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地方债券置换的债务人报错,要叫写说明,怎么写啊?急急急。。。

地方债务置换来了 银行想怎么做?_观点_中国金融新闻网
地方债务置换来了 银行想怎么做?
日06:24&&&&&&&&
本报记者 杨洋&&&&&&&&来源:金融时报
  “考虑到地方政府定向债券发行即将启动,我们正在评估其所带来的影响。”某大行相关负责人5月26日向记者表示。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102号文”),规定对于拟发行置换债券的到期债务中的银行贷款,由地方政府向原债权人(即有贷款到期的银行)定向发行债券,其他债券仍采取公开发行的方式。
  5月18日,江苏省完成今年首次地方债公开发行。对此,一些银行人士判断,定向债券发行预计也将很快启动。“首批地方债发行规模应仅为2015年银行平台贷款到期的一部分,因此在债务置换过程中,银行与地方财政及同业间存在博弈。”有业内人士表示。
  102号文带来哪些变化
  “与此前相比,102号文带来的变化有很多,我们也在逐条分析中。”上述大行负责人说,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地方债发行的方式。
  从102号文来看,地方债发行方式由此前的公开发行转变为公开和定向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对此,财政部明确表示,对于存量债务中2015年到期需要偿还置换的部分,发行方式采取地方政府向原债权人定向发行的模式。其中,对于到期债务中的银行贷款,由地方政府向原债权人(即有贷款到期的银行)定向发行债券;对于到期债务中的非银行贷款,经地方政府与原债权人协商同意,也可以通过定向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偿还。
  “定向发行债券并不涉及资金的实际划付,仅为‘置换’。”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定向发行地方债用以偿还银行到期贷款,确实不涉及资金的划付。这也得到一些银行机构的证实。
  对此,财政部的解释是,在定向债券成功招标发行后,将由地方财政厅、原债务人以及承销团成员签订三方核销协议,核销银行的原贷款债权,并结清利息,该过程可能不涉及实际资金划付。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部分银行已在研究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业务。某业内人士透露,相关机构已经发布债务质押交易细则,这也为银行开展这项业务提供了可能。
  根据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定向债券可作为中央及地方国库现金定存招标的质押券,同时也可作为央行进行PSL(补充抵押贷款)等操作的质押券,并可根据相关约定在交易所进行回购业务。但定向债暂不可通过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交易,但可在商业银行柜台买卖。
  银行如何应对
  “首批置换数额有限,我们必须制定本行的置换方案,以便争取到更有利的政策。”某大行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甄别认定的同时,一些银行机构也启动了“甄别”工作。“我们的侧重点在于梳理本行地方平台贷款纳入政府预算的情况。”上述负责人说,各地债务情况不同,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置换债务细则或许也存在差异,所以需要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沟通工作。
  “从地区来看,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此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多集中在地县一级。”山东某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而记者也了解到,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由于置换的债务多涉及省、市、县及以下,因此,债务置换处理细节存在一定复杂性,这也使得银行在对债权债务的确认上存在难度。某大行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密切跟进各地政府债务置换的进度。
  同为到期平台贷款,银行的置换意愿也有不同。对于部分平台贷款,银行并不急于置换。“我们希望优先置换风险较大的贷款,而对于部分能带来收益的优质贷款则希望可以延迟置换。”内蒙古某地银行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则认为,银行置换意愿的不同,将使其与地方财政部门存在博弈,另外也会导致各银行之间出现业务竞争。考虑到首批置换的规模有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种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3年6月底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当中,信托融资、BT(建设—移交)等形式融资占比超过10%,其中也涉及部分银行资金。某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银行理财资金正是通过上述途径进入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那么这部分资金是否也在置换范围内?一些银行业人士表示,不管是否在置换的范围内,银行都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如何看待 2015 年 3 月 11 日中国的债务置换动机?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会产生怎样的市场影响?
对于市场传言的3万亿存量债务置换将引发中国版QE,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1日表示,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按投票排序
随便乱说说:1.地方政府债不能不还,而且债务总量这两年上得飞快2.前段时间要求摸底,发现比原来的还多,还烂。3.这些很大可能还不了的债最终都在商业银行账上。如果还不了,银行可能重现坏账爆棚。4.金融是个讲信心的行业,银行预期有坏账就越不敢放款,经济就越差。怎么办怎么办?1.要给银行信心,让他们继续放款。不然经济数据已经这么差了,再差下去要粗大事。2.不能拖垮了银行,拖垮了金融体系。3.不能让地方政府这些兔崽子以为只要借钱中央政府都会帮还。但是,也不能让那个兔崽子饿死,毕竟是自家孩子。怎么办怎么办。1.在前段时间摸底的基础上,说好,一部分符合标准的项目我给你保证了,1万亿。剩下的,你自己搞定。2.财政部想保证供水供电公路交通医院这种民生项目,但是地方政府肯定报上来那些烂尾新区大动脉什么的。博弈,博弈,博弈看最后什么结果。3.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央行出...但是央行票子发出去可得低调。挨骂还不够?所以部长说只有一万亿只有一万亿3万亿是胡扯是胡扯。是契约行为契约行为。4.一万亿够吗?悬,是真悬。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014年底是多少?23万亿。2010年才10万亿,2014年6月底也才20万亿。怎么办怎么办?先批一万亿看效果,有需要再批。但现在死咬一个口径,就一万亿了。以后再批,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只能是这样了。
嗯嗯就是我们拿高成本的资金买低收益的政府债,政府用来还旧债。亏本生意,我们自己贴差额。没办法,政治任务咯。
文/徐高【摘要: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计划推进受阻,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遭受市场冷遇。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太小,所以发起来很难。这是因为只有地方政府债券发得足够多,正规财政的渠道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市场才能相信地方政府给非正规融资渠道提供的隐性担保能被打破。在目前偏小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之下,市场相信隐性担保会持续存在,会继续为市场提供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与之相比,新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就只有收益率上的劣势、而无风险度上的优势,因而缺乏响应。如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仍然延续当前的挤牙膏方式,央行通过QE来接盘的概率会很大。】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其中提出,为了降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利息负担,允许各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到期的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券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显性背书(它们实质上就是国债),因而利率能比之前地方政府其他渠道融资的利率低不少,从而能够降低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减轻财务负担。基于43号文的精神,财政部已在今年3月下发了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额度。但是,这一债务置换计划推进明显受阻,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遭受市场冷遇。今年4月23日,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未能如期成行,今年地方债发行的头炮“哑火”。这并非个例。根据媒体披露的消息,类似的情况还在多个省市大面积出现。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遇冷,加大了今年宏观经济的风险。由于原计划通过债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基建投资的融资压力增大,给整体投资增长带来压力,危及经济增长的平稳。面对这一压力,央行通过“量化宽松”(QE)来接盘地方政府债券的预期渐起,在央行辟谣之后也没有明显减弱。在笔者看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发行量太小。因而不足以让市场相信政府的隐性担保能被打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遇冷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债券的收益率太低。对于银行而言,将持有的到期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贷款、信托、城投债等)置换为新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在利息上损失较多。根据财政部的估算,1万亿的债务置换之后,地方政府一年的利息支出能节省400至500亿元。但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原来的债主(主要是银行),一年的利息收入会减少同等数额。理论上来讲,地方政府债券虽然利率较低,但由于为国家信用直接覆盖,所以没有风险。因此,虽然它的利率水平低于存量地方债务,但其无风险度的属性能抵消投资者在利息收入上的损失。但在现实中,存量地方债务虽然名义上为风险资产,但实际上享受着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因而在投资者眼中也是无风险的资产。这样来比较,新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就只有利率上的劣势,而无风险上的优势,发行遇冷在所难免。所以,只有打破地方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让贷款、信托、城投债等地方政府其他渠道融资回归风险资产的属性,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优势才能凸显,它的发行才能受到市场欢迎。而隐性担保是否能够被打破,又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息息相关。必须要肯定,地方政府的绝大部分融资需求是合理的。根据审计署的审计,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借债所获资金,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从长远来看能提升我国增长潜力,而在短期又能创造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地方政府融资来搞基建更有其必要性。但是,过去我国正规财政口径对地方政府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够。因而迫使地方政府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公司为主体来筹措资金。但是,基建投资具有回报期长、外部性强的特点,因而在短期内回报率不高,甚至还比不上资金成本。为了提升这些基建项目的吸引力,地方政府只能向其提供隐性担保,从而确保它们能够给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债务利息率。所以,支撑非正规地方债务高收益率的关键是隐性担保。而隐性担保的产生又是因为正规财政口径对地方政府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财政部提出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计划,正是提升正规财政对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的关键一步。只有用地方政府债券这种正规财政途径将地方政府合理融资需求承接起来,隐性担保才能被打破。但是,目前债务置换的规模仍然偏小。仅依据审计署公布的截止2013年6月的数据推算,2015年全年地方债务到期规模就有1.86万亿元。考虑到过去一年半中地方债务规模又有扩大,今年债务到期量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相比而言,1万亿的置换规模连到期量的一半都没有。而除了存量置换之外,地方政府的增量融资需求也需要满足。毕竟,地方政府搞基建投资的盘子还在扩大。所以,就目前来看,新发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偏小,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这样一来,地方政府仍然有必要从其他途径来给基建投资融资。而为了将资金吸引过去,地方政府还得给它们提供隐性担保。于是,尽管政府已经明确地说过,在未来的PPP项目,以及项目专项债这些融资方式中,政府信用要和项目信用脱钩,投资者却不这么认为,而继续将其视为政府隐性担保覆盖下的“无风险”资产。与这些无风险、又高收益的资产比起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吸引力自然不高。所以归根结底,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它发行规模太小,不足以让投资者相信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能够被打破。因此,为了顺利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政策,更是为了落实国务院43号文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的精神,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需要大幅加大,给市场一个打破隐性担保的稳定预期。毕竟,只有地方政府融资的“正门”开得够大、够久,市场才能相信“后门”能被堵住。否则,大家都继续走着“后门”,“正门”也就没人愿意走。反过来,如果继续用当前这种挤牙膏式的方式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推进难度会居高不下。而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与市场热情之间的差距就只能靠央行来填补。这样一来,央行为接盘地方政府债券而做QE的概率会很大。
我们由浅入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几方面。首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成本高,规模很大还不起,允许地方发行1万亿低息的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偿还部分融资平台负债;1万亿这么少主要是怕一次发行太多市场消化不了,滞销的话就比较难看了,还不如少发点。深一层是由于之前中央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分税制后上交比例高了,中央又要考核地方GDP,那就通过卖地以及各种渠道(地方融资平台,政府担保项目等)从银行借钱搞投资拉动,比起投资基础设施见效快,但是短期优势暗含长期劣势。慢慢的,地卖不动了,钱还不上了,消费能力未见提高,投资环境未见改善,反而积累了大量高息债务。而现在中央解决问题又要搞转型,产业转型需要投资,负债这么高,中央态度又不明朗,哪个银行敢把钱贷出去?中央出来表个态,搞个中国版的旋转门计划,把高息债转成低息债,减轻地方政府压力,大家都很高兴,就看市场买不买帐了。浅见,望各位大侠力喷之~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一些问题昨天,凤凰财经的头版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并由此提出了好几个问题,我们来一一辨析一下:1.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否是中国版QE?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到底什么是QE?QE量化宽松,指的是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行为。将地方政府对各个银行的债务置换成债券之后,主要的出路有2条:(1)由商业银行来购买;(2)由中央银行来购买。现在传出的消息是,购买主体是商业银行,央行受到预算法和中央银行法的限制,不能直接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但是,这并不妨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名正言顺的从商业银行手中,再把这些债券买下。假设,现在所有的债券,最后都是由商业银行处理的,并没有央行插手。那么毫无疑问,此次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货币供给量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和QE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假如这次的债务置换,在商业银行入手这批债券之后,央行再在公开市场上接手,那么这次债务置换的本质,其实就是央行通过多发货币来偿还债务。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货币量的上升。并由此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扬。而央行是否接盘,明面上我们肯定看不出来。不过我们也不需要看出来,我们只需要关注央行的货币政策就好。我们直接就可以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来判断,是不是在增发货币,不需要故弄玄虚。2.这次债务置换是否和美国的扭曲操作是一回事?美联储2013年度的扭曲操作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直接购入短期债券而放出长期债券。我们考虑在物价不变的短期之内,此时美联储的上述操作,其实就是在试图降低短期实际利率,而升高长期的实际利率。还是考虑价格水平不动的短期之内,假如美联储直接退出了量化宽松,那么一定会直接引发实际利率的上升,这将会导致很多投资项目的下马,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所以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之前,先进行扭曲操作(就是上面的放出长期债券,买入短期债券),抬高长期实际利率,并降低短期实际利率,让市场上的人有时间将自己手中的一些长期投资置换为等量的短期投资,这样,当美联储真正退出量化宽松时,市面上由于央行操作人为造成的低利率而导致上马的投资项目大部分是短期项目,这些项目更容易出手和变现,所以这些项目受到利率上升的冲击就会比长期项目受到的冲击影响造成的后果要小得多。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物价可以充分变化的中长期,那么央行的货币操作对于商品市场不会有任何影响,央行只能通过影响货币供给而影响物价水平。由于在短期利率小于长期利率,所以面值等同的短期债券的交易价格一定高于长期债券。因而买入1000亿短期债券放出1000亿长期债券的净效果是向市场新增发了货币,最终效果造成物价上涨。而目前,我们的地方债务置换计划,并不是直接由央行来进行的。目前透露出的消息,是说此次的债务置换主要由各个商业银行来进行,而且我并没有看出这次债务置换是如何重新改变市场上的债券期限结构的。所以我并不觉得,这和扭曲操作有什么关联。不过欢迎看懂了的同学分析分析。3.为什么有人说,此次的债务置换计划,“利好银行 封杀A股下跌空间”?首先,这次债务置换,把地方过去欠的债务置换为债券。增加了这些债务的流动性,这就降低了这些债务的风险。而这些债务目前主要由各大商业银行持有,这就意味着银行系统的风险大大的下降了。风险的下降,自然有利于银行股的上涨。(这一部分欢迎学金融的同学来分析拍砖。我对于置换债务降低银行坏账率,这个逻辑想得不是很清楚,只好抛砖引玉,吸引更有见解的同学来回答。我更熟悉无风险情况下的宏观分析,但对于风险的分析和理解很不到位。)其次,根据我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理解,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各种政府债券;至于央行票据啥的,只是补充。这次把这么多地方债务转换为了债券,这就大大增加了央行进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空间。加之从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已经两次降息,一次降准,货币政策已经明显偏向扩张。所以,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引起金融市场上的通胀预期。我们知道,物价水平主要就取决于一个真实价格再加上一个预期通胀。通胀预期的上升,就意味着物价水平的上扬。在金融市场上就表现为股指的上扬。这就是“封杀A股下跌空间”的理论依据。后记: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所知有限,难免有误,故不可全信。欢迎各位提问、拍砖、分享见解。大家共同进步。
之前没太关注过,说个自己的大概理解吧。财政副部长的话算是间接承认了置换的实施,只是我们不叫置换,我们是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央行之间的正常市场行为,政府发债,国开行购买,央行向国开行放贷款。政府用发行低利率债券的钱把之前欠的钱还上。1.应该意味了,地方债问题还是挺严重的,只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是没法解决的,只能叫老大上了。2.个人觉得地方债应该不会全部都偿还,政府可能会选择性的违约,部分本息偿还,部分偿还本金,部分打折偿还本金。因为债务置换只是解决了存量问题,没有违约那无风险利率是下不来的,那增量就没法进行。前段时间有政府承诺函只是意味着协助解决,不意味着兜底的新闻,应该为地方平台的部分违约提供理论基础吧。3.这样发债的话,以后地方政府的权利会被收缩的很厉害啊,你听话办好事,我就买你的债券,不听话就自己解决吧,事后查你一个渎职。4.这只算是改革过程中的一小步吧,先清算,在解决,然后轻装上阵。政府的目的是希望把无风险利率降下来。
首先说下动机:债务置换可以打破宏观金融风险的集聚,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原因有下:1、银行披露的平台贷不良率几乎为0(默认地方财政兜底,实际上很多区县财政完全无法支持,造成了银行过分乐观,市场对信息不透明悲观的矛盾),但其背后往往是银行默许借新还旧,利率不敏感。这将会让集聚风险的雪球越滚越大,债务置换本身并不能降低不良率,但相配套的地方融资规范制度,很好地限制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融资自主权,砍断了风险积聚的链条,低息债代替高息债则可以使雪球越滚越小。2、提升利率敏感度,降低无风险利率助力实体经济由于银行体系默认地方财政兜底平台债(银行产生无风险利率的幻觉),而3年期平台债利率大概在5.5%-7%之间。这就造成了银行体系对资金定价的紊乱。这就造成了债务置换出台前一段时间的市场上的“钱荒”,实体经济要么拿不到贷款,要么需要付出更高额的利率,严重挫伤了实体经济。另外,债务置换将原先的旧债的风险转嫁给较高层级的政府来承担其信用风险,而当前地方债收益水平大概是3%+,这就是给市场信号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对市场的影响主要则是银行资产质量阳光化,化解银行体系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进而促进银行股的估值修复。
借花献佛。答案来自
美国因为存款准备金已经很低很低了,只能通过QE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存款准备金还很高,用不着这个来释放流动性。然后美国QE是央行购买国债,按照目前财政部口径来看,企业和商业银行置换算不上QE,而且仅仅是置换,没有无中生有。我个人理解为强制降息,因为传统货币传导失灵,单纯降息传导效果差,那就来硬的,这次是银行买单,高息债务置换低息债务,银行损失息差利润,毕竟国有银行,这个是和美国不同的中国优势。
债务置换的动机就是不能让地方政府倒塌成星火燎原。至于债务置换的结果简单直接说吧就是稀释老百姓的财富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简报:2016年置换债供给压力降低.pdf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5 年 8 月 30 日
2016 年置换债供给压力降低 固定收益简报
◆事件起因: 分析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9 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张旭
执业证书编号:S0座机电话号码0037 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 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的
座机电话号码 zhang_
决议。根据该议案,2015 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锁定16 万亿元人民币,
预计债务率为86%。 赵璐媛
执业证书编号:S01座机电话号码001 座机电话号码
◆债务率大幅下降
2015 年地方政府债务率预计为86% ,较2012 年的水平出现了一定幅
度的下降,且已经恢复至100%的预警线以下。在地方政府债务高速增长的 联系人
背景下,债务率的收缩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增长,预计今年地
王海波 座机电话号码
方政府的综合财力为18.6 万亿元,较2012 年增长了 104%,年化增长率
为35%。 于瑶
◆未来到期量分布 座机电话号码 根据之前两次审计的结果,地方政府债务未来的到期量并非均匀分布,
而是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以2010 年末的视角观察,2 年后地方政府债务
的到期量占17.81%;以2012 年末的视角观察,2 年后的到期量为17.17%,
两者较为接近。我们按两者均值以及本次披露的债务余额进行推算,得到
2016 年的债务到期量约为2.7 万亿元,小幅低于2015 年的3.2 万亿元。
年仍然仅置换当年到期的债务,则置换债的供给压力将小幅改
◆信用风险 投资者对于城投品种信用资质的担心仅仅出现于2011 年,而引发市场
担忧的核心原因为监管政策的不友好。由于大量的平台贷款将于 2011
11 和12 两个月到期,且当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置换债券不会挤出民间资本
来源:财政部
日 来源:人民日报  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  “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仍有一定举债空间。为落实中央"去杠杆"的改革任务,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针对社会上关注的我国政府债务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两项合计,全国政府债务26.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4%。加上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即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015年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将上升到41.5%左右。上述债务水平低于欧盟60%的预警线,也低于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比如,日本超过200%、美国超过120%、法国120%左右、德国80%左右、巴西100%左右。  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适度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是政府依法规范加杠杆的重要举措,可以避免全社会债务收缩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全社会的杠杆水平逐步下降,政府的杠杆也可以逐步释放。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以国际通用的债务率指标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警戒值。”这位负责人表示,与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加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也为债务偿还提供了根本保障。  近年来,财政部一直监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总体有所下降,局部地区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地方政府违法或变相举债担保仍有发生;不规范的PPP模式等。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督促地方和相关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置换债券资金只能用于偿还政府债务本金,不会产生隐性信贷投放  社会上有一种担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会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是依法规范存量债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对经济下行期间避免地方债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位负责人介绍,2015年,财政部下达了三批置换债券额度共3.2万亿元,总体来看置换工作推进有序平稳。置换债券有效降低了地方利息负担,缓解了部分地区偿债压力,也为地方腾出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  按既定政策安排,2016年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以后,2016年置换债券规模原则上由省级政府根据偿债需求、市场情况等自行确定。为避免地方竞相发债对市场产生冲击,财政部对各地发债规模、节奏、进度等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  需要说明的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只是债务形式发生变化,不增加政府债务余额,也不会增加当年财政赤字。按照现行规定,置换债券资金只能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务本金,不得用于其他支出。置换债券有利于改善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不会产生隐性信贷投放,也不会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2016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800亿元,新增债券资金为地方“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部印发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调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2016年全国预算草案中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指导地方分别在2016年预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中反映政府债务情况,主动接受各级人大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综合运用债务率、偿债率、逾期率等指标,组织评估了截至2014年末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并将风险评估和预警结果通报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政府,督促高风险地区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风险。  “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相关制度办法。总的思路是:在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政府存量债务的基础上,关闭空壳类公司,推动实体类公司转型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由企业承担的公益性项目或业务,政府通过完善价格调整机制、注入资本金、安排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严禁安排财政资金为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融资买单;由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融资和偿债,消除政府隐性担保,实现风险内部化,其举借的债务不纳入政府债务。政府在出资范围内履行出资人职责,或依法承担政府采购合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协议等约定的责任,不得为企业举债承担偿还责任或提供担保;充分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完善市场化退出和重组机制,通过司法程序对违约的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债务进行处置,阻断风险传导。  记者 李丽辉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置换债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