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 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验都不靠谱吗?为什么

推荐到广播
11371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软软(?o? o?)?)
(爱吃面包的?)
(卡卡罗特)
(动我男神宫外孕)
第三方登录:科研立命,读书立身
&img src=&/e6ba3bddedeac_b.pn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e6ba3bddedeac_r.png&&
高度近视吧
高度近视吧
除了细胞之间会有细胞膜细胞壁之间会阻隔细胞之外,对于大多数细胞来说会“接触抑制”,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多层细胞生长,并且也不会融合。
除了细胞之间会有细胞膜细胞壁之间会阻隔细胞之外,对于大多数细胞来说会“接触抑制”,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多层细胞生长,并且也不会融合。
喝红茶吧,日本的最新研究表明红茶中的茶黄素可以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其主要机制在于抑制了破骨细胞(吸收骨质的细胞)的功能。该结果发表在著名科学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28。内容详见下文:&br&&img src=&/f1e359f6c21deebe2608bdcc716a0dc6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f1e359f6c21deebe2608bdcc716a0dc6_r.jpg&&
喝红茶吧,日本的最新研究表明红茶中的茶黄素可以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其主要机制在于抑制了破骨细胞(吸收骨质的细胞)的功能。该结果发表在著名科学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28。内容详见下文:
您的理解可以通过这个比方解释:如果一个人出了车祸,丧失了意识成了植物人,那他还是生命吗?肯定的。生命的定义更多的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以电和金属为基础的电路。&br&每个生命系统必须能够(i)在环境中存在的物质生成其组成成分;(ii)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化成不同的工作形式;(iii)催化生命活动所需的多种化学反应;(iv)通过信息控制生物合成和其它生命过程,保证它的真正再合成;(v)以通过外在环境交换的形式精确控制的方式隔离自己; (vi)尽管环境改变,也能够以维持动态组织的形式控制活动;最后(vii)要能够自我复制。
您的理解可以通过这个比方解释:如果一个人出了车祸,丧失了意识成了植物人,那他还是生命吗?肯定的。生命的定义更多的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以电和金属为基础的电路。每个生命系统必须能够(i)在环境中存在的物质生成其组成成分;(ii)从它所处的环…
1 路由器、打印机等产生的是少量的电磁波&br&2 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能量小,不等同于各种“射线”的&br&3 目前科学研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由电器产生的电磁场会对人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1 路由器、打印机等产生的是少量的电磁波2 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能量小,不等同于各种“射线”的3 目前科学研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由电器产生的电磁场会对人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img src=&/27e45bd6e4cc634b45b1cfcdb63985b6_b.jpg& data-rawwidth=&1290&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0& data-original=&/27e45bd6e4cc634b45b1cfcdb63985b6_r.jpg&&
我们实验室一个硕士生,导师交代由我负责指导。在她实验开题以及实验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予帮助,她的实验做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后来,我觉得她可以继续往下做下去,这样的话就比较完整。当我跟她说要继续往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时,她却不情愿,理由是她的毕业内容够了。她总觉得,我帮助她是天经地义。就算后续的实验,她算无情的帮助,这难道不可以吗?这样的人,令我太心寒了!!&br&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本来就是应该的,况且我真是老妈子式的帮助啊,从开题报告的撰写,开题PPT的制作,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具体操作,那都是我全程式的一点一滴地帮助指导啊!!&br&想想,真心寒!!&br&&br&遇到这样的人,要么远离,要么以其人之道还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实验室一个硕士生,导师交代由我负责指导。在她实验开题以及实验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予帮助,她的实验做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后来,我觉得她可以继续往下做下去,这样的话就比较完整。当我跟她说要继续往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时,她却不情愿,理由是她的…
&b&&i&&u&至今任何一项研究也无法十分肯定说明小功率的电磁辐射是否有害,甚至有益与身体健康。&/u&&/i&目前市面经过美国FDA认证,利用电磁场进行疾病的辅助治疗的仪器也很多,如一些骨骼疾病。但是也不能排出一些个体确实对电磁辐射敏感,影响到身体健康。这样的反应可以称之为&电磁辐射超敏反应&。&/b&&br&&br&”&b&&u&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的特点是因个体而异的多种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当然是真实的,并且其严重程度可有很大差别。&/u&&/b&无论其原因如何,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对受影响的个体而言可以是一个使人丧失能力的问题。电磁辐射超敏反应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没有科学根据将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症状与电磁场暴露联系在一起。此外,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不是医学诊断,也不明确它是否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WHO&br&&br&具体相关知识,可参考WHO网站相关介绍:&a href=&///?target=http%3A//www.who.int/peh-emf/publications/facts/fs296_zh/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O | 电磁场与公共卫生&i class=&icon-external&&&/i&&/a&
(文本为超链接,点击可进入WHO网站)。现摘出要点如下,同大家分享:&br&&br&电磁辐射超敏反应&p&随着社会工业化和技术革命继续,在电磁场源的数量和多样性方面已有空前增加。这些源包括与计算机、移动电话及其基站有关的视频显示单位。虽然这些装置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安全和更便利,但是伴随它们而来的是对其电磁场发射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的关切。&/p&&p&一段时间许多个人报告了他们认为与电磁场暴露有关的多种健康问题。虽然一些个体报告轻度症状并作出反应,尽可能避免这些磁场,但是其它人受到严重影响,以致停止工作和改变其全部生活方式。这种普遍认为对电磁场的敏感性一般叫做“&b&电磁辐射超敏反应&/b&”。&/p&&p&本实况报道描述关于这种状况的已知知识和提供信息以帮助有此类症状的人。提供的信息以世卫组织一期电磁波过敏症讲习班(2004年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电磁场与非特异性健康症状国际会议(COST244bis,1998年)、欧洲委员会报告(Bergqvist和Vogel, 1997年)以及最近的文献述评为基础。&/p&什么是电磁辐射超敏反应?&p&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的特征是多种非特异性症状,可归因于电磁场暴露使个人遭受痛苦。这些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症状(发红、刺痛感和烧灼感)以及神经衰弱和植物性症状(疲乏、劳累、不专心、眩晕、恶心、心悸和消化障碍)。大量症状聚集并不是任何公认综合症的一部分。&/p&&p&电磁辐射超敏反应酷似多种化学物质过敏症,与化学物质低量环境暴露有关的另一种病症。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和多种化学物质过敏症的特点均为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缺乏明显的毒理学或生理学基础或独立的验证。用于对环境因素过敏的较一般名称为突发性环境不相容性,源自世卫组织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1996年在柏林举办的一期讲习班。突发性环境不相容性是一个描述词,没有任何化学病因学、免疫过敏症或电磁场易感性的含意。突发性环境不相容性纳入许多病症,它们都有对人们产生不利影响的医学不能解释的相似非特异性症状。但是,鉴于电磁辐射超敏反应这一术语已普遍使用,此处将继续使用这一术语。&/p&患病率&p&对于一般人口中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的患病率已有一系列非常广泛的估计数。一项职业医学中心调查估计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为每百万人口几人。但是,一项自助团体调查产生高得多的估计数。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约10%的报告病例被认为是严重病例。&/p&&p&在电磁辐射超敏反应患病率和报告症状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地域差异。在瑞典、德国和丹麦报告的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发病率比英国、奥地利和法国高。视频显示单位相关的症状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比较普遍,并且它们比欧洲其它地方更常见地与皮肤病症有关。与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所报告的相类似的症状在一般人口中是常见的。&/p&关于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的研究&p&已开展若干研究,那里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暴露于它们将其症状原因所归因的相似电磁场。目的是在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诱发症状。&/p&&p&大多数研究表明,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不能比非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更准确地发现电磁场暴露。精心控制和开展的双盲研究已显示症状与电磁场暴露无关。&/p&&p&有人表示,某些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个体感受的症状可由与电磁场无关的环境因素引起。例子可包括荧光灯的“闪烁”,强烈刺眼的光和视频显示单位的其它视觉问题,以及电脑工作站的人机工程设计不佳。可起作用的其它因素包括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的室内空气质量差或压力。&/p&&p&还有一些指征表明,这些症状可能由预先存在的精神病症以及作为担忧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健康效应的结果的应激反应引起,而不是电磁场暴露本身。&/p&结论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的特点是因个体而异的多种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当然是真实的,并且其严重程度可有很大差别。无论其原因如何,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对受影响的个体而言可以是一个使人丧失能力的问题。电磁辐射超敏反应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没有科学根据将电磁辐射超敏反应症状与电磁场暴露联系在一起。此外,电磁辐射超敏反应不是医学诊断,也不明确它是否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
至今任何一项研究也无法十分肯定说明小功率的电磁辐射是否有害,甚至有益与身体健康。目前市面经过美国FDA认证,利用电磁场进行疾病的辅助治疗的仪器也很多,如一些骨骼疾病。但是也不能排出一些个体确实对电磁辐射敏感,影响到身体健康。这样的反应可以称…
WiFi的工作频率和微波炉相似,使用位置却与人更加接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WiFi会像使用微波炉烘烤食物一样把自己的身体烤熟的想法。这种想法忽视了两个因素: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发射功率比微波炉小得多,小于100毫瓦;而且它发出的电磁波并非只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传播,而是向四面发散的。人体即使吸收,也是一小部分,而且是100毫瓦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必要产生过分的担忧。&br&&br&在实际环境中,往往有多个无线局域网发射设备同时工作,这些产生的电磁场会相互叠加。尽管每个部分都不大,但是在一些特殊点叠加后的总量可能会很大。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根据信号强弱选择网络接入点;减少非必要的 接入点 个数,尽量减少在同一狭小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个数。如果不能压缩这些发射设备的数量,则应该尽量限制在发射设备密级区域过长时间的停留。个人使用这些设备时,尽量使它们远离人体。例如,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无线连接时,如果 条件允许,还是把它放在桌上而不是膝盖上为好。
WiFi的工作频率和微波炉相似,使用位置却与人更加接近,所以很多人会认为WiFi会像使用微波炉烘烤食物一样把自己的身体烤熟的想法。这种想法忽视了两个因素: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发射功率比微波炉小得多,小于100毫瓦;而且它发出的电磁波并非只在一个封闭的空…
&ol&&li&方便,免去带水杯痛苦&br&&/li&&li&救急,防止身体脱水带来的身体不适&/li&&li&如果想通过喝矿泉水补充身体所需矿物质,那真还不如家里水龙头里面的水&/li&&li&现在是商业化社会了,水的商业化在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补充些科学知识,避免商家的一些不良推销手段蒙蔽了你的双眼&/li&&/ol&
方便,免去带水杯痛苦救急,防止身体脱水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果想通过喝矿泉水补充身体所需矿物质,那真还不如家里水龙头里面的水现在是商业化社会了,水的商业化在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补充些科学知识,避免商家的一些不良推销手段蒙蔽了你的双眼
说绝大多数不靠谱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只能说每个实验室的方法、材料、人员操作等诸多原因都是生物实验不好重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其它实验室无法重复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说明就是造假。如果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不靠谱,那么我们人类这些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的进步从何而来?!
说绝大多数不靠谱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只能说每个实验室的方法、材料、人员操作等诸多原因都是生物实验不好重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其它实验室无法重复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说明就是造假。如果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不靠谱,那么我们人类这些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99.99% 的生物学实验都不靠谱吗?为什么?
【猪小宝的回答(151票)】:
99.99% 有些过于夸张,但是大多数都不靠谱的这个结论还是正确的。
这个说法的来源,我猜可能是这篇时代周刊的报道 。
关于这个问题,推荐同人于野老师的这篇博文 。
摘录关键的几段如下:
说这句话的人叫 John P.A. Ioannidis,他去年斯坦福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主任。Ioannidis 说,“. 他攻击的不仅仅是营养学,而是整个医学研究。2005年,Ioannidis 发表两篇论文,证明大部分医学研究都是错的。这两篇论文在医学界被引用好几百次,但是没有人说他这个看似无比偏激的结论是错的。甚至没人表示惊讶。所有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秘密: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
科学新闻常常教育我们要用现代医学的常识去反驳民间偏方,用科学家的论文去反驳普通人的常识,再用欧美科学家的论文去反驳中国科学家的论文。然而现在 Ioannidis 说欧美科学家的论文其实也不可靠。而且错误率是90%?民间偏方没准还比这个好点。所以以上这几篇报道大概也有点标题党,我们必须看看 Ioannidis 到底说了什么。
光玩数学当然不行,批评现实得有真实证据。这正是Ioannidis另一篇论文干的事情,。没有人能把所有医学论文都研究一遍,所以他的做法相当具有戏剧性:他只看年间发表在顶级临床医学期刊上的顶级论文,入选标准是被引用超过1000次。符合这个标准的论文一共有49篇,其中45篇声称发现了某种有效的药物或者疗法。
我们都知道科学结果必须都是可重复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科学结果真的被人重复过。这45篇论文虽然都被引用了千次以上,其中只有34篇被重复检验过。
而后人检验的结果是其中7篇的结论错误。比如有一篇论文说维生素E对降低男子冠心病风险有好处,有一篇论文说维生素E对降低女子冠心病风险有好处,而后来的大规模随机实验则证明维生素E对降低冠心病风险根本没好处。另有7篇论文被发现是夸大了有效性。也就是说34篇经过检验的论文中的14篇(41%),被发现结论有问题。这45篇最权威的论文中只有20篇接受了并抗过了时间的考验。
顶级论文尚且如此,一般论文又能怎么样呢?真有90%都不可靠么?我从未发现 Ioannidis 说过“90%的医学研究都错了”这句话,时代周刊的报道的确是标题党。
Ioannidis 说的不是90%,而是432分之431。没有人能彻查所有医学论文,所以 Ioannidis 的做法是选择一个热门领域,彻查这个领域内所有的论文。这个领域是研究男女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不同,是不是因为基因的影响。在,Ioannidis 与合作者找到这个领域的所有77篇论文,然后逐篇分析这些论文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足够严谨。这些论文一共提出了432个论断,其中只有60个论断可以称得上是方法严谨。而这60个拿的出手的论断中,曾经被其它研究至少重复验证了两次的,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对正确科学论断的要求是方法严谨,结果至少经过两次检验,那么这个领域的合格率只有1/432。如果我们放宽要求,只要一篇论文不被证明是错的,就算它是好论文,那么发表在最权威期刊上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医学论文中,有7/45是坏论文。
这个事情,其实说白了,大众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有着很深的误解。科学并不是神圣的,也不是永远正确的,更不是灵丹妙药。科学家都是人,都会犯错误,科学的发展就是试错的过程,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等等,现在看来都有着各种错误。总体来说,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错误和不靠谱作为前提,说是铺路石也好,说是炮灰也好,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或者,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世界顶级名校出的成果、参与者都是博士或者在读博士生、砸了这么多钱、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在柳叶刀或者新英格兰或者CNS上的这些结论,尚且如此不靠谱。反观张悟本之流、微博大V们的那些言之凿凿的结论和说法,你仔细想想,有没有相信的价值?
借用一下同人于野老师的结论:
把学术论文的结论推广到真实世界的真理,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不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科学的野心其实比公众设想的小。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科学才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很多论文不严谨,甚至很多都是错的,这并不表明科学中没有正确答案,它只是表明得到和判断正确答案并不简单。补充:看了大家的评论和回答,再补充几句。
我们讨论的是“靠谱”与否,而不是“正确”与否。不靠谱的东西完全有可能是正确的。借用《醉汉的脚步》一书中的一个例子:
有人靠一张尾号为48的彩票中了西班牙全国大乐透,他兴奋的谈论自己得奖的秘诀,“我连着7个晚上都梦到了数字7,而7乘以7等于48”。在这个例子里,结论是“48会中大奖”,无疑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结论“靠谱”吗?
而反过来,靠谱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比如这个例子:
某农场主每天七点都去喂鸡,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一直都是如此。于是,一位鸡科学家说,我通过大量的观察和重复验证,得出了结论:我们每天七点有饭吃,所以明天七点肯定也是如此。结果第二天七点,农场主来了,把鸡们都拉出来宰杀了……这个例子里的结论是靠谱的,但是很可惜,也很残忍,这个结论不是正确的。
我们不能说,因为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所以不管它怎么来的,不管它的来源是不是靠谱,我们都认为它是科学的。如果只追求正确的结果,而不关心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的话,那科学和中医、占星、占卜都没有什么区别了。某些领域的某些科学方法的可靠概率可能还比不过占卜呢,但是,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科研论文的意思是,论文的作者认为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至于读者怎么认为,那需要读者自己来判断。读者不可能自己做实验重复,只能根据其它的一些情况来判断,类似于你判断某个产品的广告是不是可信,比如是不是其它科学家也这么认为、这个作者是不是有名、这个作者还有其它什么成就等等。通常,大家都认为,国内期刊不能信,国际一般的期刊凑合,国际顶级期刊比较靠谱。现在,Ioannidis和其他人告诉大家,咱们都想错了,不光一般的期刊不行,国际顶级的也不太靠谱。仅仅是这个区别而已。
【talich的回答(55票)】:
引了同人于野老师的文章,说,“我从未发现 Ioannidis 说过“90%的医学研究都错了”这句话,时代周刊的报道的确是标题党。”
同人于野老师也提到 Ioannidis 在 2005 年,发了两篇影响力巨大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叫 “为什么大部分发表的研究发现都是错的(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1]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跟时代周刊的没有本质区别。Ioannidis 不是标题党,为什么时代周刊是?
这种题目在医学文献中很常见,比如 Scott Kern 在 Cancer Research 上的这篇:Why Your New Cancer Biomarker May Never Work。[2] 其中摘要第一句就是,只有不到 1% 的 biomarker 结果最后被用于临床(这句其实就更有回旋余地,因为不能被用于临床,有可能并不是发现不对,而是有其他原因,比如 biomarker 不易直接检测,或有了更好的替代物)。
回来说正事。
2006 年,Duke 大学的一帮人研究发明了一个根据患者肿瘤的基因特征有针对性的治疗肺癌的疗法,研究成果首发在 Nature Medicine 上,后来,相关的一系列成果,共有 40 篇论文,涉及 160 余名作者。
这个结果显然有极强的实用价值。于是,Duke 大学为此成立了一个公司,开始收病人治病。
没成想,到 2010 年,有一个业内杂志曝料说,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 Anil Potti 涉嫌简历造假。
于是大家开始回头再来看这项研究,发现早在数年前,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两名生物信息学专家开始跟 Potti 吵架,就在这一年,还在 The Ann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上发表了篇文章 Deriving chemosensitivity from cell lines [3],指出了 Potti 领衔的研究中一些匪夷所思的细节问题,并和 Potti 等人在杂志上打了一场嘴仗。
再细查下去,发现 Potti 等人的结果根本就不可复制,他们的治疗方法根本帮不到病人。到最后,40 余篇文章中有 2/3 被召回,Potti 也被解职。而到这个公司接受治疗却早早去逝的病人的家属,也开始找律师打官司。
所以说,Ioannidis 不是标题党,不仅仅在于他的题目很惊悚,也在于,他研究的目题,也是对科学界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就是所谓的科学结果的 validation。因为,最终,这些结果是要被用的,不管是基于此研究作进一步的研究,还是开发一个实际药物或治疗检测方法。如果说,科研成果的可复制性不强,那对于整个医学界都是巨大的问题:大家都会浪费大量的钱在无用的研究上,最终会影响公众对医学研究的信任,对其的支持,医药公司也会降低其投入,受害者是所有人。
造成科学成果可复制性低的原因很多。Ioannidis 自己的总结,大约有
偏门领域样本点少待检假设过多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上有过多可以微调的地方钱,私利参与团队过多
除此之外,别的作者也提出一些旁的原因,但基本上,还就可以分成是客观的原因(上面提到的偏门领域和小样本),技术的原因(过多假设检验和分析上的处理不当),和主观的原因(钱,个人原因,和团队)。
像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对于偏门领域或者钱少,而样本点少(很多早期的小规模试验都是如此),实验的随机性是无法控制的,结果的 false-positive 率也自然会高。
而一般人对 Ioannidis 的这种研究的第一个反应可能都是这里面人为的主观因素很大。以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因素的确存在,也不可避免的有很大影响。当我看到几十乃至上百个作者都是 equal contribution 的文章,总是本能的心存戒备。而做大项目时,这么多钱投进去,势必要能及时的产生“有影响力”的结果。
比如,前些日子,NHGRI 花了五年一亿多美元支持的 ENCODE 项目 [4],在同一时间多个重要期刊发出相关“重大”发现,就有政治作秀的嫌疑:作为一个小院,不会像癌症所(NCI)这样是雷打不动的大头,与其说把钱打散做小项目,不如集中力量出个重磅发现,给出钱的政客们一个交待,保证经费稳定。比如 NHGRI 在 1990 年代,就曾全力支持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也是这个道理。ENCODE 很难重现辉煌,就要在其它方面运作,从媒体的角度把重要性拔高。
但这种人为的因素,具体影响有多大,很难量化。大部分研究人员不会去主动作伪,只是,的确因为人为的因素,有自觉不自觉的对实验向有利结果进行选择的倾向。而这个,很多时候是因为研究人员自己不太懂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所以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也就很不在意。所以,技术上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这一点,尤其在新的技术出现时表现的尤其明显。比如,高通量的生物数据是最近二十年才兴起的,而大部分家的专业训练没有此内容,他们对如何处理这样的数据也是缺少专业知识,基本凭感觉的。换句话说,以我对很多生物学家的接触,他们在统计方面的专业水平都无法让他们能成功的故意在数据分析上造假。
比如,NIH 的 A. Dupuy 和 R. M. Simon 在 2007 年于 J Natl Cancer Inst 上发表 Critical review of published microarray studies for cancer outcome and guidelines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porting 的经典文章 [5],分析了 2004 年发表的几十篇基于微阵列技术的生物发现文章,结果有足够细节的 42 篇文章中,发现有一半有至少一个重要的统计分析错误。既然这些错误都堂而皇之的放在文中发表,就说明作者自己不认为这样做有问题,而评审人也不认为这里存在问题。
负责 Duke 事件调查的 Gilbert Omenn 就评论说,这件事让人忧心的,是这么多文章都能成功发表,没有评审者对其统计方法进行过质疑 [6]。
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止在生物研究上。
JP Simmons 等人在 2011 年于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False-Positive Psychology:Undisclosed Flexibility in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llows Presenting Anything as Significant [7]
这文章里搞了一个实验,表明如果实验一开始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通过不停的向实验增加新数据点和其他一些调整方法,可以把实验结果从不显著变成显著。这样,本来统计学意义上的 5% 的小概率显著事件,其发生机率可以上升至 60%!
哈佛大学的 Leslie John 就此去问卷调查了 2000 名心理学家,结果有一半的人表明自己曾经采用过这种错误的方法,有 40% 的表示自己会对结果进行筛选![8]
Daniele Fanelli 在 2010 年于 Plos One 杂志发表文章 “Positive” Results Increase Down the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s [9],提到了在科学研究中,正面结果的比例过高,有被人工筛选的可能。Nature 杂志里有篇新闻,把原文里略显单调的图一给重绘了一下,来显示各学科文章中,正面结果出现的比例 [10]:
由图可见,心理学方面,正面结果的比例最高,超过 90%,像生物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都紧随其后,航天科学最低,有 70%。
和上面 Dupay 的文章一样,我有理由相信,这些心理学家故意使用并承认使用这些错误的方法,并不是他们刻意造假,而是他们自己的专业素质不过关,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
说了半天了,回到 Ioannidis。
Ioannidis 不是标题党,他关注的是很重要的学科问题,他也不是只为了哗众取宠的出新闻。这从他在 2011 年在 Science 上的一篇文章 Improving Validation Practices in “Omics” Research 中可以看出 [11]
在这篇文章里,Ioannidis 提出了一组方法,通过提高科学家的相关专业水平,建立更标准的实验和分析模式,更透明的数据分享机制,提供专门的对重要研究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专项基金这样的一些措施,来帮助科学研究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机率。
科学研究其实跟社会上的其他很多活动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个文化社区,也都受着社区里的人和机制的影响。
最后,还是引 Atlantic 杂志报导 Ioannidis 的旧文中的一段来结尾 [12]:
〝科学是一种崇高的奋斗,但它也是一种低产出的奋斗,〞Ioannidis 说。〝我不确定是不是只能有很少一部分医学研究最终会对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提高。对此我们理应相当满意了。〞
【张旭的回答(8票)】:
危言耸听不负责任的夸大其词而已。
【东方既白的回答(5票)】:
于野的文章自己就是标题党,虽然有理,但有所夸大、片面以及逻辑不当的方面。不过已经在原文回复中发现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也转来给大家看看:
这篇文章告诫的对象是那些盲目相信所谓的“科学报道“的人。任何科学结论都有其时代性和局限性。普通媒体往往会扩大结论的正确性。其实就如同古时候的巫医提供的偏方一样,科学研究的结论无非也是一部分的专业人士在小范围内取得的结果(因为超大规模的研究毕竟是极为少数的)。但科学研究不同于以往巫医们的单打独斗,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问题和结论一旦出现,会有大量的论证接踵而来。研究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吸烟导致癌症的结论就是这样一个由量到质的过程。本文提到的作者只专注于当前的,甚至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这些研究本身都还在一个积累的过程中,当然就会有90%是“不可靠的”了。注意是“不可靠”,而不是“错误的”,就很能说明这些研究课题的现状了。当然,媒体对于研究结论片面的引用,科学家自身的好大喜功,还有普通人对于“科学”的盲目信任,再加上一些商家的投机牟利,就造成了科学研究对人们误导的结果。但是作为研究和结论本身并无过错,在一定的范围内亦能称之为正确。作者提出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十分正确的,俯视而非仰视。但普通大众往往只期待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是与非,对与错。要他们去“俯视”科学,何其难也?
【Bob Zhang的回答(3票)】:
虽然很多科学研究的结果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其研究本身依然遵循严密的科学逻辑。这种所有结果都不靠谱的说法有点以偏概全误导群众了,用文化大革命式的标题一竿子打翻一片不好。
许多研究结果不准确并不是因为生物学研究本身“不靠谱”,而是生命的复杂程度远超过现有数学方法和测量工具的能力。生命科学的研究或多或少会依赖于统计,而统计又受限于几乎无限多的系统参数和很十分有限的实验样本,往往不得不使用奥卡姆提到原则,从而很可能得出片面性的结论。把"不靠谱" 替换成"很局限" 或许是更恰当的表述。
方法和工具的进步是建立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之上的,换个角度来看,所谓“不靠谱”的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体现出现有方法的局限从而指导人们往正确的方向努力。当结论十分靠谱的时候,那已经进入工程领域而不完全是科研范畴了。
就拿今天朱莉切除乳腺的新闻来举个栗子:标识基因 BRCA1/BRCA2 与乳腺癌患癌风险看似简单的关联,却是建立在无数次科学尝试的基础之上的。仅仅将这两个基因名字放进Google Scholar进行关键字搜索,便可找到数以万计的科学文献。单是1998年那篇关联研究的文献也已经被引用了2200次。每一篇文章背后绞尽了多少科研工作者的脑汁,其中多少结论正确,我们无从而知。正是无数微观的努力,才铸就了宏观的科学成果。
人类花了多少年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许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知道生命是什么。不能因为“99.99%的不靠谱”而彻底否定科学研究的意义。
【科颜的回答(0票)】:
说绝大多数不靠谱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只能说每个实验室的方法、材料、人员操作等诸多原因都是生物实验不好重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其它实验室无法重复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说明就是造假。如果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不靠谱,那么我们人类这些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方面的进步从何而来?!
【siefei的回答(0票)】:
其实,偶个人感觉,很多错误来源于统计学方面的错误,从样本抽取,到数据分析,到统计方法。这些,才是应该重视的。
生物学方向,或者说得窄一些,医学方面,目前比较严谨的说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统一作用的影响。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实验条件中,无法完全复制,所谓统一其他量,只研究一个变量的情况(例如孟德尔的豆子)早已远去。
多个变量的统一影响下,很难说明,到底是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
大量统计学方法被应用到这个领域,带来了解决方案,只是,毕竟在统计学领域来说,统计结果其实并非完全精确无误,于是,统计学进入科研领域之后,带来了很多成果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谬误。
不过,好歹,大家一直在探索,不是吗?
【仲秋霖的回答(0票)】:
就和中国有几个专家靠谱一样
【freeman的回答(0票)】:
这句话我能理解。就像99.%的经济实证研究都不靠谱一样。
【朱德才的回答(0票)】:
我们老师都说,做研究的都要做别人没做过的。重复别人的工作最多是证明了别人是对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错的)。这种科研的功利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吧。
【戴长松的回答(0票)】:
不是不靠谱吧,我觉得是当你对待一个生命体进行实验时,你不可能完全控制一个生命体的重复性,即使是克隆也不行……记住这是生命体,而不是有机无机化合物~
【罗晓春的回答(0票)】:
国外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国内很多生物学实验都是靠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很多实验确实是不可重复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 ,甚至人为操作都会影响结果。
【Clenn的回答(0票)】:
哪只限于生物学?写过thesis的人都笑了。
科学在于“探索”不在于“靠谱”
还有诸如:知乎上99%以上的答案都是错的吗?
【储小龙的回答(0票)】:
很明显的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标题党。。。。。。作为生物专业毕业生,同时也从事生物行业,工作就在实验室的表示,由于影响因素太多,很多生物实验确实很难重复,但是绝对没有99.99%的不可重复,否则现代医学,生物学应用到实际是怎么达成?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