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半固态成行的合金应党章具备哪些特性性

半固态金属的铸造技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半固态金属的铸造技术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半​固​态​金​属​的​铸​造​技​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半固态成形Al-Fe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半固态成形Al-Fe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摘要】:
本文针对Al-Fe合金组织中易形成粗大的脆性针状或针片状富铁相,严重割裂基体,恶化合金力学性能的问题,开展了旨在改善此类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合金元素、制备工艺等对Al-5.5Fe基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金的最终成分为Al-5.5Fe-4Cu-2Zn-0.4Mg-0.5Mn。系统的研究了该合金在电磁搅拌、近液相线、二次加热及半固态挤压成形工艺中的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对该类合金进行了耐热性能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数量的Mn、Cr等合金元素以后,Al-5.5Fe基合金的第二相微观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电磁搅拌处理以后,细化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分布均匀;常温铸态抗拉强度最高值为161.6MPa。当搅拌电压为150V时,针状相长度较铸态减少30%;近液相线法亦能有效地细化合金组织,其中浇铸温度为680℃时,保温30min为宜,第二相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并且有相当部分的第二相以近颗粒状存在。此时Al_3Fe相长度仅为电磁搅拌态的20%左右。半固态挤压成形可以进一步细化Al-5.5Fe基合金中的第二相。挤压比越高,破碎细化效果越显著,第二相分布也越均匀。采用电磁搅拌法制备坯料的合金中,第二相的长度约50μm,较铸态减少75%;采用近液相线法制备坯料的合金中,第二相的长度约20μm左右,较铸态减少90%。半固态挤压成形使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随着挤压比的增加,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增加。最大抗拉强度达到了329.5MPa,比铸态提高了104%;最大伸长率达到了2.2%。
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进行了热稳定性实验表明,该合金在200℃时具有较好的热稳性,此时合金的最大硬度值(HB)为86.1。连续加热150h和200h后硬度分别下降了12%和11.6%。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TG146.21【目录】:
Abstract6-10
第一章 绪论10-26
1.1 Al-Fe耐热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0-17
1.1.1 快速凝固技术制备Al-Fe基合金的研究现状11-13
1.1.2 合金元素和冷却速度对Al-Fe基合金组织的影响13-14
1.1.3 离心铸造法制备Al-Fe基合金梯度功能材料14-16
1.1.4 强烈搅拌和加入粒化剂对Al-Fe基合金性能的影响16-17
1.2 半固态的研究现状17-24
1.2.1 电磁搅拌法制备非枝晶坯料17-18
1.2.2 二次加热理论的研究18-19
1.2.3 挤压成形的研究及对合金组织的影响19
1.2.4 半固态成形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19-24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24-26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6-35
2.1 实验材料26
2.2 实验设备26-27
2.2.1 熔炼设备26
2.2.2 辅助设备26-27
2.3 中间合金的配制27-28
2.4 合金成分的选择28-30
2.5 合金的熔炼30-31
2.6 电磁搅拌工艺31
2.7 近液相线工艺31-32
2.8 二次加热工艺32
2.9 半固态挤压成形32
2.10 微观组织的观察与分析32-33
2.11 力学性能检测33
2.12 热稳定性实验33-35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35-67
3.1 合金元素及电磁搅拌对Al-Fe基合金组织的影响35-45
3.1.1 Al-5Fe合金组织的特征35
3.1.2 Mn、Cu、Mg、Zn等元素对Al-5.5Fe合金组织的影响35-37
3.1.3 Mn元素加入量对Al-5.5Fe基合金组织的影响37-38
3.1.4 Cr、Zr、Mn等元素对Al-5.5Fe合金组织的影响38-40
3.1.5 Cr元素加入量对Al-5.5Fe基合金组织的影响40-41
3.1.6 电磁搅拌对Al-5.5Fe基合金组织的影响41-44
3.1.7 铸态Al-5.5Fe基合金的力学性能44-45
3.2 电磁搅拌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45-49
3.2.1 电磁搅拌法制备的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组织特征45-47
3.2.2 电磁搅拌电压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组织的影响47-49
3.3 近液相线法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49-51
3.3.1 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的差热分析曲线49-50
3.3.2 近液相线法制备的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组织特征50-51
3.4 二次加热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51-53
3.5 半固态挤压成形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53-59
3.5.1 挤压比对电磁搅拌法制得的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53-55
3.5.2 挤压比对近液相线法制得的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55-57
3.5.3 不同挤压部位的微观组织比较57-59
3.6 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力学性能59-61
3.7 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热稳定性能61-67
3.7.1 加热温度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硬度的影响61
3.7.2 加热时间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硬度的影响61-63
3.7.3 加热温度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第二相的影响63
3.7.4 加热时间对Al-5.5Fe-4Cu-2Zn-0.4Mg-0.5Mn合金第二相的影响63-67
第四章 结论67-69
参考文献69-73
在学研究成果73-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栾新颖;[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敦强,黎文献,唐谊平;[J];材料导报;2003年05期
陈翌庆,苏勇,黄新民,丁厚福,郑玉春;[J];材料工程;1999年08期
周涛,黄伯云,周科朝,黎文献;[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2期
王顺成,陈彦博,温景林;[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3期
王建强,曾梅光,陈秀芳,崔彤;[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董寅生,沈军,杨英俊,李庆春;[J];粉末冶金技术;2000年01期
任栖锋,石路,路贵民,崔建忠;[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2年01期
叶春生,潘冶;[J];金属热处理;2003年01期
刘相法,边秀房,刘玉先,张国华,马家骥;[J];金属学报;1997年10期
毛卫民,李树索,赵爱民,崔成林,钟雪友;[J];金属学报;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钢,樊刚;[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5期
孙廷富;陈耘;章国伟;汪缨;李岩;宋建民;杨波;元涛;陈大辉;;[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谭建波,邢书明,张励忠,张海英,刘文;[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马强;何新波;任淑彬;曲选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叶斌;何新波;任淑彬;曲选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刘慧敏;格日乐;那音古日巴;张军;赵洪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2007年05期
杨卯生,毛卫民,钟雪友;[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勇;史志铭;霍日昌;;[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卢云杰;李胜;鲁海龙;黄宏军;赵树国;袁晓光;;[J];叉车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小虎;陈萌;陈思悦;杨弋涛;;[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李润霞;栾新颖;李青;刘哲;李晨希;袁晓光;;[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刘涛;赵建华;;[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浩强;谢水生;李雷;黄国杰;;[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杨浩强;谢水生;李雷;黄国杰;;[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路贵民;周志敏;王娜;;[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路贵民;赵大志;崔建忠;;[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黄声宏;谢水生;郭钧;;[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陈维平;罗杰;李元元;;[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李润霞;左晓姣;袁晓光;荀诗文;黄宏军;;[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慈鸿钢;[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张亮;[D];吉林大学;2011年
程丽任;[D];吉林大学;2011年
钟鼓;[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陈海军;[D];郑州大学;2011年
刘俊伟;[D];湖南大学;2009年
王耀武;[D];东北大学;2009年
张磊;[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苏盛彪;[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李涛;[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翠粉;[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赵火平;[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上官玉辉;[D];郑州大学;2010年
刘凤国;[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饶芝苇;[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李慧平;[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刘斌;[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余凌智;[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王卓;[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乔振;[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健,李洪涛,王汝耀;[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4期
王洪斌,黄进峰,杨滨,张济山,张永安,熊柏青;[J];材料导报;2003年09期
陈子勇;舒群;陈玉勇;;[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5期
陈剑虹;李明娥;余江瑞;乔及森;;[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任栖锋,石路,路贵民,崔建忠;[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2年01期
李平,李艳霞,郭俊峰,赵刚,刘春明;[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5年01期
蹇海根;姜锋;官迪凯;张茜;;[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许晓嫦,刘志义,党朋,于文斌,谭曼玲,吴纯;[J];金属热处理;2005年04期
陈正周;毛卫民;张云涛;;[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15期
黄晓艳;刘波;;[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昆;[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佳;[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周振平;[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冯菁菁;[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健,李洪涛,王汝耀;[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4期
唐靖林,曾大本;[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3期
陈翌庆,苏勇,黄新民,丁厚福,郑玉春;[J];材料工程;1999年08期
崔岩;[J];材料工程;2002年06期
喻学斌,张国定,吴人洁;[J];材料工程;1994年06期
唐新峰;张联盟;袁润章;;[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1期
梅志,顾明元,吴人洁;[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3期
宋仁伯,康永林,杨雄飞,毛卫民,杨卯生;[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6期
温景林,管仁国,刘相华;[J];材料研究学报;2003年01期
王顺成,陈彦博,温景林;[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淑英;李世春;;[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居志兰;花国然;任雨松;;[J];润滑与密封;2007年02期
袁晓光;张韶华;刘波;黄宏军;;[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8期
关绍康,沈宁福,胡汉起;[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鹤;[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什么样的金属及合金能够实现半固态加工_百度知道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发展趋势(作业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发展趋势(作业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半固态成型Al-Si-Fe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了Al-17Si-5Fe-3Mn-4Cu-1Mg(质量分数/%)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检测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半固态成型后,合金第二相发生了明显细化,尖角钝化,且分布更均匀;常温极限抗拉强度达到了239.6MPa,伸长率达到了2.0%;150℃干磨和润滑条件下的磨损失重分别是390铝合金的30.78%和3.09%.
ZHAO Shu-guo
YUAN Xiao-guang
YU Hai-peng
作者单位: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023;沈阳航空学院,沈阳,110034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023
ISTICEIPKU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辽宁省科技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固态镁合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