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高二升高三家长会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个

您的访问出错了 | 列表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可能因为:
网址有错误&&&&请检查地址是否完整或存在多余字符
网页已失效&&&&可能页面已删除
你可以点击:&&&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学员留言:
* 温馨提示:如果24小时内没有与您回复请直接电话联系学校,以免耽误您的报名!
小贴士: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求学快递网免责条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把自己逼一把 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想问问对于一个高二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来_百度知道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把自己逼一把 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想问问对于一个高二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把自己逼一把 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想问问对于一个高二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来说什么叫做逼自己?
提问者采纳
也就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可以想想父母为你所做的。需要寻求外界对于楼主如果你是高二即将升入高三。你需要定位自己,你的学习方法,最好的正能量是来自于父母,很多时候是需要力量的,那么自身力量是不够的,他们对你的希望和盼望,不容易做,自己和外界。想想他们的付出。复杂一点。逼自己,简单的说就是估计你自己的成绩。如果你对于自身不明白,你的理想,大道理容易懂,力量来自于两个方面,那么恭喜你,他们何尝又不是在逼自己呢
多说一句,你需要知道你真正的爱好。如果你自己本身比较困惑和迷茫,知易行难,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
大道理我都懂 关键是难做,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觉得自己爱上了学习。心里就一件事,我要准备高考,不学习的时间都不快乐
在中国也就是学习了,特别因你是即将高考的人。如果你成绩不太好,就争取高三时,努力使自己的成绩突飞猛进,争取考上一个还可以的大学。如果成绩不错,就给自己定一个考上顶尖大学做目标。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逼自己在这段时间不玩手机不玩电脑,
好像是骂人的话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是一个高二马上升高三的学生,高二之前完全没有学。但是现在因为某_百度知道
我是一个高二马上升高三的学生,高二之前完全没有学。但是现在因为某
高二之前完全没有学我是一个高二马上升高三的学生。求大神给点学习的方法和复习方向,只要有方法多艰苦我都愿意。但是现在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很想考大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只有在高考的那个时候我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别担心,因为最终决定你实力的是在高考,你的时间还是来的及的,平时考试只是对你现阶段学习的一个总结,考的差了也不要灰心,考的好了不要骄傲,你要想,不骄不躁,才是你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你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准备高考。心态决定一切,我觉得什么都可以改变的。这一年对你来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5782|回复: 15
【梦回陆良城1】(整理转载)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fluwen 于
19:00 编辑
【梦回陆良城】
人们对于古城苍凉的过去已经日渐淡忘, 即便是在梦中,记忆也会变得残缺不全, 我真的很伤感。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和我们的前辈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人还会知道古城旧时怎么样?于是,我开始寻找,寻找那个祖母童年时候的州城。
  行走在老城,依稀心境受到强烈刺激,文人心中的绾结,历史学家的悲愤,人文学者的忧郁,执政者的勤政为民,在这里通通简化为:日子。
一概抹去现代社会的浮躁,宁静如一缕清风,一弯素月,很耐人寻味。和老街人交谈,最频繁出现的两个词是“从前”和“如今”。“从前”是在荒草、夕阳、遗址、痕印、传说中解述,它有对历史产生不可理喻的杀伤力,行走在商化气息中的现代人,作一些文化生态整合与社会发展的思考,在逆向思维中去解开一个个的谜。
而“如今”就是现在了,现在有真实的载体,甚至是活着的见证人,而这种见证人,毕竟经历或见识过这古城在逐渐消亡的过去,在他们,岁月已如一堵厚云,话语已如暗河,突然陷身又突然喷薄,需要寻梦者揣摸一些依稀心境,并作一些不悖常理的复位。
  在龙海山远观陆良县城,横目一派渺茫的平坝,坝子里的地势就象水波一浪浪铺排而去,浪线就是那穿坝子而过的南盘江和杜公河,而县城就在浪的前沿,跳着跳着去迎接牛首山的主神。主神尚不知在哪个云端,倒是将斑驳的须发一甩千里,长成河流和树,美丽着那一个个的村落,轻吻着一缕缕人间烟火。村子,便在那些须发间走出梦境般的人、畜、田、土、溪水和缩头缩脑的小路,缀成一个逗号或顿号。常有茶花、杜鹃花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小花调皮地点缀其间,使形散神不散的陆良大地洒脱而鲜活,让人惊诧这块土地的生养力和蕴藉力,同时赞叹这块土地的热烈和这块土地的缠绵。花花草草原是寂寞的,长在此地,注定了它们不是为人们的审美而开放,而是为繁衍而生长。即便是一朵侵霜既凋的小精灵,也携带着繁殖和生存的欲望,强劲地铺陈着一个生长梦的沃土。古镇陆良,就在这些逶迤的色彩中,雄踞滇东2000余年,文物一样地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这小城早年不叫陆良,叫六凉卫,也叫陆凉州。卫,明朝的军事据点;州,政权治所之地。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州”在历史上是不能随便叫的。中国方圆称九州,那是“州”的最高地位,直到今天还可以算是大中华的另一称谓。州是不能随便叫的,那是作为地方权势的“九五”,只能是那些通都大邑或军事重镇方能配称。这不毛之地也称“州”,可见在古时这地方在军事上的尊贵处:战国末期,楚将庄蹻奉楚顷襄王之命率军入滇开辟楚国的后方,后因秦国夺取川、黔,归途受阻而称王滇中。庄蹻到滇前伐夜郎国置牂牁郡,其苗裔以且兰(今贵州中部)为牂牁国,“分侯支党”,今陆良县城南之旧城即庄蹻部落鲁昌。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夷,遣将军郭昌征服西夷,统一了滇国,开始在云南建立政权,陆良便是志书上中央王朝在云南设置的最早的24个县之一的“同劳”县。东汉末年,由内地不断迁入南中(今云南、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的汉民,随其势力的发展而形成“大姓”,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爨”时期。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以后,武帝(司马炎)改同劳县为同乐县。大理国灭爨后,改为落温部。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改为陆梁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派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三将率大军南征,12月在曲靖百石江战役歼元梁王主力,旋即分兵定滇,沐英至陆梁,攻克小堡城(今陆良古城),擒帖木儿王子兄弟。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陆梁州境土酋刘姓五兄弟结寨反叛,沐英率军平定。时值六月,天气阴霾清冷,沐英以古有“变作人间六月冷”诗句改为“信是深山六月凉”,命改陆梁州为六凉,也作陆凉。因陆凉为滇东重镇,同年增设陆凉卫,卫城设在南盘江南岸今鲁昌村,隶云南都指挥司。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因水患而将卫城迁至南盘江北今陆良城。万历中期,改土归流,中央王朝直接委派知州。卫属军事机构,统管军屯戍守,下设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所下设百户、营、堡、屯,并于主要交通线按一定距离设哨戍守,各戍军俱连家小驻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军消灭了南明永历政权,改云南布政使司为云南巡抚,其政区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裁卫归州,并将陆凉州署迁卫署,实行州卫合一,从那时,这里作为州府的地位就一直被定了下来。
而当时的县城,东临南盘江,西北环丘岗,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整个县城,谓之于“凤落于平阳之上”。城为方城。乾隆《陆凉州志》称:“城周回9里1550丈4尺,高2丈6尺2分,厚2丈5尺3寸,袤2里5分,广2里2分”。城池占地92.3公倾,城垣高大方正,街道笔直,有“甲于滇省”之称,至1949年还完整地保留雄伟的古城风貌。县城正中央建有鼓楼,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因四门直对以为鼎镇。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上立“万岁”牌位,名曰“万寿宫”;嘉庆二十六年(公元1811年)塑文昌帝君像于其上,名曰“文昌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于阁下设四门,习称 “钟鼓楼”,结构造型雄伟壮观,是一座三层木结构过街楼阁。上层为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悬铃叮当,顶层塑有神像,设有金钟大鼓,可登高远眺,鸟瞰全景。旧时二楼四方均悬挂匾额,南曰“天光云影”,北曰“峻极于天”,西曰“西极垂慈”,东曰“南北合一”。相传“天光云影”那斗大的白底蓝字为岭南书家宋湘手笔,又说云南钦点状元袁嘉谷所书,书法豪放旷达。
  县城东南西北四方正中设有四座砖拱城门洞,洞中有门,四门对直相望。门各有名。东曰“观海”,西曰“眺峰”,南曰“中和”,北曰“拱极”。四门之上设城楼,城楼均为三层重楼飞檐,铁铃悬挂,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四门楼均塑有佛像,供有牌位,东为太阳宫,南为陈真人祠,西为王母殿,北为都天阁,南楼有旧陆良一景“南楼花鼓”。南门外街道布局奇特,经济发达,文人荟萃。因城内大街成十字,南门外成丁字形,旧时南门街牌坊对联云:“城内十字街四通八达,楼外丁字形九转十弯”。现在被命名为南门外,其实是古鲁昌城与今县城之间的一个片区。因其主要街道真理街、华春街、盘江街、小牌楼等,将片区分割成了一个“井”字形的东西南北四方皆齐的城外之城,故现在有人叫它四方街。
  县城四周有城濠,河深1~2米,宽25米。南门城河引新坝之盘江水与洗马河在西华寺汇合,经串桥、师古弯入江。志称:“这段河有来水调济,水质清洁,沿岸柳树成荫,荷花满池。”东门、南门桥曾是水陆码头,可通往三岔河及板桥两镇并直达曲靖,船只来往如梭。其东门楼联曰:
  绿水绕城东挂杖客来苍茫外;
  青山环廓北倚栏人在画图中。
  此皆描画出古陆良县城四面的景色。
在线时间 小时
  那时,千余人的小镇,领万余山民的诸峰,土地爷似的,显示着神圣的尊严。小镇不大,却肝胆俱全。四条长不过600米的老街,窄是窄了点,短也短了些,散发出来的气韵却极有个性,极有人气,极有成就感。小城因屯军而生,就有了军屯文化的气息。小城生在边地,边地的土著居民是彝族,于是小城又有了彝民族的风味。整洁清爽的街子四通着,曲转着,变幻出曲径深邃的码头风味:汉家的书院戏台,彝家的火塘石磨;汉家的三皇五帝,彝人的山神土主;汉家的老窖佳酿,彝家的辣酒羊汤;汉家的仙山楼阁,彝家的松毛青棚;汉家的庵庙禅寺,彝家的图腾香火……看似矛盾和对立的事物,在这里却都各自找到了自己在场的感觉,有序地组成一厢边地风情。它们有的来自历史的嫁接,有的与历史没有什么关系,纯属“陆良”味,在此嫁接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彝汉混合文化之军屯文化的爨文化。老街无甚破损,五步一小户,十步一大户,百步一衙门,市井杂烩,政权旧制,百业百艺无一虚掷。不经意会访着一位90岁的老奶奶是滇戏风流小生的大太太;不小心又访着个唱花灯的,跳大神的,为阴曹地府制造辉煌的,酿酒做酱油的,书香门第的,官宦根基的,上书房行走的……使人片刻领略一种过时黄花,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只是四条老街沧桑得几近脆弱的都邑,城墙和护城河虽不再有昔日的威仪,城门和魁星楼再无往昔的霸气,苍苔倒也还能连绵不断,长成小城极有耐心的衡定,长成小城许多精神之树,小镇就有文化品位,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10月31日,云南革命党人举行“重九”起义,光复云南,建立了“大中华云南省都督府”。同年,废府、州,设省、县二级制政权,隶云南省都督府。县乡绅牛星辉认为“陆凉”之名义薄不雅,倡议改为“陆良”,后经都督府批复获准。就这样,边地政权走马皇帝似的松松散散地更替着,陆凉州却十分稳定,一直作为州府而显现她的尊贵。
  古城实在袖珍,袖珍到现在已被人们珍藏在记忆里去了。
  建国初,这里进行着史前的文明变革,老城推倒,重建新城。城墙不见了,城门消失了,楼台烟影也没入烟海之中,差不多所有的老房子都已下落不明,那些栖息在梁枋间的麒麟仙鹤、飞禽走兽已经树倒猢狲散,春兰秋菊、茶树梨花也不知去向。那些精美绝伦的房屋仿佛一颗颗牙齿被拔掉了,我们所能见到的仅仅是血肉模糊的牙床。一座十几层高的庞然大物将取代原来的老房子,我相信它会成为一颗巨大的假牙,以包金嵌银的方式宣告并且炫耀它的胜利。只余破败的万升楼和梅家大院以及残破的四方街,孑余在那里,四周却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攻击,……现代社会把“进化论”作为自己的游戏规则,并且进行着一个个角斗现场,企图以钢筋水泥的现代取代飘散着木质的天然芳香的古代。木构的老房子被迫卷进一场莫明其妙的竞技中,并且很快就一败涂地。在这场头脑简单的角斗中,文化的积淀几乎不发挥任何作用。通直的四条老街沧桑得几近脆弱,城墙呢?钟鼓楼呢?都荡然无存,已没入烟海。而护城河呢?水已没有往日的清澈,其遗址倒也还能亘古得苍苔连绵,战壕一样地滤尽那些曾经有过的硝烟,时间将械斗的兵器熔铸成农具、工具、响器,传承着农耕文明的各种元素,有声有色地诠释着温饱有余的无欲日子。这种日子不同于山地的自然生相,也不同于大城市的快速更迭,它极有耐心的衡定,长成这古镇许多精神之树,就很是增添了古镇许多残缺的文化品位,过分浓重的历史的缺失感。
  对于古镇陆良的消亡,我有着与诗人于坚对昆明一样的感叹:在云南,作为世界历史遗产载入历史的是在二十世纪的变革中坚持一成不变的大研镇,而不是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大兴土木的省会昆明,这恐怕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如果从城市的历史面貌,例如从法国人方舒雅在一百多年前拍下的昆明城的照片来看,曾经有过的昆明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城市,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丽江更为气派,更为精致,也更集中了古代中国世界能够传到边地的一切建筑精华,也像丽江那样,由于地理上的僻远,得以在沧桑巨变中保持着一个在前进的世界中失传的世界。但昆明在二十世纪的历史中消失了,世界的目光越过高原上的水泥昆明,转向它的西部,在那边厢,金少江像古代那样日夜奔流、玉龙雪山高耸在森蓝的天空下,伟大与光荣照耀着一个古代的城市。这个城市坚定地拒绝新世界流行的水泥和钢筋,坚持着它在传统中获得的栖居方式、美学风尚和与此相依为命的日常生活。……昆明如此,陆良如此。我曾经见过四十年代美国人在陆良拍摄的老照片。应该感谢那位二战的美国老兵,用那架尚不够先进的照相机,通过笨拙的玻璃底片,来显示“改造”前的陆良原初的影像,使得我们得以目睹了那些排列有致的街道、高高低低的屋檐,以及错综复杂的生活。他用那些朴素的照片来证明今人的疯狂。有趣的是,有关部门经常会把这些老照片作为“忆苦思甜”的活材料,用新修的高楼大厦来嘲讽老陆良的斗拱飞檐。正是在这样的控诉中,使那个古旧斑斓、如梦如幻的老陆良一再得到展现的机会。
  我抱着那寻梦者的心态,揣摸着一些依稀心境,缓缓地走在残存的老街上。
  走进四方街。从厚重的屋廓下走过,从耸立着的寺院和佛塔下走过,目光在街旁的屋檐下停留,被那散发出往昔气息的木屋所吸引,一种浓浓的家国之慨油然而生。是在这样一个僻远的古镇里,是在如此悠久的岁月中,是这样一些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路上行人稀少,两旁的屋宇默默地立在那儿,宁静而安详。间或有几间小铺子,摆些日用杂货和陆良的土特产品,而最多的,是那些做花圈的,将纸裱篾扎的纸货、花圈陈列在门口,为静静的街路增添了几许生气,又频添了几分哀婉。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青石路改就的水泥路是青的,调配成一种十分典雅的色调。要是能照此画下一幅水墨画就好了:两排木屋,中间一条青石水泥路,路上走着三五行人,是蹇先艾笔下即将北上的学子?是石果小说中不期而至的儿子?是何士光笔下种包谷的老人?也许还有一个,那就是少年时代的“我”了。
  那么这就是时间了。时间原本是流动不居的,任何人也不能将它凝固。就是孔老夫子,也只能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忘记了宇宙的基本法则,一不小心,发出了“你真美呀,停留一下!”的呼喊。为此他受到了严厉的惩戒,时间未能“停留”,他自己却成了魔鬼的奴隶。只有在这里,只有在这座古镇,时间俨然被“凝固”了:凝固在古老的庙宇上,凝固在巍峨的牌坊上,凝固在小木屋和深宅大院、楼台亭树中……
  到那些小巷中去走一走吧。真不知道那些已然枯黑的苔藓,是从哪朝哪代开始萌发的;也不知道那些苍藤的长根,在时间的河床里扎得究竟有多深。长巷仄径,弯弯的石路上,印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两旁用一条条青石砌就的垣墙,沉积着一层又一层岁月的留痕。前边拐角处的一座门内,木门半开,看见里面精致的天井里,百姓们的家居生活,像历代一样循序演进,老者、孩童、女人,还有后生;站着的、坐着的,走着的,干着事的和闲着的;还有悠闲着的鸡豕。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太阳下去了,月亮升了上来;人也就这样,在不尽的轮回中一代又一代地嬗递。
  几百年中,多少人从这里走出,又有多少人向这里走来。是那位出名的举人吗?是那位出过洋且出色的博士吗?书院、“察院”、知名人物的故居,每一处都在向人们讲述如烟的往事。遥想当年,在那座百岁牌楼竖起来的时候,这儿曾有过几多热闹;在那座捷报阁落成之日,又有几多学子仕人春风得意;而夜晚那灯火憧憧,又有几多行商返客的乡愁融在内面……当年卢博士清灯苦读的狭窄的书房虽然破烂不堪,但却给人予无穷的启迪;察院街上的民居依然一字摆开,一眼望去,昔日古街商贸的繁荣依然历历在目;北庙西风的景观虽已不能再诠释,但留下的巷道却能给人予无穷想像;万寿宫、南岳庙、关圣庙的大木构架已荡然无存,但躺在街旁的两块石碑及一批石鼓、柱墩正深情地钓着路人的望眼;那分布街两旁仍然保存完整的几十户深宅大院、那四合院、单院、院中院、后花院、那正房、耳房、门楼、耳楼、天井,那门、窗、檐板、柱础、花台、水槽的造型和雕刻枝艺的精湛,一下子把你拉回久远的过去;那昔日美国人开的咖啡馆还静静地躺在潘家大院,那门窗仍然是“雕花美女格扇门”……如今是辉煌也罢、感怀也罢,都已随时间的尘埃,一一落定。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已沉淀为历史,沉淀为传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发酵为供人叙说的遥远故事了。
  小巷的尽头是保存完好的古庙——大觉寺,寺中有一座陆良驰名的古建筑——千佛塔。
古庙秃圮的院墙已经重砌,残损的檐顶和窗棂,也已经按原样进行了修筑,近旁的一株老树,正将午后的阳光筛落在凌乱的庭院里,
在线时间 小时
的味道。只有小巷中扎面机的声音,在扰乱小巷固有的静谧,阵风掠过,吹起一股细屑和微尘。门窗、帘笼、斗拱上面雕着的虫鱼花草、人物仕女,全都栩栩如生。就像把往事定格了,以便我们从容地去一一体认。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我会在一瞬间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忘记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外面的世界正红尘万丈,而在这儿,我却一次次与往事遭遇。
  就这样,我沿着小街走向时间的深处,走向那些在当今显得格外珍贵和稀罕的事物。在尘嚣蜂拥的今日,许多旧物都随世事的变异消失了,只在这个滇东小镇里,时间的化石,还保存得如此清晰而完整。在这里,时间隧道是畅通的,我们可以沿着时光铺就的阶石,一步步走向历史,走向我们的先人,走向曾经有过的欢乐和伤痛。在这里,我们可以侧耳细细倾听他们当年的脉搏和呼吸,细细辩认他们的足迹和指纹。而且用我们的心,更切近地去体验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感叹和憧憬。
  走过古庙,向前方走去,眼前突然一亮,是小巷走到了尽头。前面是新修的一条大路,有车、有人、有商号、有楼,也有冷饮和小吃摊。一家音响铺子里,正播放着刀郎的新歌。两个摩登女郎从我面前走过,一阵木樨香型的香水味,在我的鼻根儿缭绕不去。——这就是古往今来的过渡。所谓生命,也就是过去和当今之间的这样的一段距离。
  那是一条长链,每一个链环都是一次偶然;每一个活着的生命个体,都是亿万次偶然链接而成的产物。那么我也一样,我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一次延续。是家国和民族的一支流脉。所以我总是由衷地尊重历史,在往事面前,我总是战战兢兢地满心虔诚。先人留下的一切,都值得我万分珍惜。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血管中流的正是他们的基因。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条时间的隧道,以便用这条纽带,把我们与前人连接起来,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把昨天和今天连接起来。
【深度人文解读】
  陆良古城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在陆良设县,称同劳县,属益州郡(郡治设于今晋宁县城),为陆良建县之始。西晋武帝时期(272-289),改同劳县为同乐县,属建宁郡。元至元十三年,设陆梁州。
至明朝,明大将沐英,率军南征,到陆梁号召各部族归顺。当时,鲁昌(陆良县地名)有酋长刘氏五兄弟,筑土为寨,反抗明政权,被沐英举兵讨平。时值六月,阴霾清冷,沐英将“变作人间六月凉”改吟“信是深山六月凉”,而改陆梁为六凉。“六”“陆”二字在陆良方言中同音,故也作“陆凉”。民国2年,陆良乡绅牛星辉以“陆凉”义近荒凉,且文不雅,倡改“陆凉”为“陆良”,寄托“陆地良好之愿望”。经都督府批准,改“陆凉州”为陆良县。
  陆凉治所中心,据史籍载:古为鲁昌城,昔人开河作池,引中原泽周环为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址盘江之南,阎芳河尾之可套内,筑土城。因屡遭水患,明永乐五年(1407),迁盘江北岸建今址,经20余年始毕。清康熙八年(1669)裁卫归州,移州治于卫城,历置州、县至今,历经500余年。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东南紧临盘江,西北环绕丘岗。曲西公路过境,与昆江公路交于西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原城中心钟鼓楼海拔1838.56米。城池占地面积92.3公顷四周筑城墙,四门相望。
  一、 城墙。古城墙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城墙外沿以砖石砌筑,规格一般为40*20*15厘米。上设城垛,内沿分层筑土,上有3米左右的平台。城砖均在今窑上村附近烧制。据《陆凉州志》载:“城周回九里一千五百五十丈四尺,高二丈六尺二寸,厚二丈五尺三寸,袤二里五分,广二里二分”。1983年测图核对,城周长为3784米,南北长1074米,东西宽874米。
清咸丰七年(1857),重修城墙。
光绪七年(1881),东南隅塌陷数丈,州牧捐廉,随即铺筑。
民国24年修固城墙,疏通城河,并建炮楼,筑月城。城墙虽经500余年的沧桑巨变,至1949年还完整地保留其雄伟的古城风貌。建国后,城池已失去防御价值。为建设需要,于1953年开始拆除。
  二、 城门。陆良古城原设东西南北四座砖拱城洞,四门对直相望。东门“观海”,西门“眺峰”,南门“中和”,北门“拱极”。民国初期,北城门口外建有照壁一道,至30年代,四城门外筑有“月城”,俗称“栅子”。南城门外设有栅子门3道,其余设1道,均在抗日战争期间修环城路时拆除。四城门内侧建有平房1间,是警察设岗盘查的关卡,一直保留到建国初期。
  三、 城楼。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清时期虽经多次维修,终因年久朽坏倒塌。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建东、南、西城楼,道光三年(1823)重建北城楼,皆由民间捐建。各城楼为三间重楼飞檐,铁铃悬挂,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城楼两侧筑有城墙,各开侧门,内有左右厢房和照壁。北门城楼上塑有都天太子,又称都天阁。其余城楼也塑有佛像或供有牌位。东称太阳宫,西称王母殿,南为陈真人祠。
  四、 城河。古城城河深1-2米,宽25米左右。南门城河,上引新坝闸之盘江水,下与西华寺河汇合,经晃桥、师古湾入江。该段城河有来水调济,水质清净,沿岸柳树成荫,荷花满池。南门桥头曾是水运码头,可通三岔河、板桥至曲靖一带,来往船只不少。东门口也常有船只停泊。
  五、 鼓楼。鼓楼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因四门直对,建谯楼以为鼎镇。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曾先后修筑。鼓楼位于四条大街对直相交的城中央,习称“钟鼓楼”,结构造型雄伟壮观,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过街楼阁。上两层为斗拱飞桅,雕梁画栋,悬铃叮当,顶层塑有神像,设有金钟大鼓,可登高远眺,鸟瞰全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55年拆除。
  六、 寺庙祠坊。陆良县城的寺庙祠坊,始建于元朝。明朝是兴建兴盛时期,清、民国时期作了重建和修建,后兴建不多。到1949年末,县城建7寺、8庙、9祠、4宫、5阁、1观、1庵、1殿和15坊表。这些庙宇牌坊,除少数年久失修倒塌外,多数仍保存完整。现在县城完整保留的大觉寺,“始建于元,重修于明万历”,是县内佛寺殿宇中最完好的一座寺院,广为称誉。另外还有寺内的千佛塔,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系七级六角密檐式实心砖塔,高18米,塔身自塔基向上逐级收缩,每级六面皆以方形小孔组成,每一小孔为一小佛龛,龛内尽镶陶制释迦牟尼像印砖。全塔共计佛龛1614个,塔顶正中置石雕葫芦一具,南面立铜铸金鸡两只。
  七、 人口。 元代以前人口无从考据。至明代沐英征南,大量迁徙移民,推行屯田垦荒,明洪武三十三年设陆凉卫,先后从内迁入汉民族3万余人。乾隆十七年(1752),陆凉州人口有1.15万户,4.72万人,为陆良封建时代人口数量的最高峰。现在陆良全县人口达55.98万,城镇人口已达5.5万。
  八、 居民。民国时期,陆良房屋造型主要有瓦房、草房和土库房。
  瓦房全为筒板瓦屋面,并设屋脊翘角。建盖草房较多的是开发较晚的地区。草房坡水较陡,一般是对半分水,建造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建盖土库房的主要原因是土质好。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分为基本式和复合式两类。
  在城镇闹市中,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单开间和双开间的建筑形式,一般为低矮楼房,有前后两层,内天井较小,通风、采光、排水、交通靠天井内的巷道解决。复合式类型中,有二合院、三合院和四合院,是以三开间为主的布置手法。主体建筑(大房)位于中轴线的正中间位,次要建筑(厦房)位于主体建筑的两侧(陪房),或位于主体建筑的正前两侧(耳房),用院墙围成院落。有的院院相套,成为向纵深发展的多庭院落。
  较大型的民房,采用密集的房屋和多天井的布置方式,除中轴线上的厅堂前布置天井外,在大房两侧各建有一至二间陪房,进深约大房的一半,利用缩短陪房的进深面积设侧天井。侧天井面积较小,它除解决采光、通风、交通外,还因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有较多的阴影区,空气流动时起到降温的作用,使人倍觉凉快,故称冷巷或巷子。县城梅家小街的“大会处”就属此类建筑的典型。
【陆良随想】
  信是深山六月凉
  向上翻阅历史的卷宗,1381年(明洪武14年),朱元璋令沐英等率大军征讨云南,明王朝的30万铁骑挥戈南下,奇袭曲靖,直捣昆明,1382年又破关而入攻占大理,取得平定云南的胜利。沐英率数万军队留守云南,设司置卫,移民开荒,屯田戍边,招商入滇,辟筑驿道,疏浚河道,劝课农桑,礼贤兴学,择优入仕,一时间边陲云南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陆良是沐英入滇后所见的第一大平坝,大军在白石江之战大败10万元军后,沿南盘江顺流而下,一过响水,忽见山重水复豁然开朗,方圆百里,一马平川,山川锦绣,烟波浩瀚。这里早在东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就是爨氏统治南中地区的首府,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9年)就为云南最早的24县之一。大军先在小堡子古城擒“云南王”帖木儿王子兄弟,又平定鲁昌城土酋刘氏五兄弟,后在陆良驻军、设陆凉卫,迁来诸多外省移民拓荒开疆。所以,我们现在都说明王朝带给陆良新一轮的繁荣和发达,也常说陆良人是从南京迁过来的,地名中也多以“所堡营旗”等军事驻地命名,如左里堡、车马堡、马军堡等“十八堡”后方,太平哨、望城哨、新哨等前沿阵地。今天,踏着沐英大军的足迹,走一走板桥镇的洪武村、马军营,看一看三岔河镇的洗马湾,华侨农场的镇星台牧马场,仿佛又看到这位镇国将军弘扬王朝威仪,兵戈铁骑,狼烟四起,饮马南盘江的威严。
  陆良县城初建于1407年,兴于明初。暮然回首,小城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而永乐皇帝下令营建北京城始于1406年,尽管只是一种巧合,但是,在那个郑和七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的辉煌盛世,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发展的潮流。明初疆域初定、内乱平息,百业兴旺、国富民强,正是大兴土木、广建城池的年代,于是,陆良城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崛起在南盘江畔。当年1.5平方公里的城池里,十字成街,方方正正,四门鼎立,商贾林立,青石板的街心,青瓦房的商铺,往来的客商小贩熙熙攘攘,挑柴卖炭者络绎不绝,载货的马车牛车进进出出,街边的染房铺里布匹堆满了窗台,街头补锅修碗的工匠埋头忙活,剃头担子与耍杂摆摊的艺人前排起了长队,摇摇晃晃的货郎还不时与远归的马帮相撞——四条大街八条小街互通有无,雄伟的钟鼓楼跨十字街居中而建,居高临下俯视着四条大街一直延伸至城门。高大的城墙外,引串桥河、青山之水作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绕着城墙潺潺而流,在南门外与城内众水汇集一起,再流向母亲河南盘江。城中串桥河、学河、余府河等蜿蜒小溪曲折流转,与东西南北众多池塘、湖泊连为一体,平时取做生活用水和涮洗之用,遇有多雨年景可防洪排涝,城池失火可救灾急用,房前屋后的流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上窜下跳,孩童们拿着鱼篓嬉戏玩耍,一直要闹到斜阳夕照,城中炊烟袅袅升起之时。父辈们童年时对古城总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而我们却最遗憾没能看到传说中巍峨的古城墙,庄严的城门和飞檐翘壁的钟鼓楼,这些尚存于上上个世纪的痕迹,或在上个世纪因兵火和岁月的侵蚀,落得废墟一片;或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无情地毁于人们的所谓激情中。在我们的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四条大街的弹石路、老房子,以及万顺号、“大会处”等诸多建筑精湛、环
在线时间 小时
岁月沧桑,时光如梭,过去的印痕早已消失贻尽,而记忆却永留在人们的思维中。
  我们在努力寻觅古城昔日的踪影,并十分仰慕山西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的美仑美奂时,总又想起仅存的陆良四方街,一片位于老城南边的老城。换句话说,就是明代以前的陆良城,是西出昆明、南下东南亚、北上京城的滇桂川马帮驿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内四条街成井字形围成骨架,周围全是一些长满青苔的老字号、老商铺以及深宅大院、亭台楼榭等古建筑景观,那里的居民也才是最早的城里人,但至今还延续着明清的生活习俗、民风民貌。四方街的建筑最著名的要数大觉寺和千佛塔了,大觉寺又称“大觉禅寺”,是一座大隐于市的佛家禅院,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万历年间,寺内布局严谨,以南北中轴线为基线,建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清鼎盛时被誉为滇东第一流大刹,其名望可与昆明西山华亭寺、太华寺相提并论,民国年间,系云南16座名寺之一。大觉寺的名望多来自于寺内的千佛塔,塔高18米,共7层,灰白色的六面塔身内有1691个佛龛,龛内各有一尊形态各异的陶制佛像,塔顶立有两只铜铸金鸡,千百年来一直为陆良人民起早贪黑地守候和祈祷着,并“监视”着塔身下兴风作浪的黑鳌鱼,不再使陆良坝子江水肆虐、破圩决堤。金鸡高鸣,大觉晓钟,绵绵余音30余里,也就成了昔日陆良“三山四水八大景”之一。另外,四方街内还有近500年历史的名庵石佛寺,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观等,与西华寺、望海寺、普济寺、孔庙、关圣庙、城隍庙、雨司庙、文昌宫、真庆宫、魁星阁、水阁、玉振坊等遍布城内外的众多寺观庙宇、宫阁祠坊一起,为陆良老城增添了许多人文的、历史的、民俗的色彩与味道,也可足以让后人想象那种香火袅绕、人来人往的街头旧景。
陆舆广厦千万间
     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很清楚地记得1950年1月陈赓、宋任穷将军率解放大军挺进云南到陆良时的情形,那时城门洞开,全民同庆,万众欢腾,数十里男女老少踏着薄冰前来慰问,一扫数九寒冬,热气腾腾地欢迎新世纪新气象的到来。建国五十年,人民大众的无数美好愿望得以梦想成真,昔日泽国变成了鱼米之乡、滇东粮仓,穷州旧貌换了新颜,一个美丽、富饶的陆良出现在滇东高原,一座崭新、漂亮的陆良新城崛起在南盘江畔。特别是1992年建设县城开发区以来,短短10多年的时间,陆良城便长大了四五倍,2000年城区面积达12.8平方公里,2005年达1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15万人。在老城的基础上,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同乐大道为轴心,向西、向南建设新的居住和商业城市;以324国道、曲陆高速路为交通大动脉,在县城以北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按照建设“现代工业强县、绿色经济强县、旅游文化大县”的构想,将来的陆良城还将建成昆明、曲靖都市经济圈中的卫星城市,成为辐射带动功能强的集新型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旅游服务为一体,人居环境优美的滇东次区域中心城市。
  梦想往往都是为有希望的人准备的,而陆良,则具备了这种竞争的优势和实力,无论是从城市建设,还是人文环境、经济发展上,都有一种敢为先的勇气和决心。尤其是建设现代工业强县和“一江三城”大构想的提出,以及324国道一级公路通车、云南省扶持县域经济强县、工业强县等机遇,都将使陆良在新世纪发生巨大颤变,成为滇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农业强县。日新月异的变化常常让人们在传统和现代中迷茫,但我们看陆良城的一切,历尽沧桑仍感觉它是那样充满活力。
  城市广场把陆良城一分为二,一边是现代,一边是传统。沿着同乐大道驱车而行,宽阔的大道,完善的基础设施,虽然不多的高楼但相伴而立,折射出一点点都市的味道,许多来不及命名的街道悄悄地完工,公交车和城市的士则沿着新路向前延伸着,一幢幢涂着洋漆的欧式小楼、一片片别具匠心的优雅小区诞生着,变化之快,就连生活在陆良的陆良人,三天不出门时,要找地方都非得打车问路了。新城的夜灯亮起来了,绿树鲜花多起来了,城市公园大了,音乐喷泉有了,放着低音炮的咖啡馆、眼花缭乱的广告牌、五彩的私家车,装修前卫的铺面,以及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女,使得这个城市处处是靓丽风景,到处晃动着时尚和现代,仿佛都在不经意间,一切都市里才有的东西瞬间就落户在二十一世纪的陆良,让小城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那种现代化的味道。
  新城的建设如火如荼,老城的改造也方兴未艾。我常常感叹古人的伟大和奇妙,就在于他们高瞻远瞩的目光,600年前设计老城时,就能规划出如此方整和宽敞的街道,让陆良老城600年后都不落后,城市的改造也就少了街道拆迁这一繁琐程序,而只要像拾掇女红那样,细细地、精心地、人文地修补着街头巷尾的每一个细节。城还是那个城,街道也还是那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就像一部故事书,一个熙熙攘攘的老城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人多了,车多了,琳琅满目的商城遍布大街小巷,学校、商店也日渐拥挤,而不得不对机动车实行单行、禁行,对学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新建。城内原有的工厂也迁的差不多了,厂址全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商住小区,南门的商业街、北门的饮食街,以及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聚集在老城区,使得老城的繁荣日渐升温。
  城市广场位于陆良城中心地带,是1999年建成的三角形城市公园,一个城市的大客厅,虽然不是很美,但有了它整个城市已不再单调。广场中央的音乐喷泉中,有一座爨龙颜将军的骑马雕像,和被誉为“天下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一起,印证了陆良作为文献名邦的历史地位,散发出一种浓郁的爨文化气息。而广场南侧绿树成荫,成了老年人晨炼、聚会、打牌的最好去处,靠东边有各式各样发着稀奇古怪声音的儿童玩具和游乐设施,似乎使广场成了老年人和孩子们的专有乐园。未来的城市广场将比现在的大好几倍,西接老326国道,南到同乐桥,北邻西华大道,融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和西华公园城市绿地、花坛、喷泉、园林小品为一体,中间夹有西护城河,形成一个诺大的城市景区,作为城市的心脏,真正成为市民的健身、休闲、娱乐中心。那时,人们从广场东边走到西边,细细品味每一个小品和细节,大概需要个把小时,或合影留念,或信庭幽步,或扶老携幼,或到体育馆里打球锻炼,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然后,累了躺在西华公园的青青碧草上仰天看云,饿了在肯德基、大腕米线、砂锅饭里大吃快餐,乏了可到咖啡馆、小酒吧里开怀畅饮,不管老年人、年轻人、小孩子,都能在城市公园里找到自己的乐趣,不管本地人、外地游客,都能同样地享受到蓝天、白云、都市、祥和带来的满足,感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希望今后更快更迅猛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把陆良建设成为一个和谐、文明、美丽的新城。
  良倾梦想新辉煌
  新世纪中,爨乡人又提出建设25平方公里以上、25.5万人口以上的滇东次区域中等城市战略目标,结合新一轮城市规划,未来十多年内,到2020年,将在北边建设青山工业园区,在南边建设华侨农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也将成为陆良新城的两翼。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陆良将构筑以南盘江为轴线,以县城为中心,马街、三岔河为次中心的“一江三城”的大陆良格局。三岔河、马街作为全省百强乡镇,人口聚集,产业发达,已初具小城镇规模,今后,更好更快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母亲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是陆良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回眸历史长河中,陆良曾经历了多次城市的迁移和扩建,从元代小堡子月牙江古城,再到阎芳桥旧城、鲁昌古城,都是千百万陆良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而现在的新一轮城市扩建,带来的必将是更大的繁荣、开放、活力与辉煌。过去的许多老城根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还在,记忆尚存,回望千年沧桑,许多宏伟的、美好的、曾经的过去无法实现的梦想,今天,将在爨乡大地变为现实,让陆良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富饶、山川秀美、开放文明、活力四射的现代城市和“高原江南”,如镇国将军能感天灵,恐怕也不再是“深山六月凉”的印象了。
【陆良十八怪】
        
1、丈夫叫老倌 10、钥匙挂在裤腰带
  2、甜肉加酸菜 11、穿着草鞋抬棺材
  3、鸡蛋拾数卖 12、穿西服不系领带
  4、青菜叫苦菜 13、常年都有好瓜菜
  5、洋芋无数卖 14、松茸菌子送国外
  6、粑粑当饵块 15、四季服装常穿戴
  7、豆腐块数卖 16、沙子生出彩色来
  8、草帽当锅盖 17、沙林鲜花开不败
  9、肥猪在家卖 18、新闻消息传得快
【陆良人民的抗日功勋】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中心的所谓“大陆政策”,积极发动侵略战争。19世纪90年代,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吞并朝鲜,割占台湾。进入20世纪,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从此,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民族自卫战争,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在八年抗战中,远在西南边疆的云南陆良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功勋当永垂史册。
  一、作军人,浴血奋战杀日寇
  日本侵华,激发了从军将士浴血杀日寇,表现了极大的牺牲精神。
  1、踊跃赴国难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四个整军出征抗日,牺牲之大,代价之高,为其他友军所叹服。除原属滇军的老3军外,陆军第60军、第58军和新3军均由云南省补充。为适应抗日需要,云南在战争爆发之前改“募兵制”为“征兵制”,所谓“募兵制”是出钱雇人当兵;“征兵制”是采取“抽签”法,即五丁抽二,三丁抽一,后来两丁也抽一。
陆良子弟踊跃应征,据有关资料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征送新兵399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征送新兵741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征送新兵226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征送新兵327人,以上四年合计征送新兵1638人(《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0页)。有资料说,八年抗战,陆良征送新兵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抗日战争时期的陆良人口连同建国后划归邻县的10万人在内约有25万人,八年年均有400人从军,当时板桥是不到40户的小村镇有8人应征,年的小堡子有7人应征。抗战爆发,207师知识青年军在曲靖招收教导团和自愿投奔老3军去的人数以万计,其中有陆良子弟。新编第11师师长赵正昌在陆良招兵,有陆良子弟从军。更有从军典型:1938年夏,在宜良举办第2期暑讲会,陆良朱家堡的朱文秉老师即报名从军,并写了《齐雪国耻,共赴国难》的请缨书寄到省政府。昆明军政和各界打着“欢迎陆良青年教师朱文秉投笔从戎,请缨杀敌”的大布标热烈欢迎朱文秉。当天的《云南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朱文秉的事迹,称“朱老师是云南人民的爱国楷模,也是陆良人民的光荣”。为抗击日本侵华,大批热血青年报考军校,在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本校、黄埔军校昆明五分校、云南航校和云南辎重学校等都有陆良子弟。昆明五分校有步科、炮科、辎重和交通诸科,仅昆明五分校第17期一大队步科有12人,18期有10人。再按马惠英《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对象》说“1989年成立的‘黄埔同学会’有 39名会员”(《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
在线时间 小时
89页)。据调查,仅县城俞氏和罗氏两家共有20余人报考军校。报考军校的陆良籍学员毕业后立即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
  19 37年10月5日,云南第一支抗日部队第60军4万将士在昆明巫家坝机场誓师出征,军长卢汉,下辖182师,师长安恩溥;183师,师长高荫槐;184师,师长张冲。在这支部队中,有不少陆良子弟:西门街的王 先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任师参谋长;大莫古的唐 俊任军部作战参谋、三岔河的高越龙任参谋、盘江街的沈泽坤和小百户的魏文才任副官;南门街的郑祖志先任营长,后任副团长、团长和副师长;东门街的罗 宽先任营长,后任警卫团长;东门街的罗惠昌(生民)、朱家堡的朱光云和左里堡的李灿任营长;南门街的张世绩、城里计家底下的计华先、四河的潘源湘和皮家头的皮冠群任连长;南门街的郑绍良和朱家堡的彭万华任机枪连连长;太家坝的太光明任警卫连连长、南门街的俞明休和盘新的赵纯成任军需官、大莫古的林彰才和大泼树的王宝书任排长、三岔河的王成峰任少尉副排长……
  日,云南第二支抗日部队第58军4万将士在昆明出征,军长孙渡,刘正富、鲁道源和龚顺璧分别为新编第10师、第11师和第12师师长。在这支部队中有很多陆良子弟:三岔河刘良村的孙 渡(之舟)任军长、马街的杨守沫管军部机要、马街的刘苑梅任军部秘书、南门街的张世兴任军需处长、白岩的刘云楼任军械处长、西门街的王振华和马街的杨伯雄任过军法处长、梅家小街的梅兴诗任师部副官、白岩的刘美楼先任连长后任副营长、西门街的张吉红和三岔河的李世芳任连长、彭家村的彭万才任警卫连长、垢甸的李信芳任新10师1团迫击炮连长、黄家圩的王启夏任排长、板桥的计 云任参谋……
  1938年12月,国民政府把阳新作战结束后奉命南移的第60军183师和刚由云南进入湖北的第58军新12师调出编为新3军,以183师师长张冲为军长。同年又将云南三个军组成第1集团军。这样,连同由护国运动的滇军演化成的中央系列老3军,云南一共有四个整军在抗日疆场;连同国民政府历年征兵,《云南抗日战争史》说云南至少有42万人转战抗日前线,而陆良子弟在3千人左右,为国捐躯数百人 (《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5 3页)。
2、淞沪会战
  日,日军突然袭击上海,驻守凇沪的十九路军奋起抗战,揭开了淞沪会战的序幕。在这次抗战中有陆良子弟:西门街的王小侯,毕业于保定军校,任少将旅长和参谋长;马街良迪村的殷祖鹏,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任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周边地带同日军激战两个月,史称“淞沪会战”。10月,日军进攻市区,守军退至苏州河南岸,88师副团长谢晋元率800官兵守卫四行仓库,在日军猛烈进攻下孤军奋战掩护友军撤退。在800壮士中有陆良子弟,薛官堡的俞 亮即其一。
  3、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是中日徐州会战也称鲁南会战的焦点,中日双方在坚守和夺取徐州时进行了殊死搏斗。第60军奉命参加第二次台儿庄战役,归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指挥,布署在台儿庄地区的陈瓦房、蒲汪、辛庄、凤凰桥、后堡、火埠和禹王山一带阻击日军。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坦克、骑兵乃至燃烧弹和毒气弹,战斗异常激烈。第60军作出重大牺牲,全军伤亡1万余人(又说伤亡2万余人),旅长以下各级指挥员阵亡178人,其中旅长1人,团长5人、营连排长172人(《云南抗日战争史》第53页)。在这次浴血奋战中有陆良子弟:三岔河的周树凡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任营长、三岔河周家台子的周会川任营长、北门街的朱宗信任连长;泉丰的严学湘任排长和马街的保石华任副排长,除周会川外均阵亡;旧州的赵家祥任机枪排长,“一次性打坏七挺机枪”;彭家村的彭万华任机枪手,攻枣庄,全班阵亡24人,幸存3人;城北冯家头的冯堂华(小建)任上士班长,和南门外的朱建国、朱建元兄弟及串桥的杨老二一齐应征,一仗下来其他人都阵亡,冯负伤;旧州的回民马寿民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东门街的罗家汇在此战负伤;后所的顾老定、东门外程家台子的刘贵元和黄祖培阵亡。特别要说的是第60军血战台儿庄,在陈瓦房打响第一枪的尹国华营长。他是原路南县大屯村人(一说天生关人,天生关于 1955年划归路南县即今石林县),任第60军183师潘朔端1081团第2营中校营长。《云南抗日战争史》说:日,“60军血战台儿庄,便由尹营打响第一枪”。“面对眼前的敌人,他号召全营官兵:‘报国家之仇,雪民族之恨’。官兵们报以坚强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祖国的山河不能丢’。”“尹营从日军手中夺回了60军的前沿阵地陈瓦房”,多次打退日军进攻,“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尹营官兵孤军奋战,死守阵地,同数倍于己的日军血战竟日,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官兵500余人仅陈明亮一人生还,其余全部英勇献身。在60军的战史上,写下了最悲壮的一页。”“当尹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介传出后,全国为之震动。当时的《云南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说:‘为国捐躯,尹营长精神不死;战死沙场,足了平生愿;浩气长存,堪与日月争光’。”“尹营官兵与日军拼杀一天全部壮烈牺牲,60军的第一个前沿阵地陈瓦房也随之失守,但是,尹营的顽强抵抗,却赢得全军的备战时间,尹营的献身精神亦极大地激励着滇省子弟杀敌士气。”
  4、血战中条山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因鲁南会战而调走大量守军,老3军因而成了守卫中条山的主力。老3军是由驻粤滇军演化成的中央系列部队,参加过河北满城、高碑店战斗,19 37年1 0月参加山西娘子关保卫战,坚守40余日,奋战太行山,复于侯马和绛县等地沉重打击日军,1938年奉命守中条山,在人员少、武器装备和作战手段落后,粮食奇缺的条件下进行内线作战,战斗极为艰苦。和日军历次作战立于不败的老3军成了日军重点打击目标。日军为夺取中条山,出动20万军队和200架飞机猛烈进攻。经过20余日激战,老3军军长唐淮源和旅长寸性奇殉国。当时《云南日报》说此役中国军队伤亡10万余人。在这次战役中有陆良子弟:南门街的王润生先任团长后任旅长、真理街的周自高毕业于讲武堂任团长、南门街的董少义任副团长、马街的王兴然任副营长、西门街的梅文斋和马街的殷祖铭任连长、南门街的俞绥休任通讯连长……
  5、转战湘鄂赣
  第60军在夺取台儿庄禹王山战役胜利后,拨归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参加武汉保卫战,担任阻击任务,对保卫武汉机关和部队撤退做出了重大贡献。日《云南日报》“滇军又建奇勋”说:“歼敌六七千人”。司令官陈诚电说:“184师曾泽生团激战一周,毙敌六千以上,全团官兵只剩90余人,阵地屹然不动”。
  武汉陷落后,由云南部队组成的第1集团军奉命参加武汉外围的崇阳之战,因战争来得快,仅10天左右,第60军在参加武汉会战、第58军经长途跋涉从云南赶到崇阳、新3军刚组建,结果失败。此后,第1集团军赢得赣北奉(新)高(要)会战胜利,在其后的南昌保卫战、南昌反攻战、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锦江战役、敌后交通破袭战、九岭反扫荡、赣东北会战、常德会战、湘赣边区会战、赣江追击战和收复南昌等重大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仅第二次长沙战役毙敌两师团长,日军伤亡9万人。第1集团军转战湘鄂赣疆场,陆良子弟很多,仅1938年夏,陆良常备队编入第60军182师540团1营一连有156人,在参加江西奉高会战后只剩下真理街巷上的周官来、南门街的陈至贵、东门街的罗国宾、东小街的朱老五、板桥的方老三、马街的杨寿成和金光义、庄上的赏发国和赏文义、彭家村的彭友友、八区的刁有才、伍希林和郭 培等10余人。天生关乡(此地于 1955年划归路南县)的梅兴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武汉会战任第60军工兵连长。第58军和新3军在长达七年之久的抗战中各伤亡1 0万余人(《云南抗日战争史》第67页)。庄上的程子灿(金华)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1939年到前线任排长,同年在宜昌牺牲(《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94—95页);垢甸的李信芳,193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 0期,分昆明五分校,后到第58军新10师1团任迫击炮连长,在参加崇阳大沙坪战役后升为2团1营营长,牺牲于江西宜丰(《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02— 105页)。6、滇西保卫战
  1942年4月下旬,日军经缅北推进,攻占云南怒江以西大片土地,直犯惠通桥,守军于关键时刻炸桥阻敌。陆良马军堡的闻世贤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炮科,分滇黔绥靖公署直属炮团任连长,奉命率一加强连,乘50辆汽车,用3天3夜时间赶到惠通桥,归71军36师指挥,与日军激战月余,粉碎了日军强渡怒江的梦想(《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20—124页)。《云南抗日战争史》说:“我守桥连在桥头和日军血战,以英勇牺牲的代价,把来犯之敌阻在怒江西岸”,即指闻世贤事。
  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撤离印度和第11集团军合力收复怒江以西土地。陆良子弟有南门街的俞星灿,毕业于黄埔14期,任第45军198师机枪连长,参加攻克腾冲、松山、龙陵等战役。天宝的张镇启,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五分校18期,分大理第11集团军辎重团2营4连任排长,参加收复滇西的战役(《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24页),此役东门外的赵二友牺牲。
  7、滇南防御战
  1940年9月,日寇侵入越南海防、河内等地并切断滇越和桂越交通线,进逼滇越边境,威胁云南东南部。第60军(182师和184师)奉命调回云南,组成滇南作战军,年底改为第1集团军,加强滇南防御。总司令卢汉,下辖安恩溥指挥的第一路军第182师和184师两个师及云南新编第1、2两旅;张冲指挥的第二路军新编滇军第4、5两旅。全军沿中越边境的河口、金平、屏边、个旧、建水一线布防,与日军对峙。1945年初,第1集团军改为第一方面军,以暂编第18、20、22三个师组成第93军,仍归卢汉指挥,司令部驻蒙自。卢汉指挥的第60军和93军使日寇未敢跨越云南一步,维护了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此时防守云南的部队还有滇军第19师龙绳武部,第24师龙绳祖部和33师潘朔端部。在守卫滇南的部队中,陆良子弟很多:东门街的罗祖训,毕业于黄埔军校昆明五分校军官队四期,任第60军第4旅(第21师)警卫排长;小堡子的孙定华任排长;西门外的梅育楠毕业于昆明五分校17期,任21师连长;西门小街的黄崇良任连长;三岔河的高 祥任93军警卫营第4连连长;打古的撒尼人毕口口任警卫营第1连连长;西门街的俞建业任军部作战科长;西门小街的邵祥在军部办公厅打杂。仅1944年秋第60军补充团征兵,就有东门外平家头的刘福元、大龙潭的王宝芳、大咀子的陈白亮、中坝的李万民、芳华的王家恩和谢进才等人入伍。
  8、保卫大后方
  抗战爆发后,云南成了中国正面战场的重要后方,在 1942年5月前受到直接威胁的主要是日本飞机轰炸。在保卫大后方的战斗中有陆良子弟:西门小街的邵光选,毕业于黄埔昆明五分校14
在线时间 小时
分滇黔绥靖公署高炮二大队2营7连任排长,先后驻守圆通山和五华山;1941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邵不顾个人安危,代士兵操作高炮射击;1943年,美国第 14航空队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夺回制空权,邵与日军作战升连长(《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96页)。三岔河寺脚的陈文彬,毕业于云南航校,分在滇黔绥靖公署航空处任飞行员,后到巫家坝机场任作战课长(《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250-253页)。
  9、其他战场和部队的陆良子弟
  抗日战争时期,陆良子弟除随第1集团军转战抗日疆场,反攻滇西和守卫滇南外,还有在其他战场和部队的:北门街的王自元,毕业于保定军校,在八战区(兰州)朱绍良司令长官部下任少将军务处长;西门外的汪铁军随老3军血战中条山,1944年在已调整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手下任中将师长;西门小街的朱光民(光亮),毕业于黄埔本校11期炮科,在淞沪前线任排长,血战两月,接着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奉命溯江参加武汉战役,遭日机轰炸而牺牲于九江(《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99-101页);西门街的朱宗培,毕业于黄埔15期,和陆良应征的(盘江街)李云生及(真理街的)王家志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天宝的张镇启,毕业于黄埔五分校18期,在第11集团军辎重团2营任排长,参加滇西保卫战后奉命调广西参加收复南丹、金城江、宜山和柳州等战役(《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24-129页); 日,日本27架轰炸机和9架战斗机攻击杭州笕桥航校,我军12架战斗机迎敌,其中9架各咬敌战斗机一架,另3架专攻击敌轰炸机,陆良马街的杨秉杰为驾机者之一,结果击落敌护航机2架,从此8月14日定为中国空军节。1941年,杨秉杰驾机保卫陪都重庆,1942年奉命炸毁黄河铁桥,切断日军运输线。杨在抗战时期任过分队长和中队长 (《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第162-172页)。
  装男亦好,装女亦好,举起刀枪剑戟,但愿排演抗战戏;滇剧也罢,京剧也罢,无论生旦净丑,大家都唱爱国歌 (《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37页)。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陆良中学教师董大成和熊翔于日晚,带领师生50余人到街上宣传。抗日战争时期,陆良学河边的愍忠祠供奉抗日阵亡将士灵位。9月3日,县长熊从周率县府各局长、常备队长和绅商首脑到祠吊祭。这天,陆良县城鞭炮齐鸣,城内的富商俞祝三的“三义祥”和盘江街的富商申寿堂的“三和祥”各放鞭炮一驮,城区家境宽裕的人家无不放鞭炮,一时间所有店铺的鞭炮被抢购一空,全城内外一片爆竹声(《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39-143页)。
  2、积极纳粮纾国难
  抗战初期,云南地处抗日后方,随日军侵入缅甸和越南及侵占我滇西怒江以西大片土地后,云南即变成抗日前线的主要战场,陈兵百万,庞大的军队每日需要大量粮食补给。陆良作为滇东要冲,更是抗日军队云集之地,当时陆良人口约为25万人,陆良除供给当地驻军外还上缴大量粮食给外地驻军。据不完全统计,仅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起,为适应庞大的军队补给,把原来用货币交纳“耕地税”改为“征实”,即以粮纳税,年四年共“征实”稻谷 1,433,660公石(每公石合今93市斤)。除“征实”外,从 1942年起,以“征实”之数为准,国家按规定付给农民现款,农民按数售给国家之粮称“征购”,按统计,年“征购”稻谷82,000公石。1944年,国家财政危机,改“征购”为“征借”,全县共“征借”稻谷45,000公石,实是无偿贡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因军粮需要增大,除“征实”、“征购”和“征借”外,又向陆良采购“大包米” 3,000袋,每袋合现200市斤,主要向县内富裕户摊派。年,国家每年向陆良采购大包米5,000袋,四年共计 20,000袋,以上五年一共采购大包米23,000袋。八年抗战,仅年,通过“征实”、“征购”、“征借”和大包米,陆良人民为抗战作出极大贡献。勤劳俭朴的陆良人民终年以洋芋、豆类等杂粮和野菜充饥,特别年陆良连遭五次水旱灾害,还把稻谷省下来交给国家,这种牺牲精神万分可贵,值得我们自豪(《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 52-56页)。
  3、捐献
  陆良人民的后方支援,还有政府组织的募捐和各界抗敌救国会组织的捐献活动。1940年,日本飞机轰炸陪都重庆,发生防空洞窒息万人的惨案,国民政府发出“募捐救灾,赈济难民”的号召,陆良滇剧爱好者俞新翘、罗澄秋和张秀川发起“信义剧社”进行演出,以收门票和发送参观券,连同商业界捐献合计1100多元(其中商业捐献占2/3)。除少量开支外,大部上交陆良赈灾筹备处,全部汇出,表现了陆良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慰问和对死难者的哀吊。陆良中学和旧州小学“抗敌宣传队”也有募捐(《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33页),此外还有寒衣和军靴等捐献。
  4、修建陆良飞机场
  1942年7月,国民政府为适应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抗日需要,决定在陆良县的山坡子至望城哨修建陆良飞机场,机场的整个工程由美国第14航空队第12工程处负责设计施工。机场占地11,000多亩,是当时云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机场,整个工程包括三条大跑道和停机滑翔跑道,工程原材料除水泥和钢材由外地供应外,木材、砂子和石料等物由陆良供给。当时施工设备落后,没有机械,碎石和碾压均由人工,极为艰苦。经过一年施工,主要工程基本竣工。陆良人民供应木材、砂子和碎石数十万方,投入劳动力100多万劳动日,地价和工程费由当时政府付给,但因被部分官绅和大小工头层层克扣,真正到劳动者手中所剩无几。
  1943年5月,陆良飞机场开始起降飞机,正式投入运输和作战。机型为两类:一类为“驼峰运输队”的两引擎大型运输机,往返于印度加尔各答等机场,主要运输军用物资,如武器弹药等给养,包括面粉罐头等在内;二是直接用于作战的战斗机,有侦察机、驱逐机、轻重轰炸机,其中最大者称“空中堡垒”,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王牌飞机,能携带大量重型炮弹,配备有十余门机关炮,可执行远程轰炸。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经常起降飞机,日达五百多架次,为滇西抗战、黔桂空战及阻击日本飞机轰炸昆明创造了突出的战绩(《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32-37页)。
  5、修公路
  陆良修公路始于1931年,有省管公路两段:一是滇黔南路,俗称昆江公路或路江公路,从昆明市的路美邑经石林风景区、陆良、师宗、罗平,东至云贵交界的江底,全长266公里,陆良段为58公里;二是由曲靖至陆良西桥的曲西公路,全长68公里,陆良段为31公里。两段同在民国十八年 (1929年)测量,因为经费紧缺,修了7年未通车。抗战爆发,加快了两路的修建,1938年修成,在抗日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32-37页)。
  陆良人民除了本县承受修建大型飞机场外,还参加修建杨林飞机场和沾益飞机场,先后征发数批民工,每批数百人。同时还征发民工参加修筑滇缅公路、滇缅铁路和川滇铁路,为抗战作出了贡献(《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32-37页)。其中,陆良东门街的罗怀尧任滇缅公路记事,参与测量工作。
  陆良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贡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抗战爆发,除征兵外,部队尚须大量骡马驮运辎重和拖牵重兵器,故国家规定子弟多的富裕户也可以骡马代人服役。有关资料说,全县先后为抗战部队征送了数百匹骡马(《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53页)
  八年抗日战争,陆良人民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陆良人民把数千子弟送到抗日疆场,浴血奋战杀日寇;在后方竭尽全力为抗日。陆良人民的抗日功勋永垂史册。
  我于1962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育才桑梓。 30多年来,每当我想起陆良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无私奉献,特别是英烈们和日寇浴血奋战的事迹,心中无限敬佩和自豪,但一直未曾写过一篇文章。现年近古稀,特根据《陆良县文史资料选辑》和长期的社会调查访问,尤其是知情的耄耋耆老提供材料,写成《陆良人民的抗日功勋》一文以告慰有名和无名的英烈。因为时过60年,陆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知情者大多过世,陆良人民抗日的大部资料难以收集,但是仅仅这些已足见陆良人民的抗日功勋。愿邑人不忘国耻,继承前人的爱国遗产,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愿国人居安思危,弘扬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踏着前人的血迹前进!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你收钱是收的老是过瘾呢噶?
在线时间 小时
天皇Load 发表于
楼主,你收钱是收的老是过瘾呢噶?
不是喊你不要进来看的嘛
在线时间 小时
fluwen 发表于
不是喊你不要进来看的嘛
谁知道你的真实意图啊,你这是欲擒故纵计,故意引起坛友的好奇心
在线时间 小时
论坛早就有人(网友阳光)从天涯转载过来啦
精彩推荐: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布,不代表陆良论坛立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
Powered by |滇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陆良县第三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