[J];金属学报;2003年06期
;[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10期
葛维燕;疏达;孙宝德;;[J];资源再生;2009年04期
董春明;;[J];资源再生;2010年02期
杨留栓,夏青,刘亚民,杨涤心,宋克兴;[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颉颃;;[J];资源再生;2012年03期
李明怡;[J];中国金属通报;2005年3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东风;[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葛维燕;[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刘媛媛;[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何健亭;[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2010年03期
王勇;史志铭;霍日昌;;[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陈东风;曹志强;杨淼;张婷;;[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周振平;李荣德;马建超;袁晓光;;[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马建超;李荣德;周振平;;[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1期
张芳;张世忠;罗果萍;郝忠平;王巨清;;[J];钢铁;2011年08期
周晓霞,张仁元,刘银峁;[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1期
余忠土,张恒华,蒋家羚;[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2年04期
陈东风;曹志强;张婷;;[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6期
刘扭参;杨安杰;李俊青;刘忠侠;杨明生;;[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波;程佩;汪先送;张卫文;;[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姜海坤;陈现景;杨晓洁;张蒙;;[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孙士瞳;郭占成;唐惠庆;王志;李京伟;;[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鼓;[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耀武;[D];东北大学;2009年
秦敬玉;[D];山东工业大学;1998年
陈永禄;[D];福州大学;2006年
王杰芳;[D];郑州大学;2005年
席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何建军;[D];湖南大学;2006年
蒋显全;[D];四川大学;2006年
高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周振平;[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翠粉;[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夏侯斌;[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史霞;[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王爽;[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方东;[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杨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陈起;[D];郑州大学;2011年
李厅;[D];南昌大学;2011年
娄菊红;[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蒋海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城;李一夫;陈东;刘立伟;;[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4期
贾雨,赵平;[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马燕合;[J];材料导报;2000年01期
谭敦强,黎文献,唐谊平;[J];材料导报;2003年05期
闫海,陈鹦,丁传富,陶春虎;[J];材料工程;1999年04期
周国宝;[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1期
兰兴华;[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2期
,王志强;[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8期
陈英发;[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8期
宋善明;;[J];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非;[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黄涌波;[D];中南大学;2008年
高建卫;[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小龙;[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孙锋山;[D];福州大学;2002年
王义海;[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秦学智;[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杨淼;[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陈东风;[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孙常明;[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葛维燕;[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刘媛媛;[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王韬;[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仁寿,张晓玲,曾徽;[J];云南建材;1999年01期
樊粤明,钟景裕,吕辉,杨家智;[J];硅酸盐学报;1990年06期
祝汉良,贾均;[J];铸造;1996年05期
杨江波,印飞;[J];铸造;2000年08期
张仁寿,张晓玲,曾徽;[J];中华手工;2000年03期
樊粤明,钟景裕,杨家智;[J];硅酸盐学报;1985年03期
印飞,李振,杨江波,王定国,王亦新,王国祥;[J];热加工工艺;2001年05期
印飞,杨江波,王亦新,王国祥;[J];铸造;2000年11期
印飞,杨江波,王亦新,王国祥,孙宝德;[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2期
冯修吉,朱玉锋;[J];硅酸盐学报;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涛;赵建华;;[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袁言臣;叶正茂;常钧;;[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琼芳;;[A];中国电子学会化学工艺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刘金;;[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韩茵;陈涛键;;[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姜平;符俊翔;王书明;;[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姜海坤;陈现景;杨晓洁;张蒙;;[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杨明波;胡红军;代兵;;[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陈冰泉;张志慧;柴苍修;蔡毓麟;缪鄂;;[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薛文斌;陈如意;马辉;李永良;;[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宏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刘志强 宋黔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积轩;[N];中国冶金报;2008年
郑伟伟?林垦冉;[N];现代物流报;2008年
王志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马桂英;[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周飞;[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罗平华;[N];证券时报;2007年
;[N];中国矿业报;2001年
沈东坡;[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建卫;[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车欣;[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丁海民;[D];山东大学;2010年
尤晶;[D];东北大学;2008年
柳洋;[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赵文贵;[D];吉林大学;2009年
金胜利;[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张忠涛;[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王东;[D];东北大学;2009年
王向杰;[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淳;[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于国军;[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谭力;[D];重庆大学;2010年
何健亭;[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刘建方;[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吴亮;[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王灿让;[D];湖南大学;2011年
黄晓德;[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唐春;[D];重庆大学;2004年
李海军;[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合金浇铸模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