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长相什么样

现在的美国人与加拿大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对方的?
外教是加拿大人,在谈及美国人的时候他表现了相当的厌恶,表示许多加国人看待美国人如同我们看待日本人真的有这么严重吗?美国人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呢?
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回答。不过在加拿大留学一年,也有所耳闻。首先,加拿大人觉得自己截然不同于美国人。对于外国人将两国几乎视为一体很困扰。加拿大人觉得美国人更个人,更自私,更富于进攻性;而加拿大人比较温和,礼貌,谦让。换个角度,我并没有直接听美国人描述加拿大人,只是间接听说。一个同学有一个美国室友。那个美国人描述加拿大人,常常说的是:Oh, Candian, so gay, so gay。而我的一个老师对我们说,当初美国内战的时候,美国人邀请加拿大人一起参加,加拿大人不愿意,反而收容了很多从美国逃到加拿大的英国人。所以加拿大现在还将英国女王当做自己的最高领袖。于是美国人就很鄙视加拿大人,说加拿大人太怂。两相一照应,仿佛互证似的有趣。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新移民初来乍到,毕竟是异国他乡,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免不了遇到不顺心或者受困扰的事情,今天嘉德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加拿大生活上学到的经验,都是一些小的生活细节和风俗习惯,希望能给那些想来加拿大,或者刚来加拿大的人一些帮助。  关于加拿大人的吃与喝  ?加拿大人喜欢喝凉水,无论档次高低的宴席,加冰块的凉水总占一席之地。果汁、牛奶、啤酒之类的饮品也都是放在冰柜里,直接拿出来喝的,不管是早餐还是睡前饮料。去朋友家做客或者去餐厅之类的地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端上来的一定是凉水。由于加拿大的自来水水质得以保障,人们经常会直接引用自来水管里的水。    ?加拿大人在饮食方面也与中国不同,我们吃的津津有味的动物内脏,在他们眼里是不能入口的,男人们爱吃的肥肉更是他们不爱吃的东西。从这一点上来看,加拿大人更注重菜肴的营养和质量,他们认为内脏、肥肉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  ?说到喝酒,如果你拿著一瓶酒在街上边走边喝,发生在中国大家顶多是绕着你走,但是发生在加拿大,不一会儿你就会被警察带走,因为加拿大规定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其他地方喝酒都是违法的。而且餐厅、酒吧等的酒类出售时间多在11:00-次日1:00之间。当然以上的喝酒情景都是基于你已经到了合法的喝酒年龄,艾伯塔、马尼托巴和魁北克规定18岁以上的人才可喝酒,而加拿大的其它省份则要求要19岁以上。  ?说完关于酒的规定,再说说加拿大的禁烟法令,免得有些中国朋友因此而被加拿大警察盯上。加拿大有著世界上最为严厉的禁烟法令,在办公楼、电梯、银行、商店、学校、公园及多数公共场所吸烟皆属违法,吸烟要离建筑物3米外,并且确认在吸烟区方可。如发现有人在酒楼、餐馆吸烟不加制止或者是纵容其吸烟,那么经法院判决成立,将会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另外,联邦政府规定必须年满18岁方可购烟,但有些省规定必须年满19岁才行。安大略省还规定任何人不得向19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或提供香烟,违者最高可被罚款5万加元。  关于加拿大人的出行  ?加拿大是个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这儿你可以不会走路,但不可以不会开车,外国人来加拿大,可以使用原有的驾照在加拿大合法开车90天。但是90天之后,还想在加拿大开车,就必须拿到加拿大驾照。在加拿大残疾人也可以拿到驾照,所有的公共停车场里都设有残障人士专用车位,这类车位设在最方便的位置,车位也比普通车位宽。  ?在加拿大开车,一定要谨记靠右行驶,绝对遵守限速规定,严格按照交通指示牌的标志行驶。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在任何时候都要系好安全带,如果不系的话,会处以罚款。在街上看到接送小孩上学或放学的校车打开闪烁的红灯,或者看到儿童手持“STOP”标语牌过马路时,其它车辆必须停在路的两边让他们先过街,任何人的车辆都不例外。    ?如果你暂时没有车,或者觉得开车麻烦不安全,骑单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和我们在中国骑单车完全不同。在加拿大单车被视为车辆,必须遵守同样的交通法规,不能在人行道上骑车。18岁以下的骑单车者必须戴单车头盔。同时,如果单车没闸就上路,都要接受上百元的罚款。  关于加拿大人的社交礼仪  ?首先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用“串门子”来增进朋友、邻里之间友谊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加拿大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欢事先预约,公事要预约,私事也要预约,找工作面谈、请客,甚至去朋友家之前都要预约,“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  ?与加拿大人沟通要注意客气、有礼貌,“please”、“thank you”、“excuse me”、“sorry”是经常要挂在嘴边的话,谈话完毕之后,通常会说一句:“have a nice day/evening/weekend”来做结束语。在公众场所要避免高声谈论或争辩,一直盯著别人看,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刚到加拿大的华人会对很多这边的习惯感到奇怪,甚至是不了解,因为毕竟是一个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都和我们不同的崭新的地方,但是俗话说的好,入乡随俗,既然选择来到了别的国家,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下当地习俗,希望嘉德做的总结可以对你有帮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正文
加拿大人在美国呆得时间太长 后果很严重
&|& 18:52:43&&RCI&|&0条评论&|&
  加拿大和美国是邻居,开车来来往往方便得很,两国公民过境不需签证,护照让海关一扫就过去了,在加元走高的时候,加拿大人经常周末开车南下,加车油,扫便宜货,还有不少加拿大人在美国有房产,三天两头到美国度假,躲避加拿大的寒冷冬天。
  然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位议员 C 亚历克斯?阿塔曼科(Alex Atamanenko)提醒人们,加拿大和美国之间有一个新的信息共享协议,现在加美海关可以跟踪加拿大人在美国的逗留天数,经常去美国长住的加拿大人要小心,如果超过了美国有关居住期限的规定,有可能面临严重后果。
  加美海关分享信息
  加拿大和美国签署了分享信息的出入境动议( Entry Exit Initiative ),已经分步实施。
  在协议签署前,加拿大人去美国时过的是美国海关,回来时过的是加拿大海关,两边海关不通气,加拿大海关只知道加拿大人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但不知道他/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因此许多加拿大人长期来对自己到底在美国呆了多少天漫不经心。
  现在可不一样了,两边海关通气了,分享信息,加拿大人走了多少天,两边的海关都心知肚明。
  议员阿塔曼科的选区助理盖尔?亨尼塞特( Gail Hunnisett)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话采访时表示,去年6月30日,加美实施了出入境协议,从而使两国海关可以分享两国公民护照上的信息。
  120天 vs 182天
  亨尼塞特接着说,好多加拿大人经常去美国,有时长住,有时多次短期往返,他们往往在美国有房产,每年在美国住上4-6个月的时间。
  她说,不少加拿大人有个误解,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呆在美国不超过 182天,也就是 6个月,就不必向美国报税,也不会失去加拿大的医疗保险,但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在美国可以无忧无虑居住的最长期限是120天,而不是182天。
  亨尼塞特接着表示,对于加拿大公民来说,如果要在美国住120天 ,但不超过 182天,必须填写美国国家税务局的一张表:表格8840 ()。
  加拿大人每年填一次这张表,就可以住到120天以上,不用向向美国交税,但如果没有按时填表,或超过了182天,就是违规,会在加拿大和美国面临严重后果。
  违规后果严重
  她说,在违规情况下,你会被认为是美国的 “税收居民”,要按美国的税法交税,这就意味着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收入都需要向美国申报。
  与此同时,你也不再是加拿大的定居“居民”,从而失去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并承担税务上的一定责任。更糟的情况,你还有可能被认为在美国非法居住,被美国禁止入境3-10年。
  亨尼塞特建议,对于经常在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往往返返的人来说,最好建立一个“日记”,把每次去美国的天数都详细记录下来,以保证自己不会超过规定期限。
您可或者,也可直接以游客身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1112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日前国际媒体进行一项广泛调查,对全球长相最好看的国家进行排名,加拿大被列为第10位。   这项调查的主要组织者是英国的,调查内容是哪个国家的人整体上长相更好看。调查结果是美国排在第一位,第二到第九分别为: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英国、印度和法国。   上述调查只排出前20名,第11到第20名是:墨西哥、葡萄牙、威尔士、俄罗斯、日本、爱尔兰、阿根廷、荷兰、苏格兰和德国。   多伦多著名作家维勒特(Michelle Villett)开设了一个时尚网站,她对上述调查表示,加拿大之所以拥有“独特的美丽样式”,关键在于其多元文化的装扮。她并举例说,例如加拿大超级名模罗査(Coco Rocha)、斯塔姆(Jessica Stam)和艾琳娜(Irina Lazarenu)等,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背景,成为加拿大的一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钦羡。   维勒特还认为,由于加拿大地处寒冷地带,保暖成为优先选项,所以会相对影响到最新时髦发型和自然面容的外露。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留空为匿名
·[] ·[] ·[] ·[] ·[] ·[] ·[] ·[] ·[]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24小时论坛热点本周论坛热点本月论坛热点
Copyright &
加拿大华人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华裔加拿大人_百度百科
华裔加拿大人
加拿大籍华人,即华裔加拿大人(英文:Chinese Canadians,法文:Sino-Canadiens)指移民到、或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2005年,加拿大华裔血统的人大约有1,612,173,其中约10万人是华人。华人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数裔族群,2005年占总人口的4%。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华人数量已达180万,占加拿大人口数量的5%。(概述图是华裔加拿大人代表性名人:伍冰枝)
华裔加拿大人移民历史
华裔加拿大人早期
在现在所知加拿大的土地上,最早关于华人的记录要追溯到1788年。英国叛变的船长James Meares从澳门雇佣了约70名华人,并将他们安顿在当时是太平洋沿岸欧洲前哨站的温哥华岛的Nootka Sound。然而,关于这一群早期华人下落和可能的后裔的相关文件和信息并没有留下来。
1858年,一批华人移民到不列颠北美。当时多数华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旅居者”,他们都想在不列颠北美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广东省的社会下层的农民。多数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作为普通劳工工作,雇佣者仅仅支付他们一些凭单(Voucher),因此实际上他们被劳工输入的公司所囚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部的热随后也吸引了一大批华人来到该地区。
19世纪很多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华工帮助建设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比起非华人劳工,这些劳工更易接受歧视性的工时制度,低工资及危险的工作环境(比如开山爆破),以养活留在故乡的家人。华工愿意忍耐低工资和恶劣工作环境的行为激怒了一些非华人的劳工,他们认为华工搞乱了劳工市场。1885年华人移民法案的通过,授权加拿大政府开始向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收取人头税。当时华人是唯一一个被迫缴纳该税的少数族裔。
华裔加拿大人20世纪
1923年,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的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了华人移民。华人自此成为加拿大唯一拒绝接纳的族裔。接下来的25年,越来越多的排华法规得到通过,大部分工作不接受华人,因此很多华人开始了自己的餐馆和洗衣店生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人雇主不允许雇佣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华人生意没有外族裔参与。
一些加拿大籍华人在铁路修建好后在加拿大定居。但由于政府严格的限制和沉重的费用,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家庭带到加拿大,甚至他们与非华人的接触也有官方和民间的各种限制。这使得一大批和华人社区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区建立起来。
大萧条时,华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难得多。在艾伯塔,华裔加拿大人领到的救济金金额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于排华法案禁止了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很多华人男性由于没有妻子儿女在身边,被迫独立面对一切困难。193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华裔加拿大人的男女比例为12.4:1。为了抗议排华法案,加拿大华人每年都会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时关闭店铺,抵制这个被他们称为“羞辱日”的节日。
华裔加拿大人二战后
加拿大政府对于撤销对华裔加拿大人的限制并给与他们完全公民待遇的行动十分缓慢。由于加拿大在二战后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为了不与其抵触,加拿大政府必须废除排华法案。1947年同年,华裔加拿大人终于获得在联邦选举中投票的权利。但此后又20年,移民选择采用记点系统,华人才获得承认与其他申请人使用同样的标准。
多年来,华人组织一直呼吁加拿大政府公开道歉并补偿历史上的人头税。2006年联邦大选期间,保守党领袖史蒂芬·哈珀将“向华人正式道歉”作为竞选承诺之一。日,总理史蒂芬·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
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战时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20世纪中期,大多数新华裔加拿大人来自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家庭,他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注重教育。这些新移民成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补偿了加拿大人(包括)移民美国而产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1965年印尼排华事件中来到加拿大。从1970年代到1999年(参见: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更多的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来自前法国殖民地越南、和的华人在越战后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由于华人族裔的渊源,这批移民与早期的华裔加拿大人关系紧密,他们主要居住在法语区魁北克。
从拉丁美洲来到加拿大的华人数量也很庞大。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其索摩萨的独裁政府而来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Velasco政权的华裔人和巴西人也很多。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维多利亚、、和。
在1990年代中期,由于对香港主权移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担忧,一批数量可观的富有华人从香港进入加拿大。加拿大成为他们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在于,其投资签证的获得比美国要容易得多。温哥华、列治文市和多伦多成为这些华人的主要目的地。当时仅从香港来的移民就占了当时总移民的46%。
今天,中国大陆取代香港和台湾成为华人移民最主要的来源地。
另外,极少数的华裔加拿大人从一些太平洋岛屿(,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来。
华裔加拿大人统计
2001年,加拿大约有25%的华人在加拿大出生。
华裔加拿大人语言
2001年,有85%的华人声称会使用至少一种官方语言进行交流,剩下15%则称不会说英语或法语。在不会说官方语言的华人中,有50%在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22%在1980年代移民,这些移民通常年龄较大。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移民中,则有89%的人声称可以说至少一种官方语言。
根据2001年数据,汉语是继英语和法语后第三大最常见的母语。总人口3%(约872,000)的人声称汉语是他们的,即他们从小就学习并仍能理解。加拿大华人中最常见的汉语种类是粤语,这些说粤语的人中44%来自香港,27%则出生在中国大陆的粤语区,18%为加拿大出生。第二常见的汉语种类是国语(普通话),这些人85%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7%为加拿大出生,2%在马来西亚出生。
华裔加拿大人移民分布
2001年,几乎75%的华人人口居住在多伦多或温哥华。华人人口占温哥华人口的17%,占多伦多人口的9%。
在年移民到加的华人中,超过一半的人声称自己定居的理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已经定居在加拿大。大约25%的人声称他们来到多伦多是为了职业前景,而很多人移居到温哥华是因为气候宜人。
华裔加拿大人教育及就业
2001年,31%的华人人口(包括加拿大出生及海外出生)拥有大学学历,是全国水平的将近两倍(18%)。
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中,20%在销售及服务业;20%在商业、金融及行政行业;16%在自然和应用科学领域;13%在管理行业;11%在(数据)处理(Processing)、制造业和公用事业(Utilities)。
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并且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群体的就业率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0%),很多人声称海外教育职业资质认可是主要问题。加拿大出生的华人男性就业率为86%,与全国水平持平。而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女性就业率(83%)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
华裔加拿大人名人
第26任总督
花样滑冰选手
国会下议院议员
谭耕 1963年12月出生于北京,在长沙长大,湖南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进入多伦多大学留学。在多大化工及应用化学系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加拿大Chalk River国家核实验室工作,自2009年起进入一家电力公司任何电化学部门资深科学家。2015年10月,谭耕当选为加拿大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国会议员。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人相片楼上拍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