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机房建设方案封闭套什么定额

地市级IDC机房配套建设(定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市级IDC机房配套建设(定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IDC机房内的防火墙怎么布置的?_百度知道如何判断IDC机房的指标_通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740贴子:
如何判断IDC机房的指标
要素一 审查机房资质,证书是否齐全 对应所在机房应采用ChinaNet163骨干网+ChinaNet169骨干网线路,可以分配巨力时代自己的,自有IP地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中国境内解决互联网互联互通重要数据中心。成都机房可用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70G,机房采用国际T4级数据中心机房标准设计建设。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高速的国际资源,巨力时代携一流资源和自己的支撑团队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成都巨力时代具有,ICP,ISP 三证的资质! 要素二 审查机房运营情况 歌华网络机房是按照T4级高标准国际机房设备环境。专业系统实施状态和流量监控;运维团队机房现场维护;确保网络连通率和电源供电率达到99.9%,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保障;成都每台服务器一个独立隔板,交流配电单元使每台服务器可以拥有独立的电路和独立的,确保每台服务器电流稳定和安全.成都西部数据中心机房7×24小时技术值班,随时处理客户问题;员工宿舍位于机房大楼,遇到疑难、紧急问题可以由多名技术人员会诊; 要素三 审查机房的规模 成都是符合国际专业级品质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是高品质的国际因特网数据中心。另外,我们拥有足够的数据机房空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成都西部数据中心整体抗级别达8级,地板承重达800公斤/平方米。配有专业和中央多套,保证机房通风、恒温、恒湿。机房温度控制在:22±3摄氏度,相对湿度:30%~70%,气体消防设施。 要素四 审查网络稳定情况 歌华网络机房依托ChinaNet南北网络资源,以多条千兆级高速物理光缆直接接入国际因特网,国际高,并以冗余线路结构保证高速可靠。企业用户的网络设备通过中网安徽双线数据中心的托管机房接入互联网,实际上就是直接接入到国际网络出口。成都核心网络分为,可以为用户提供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应用。歌华网络采用的方式。布线合理,使用灵活,机房线路整洁,每个机架均配备和电源线和网线,不需要再额外走线。 要素五 审查机房的 歌华网络机房供配电系统具备多至5层的冗余设计,包括,市电10KV独立;(N+X )智能系统,保证持续供电;,保证99.99%持续电力供应;交流电220V 50Hz(16A或32A)标准19英对机架,每台机架采用直接供电;机架内设置足够多电源插头(每个服务器电源均配备一个独立的电源,确保用电安全和电力相互影响),能够根据您的需求,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 要素六 审查机房的安全系统 歌华网络机房配备有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以对整个网络和客户的主机进行严密的保护。通过安全监控中心的安全管理和相关的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入侵和各种恶意渗透;成都不定期地更改安全策略及流程,以防止恶意的侵入和安全策略被黑客了解。网站备案自动检测设备+信息安全设备+信息安全组帮助客户解决备案、非法信息监控等问题; 要素七 审查机房的 歌华网络机房采用先进的全进口系统,配有专业和中央精密空调多套系统,保证机房通风、恒温、恒湿。机房温度控制在:22±3摄氏度,相对湿度:30%~70%。 要素八 审查机房的消防系统 歌华网络机房采用环保型气体灭火系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施灭火。 西普网络主营四川双线机房-----歌华网络机房,西普网络对于这种客户提供了专业的商务咨询服务,真正按照每一个客户的不同需求来帮客户选择机房,测算,和提供优惠价格。如果你有四川服务器托管、租用的意愿或者需求,请与我们联系,让我们来为你的服务器提供最好的呵护! 欢迎与我联系:(联系方式: 张经理 )
由于期末要交课程论文所...
拆迁八百万砸出来这么个...
新浪科技讯 9月9日凌晨...
一起开黑什么的都可以我...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当前位置:
解读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  
核心提示: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经过编制组三年的不懈努力,于日通过专家审查,目前正处于报批稿阶段。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设计规范》经过编制组三年的不懈努力,于日通过专家审查,目前正处于报批稿阶段。
一、数据中心是一切信息化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中心,可以说,没有数据中心就没有信息化的发展。
二、规范编制目的
1、电子信息技术平均2.5年发展一代,每一代IT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其支持技术的发展,即数据中心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网络系统与布线、智能化、给水排水、消防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规范的支持。
2、GB《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于2008年发布实施,到2015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已运行了7年,意味着电子信息技术已发展了3代,需要规范做相应修改。
3、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更名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以及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三、规范编写原则
1、可实施性原则
本规范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设计方法。
2、先进性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满足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前提下,吸取国外有关数据中心设计的优点,结合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加补充具有数据中心行业特点的相关条文规定。主要围绕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进行编写,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
3、科学性原则
本规范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的经验,是众多行业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以现行有效的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数据中心行业的特点和特殊性。
4、协调性原则
本规范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与相关的国家、行业的法规、标准、规范相协调,同时还考虑了与相关国际标准的衔接、协调。
5、规范化原则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号)的要求,以确保本标准编制的规范化。编写工作阶段分为:准备阶段、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6、强制性条文
凡涉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节能和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标准,并注意与其它国家标准、规范相协调。
四、部分修编内容介绍
1、根据互联网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技术的发展,对A级数据中心性能要求进行补充。
(1)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基础设施应在一次意外事故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仍能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A级数据中心涵盖B级和C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且比B级和C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更高。意外事故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正常电源中断等,一般按照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做设计,不考虑多个意外事故同时发生。设备维护或检修也只考虑同时维修一个系统的设备,不考虑多系统的设备同时维修。在一次意外事故发生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基本运行需求。
(2)A级数据中心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时,电子信息设备的供电可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电源系统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1)设备或线路维护时,应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
2)市电直接供电的电源质量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3)市电接入处的功率因数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
4)柴油发电机系统应能够承受容性负载的影响;
5)向电网注入的总电流谐波含量不应超过10%。
此条规定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可用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TCO)。电子信息设备属于容性负载,柴油发电机系统应能够承担容性负载的影响;当电子信息设备产生的电流谐波超过10%时,应进行谐波治理。
(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处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同时建设,互为备份,且数据实时传输、业务满足连续性要求时,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也可按冗余系统配置。这是A级数据中心的一种情况,主要适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同城或异地同时建立的数据中心互为备份,且数据实时传输备份、业务满足连续性要求时,由于数据中心之间已实现容错功能,因此其基础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容错或冗余系统进行配置。
2、根据近年来数据中心建设情况,对数据中心选址增加了补充条款,数据中心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力供给应充足可靠,通信应快速畅通,交通应便捷;
2) 采用水蒸发冷却方式制冷的数据中心,水源应充足。
3) 自然环境应清洁,环境温度应有利于节约能源;
4) 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5) 应远离水灾、火灾和自然灾害隐患区域;
6) 应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7) 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8) A级数据中心不宜建在公共停车库的正上方;
9) 大中型数据中心不宜建在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内。
在保证电力供给、通信畅通、交通便捷的前提下,数据中心的建设应选择气候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这样有利于降低能耗。
电子信息系统受粉尘、有害气体、振动冲击、电磁场干扰等因素影响时,将导致运算差错、误动作、机械部件磨损、腐蚀、缩短使用寿命等。数据中心位置选择应尽可能远离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强振源、强噪声源等场所,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水灾隐患区域主要是指江、河、湖、海岸边,A级数据中心的防洪标准应按100年重现期考虑;B级数据中心的防洪标准应按50年重现期考虑。在园区内选址时,数据中心不应设置在园区低洼处。
从安全角度考虑,A级数据中心不宜建在公共停车库的正上方,当只能将数据中心建在停车库的正上方时,应对停车库采取防撞防爆措施。
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或室外机组工作时噪声较大,若数据中心位于居民小区内或距离住宅太近,噪声将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居民小区和商业区内人员密集,不利于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3、根据国内外对灾难备份数据中心的需求,增加灾备数据中心相关条款。
灾备数据中心的组成应根据安全需求、使用功能和人员类别划分为限制区域、普通区域和专用区域。限制区域宜包括主机房、辅助区和支持区等,普通区域宜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外援工作区、媒体发布区、休息室、储物室、医疗室、停车场等,专用区域包括集合区域、等候区域和中间整备区域等。
限制区域是指根据安全需要,限制不同类别人员进入的场所。人员类别主要分为灾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用户、设备材料供应商、参观人员。
普通区域是用于灾备恢复和日常训练、办公的场所。应急指挥中心对灾备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监控和运营管理,当灾难发生时,灾备恢复人员从该中心发出灾备恢复指令、协调各种资源、联络客户和执行灾备恢复流程。应急指挥中心应设置专线电话、获取外部信息的设备及专用会议室。外援工作区是为用户和设备通信供应商提供灾备恢复或日常测试需要的办公区域。媒体发布区是用于同新闻机构和外部人员交流的区域,该区域应设置在远离限制区域和应急指挥中心的位置,并应确保只有被邀请的媒体或外部人员才能进入。休息室应设置卫生间,更衣室、淋浴等设施,以满足灾备人员短期生活要求。储存室用于短期生活用品的储存。医疗室可为灾备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专用区域是提供给用户在恢复期间使用及放置设备的场所。集合区域是集合所有灾难恢复人员并下达命令的场所,集合区域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大厅或礼堂,能够容纳所有灾难恢复人员,该区域应设置广播扩音系统。等候区域是灾难恢复人员装卸和检查相关设备的场所。中间整备区域用以测试电子信息设备。
4、根据电子信息设备技术的发展、国外相关标准的变化以及节能要求,对数据中心主机房的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温度、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应按照下表执行。
当机柜或机架采用冷热通道分离方式布置时,主机房的环境温度和露点温度应以冷通道的测量参数为准;当电子信息设备未采用冷热通道分离方式布置时,主机房的环境温度和露点温度应以送风区域的测量参数为准。主机房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有推荐值和允许值,按推荐值设计的主机房,对电子信息设备在可靠性、能耗、使用性能、寿命等方面更有利。当电子信息设备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放宽要求时,主机房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可采用允许值进行设计。
5、为增加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的可靠性,增加后备柴油发电机组性能要求。
后备柴油发电机组的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3级;A级数据中心发电机组应连续和不限时运行,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应满足数据中心最大平均负荷的需要。B级数据中心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可按限时500h运行功率选择。
在国家标准GB/T2820.1《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一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中将发电机组的性能分为G1、G2、G3、G4,由于数据中心对发电机组的输出频率、电压和波形有严格要求,故要求发电机组的性能等级不应低于G3级。
发电机组应连续和不限时运行是A级数据中心的基本要求,最大平均负荷是指按需要系数法对电子信息设备、空调和制冷设备、照明等容量进行负荷计算得出的数值。确定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还应考虑负载产生谐波对发电机组的影响。
在国家标准GB/T2820.1《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一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中将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分为四种:持续功率、基本功率、限时运行功率和应急备用功率。综合考虑B级数据中心的负荷性质、市电的可靠性和投资的经济性,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中的限时运行功率能够满足B级数据中心的使用要求。
6、从安全角度出发,增加备用电源设计要求和接地做法。
(1) 3~10kV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根据常用电源接地方式及线路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数值确定。当常用电源采用非有效接地系统时,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宜采用不接地系统。当常用电源采用有效接地系统时,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可采用不接地系统,也可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当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采用不接地系统时,应设置接地故障报警。当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列运行,且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时,可采用其中一台机组接地方式。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接地方式分为两大类,即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谐振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谐振-低电阻接地、高电阻接地系统。有效接地系统在电压6kV~35kV时为低电阻接地系统。3~10kV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线路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数值有关。由于数据中心10kV电气设备及电缆数量有限,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一般不超过30A,故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不接地系统。当常用电源采用低电阻接地系统,某一回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动作跳闸不影响数据中心运行时,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可选择低电阻接地系统。当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接地方式采用其中一台机组接地时,应核算接地电阻的通流容量。
(2) 1kV及以下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宜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一致。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列运行,且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多台机组的中性点可经电抗器接地,也可采用其中一台机组接地方式。当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为减少中性导体中的环流,采用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或采用其中一台机组接地方式。
五、结束语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宽带、无线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将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电子金融方兴未艾;电子医疗、移动能源、线上家装蓄势待发;&互联网+&将带来行业变革,潜力巨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产业链实现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作为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将为数据中心的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Lionel
关注官方微信:或微信号: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第三届可信云大会将于9月1-2日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两天议程,十大主题专场,一百余位业界专家共享云计算的饕餮盛宴。赶紧报名吧!!!
Copyright 2001 - 2013 Chinaitlab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4号IDC机房机架要求
你的位置 & 媒体中心 & 技术园地
IDC机房机架要求
IDC主机房内的设备标准机架(指运营公司提供、可与设备分离、可独立配置的机架)分为两种:半封闭式机架和通透式机架。
IDC主机房内优先推荐采用半封闭式机架。其标准的外形尺寸宜采用:2200mm&600mm&1200mm(高度&宽度&深度),如图8.1所示:
图8.1&半封闭式机架外形尺寸示意图
在有特殊需要时,其尺寸变动范围为:
高度(H)在mm之间;
宽度(W)在600~900mm之间;
深度(L)在mm之间。
通透式机架的标准外形尺寸宜采用:2200mm&600mm&900mm(高度&宽度&深度)。
在有特殊需要时,其尺寸变动范围为:
高度(H)在mm之间;
宽度(W)在600~900mm之间;
深度(L)在900~1200mm之间。
根据机房的功率密度,将IDC机房分为类型一、类型二机房两种,其单机架平均运行功率指标见下表。
表8.2&机架功率要求
单机架平均运行功率
>3kW/架且&5kW/架
&2kW/架且&3kW/架
注:上述要求为通用要求,在IDC主机房内供电和制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机架可采用更高运行功率。
每个机架架内至少配置两路负载分担或主备工作方式的电源分配模块,每个电源模块上分别设置机架内各个设备用电的分路空气开关。机架上方可以根据需求考虑设置能耗统计仪表,实时监测本机架耗电情况。
分别从机房内电源分配柜或列头柜引接2路独立电源至机架内电源分配模块,形成不同供电回路,机架每路电源分配模块的负载能力应完全相同;架内设备的不同电源模块分别接入不同电源分配模块的分路空气开关。机架内不同电源分配模块总体上应保持负载大致相同。
机架内不宜设置普通电源插座,严禁设备跨机架取电。
机架应设有接地点,并配置供设备接地用的接地汇流排。
为保证良好的排、吸风效果,通透式机架的前、后门开孔率均不应低于50%,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开孔率。
半封闭式机架的前门与架内安装的设备(或假面板)之间设置一个专用冷空气通道,为了防止冷气泄漏,机架前门应完全密封,同时为保证良好的排风效果,后门开孔率应不低于50%,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后门开孔率。
机房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半封闭式机架底板前部(机架前门与设备间)设置一独立进风口,进风口设置可调挡板(如滑动盖板等),使进风口的闭合度可0%~100%之间从后向前连续调节,如图8.4所示。
为满足每1kw功率的送风量为250m3/h(进、出风口的温差按照12℃计算)的散热要求,进风口的尺寸要求为:采用地板下送风,当地板下风速为3m/s时,平均运行功率达到5Kw的单机架,进风口面积宜为0.12m2(如:宽400mm&深300mm);平均运行功率为3Kw的单机架,进风口面积宜为0.08m2(如:宽400mm&深200mm)。当地板下冷风风速低于3m/s时,则应相应提高独立进风口的面积。若采用精确上送风方式,半封闭机架顶部开口面积需根据机柜散热所需风量与送风支管风速计算确定。
图8.4&地板前部进风口及可调挡板示意图
为提高单机架功耗,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送风口的面积,保证单机架的送风量。
在安装架内主设备时,尺寸较深的设备或者正面线缆较多的设备,应尽量安装在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以免阻挡冷气流动。当机架内未装满设备时,未安装设备的位置前部应统一安装挡风盲板(假面板),防止冷空气直接由该位置进入热通道,造成冷气流短路、降低制冷效率。挡风盲板规格应有1U、2U、3U、4U等多种规格,方便拆装,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半封闭式机架的详细工艺要求见附件《IDC机房半封闭式机架技术要求》。
在进行机房平面规划时,若IDC机房采用半封闭式机架,因冷空气完全封闭在机架内部,机房内机架列间不需划分冷热通道,应按照统一朝向的方式进行机架排列。
若IDC机房采用通透式机架,机架布置应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排列方式,相邻两列设备的吸风面(正面)安装在冷通道上,排风面(背面)安装在热通道上,实现分隔冷热气流,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设备机架列间距应考虑工艺设备维护空间,还应根据机架装机功率密度的大小,合理选择列间距。
当IDC机房采用半封闭式机架时,机房内不划分冷热通道,机架列间距在900mm~1200mm之间。当IDC机房采用通透式机架时,对于类型一的IDC机房,机架冷通道(面对面)间距为1200mm~1500mm之间,机架热通道(背对背)间距为1000mm~1200mm之间;对于类型二IDC机房,机架冷通道(面对面)间距为1000mm~1200mm,机架热通道(背对背)间距为900mm~1000mm。
成行排列的机架,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主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次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m。
图8.5-1&半封闭式机架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8.5-2&通透式机架排列方式示意图
机房内机架应采用统一颜色,颜色需与机房装修协调,机架前后门样式应统一。各列机架高度、同一列机架宽度和深度应统一。对于非标准机架,宜设置非标准区域放置。
机架开门方式:宽度等于600mm的机架,宜采用单开门方式;宽度大于600mm的机架,宜采用双开门方式。
机架的缆线管理:机架内应采用集成通道,以便于管理、布设和大量缆线的存储。数据线和电源线宜布设在机架上方并应存储在机架背面,以便于维护和管理。同时,缆线管理应避免电源线和数据线妨碍排出气流。
机架的安装设计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的各项规定,按所要求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加固。机架不得浮搁在活动地板上。
版权所有 @ 上海壹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idc机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