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大学报藏族生有吗?

浙江师大:“生存之旅”考验大学生
浙江师大:“生存之旅”考验大学生
.cn 日08:12 光明日报
  张星宙
  身上仅揣50元钱和一张薄薄的北京市地图,每名队员被要求在北京独立生存15天。这是来自浙江师范大学30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团队近期在北京开展的一项特别活动――“生存之旅”活动。日前,30名队员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献了他们通过打工所挣的3700元钱,资助两名四川藏族失学小女孩。这意味着他们在北京炎暑酷热中历经15天的磨练后,顺利地通过了这次特别的考验,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负责该项活动的带队老师校团委书记章剑峰说,活动开展的主旨是通过生存锻炼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30名队员是在全校范围内挑选的优秀大学生,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后开赴北京的。他们最初差不多都设想利用特长在北京找份家教轻松地结束“生存之旅”。但出乎意料,50元的“启动经费”和短期的工作时间让队员们在找工作时历经艰难。三三两两的队员只能沿着街道门面,“扫荡式”地探问,但说到只有半个月工期时基本上都是吃闭门羹。除了几个比较幸运的队员找到了诸如家教,律师助理的工作外,众多的队员都是从事着简单的体力活推销员、卖报、保洁员、洗碗、餐厅服务生、送水工、甚至是临时演员。
  正是在从事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许多队员不仅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而且体验到了社会底层的艰难。队员周建回忆说“‘生存之旅’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有崇高的目标和傲然的志气,但我们却没有理由看轻任何一份工作。”当过洗碗工和保洁员的余永深深地感动于好心人的帮忙,他写到,“生存不是为了个人,应该多想想好心人,帮助过你的人。”
  现今,“三下乡”成了许多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常备课,浙江师范大学却把“生存之旅”活动作为暑期重要课程来开展,五年来,该校“生存之旅”队伍足迹遍及厦门、深圳、上海、青岛和北京,每一次都让队员们收益匪浅。章剑峰老师介绍说“‘生存之旅’活动更注重生存的过程而非生存的结果。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评价他人与社会;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技能和就业渠道;同时,作为师范院校也希望用这样的活动培养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教育更多的人。”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2015浙江师范大学藏族学生_百度知道
2015浙江师范大学藏族学生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貌似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校举行2015级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图)
_师大在线_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中共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宣传部主办
您的位置:--&
我校举行2015级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图)
&&&&&&& 作者:
&&&&&&& 供稿单位:
  9月10日,学校在行政中心第六会议室举行2015级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现场答疑解惑。校党委副书记王建力出席座谈会。本科教学部、学生处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及30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王建力首先对各位同学来校学习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情况和近年来在西藏地区的招生情况。王建力希望2015级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要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要勇于进取,积极实践,打好基础,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要心怀感恩,珍惜机会,回报国家、社会和家乡。
  我校音乐学院周静教授作为藏族教师代表发言,并受聘为我校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指导教师。
  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如实反映问题,积极提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同学们的困惑作了认真解答。 
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注册用户 | 招贤纳士 | 合作服务 | 意见反馈 | 日常统计
浙江师范大学
新闻热线:7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 321004浙江师大附中有个天峻班
08:13:00&&来源:西宁晚报
[提要]&&生格乡寄宿制学校2002年9月整体迁至德令哈市,2004年在浙江师大附中开设天峻藏族班,2011年在青海师大附中开设天峻班,天峻县十余年艰难的异地办学之路,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果实。
青海新闻网讯 生格乡寄宿制学校2002年9月整体迁至德令哈市,2004年在浙江师大附中开设天峻藏族班,2011年在青海师大附中开设天峻班,天峻县十余年艰难的异地办学之路,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果实。
2002年9月,该县经深入研究,决定将生格乡寄宿制学校整体迁至德令哈市,改名为天峻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学校,主要招收天峻县及德令哈市周边地区学生;2004年,在浙江师大附中即金华二中开设天峻藏族班,每年选拔40名优秀藏族高中生赴浙江就读;2008年秋,在西宁市第一私立高中开设天峻高中班,利用西宁市的教育资源,为本县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2011年,成功在青海师大附中开设天峻班,招收天峻户籍的高中学生。此外,十五年免费教育、免费入学、免费课本、免费住宿、免费饮食、免费医疗体系的建立,让天峻藏区的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了经济发展成果。
今年,该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预计投资3538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协调、科学发展。 (作者:陈威)
来源:西宁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师大自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