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星拍照属于卫生环境拍照吗 比如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之类的

我是一个养殖户,最近我们乡的养殖户都碰到一个问题,事情是这样的:“养殖场来了4个人,进门见到人就说_百度知道关于环保的文章_百度知道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拍照间谍卫星要实时是否受天气云的影响_百度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于2005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已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是解决“三农”问题,使全国农民奔小康的文明发展之路。然而,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且表现形式多样,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
1& 城镇污染向农村延伸
城镇化快速推进,而大部分城镇污水及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没有同步跟上,产生的大量污水与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小溪、河流之中,垃圾运往郊外农村直接堆置或简单地填埋。有的集镇虽建有污水或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资金,处理不到位,甚至仅仅是一种摆设。大量的城镇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笔者调查发现,四川省近年来城镇垃圾及污水危及农村环境日趋严重,特别是县城及其以下的小集镇边缘地带,垃圾随处可见,城镇边缘的溪河严重污染,不少已成为污水沟。
2& 牧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地方急于发展经济,对土地资源乱开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比较典型的是在四川省西北若尔盖高原沼泽草地开沟排水,开垦土地,企图种植甜菜、油菜等作物。而若尔盖高原海拔3 500 m左右,年均温不到1 ℃,没有绝对的无霜期,根本就不能满足甜菜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热量条件。大规模开沟排水,违背了自然规律,给当地牧业生产、牧民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笔者通过34年的动态监测资料(含二代卫星遥感影像监测资料)研究发现[1],若尔盖高原排水的直接后果是草地逐年退化、沙化,甚至部分地区变成沙地。34年中,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8%(沙地面积增加307.2%),年递增率达4.22%。这个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北上抗日异常艰辛的高原沼泽湿地,也大面积萎缩,最集中表现为高原湖泊的萎缩、干涸,年均递减速度为3.34%。笔者定点研究了若尔盖高原1985年尚存的17个面积在7 km2以上的湖泊,到2000年已有6个完全干涸,其余11个也大面积萎缩。据预测,若不加以治理,24年后,这些美丽的高原湖泊将完全消失。若尔盖高原牧区是一个生态极度脆弱的地区,由于人为的破坏(加之过牧、鼠虫害等),这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加速沿着“湿地—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地—沙地”演变。
川西理塘高原也是如此,不仅对草地进行破坏性的开发,还试图修建甜菜制糖工厂。理塘高原海拔4 000 m,有效积温更低,甜菜、油菜等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笔者2005年前去现场调查,看到的是大片的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景观,连绵50余公里的沙地,沙化草地向高原面深处延伸,具有“千湖”之称的高原湖泊多数已干涸或严重萎缩。在雨季,牦牛找不到饮用的水而在一些水泥坑中舔食泥浆,状况十分凄惨。
3& 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以化肥为例,四川省近年来每年施用化肥高达200多万吨(折纯),公顷均施化肥450 kg以上,已超过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化肥施用不仅量大,而且比例失调。据四川省农业厅土壤测试中心的研究,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按1:0.4:0.4的比例施用较为合理,至于各土壤类型其比例还有一定差异。而目前四川施用化肥氮、磷、钾的实际比例为1:0.38:0.14,比例严重失调。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加之施用技术不当,多撒施于地表,并未深施,造成大量的化肥随表土和径流流失到江河、水库之中。四川省盆地丘陵区溪河、水库70%以上的水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3]。
四川省2005年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农业总产值的50%,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丰功伟绩。但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加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水四处溢流,已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4]。乡镇企业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已是一个老问题,目前仍在恶化之中。
4& 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已制定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其中心内容是开展生态示范、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饮水质量、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等方面的工作。这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行动纲领,同时也是四川省正在推进的生态四川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广大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该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5]。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环境正在日益改善之中,而广大农村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水平等等多种原因,历史欠帐太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若不提到一定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近年来,云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对存在的问题,各不同实施主体应负起责任,积极采取对策和措施。
一、云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绩
&&& (一)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五”以来,云南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的重点,狠抓高产稳产农田和以“润滇工程”建设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山、水、林、路、电综合治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已建成高产稳产农田2700万亩,占全省常用耕地6200万亩的43.5%,全省水利化程度达到37%。&&& (二)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云南省在抓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投资小、见效快、涉及农户面广、能让贫困村群众受益的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乡村道路、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农村“六小工程”,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五”以来,帮助农村556万人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完成了国家下达云南省的19个节水增效示范点和全省11个大型灌区、4个中型灌区的建设,新增有效灌区面积213.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10万亩;通过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改造、小水电代燃料、电力扶贫等四项工程建设,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78万千瓦;目前已有98%的行政村通公路,98%的行政村通电,92%的行政村通电话。&&& (三)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以天然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等为主的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0%,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持续增长,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动植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发展。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5299.9万亩,封山育林管护面积近2.5亿亩,设定自然保护区181个,完成退耕还林1357.1万亩,退牧还草300万亩。&&& (四)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省制定发布农业类地方标准318项,创建3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启动了20个生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和8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全省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29个,面积385万亩,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199家、产品331个;获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105家、产品216个;获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20家、产品50个。&&& (五)农村沼气发展迅速&&& 至2008年10月,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204.5万户以上,约占全省总农户数的23.8%。并在获得沼气能源的同时,积极探索综合利用,由建沼气池开发性与改灶、改厕所、改畜厩“三结合”发展到沼气、畜厩、厕所、太阳能热水器、洗澡间“五配套”,以及建一个沼气池、一个节能灶、一个卫生厩、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个小水池、一亩防护林、一亩经济林“八个一”等多种形式,有力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和生产发展。实现了“猪-沼-果”、“猪-沼-菜”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省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12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5%;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650万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5%和93.5%;通过文明村、生态村、小康村“三村”建设和扶贫整体推进等工作,部分村寨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二、云南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全省6200万亩常用耕地中,高产、稳产农田仅占2700余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3.5%,其余大部分耕地为旱地、坡耕地,缺乏灌溉条件、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低。全省水利化程度37%,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对天然降水调控能力低,国际上用水库总库容占径流总量的份额来衡量,美国(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为59%,俄罗斯为29%,中国仅占16.9%,大量的淡水流失,造成洪涝灾害。水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大多采用土渠输水漫灌,水的利用系数低,平均为0.4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色列大面积采用管道输水滴灌、喷灌,水的利用系数最高达0.9。&&& 农村交通虽有较大改善,但大多数乡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晴通雨阻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云南地形山高坡陡,近年来的交通建设、水电建设、矿产开发等加剧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二)资源环境制约加剧&&& 目前云南省人均常用耕地为1.14亩,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耕地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1%,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加拿大的1/15,甚至不如印度的2/3。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退耕还林(草)面积的扩大和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省虽有较丰富土地后备资源,但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云南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水利化程度低,对天然降水调控能力差,部分地区农业用水困难。&&& 部分生物资源开发(如中草药材、野生食用菌、林产品加工等)对野生生物资源依赖度高、保护措施不力,人工引种栽培及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造成野生资源减少,甚至少数物种消亡。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云南省860多万农户中,有506万多户用柴草作燃料,占总农户数的58.8%。&&& 部分地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等化学品,以及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造成部分耕地土壤、水体、草场、大气污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人畜中毒。由于大气污染,部分地区降酸雨的频率增加。&&& (三)村寨生态环境差&&& 云南省大多数村寨缺乏规划,房屋布局散乱,纵横交错,道路狭窄,不留消防通道,柴草及肥料乱堆,道路硬化率低,没有排水渠道,雨天泥滑路烂,人居环境“脏、乱、差”,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且有安全隐患。&&& 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全省860多万农户中,饮用自来水的农户153万多户,仅占17.8%,其余82.2%的农户饮用井水、河水、塘池水等。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水源被工业、养殖业及生活废水污染,饮水安全难以保证。&&& 发展家庭养殖业时,有的人畜(禽)混住,粪便污染环境,蝇蚊滋生,存在人畜(禽)共患病问题。&&& 大多数村寨没有文化、娱乐、运动等公共设施,文化生活较差。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全省12940个行政村(办事处)中,有文化站的村470个,占3.6%;有体育场的村617个,占4.8%;有医疗站的村9841个,占76.1%;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587个,占4.5%;有小学校的村3110个,占24%;有敬老院的村256个,占1.8%。&&& 云南农村生态环境总的情况是,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开始趋于好转,森林覆盖率逐步上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农业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特别是广大山区和半山区空气洁净,但城市和工矿企业分布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降低,有的地区个别项目超标;农业灌溉水山区和半山区质量较好,坝区和小城镇周围水质下降,城市周围、工矿附近、部分湖泊区域污染严重,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耕地质量符合标准,但pH值超标比较普遍,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由于高背景形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农药残留依然严峻,据检测,稻米、玉米主要是PbAs和Hg重金属超标,蔬菜主要是有机磷农药超标,特别是甲胺磷和氧化乐果超标尤为突出。
三、 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 云南农村生态环境已处于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交织的态势。今后的任务是,增强前一种趋势抑制后一种趋势,走出一条既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又保持环境相对稳定的发展之路。其工作目标应该是:①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土壤肥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防止对土壤的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提高天然降水控制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②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提高森林植被保护水平,治理城市、工矿企业及农村污染等;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能源、供水、供电、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达到山川秀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要使上述目标变为现实,必须做好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并把这些对策措施落实到政府、社区、农户的层面上。要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把政府、社区、农户的责任界定清楚,例如,政府负责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和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社区(行政村、自然村)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防护林等的建设管理、维权;农户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洁等。&&& (一) 政府的职责和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意识需要政府组织、倡导、全民参与。继续深入全面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利用环保日、地球日、气象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让人们把对环境忧患意识转变为环保参与意识,把对环境索取意识转变为环境奉献意识。大力宣传并认真执行关于森林、土地、水、环保等法律法规,让人们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资金筹措、管理和运营机制。①要实行政府农业基础建设投资与财政收入挂钩的对策,克服资金投入的随意性,确保政府投入的稳定性;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包括利用外资、整合资金、选择好项目,建立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程序;③引入市场机制,对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监理制;④对资金管理采取委托制、报账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重点抓好荒山荒地荒滩、沿路沿河和村镇绿化,积极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等生态技术,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厩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在2007年全省抓好一万个自然村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标准的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 社区的责任和对策&&& 1. 组织农户参加建设。在政府的支持下作好规划,组织农户投资投劳,积极参加生态环境、农田水利、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设。&&& 2. 建立管理维护制度。社区内的防护林、坝塘、水渠等生态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准公共品或公共品,建成后需不断维护管理,发挥效益。世行水利贷款项目内推行成立用水者协会的做法,就是将未级渠道管理权、使用权移交给用水者,值得借鉴。要建立乡规民约,加强管理,共同遵守,改变工程易建不易管的状况。&&& (三) 农户的责任和义务&&& 1. 积极参加社区内的农田水利、生态环境、村容整治工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再次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基本农田的收益为农户所得,农户理应成为基本农田建设的主体。村容村貌的整治,农户是直接的受益者,所以农户应积极参与,投资投劳。困难农户政府给予补助,但必须克服依赖思想,要树立自力更生精神。&&& 2. 随林权改革的推进,在产权明晰之后,要加强对森林的培育、管护,为农业持续发展,为山川秀美作出贡献。
破解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广泛开展了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为突破口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着力破解农村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努力,农村环境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长期以来,农村的环境保护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向农村转移,影响了全市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行政村5029个,农村人口278多万人。按照农村每天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1公斤左右计算,则全市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2780吨,年均产生生活垃圾量101万吨。在出台农村环卫一体化政策以前,全市农村生活处理率仅20%左右,每年大约有近80多万吨的生活垃圾留在农村,严重影响农村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为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每年将农村环境卫生列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自2005年以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市建设规划局还明确了市区乡镇垃圾中转站每座20万元、示范村每个2万元的补助标准及奖励办法。三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补助政策。目前,全市现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有9座,其中市区3座垃圾填埋场均通过建设部验收并认定为无害化填埋场,黄岩废弃物处理场达到一级无害化处理标准,温岭、玉环两地生活垃圾采用焚烧处理,其余4个县(市)均采用垃圾填埋场处理。此外,市级(路桥)垃圾焚烧处理中心、临海焚烧发电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全市共有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118座,其中3770个村的生活垃圾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行政村覆盖率为75%;3016个村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所(垃圾收集点),3217个村配备了专(兼)职保洁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扫保洁。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域集中处理”的收集处理体系初步建立。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台州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已经出台、目标已初步确定、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工作起步晚,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仍然比较落后。  一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相当突出。现在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地方村边、路边、水边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河道淤塞,可谓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生活环境卫生质量,并对农民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这些农村地区的形象写照。虽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少村建立了保洁制度,但由于乡村干部重视不够,或者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没能很好地坚持和落实,使制度流于形式。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成为近几年来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二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建设、轻保护,造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也是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成堆的原因之一。  三是农村环境整治存在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现象,效率不高。农村环境保护一方面缺钱,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又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紧,使资金过于分散,形不成合力,存在“撒糊椒面”现象,这就导致农村基层迎合上面的“胃口”,搞一些应景式的东西,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的投入机制,是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四是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建设等部门也是“有心无力”。目前我市政府有关部门,对现行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研究和储备都不足,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极其薄弱。就县(市、区)而言,其工作重心在城镇和工业,而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等污染,目前普遍人手不足,疲于应付,根本无力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村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与建议    要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观念,借鉴外地和本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坚定信心,立足实际,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稳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应该看到,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已严重滞后经济发展,这方面我们欠账已经很多。这个问题,拖得越久,代价越大,整治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其影响和后果也远比城市污染更深远、更严重。农村环境问题,不仅是事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农村环境的污染还将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将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它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已经到了必须痛下决心、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同时,要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城乡容貌整治的认识,克服厌战和畏难情绪。市里要制定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新的工作计划,县级政府要落实好资金筹措和分级负责的责任,乡镇级政府要明确每个村的具体工作任务。农办、建设(城管)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制定好实施方案,协助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明确每个村的保洁员配备要求、垃圾收集点建设和车辆配备的数量和标准,垃圾中转站选址、规模选择和设备选型,突出可操作性。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要把市委、市政府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决心昭告所有村民,进行全面发动,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三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台州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计容量也以处理城区垃圾为主,难以适应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需要。因此,要加快台州市(路桥)垃圾焚烧工程、温岭垃圾焚烧工程、玉环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改造、临海垃圾焚烧工程、仙居垃圾填埋场建设,同时还要及早谋划,筹建温岭东部垃圾处理中心、天台县西片及各县市区中心镇垃圾处理中心,应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垃圾处理高峰。  四要进一步加强保障,建立完善各种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的公益性事业,这项工作面广量大,一定要建立完善各项机制。一是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建立“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区)统一处理”的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本区域内的城乡环卫处理一体化政策和垃圾处理费收费政策,督促建立健全镇级环卫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责任;镇乡(街道)主要负责建立环卫管理机构和清扫保洁队伍,负责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和辖区垃圾处理费收取和监督工作;村(居)、社区主要负责建立环卫保洁队伍,按标准配备清扫保洁人员,及时组织对辖区内道路、绿地、公厕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资金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瓶颈问题。全市目前有5029个行政村,如按平均每个村配备2个保洁员,每人每月按平均最低工资保障800元计,加上“五保”金350元/人,全市农村每年仅保洁人员费用就需要13880万元,再加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输、处理,费用则更为庞大。要解决投入问题,一方面,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倾斜,部门资金要向农村倾斜,农办、城建、水利、卫生、环保等部门的相关资金安排要把重点放在农村。农村环境卫生所需资金要列入县(市、区)、乡镇(街道)年度财政预算,启动期更要加大倾斜力度。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生活垃圾收费政策,早日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弥补农村环卫经费不足。同时,要大力推广BOT、TOT、BT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解决垃圾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经费,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把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积极推向市场化,缓解当前我市环卫经费不足的局面。三是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市里要加大“两个社会”考核中涉及农村环境卫生的权重,同时要层层落实责任,市里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县(市、区)与乡镇党委政府、乡镇与村居两委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并建立逐级问责机制,对工作不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任务完不成的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必要时可采取行政处分和调职、降职、直至免职的组织措施,形成“扫不好地就扫帽子”的高压态势。县(市、区)也要建立对乡镇、街道和部门的考核制度。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把农村环卫工作同奖励、评优和任职等挂钩,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建立各级各部门协作机制。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涉及乡镇、街道、村居,仅靠某一个部门抓难以奏效,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力量,发动农办、建设、交通、水利、环保、卫生、财政、宣传等部门的作用,实现上下联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做到区域覆盖、行业覆盖和群众覆盖三个层面上的全面推进。  五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一个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工作氛围。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开辟电视专题、报纸专栏,宣传先进、鞭策落后,发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自加压力、负重拼搏。同时,通过强化宣传,努力提高村民对农村生活垃圾危害性的认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自发自觉地维护村庄环境卫生,使得环卫城乡一体化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摄影:陈 洁 张天嘉)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治理农村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污染,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如鄂州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化城市,尤其是以钢铁、建材、矿产等为主,因此废水、废气、废物、粉尘等污染较为严重,有相当部分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粉尘的污染。再者,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还导致耕地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第三,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如荆门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目前,该市耕地中有机质含量为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除县城城关镇外,各乡(镇)集镇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二、推动新农村建设与环保同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建议:
1、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培育生态文化。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环境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于日施行。使我们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与治理上有法可依。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措施,提高全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活动。主管农业的部门要恪尽职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污染防治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或者破坏的其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究组织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生态户”等一系列生态、绿色创建工作。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提高户、村、乡的环境质量,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培育生态文化。
2、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府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全省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业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制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要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治能力,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体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新农村建设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 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3、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体现特色、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以“四清四改”为主要内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路、改水、改灶、改厕。”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镇为重点,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农民住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清除集镇和村庄内各种乱堆乱放乱倒的垃圾,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建设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清除集镇和村庄周边沟渠的杂草、丢弃物、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加强污水处理,确保沟渠流畅、清澈、美化;清除集镇和村庄内闲置宅基地的破旧棚房,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清理村庄内碎石、砖瓦等杂物,保持村巷整洁干净;清理农户庭院,切实做到无乱贴乱画、乱摆乱挂现象。鼓励使用沼气灶,逐步改善农村卫生饮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坚持“户厕改造为主,修建公厕为辅”,对农村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全面推广应用无害化厕所;推进科学养殖模式,实行住宅与圈舍分开,推广禽、畜圈养,实现通风、卫生、安全;实行生产生活区分离,将村中的菜园调整出村庄外,建设环村庄绿化林带,开展四旁植树,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实施庭院绿化、美化。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标准化生产,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强《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规条列的实施,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肥料和植物生产剂,引导生产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推广农业病虫害、鼠害、草害等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污染源,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管理,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根本保障。同时,全省各地应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区划,运用生态技术区域性农、林、牧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建立优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立体农业,种养加结合,将农产品和副产品进行多层次、多级利用,以达到增产增值、消除污染,保持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目的。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化进程,特别是农村沼气对畜禽养殖大户的推广,降低农村生活能源对柴草的依赖,减少林木砍伐量,减少与林业保护之间的矛盾,切实保护农村生态。要大力推广实践证明确实可行的“猪—沼—鱼”、“猪—沼—果(茶)”、&“猪—沼—菜(菌、稻)”&等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利用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按食物链关系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等,以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畜牧业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无害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农民生活文明化,达到治理与发展双赢。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当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当涂县农村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农村环保方面,启动了“百村环境整治工程”,推进了以新农村示范村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实施了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这些工作使该县农村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相比农村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农村环保工作明显滞后,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污染仍然较为突出。城市所有的污染问题农村都有,城市没有的农村也有,农村污染甚至比城市还要严重。农村环境问题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生存质量,对发展高效、安全现代农业也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该县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工业污染。这些污染在几年前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实施,群众吃上外河安全水,内塘内河因污染造成的影响暂时被隐形化,矛盾和问题被暂时淡化,政府领导也能因此暂时喘喘气。但这些污染物仍然存在,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沟渠依然淤泥堆积,水系依然不畅。目前,在农业污染方面,该县种植业每年每亩化肥施用量约40公斤,农药施用量约4公斤,根据有关研究,化肥中氮、磷分别约有60%和30%流失到土壤和水体;农药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剩余转移到土壤和水体,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此外,畜禽粪便仍有相当比例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约有50%被焚烧,农用地膜约有25%残留于土壤。在农村生活污染方面,许多生活垃圾得不到清运,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在工业污染方面,& 由于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农业生产区域存在污染工业企业,对周围农业环境造成潜在危害。这几年,水产生态养殖对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种草投螺”生态养殖的推广应用不但为农民和镇村创造了大量财富,也改善了许多水体环境,为该县扛回了全国生态养蟹第一县的大旗。但局部的生态养殖也不堪大面积污染的冲击,2009年夏季多雨时期,大量污染物随雨水流进周围水体,造成水网地区许多水体出现蓝藻,对水产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一些生态养殖不发达的乡镇,污染表现得更加明显,如今年夏季该县黄池镇蓝藻爆发,许多水体是一片蓝色;乌溪镇有些水域裸藻爆发,在秋天呈现一片红色;护河、大陇、亭头等一些地区水体肥水现象严重;两博地区一些地方更是发生饮水危机,村民只好吃纯净水。
二、农村环保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生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拦路虎”。
发展外向型农业需要好的生态环境。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众所周知,水产品出口日本须要检测43项,出口港澳台须要检测33项,并且是一标否决制。环境污染会造成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的超标。虽然该县水产养殖面积达30多万亩,河蟹产量1万多吨,但符合出口要求的注册面积只有几千亩,核定产量只有100吨,注册规模难以扩大。蔬菜、食用菌等其它农产品出口对环境要求同样严格,目前该县还没有一块注册的出口生产基地。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农产品检测越来越严格,对产地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超前谋划,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保。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农产品加工出口规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农业招商引资提供前提条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生产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环保重视不够,监管严重缺位
目前,当涂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环保缺乏应有的重视,认为农村环境,污染没有那么严重,影响不会有多大,即使抓一时也难出成效,甚至会生出麻烦事。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抓工业、抓招商,对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系统对策,表现在农村环保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环保、农业、卫生、城建等多家部门都可以管,但都不怎么管或者干脆不管,难以形成合力。长期以来,市、县环保部门的行政及执法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上。农村环保力量配置严重不足,乡镇基本上只有一名环保员。村委会监管也是缺位,村委会对村庄环境污染情况比较熟悉,但多数村委会是不监管或没有能力监管。随着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取消,村委会已无法组织村民清理沟塘、打捞垃圾。体制机制不健全,无法确保环保投入和环保项目的实施,农村环保监管基本上是一片盲区。
(二)规划缺乏,农村环保没有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该县农村环保还没有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只在一些大的城乡规划中有很少的涉及。没有近期和长远的农村环境治理目标任务和对乡镇严格而科学的环保工作考评制度。只重视城镇规划而忽略广大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环保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
(三)农民环保意识淡漠,重视环保的行为习惯没有形成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影响,加上政府缺乏长期的环保宣传和环保措施,绝大部分农民物质生活提高了,但行为习惯并没有木的改变。各人只管屋内,而不管屋外,有的甚至连各扫门前雪都难以做到。村民乱扔乱倒垃圾、乱丢农药瓶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村民环境维权意识薄弱,一是图省事,二是有的污染企业可能暂时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抵消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念头。同时,农民的投诉往往得不得及时反馈和处理,这也伤害了农民环境维权积极性。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将环保重心向农村下移
农村环保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环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尽快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从思想和行动上解决城乡环境保护失衡问题,将该县环保工作重心率先在我省向农村下移。努力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建立有效的农村环保监管体制和机制,整合资金、加大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快环境监管的触角向农村延伸。这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小康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二)编制农村环保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尽快编制和出台符合该县实际的农村环保规划、实施细则或办法,在“十二五”中配套出台推进农村环保的政策保障措施。明确农村环保责任主体,建立相关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推进农村环保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是建议以政府为主导,环保部门具体牵头,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以规划为引导,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推进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二是规划中要重视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加强项目实施前的环境评价、公示和审批,杜绝污染企业进驻农业生产区域,逐步取缔或搬迁农业生产区域内的污染企业。三是建立农产品出口行业联盟或合作联社,以此为载体发展生态农业,联合推进减量化清洁生产,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全面实行水产生态养殖,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以有效扩大出口基地的注册面积。四是要减少或杜绝在农村使用含磷洗衣粉,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力度。五是加强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建立农村环保宣传专栏,树立农村环保良好氛围。六是要加强对圩区沟渠的清淤改造,大公圩地区要尽量减少塘坝的拦阻,畅通水系。七是要增加多元化投入,为农村环保提供资金支持。特别要研究制定在农村土地和水面承包费中提留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政策,以达到“多予、少取、放活”的目的,实现在不同层面上对农村环保的反哺。
大力改造生态环境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禹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
&&& 近年来,禹州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乡镇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村局部地区环境状况恶化,环境质量下降,不仅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一、禹州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是“脏、乱、差”现象突出。长期以来,禹州市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环境管理滞后。虽然“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三级处理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随意堆放在田边、路旁、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成为大部分农村的普遍现象。
&&& 二是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面源污染日益加剧。<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虽达95%以上,但大量小规模和散养的畜禽养殖场畜禽粪尿没有采取任何处理就直排内河,导致周边内河水体污染,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甚至引起群访事件,成为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禹州市每年约有3万吨左右的秸秆被焚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污染了环境。
&&& 三是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较低。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低,饮用水处理设施简陋,部分区域水质不达标,加之工业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和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禹州市一些乡、村的饮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一些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排出的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源里,严重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
&& &四是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等矿藏的开发由于未进行统一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无序和不规范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破坏等生态问题,对禹州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 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 &一是农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树立。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还没有建立起来&#82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221;的意识,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有机肥料,造成环境污染,忽视了环境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虽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和在神后镇等部分乡镇推行的垃圾处理试点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理还较难推行,许多农民对此都知之甚少。
&&& 二是环境治理成本较高,单靠企业或村财政无力承担。垃圾三级收集处置网络的覆盖面、运行效率、清理程度受制于运行成本,通常一般地区农村垃圾收集成本约为每吨30—40元,转运费用在25—50不等,加起来大多在每吨50元以上(不包括处置费用),一个2000人左右的村庄,按人均日产1kg生活垃圾计算,日运行费用就需要100元,年运行费用约需3.6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村庄来说,不堪重负。对于畜禽养殖来说,有关资料显示,通常一个万头养猪场,按标准化的粪便处理模式,设施建设至少需要投入100万元以上,每年的运转费用至少需要25万元,仅运转费用就相当于养殖场全年利润的20%—30%,依靠养殖企业自身难以承担。
&&& 三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供需矛盾突出,投入相对不足,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农村的老房子,没有三格式化粪池,更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公共厕所的化粪池设计标准低,加上无人管理,造成农村公厕超负荷使用。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则更是困难重重,建设一个300户规模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约需投入100万元以上,如果加上通户管网投入,通常要超过300万元,因此,禹州市农村根本无法建立起生活污水处理管网,污水只能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农田中。
&& &四是村庄建设理念落后,缺乏长远规划。村庄建设存在目标定位模糊、环境管理缺位、产业布局混乱的困惑,许多村庄找不到自己的发展定位,宅基地规划和农田规划都无规则可循,经常是东一片、西一片。另外,乡镇工业的布局不当也给农村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不利。有的乡镇企业就建在村民聚集区附近,加之本身治理设施不够规范,少数企业违法偷排,导致了当地局部的工业污染。
&& &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乡镇没有环保机构,基本处于&#8220;三无&#8221;(无人、无经费、无设备)境地,农村环保工作任务无法按正常渠道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滞后,有利于环境发展的措施得不到制度保障。如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业环境的压力,但由于在政策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农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 农村环境问题不仅牵涉到环保部门,也涉及到农业技术、社会管理、市场流通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以&#8220;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水源&#8221;为目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宏观调控,依靠科技、法制等手段改善农村环境。
&&& (一)科学规划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将环境问题作为规划的重要方面,结合实际将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排放、垃圾集中堆存、畜禽圈舍建设、改厕改灶、四旁绿化、三堆存放等纳入整个规划之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统一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 (二)加强领导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保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公益性的工程,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落到实处,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市政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专门机构,对农村环境问题实施统一监督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卫生、水利、科技、环保等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工作,用生态农业的观点,运用新技术,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加大农家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推广力度,发展&#8220;无公害&#8221;蔬菜和绿色食品;按照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广使用环保型可降解的农用地膜;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引导农民进行综合利用;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禁止乱砍滥伐,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扩大。
&&& (三)严格执法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畜牧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法打击各种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保护治理成果。要严格执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加大无公害农药和环保地膜的强制推广使用,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
&&& (四)广泛宣传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全面落实&#8220;预防为主,保护优先&#8221;和&#8220;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8221;的方针,努力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化;各乡(镇)、村要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查环境问题,通报禹州市农村环境变化趋势;发挥宣传、教育等部门以及群众团体的作用,深入各村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向群众讲授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滥用农药、化肥对农业生态系统及人身健康的危害,加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逐步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四大问题应引起重视
据新华社信息石家庄1月5日电(记者张洪河)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应引起关注的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的污染和缺失,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废弃物污染。农村人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农村三类主要废弃物。据调查,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不到3%,有的地区粪便不经处理或化粪池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能统一有效管理,农户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流向田头沟渠、池塘、路边,大量有害有毒废弃物如废旧电池等严重污染着土地、水源、庄稼,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城市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国有8亿左右农村人口,如果每人每年产生0.3吨计,全国每年合计将增加生活垃圾24000万吨。垃圾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了多种酸性的代谢产物及水分,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重金属被溶解并随渗滤液流入到地表或渗入地下,垃圾中的病源微生物也可渗入滤液中,构成了有机物、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二是农村乡镇小企业污染。乡镇企业由于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值得注意的是高能耗的实心黏土砖厂仍在严重污染农村环境,据调查统计。每建造1万平方米多层住宅需用200万块黏土砖,生产这些黏土砖将耗用土地3.3亩,烧制这些黏土砖耗用标准煤18万吨,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气体。
  三是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污染。目前,农民在土地上投入的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快速增长且氮磷钾使用比例不平衡,其结果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据统计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35%,氮肥的地下渗漏损失为10%,农田排水和暴雨径流损失为15%;磷肥利用率为10-25%,全国缺钾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6%,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同时,过量施撒农药、化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未能妥善处理,农用地膜、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难以在短时期内降解,严重污染了耕地,造成一部分农作物减产。
  四是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在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厂,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由此而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粪尿中大量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水产养殖业也对一些湖泊、水库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鱼类粪便、饵料沉淀、为使水生植物生长而撒播的各种肥料。
  五是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增加了环境污染。部分企业公共利益意识淡薄,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恢复,开采矿山时直接剥离地表,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地面下陷、山体滑坡,一些煤矿、磷矿等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田间地头、沟渠河流,被部分农户用来作为灌溉水源,破坏了生态,也污染了农作物。
  针对此,有关专家建议:一是环保部门要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发展观意识;二是农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机构应引导农民重视使用农家肥,积极推广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模式;三是有关部门应督促指导乡(镇)、村在规划和建设时要同时配套环卫等基础公共设施,在一定场所、范围内设置垃圾池,便于集中或定期进行处理;四是城建城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城市垃圾处置行为,加大城区垃圾科学合理处理力度,避免城市垃圾转移农村,转嫁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五是切实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的力度。要坚持&#8220;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8221;的原则,从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
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思考
&【摘要】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要完善立法,达到环境法制的科学化,可行化,用手段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8220;三污合流&#8221;,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8220;上山下乡&#8221;。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8220;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8221; 。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8220;创建环境模范城市&#8221;的鼓励政策以及有&#8220;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8221;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8220;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 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8221; 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8220;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8221; 。 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8220;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8221;, 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8220;以奖促治&#8221;和&#8220;以奖代补&#8221;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秦承敏,男,副教授,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经管系副主任。
  【注释】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页。
  [2]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1期32页。
  [3]刘冬梅、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6期第35页。
  [4]冯斌,《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污染防治技术》,7页
  转载请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养殖场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