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幼儿园是否找到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理论存在感

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
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摆脱拖延症
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
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摆脱拖延症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成员的相互依赖只是动物原始社会功能, 这对于人类发展需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找到属于自己存在感,才逐渐摆脱动物原始的社会功能,真正的在心理上,生理上,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无论会发生什么,你在哪里,都会更容易成功,安然的存在。&&“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非常精准地表达了:这就是支撑人成长为他自己的精神母乳。&&& 有自我存在感的主体,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结构:外部爱的关系+成长性自我。这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没有前者,就没有相对健全的主体。不能回应别人: 心理是这样的——让你们也尝尝没有回应的滋味。(没有存在感的滋味)这就是人被伤害后,往往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伤害他人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摆脱拖延症&&& 存在感和拖延症: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的任何感觉,都源于神经系统对其他细胞的调控。就像微生物或者低等动物一样,神经系统对躯体的调控有两个目的,1 让各个器官协调运作。 2 让个体能尽可能的存活并且繁衍后代。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也就是脑子的出现与壮大,这种调控更加丰富,动物开始使用技能或者有战术的捕猎方法等,以及动物在择偶时候的一些仪式性的行为,都是从上面两个目的演变而来。而到了智力高度发达的人类,脑子除了处理这些问题的部分外,更多的部分开始发展出更多的用处,比如工具的使用,语言能力的发展等等。其实这些也都是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发展的。我们的精神并不是事先就存在来掌控我们的躯体的,而是作为躯体行为的指导以及对外界的处理和反映的一个器官。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是这个器的一种功能而已。现在的存在感,没有以上所说的那么深奥。大部分是由于自我存在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很好的肯定和表扬,使得自己觉得没有存在感,而有存在感的人则是受到社会重视,且受到人民尊敬,受到广泛关注,即为“存在”这种存在,简单的说,就是种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感也代表着个体(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判定行为,存在感是根据个人的世界观并与他人对比所产生的差异而在个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自身肯定(否定)的精神行为。存在感是一种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在茫茫人海中,也许你一眼就能够注意到某个人,一定是这人的身上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特别之处,就是存在感。 容易被人忽视、没有存在感,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你是否觉得自我价值得不到重视,总是无所适从,没有自信,得不到很好的肯定和表扬,觉得自己很没有存在感?你生活着,却被漠视。你深爱着,却被轻视。你参与着,却被忽视。你竭尽全力想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却感到自己越来越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孤独寂寞。存在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存活于世的自豪感,是被需要的幸福感,在职场中,存在感是获得晋升和认可的最重要通道。在情场上,存在感是男女产生吸引的首要因素。你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如何回应别人向你发出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基本。很多成年人感觉到,若对方没有回应或不及时回应,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巨大波动。幼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最新研究发现,若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七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若超过七秒,受挫感就会生出。若总是受挫,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应。严重的宅,极可能都有这样的背景。这样说,可能会让人感觉到很大压力。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来说: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很多哲学家表达过这一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放到这个故事中,其意思即,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于是存在了,因为妈妈在这一刻是存在的,孩子也有了存在感。如总是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若孩子总处于无回应的绝境,那长大后会衍生出很多有问题的沟通方式。一女子和父亲吵架,愤怒之下回到房间,将门猛力带上。父亲叩门,她就是不开,并且心里有恨恨的快感升起:你们很少回应我,让你们尝尝没有回应的感觉!她的描绘,让我瞬间理解了我的一位亲人。他不能和别人好好打招呼,别人对他说“你好”,他只是“嗯”一声,我们提醒过他多次,都没用。原来他的心理很可能是这样的——让你们也尝尝没有回应的滋味。这是报复。关于这种报复心,电影《杀死比尔》中有刻画:白眉道长给少林寺方丈打招呼,但没得到回应,而后白眉灭了少林。睚眦必报,总是因太可望获得所有人无时不可的爱与认可。幼时总是生活在无回应之绝境的人,甚至会形成这种心理:精准的回应,会让他有被瓦解感。因为,幼时总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他早已弃绝了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的回应和孤独中形成了一个脆弱自我。这个脆弱自我,只有在基本孤独偶尔有回应的状态下,才能保持一种惯性的平衡,但精准的回应,带着深切共情的理解,会瞬间穿透他的自我,唤起他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这强烈的情绪几乎要冲毁他的自我之壳。这样的人,他们都会成为如孤魂野鬼般的存在。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认知治疗会是几乎不可能。一来访者,长时间内,咨询中我说了什么,她甚至听不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精准回应的累积,她逐渐能听到我说什么。这也是因幼时严重缺乏回应,她的自我,几乎没有将他人纳入。每个人,他能共情别人,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够多且好的回应。那些安静又孤独的人,其安静即,不向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求别人回应。同样,他们也很难回应别人。一位看上去超安静的女子说,她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关心别人。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何回应。你讲话的声音如何?这也关乎回应的质量。如我自己,声音一直偏低沉,这种低沉,是在压抑自己的声音。我若压抑自己,对你的听见,一样会打折扣,因最好的回应是活生生的我遇见你。我曾见过多人,他们说话时,每句话的后几个字,音调会突然下降,变得如蚊子呻吟般难以听见,于是,和他们对话就变得太累,因你忍不住要去听到他的声音。这种回应程度,也反映了他曾获得的回应质量。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这不容易做到,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得意识到,我们那些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就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变。存在感指数 - 存在感明显&1、盘亮条顺 帅哥美女们总是轻而易举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存在感超强。 2、乐观开朗 一个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很容易获得存在感。无论在办公室、朋友圈还是其他各种场合,他们很容易成为那个活跃气氛、引导话题的人。 3、自信幽默 一个自信的人,毫无疑问一定是个充满了存在感的人。即便他有些边缘化,他的小宇宙也会自动调节,自我认同。 存在感指数 - 存在感缺乏1、少主见 没什么主见,自然个人的气场也不强大,自然很容易被忽视。 2、小声人 小声人多半是因为笨口拙言到后来演变成小声最后静默的人。他们不发出太多声音,自然存在感也比较弱。 3、爱吐槽 吐槽在日语里是日本的一种漫才,类似于中国相声里的捧哏。这就很好理解了,一唱一和的两个人里,当然是担当逗哏大任的那个人存在感更强。&&&&&&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壹心理导读: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貌似很难靠近,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选择同类时较为谨慎,宁可潜伏在人群里,也不愿把热闹当做人际交往中的衡量指标。&我刚结束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旅行,旅行途中遇到了各类的旅伴,路上又拼饭又拼床,在自然的不确定之下把自己的吃喝拉撒睡都贡献给了个陌生人,最终离别时,我划定了一些旅伴成为了挚友,而另一些人便成为了扬招的过客,鞠躬走好不送。这也许折射了我择友的标准,那些被我留下来成为朋友的人,大多是在两人相处中没有存在感的人,有时你感觉不到他们在身边,你只要照看好自己而不需要顾忌他们,他们不会在你想要独自探索的时候打扰你;总之这样的人就像空气般存在着,没有日升月起,没有潮起潮落,没有星移斗转,但是一直都在身旁。他们都不是一群喜爱主动关心他人的人,但你也并不觉得他们冷漠。当你沉默时,他们给你时间思考;当你疲倦时,他们给你空间休息;当你病倒时,他们给你适量的温暖。是的,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很节制,蕴含着英式的客套与理性。但只要你与他们开始畅聊有厚度的问题,他们总能为你的世界点亮一束光。在我看来,这远比为我端碗热汤更有意义。与他们的每场谈话都是干货,果腹又满足。女性交友之间往往很容易充斥着黏腻的情感,她们乐于把对情人的想法投射在朋友身上,渴望建立一种自我残缺而又能相互呵护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她们认为依赖彼此,关爱彼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此忽略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在旅行中尤为明显,当一个女人手不能提时,另一个女人如果伸手帮忙,她便判定对方是个好人,恨不得就此结为好闺蜜;如果对方不给予帮助,她会觉得你自私冷漠不通人情,这友谊怕是也不复存在了。但主要问题是,当你选择携带如此沉重的行李之时,你就该预估到这样的窘境和难处,你必须承担前面所做的选择而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寄希望于另一个人的帮忙。一般来说,具备独立精神的人,大多不爱抱怨,也不爱迁怒他人。他们往往与自己死磕,注重内心的感受,在每一次困境之时都自省内心,有时甚至甘之如饴。他人的温暖,适量即可,多了便是负担,没有也无所谓,自我圆满就好。这样的人貌似很难靠近,难以敞开心扉,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选择同类时较为谨慎,宁可潜伏在人群里,也不愿把热闹当做人际交往中的衡量指标。由于他们存在感低,你与他们的相处其实很轻松,他们不会是trouble maker,还能让你迅速从玻璃心中解脱出来。你如果懂得与他们的相处之道,你能发现友情存在的真正意义:灵魂共通。他们也许不够闪耀,但他们足够坚强。女人的世界里不是缺少帮助,而是缺乏坚毅与担当。而那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说不定恰是能帮你重新树立自我的好伙伴。文/无限自由的小北 测测你的自我存在感导语:你的世界,因什么而存在?人的存在感不是通过单一的载体实现,而是多个载体的集合。比如通过工作得到成就感,通过亲情得到安全感,通过爱情得到爱与被爱感,通过休闲得到轻松愉快感……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了吗?有一种人,渴望亲密关系,希望有一个亲爱的人,可以相依相伴。会一直粘着他,如果他一旦离开,好像自己的世界将分奔离析。想要时时刻刻将对方抓住,因为那样才有活着的感觉。而你呢?你的自我存在感有多强?1、我的情绪时常会一下子从非常高兴变得非常悲哀。是的——0分不是——1分2、我身边有很多人能够给我带来温暖和快乐?是的——1分不是——0分3、在多数时间中我都感到不安。是的——0分不是——1分4、你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的——1分不是——0分5、我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是的——1分不是——0分6、我对自己是这样的人感到骄傲?是的——1分不是——0分7、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你都有信心能够解决?是的——1分不是——0分8、你相信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是的——1分不是——0分9、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我?是的——0分不是——1分10、假如有一天,你遭遇了朋友的背叛,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可能是我在我不经意间伤害到了他——0分对方只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罢了——1分11、这个世界好像与我格格不入?是的——0分不是——1分(答案在图下)6-11分分数越高,你自我存在感就越强。自我存在感与很多东西有关,一开始最重要的应该是出生后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到后来安全感的产生。从测试结果来看,你有着很强的自我存在感。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份。我们存在,不会因为其他任何的否认而减弱。生命之所以精彩在于它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有苦难也有惊喜。只要你认着观察,你就发现,你在很多人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坚信,你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0-5分你的自我存在感非常弱。你常觉得自己很渺小,在这个蓝色星球上,自己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也许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对于自己,有很多不相信和不确定。内心深处的不存在感是可怕的。这种不存在会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对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表示怀疑,对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表示怀疑,仿佛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你很彷徨,如果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下面几种方法:1.每天花10分钟,找一个无人打搅的地方,闭上眼睛,从脚部开始,慢慢往上,关注一下身体的温度,血液循环的速度,心跳的节奏,呼吸的韵律,体验身体作为生命的生物体,在空间里的存在感。2、每月至少花一天时间,去公园或者到大自然中,呼吸不一样的空气,体验自己跟自然融合的愉快松弛感。3、学习跟爱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用心倾听,体验对方的感受,找到关注和被关注的温暖感。4、每个月尝试一次,不求回报地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做一件事情,并接受他/她被你帮助的感动和感谢。以此增加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意义感。5、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找到归属感和支持感。&&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摆脱拖延症&&& 存在感和拖延症: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因为我想做,所以我去做。不优秀又何妨,没有产出又何妨,没有结果又何妨,背叛了世界又何妨。只是因为我想去做,过程就让我很快乐。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只有找到存在感才能摆脱拖延症存在感和拖延症: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文/丛非从在说拖延前,我想说说我身边的一些人。经常听到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力感,感觉每天生活都很麻木和空虚,做着所有应该做的事情,得到了想得到的,也望着没得到的,但是找不到快乐,甚至找不到存在感。当我再次踏入养育我3年的高中,山东的某升学率很高的高中,见到我曾经意气风发的班主任,听他讲一个高中老师十年的心路历程,听了一堂高二级部会议,无比感慨。拖延症、无力感、神经衰弱、意义感缺失、找不到存在的价值,这些出现在这个高中老师及身边很多人身上的问题,到底是个人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时代的悲哀。他说每天总是感觉很累。除了高中真的压力大外,真的是心累。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很勤劳,每天早上早起去查早自习,上午上课或蹲在办公室,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去上课,晚上执勤晚自习,熄灯后去查寝。看似正常的生活,总感觉有些不正常。唯一不同的是,没有当年的激情和上进心了。现在看到学生犯错的时候,抄袭的时候,自习讲悄悄话的时候,能不说就不说了,自己也想明白了,人家的孩子也不好多管,发火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当年他不是这样的。他工作的第一年,我读高一。他工作的前3年,带完了我整个高中。印象中全是他狰狞的脸,对错误的零容忍。熄灯后讲话,被窝里藏着小说,桌洞里有女生的照片,这些都会引来大声责骂甚至肢体惩罚。他回忆起那段时光来的时候,他说那时候刚参加工作,对学生要求高,上进心强。现在不行了。当我问,你在为什么而工作的时候,他沉思了。刚工作的时候,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想多赚钱。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都没那么重要了,工作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教育吗?教师是园丁培养祖国花朵之类的,很显然根本不适用自己。私人生活吗?前些年结婚、生子、爱车、买房等年年有大事去奋斗,现在却没了。现在也想再找个点去奋斗,比如说换个好点的车,那个车是07年花3万买的,至今看来已经是比较烂了。但是转念一想,买个20万的还有50万的呢,还有100万的呢。如果车子只是个代步的工具,现在这个就可以满足呀。显然换个车已经不能成为他奋斗的动力。现在工作稳定,房子车子老婆孩子都有。但是生活却无比迷茫。他谈到了理想生活,谈到了想去改变。想过转行,觉得自己折腾不起了,教了十几年书了,这是唯一会的东西了,其他可能什么都干不了了。理想的生活就是有个菜园子种点菜吧,又担心生计问题无法解决。然后他升华了下就是:做什么都开始瞻前顾后。发个论文都怕人家不给发,反而把你写的东西卖给他人,你就白写了。就是这种稳定的生活里,也还是累。好多事情明知道躲不过去一定要做,还是在底线边缘拖延,拖延也就罢了,没干的时候还总是想着这个事,特别心累。自己在教育学生不要拖延,自己都做不到。我说这是内耗,让人憔悴。你要付出至少三倍的精力来完成这件事:惦记这个事的精力,推着自己做的精力,事情本身所消耗的精力。他默默的认可的时候,我又说:因为你的心不在这。他说,每天的生活最快乐的就是等着下午4点钟可以出来打打球。从早上走进办公室开始,就开始盼望下午4点的到来。其实是发泄下情绪吧。总是压着一股莫名的情绪,在办公室里呆一会儿就要出来透透气,憋得难受。上网不用半小时就受不了,手机从来也没有联网,功能都不会用也不想用。心的确不在工作上了。心不在这。那在哪呢?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这不仅是他的困惑,也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困惑。当工作和生活成为了一种任务的时候,我们机械的去完成,心,却不在了。心不在焉,拖拖拉拉,没有激情,没有存在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依然每天很勤劳,做该做的事情,接送孩子上下学,完成该完成的工作量。但是这些更像是成为了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执行一个活着的程序,跟自己却没有一点关系。在他的世界里,成为一个老师是好的,这意味着稳定,是父母和长辈无数次教育过的。他也认同,不愿意转行就是不愿意失去这份稳定。然而他真的热爱教育事业吗?答案是否定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要拼名次,拼升学率,找学生谈话为什么成绩这么差,有人能真的热爱这个事业吗?我说这些只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情。那你有想做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吗?他说有时候想写点东西,因为是语文老师,还是比较想写写东西。很多东西一过脑子热一下,真要写的时候又不想写了,静不下来。我并不同意他的说法,我和他交流了我看到的他的规条:写文章是没用的,又发表不了,带不来任何的价值,所以不想做。更深的规条就是:如果付出产生不了实际的价值,那就不要付出。做事情如果不实用还要去做,就挺浪费的。我感到的悲哀就是,想做不想做并不重要,有没有用能不能有实际产出才是重要的。我们的心只会放到我们想做的事情上,但是想做什么却渐渐不知道了。只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我们的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好的和对的,却没有教会我们什么是想做的和适合做的。当你不热爱这个事业,不热爱你的生活,又觉得应该做这些的时候,你就只能强迫你的肉体去做了,而你的心并不会被你使唤,跟着强迫过来。于是憔悴。憔悴感就源于身心分离。你的心不在这,你的身体必须在这,你就会感到很累。不仅是你要付出3倍的精力去完成它,更是你失去了支持你去做的源动力。你不是在支配你的身体在做,而是强迫你的身体去做。你用非常大的规条,用很多“应该”和“责任”强迫了自己这么去做。你的心说“不喜欢”,你的脑在说“要去做”。分离严重了就会导致抑郁。无法应对这种身心分离的焦虑,就会选择逃避。把心藏起来,假装它不会说话,于是就只听大脑里的声音“这些是你的责任,这些是你应该做的”。于是拖延就成了比较保护自己的一个选择了。心虽然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还是会挣扎下,至少阻止下你做不想做的事。对于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如何不拖延呢?除非脑子烧坏了。这也是拖延的积极意义,如果积极去做了所有你的心不想做但你的脑子强迫你做的事情,你就会彻底的把心忘掉,在事情做完后陷入更加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就说到了生活推动力。推动你生活的,是“你想去做”,还是“你应该去做”。前者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弱,以至于你难以识别。后者的声音是那么强大,以至于都内化为了一种习惯。可能很多人并不同意,他们会说,不想拖延,因为他们是真的想优秀,真的想做好。我听到的背后的规条却是:我应该做好,我必须优秀。不是这个事情本身我喜不喜欢,而是做好了这个事情我知道我应该做好。当“应该”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人就放弃了存在感,放弃了喜悦和快乐。因为控制我们生活的不是自己的心,而是强大的规条。你会问,有办法破吗?除非你放弃那种安全感。那种规条是那么根深蹄固,以至于自己都那么认同。因为社会就是这么教我们的,家庭就是这么教我们的:你应该奋斗,你应该优秀,你应该节约,你应该做大家都认为对的和好的事情。你说,是啊,人活着不就是这样吗?我只是想说,问问你的内心:你真的是想这样吗?还是你觉得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这样。我陪着他听完了一个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总结会,是所有高二同学都参加的在操场的会议。级部主任采取了10年前就对我们那一级使用的方法:宣布了本次期中考试的结果,前15名分别是某某某。数学最高分是某某多少分,英语最高分是某某多少分。然后宣布了进步大的同学,某某从多少名前进到了多少名,进步了几个名次,然后上台颁发奖状。级部主任接着又开始:班里前25名有希望考上二本学校,前10名有希望考上一本学校甚至重点。整个会议都在围绕着如何提高成绩及成绩有多重要。依稀记得,我在这里读高中的日子,无比渴望被念到名字,也非常想上台领个奖状,更很羡慕那些可以被提到的同学,也默默为获得老师和校长的认同而奋斗过。我就是这么被他们内化的,放弃了所有的兴趣爱好,只为获得他人的羡慕和认同而选择了他们认为对的价值观:学习是唯一重要的事情,选择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去做:好好学习。于是我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想做的是什么,我只知道了什么是该做的。幸运的是,当我遇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不仅我发现我可以有自己所爱,更发现其实心理学渐渐带我打破了那些篱笆,越来越去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再去听那些大脑里的规条,于是我渐渐学会了跟自己说:因为我想做,所以我去做。不优秀又何妨,没有产出又何妨,没有结果又何妨,背叛了世界又何妨。只是因为我想去做,过程就让我很快乐。&& &&不存在感——最可怕的痛苦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婴儿最初具有全能控制感,认为母亲和世界与自己混然一体(这是成人的解释,婴儿其实并不理解有母亲和世界的存在),如果母亲足够好,婴儿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满足,并通过母亲的及时反应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然而,如果母亲的照料有太多不及时的时候,这时候婴儿就把“不及时来哺乳”的乳房视为坏客体,并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婴儿的焦虑,尚未有确定的理论解释从何而来,经常称之为死本能)通过击打、撕咬等攻击性行为投射给坏客体。这时候,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抱持住婴儿的焦虑,将其化解。或者,至少是化解一部分,譬如婴儿投射给母亲的焦虑是10分,这也唤起了母亲的不满,但母亲因自己内心是充盈着爱的,这样的内心令她部分化解了这焦虑,等她再将自己的感受反弹给婴儿时,其焦虑已降到了2-3分。更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投射的是焦虑,但母亲经过自己的内心加工后,还给婴儿的是爱与包容,那么婴儿的内心就被转换了。  如果母亲没有抱持住这份焦虑,甚至反而攻击婴儿,婴儿就会感觉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离破碎。例如,婴儿投射给妈妈的焦虑是10分,但妈妈自己的内心也是极度焦虑的,结果她的焦虑成了一个放大器,将这份焦虑放大到了50分,然后再反弹给婴儿。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咬了妈妈乳头一下,妈妈暴跳如雷,她扇了婴儿一耳光,甚至将婴儿重重地摔在地上。  如此一来,婴儿自己的焦虑没有被抱持,反而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他会形成“假自我”。所谓“假自我”,是婴儿在应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时形成的东西。  本来,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有了一种感觉,他将此投射给妈妈,并得到了妈妈的抱持,这时,围绕着婴儿自己本有的感觉所形成的即真自我。现在,糟糕的情形发生了,婴儿的本有感觉要埋藏起来,相反他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面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而围绕着妈妈的感受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即是假自我。简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婴儿自己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妈妈为中心的。  可以说,假自我是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对真自我的防御。全能控制感得到足够的满足,是婴儿今后放弃全能控制感,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基础。但假如这一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一个人可能会在童年时压抑这一需要,但长大后会在恋爱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这种满足,他会要求恋人或其他人满足自己的全能控制感的需要,这种表现就是永远是他说了算,而这对别人来说是噩梦,他们会想离开他,那时他就要重新面对自己破碎的存在感。  妈妈的脸是与婴儿互动的关键。婴儿通过母亲的脸(也包括母亲的其他肢体语言)来认识自己,这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被称为“镜映(mirror)”,意思是就像我们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的相貌一样。如果婴儿看到母亲温柔关切的笑容,婴儿对自我的印象也是温柔美好的,认为自己值得爱和尊重。最可怕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冷漠,不予以回应,此时婴儿无法内化自我,我猜想这就是我自己内在最恐惧的来源。成年人的需要很难被抱持  以前,我经常出现一种梦魇,就是在梦中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间坠落,下面是无底深渊。现在可以比较好的理解梦的含义,这种梦魇描述的是失去抱持的感受。抱持让婴儿感觉自己在焦虑时会被抱住而不是跌落,抛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下地狱,而不是上地狱。焦虑时失去抱持的感受,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坠入地狱般的感受。  为了逃避这种破碎的不存在感,我会有种种一大堆向外抓的执著行为。因当我与外界接触,即向外投射时,有一个清晰的“我”,比如吃饭的我、看电影的我、写文章的我、购物的我等,这一连串的“我”组成一个看起来相对完整的“假自我”。  太多时候,我们对某些东西执著到可怕的份上,绝对不想改变,因为这些东西对自己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而是“我”。  譬如,一个小学生非要穿名牌,因为“穿名牌的我”这个假自我看起来相当不错。  也有很多时候,假自我并不怎么优越,但我们也会无比执著。因为这些不怎么优越的东西也是我,如果没有了它们我就得面对破碎的不存在感,所以我们一样会对其执著。  特别是痛苦的时候,投射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内在有一个痛苦产生,将其投射给别人,自己的痛苦就变成关系里中的痛苦,此时的我,是一个清晰的“冲突而痛苦的我”。尤其是幻想这个人应该抱持自己时(这个人经常是亲密伴侣或者某个权威人物),投射会越加激烈,发展成各种攻击行为。  极端的例子是电影《蝙蝠侠·暗黑骑士》中的小丑,不断升级对蝙蝠侠的攻击,他这样做的深层动力是幻想蝙蝠侠能抱持他,但蝙蝠侠并非佛陀,无法抱持小丑的行为,相反对小丑心生仇恨。  婴儿可以渴望母亲抱持自己的攻击,而且经常会实现。但力量强大的成年人渴求别人抱持自己的攻击,这就是一种幻想,则经常造成人际关系的灾难。比如我的一个亲戚,他一次想我帮忙修理电脑,但他表达出来是否定的方式:“你一个大学生难道还不会修电脑?”。如果亲人问他,要不要一起吃饭,他会说:“我难道不吃饭吗?”他基本没有朋友,非常孤独。 在亲密关系里,童年没有得到抱持的痛苦,几乎势必会推动自己把对爱的渴求通过“否定、攻击对方”的形式展现。恋爱初期对方尚可接受,最后被攻击者真的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糟糕透顶,于是关系结束,但关系结束一定是攻击者最不愿接受的,就好像再一次遭受母亲的抛弃。  倒置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也会通过攻击孩子,渴望得到抱持。妈妈曾经在电话里告诉我,她每次打电话向我抱怨,都觉得我可能会否定她,结果是每次我都没有否定她,只是中立地听她讲讲,有时候鼓励一下。她感受到从所未有的包容,非常感动。这种包容让妈妈有底气,有勇气去逐步面对人生的真相。我始终坚定地告诉她,攻击不是爱,你和我是独立的个体,我不能为你的感受负责任,但我是你的女儿,我承认自己爱你,所以会尽量抱持你的攻击与痛苦的情绪。  把痛苦向外投射,我感受到是在回避“不存在(或者被撕裂)”的根本性恐惧。当我有责怪某个人或者外界环境还不够好的念头时,尚且有个“痛苦的假自我”存在。当尝试停止投射,单纯的向内看,这种感受是一生中最可怕的。漫无边际的不存在感,完全触碰不到自己,好像掉入无底深渊,此时很想去责怪爱人某某地方做得不够好,将痛苦投射出去,如同救命稻草会把我从地狱中捞起。但事实是,一切向外的投射皆虚幻,我无能为力,只能这样停驻,抱持这根本的痛苦,哪怕多一秒钟,就是进步。  抱持过后,我似乎什么也没做,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世界对我而言更真实了。&&&&“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非常精准地表达了:这就是支撑人成长为他自己的精神母乳。&&& 有自我存在感的主体,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结构:外部爱的关系+成长性自我。这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没有前者,就没有相对健全的主体。&&& (二)自我的早期受损&&& 精神母乳相对婴儿,犹如生物的雨露。对人这一高级生物,精神母乳便是人性格健全的基因,是人精神生命的雨露。&&& 探索神经症患者的人格,发现上述“关键词”所指的自我存在,他们是严重缺乏的。这不能不说,他们自我的丧失,是源自弱小生命时短缺了精神母乳,就像干旱中的幼苗,不知其命运会咋样,但心灵一定是饥渴地期盼雨露。所谓“没长大”的种种幼稚表现,是人的情感自我停滞在了幼时,但那不是我们常说的“不想长大”,而是“缺奶”的症候。&&& 那么,人早期若短缺精神母乳,他吸纳的是什么呢?幼儿的经历真能决定人的自我、人的命运吗?&&& 俗语“从小看大3岁知老”已强调了心理学“童年决定论”的正确。稍作解释:0-3岁的幼儿,没有逻辑思维也没有语言能力,全凭感觉“复制”那时所触目的印象。那时通过触和目,体验到怎样的客体形象,会深深刻在人的感觉记忆里。那些感觉印象也成了自己无法选择的“自我形象”。因此,对人的成长来说,那时抚养人的话语内容不要紧(因不可能记住你说过什么),而非语言的情感链接和情感态度至关重要(因记得你的善恶形象)。&&&& 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童年自体客体的失落,是心理阴影的根源,失落的客体是留在主体的无意识中。结果自我认同了失落的客体,它自己变成了“被放弃客体的影子”,成为其中空身份,并成为冷酷超我迫害的目标。在抑郁症和强迫症那里可以感到,他们被某种神秘的价值力量所强迫、所控制。那个神秘力量就是过强的冷酷超我。&&&& 举例:前面提到的W建筑师,他在3岁时父亲意外离世,一直跟性格躁郁的单亲母亲长大。这样的丧亲事件和母亲的性格,已经对孩子“爱的关系”就是一个重创,更糟的是,W小学时酷爱画漫画,但被母亲视为“无用”,并要求他学习他不喜欢的奥数。中学阶段,母亲好歹劝他学工科,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专家”,苦口婆心说这既是母亲的心愿也是他父亲的遗愿……成年之后,W经常做被追赶的梦:被一群老虎追赶,或是被黑衣人追赶。他患抑郁症期间,常做同样一个梦:徒步在无尽头的沙漠中,感觉到无助和绝望,或是漂泊在没人烟的荒野草原,恐惧地孤零零地哭喊,常常哭醒过来。&&& W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一种“自我价值感在早期被重创”的反映。幼儿的他本可以建立起的“成长性自我”,却是活生生被父母的“心愿”篡改了。像所有早期缺失精神母乳的孩子,他吸纳的不是成长所需的精神母乳,而是失去父爱的伤心泪水,是母亲散发的躁郁情绪,以及母亲如山一般的理想使命。&&& 如果说,梦是人心灵的演绎,那W常做的梦则反映了他内心可怕的“专制”自我:梦里的老虎可隐喻迫害自我的母亲以及母亲的苛求;黑衣人可隐喻负情感以及对愤怒情感的压抑。(在此,不对W个案及梦做详解)主要想指出,在W的情感世界,那些爱恨情愁的自我,被代表严肃的父母理想的“空影子”层层遮盖,“空影子”作为他主体的良心或道德自我,驱策着自己成长并走向了“成功”。&&& 不过,从人沦为无情绪、无动力的角度看,凡不能因成就而获得自我骄傲、自我欣慰的成功,都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自我被那些伟大的“空影子”理想成功的杀死了。那样的成功,是失败的成功。&&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力 社会认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