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称取Na2CO3.10H2Oicl晶体植入术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为什么不是1L Na2CO3??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510套总数:5713113套专访:3195部会员:335765位
当前位置:
& 2017届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普通班练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2017届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普通班练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66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7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1
日期:一、选择题1. 1mol/LNaCl溶液表示(
A.溶液中含有1molNaCl
B.1molNaCl溶于1L水中
C.58.5gNaCl溶于941.5g水中
D.1L溶液中含有NaCl58.5g
2. 5L 1mol/L NaCl溶液与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
A.5:2 B.1:1 C.2:5 D.1:5
3. 5L 1mol/L NaCl溶液与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浓度之比(  )
A.5:2 B.1:1 C.2:5 D.1:5
4. 配制500ml 1.0mol/L 稀H2SO4,需要18mol/L 浓H2SO4约多少ml?(  )
A.500 B.100 C.28 D.18
5、现用胆矾(CuSO4o5H2O)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称量时,将胆矾晶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B.准确称取16.0g胆矾,在1000mL容量瓶中溶解,定容
C.准确称取25.0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洗涤并转移,定容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6、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8.5mol/L
B.32.7mol/L
C.20.4mol/L
D.18.4mol/L
7. 在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o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oL-1,则混合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 moloL-1 B.0.45 moloL-1 C.0.3 moloL-1 D.0.6 moloL-1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gNaOH溶于1L水中,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mol/L
B.58.5gNaCl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1mol/L
C.11.2LHCl气体通入水中,溶解后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0.5mol/L
D.从1L1mol/LH2SO4溶液中取100mL,取出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9. 实验中需0.5moloL-1的NaOH溶液24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240mL,4.8g B.250mL,5.0g
C.500mL,10.0g D.任意规格,4.8g
10.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oL-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10.3 L
C.配制200 mL 4.6 molo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11.传统的引爆炸药由于其中含Pb,使用时将产生污染,同时其引爆后的剩余炸药还严重危害接触者的人身 安全,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 mL Na2R溶液含Na+的微粒数为N个,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0g浓度为cmoloL-,密度为ρ go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5c moloL-,则加入水的体积应(  )
A.小于50 ml B.等于50 ml C.大于50 ml D.等于50/ρ ml
二、非选择题。.(1)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2)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将上述10 ml 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若将稀释后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至少需要加入 0.1 mol/L的BaCl2溶液_______mL 。14. 常温下,将20.0g 14%的NaCl溶液跟30.0g 24%的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溶液。请计算: (1)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 (2)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________。 (3)在100mL的容量瓶中需加入___________ mol氯化钠配制溶液,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的浓度相等。
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500体积的HCl气体. (1)若向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LHCl气体配成1L,假设气体完全溶解,得中含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从中取出10mL浓盐酸溶解于水成250mL,实验时应选用仪器是
(填字母); A.托盘天平、B.100mL量筒、C.玻璃棒、D.100mL容器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烧杯、H.250mL容量瓶. 稀释后的溶液中含HCl物质的量浓度为
.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洗涤. C.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盖,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4)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
(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容量瓶蒸馏水洗后未加干燥 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俯视液面.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使剩余刚巧达刻度线 E.
日期:201 组卷:
1.在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o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oL-1,则混合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 moloL-1
B.0.45 moloL-1
C.0.3 moloL-1
D.0.6 moloL-1
.配置250mL0.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操作不正确的是(  )
. 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的原因是(  )
A.所用NaOH已潮解
B.所用NaOH中含有NaCl杂质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俯视刻度线
D.4.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稀H2SO4;①当用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②当用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b%,那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二、非选择题。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35.1 g NaCl放入500 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溶液100 mL,该溶液恰好与20 mL 0.100 mol/L 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__。
10. 处理含正六价铬的废水样液(+6价Cr的含量为78mg/L)。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L废水加入一定量1.8mol/LH2SO4溶液使样液酸化
②加入一定量的绿矾(FeSO4·7H2O),将正六价铬转化为正三价铬离子
③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正三价铬离子转化为Cr(OH)3沉淀
④过滤,除去沉淀物
(1)配制步骤①中所需H2SO4溶液100 mL,需用18 mol/L H2SO4溶液的体积是__
(2)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H++Cr2O72-+6Fe2+==2Cr3++6Fe3++7H2O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 处理1L该废水样液至少需要绿矾
g。11. 实验室需用Na2CO3o10H2O晶体配制500mL0.05mol/L的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o10H2O晶体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量的Na2CO3o10H2O晶体是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4)以下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填“偏高”、“偏低”、 “不变”.): a.溶解晶体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______ b.所用Na2CO3o10H2O晶体已失去部分结晶水.______.
1.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30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用于营养液.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
(2)A操作中的错误
(3)需要硝酸钾
(4)硝酸钾一般要经过
(5)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
(填“10m1”、“.50m1”或“500m1”).
(6)E操作的作用
(7)若在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得的质量分数
5%(填“=”或“<”或“>”).高三化学同步练习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1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 (1)0.2
(2)0.2;0.284
(3)0.04;20
14. (1) 0.2或20%
(2) 4mol/L
(3)0.4 15. (1)2mol/L;
(2)CEFGH;
0.08mol/L, (3)BCD;
(4)BCD.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 (1)m=0.5L×0.05oloL-1×286g/mol=7.15g≈7.2g. (2)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数值,所以实际称得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7g-0.2g=6.8g. (3)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a.偏低;
12.(1)①是药匙,②是烧杯,③是量筒,④是玻璃棒 (2)瓶塞没倒放;
(3)15,285;
(4)计算,称量,溶解; (5)500;
(6)加快溶解;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南安一中高三化学
南安一中高三化学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实验室需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mL0.05mol/L的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实验室需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mL0.05-知识宝库
你可能对下面的信息感兴趣使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其正确的方法是(  )
A.称取该晶体28.6 g溶于1 L水中
B.称取10.6 g该晶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
C.将该晶体加热除去结晶水,称取10.6 g溶于水中制成1 L溶液
D.称取该晶体28.6 g溶于水中制成1 L溶液
试题分析:A、28.6g该晶体溶液1L水中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故此方法错误。B、10.6g该晶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配得的溶液的浓度小于0.1 mol·L-1,故此方法错误。C、用此方法虽可配得正确浓度的溶液,但与题干的要求不相符合,故此方法错误。综上,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考查基本溶液的配制,属于基础题。解题时,应注意分子间存在间隙,因此1L水溶解溶质后,所得的溶液不等于1L。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比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
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D.设立军机处,使之独掌决策大权
宋绍兴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总管府。旧领会稽、山阴、嵊、诸暨、上虞、余姚、萧山、新昌八县。后升余姚、诸暨二县为州。
——《新元史》卷43第644-645页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地方上,随着督抚完成地方化,省一级有了统一的军政首长,省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30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中,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是一个始终贯穿其间的鲜明主题。……在刚刚走过的这个30年的,中国法治事业实现了以往或许需要更为漫长的时期才可能完成的转型,积淀了丰富而宝贵的成就与经验。
(1)材料一所指区域属哪一行省管辖?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依次写出元朝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指出元朝中央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依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中化学预高一题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中化学预高一题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使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1mol·L-1的Na2CO3溶液,其正确的方法..
使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其正确的方法是(  )A.称取该晶体28.6 g溶于1 L水中B.称取10.6 g该晶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C.将该晶体加热除去结晶水,称取10.6 g溶于水中制成1 L溶液D.称取该晶体28.6 g溶于水中制成1 L溶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D试题分析:A、28.6g该晶体溶液1L水中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故此方法错误。B、10.6g该晶体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配得的溶液的浓度小于0.1 mol·L-1,故此方法错误。C、用此方法虽可配得正确浓度的溶液,但与题干的要求不相符合,故此方法错误。综上,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考查基本溶液的配制,属于基础题。解题时,应注意分子间存在间隙,因此1L水溶解溶质后,所得的溶液不等于1L。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使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1mol·L-1的Na2CO3溶液,其正确的方法..”主要考查你对&&气体的收集、净化、干燥,氯气的制取,其他物质的制备(硫酸铜晶体、铁红等),乙烯的制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气体的收集、净化、干燥氯气的制取其他物质的制备(硫酸铜晶体、铁红等)乙烯的制取
收集方法及装置: a.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短进长出。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长进短出。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短进长出。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干燥:(1)干燥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①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③具有强氧化性的干燥剂不能干燥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注意H2、CO、SO2虽具有还原性,但可用浓H2SO4干燥。(2)常见物质干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2)装置图: (3) 步骤:氯气的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蚋),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甲烷(CH4):(1)反应原理:CH3COONa+NaOHCH4+Na2CO3(2)发生装置:固+固气 (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5)尾气处理:无 (6)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NO):(1)反应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发生装置:固+液→气(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5)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 (6)检验方法: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NO2):(1)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发生装置:固+液→气(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5)尾气处理:碱液吸收 (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实验室制取氯化氢(HCl): (1)反应原理:2NaCl+H2SO4Na2SO4+2HCl?(2)发生装置:固+液→气 (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5)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6)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靠近浓氨水冒白烟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1)实验原理: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备硫酸铜,必须加入氧化剂。在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浓硝酸将铜氧化成Cu2+,Cu2+与SO42-结合得到硫酸铜: Cu+2HNO3+H2SO4====CuSO4+2NO2+2H2O 未反应的铜屑(不溶性杂质)用倾滗法除去。利用硝酸铜的溶解度在0~100℃范围内均大于硫酸铜溶解度的性质,溶液经蒸发浓缩析出硫酸铜,经过滤与可溶性杂质硝酸铜分离,得到粗产品。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过滤,与可溶性杂质分离,得到纯的硫酸铜。(2)实验步骤 ①称量1.5g铜屑,灼烧至表面呈现黑色,冷却;②加5.5mL3mol/L硫酸,2.5mL浓硝酸,反应平稳后水浴加热,补加2.5mL3mol/L硫酸,0.5mL浓硝酸;③铜近于完全溶解后,趁热倾滗法分离; ④水浴加热,蒸发浓缩至结晶膜出现; ⑤冷却、过滤; ⑥粗产品以1.2mL水/g的比例,加热溶于水,趁热过滤; ⑦滤液冷却、过滤、晾干,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⑧称重,计算产率。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1)反应原理:FeS+2HCl→H2S↑+FeCl2(2)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3)净化方法:饱和NaHS(除HCl),固体CaCl2(除水蒸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尾气处理:CuSO4溶液或碱液吸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6)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湿润的醋酸试纸黑 乙烯的制取:
(1)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C2H6OCH2=CH2↑+H2O(2)装置图:(3) 注意事项: ①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1比3混和,使乙醇利用率提高,必须使用无水酒精,而且必须控制170摄氏度才能制得乙烯。装置连接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②烧瓶内加沸石以避免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头插入液面下,但不要接触烧瓶底部,以测定液体温度。 ④要使液面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以避免副反应发生。 (4)收集方法: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取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检验:点燃时火焰明亮,冒黑烟,产物为水和C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高锰酸钾褪色。 (5)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气体,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加深。&(6)两点说明 ①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气体,加热不久圆底烧瓶内的液体容易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制得的C2H4中往往混有等气体。 ②实验时要求使反应温度迅速卜升到170℃并稳定在170℃左右,因该温度下主要产物是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和水,当温度高于170℃ 时,乙醇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反应更加突出,反应产物有等多种物质。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发现相似题
与“使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1mol·L-1的Na2CO3溶液,其正确的方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3784339704305698314561211668887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cl晶体植入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