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赤道几内亚快递的签证已办好是1个月,不知到时好不好改签?

我在赤道几内亚的两年
因缘际会,没曾想我有机会到赤道几内亚工作,而且一住就是近两年时光。赤道几内亚属中非,位于非洲中西部,由大陆的木尼河地区及几内亚湾的比奥科、安若本、科里斯科、大小埃洛贝等岛屿组成。木尼河地区西濒大西洋,北接喀麦隆,东、南与加蓬交界。几内亚在柏柏语里是黑色的意思,即黑人之国,又因在赤道,故称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别称森林王国。面积28051KM2。人口不足40万(1990年)。居民主要是芳族(大陆)、布比族(比岛)。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大陆通用芳语,岛上通用布比语。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第二官方语言为法语。赤几系热带雨林气候,雨量丰沛。大陆地区一年分两旱季和两雨季(3—5月及9—11月为雨季)。而岛上是一年只有雨旱两季(5—10为雨季)。年平均气温24C0。赤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曾长期困难。1991年开始开发石油后,经济出现转机。实行以农业为基础、石油为重点的经济政策。赤几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
黄金、铝矾土等。据估计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分别为370亿M3和30亿桶。储量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三、产量已达36万桶/天。全国森林覆盖面积达80%,约22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3.74M3,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产奥堪美木、黑檀木等名贵木材。平均每年出产原木5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约90%用于出口。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烟、糖、饮料、纺织、家具、砖瓦等。矿业是较为重要的工业部门。赤几拥有3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专属捕鱼区,盛产金枪鱼、非洲黄鱼和大虾等,年捕获量可达7万吨以上,但实际捕捞量仅为吨。全国可耕地面积约78.8万公顷,70%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粮食不能自给。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木薯、芋头。经济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生活日用品和生产资料均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为美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石油和木材为主要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国为美国、西班牙、中国和加拿大。
赤道几内亚被西、葡占领的时间长达469年之久。因此赤几的历史就是西葡殖民史。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的原始居民为俾格米人,他们的领地后来被班图人占有。
比奥科岛是赤几最大的岛。1471年至1472年,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德·波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过程中发现了斐南多波岛,将其命名为“福尔摩萨”(Formosa),意即“美丽岛”。“美丽岛”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改称为“斐尔南多波岛”,这是最早到达岛上的一位葡萄牙人的名字。赤道几内亚独立后,该岛以第一任总统的名字命名为“马西埃岛”。1979年8月,马西埃被推翻后,岛名改为比奥科。比奥科是布比族国王莫卡和马拉博的顾问和副官,在赤道几内亚历史上以反对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而著称。安诺本岛是在新年发现的,并由此得名。
安诺本岛位于圣多美岛以南160公里,离加逢的洛佩斯角355公里,与比奥科岛相距700余公里。这座岛屿长6公里,宽3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日葡萄牙人首先登上该岛时,恰逢元旦,彼此互道“新年好”,于是这“新年好”便成了该岛的名字。安诺本人擅长用木棉织布和乘坐小舟到大海上用捕鲸叉捕鲸
.科里斯科岛,葡语意为“雷电岛”。15世纪,葡萄牙航海者登上该岛时正遇暴风骤雨,雷电交加。科里斯科岛因此而得名。16至17世纪中叶,这里被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作为奴隶贸易中转站。1505年岛上一个中转奴隶价值仅为8至15个铜手镯。科里斯科岛风景优美,离大陆19公里,可可树随处可见。岛上居民属邦加族,他们富于进取心,而且十分跷勇。赤几年为葡萄牙占领。1778年葡将3岛在内的奥戈河(今加蓬境内)至尼日河沿海地区划归西班牙势力范围。1845年西建立殖民统治。1959年被划为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1964年实行内部自治。1968年正式宣告独立,成立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恩圭马任总统。1979年奥比昂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恩圭马政府。奥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元首、1982年任总统至今。1970年与我国建交。首都马拉博位于比奥科岛北端,人口4万(1990年)马拉博(Malabo)旧称圣伊萨贝尔。位于比奥科岛北岸。建于1827年。曾被英国人命名为克拉伦斯。西班牙占领这里后,改以西班牙女王伊萨贝尔二世的名字命名为圣伊萨贝尔。1968年10月赤道几内亚独立后,定为首都,并改称马拉博,以纪念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勇抗击殖民主义侵略的布比族领袖马拉博。
城郊林木苍翠,绿草如茵。附近有许多火山口形成的湖泊,景色秀丽。城北的一个火山口,由于海水入侵,形成优良的天然海湾,是马拉博港口所在地。市区整洁整齐,6条南北街道与6条东西街道垂直交叉。街道两侧大都是西班牙式、带有方形或拱形前廊的二层楼建筑。此方形或拱形前廊类似于国内的骑楼,但它是每一家隔断的。总统府、大教堂、银行大楼、三炮台旅馆和文化中心是市内有名的的建筑。近郊有种植园。赤及国土大部分在大陆的木尼河地区,为何要将首都设在比奥科这个孤岛上?原来喀麦隆和赤几对比岛有争议。把首都设在比岛是出于是使其处于较为有利的谈判地位。
1990.3起我奉派任我国援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医院施工技术组长,至1991.12月回国,在那里呆了23个月。其中去西班牙马德里、拉斯帕尔马斯、尼日利亚拉各斯出差外,就一直呆在马拉博。接触了赤几的各式人等,许多有趣的事,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根据中、赤几两国政府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五日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为赤几建设一座50床位、日门诊150人次的综合医院(含一栋医生宿舍)。医院内设内、外、五官、妇、儿、检验、理疗、放射等科室,分门诊、急诊、住院、高官病房等。另设有中心供应室(内有洗衣房、消毒间、配电室、低位水池等)、酒吧和小卖部。医院占地17,600m2,建筑面积3450.5m2。医院设计为中国庭园式建筑,内设三个内庭园。屋顶虽为平顶(局部为上人屋面),但屋檐为橙黄陶瓷贴面的斜屋檐,凸显中国建筑特色。几处廻廊将门诊、住院等有机连接起来。项目的设计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施工合作单位为赣南建筑工程总公司,监理为中成公司。该工程于一九九0年七月二十日开工,开工伊始,曾发生台湾当局搞“金援外交”拟拉赤几建交的事件,施工一度受到影响。也曾因中成的代理毁约,不供水泥,使项目组不得已重新订购而致使工期延误的事情。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竣工并经国内验收组现场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举行了隆重的竣工移交仪式,赤几总统奥比昂、总理及其政府各部门首脑、驻赤几的外交使团、我使馆官员及在马拉博的各中国专家组出席了典礼。王永成大使和赤几副总理在移交证书上签字,项目正式移交赤几政府。
  1990年春节后我们一行四人离京去赤几,路线是北京—沙迦—巴黎—杜阿拉—马拉博。一路走来十分辛苦。我们是次日上午抵达巴黎的,因为航班衔接的原因,要在戴高乐机场内呆18个小时。中国民航把我们送到巴黎就算完事,不再管了。我们只好去找UTA(法航),UTA二话没说,安排我们在机场餐厅用餐。温饱无忧后就是那难熬的时光。尤其是我带了10W旅行支票和不少外汇现钞,是到马拉博就要用的。候机楼是个环形状的,通过电动步道和若干个候机厅连接。我们在环状的主楼轮流休息。主楼里开了很多免税店、书店、报刊亭、银行和咖啡吧。我们游了个遍。商店卖的无非是烟酒巧克力香水高级服饰之类。第二天早,好不容易挨到了登机时间。上机后便入睡了。一觉醒来就到了喀麦隆的杜阿拉机场。一出飞机热浪扑面,到转机柜台一问,一盆冷水兜头而下,大家都傻了眼,我们预订的赤几航班早已停飞。只好办落地签证,出去再说。费了半天口舌,花了一大盒清凉油(那时清凉油在非洲还是很灵光的公关礼品啊)。出了机场,取行李时同机旅客都走光了。一位黑人朋友走过来问,是否去马拉博的?我在广播中找你们很久了。原来UTA知道我们航班无法再飞,派人来接的。同时临时联系的外经部杜阿拉办事处的同志也赶来了。我们只好表示歉意。下榻的IBS旅馆在市区,是栋小楼房,有餐厅有池,很干净。UTA免费安排了两天食宿。第三天我们就搬到外经部招待所去住了。当时我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喀麦隆。代表团团长乌兰和使馆经济处房参赞来招待所看,因为我认识他们,很客气地说了会话。第五天我们终于买到喀航机票。当飞临比奥科岛上空时·,一眼望下,只见一片郁郁葱葱,森林王国名不虚传。下机后见到经参处的同志已等在停机坪了,我们终于结束了一段艰难的旅程。
马拉博医院工程的施工前期比较艰难。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的话。我们4月份就与赤几签订了施工协议。5月26日运送项目首批物资的中远松山号抵达马拉博港。由于码头无泊位,直到6月1日才开始卸货。那时国内没有集装箱货轮走这条航线,只能发散货。期间还为赤几的军事补给船让了三天的时间抢卸物资(码头只能停一艘万吨轮)。苦于码头没有大型吊装设备,只能依靠船上的吊机一箱箱地卸。好在事前我们协调了海关、码头、清关公司、运输公司。海关没有开箱检查,很快在8号就将物资全部运抵工地。此为第一难。因为设计单位的疏忽,原来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够,协商后改用对面的空地,但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延误工期、增加了现场清理工作量,增加土方挖填量,还要新做挡土墙等。此为第二难。原来中成公司代理的水泥,供货方撕毁协议,赤几不生产水泥,要依赖第三国转口。同时马港只有一班非洲航线的货轮靠港。我们重新订货,时间就赶不上预订的开工日期了。此为第三难。正准备开工时,赤几却闹出拟与台湾建交的事。台湾派了一个外交次长来,我们在使馆领导下做好了应变,如果他们建交我们就撤。后来他们没谈拢,一切才恢复正常。此为第四难。赤几的施工条件差我们是早有思想准备的。开工后还有许多的困难,远不是九九八十一那么简单。但都一一克服了。
  赤几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是很友好的。赤几人,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远远看见中国人就会主动打招呼“哦那,齐罗,阿米果”(中国朋友,你好)。如果你的车在路上抛锚,他们会主动上前帮你推车,发动后就拍拍手走了。法国比奥银行的黑人柜员,每次我到银行去他会热情招呼我,他叫我“华盛顿”,可能是发音的谐音吧,说来我们也是这家银行的大客户,对我很是客气。在赤几政府里有很多去中国留过学的人。他们更是对中国充满感情。不少留学生来工地参观并自我介绍是中国那间大学的学生,他们也会利用自身条件给我们一些帮助。赤几公共工程交通住房部常秘(相当于副部长)是个内向慈祥的老头,我们举凡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他多是一句话“no
problem”(没问题)。他是一个廉洁的人,从来没有向我们提出出格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一个小孩在我们工地打工,如此高级的干部子女干苦力活是很难得的。项目的政府代表阿乌里若是留学西班牙的,很干练,据说做过工程部的局长。好踢,待人热诚,也有个性。项目组和他有过许多争吵,这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加上沟通不够。后来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交了好朋友。卫生部常秘在与我们第一次约会时让我们吃了闭门羹。我们和参赞依约赶到卫生部,等了半天也不见传,只好问其秘书,也不知所踪,其实非洲很多官员不守时是司泰空见惯的。他后来“将功折过”帮我们解决了好多问题。原医院的几栋旧房、卫生部仓库、几十张钢丝床和台子椅子就是他协调后由赤几方免费给我们使用的。施工过程中他多次来关心,我们也成了好朋友。达伊卡萨公司是马拉博的一家大公司,老板是马拉博的商会会长,在当地是有影响的人物,项目上的水泥空心砖是请他们生产的。该公司的chifer
梵先生和老板
一样对我们十分友好。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西班牙老头。据说他帮助过不少中国人。一个个体户在赤几患疟疾又无钱医治,梵收留了他。为他提供医疗食宿让他
度过了难关。后来此人想帮梵工作来报答,而善良的梵拒绝了。91年我去拉斯帕尔马斯,在飞马德里的飞机上巧遇梵,正好梵的家也在拉斯(他家是拉斯显赫的家族)他热情邀我们做客。两天后我们到拉斯,他让司机接我们到酒吧,按他的规矩一人一扎啤酒以示欢迎。以后几天他亲自开车带我们作环岛游(拉斯是加纳利群岛的首府,是西班牙的飞地,也是旅游胜地,与毛塔隔海相望)。还派人协助我们采购项目物资。这是一个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西班牙老头。
  奥比昂总统出席91年竣工典礼,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他
。赤几国家大主教在医院门口祈祷,布撒圣水等宗教仪式后,由大使、参赞和我陪同奥比昂总统等一应官员参观新落成的医院。我向他介绍了医院的布局,科室功能,配置的医疗器械等,他不断点头说好。参观后奥比昂与王大使交谈,感谢中国政府的无私援助,谢谢项目组的工作,也谢谢中国医生。谈话后握手作别,前呼后拥绝尘而去。政变上台的奥比昂是个强势总统,做总统都快30年了。他出行总要戒严,警车开道。除了总统卫队外还有宪兵跟随。不知是怕还是故意做派。
  项目组的生活是很枯燥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条件还是较差的,还没有条件装卫星电视,晚上除了打牌就只能看录像带了。那时外经部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负责将国内电视节目制成录像带,通过外交信使带到各个国家,各项目组轮流看。当年国内热播的《渴望》,我们几乎同步看到了。还有就是听广播。因为有时差,我们几乎是半夜录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次日早饭时放送给大家听。还有就是“看旧闻”,因为国内的报刊杂志也是外交信使送的。拿到手是便是旧闻了。使馆经参处有小说杂志可借阅。每逢国庆,建交日大使馆都有招待会,那时中国人不多,所以除了值班的外都会去参加。再就是去各兄弟组玩。当时我国援助赤几一条3000T的船,我们会去船上钓鱼。钓鱼方法简单。运气好时可以钓到几十斤的大红鱼。这种海鱼鱼脸上和鱼身有红色,肉较粗。不过我们的厨师还是能做出鱼丸等花样来。休假时组织大家去环岛游。比奥科岛顺公路转有200多KM长的路。比较好的景点是斯蒂贝尔峰、鲁巴和马卡山。中部的斯蒂贝尔峰海拔3007米,为马拉博最高峰,只是没有开发、很不方便。鲁巴是是马拉博南部约60公里西海岸的天然良港,是葡萄牙、西班牙殖民主义地的渔港和淡水供给地,景色十分秀丽;葡萄牙人登陆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尖形纪念碑,碑文用西班牙文记载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对岛上的统治;鲁巴原名圣长洛斯,1973年改为卢巴。卢巴是布比族酋长之名,1910年6月曾领导反抗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强迫劳动制度,这场斗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布比人战争”。小城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边有个池子养着赤几的国宝—大海龟。离鲁巴不远一片比奥科岛唯一的白沙滩,说来也奇怪,比奥科除此外都是黑沙滩(火山喷发的后果?)。蓝天白云,半山上的红瓦黄墙和参天大树、海边的灌木丛和香蕉林,趸船及当地人的小木舟……你说美不美?马卡山是当年布比人居住的地方。马卡是布比人的国王。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占据了奥科岛北端,并在沿海设立了若干商站。马卡王则拒绝与欧洲人合作,并告戒布比族人不要与外国人交往。马卡在19世纪中叶曾一度统一过全岛的布比族人,死于1898年3月。山上地势较为平坦,有个小机场,还有些西班牙式建筑,可能是达官显贵的行宫。还有许多农庄,山上的气候和土质很适宜种蔬菜。中国人常会上山来换菜。我们在菜地的菜接不过来时也会去马卡山用大米、盐或常用药去换蔬菜。那是一种原始的交易,一杯米换一颗元白菜之类。我们运石子的里亚哇有座大桥,桥又高又长,横跨峡谷之间,我们戏称为“卡桑德拉大桥”,那里林木茂密,风景也不错。
赤几当年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初到时听人说独立日游行还推别国援助的垃圾车游行,学生穿的新衣服也是他国援助的。使馆还援助其议会办公用品。可见其穷。马拉博市区大部分是独立前留下来的建筑,新建筑很少,好像就是非洲银行,还有中国援建的电讯大楼,还有个宾馆,使馆区,机场路总统夫人搞了一群新建筑外其他都很破旧。走出市区看到的都是用木板建的旧房子。机场到市区的国门之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有句话“吃饭靠树上,建设靠援助”是十分形象的。赤几粮食不能自给,我们在当地就经常买到泰国援助的大米。我回国后执行一个50万物资援助项目,就有大米一项。老百姓以木薯、芋头、玉米为主食。没钱了吃香蕉、芒果也能过。工地上有一些工人,有钱就在旁边的小贩那里买饭吃,没钱时就喝口自来水,挨过一顿,下午还能干活。当地人是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是每周六发工资,他们也许晚上就会去酒吧把钱花光。发工资时有些女人在边上等收钱。开始以为是家属,后来才知道是小贩和卖身女,连玩女人都可以赊账。其实赤几有的是土地,放把火一烧,种上几棵香蕉或是其他作物,那这块地就是你的了,但很少人去干。当然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他有了石油。99年我再去时就看出端倪。
  赤几的施工环境十分差,生活条件艰苦,物价昂贵。市场没有鲜活的猪牛肉、家禽卖。马拉博有家冷库卖些从法国进口的冻肉、冻鸡、猪脚、带鱼,大都是快过期的东西。市场上鸡蛋供应还是足的,蔬菜却很贵,品种也不多1斤元白菜要250中非法郎(50中非法郎=1法国法郎)。项目组种了不少菜,除了自给外还经常送给使馆经参处和兄弟组。人家也投桃报李,送些自己加工的豆腐、调料给我们。朝鲜使馆的夫人们常来我们菜地看,每次我们都会送点菜给她们。91年春节通过代理关系从百余公里外的西班牙自愿者农场买来一头活猪(该农场产品不对外,只供在赤几的西班牙人)。当代理将猪运来时,一看这只重达560斤的庞然大物几乎占满了军用吉普的车厢,我们怀疑是老母猪,代理告诉我们是才养了9个月的“小猪”。此猪确实是优良品种,宰杀后肉有十多公分厚,且几无肥肉。烹饪后非常鲜美。除了春节吃和送给使馆、经参处和兄弟组外,把两个卧式冰柜塞得满满的。全项目组在过年时狠狠地解了馋,美美地打了牙祭。按惯例,春节时大使和参赞都会到各组走访,送些酒和香烟以示关怀。我们招待大使的是水果以及开心果、腰果。在那里是买不到瓜子和糖的,这也别有一种风情。赤几水果品种很多,如香蕉、芒果、菠萝、菠萝蜜、杨桃、桔、油梨……项目组的伙食经常会发给大家一些水果。周末发给点酒。我住处有好几棵芒果,果熟时节,不断有芒果掉下来,一不小心就会挨打。食堂旁有几棵木瓜,食堂师傅很会用木瓜做菜,其中凉拌木瓜丝最好吃。采没有熟透的木瓜切成细丝用开水过一下再用佐料拌,吃起来有如凉拌海蜇。又一次医疗队送来一个菠萝蜜硕大如面盆口感甜如蜜。菠萝蜜很奇特,花与果都结在树干上。
未去过赤几的人,一谈到到赤几的疟疾就会谈虎色变。我们去之前也是做足了功夫的,除了出国前打预防针外,还带备了蚊帐、长袜、蚊香、驱蚊油以及青蒿虎脂片、高甲醚等药物。结果还是在劫难逃,几乎无人能躲过。疟疾是通过蚊电台、电讯、有子传播的,赤几就如同很多非洲许多国家一样属热带雨林气候,容易滋生疟疾蚊子。非洲各地疟疾症状不一样。赤几是发烧脖子硬加腰痛。埃塞多为脑疟疾,比较危险。几内亚是上吐下泻。疟疾是当地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之一(还有艾滋病、血丝虫病等,人均寿命不到60)。我们的项目就建在旧医院旁边,在项目组营区那种环境中,只要有人马上就会传一批人。可见疟疾对项目组劳动力损失的影响力有多大。好在广东有援外医疗队在那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医疗服务。他们治疗疟疾很有一套。一针下去就退烧,再吊吊水,三几天就好。那时出国人员有个外汇商品指标,有人开玩笑说,一次摆子一件外汇商品。赤几的蚊子真是厉害,刚去时我进可可林照张相,一出来叮得满身包,又痒又痛用风油精和热水擦都无济于事。医疗队的医生讲进到那里一个礼拜就可能传上疟疾,只要伤风感冒就是打摆子。用不着做检查,一看就知。不过半年后,我也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身,不再怕蚊子叮咬了。91年美国人开始在赤几搞石油也中招了,不过人家有钱,马上在赤几建疟疾防治所。我们的营地就让给他们建疟疾防治所了。
  巴塔是赤几的陪都。赤几政府派要员驻扎巴塔管制其大陆各项事务。当时驻扎的是国务委员兼公共交通住房工程部长阿里罕德罗。有次我去到巴塔,他知道后派人通知我,说是要接见我。我和巴塔电讯组的翻译赶到他的办公室,一看巴塔电视台的人已经等在那里了。原来还要作电视报道啊。他问了一些医院工程的进展,何时交付使用云云。此条电视新闻当天就在巴塔电视台播了。巴塔的海滨大道,有几公里长。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建的很美。巴塔的非洲宫,是总统的行宫,据说是朝鲜援建的。不对外开放,我有幸通过关系去参观过。在巴塔有电台、电讯、水电专家组,还有医疗队,都住在在中国专家大院。出门过马路的海滨有一废弃的老码头,那是中国人晚饭后散步的地方。坐在伸出海里的栈桥上,听大西洋几内亚湾的涛声,海风拂面十分惬意。
起写7.6改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赤道几内亚签证办理事宜
赤道几内亚是中部非洲西部的国家之一,该地有许多有特色的景点,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人前往旅游,此外,到赤道几内亚出差的人也不少。但不管是到赤道几内亚旅游还是出差,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赤道几内亚签证的办理。那么,究竟赤道几内亚签证费用是多少?办理材料需要哪些?办理流程又是怎样的?本专题将会一一为您介绍。  慧择保险网()赤道几内亚签证专题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赤道几内亚签证相关知识,包括赤道几内亚签证办理流程、所需费用等,并且提供相关签证保险产品的在线咨询与购买。
赤道几内亚签证办理费用
赤道几内亚签证是由中国去往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所需要办理的手续,是赤道几内亚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入出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据了解,要办理赤道几内亚签证的话,入境签证费是100美元,居留签证费首次申请是500000中非法郎,证件更新是400000中非法郎。  据了解,前往赤道几内亚探亲或是出差的人要办理人境签证,而凡经赤道几内亚前往第三国者必须办理过境签证。办理过境签证需要提供前往国签证和机票订单,赤道几内亚签发准许停留7天的过境签证。其中,办理入境签证费是100美元,居留签证费首次申请是500000中非法郎。不过,如果您选择代办机构进行办理的话,费用会有所不同。  比如办理赤道几内亚商务签证,如果您选择穷游网的话,费用……
赤道几内亚签证办理材料
去赤道几内亚出差或是探亲都要办理赤道几内亚签证,而据了解,办理赤道几内亚签证所需的材料主要有护照、赤道几内亚签证申请表、照片以及各种证明,您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以保证签证办理的顺利。  1) 有效护照原件。  2) 赤道几内亚签证申请表2份(本人签名)。  3) 护照照片2张。  4) 无犯罪记录证明。  5) 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黄皮书),须注射黄热病疫苗,并建议注射疟疾、霍乱、伤寒……
赤道几内亚签证办理流程
中国公民持公务普通护照或普通护照前往赤道几内亚,须提前办理赤道几内亚签证。而为了保证签证办理的顺利,您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办理流程。以下就是具体流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签证申请人确定赴赤道几内亚目的,及行程计划。  2、向使馆咨询有关签证信息,索要赤道几内亚签证申请表和签证需要准备材料清单。  3、准备申签证材。包括护照、赤道几内亚签证申请表、照片以及各种证明等等。  4、到驻华使馆办理签证手续。  5、等候赤道几内亚签证审核或补充材料。……
赤道几内亚签证保险投保技巧
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中西部,每年到此工作或是旅游的人也有不少。对于这些人来说,前往赤道几内亚,首要任务就是办理赤道几内亚签证,此外,为了增加自身在赤道几内亚的保障,及时的购买一份赤道几内亚签证保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购买赤道几内亚签证保险时,保障范围、保险金额以及投保事项几方面,您一定要注意到。
  保障范围
  前往赤道几内亚旅游、出差或者是探亲,您都有必要为自己备一份赤道几内亚签证保险,该保险保障内容主要涉及境外旅游意外伤害、境外旅游意外医疗……
热销产品推荐
承保年龄:1-80周岁|保障期限:1天-1年可选
20万元意外身故/伤残
20万元双倍给付意外伤害
10万元医药补偿
10万元紧急医疗运送和送返
5万元遗体或骨灰运送回国和安葬
适合因旅游、商务、探亲等原因去往非申根地区的人士购买,提供境外旅行期间的意外身故伤残、医药费用、住院津贴、紧急救援、旅程延误以及个人责任保障
售出:22910
有334个用户购买后发表了评价
出国旅游买个安心,这款保险算是性价比高的,虽然我没出险
坐邮轮日韩航线买的,请网上客服推荐的,经济实惠,购买方便,不过没有发...
热门专题推荐
其&&&&&&它
慧择保险APP
移动端下载,马上领取保险!
关注慧择微信
微信投保,扫码惊喜
我的最近浏览几内亚签证的相关问题?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道几内亚快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