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既不如惜后当后不如今今非昔txt翻译

bwin报道:纽约洋基菜鸟Gary Sanchez今天(23日)单场轰出2发全垒打,2度为球队打下领先,但西雅图水手也回敬3轰,最终水手靠着Mike Zunino在6局下轰出的3分重炮逆转战局,于主场以7比5击败洋基。
「队友们都互相帮忙。」Zunino说:「昨晚我们吞下苦败,但我们知道本来就不可能有完美表现。我想今天大家做得很好的是回到球场时大家都有活力,最后能逆转拿下胜利,这意义重大。」
前2季担任主力先发捕手但表现不佳的Zunino,今年从小联盟开季,7月重回大联盟后,本季至今26场出赛缴出.280/.396/.707(打击率/上垒率/长打率)的出色成绩,在今天6局下以本季第9轰帮助水手拿下胜利。
bwin报道:水手这场比赛7分都是全垒打打下,除了Zinuno外,Kyle Seager也在4局下轰出3分炮(本季第24轰),一度为水手逆转战局。 Nelson Cruz则在8局下轰出阳春炮(第32轰),为水手多添1分保险。
而洋基的5分也都是以全垒打拿到,首局Sanchez就轰出阳春炮(第7轰)为洋基先驰得点,Starlin Castro在2局上也轰出阳春炮(第16轰)。在水手逆转后,Sanchez与Castro在6局上又双双开轰,其中Sanchez的2分炮为洋基又要回领先,但随后洋基无法再发动攻势,最终就以2分之差吞败。
Sanchez的2发全垒打,让他在大联盟19场出赛后就累积8支全垒打,在洋基历史上从来没有菜鸟能在这么少场比赛就轰出这么多全垒打。但Sanchez表示,没有赢球一切都是枉然:「打下几分,打了几支全垒打,但却没有赢球,这感觉很难受。很不幸地,今晚比赛结果不如预期。明天我们会回到这里试着赢球。」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高尔夫世界球后高宝璟(Lydia Ko)今天在奥运打出她首次的一杆进洞,急起直追,准备于最后一回合与领先的朴仁妃(Park In-Bee)争金。
台湾选手方面,卢晓晴打出高于标准杆2杆的73杆,以3天低于标准杆3杆的210杆,暂时并列第15名;龚怡萍今天爆杆打出高于标准杆5杆的76杆,以3天低于标准杆2杆的211杆并列第20。
bwin报道:法新社报导,19岁韩裔纽西兰籍的高宝璟,在第3轮缴出低于标准杆6杆的65杆,包括1次一杆进洞,目前总计204杆,以2杆之差紧追在南韩朴仁妃的202杆之后,将争取116年来第1面女子高球奥运金牌。
明天登场的最终回合,高宝璟将与南韩朴仁妃、美国皮勒(Gerina Piller)两大天后争夺这项殊荣。
第3轮开打前还落后朴仁妃7杆的高宝璟,在标准杆3杆的第8洞打出一杆进洞,前9洞另外带4只小鸟,没吞下任何柏忌。
去年以17岁之龄成为史上无论男女最年轻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宝璟表示,就算最终没拿到金牌,但这个一杆进洞仍是无价的回忆。
于140码的第8洞打出一杆进洞的高宝璟说:「我生涯第1次一杆进洞就在奥运达成,没什么比这更棒了。」
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假如我们回到5年前,看看这个例子,或许你会明白更多。时间回到2011年12月,哥迪奥拿正带领巴塞作客班贝拿球场出战国家打吡。假若败阵,他们便会落后皇马6分之多。
巴塞依然被看高一线,可是,域托华迪斯却于开赛不久直接把皮球传至25码外的迪马利亚脚下。皮球辗转落到宾斯马面前,并于近门施射破门。当时,比赛只进行了22秒钟。
那无疑是域托华迪斯一次严重的犯错,然而,当他在下一次接到队友的传球时,他依然选择冷静地控下皮球,并回传予队友,而不是稳健地把球踢出去。换句话说,他继续执行哥帅的要求。最后,巴塞以3:1反胜皇马。
bwin报道:哥迪奥拿赛后说:「这场比赛完美呈现出我们的风格。当发生那记失球后,华迪斯依然控下皮球。大部份门将都会选择稳健的做法,但他继续运用皮球。我宁愿我们这样失去控球,亦要维持我们的风格。」
在哥迪奥拿的球队里,门将像一般球员一样有很多短传机会。就像马德里那夜一样,哥迪奥拿相当满意华迪斯「坚持执行球队战术。」。从后场开始组织攻势,是哥帅控球足球哲学的基本,而他对门将不一样的态度,已成为他执教生涯的重点。
这就是为何哥迪奥拿过去6年的执教生涯中,巴塞与拜仁麾下的门将域托华迪斯与纽亚,分别属于各自联赛传球成功率最高的门将。事实上,13-14的德甲球员中,只有10名一般球员的传球成功率比纽亚高。纽亚于14年12月曾说:「在哥帅的眼中,我们不是一支拥有10名球员和一名门将的球队。我们是一支11人球队,而这很适合我。我很高兴我们有这样的哲学,而且能够每场拥有70%以上的控球率。」
纽亚于哥帅麾下亦成为了一名清道夫门将,负责于防线压前时,冲出禁区外解围及防止对方反击。纽亚补充道:「我会冒险的,但我明白我的处境。我会在危险处境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A-Rod与游骑兵的合约可说是充满划时代意味,也同时造福后辈。其中合约中所附带的逃脱条款,为大联盟内球员与球团之间订出另一套特殊的关系与游戏规则。而且,A-Rod也成功的按照合约使用了这项条款,之后不仅为自己争取另一份与洋基的长约,也令后生晚辈都因此受惠。道奇与克萧(Clayton Kershaw)、史丹顿(Giancarlo Stanton)与马林鱼和海沃德(Jason Heyward)与小熊的破天荒合约中都有类似的逃脱条款,再次证明A-Rod对于大联盟生态的改变是有带头的作用。
许多球迷讨厌A-Rod就是因为恃宠而骄的个性与在打击区时不可一世的态度,但是光就以他场上所缴出的成绩来,不可否认的A-Rod还是有他应有的价值和可以让他臭屁的条件。不过,A-Rod给予后辈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禁药对于一位明星球员所带来的影响与效应。
bwin报道:因为禁药,A-Rod缔造了无数傲人的成绩,也因为禁药,A-Rod与古柏镇(名人堂)说再见。最后也由于禁药迫使这位过去曾被媒体被誉为是大联盟史上最强的打者,在落寞中结束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没有引退赛,有没好友的祝福,就算生涯总收入超过4亿美金,A-Rod自身可能都没有想过会是草率的完成大联盟的最后一季与最后一场比赛。一代球星因为禁药迅速的陨落,A-Rod也许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悔不当初,也为新一代的球星作为最佳的反面示范。
最后,不可否认的,A-Rod在过去22个寒暑里为大联盟所创造出的话题性与影响力,未来将很难有人可出其右。至于,回到个人究竟喜不喜欢A-Rod的问题?那么就要看你用什么角度来看这位话题球星,也许曾几何时你也曾为这位千禧世代最佳三垒手所打出的一支安打而激动过。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bwin报道:民进党立委黄国书17日在脸书表示,人在巴西的台湾奥运代表队选手因口味不惯,只能透过方便面果腹。黄国书发文希望体育署了解并改善饮食,却收到「吃方便面是因为解思乡之情」的回文,黄国书痛批,体育署这种事不关己态度,让人难以接受。
黄国书说,前两天看到台湾代表队选手,在巴西因为对于当地选手村餐厅的口味不习惯,只能透过方便面果腹的新闻后,马上发文希望体育署可以了解状况并改善选手的饮食,体育署却回文说,我国选手因为长时间身处异国才自备方便面解思乡之情,黄国书认为令人难以接受。
黄国书质疑,难道韩国、日本、新加坡有考虑到选手饮食口味问题,另外为选手准备餐点,是他们比较不重视视选手健康,故意让选手暴露在危险之下?难道我们国训中心的营养师没有随团出国备战?黄国书指出,差别就是有没有把选手照顾放在心上而已。
黄国书表示,虽然距离奥运结束只剩下5天,但还是会请外交部与侨委会前往提供必要协助,这边也呼吁体育署与中华奥委会在奥运的最后几天应以选手为重,至于其他检讨部分,例如单项协会等问题,等奥运结束后再来一件一件处理!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bwin报道:揭开俄罗斯体坛使用禁药内幕的「吹哨者」史蒂巴诺娃(Yuliya Stepanova)今天说,有人企图入侵她在世界反禁药组织(WADA)的纪录后,她和丈夫担心性命受到威胁。
史蒂巴诺娃与丈夫维塔利(Vitaly)协助揭发俄国据称由国家当局支持的禁药计画,这项危机去年爆发以来,这两人即住在美国,藏匿其行踪。
她所揭露的禁药丑闻震撼体坛,造成超过百名俄国运动员无缘里约奥运。
bwin报道:WADA于13日证实,有人试图入侵史蒂巴诺娃的资料。曾是800公尺选手的史蒂巴诺娃在视讯会议对国际媒体指出,她和丈夫面临新的安全忧虑。
她表示:「有人入侵运动禁药管制行政管理系统」(ADAMS),唯一原因是要找到你所在的确实地点。 」
她说:「我们若发生什么事,你应该知道那不是意外。」
她对记者指出,骇客入侵后,她已把家人迁移到另一个地点。
今年2月,距今仅6个月,两名俄罗斯反禁药组织高阶官员猝死。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今天说,美国奥运金牌泳将洛克特(Ryan Lochte)与3名队友在里约搭的计程车遇到抢劫,他们的钱包被扮成持枪员警的男子抢走。
USOC发言人表示,被抢的4人是班特兹(Gunnar Bentz)、康格(Jack Conger)、费根(Jimmy Feigen)及洛克特。
洛克特对巴西游泳选手白瑞拉(Thiago Pereira)透露,游泳比赛结束,他参加完1场生日派对后,在里约搭的计程车遇到抢劫,他的钱包被抢。
bwin报道:白瑞拉的1名发言人今天对路透社表示,在听到报导指称洛克特(Ryan Lochte)前一晚被歹徒以枪指着抢劫后,白瑞拉致电洛克特。
这名发言人说:「Thiago和老婆昨晚偕同洛克特,前去参加1名共同友人的生日派对。他与妻子回到旅馆时,就和洛克特各自离去。」
白瑞拉今早接到洛克特被抢的消息后随即致电,洛克特对他表示一切均安,只是他搭乘的计程车遭洗劫。
USOC起初对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指这是讹传,不过USOC及IOC后来证实的确发生此事。
洛克特的母亲说,儿子钱包被抢,并未受到伤害,但有受到惊吓。
洛克特于里约奥运参加两项比赛,在男子800公尺自由式接力为美国赢得1面金牌。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bwin报道:就在勇夺单季第三座威巡赛冠军而取得美巡赛的五天后,今年高坛的大飙马Wesley Bryan(威斯利o布莱恩)随即在升上「大联盟」的处女秀展现竞争力,周五在伊利诺州的TPC at Deere Run(迪尔巡回赛球员球场)打了二十六洞,结果进帐了十杆,以低于标准杆十二杆的一百三十杆跃居John Deere Classic(约翰迪尔菁英赛)领先榜。
受到开局天空不作美的影响,布莱恩只打了十洞,成绩为三博蒂对一柏忌,隔天再战火力全开,先是收住六十六杆,接着击出七博蒂和零柏忌的六十四杆,一杆领先Steve Marino(史蒂夫o马雷诺),而Tom Gillis(汤姆o吉利斯)另以一杆在后。
现年二十六岁的布莱恩,今年之前还不曾赚到任何世界排名积分,不过开季六场威巡赛赢了两胜。经过三个多月九场比赛的奋战,布莱恩终于在上周的Digital Ally Open(数位盟公开赛)达阵,成为史上第十一位单季勇夺三座威巡赛冠军的选手,美巡赛资格立即生效,现在又制造赢得冠军的机会。
bwin报道:「最近几周的击球状况非常好,」世界排名已经来到一百一十五名的布莱恩说道:「各方面的发挥都很好,关键时刻的推杆都有进洞。」
「这里有太多优秀的选手,要赢冠军真的很难,不过我开始知道自己有实力,也能够在更高层级的比赛打出好成绩,能够在压力下打出好球。」
bwin报道:这场联邦快递杯例行赛的倒数第二站,第二回合直到中午才开战。马雷诺顺利打完三十六洞,分别为六十六和六十五杆,而吉利斯在补赛打出六十四杆,和Andrew Loupe(安德鲁o洛比)战成平手,接着六十八杆。
至于昨天十四洞低于标准杆八杆的洛比,重返战场在标准杆五杆的十七洞柏忌,随后登场的第二回合陷入苦战,收住七十杆,以低于标准杆八杆并列第五,而Kyle Stanley(凯尔o史丹利)六十七和六十六杆,反倒超前他一杆,单独名列第四。
未完赛的选手当中以Kelly Kraft(凯利o奎夫特)的低标八杆最佳,明天一早还有三洞补赛要打,而场中世界排名最高的Zach Johnson(杰克o强森)一洞都没打成,仍在低于标准杆六杆的六十五杆,意味着周六将面对一场马拉松大赛。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里约奥运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项目,斐济在决赛以43比7大胜英国拿下金牌,这也是斐济历史上第一面奥运奖牌。
法新社报导,斐济一开赛就采取猛烈攻势,上半场就靠柯利尼索(Osea Kolinisau)、图埃(Jerry Tuwai)、维洛马洛(Jasa Veremalua)、纳卡拉瓦(Leone Nakarawa)、拉沃沃(Vatemo Ravouvou)5次达阵,其中柯利尼索2次达阵后加踢皆得手,斐济取得29比0遥遥领先。
下半场斐济再靠图索瓦(Josua Tuisova)、维利埃姆(Mata Viliame)达阵,锁定胜局;英国队仅有诺顿(Dan Norton)聊备一格的1次达阵,让斐济赢得这场一面倒比赛。
铜牌战由这届赛会一开赛就爆冷击败纽西兰的日本对上南非,南非终场以54比14痛宰日本摘铜。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
bwin报道:准备在里约奥运「狂」起来的举重男将陈士杰,在所属量级被分在成绩较差的B组,他今天练习后霸气表示,「先举出来让A组去紧张,希望可以穿着漂亮衣服去A组等颁奖。」
里约奥运中华举重队这次有4女、3男共7名选手角逐,现在只剩105公斤级以上的陈士杰将在里约16日上场。
举重比赛同一量级会分为A、B两组,按照各代表队报给大会的成绩,成绩较差的排在B组先出赛,较好的在A组后出赛。陈士杰这次报的总和成绩为430公斤,而A组最低门槛是总和435公斤。
陈士杰昨天刚抵达里约,今天到训练场地活动筋骨,有位土库曼籍的选手向陈士杰点头示意,陈士杰接着对媒体说,「他比输我还报450公斤在A组。」展现强悍斗志。
「其实B组、A组都无所谓啦,重点是成绩出来。」陈士杰说,出发前在台湾训练,几次都有到抓举190公斤、挺举240公斤的成绩,他现在心情很自然,先给自己总和440公斤的目标,B组举完后的成绩让给A组选手去追,没有任何压力。更多精彩bwin内容请关注:/
Posted in , ,客服热线400-006-2271
您现在的位置: >
吴晓波欲众筹重译《国富论》 浪费资源或精益求精?
发布日期:&&来源:全民创投
  日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自媒体频道今日发出消息,将重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开出了“史上最高翻译费”:500元/千字。对此,有人质疑,用这种众筹的方式来翻译和出版经典的做法是否有些草率、不够严谨,是否能够保证翻译的质量。其实,经典著作的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即使是重译也在所不惜,《莎士比亚全集》、《堂·吉诃德》、《老人与海》……许多经典名著的中译本层出不穷。如何看待这种经典重译现象?
  名著中译
  【莎士比亚全集】
  1921年和1924年,田汉分别用白话翻译了《哈孟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成为第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剧本的中国人。
  1930年,尚为青年的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直到1967年他年过花甲才译完在台湾出版。梁版《莎士比亚全集》包括戏剧37卷、诗歌3卷。被公认为译得比较直白。
  1936年,朱生豪开始翻译莎剧。1944年底他因病早逝,留下31部半译稿。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朱译《莎士比亚戏剧集》,共计27部剧。此译本一出,好评如潮。
  1957年,台北世界书局以此前27部朱译为基础,加上虞尔昌补译十部历史剧及莎士比亚评论,出版了37部剧作的《莎士比亚全集》。这是华语世界第一部完整的莎士比亚全集。
  从1960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莎士比亚戏剧集》为基础,启动了组织国内专家重新校订补译莎剧全集。1978年,《莎士比亚全集》六卷本出版,张谷若、杨周翰、章益、方平、吴兴华等专家参与其中。这是内地迄今为止公认的权威版本。
  2014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已故莎学家、著名翻译家方平先生主编,由方平等8位翻译家采用全诗体翻译的10卷本《莎士比亚全集》,收入了莎士比亚迄今所有被学界认定的39个剧本及其他作品,被认为是整个华语世界最新、最全的诗体译本。
  【堂·吉诃德】
  1922年,《堂·吉诃德》的中译本最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林纾和陈家麟合译的两卷本《魔侠传》,用的是文言的形式,只翻译了上卷。
  1959年,又出版了傅东华全译本,而后,还出版过刘云、伍实、常枫等人多种不同形式和不同书名的译本。但这些译本都是从英文转译的,直到1978年杨绛先生首次从西班牙语原文(1952年罗德里格斯·马林校勘本)翻译了《堂·吉诃德》,首版于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1987年推出修订版。
  199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西语学家董燕生教授翻译的二部全译本《堂·吉诃德》,2006年改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插图特装修订本。
  200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部全译本《堂·吉诃德》,由西语学家孙家孟翻译。原版书中塞万提斯自己写了11首赞美《堂·吉诃德》的诗,孙家孟将11首诗全部译出置于正文之前。
  【老人与海】
  1954年,张爱玲翻译了《老人与海》,成为中译者第一人。2012年,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张爱玲译作选二》出版,其中收录了《老人与海》的张爱玲译本。
  自1979年起,《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大量出现,如: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李锡胤;漓江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董衡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吴劳。翻译家吴劳的版本被公认为是十分出色的译本,文中还有许多附注。
  201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新版《老人与海》,采用著名诗人、翻译家余光中的译本。据其译序所说,译文早于1952年开始连载,应是此书最早的中译,1957年由重光文艺出了繁体字版。
  有人觉得重译有意义就不必禁止
  记者:不久前,吴晓波书友会众筹重译《国富论》。一百多年来,《国富论》经过多次重译,至少有七八个版本。有人质疑,经典是否需要重新翻译。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赵武平:就拿这个事来说,他们并不是全篇重译,我觉得更像是自娱自乐的事情。有人有时间、有精力,并且觉得做这个事情有意义,就可以去尝试;如果能吸引更多的人对名著感兴趣,当然是好的。在这个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时代,没有理由禁止别人来做这个事情。
  而从专业出版的角度看,理论上讲,一本图书只要是没有版权,也就是说,它的作者去世50年以后,版权就进入公共领域了,谁都可以翻译。只要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就没有能不能重译这个问题。至于翻译出版后能不能得到学术界承认和读者欢迎,甚至达不达得到出版社的出版要求,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豆瓣、译言也在不断翻译各种各样的书,其实没有关系的,就跟写小说一样,你写得好,译得好,你点击率高了就算是得到承认了。
  记者:有专家说经典著作在过去已经被翻译成许多版本,而其作为畅销书,市场已经较为饱和,没有更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源于当前的翻译水准,也很难有更值得期待的翻译,认为译旧还不如译新。您认为呢?
  赵武平:其实名著重译的工作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专业出版来看这个现象,一本名著能够出版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说一定是一个人类知识集大成的智慧传承的典范作品。如果我们把这本书当成一个故事,无论是法文的、英文的、德文的,还是俄文的,它进入中国总是要找一个最合适讲故事的人,大家才愿意听,或者说听故事的人才能更大限度地还原和感知故事本身。那么,一个名著的译者很可能是在相关领域里有一定专业研究和学术地位的人,他翻译出来的译本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但这个又并不是绝对的。
  翻译和写作在不侵犯知识产权和版权的情况下,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行为。因为读者也有层级之分,普通的、成熟的、专业的甚至学术的,他们在不断地成长,也在不断地筛选、比较,讨论译本的好坏,是否超过原有译本的学术水准等,这都不是太难的事。就跟一支贝多芬钢琴曲一样,家里有钢琴的都可以弹,但有没有可能进行表演,甚至是售票开音乐会,这个市场及读者都是有鉴赏能力的。我们无须担心译本是否有过多版本,实际上,大部分重译的书是不存在的,或者站不住脚的,因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都在不断地做这种淘汰的工作。就像现在大家说网络写作的人很多,挣钱的也很多,但是把成名的和不成名的比例进行对比,就发现在这种学术工作尤其是有难度的著作翻译上,不仅是你站出去吆喝一句五百元千字就能完成的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也就是说,能否靠译书站得住脚,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粗制滥造的重译没有必要
  记者: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曾说过,新译应该尽可能不同于旧译并高于旧译,否则,就没有什么重译的必要。但对于经典的翻译,有的读者表示有缺憾,比如期待更符合当时语言、时代气息、读者阅读审美习惯的译本。那么,重新翻译就成了弥补缺憾的一个选择。您对此怎么看?
  赵稀方:我们从现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实际出发,基本的情况是,中国进入版权公约后,现在大量地重译经典名著,因为新书需要买版权而大部分经典名著不需要,再者,名著本身是畅销书,是不会过期的。商业利益的驱动导致现在重译作品泛滥。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名家的译本是跟出版社有合约的,出版社可以重印;但有些没有版权的作品,只能采取重译的方法出版,比如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的作品只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些出版社为了出版而出版,其本身的想法并不是将作品译得更好,而是为其贴上“新译本”的标签。这种现象在如今的翻译出版界普遍存在,造成译本水平极其粗糙。这是我们反对经典重译的一个现实考虑。
  记者:这或许也是一些读者迷恋经典译本拒绝新译本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问题是,许多伟大的译本,通常并不是最老的译本——也就是说,傅雷先生们,也曾经是“新译本译者”。就是说,已有的较好译本,并不成为“以后不需要重译”的理由。否则林纾先生之后,也不用再翻《茶花女》了,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之后,周克希也不用翻译了。这个您怎么看?
  赵稀方:这就涉及到一个翻译水平的问题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是可以有的,新译本匹敌“旧译本”在我们翻译研究来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杨绛翻译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本身就是个很好的译本,但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的教授董燕生发现了杨绛译本的一些错误,由于他精通西班牙文,翻译水平很高,并且精益求精,最后他也译出了一个水平相当的译本。还有一个例子,关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无论是梁实秋还是朱生豪的译本,都是散文体,而后来方平主译了诗体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这个就比较好,因为作品本身就是诗体的,这种重译我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像这样译出比名家名译更好的作品,我们当然是欢迎的。但你要知道,超过名译是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翻译家倾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水平,更何况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要挑选这样一个译者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说到底,如果你的水平能够超过前人,当然欢迎,否则粗制滥造的翻译就没有必要了。
  重译耗费时间和成本,意义不大
  记者:对因《国富论》重译出版引发的经典是否有必要重新翻译的讨论,您持何看法?
  陈及:只要没有版权问题,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重新翻译出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至少认为,反复地重译是没有必要的。首先,经典是一种常销书,基本上一直都在销售,就以《国富论》而言,过去出过很多版本,并且这些版本在今天仍旧在刊行销售,不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任何人想买,都能买到,也就是说,市场的需求其实是已经被满足了的。而且就目前的翻译水平而言,总体上是比不上前人的翻译的。那么,经典重译本身除了时间和成本的耗费,我认为社会意义并不是很大。而且众筹在中国是一种市场行为,恰恰和经典翻译需要的严谨、沉稳等条件相悖,因此,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两边都没有结果,既赚不到钱,也做不出来好书。
  记者:您刚才提到翻译的问题,有些读者正是认为过去常见的译本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如词汇翻译跟不上时代、专业语汇使用不当等问题,所以才期待更符合当时语言、时代气息、读者阅读审美习惯的重译作品,这也是介于“精确”和“通俗”进行重译的理由。
  陈及:即便是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很多著名的译本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大家会有意见也是正常的。但新译本也依然不能保证文本就能让所有人满意。一方面是翻译能力的问题,不论是翻译效果的信达雅,还是翻译者本身的功底、学术态度,等等,都是如此。如果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经典译作,对其做局部的调整,我认为是可以的,但要所有东西推倒重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或许产生的问题会更多。
  记者:一些读者会迷恋经典译本而拒绝新译本,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家,也曾表示情愿一遍遍重读林纾那些存在“漏译误译”的西洋小说,也不愿读后来出版的尽管也比较“忠实”的译本。“经典译本”是否就是拒绝新译本的理由?
  陈及:像钱钟书这样学贯中西的学者,看所有译本可能都有问题。但是经典是很庞大的体系,能读经典的人都是小团体、小圈子,一般的读者你给他,他也接受不来,专业能力还没入门。经典的作品中国老的前辈也翻译得差不多了,现在老教授也没时间去重译,多半是一帮学生去弄,七弄八弄的,水平参差不齐。又何必浪费时间去做重译工作?在今天,翻译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代,但质量的下降也是众所周知,错漏百出、不忍卒读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找到一本没有太大问题的翻译书籍很难。我们的翻译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追求质量。不论是译者还是出版者,都有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个阅读普遍浮躁的时代,年轻人们更多习惯于屏幕前的阅读,对于经典的兴趣相对较少,谁还去关注那些几百年的经典呢?谁还会专门拿出时间去下工夫读那些大部头呢?
  记者:经典市场饱和,翻译难有新突破,依然不妨碍经典被反复重译。但我们发现,许多新的、世界前沿的著作,却不一定被及时翻译引进。
  陈及:经典往往是最朴实的道理、最基本的原理,是开放性的;翻译和出版经典,当然有它的作用。相对来说,今天新的著作和研究,会显得零散而具体,我们的先人早已经把大道理都说完了,后来的人,很少有开创性的,大多都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地重新论证、重新表达,或者在局部的问题上更加深入。尽管新作很少有经典那种奠基式的作品,但依旧应该多翻译,因为它和现实的生活离得更近,更具有指导意义。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那些经典中的基本理论,其实早已经融入到了现代理论之中,如《国富论》这样的书籍,它论述的是基本的原理,是最基础、最质朴的东西,后来的经济学家们,不可能离开这些理论,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还是更进一步延伸,都和这些理论有关。你很难完全抛开这些基本的东西去研究,因为那意味着否定了经济学本身的存在。所以,从发展的意义而言,译旧显然不如译新。那些新的研究、新的著作,更需要翻译的支持,它们是从经典中来说,同时也和现实直接相关,我们已经有了经典,但现在我们缺乏新的东西。
& & &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全民创投。
09:00-18:30
全民创投 版权所有&
用户反馈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不如今今非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