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耳朵出现回音音,表示乙没有

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拈连技法试谈“拈连修辞法”在诗词中的运用 & &作者:乐洲&& &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于积极修辞之辞格”拈连辞”作了这样一段论述: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名叫拈连辞。这种拈连的修辞方法,无论甲项说话在前或在后,都可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114页)& & 这里先举两个诗词实例,把拈连辞格运用的情况说明一下。& & 所谓“甲项说话在前”的例子:& & 一夜东风,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曾允元《点绛唇》)& & 这首词的第一句,甲项说话关键词语是“东风”、是“吹”,“吹”这个词通常适用于“风”。现在,诗人要表达乙项观念:“愁”,愁多无法排遣。于是“顺手拈来”甲项说话“东风吹”所适用的词语“吹”来表达乙项观念“愁多无法排遣”,就出现了“东风吹散愁多少?”【这句又是反问句,实际上是说“吹不散”。】“风吹愁”是一种异常搭配。——这是一个“拈连辞格”的运用适例。& & 再看“乙项说话在前”的例子: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辛弃疾《满江红》)& & 这首词的第一句就是运用了拈连辞格。它的甲项说话在后面:“风摇翠竹”。“风摇翠竹”是词语的正常搭配。翠竹摇动撞击窗户,似声声敲击,诗人联想到一个“敲”字。这是甲项说话。现在诗人要表达乙项观念,就是在孤凄人独的时候,被翠竹的声声碰撞弄得心烦意乱,于是把甲项说话“风摇翠竹”的延伸词语“敲”来表达乙项观念,出现了“敲碎离愁”这种异常搭配。——这也是一个“拈连辞格”的运用适例。& & 我们从这两个实例说一说拈连辞格的两个特点:& & 第一,在线性语流中,同一词语(如“吹”)先后叙述甲乙两项事物(“风”和“愁”)。& & 第二,这个词语叙述甲事物时是正常组合(如“风吹”),而叙述乙事物时,因为是从& & 甲事物顺手拈来的,按语法常规不适用于乙事物,所以是超常组合(如“吹愁”)。& & 同第二个特点有关的是,从内容上看,当拈连词是正常组合时,它所关涉的对象是具体的实在之物(如“竹”)。当拈连词是超常组合时,它所关涉的对象多是抽象之物(如“愁”)。& & 为了说明的方便,我试把“拈连辞格”的组织结构用这样一个格式表示:& & 甲V乙& & 这里,“甲”表示甲项说话(甲项事物);“乙”表示乙项说话(乙项事物);“V”表示拈连词语。拈连格结构中的关键是拈连词语“V”。所谓“拈”,就是顺手拈来这个“V”;所谓“连”,就是靠这个“V”来连接甲乙两项说话。拈连格在表达上的效果正是在于这个“V”拈得好,连得巧。“甲”常常是具体事物、客观之境;“乙”往往是抽象之物、主观之情。这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的统一,主观之情与客观之境的统一,要靠“V”来连接(如上举例子中,“东风吹散愁多少”);或者,这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的矛盾,主观之情与客观之境的矛盾,也要靠“V”来揭示(如上举例子中,东风无法吹散愁绪,风摇翠竹难道能敲碎离愁?)所以,我们对拈连格组织结构的考察,不能不注意到“V”在拈用连接上的差异,从而据此分出小类。& & 我对相当数量的拈连修辞成例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拈连词语“V”与甲乙两项说话的连接有这样三种格式:& & 甲V乙& & 甲不V乙& & 甲V乙不V& & 这里,“甲V乙”是一种肯定式,从其表达上看,甲乙两项说话的连接比较平直。“甲不V乙”是一种否定式,从表达上看,甲乙两项说话的连接比较曲折,说写者往往在主观情意上希望出现“甲V乙”,然而,现在却是“甲不V乙”。“甲V乙不V”是一种肯定否定式,从其表达上看,说写者旨在将甲乙两项说话加以映衬对照,而重点则放在乙项说话。据此,我将这三小类拈连辞格作如下的命名:& & 1、 肯定式平直拈连(甲V乙)& & 2、 否定式曲折拈连(甲不V乙)& & 3、 肯定否定式映衬拈连(甲V乙不V)& & 这三小类拈连辞格不论在散文中,还是在韵文中,运用的实例都很多。本文只举诗词成例谈拈连辞格在诗词表达上的妙处;旨在提高我们在诗词赏析或诗词创作上的自觉性。& & 1、 肯定式平直拈连(甲 V 乙)【画线的词就是拈连词V】& & 举例:& &(1)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洲。&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陈黄梅雨。& &(4) 杨柳花飞,平地里飞将春去。梧桐叶落,半空中落下秋来。& &(5)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烧破他们的监狱。/& & 说明:& & 这些例子,拈连词语“V”用的是肯定形式。如:载、淘、衔、飞、落、烧,等等。它们对甲乙两项的连接比较平直,不兜圈子。例(1),即目所见是汴水东流,于是想到它载着离恨。例(2),见大江东去,就联想到它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例(3)(4),面对燕子衔泥,杨柳飞絮,梧桐落叶,就觉得是它们衔走或飞去了春天,落下了秋天。例(5),看着燃烧的红烛,于是希望它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这些例子都靠了顺手拈“V”,把主观情意与客观境况十分顺当地牵连在一起,使情景融为一体。说它们“平直”,是与第二种“曲折”对照而言的,并不是说这一种拈连辞的运用在抒情上是直露的。& & 2、 否定式曲折拈连(甲 不 V 乙)& & 举例:& &(1)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2)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住愁来路。&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5) 玉户帘中卷不去(月色),擣衣砧上拂还来。& & 说明:& & 这些例子,拈连词语“V”用的是否定形式,即“不V”,如:不锁,遮不住,载不动,载不起,卷不去。等等。它们对甲乙两项的连接较之“甲V乙”式要多兜一个圈子,它们从构思到表达要经过一番曲折的过程。例(1),重门锁住了我的身子,那索性也来锁住我的相思之情吧;但是,“重门不锁相思梦”!例(2),重重叠叠的山,遮住了我们往来之路,那干脆也来遮断我的愁绪吧;但是,山却“遮不住愁来路”!例(3),双溪的小船啊,或许可以载我这个幽忧之人,那也把我的满怀愁绪载走吧;但是,“只恐”它“载不动许多愁”,还是不要作荡舟一游之想!例(4)同例(3)一样心思。例(5),珠帘能够自由的卷上卷下,那也把惹人相思的月色卷去吧;但是,这月色却“玉户帘中卷不去”!这些例子都靠了对拈连词语“V”的否定,把主观情意与客观景况的矛盾曲折地揭示出来。作者拟想的第一步,实际上先有一个“甲V乙”的过程,只是在表达的时候隐去了这一步,而直接跃向“甲不V乙”的形式,把表达趋向曲折深细。从表面看,这种“甲不V乙”说的好象是一句废话(因为,门本来锁不住梦,山本来遮不断愁思,船本来并不载愁绪,等等);但是细细体会,寻觅其曲折的思路,就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说写者经过九折回肠才吐露出的一句无可奈何、难以为情的话。古人把这类话称之为“痴语”。【乐洲按:试体会“泪眼问花花不语”,问花之人实在“痴”,花本来不会回答,只见“乱红飞过秋千去”。】& & 3、 肯定否定式映衬拈连(甲 V 乙 不 V)& & 举例:& &(1)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2) 冻坏了皮肉,/冻不坏俺们杀敌复仇的决心。/& &(3)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4) 垂杨不萦裙带住,漫长是萦行舟。& & 说明:& & 这些例子,拈连词语“V”同时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出现,如:锁得住——锁不住,冻坏——冻不坏,醒——未醒,萦——不萦,等等。其中用肯定形式同甲项连接,用否定形式同乙项连接。其作用是用甲项来反衬乙项,从而突出乙项。例(1),以身体衬托精神,以突出精神坚定;例(2),以皮肉衬托决心,以突出杀敌的决心;例(3),以酒意衬托愁情,以突出愁情不解;例(4)以行舟衬托裙带(借代女情人),以突出离情。假如说,否定式曲折拈连是重在揭示主客观情境的矛盾的话;那么,肯定否定式映衬拈连则进一步把这种矛盾加以夸大,并且让主观情意(乙)居于主导地位,把客观境界(甲)处于陪衬的地位,从而使主观情意的表达更为鲜明。& & 总之,拈连辞格在诗词创作的形象思维时,运用联想沟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从表面看,似乎是信手拈来,实际上是借题发挥,使诗词富有变化,把含蓄的意义,深沉的感情,新鲜别致地表达出来。一个拈连句段,往往就是意境的一个幻灯镜头。最后,请看看几个意境的幻灯镜头,味道怎样?——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乐洲按:荧荧泪光用秋雨反衬,秋雨淋淋却晴,泪水盈盈却不晴】——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乐洲按:这里的“送”和“住”,对于人来说,是正常组合,对于“春来说”,倒是超常组合。但是古典诗词往往把春人格化。读这样的句子,觉得物我交融,简直天衣无缝】——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去。(黄庭坚《醉蓬莱》)【乐洲按:“归去”之念是游子的,却说杜宇鸟声在催。“催”这个拈连词,妙极!】——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乐洲按:紧皱的眉头,春风当然无法吹得舒展,这句就是否定式曲折拈连。这句是假想的,就是即使美好春天也无法消愁,更何况现在是凭楼观鸿一片秋声】——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贺铸《古捣练子》)【乐洲按:这里是从捣衣拈连到破除长夜。读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以与本句“万杵千砧捣欲穿”互见,足见“捣衣”的气势可以破除如年之长夜】微助点&断 裂诗歌刺点:意义在文本断裂处产生乔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刊于《海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一、展面与刺点有些艺术品能在瞬间带给观看者强烈的冲击,罗兰·巴特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明室》中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一件东西立即产生情感,或喜爱,或反感,或生怀旧之情,或者感到惬意,这种意向我们能够抓得住吗?”[1]32显然很难。巴特谈论的是摄影,他在强调情感重要的同时,暗示了情感的难以言说而又不得不言说的状态。形式论者巴特在艺术情感之外,看到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他描绘了一张反映尼加拉瓜起义的照片:破败的大街上有两个带着钢盔巡逻的大兵,远处是两个过路的修女。这张照片几乎没有什么感人之处,却展示了它的独特性,“它同时显现了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这两种要素不属于同一世界,是不同质的(但也不必一定要到形成对照的程度):大兵和修女。”艺术品中的对立物即构成它的两种不同质的要素,它们往往凸显冲突、不和谐的情绪。翟永明的《女人》组诗中有一首《独白》,[2]抒写的就是这种二元性:因为有你,我诞生,我容纳整个世界,我炫目,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这是《独白》的意义层面之一。其第一节诗如下:&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做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诞生”在诗中是一个核心词语,自身包含被动意味,通常不用在被动结构中,这里的“被你诞生”颇有意味,我出场的依赖和附着依稀可见。联系当下网络热词“被XX”传递的无奈情绪,以及诗句中的修饰语“偶然”,这个生命以一种荒谬的微不足道和逆来顺受被书写。命名和身体的生长也来自你,你塑造了怎样的一个身体呢?“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一个轻飘飘的身体,或许有一个空荡荡的灵魂,如果你肯做我温馨的港湾,我心里就有了一整个世界。这一层面的意思继续往前走,达到顶点时,女人甘愿分担一切。问题在于:女人会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吗?& & & &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 & &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当我企图平等地和你站在一起,发现等待我的是惨败的结局。从这时起,诗意已经开始向另一个层面过度,至少我走出混沌状态,摆脱了令人窒息的甜蜜幻象,并意识到自己的姿态。《独白》的这一个层面既是文本的断裂:我没有苟且,我也不柔弱,我有我自己的方式,“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简单地说“最温柔最懂事”和“最仇恨”构成了女人的两种特征,第一种特征构成全诗的第一个层面,从篇幅上看也是主要的层面;而第二种特征构成的第二个层面则以标出的方式锐化了诗意。对于上文提到的二元性,巴特用两个拉丁词表示:STUDIUM和PUNCTUM,赵毅衡分别译为:展面和刺点。[1]展面“属于‘中间’情感,不好不坏,属于那种差不多是严格地教育出来的情感。”[1]40展面的艺术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带来的情感冲击在意料之中,不管是高兴、沮丧、激动还是别的什么,都不会让人特别难以接受,它所传达的意义一般是可以被理解的。于坚的《阳光下的棕榈树》在人与物对等和谐的情绪里,呈现世界与诗人的相遇关系:“那时我看不见棕榈树我只看见一群手指/修长的手指 希腊式的手指/抚摩我/使我的灵魂像阳光一样上升”[3]37。在这里棕榈树不是被关照的对象,不是抒情所指向的客体,甚至不是树,惟有如此,诗人才得以抵达常人所无法企及的精神世界。这首诗在平淡中包孕着无限的深刻和感人至深的力量,读者通过凝神领会,可以悟到诗中不完全敞亮的内容。刺点“有刺伤、小孔、小斑点、小伤口的意思,还有被针扎了一下的意思。”它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这种偶然的东西刺痛了我(也伤害了我,使我痛苦)。”[1]41不同于展面,刺点表现出至少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带来异常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出乎意料的,没有铺垫,缺乏逻辑,是任何一种正规训练都难以达到的。第二,产生于常规断裂的地方。刺点的艺术不是无可挑剔、浑然一体的艺术,它或者挑战惯常的知识、思路和理解,或者有意搅乱“匀质化汤料”(Homogenizing Soup)[2],突破展面的常规展示。第三,隐藏着深层的意蕴,有时难以破解。多数刺点在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裹挟着独特的意味或深度批判,由于某种限制,这些意味或批判有时不被理解,但它们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思考,渴望与其对话。保尔·艾吕雅的《为了在这里生活》,围绕“火”的意象,抒写我为生活付出的努力、热情和激情。全诗第一行“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我和火相依为命的意味被点燃,接下来三行诗以重复的形式展现了火对我生活的至关重要;同时“白天给予我的一切我都给了火”,到此为止诗意连贯而和谐,但最后一节诗凸显了一种撕裂:& & 我只听见火焰噼啪的声音,& & 闻到它的芬芳,感到它的温暖;& & 我象一条小船在深闭的水面下沉,& & 我象个死人,只有孑然一身。[4]150尽管火的意象满载热情、活力、毁灭、死亡等多重含义,但这首诗在最后两行之前,没有给读者任何悲剧的暗示,噼啪作响的火焰带给“我”的一定是芬芳和温暖。最后两行很突然很残酷地打破了欢快的局面,刺点就在这里,这一种断裂的背后暗藏深意:从火到水,水深火热之中,火不真的是我的朋友,水也不是,我活着却像个死人,此谓“这里的生活”。1918年的诗人面对生活茫然无措、无限纠结的状态投射在诗中,刺点对微妙复杂情绪的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室》之外,巴特晚年的其它著作也流露出和刺点类似的表达,集中在《文之悦》和《S/Z》两书中。《文之悦》一书中巴特把自己称为过时的主体、撕裂两次的主体和双重反常的主体,他以这样的主体姿态把文区分为两类:悦的文和醉的文。“悦的文:欣快得以满足、充注、引发的文;源自文化而不是与之背离的文,和阅读的适意经验密不可分的文。醉的文:置于迷失(perte)之境的文,令人不适的文(或许已至某种厌烦的地步),动摇了读者之历史、文化、心理定势,凿松了他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的坚牢,它与语言的关系处于危机点上。”[5]18“悦的文”具备一种合适的欣快,和文化、阅读经验关系密切而且和谐融洽,展面的艺术大致属于这种文;而“醉的文”则类似于刺点文本,它迥异于读者阅读积淀中的经验积累,巨大的鸿沟呈现在读者和文本之间,一切传统都不再适应这里。巴特的另一组概念“能引人写作之文”与“能引人阅读之文”,通常也称为“作者的文本”与“读者的文本”,或者“可写的文本”与“可读的文本”,出自《S/Z》一书。他指出“能引人写作之文”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因为文学工作(将文学看作工作)的目的,在令读者做文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6]56“做文的生产者”意指读者对文学的主动参与,乃至赋予文学新的生命,而不是单纯地接受。能引人写作之文“是罕遇之至的:在某些边缘性的作品中,偶一露面,倏忽已逝,躲躲闪闪地呈现”[6]61。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以及巴特对文本复数性和开放度的强调,使得他对这一概念的解释颇为玄妙。这类文玄之又玄,对它的解释也就有了相对应的独特要求,巴特强调“摒弃一切不偏不倚,展呈复数性的存在,而不是合理、可信乃至可能的存在”[6]63。解释合理与否,可信与否,可能与否都不再重要,因为纯粹复数的文“消去中心与统一性,无等级,无顺序。”[3]能引人写作之文关涉到读者的参与互动、文本的复数性、对固定解释模式的抛弃等,这和刺点文本以及对刺点文本的阅读相似。&二、刺点在诗歌中的两种呈现及其意义符号双轴决定了文本的组成和意义,从组合关系看“诗歌在少量符号横组合段中浓缩了大量意义”,[7]157而聚合轴的选择丰富了诗歌在词语、意象、修辞方面的建构,从而使诗意别具一格。围绕聚合轴赵毅衡对符号做了一种分类:纵聚合系较大的符号链与纵聚合系较小的符号链,他分别称为“宽幅”符号链和“窄幅”符号链。[7]56聚合轴越宽幅,诗意空间越大,文本风格也就越多元。比如台湾诗人纪弦在《火葬》里描绘一个人被装进棺材就如同信笺装进信封:“如一张写满了的信笺/躺在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人们把他钉入一具薄皮棺材”,像信一样,“贴了邮票,/盖了邮戳,/寄到很远的国度去了”[8]。如何书写死亡?书写怎样的一种死亡?诗歌不乏这方面的经验,但这首诗在横组合的纵聚合操作上显示出诗人超凡的能力,关于死亡的纵聚合轴被打开,联系文本语境,刻骨铭心的凄凉哀婉随之而来,一个人生前不能去看某个国度,死后真的可以像一封信一样被寄到遥远的国度吗?读这首诗容易想到余光中的《乡愁》[9]:“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几番对照之后,诗意落到了实处:“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较之《火葬》而言,聚合轴相对窄幅化,对乡愁的传达选取的是较为直白、易于理解的抒情,因而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诵。《火葬》则以表层的死亡抒写,传达深层的乡愁意蕴,让我们在沉寂中渐渐明白文本意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聚合轴的宽幅化会带来奇崛的诗意,宽幅化的程度越高,诗歌用词、建行、传达意义的出人意料也就越大,刺点基本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诗歌语言不同于常规语言,诗人通过对句子各成分的组合与割裂完成诗意的传递,诗歌讲究不露,任何情况下,一眼就可以打尽所有意义的诗歌不是好的诗歌。刺点在诗歌中正是不说尽的那一点,符合诗美的要求。受现代主义影响的诗歌创作,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稳定结构和内在统一性,文本风格空前增多,因而诗歌中的刺点较之此前其他类型的诗歌更多一些。但多数诗歌仍然是展面的诗歌,只有少数诗歌才有刺点,笔者试图从两方面做具体分析:& & 1、突兀构成刺点,引发思索有些词语、诗行带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似乎跃跃欲试地要从诗歌整体中挣脱出来,宛若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脚旁忽然飞起的鸽子,它们打破平静,吸引读者的注意。这种突兀感首先来自对既定事实或经验的打破,伊沙的《等待戈多》是个典型的例子,诗人勾勒了一个戏剧化的场景:实验剧团的/小剧场//正在上演/《等待戈多》//左等右等/戈多不来//知道他不在/没人真在等//有人开始犯困/可就在这时//在《等待戈多》的尾声/有人冲上了台//出乎了“出乎意料”/实在令人振奋//此来者不善/乃剧场看门老头儿的傻公子//拦都拦不住/窜至舞台中央//喊着叔叔/哭着要糖//“戈多来了!”/全体起立热烈鼓掌[10]90-91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是现代人精神虚无的写照,不管它的主题是等待还是戈多,人类面对的是无边无垠的荒原;戈多终究没有出现,当人类的家园成了荒原,上帝也不会光临其上。而这首诗则给出了一个意外的情节,一个喊着叔叔、哭着要糖的傻孩子出现在戏剧的尾声,更意外的是全体观众都激动了,因为“戈多来了”!第一次意外是出乎意料,第二次意外是出乎了“出乎意料”。最后一节诗中“戈多来了”的惊呼声和热烈的掌声,无比突兀地矗立在全诗中,充斥着读者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这是全诗真正的刺点。一群空洞的不懂艺术的人坐在实验剧团的小剧场观看艺术,我们不由思索:一个深度模式被削平的时代是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吗?另一种突兀感源自文本意义。诗歌是意义弹性最大的一种文体,一首诗往往有多重意义,在意义展开的序列上有时会出现完全意想不到的成分,表面上看起来它不属于某个意义系列,但深思之下,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深意。请看罗伯特·布莱的《从睡梦中醒来》:“在血管里军舰起航了,/船身四周的水面出现小小的爆炸/海鸥们在盐血的海风里飞翔。//这是清晨。乡村沉睡了一冬。/窗台座上盖着皮褥,院子里是/冻得发僵的狗群,冻僵的手笨拙地捧着厚书。//现在我们醒了,起床,吃早饭/从血管内的海港发出呼喊声,/雾,雾在升起,阳光中木钩子撞击。//现在我们唱歌,在厨房的地板上走着小舞步。/我们的全身象一个黎明时分的海港。/我们知道今天主人整天不在家。”[11]诗歌中充满了和海有关的意象:军舰,海鸥,海风,海港等,诗篇的大部分空间在抒写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的状态,布莱用隐喻的方式抽象我们身体的构成,而我们的存在方式、周围的环境则是具体可感的。抽象和具体大体上是和谐的,我们唱歌,我们走小舞步,我们是充满活力的,如同黎明时分的海港。至此,我们的存在怡然自得,我们周围的环境美妙纯净,我们显得自足而舒适,但最后一行诗突然出现一个词语“主人”,他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主人缺席的一天,将是伴随着歌声和小舞步的一天,那么相反呢?主人在这首诗里具有讳莫如深的意味,最后一行诗的突然出现,使欢快嘎然而止,也使全诗意味深远,留下大量的疑问。如果说上面一首诗的刺点意义相对容易理解和解读,那么伊沙的《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有了更加引人注目或者说更突兀的刺点,但要想读出一些意义来,却需要更聪明一点的分析,全诗如下: &&&&& & & & 一个女人满城找你& & & & 这是多么好的事& & & & 却令你恐慌& & & & 四处躲藏& & & & 表现极度反常& & & & 可怜的哥们儿& & & & 我终于理解了& & & & 你的拒绝& & & & 那是后来& & & & 当我在大街上& & & & 看到你被追逐& & & & 狼奔豕突& & & & 追你的女人& & & & 敞着怀要给你哺乳[10]77整首诗最突兀的是“敞着怀要给你哺乳”的女人,这个刺点很有意味,它异常醒目地吸引读者,解读就从这里起步。初一看,你四处躲藏、狼奔豕突,你逃跑,你拒绝,是因为追你的是一个疯癫的女人。这是单一层面的分析,所有的诗行被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换一种读法,这首诗的前五句和最后五句构成两个情境,分别关涉两个“你”,前一个“你”躲避追逐爱情的女人,后一个“你”则躲避母爱,这两个“你”不能合一,否则就成了无聊的文字游戏。联系前后两个情境的关键诗行是“那是后来”,这句的视点属于“我”,“我”看到了死命逃跑的小孩和使劲追逐他给他喂奶的母亲,在这个瞬间,“我”打通了两种爱的界限,无论是男女之爱还是母子之爱,爱的方式都是大问题。就像诗人翟永明在《独白》里写的:“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如果只是穷追猛打,爱就会成为杀死爱的原因[4]。2、对立构成刺点,悲怆油然而生对立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这里讲的对立有其特定含义,如果分别用A和B代表对立的两方的话,A是一首诗侧重抒写的方面,但是在A意义展开的过程中乃至在它的尽头,B意义抢夺了空间,最终A由B呈现。由于B的出现打断了A方向上的线索,也由于B的反常姿态,这种A-B组合的对立往往成为刺点。就像W.H.奥顿在《怀念叶芝》一诗中写到的“当穷人们遭受着他们相当熟悉的磨难/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囚室里几乎相信了自己的自由”[12],磨难逐渐钝化穷人的思考,习惯磨难,习惯囚室,随之,最不自由的地方也产生了自由。这种对立几乎都导向悲怆,从而呈现出类似于哲学意味的思索。菲利普·拉金的《日子》在对生活的追问中得到的是死亡的答案:“日子作什么用?/日子是我们的生活之处。/日子来临,唤醒我们,/一遍又一遍。/日子,应该让人们乐在其中;/除了日子,在哪里我们还能生活?/哦,这个问题的解答/带来了牧师和医生,/穿着他们的长大衣/急匆匆地奔过田野。”[13]一个一个鲜活的日子组成生活,重复,不断地重复,人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逝。如加缪所言:“起床,乘电车,在办公室或工厂工作四小时,午饭,又乘电车,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味道的厌倦开始了。”[14]13-14加缪在对生活的常态描述之后,转到对现象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对现状的质疑打破了既有的平衡感,从而让人对其产生厌倦,荒谬随之产生。《日子》回避了对原因的思考,但在另一个向度上走得更远,它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除了日子,在哪里我们还能生活?这是对生活的深度思考,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问题,对生的问题的解答引来了和疾病、死亡相关的形象,这种对立性的意味使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成为刺点。在这样的一种对立中,生命之悲的感觉在人们乐在其中的日子间隙渗透出来,《日子》中的“在哪里”和加缪的“为什么”有殊途同归之感。陆忆敏的一首诗《梦》,也和生死相关,诗中的我想在死后拥有阳光温暖的世界,此种对立更为突出,更具哲思,集中在最后一节诗里:& & & & 我希望死后能够独处& & & & 那儿土地干燥& & & & 常年都有阳光& & & & 没有飞虫& & & & 干扰我灵魂的呼吸& & & & 也没有人& & & & 到我的死亡之中来死亡[15]生/死,这组词语的后项以对立的方式颠覆了常规的认识,我希望死后的世界有独立的空间,有阳光,土地干燥,没有什么东西干扰我的灵魂和我的死亡。巴特说:“STUDIUM的寓意最终总可以破解,PUNCTUM则不然。”[1]82或许诗中描绘的希望暗含了那些自杀的诗人的生之不幸,抑或绝望,因而死被赋予了生惯常所具有的意义。在诗人之死被不断书写的同时,“我”希望的是没有人到我的死亡之中来死亡,不希望有人打扰我的死亡。如此,一种悲怆感在轻飘的文字间飞扬而出。上文分析的是诗歌中两种较为典型的刺点,突兀和对立都产生在文本断裂的地方,断裂之处蕴藏着无限生机,深层的意义和新的意义得以滋生,而诗意的不断生长和丰富同时依赖于读者的主动参与。这样的文本没有稳定统一的结构,没有准确固定的意义,却在碎片上折射出绚烂的光芒。&三、刺点何以成为可能?呈现稳定性的结构和内在相对统一是很多诗歌的特点,在骚塞、华兹华斯、拜伦、叶塞宁、闻一多、徐志摩、艾青等中外诗人的创作中,笔者看到的多是展面诗歌。它们的意象有多种组合,形式灵活多变,诗眼独特别致,诗意唤起情绪的起伏,这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平滑完美。随着泛艺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经济、政治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刻意追求着形式本身,按照赵毅衡改编过的雅克布森的六因素论,“当符号侧重于信息本身时,就出现了‘诗性’,即符号把解释者的注意力引向符号文本本身:文本本身的品质成为主导。”[5]由此,诗性溢出了诗歌本身,小到衣服、手机上的挂件,大到建筑物的设计,诗性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对诗性的超强吸纳,在逐渐模糊日常和艺术界限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艺术自身的危机感。中外艺术家一度热衷于行为艺术,想以此找回艺术更为强烈的感觉和对受众的感召力。行为艺术可以说是艺术家在艺术外部的一种挣扎,比如诗人裸体读诗事件,这种努力往往收效甚微,且有过多的负面影响,最终不得不以一种悲壮无奈的牺牲姿态黯然消失。那么在泛艺术化时代,诗歌是否只能接受被淹没的命运?诗歌边缘化已经是诗歌评论的老问题,诗人从精神之巅跌落到芸芸众生当中,同其他人文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尴尬。诗人头顶不再有昔日耀目的光环和桂冠:一方面,诗人在面对这个社会时,日落山头般的凄凉袭上心头。另一方面,诸般冷遇给诗人提供了自由自在的写作空间,诗歌依然在窄路里前行。诸多评论者给“边缘”赋予了积极的意义,“‘边缘’的意义指向是双重的:它既意味着诗歌传统中心地位的丧失,暗示潜在的认同危机,同时也象征新的空间的获得,使诗得以与主话语展开批判性的对话。”[16]1诗人尽管处于社会的边缘,也还是可以争取新的领地、话语空间和言说意义。刺点带来的强烈冲击性的效果,恰好提供给诗人一种有效的话语方式,给诗歌一种从四处弥漫着诗性的环境中超然而出的可能性。使诗歌卓尔不群的刺点必得有深层的意义才能成就诗歌艺术,这深层意义来自常规断裂处,断裂是刺点出现必不可少的条件。巴特有言:“身体的最动欲之区不就是衣衫的开裂处么……依精神分析的贴切说法,恰是那断续是动欲的:两件衣裳的触接处(裤子和套衫),两条边线之间(颈胸部微开的衬衫,手套和衣袖),肌肤闪现的时断时续;就是这闪现本身,更确切地说:这忽隐忽现的展呈,令人目迷神离。”[6]对诗歌而言,断裂的产生要复杂得多:迷蒙、抽象、形上思索中忽然出现落到日常实处的语言;某种对历史、文化、文学传统的常规抒写中出现意外的情况,诗歌充当了这样的角色,悄无声息地引领读者走向另外一个不熟悉的结局,然后让读者置身于茫然不知所措之中;诗歌形式上的极度不和谐,尤其是在阅读的瞬间带给读者难以接受的感觉等。刺点,是文化“正常性”的断裂,是日常状态的破坏,那些追求结构稳定和内在统一的诗歌,显然难以产生断裂地带供刺点存在。刺点在诗歌中成为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现代诗人的独特生命体验。进入现代语境,人类面临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的描述大致能够概括这种变化:“1、现代人和现代文化从同质向异质发展;2、人从共性向个性转变;3、从个人的传统小范围向多重关系开放性记忆的大范围转变。”[7]由同到异,由共性到个性,由封闭到开放,现代体验允许更多的差异和碎片;与此同时,种种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孤独感随之而来。从《荒原》的深度揭示到《嚎叫》的当下嘶喊,从史蒂文森到威廉斯,现代诗歌以不同的艺术风格诉说着相同的生命挣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生命体验构成了刺点的来源库,二者在本质上的相通性决定了刺点能够更尖锐地表达出现代生命体验。中国当代诗人中伊沙的诗刺点比较多,除了前面提到的《等待戈多》、《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还有《城市的陷阱》、《在精神病院等人》、《张常氏,我的保姆》等。这些诗歌的刺点集中在诗人对虚无感、压迫感、文化冲突方面的体验。&结束语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PUNCTUM概念,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赵毅衡把它译为刺点,并在符号双轴关系中格外强调它的重要性,还提出一种新的诗歌类型——“刺点诗”,本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笔者所做的努力是梳理巴特的《明室》、《S/Z》、《文之悦》三部著作中涉及到的和刺点相关的观念;在诗歌范围内厘清刺点概念,并有意识地以西方20世纪以来的诗歌和中国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刺点在诗歌中的意义及其存在的原因。“使真实从裂缝中突围一直是诗人的天职”[8],在断裂处寻找意义,是阐释刺点的真谛。&&&&参考文献:[1]罗兰·巴特.明室——摄影纵横谈[M].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2]翟永明.独白[M]//洪子诚,程光炜.第三代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5.[3]于坚.于坚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保尔·艾吕雅.为了在这里生活[M]//冬淼.欧美现代派诗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5]罗兰·巴特.文之悦[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8]纪弦.火葬[M]//蓝海文.当代台湾诗萃(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8.[9]余光中.乡愁[M]//蓝海文.当代台湾诗萃(上).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10]伊沙.伊沙诗选[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1]罗伯特·布莱.从睡梦中醒来[M]//冬淼.欧美现代派诗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2]W.H.奥顿.怀念叶芝[M]//冬淼.欧美现代派诗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4.[13]菲利普·拉金.日子[M]//冬淼.欧美现代派诗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9.[14]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5]陆忆敏.梦[M]//洪子诚,程光炜.第三代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4.[16]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 参见赵毅衡符号学课程笔记,这组概念被关注得很少,目前译文也没有统一,有人译为知面和刺点,笔者认为赵译展面和刺点更贴切地表达了聚合轴的宽窄变化。[2] 引自赵毅衡符号学课程笔记,这个词是他创造的,指正规、正常、和谐、平静的一种状态。[3] 罗兰·巴特《S/Z》中“二、解释”一节的第三条译案。[4] 此处分析参考王毅《一首写给两个人的情诗》,见《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5] 引自赵毅衡符号学课程笔记。[6] 巴特在《文之悦》中,经常用身体比喻文本,使抽象意义形象化,这里借衣衫间隙的若隐若现带来的视觉冲击,说明文本中裂缝的艺术魅力。见《文之悦》,第13页。& & [7] 这是王岳川对西美尔的“历史模式的自由观点”的概括,见《20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8] 马永波在分析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时,讲到”过滤工业性的残骸使真实从裂缝中突围一直是诗人的天职”,其实诗人要过滤的东西太多,但“裂缝”这个词语用得很好,刺点,乃至诗歌,都是从裂缝中生长起来。见马克·斯特兰德编《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马永波译,译者序第7页。关注是一种力量!欢迎关注 为你评诗 微信公众号(weinipingshi)。此公众号用于收集诗歌评论文字及经典诗歌作品,并进行宣传,同时欢迎原创投稿!投稿群说明】& & & &如果您有好的诗歌评论文字需要投稿(所投文字务必标明原创作者),请在 为你评诗 官方群()投稿&。【英雄留步】& & & & 本平台常期招募诗歌评论爱好者加入,相信有您的加入,这个文字的世界才会更精彩。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特约诗歌评论专员,请私信小编微信q66099p为你评诗(weinipingsh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为你评诗你关注了吗艺术是尖的。历史是长的,地图是平的,木心说你有故事,他有酒,我有诗歌,让我们一起上路。生活珍贵资料收藏
请关注 为你评诗现代诗歌诗派浅谈 :
朦胧诗派   朦珍贵资料收藏
请关注 为你评诗现代诗歌各类诗派浅谈
中国的现代诗起源于新月诗派,为你评诗你关注了吗艺术是尖的。历史是长的,地图是平的,木心说你有故事,他有酒,我有诗歌,让我们一起上路。生活与写作阅读为你评诗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诗我们不见不散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一道铁丝网在伸手公塞宾的左手解读的N次方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
我发觉唯一保持深色为你评诗和余光中面对面----李禹葳诗赏析
每天,我们不见不散01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诗歌浅析:余子愚的《蝴蝶标本》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点击“蓝色”关注春暖花开古村,兰花魂杨玫主播:遇云请点击下面语音图标收听
作者简介杨玫,讨论现代诗的节奏与音乐性为你评诗敬请关注这里所说的节奏,根本上说是试图跟古诗中的韵律相对应的。很多诗词的爱好〈星期六〉浮萍(张二棍赏析)致我们距离之所以可怕,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把你想念,还是把你我是一个对时间过敏的人聆听这世界最真的声音听文子深处的情感密码点这里收听你听到了吗?如果喜欢 请关注我们欢迎海子:面朝大海聆听这世界最真的声音听文子深处的情感密码点这里收听你听到了吗?顾城《在淡淡的秋季》 在淡淡的秋01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1诗歌的修辞之美「析字」定义:  在写作中,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就借洛夫诗歌讲座(上)红楼梦美得冒泡的25句话喜欢请点赞覆盖(二首)/文:古月灵秋覆盖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子此刻 世界寒冷妈妈 你的忧患是雪白的带着光 窜动着温暖老屋所谓先锋诗歌,就是对传统诗歌,传统美学,传统思维的一种挑战,一种撞击和破坏之后的重建。而作为现代工业时代的后先锋派诗歌,无论是以口水诗的形式,还是以垃圾派、下半身的形式来呈现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拈连技法试谈“拈连修辞法”在诗词中的运用
作者:乐洲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意象叠加诗歌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因而诗作中无疑会呈现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
描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作为必不可少的主要创作手法之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意象叠加诗歌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因而诗作中无疑会呈现塞宾的左手解读的N次方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
我发觉唯一保持深色读布衣郎子的短诗《黄昏》
文/布衣郎子      一只白鸽飞过黄昏  坠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01《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每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那些年我们念念不忘的文字微助点01《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塞宾的左手解读的N次方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中药铺(外一首)作者:北礁
我发觉唯一保持深色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即将颁布结果,诗刊社微信平台提前获取部分获奖作品及终评评委为一棵树准备一个路人为一个新娘准备一个醉鬼准备一个恋人,葬下彼此的青春朱绍国,云南镇雄人,80后,微诗人,曾2015年应是中国诗歌的接受年?多数受众对余秀华诗歌报以点赞,其中也夹杂反对、批评、不屑与质疑。即便徐敬亚在肯定“余热”的同时,也警告说:网络上的诗,会有一首接一首的热度诗被人们关注,而最优秀的超越时代的诗,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哀的潜伏者weinipingshi人类充满功绩或罪孽,欢乐或痛苦。但我们坚信仍有一种诗意栖居的生存姿势。为你评诗,为你解读诗歌与生活最古老的敌意。欢迎大家拿出您的诗歌作品或评论文字一起互动文字的精彩。热门文章最新文章weinipingshi人类充满功绩或罪孽,欢乐或痛苦。但我们坚信仍有一种诗意栖居的生存姿势。为你评诗,为你解读诗歌与生活最古老的敌意。欢迎大家拿出您的诗歌作品或评论文字一起互动文字的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厂向乙大学发函表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