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解读成语故事有感400字》有感

购买最佳搭配
定 价:&30.00
文轩价:&15.00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279
印刷时间:
字 数:202.00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I S B N:3
一、反腐反腐:一盘很大的棋
壮士断腕:反腐的勇气与决心
莫之与京:反腐的规模、力度、范围、时限前所未有
二、大道既隐&贪腐萌生
先从“贪”的意义说起
贪夫徇财:为身外之物断送了卿卿性命
得陇望蜀:人性恶的一面
欲壑难填:史料中的第YI宗完整贪墨案例
三、任性的权力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没有权力,任任性、耍耍酷都不打紧
指鹿为马:有权任性颠倒黑白
专横跋扈:有权任性恶贯满盈
四、当干部就是为了捞两个吗
瞠目结舌:一份天文数字的贪污清单
雁过拔毛,倒行逆施,刮地皮:“四尽太守”的可鄙人生
多藏厚亡:人没了,钱没花完
五、那顶帽子
飞蛾扑火:乌纱帽的诱惑
卖官鬻爵:乌纱帽的交易
明码标价,大张旗鼓,铜臭满身:汉灵帝的卖官事业
每况愈下:卖官的结局
六、总有那“一抹的温柔”
登徒子,恣意妄为:任性的好色
来者不拒,半推半就:好色亦不同
授人以柄:好色需谨慎
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无后为大,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影响
修身齐家,舐犊情深:子女的影响力
狼狈为奸:“贤内助”的推波助澜
八、山头与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组圈、交圈的前提
位高权重,一丘之貉,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唯命是从:圈子的成员们
朋比为奸,党同伐异,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做点坏事看看
树倒猢狲散:无言的结局
九、在重要的位置上睡大觉
尸位素餐,伴食宰相,三旨相公:不作为
一推六二五,问诸水滨:懒作为
迁延过时,蜗行牛步,有要没紧:慢作为
十、面子工程的“面子”
首如飞蓬,东施效颦,嗟来之食,无颜见江东父老:面子的层次
表里不一,有名无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表面的繁华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面子工程的里子
十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爱民如子,奉公守法:司马迁笔下的清官标准
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为民请命,除暴安良,洁清自矢: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期待
十二、做清官还是当公仆
欺世盗名,刚愎自用,粥粥无能:古代清官的另一面
爱屋及乌,换汤不换药:清官与公仆,本质不变,改个名字又有啥用
十三、利剑高悬:不敢贪
明罚敕法、明法审令、明刑弼教:有法可依
徒法不行、恩深法弛、操刀必割、令出必行、令不虚行:有法必依
执法不阿、执法如山、法不阿贵:执法必严
穷原竟委、削株掘根、去恶务尽:反腐永远在路上
十四、把权力放在阳光下:不能贪
隋珠弹雀、行险侥幸、据徼乘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贪腐为何屡禁不止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发奸?伏:监督的鹰眼
未雨绸缪、杜渐防萌、曲突徙薪、穷形尽相、水落石出:一切尽在掌握中
十五、敬畏·坚守·信念:不想贪
寥若晨星,九牛一毛,凤毛麟角:清官就是这么少
贪小失大,援鳖失龟,寸进尺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贪官的成本太大
安富尊荣,丰衣足食:没有贪腐的必要
安贫乐道,少私寡欲,鼷腹鹪枝:个人须自律
王立群,字鹤亭,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
(王立群先生*新力作&智解成语4&&总结历**反腐吏治的智慧、教训和思考的心得,食言而肥&一饭千金&居大不易&买椟还珠&焚薮而田&抱薪救火&庄周梦蝶……成语来袭)
(王立群先生*新力作&智解成语4&&总结历目前反腐吏治的智慧、教训和思考的心得,食言而肥&一饭千金&居大不易&买椟还珠&焚薮而田&抱薪救火&庄周梦蝶……成语来袭)
王立群著的《王立群智解成语(4)》围绕反腐倡廉这个中心,先从当下中国“打虎拍蝇”反腐战役写起,思考了贪腐是如何产生的,又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分析了贪腐的主要表现,*后写如何治理腐败,以及历目前的反腐文化等问题。
&&&&壮士断腕:反腐的勇气与决心
&&&&如果从1978年开始算起,*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三十多个年头了。孔子说过,人的成长三十而立,而*国这三十多年的时间,也确实“立”起来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经历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耳闻目睹的,巨变的根本原因当归于改革。不过,经过三十余年,*国社会“浅水区”的改革――容易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顾名思义,深水区水就深,牵一发就动全身,不改则已,一改就会触及许多艰难的问题,因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但是,话说回来,只有深水区才会有大鱼,所以再深的水也必须去?。这样的情况下,左右犹豫,止步不前,不仅抓不到大鱼,更不能到达彼岸,这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进行其他的选择。“深水区”改革中重要的一项是必须疗治体制上积累的各种顽疾,“打铁先需自身硬”,必须剔除各种痼瘤。一年来的鼙鼓阵阵的反腐,就是清除毒瘤的大手笔。这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更强的韧性,首要的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
&&&&壮士断腕,也作“壮士解腕”。“解”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用刀分解牛,《庄子》中有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用的就是这个意义。由“分解牛”的意义引申出“剖开、分割、截去”,这就与“断”的意思大致相当。“壮士解腕”这个成语出现应该不算太晚,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已经有人在引用这个词语来说事儿了。
&&&&翻阅现存的文献,“壮士解腕”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泰传》。陈泰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将领,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他的父亲叫陈群,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司空(总理的级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的创始人就是陈群。陈群的祖父陈?也很著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官员、学者,以德行清高闻名于世。汉语中有个成语“梁上君子”就与陈?有关。
&&&&陈?在家乡很有名望,百姓发生争执时,都找陈?判决裁断。陈?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是非曲直,他们回去后没有埋怨的,都心悦诚服。大家因此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置,也不愿被陈?批评。”这是说陈?话语的影响力。当时年成很不好,百姓没有收成,有个小偷夜间进入陈?家里,躲在房梁上,想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偷点东西。陈?暗中发现了,没有吱声,不动声色,起来整理衣服,召集全部子孙,给他们“上课”。陈?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自己不努力。不善良的人本性不一定是坏的,坏习惯往往是由不注重品性修养造成的,这样就会逐渐误人歧途。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吃了一惊,敢情人家早知道自己在这里了,还躲什么呢。赶紧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是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做个好人。话说回来,你的这种行为也可谅解,这都是由贫困造成的啊。”*后陈?赠送小偷二匹绢,让他走了。据说从此全县再没有发生盗窃,这都是因为陈?品德力量的感召(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汉书》卷九十二《陈?传》)。后人经常以“陈?遗盗”(或陈?退盗)的典故表达用仁德感化他人,教人从善,而“梁上君子”则固化为汉语成语,成为小偷的雅号或代称。今天我们见到“梁上君子”这个成语,不仅要看到小偷,看到小偷弃恶从善,而且还要知道小偷背后有一个叫陈?的人,知道陈?的善行义举。
同类热销商品
近七日热销榜
新书热销榜《王立群智解成语》读书心得 ru1988的博客
ru1988的博客
(81)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玉壶冰心时间:
22:34:31分类:
《王立群智解成语》读书心得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王立群教授的著作《王立群智解成语》,觉得收获很大。合卷遐思,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上至统治者的治国安民,下到万千百姓的唇齿之享。从帝王将相,到学人士子,到贫弱妇孺。形形色色,无一不包罗其中。王教授以平实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对成语进行了解析,让我们不但了解了成语的出处,而且也让我们对古代文化,古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窥见一斑。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很多成语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迹,展示了古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条件,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成语,必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加演讲的说服力,而且能使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能巧妙运用成语也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的标志。
本书分为十五个章节:第1章是总述:成语是如何炼成的,接下来的章节分别是舌尖上的成语,梦里乾坤,时间都去哪了,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寻找包青天,“老虎”与“苍蝇”,诚信的力量,感恩的心,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安得广厦千万间,老有所依,都是追星惹的祸,包装街的怪象,雾里看花。
本书开头,关于成语的形成过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成语”一词,最早被称为“成言”,在东汉已经出现。六朝时,它又被称为“陈言”“成辞”。到了宋代才称为“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它至少包含三个基本意思:习用,简洁,固定。恰当运用成语的前提是我们要弄清楚它的渊源。一般来说,成语大致有六个来源:来自上古神话,来自传说,来自寓言故事,来自历史,来自文人作品和来自外来文化。可以说,如果你了解了中国的成语,那你就大致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流。
在本书的十几个章节中,如下几处读完让我感触颇深。
一、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竟然和项羽有关。
当年,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金银财宝就准备还乡,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不料项羽却说:“富贵不还乡,就像穿着锦衣在夜里走路,谁人知晓呢?”说着叹道:“人皆说楚人像只戴着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不其然啊!”项羽听后大怒,将说客给煮了。于是诞生了一个成语。“猕猴而冠”将楚汉相争的历史和项羽性格本质浓缩在四字当中。当年项羽的乌江自刎让后世多少有志之士扼腕叹息,李清照甚至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丽诗句以表达敬慕之情。现在看来,失败应是项羽不可改变的宿命,他的性格早已注定了他的结局。尽管它具有帝王之貌、帝王之才,就像戴着帽子的猕猴,再像人,仍旧是只猴子!
二、“染指”原来是这样来的。
我们紧挨拇指的手叫食指,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是和事物有关吗?果然是的。古时人们品尝食物时,通常用这个手指蘸一下放到嘴里品尝。关于这个食指,还有一段令人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605年,郑国的两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约朝拜郑灵公。路上,公子宋的食指不自觉的抖动起来,原来,公子宋的这个指头有个特异功能,如将有美味可食时,必抖动不已,且屡试不爽。果然,二人进宫就发现御厨在杀一只大鳖犒赏大臣,起初,公子家起初以为公子宋信口开河,现在事实摆在眼前,真是太神了!朝堂上二人会心一笑。谁知这一笑落到了郑灵公的眼中,听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非要捉弄公子宋一下,大别蒸熟后,唯独没有公子宋的,恼羞成怒的公子宋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举动:他稳稳地走向煮鳖的大鼎,将那个具有特异功能的手指伸到其中蘸了一下,放到口中吮吸干净后,转身而去。后来,公子宋伙同公子家将郑灵公杀害了。性命、王位、国祚就这样因为一顿吃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染指于鼎。
三、“孺子牛”含义的转化
鲁迅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让大家了解了“孺子牛”这个词,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孺子牛”就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可最初,“孺子牛”却与一位“好父亲”有关,就是春秋后期齐国的齐景公有关,齐景公是一位饱受非议的国君,初期,他也是一位具有雄韬伟略,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意图恢复当年齐桓公称霸诸侯的荣光,很有一番作为。但后期则醉心于声色犬马,他在的众多子女当中,最宠爱的是宠妃芮姬生的儿子“荼”,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又一次,齐景公与公子荼嬉戏玩耍的时候,齐景公扮演“大牛”,让儿子骑在上面,为了更逼真,齐景公还找来一根绳子咬在嘴里让公子荼拉着,突然,公子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更为严重的是齐桓公的一颗牙齿被拉掉了。这边是“孺子牛”的最初含义,是一位过度宠爱孩子的“好”父亲的故事。所以早期“孺子”多是对天子、诸侯继承人的称呼。直到后来含义不断转化,由天子之子到一般的小孩子,到鲁迅先生的勤恳无私的象征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四、“言传身教”——令人佩服的家风
“言传身教”这个成语最初是源自东晋宰相谢安的一段佳话,谢安身居相位,日常国事繁忙,很少在子女的教育上放太多时间,谢安夫人就一人承揽了这项事物,久之,不堪其重的谢夫人向丈夫抱怨道:“怎么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好帮我分担一点。”面对夫人的指责,谢安坦然答道:“我平时总是拿自己的做榜样来教育孩子啊。”(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多么有力的回答,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谢安学识渊博、品行正直。潜移默化的会对子女产生影响。正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五、余音绕梁——古人也追星
对明星的狂热的追捧和模仿并不是今人的先例,而是古已有之。故事发生在先秦时期的韩国,当时有一位民间歌手,叫韩娥,又一次,秦娥要到齐国去,大概是因为齐国在当时不仅国力强盛,而且音乐事业很发达,秦娥估计要到那里切磋学艺,由于路程遥远,秦娥带的干粮有不足,所以到达齐国都城临淄的时候已身无余粮,只好卖艺求援。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韩娥继续前行,已经走了好远了,可人们觉得韩娥的歌声还在,到处弥漫着动人的旋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听众觉得韩娥并没有离开。尽管韩娥歌艺高超,但依旧不能解决生活问题,经济拮据时,韩娥遭到了客店老板的奚落和嘲讽,孤立无援,离家万里的韩娥为此很伤心,内心悲痛的她就在大街上演唱,借此发泄心中的哀怨,她的歌声如此悲凉,以致附近的百姓皆“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最后,人们把韩娥追回来,她唱了一首欢乐明快的乐曲后,人们才欢呼雀跃,前面的悲伤之情一扫而光。这就是古人的追星。也是音乐的魅力。这个伟大的音乐家也给中国的文化做出了贡献,那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两个成语。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合上书卷,脑海中像翻腾的海水,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一个个小小的成语,竟浓缩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人不禁再次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更多公众号:ibookmonthly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由我国权威的图书评测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中国好书”月榜(原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全国各大媒体每月同步发布。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好书导读┃王立群智解成语,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王立群智解成语
 来源: 吴波
来源:作者:吴波责任编辑:张品磊
日前,著名学者王立群推出新书《王立群智解成语》,以成语说故事,以故事论当今,讲述了300个令人难忘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就见证了权力的威慑力。有一次,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与幕僚门客坐在一棵茂盛的大柳树下乘凉,貌似自言自语地说:“这柳木做个车毂很合适。”当时做车毂一般都用夹榆,柳木是不适合做车毂的。但是,门客纷纷起身应和:“是,这柳木确实适合做车毂。”权力的威力可见一斑。
王立群认为:“成语”这个词,最早的时候叫“成言”,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两个与“成语”意思比较接近的词:一个是“陈言”,一个是“成辞”,到了宋代才称“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从形式上看,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很多保留了古汉语的痕迹。例如,“余勇可贾”,“贾”读gǔ,不应读作jiǎ,是卖的意思;“否极泰来”,“否”读pǐ,不能读作fǒu,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这是为了保存古意而保存了古音。再如,“赴汤蹈火”,“汤”是“热水”的意思,不是“菜汤”;“奔走相告”,“走”是“跑”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通行的“步行”之意。
王立群表示,“大略而言,成语有五个源头。一是来自上古神话,二是来自传说,三是来自历史,四是来自文人作品,五是来自外来文化。”
王立群说,关于美食的成语非常有趣。紧挨拇指的手指头叫“食指”,这给后世留下了三个成语:食指大动、染指于鼎、染指垂涎。
“食指大动”,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见到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染指于鼎”,本义就是把手指放在鼎里蘸蘸,尝尝滋味。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占取非分的利益。“染指垂涎”也是从此衍生出来的,这个成语也是比喻急于占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责任编辑:张品磊]
一周图片排行榜
值班总编推荐
  乘机时,首都还是冰天雪地、朔风刺骨。午后,专机在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机场徐徐降落。一出舱门,热风扑面而来,眼前尽是绿树繁花,一派热带景象。
······
·吴利强·王政·胡安鹏
·林文斌·李春江
光明网版权所有王立群推新作“智解成语” 深入挖掘成语文化内涵|文化|成语_凤凰财经
王立群推新作“智解成语” 深入挖掘成语文化内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上官云)
1月8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著名学者王立群新书《王立群智解成语3》正式发行。王立群称,自己在为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成语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反映男女恋爱与婚姻的成语,因此就萌生了将这些成语挑拣出来详加解读和点评并结集成册的想法,集中的讲解古代的男女情感、男欢女爱、相依相守、白头偕老等。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上官云)
1月8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著名学者王立群新书《王立群智解成语3》正式发行。王立群称,自己在为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成语的过程中有大量反映男女恋爱与婚姻的成语,因此就萌生了将这些成语挑拣出来详加解读和点评并结集成册的想法,集中的讲解古代的男女情感、男欢女爱、相依相守、白头偕老等。“爱情是个说不清、说不完的永恒话题。自古及今,任时光匆匆流逝,任沧海化成桑田,繁华转瞬成了过眼云烟,唯有爱情亘古不变。”这是《王立群智解成语 3》开篇所讲的话,也道出了王立群写作这本书的心迹与初衷。在现场,王立群讲述了一则关于爱的佛家的故事,打动了前来聆听讲座的读者。故事中的女主角蛛儿最终明白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现在能够把握到的幸福。”王立群说,自己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则故事不止一次,曾经努力追寻这个故事的来源。这次,借《王立群智解成语 3》的出版讲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一起感悟故事所要传达的——世间最珍贵的,是现在能够把握到的幸福。“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民族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浓缩,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王立群表示,成语也是中华大地上无数炎黄人的语言文字沉淀和积累,饱含民族的智慧,浓缩了民族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不过,王立群认为,现在市面上出版的一些成语大全之类的书,与词典类似,侧重成语本身的解释,缺乏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近两年不少电视台推出的成语类电视节目也大多以成语默写和成语接龙为主,对普及成语知识固然有好处,但缺乏对成语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全方位阐释。”于是,经过思考,王立群推出《王立群智解成语》系列图书,注重将成语释义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用一则则成语讲解一个个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在充分挖掘成语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人生智慧的同时,借古喻今,为社会现实服务。“我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该书,既能够吃透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又能联系现实活学活用,但愿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汉语成语的范本。”王立群期待的表示。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3456147
播放数:2224000
播放数:192057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成语故事有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