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项目申请书会查重吗的查重是在函评之前进行还是函评之后进行

去年的函评结果,请大家讨论讨论吧。(价值,青年基金,基金评审,项目名称,实质) - 基金申请 - 生物秀
标题: 去年的函评结果,请大家讨论讨论吧。(价值,青年基金,基金评审,项目名称,实质)
摘要: 先生 女士:您好。您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经过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评审,最终未获资助。由于科学基金实行竞争机制、择优支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资助项目只能优中选优,有些项目虽然评议意见较好但也未能获得资助,十分遗憾。感谢您对科学基金的一贯支持,欢迎继续申请。为了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我们把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该意见仅供您参考。由于知道评议意见将全文反馈且评审量大,大部分意见都比较含蓄,有些可能有误。如果能从这些意见中挖掘出申请书中的不足之处,将会对您以后的申请……
先生/女士:
您好。您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经过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评审,最终未获资助。由于科学基金实行竞争机制、择优支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资助项目只能优中选优,有些项目虽然评议意见较好但也未能获得资助,十分遗憾。感谢您对科学基金的一贯支持,欢迎继续申请。
为了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我们把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该意见仅供您参考。由于知道评议意见将全文反馈且评审量大,大部分意见都比较含蓄,有些可能有误。如果能从这些意见中挖掘出申请书中的不足之处,将会对您以后的申请大有益处。祝您一切顺利!
项目研究基于****,建立器****,分析****,研究内容有创新,对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申请者针对****进行研究,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国内在****方面尚不成熟,申请书提出计划********,这些计划的可行性值得商榷。申请负责人虽有相关学术研究经历,但是研发团队人员结构较单薄,研发团队所依托的基础设施较欠缺。若无合适的材料,和成功的工艺流片,整个项目只能是纸上谈兵。
将****的“****”说成“****”太不专业。第7页第6行多了“而比”两字。
****作为****广泛应用于****等领域,****的优化设计与制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但是本项目研究内容和方案缺乏创新,虽然项目名称是“新型结构“,但是在整个申请书中没有说明究竟****的哪个区域,采用什么样的新结构,或是对于哪部分进行改进。申请书中的创新点提到的均是****的共性问题,其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只是简单重复了****的研制过程,因此建议资助7万元,供申请人开展****的深入研究,以促进申请人在****方面的研究。
****以其优越的****特性成为****的首选,申请人计划开展基于****的研究,在分析其****基础上****,设计新型结构并进行研制,这对提高国内****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申请者开展一定的先期实验工作再进行申请。
请大家指教下:
1)“经过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评审”意思是上会了吗?从字面判断,我这个最多是1A1B2C,甚至2B2C的。
2)专家说的,似乎大都是废话。网友回复废话还好,以前俺申请的几次,有些专家说的基本是缺乏常识的错误,估计都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评审的。网友回复专家说话很委婉!网友回复有些专家评价确实有问题,但是咱们只能不断完善,不断努力再能练成真金呀网友回复不容乐观哈网友回复第一条,基本是废话。也没看出是否资助来。
第二条,基本扯淡。要是什么条件都具备,还用申请青年基金。
第三条,稍微有点实质内容。我事后也觉得创新性部分不够有力。
第四条,也是扯淡网友回复肯定没有上会,信息4处都是这种套话,你是看不出上会与否的。从你的评审意见来看,应该2B2C,没有上会网友回复7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snack at
肯定没有上会,信息4处都是这种套话,你是看不出上会与否的。从你的评审意见来看,应该2B2C,没有上会 估计也是。但问题是这评审的让人蛋疼。感觉没有说服力。这样的评审意见,随便找个学生就能写出来网友回复7楼得老兄,你怎么知道是信息四处的?网友回复非常明显:
后三个都是C,甚至D。
一个A没有!
上会可能不大。网友回复8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linxp at
估计也是。但问题是这评审的让人蛋疼。感觉没有说服力。这样的评审意见,随便找个学生就能写出来 第二个审稿人,我个人感觉也不一定没道理,可能是你自己没写到位,他实际上有两点意见:1)你的人员太单薄,估计你就自己(讲师或博后)加几个研究生申请的吧?还是加一个高级职称比较好(副高以上);2)你在写研究基础和技术路线部分没有强调好你的硬件设备,特别是在技术路线中是否充分论证了你的硬件设备能支撑你的技术设想,青年基金本来钱少,不可能给你10w买设备吧,一般5w设备费就差不多了,所以你自己已有的硬件设备必须有大部分。网友回复上会可能性= 0网友回复第二个评审专家态度稍显严厉,抠的过细;第三个评审专家看似很中肯。把握了青年基金以鼓励和稳定青年科研队伍的方针。网友回复应该没有上会啊网友回复11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snack at
第二个审稿人,我个人感觉也不一定没道理,可能是你自己没写到位,他实际上有两点意见:1)你的人员太单薄,估计你就自己(讲师或博后)加几个研究生申请的吧?还是加一个高级职称比较好(副高以上);2)你在写 ... 说的不错,受教了网友回复第一个B
后三个都是C,甚至D。
一个A没有!
上会可能不大。网友回复至少有两个评审人是准硕士水平。网友回复应该说,这个评审意见是有价值的。很明显,楼主应该关注你的实验部分,再申请时,尽量说服评委相信你们的试验基础和方案的可行性,而不是去指责评语的“扯淡”。网友回复应该没有上会哦!网友回复楼上说得有理。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十堰市科技局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
&来源:科技日报 &录入:admin&录入时间: 9:19:14
点击:1887次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一:科研领域,为什么患上了&自闭症&?
&&& 编者按 这是一组来自基层的声音。在&走转改&活动中,本报组织记者小分队深入科研工作一线,专门就科技体制改革的话题进行调研采访。很幸运,能有这样一批科学家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和我们促膝深谈。
&&& 我国的科技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仍存一些让人诟病的问题,比如,科技资源分散、效率不高、协同不够,等等。我们&&科学家和媒体的愿望是共同的,愿意竭力推动科技体制走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这组报道呈现的,既有一线科研人员的切身感受和真实诉求,也有深刻而务实的见解。相信倾听这样的声音,必将有益于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 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一组五篇系列报道,从资源共享、科研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和科研评价五个方面分别作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以&空间技术对重大自然灾害机理的研究和预测&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很多专家感慨:&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但我们现在的研究都在各自为战,尚未形成灾害研究、预测和防治的系统运作机制。&
&&& 这样的现象,似乎不独某一个科研领域。一个大气研究项目因各课题组之间互不通气,集成成果被别国&坐享其成&;健康长寿研究因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不相往来,跨学科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互不通气&在现今的科研活动和项目管理中几成风气。
&&& 中国的科研领域,难道患上了&自闭症&?
&&& 6&1的启示:小作坊对抗不了大合作
&&& &小作坊生产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给科技日报记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 10年前,多个部委在大气领域支持了6个大型的有关大气的场地观测项目。执行期间每个项目内部可以共享观测数据等成果,但6个项目之间人员却是不相往来,不能享用其它项目的观测数据。
&&& 当时,有一个国家通过提供装备和人员参与了全部项目,因而掌握了6个项目的资料成果。项目刚结题不久,吴国雄参加国际会议,那6个项目的&集成&竟成了该国一位专家报告中大项目成果的一部分,对中国的主持单位只字未提。
&&& 吴国雄当场站起来,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中国科学家主持的研究项目的成果。&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是我们互不通气,让人家&坐收渔利&的。
&&& &这件事值得科技界好好反思,小作坊对抗不了大生产、大合作,&吴国雄说,有些单位之间戒备心很强,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认为&人和资料都是自己的,私有的&,本位主义、&肥水不流外人田&等传统狭隘思想在科研领域普遍存在。
&&& &不仅是单位之间,小圈子内也很难共享。&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信息工程博士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他们学校,不仅不同学院,甚至一个学院的不同实验室都很少交流,连隔壁房间的论文答辩内容,都很难&探听&到信息。他现在养成了习惯:若想获取学术资料尽量联系国外专家。因为国外专家一般有过半的人会回复,有人还非常高兴自己的研究被人关注,乐意与其交流沟通。而如果联系国内专家,基本上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 &在欧美,用纳税人的钱做的东西,&私有独占&是违法的。&吴国雄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去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工作,当时向外国同行请教问题,对方总是毫无保留、一一解答。他们会告诉你程序的计算方法,设备如何使用,查看哪些资料,会有多大误差,可谓知无不言。
&&& 不到半年,吴国雄觉得&欠别人太多&,于是也主动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交流。这种频繁碰撞、深入交流的文化氛围,使他获益匪浅。
&&& 一位科学家也向记者反映,自己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索取数据比从国内容易得多。&美国公共财政支持的基础研究课题、项目,只要不涉及保密,一般通过递交申请等程序索要资料,甚至软件、源代码都能无偿得到,最多也就是交纳复制费或刻光盘的费用。&
&&& 谁独占资源和设备,谁就更有竞争优势?
&&& 那么,国内科学家和科研单位就不明白1+1&2的道理?谁都明白。
&&& 上述接受采访的博士生分析说,外国人比较讲究诚信,尊重知识产权,引用他人学术成果都会标注并经允许,而国内蔓延&拿来主义&风气,抄袭与剽窃等时有发生。相互不信任,是造成隔膜与封闭的原因之一。
&&& 美国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韩健认为:&国内科学家的合作,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成果最大化。&
&&& &大家误认为奖励科技创新最&公平&的标准就是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所以大家都去争第一作者了。&在韩健看来,牛人有资源(钱),但不一定有好思路;可是一般科学家怕自己的&好主意&被掠夺,有创新点子留着自己慢慢做。
&&& 即便合作,如何评价项目中各个团队的贡献和排名,也是难题。
&&& &造成封闭的深层次原因是机制问题,即科技资助和利益分配的方式。&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说,很多科研院所过度依靠课题竞争获得资助,所以只有通过封闭的手段才能够独享信息、经费等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数据设备&私有化&,就会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说白了,就是争取更多课题,获得更多利益。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大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李德威教授还认为,当前的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科研活动的开放流通。他以复杂的地球系统和灾害系统研究为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这些重大交叉前沿领域通常存在非共识,风险极大,很难发表论文,更难获得项目支持。于是,许多科学家愿意从事局部的精细研究,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测试大量的数据,支持公认的理论或模式。虽易于发表文章,但难以出重大创新成果。&
&&& &除了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归属存在矛盾,高校院所的人员考核上,以论文发表和争取课题项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也造成教学科研人员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一位科技管理人员分析说,而各管理单位难以摆脱部门利益,往往注重本系统获得多少资源,对本单位人员参与系统之外的&大兵团作战&激励不够。
&&& 跨学科横向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 &国内的所谓合作都是同行之间的&资源分享&。&在韩健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合作,合作方不是隶属,更不是给予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合作双方都有对方需要而自己又没有的&绝活儿&。所以开创性的合作通常是跨领域,跨专业的。
&&&& 然而,在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 &目前我国灾害研究、监测、预测和防治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系统运作机制。&李德威以他正在研究的灾害链举例:&为什么强震前人们普遍感到闷热,震后伴有降雨或降雪?说明地气耦合,灾害关联。&
&&& 李德威说,其实,各种自然灾害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地球灾害系统是时、空、物、力有机组合的开放巨系统,自然灾害是开放地球系统中能量异常积累和突然释放的结果。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关系、物质关系和能量交换关系,至今仍没有取得公认的重大的理论突破,也就难以有效地开展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
&&& &一个灾种的监测和预防可能会涉及地质、气象、航天、海洋、地震、水文等十几个部门,而目前部门分割性强,缺乏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李德威说,开展长期稳定的综合研究和协同创新尤为重要。
&&& 我国环境气候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亦是如此。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做环境健康影响博士后的西北民族大学西部环境健康研究所所长于国伟教授告诉记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环境监测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以及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等多个领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基于环境气候的监测也开展了许多环境健康问题的研究。而我国在促进地理学、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方面还较薄弱,环境和卫生等部门缺乏交流与合作。
&&& 自然科学内部的合作尚且如此,更别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了。
&&& 老龄健康研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领域,但中国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难以进行实质性的亲密合作。
&&& &由于受到自然与社会科学研究分离的管理体制局限,我国在这一可望较快见效的健康民生前沿研究领域仍然十分薄弱,与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极不适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曾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进行跨学科交叉合作是国际老龄健康研究的主流。但我国相关研究还处在比较分割、分散的状态,跨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 打破封闭需要一套&组合拳&
&&& &解决封闭有个方法,那就是让所有承担财政资助课题的机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将用于科技研究的公共财物和项目,在不泄密的情况下,信息公开。&王元说,如将大学、研究院所购买使用的大型公共设备实际运行/服务的小时数对外公开,国家科技计划公布课题承担者,预决算和结题成果在网上&晒一晒&。
&&&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主体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修订中,特别强调信息公开并使其制度化,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必须进行立项公告和结题公告;同时实行公示制度,在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对项目立项、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结果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还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科技资源汇交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社会共享。
&&& 其实,我国已经着手建立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目前,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科学数据、科技文献、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和网络科技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网络体系,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已经开通,实现了&全国、区域、省市区&三级整合共享。
&&& &但是,不能否认,在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国科技资源信息利用率仍然较低,大量宝贵的科技资源信息尚没有发挥应有的服务价值,科技资源的深度数据挖掘和综合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玄兆辉认为,一个项目或平台,研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很多人认为基础研究产生成果就是出版个专著、发表数篇论文,这就是公开了,后期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 &很多国家科技项目在立项之初就签订承诺书,规定结束后都是要求资料共享公开。但是谁来管理这些信息?谁来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加工?&吴国雄认为,有些具体的措施尚未到位,也没有落到实处。比如,国外NASA的资料就有专人搜集、分类、整理建库。我国应该在建立条件平台之后,加强后期管理和评估,并进行专门的研究。
&&& &当然,开放共享本身有难度。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涉及保密、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本能有垄断倾向。& 但玄兆辉认为,用公共财政支持的高校,研究院所应该以各种方式开放,为社会分享。政府应该起推动作用,如对采购仪器设备进行财政资金投入,前期用约束性条件引导项目立项方向,后期通过以奖代补、后补助等方式鼓励开放共享。通过多方面的政策促进,形成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的&组合拳&。记者获悉,科技部正在酝酿对试验验证或共享平台进行认证、评估、补贴,依据平台提供服务的数量和水平进行评价,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鼓励平台对外提供服务,加大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 &合作不是因为无私,而是因为共赢。&韩健说,合作就要去有目的地编织一个价值体系,并让这个体系成为整个健康行业价值链中间的一个环节,而自己又能在这个体系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实践将证明,越是开放的地方也越容易形成合作。(记者 陈磊)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二:课题申请,为什么流行&编故事&?
&&& 如何利用各种技巧申请到课题,拿到经费,似乎成了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 编故事、塞项目、拿回扣&&本该单纯的科研项目申请,却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哪个层次的科学家,大部分人对此都是一肚子苦水。
&&& 看起来少有人喜欢的规则,却稳固、持续地左右着课题申请的始终,这是中国科研领域独特的悖论。
&&& 贴上&世界先进&的标签就能成功立项?
&&& &如今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建议书,目标几乎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更令人惊叹的是,项目完成之后,几乎个个&如愿&。&早在几年前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 在他看来,申请人不实事求是地写,评审人不实事求是地评,&世界先进&水平成了一个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就能顺顺当当地立项。
&&& &项目建议书当然需要&忽悠&,领导肯定喜欢专家组提出的要达到&世界先进&的立项建议。&对此,中国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李毅(化名)坦言。
&&&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科研领域,写项目申请、结题报告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把意义说上天,&立地&则是要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现在看来,&顶天&很多人都做到了,但&立地&就不好说。&
&&& &要拿到项目,&编故事&是必须的,&北京某高校材料学教授王东(化名)说,&对于我们这些离决策层较远的人来说,通常是你首先要在各种场合宣传你的研究有多重要,打动专家,这些人再去说服主管部门。&
&&& 李毅说,科研申请书的评审专家很多都是大同行而非小同行,甚至是外行,所以要想申请书让人接受,一定要学会&编故事&,有时候有些八股文的味道,既要把问题说得易懂,意义说大,又要有适量的云山雾罩的地方,体现深度,常年申请项目的资深科研人员都是个中高手。
&&& &获得资助的科研重大项目数以千计,可是,究竟有多少成果真正改变了人类的困境或至少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侠曾专门撰文指出。在他看来,所谓的重大项目,很多往往已经沦落为扼杀竞争的一种借口。
&&& &故事&背后是关系
&&& 或真或假的&故事&,为何总能被决策层采纳?
&&& 记者采访中发现,靠关系拿项目,几乎已成为科研领域的&明规则&。
&&& 王东对此已习以为常。&我们学校有个老师,拿了不少国家级科技项目,甚至还三次获得了国家大奖,但他的所有课题十几年来做的是同一个内容,只是将同样的组分用在不同载体上,从研究上来看,没有任何意义。&
&&& 他说,之所以毫无意义的课题还能屡次获得资助,是因为&和上面的领导有关系&。
&&&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陆健健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他熟悉的环保领域为例,&这几年每年立了不少环境公益性项目,但是大部分都是重复的,以前是直接重复,现在是可能换个题目、换个说法,但内容还是重复的。&
&&& 事实上,关系在重大项目中更是起到关键作用。
&&& 陆健健说,海洋领域某重点项目就是一例。该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项目,目标是为我国提供近海的基础数据、基本评价和&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项目金额近20亿元。
&&& &这个项目最后拿出的数据都是80年代的,建成的数据库与现状不符,&陆健健说,&这些项目很多都是由主管部门下属单位承担的,到最后不得不让海洋口外的单位来为他们啃骨头。&
&&& 比直接靠关系拿项目更隐蔽的是,部分人在大项目中加塞课题。
&&& &每个国家级科技项目都设有子课题,比如我申请到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就会有相关做设备的、其他相关技术的人要加进来。&王东说。
&&& 他说,能通过这一渠道拿到课题的人也是因和主管部门关系熟。&官员和项目组织单位打招呼,组织单位再找到我们申请课题的人,表示有人要加入的意思。一般没人会拒绝,毕竟,拿到国家课题很不容易&。
&&& &我今年就被塞进来两个子课题,结果,我只能拿到大概一半的经费。&他说,被安插的项目没有科研价值,也就是说,那一半的经费等于白费。
&&& 除了和主管部门关系密切,学术&大牛&们也结成同盟。李毅说,某个专业领域有几个所谓的&大牛&,这个领域有重大课题要立项,往往这些&大牛&会参加项目的评审。如果其中一位拿到了一个重大课题,其他人会参与这些课题。
&&& &基本不是这个圈子的很难拿到,也不能说内定,因为他们实力确实很强,但是基本最后能拿到的人在申请内容正式颁布之前就早已知道并着手准备。&他说。
&&& 错综复杂的关系链导致科研人员对经费分配不公的抱怨。中国科协在2003年曾发布《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而这份距今已8年的《报告》却是最&新&的,因为此后再无全国范围内的类似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国家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资金切分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何国祥当时承担了其中&科技工作者科研环境调研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工作,他说,&因为涉及到制度和人,这类调研确实很难操作,但我感觉,《报告》提到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更为突出,因为经费投放机制和渠道都没有发生变化,而经费数量增长迅速。&
&&& &没有完善的制度制约,人总会有贪念&
&&& &大家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就自身经历而言,我觉得真正有水平的研究一般都能拿到经费,我从没有刻意和哪个部门的领导搞好关系,也能拿到国家级科技项目,&中科院一位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员说,&即使从政绩角度考虑,领导也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 &科研领域当然不是一片漆黑,我们不能否定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也不否认中国科技的进步,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了极其丑陋的一些现象在本应纯粹的科研领域存在,而同时,逐年增加的科研经费,并未产生多少激动人心的成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评论人士认为,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传统学术道德底线屡屡失守,科研制度的设计成为最后一道阻止腐败的关卡。
&&& 一位多年留学以色列的科研人员说,我国的科研立项程序其实与大部分国家并无太大差别,即发布指南、申请、函评、会评,&最大差别是国外评审是小同行,对学科进展把握比较好,而国内有些是大同行、甚至是外行评议,需要申请人说明进展及在学科中的贡献,所以让某些人钻了空子&。
&&& 有观点称,现在相当数量的科研、教育机构内部已形成各种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已博弈出相对成熟的分肥机制。只有真正确立科研、教育系统的学术独立性,才有可能全面恢复其自身的学术评价体系。
&&& &我们希望科技管理部门按照我国国情,减少行政对科技的非理性干预,科学立项;规范管理程序,分类分层管理,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公平。&陆健健说。
&&& 年轻的李毅最后感叹:&我们都想安心做科研,但要让大家能踏踏实实做好科研,制度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完善的制度制约,人总会有贪念,有贪念就要分心,这样也没有办法真正搞好科研。&(记者 操秀英)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三:课题验收,为什么不愁通不过?
&&& 出钱方总会吹毛求疵,项目承包人总会担心过不了关。这条定律在中国失效了&&科学资助机构几乎对所有结果表示满意;而科学家从不操心是否能兑现之前的承诺,他们总忙着写文件,申请下一笔经费。
&&& &我所了解的科学项目,都是重申报,轻结题。&资深科学家刘亦铭(化名)告诉记者,科学项目一申请到手,就肯定能通过验收,成了中国科研界的常态。
&&& 缺乏认真结题验收与科学评估的后果,就是让申请项目等同于写方案捞钱。&争取经费变得比高水平成果更有吸引力,&中科院院士郭雷说,&这扭曲了科研投入的真正目的。&
&&& 分配经费也讲&利益均沾&?
&&& &如果每个项目在结题时都按照任务书中说的目标去验收,又有多少可以结题呢?&在一篇评论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说:&按照中国惯例,申报时轰轰烈烈,结题时草草收场,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 刘亦铭是中国一所著名高校的系主任,也曾是&十五&期间某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和相关课题的验收者。回忆起当验收专家的那些事儿,他颇为感慨。
&&& &毫无疑问,验收时我做不到客观。&刘亦铭说,假如认真按课题要求去审查,大多数参与单位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 &实际上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完成目标。在项目分派阶段,我参与讨论和决定,对各单位的实力是清楚的。&在刘亦铭看来,项目管理部门提出的科学目标太高,超出了国内大多数相关科研机构的实力,只有少数人能够进行这一层次的研究。&但在分配任务时,还是得撒胡椒面,让各个单位都能沾一点光。&
&&& 刘亦铭道出此中原因:&利益得摆平,不然的话有人会去告状。做研究不行,捣乱还是可以的。&
&&& 首席专家和主管官员会仔细研究,做到让有实力的机构拿到经费,也让学界诸位都没有意见。&实际上,一半以上的经费被用来摆平各方人马。这种情况还算不错的了。&
&&& 没有匹配实力的单位承诺完成目标,但实际上又完不成。这种矛盾想要解决,只有靠验收时&松松手&。
&&& &我组织验收的时候,那些做过些工作的,就算成果没意义,也让它过了。至多是在报告里有一两句比较严厉的话。&刘亦铭说,&也有那种太差的,拿了钱什么都没做,实在没法让他们通过。就因为这个,他们闹到部里去了。&
&&& 官员们不希望出现通不过的情况,刘亦铭说:&这显得他们工作没做好&&完成不了课题的,你怎么把钱拨给他了呢?&
&&& 各种动机交汇下,顺利结题也就势所必然了。
&&& 只要能结题,部委可以满足于达到所谓的世界先进的目标,主管官员和首席科学家因完成任务而松了一口气,那些缺乏实力的研究单位得到了实惠。皆大欢喜。
&&& 项目验收怪象连连
&&& 国内一般通过年度报告、中期和终期结题来检查科研项目,记者不止一次听科研工作者提到:许多验收完全是走过场。
&&& 记者曾见识过一些项目的验收:被验收方念一遍汇报稿,例行公事般的几次问答,被验收方准备好了验收结论草稿,验收专家们稍加改动,增删几个定语,加上一两句空泛的评价,大家鼓掌通过。接下来就该是融洽的联谊活动了。
&&& 一位老记者经历过更荒诞的场面:验收专家与被验收方坐在一起商量合适的措辞,并最终敲定一个大家满意的稿子。
&&&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难先今年&两会&期间曾发表言论,痛斥&评审书的草稿通常是由被评审的人来起草,评审专家只是在一些用词上作些无关痛痒的修改,甚至仅仅是改改标点符号而已&。
&&& &在这种生态环境下,国家钱投入得再多也是糟蹋。&陈难先感言。为此,他曾要求其主管项目的评审专家写出自己的意见。但他的做法毕竟是个例。
&&& 中科院一位青年科学家告诉记者,在他们的专业圈子里,前几年某部委资助的一个重大项目&顺利结题&,被视为笑话。&项目是中国几条大河的污染治理。验收时说污染被成功控制,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纯属忽悠。新闻里也报道说污染依旧。你拿它有什么办法?&
&&& 在科研界常被讥讽的,还有几年前的&汉芯造假&事件。&陈进为什么能通过院士参加的专家组的验收?&记者采访的一位老科学家曾质问,&后来这些人都怎么处理了呀?因为这里水深,就不了了之了。&
&&& &假如每个评审专家都对自己评审的项目负责,那么专家会出于维护自己的信誉,做出客观的评价。&刘亦铭说,&因为专业内部的事情,谁做得好坏,大家都很清楚。&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贻芳也认为:&因为责任不明,专家一般也不会为难课题组。其实做得好不好,本领域科学家心里都会很清楚。&王贻芳说:&如果实行终身负责制,有科学家自己利益的约束在里面,问题会好一些。&
&&& 管事的怕惹事,大家都学会了&和稀泥&
&&& &如果在规划与立项时把好关,后面的问题会少很多。&王贻芳坦言,&如果我们支持的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求真务实的风气就会蔚然成风;如果少借中国特色搞一些歪门邪道,多参与国际交流,按国际惯例办事,问题就会少很多。&
&&& 然而,抱着相似观点,并付诸实施的刘亦铭却碰壁了。几年前,在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阶段,他试图请国外专家来评估,避免中国的人情羁绊。为此,他请了行内几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来华。
&&& &没想到,这些科学家刚住下,就被某位院士请去吃饭。&刘亦铭笑道,&大概是想让专家们替他的研究组说些好话。发现专家可能不会做出对他有利的结论,这位院士马上就去告我的状,说这些专家都是我的朋友,肯定会把经费派给我的人。&
&&& 院士告状,让主管官员感到为难,找刘亦铭商量。无奈之下,刘亦铭只好不再坚持由国外专家出具意见。
&&& &我本来考虑在验收阶段也引入国外专家,但后来自然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海外工作多年归国的刘亦铭,终于感到事情没那么容易。最终,他也成了草草验收的专家组组长。
&&& &十年前,在这个专业领域,韩国人的水平比我们低。但他们现在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刘亦铭介绍说,十年间,他在韩国的同行们只经历过三次验收,每一次都会淘汰掉大多数参与者,政府选出少数拔尖机构进行后续支持。
&&& &验收本来可以评审出能做出好成果的机构,把资助集中在它们身上。但我们做不到。&刘亦铭感到遗憾。
&&& 改变这种状况是一件难事。&这需要管事的不怕惹事。&刘亦铭说,&但现在普遍都觉得&无过就是功&,谁会去得罪人呢。&
&&& 国家&新政&封堵漏洞
&&& 怪象摆在人人眼前,却年年依旧。验收不力,成了管理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科技部试图通过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强化验收环节。
&&& 针对&十二五&期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几个月前,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版的《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的实施原则是&竞争、公开、择优、问责&。在项目验收方面,新《办法》被指针对&十一五&期间暴露的两个问题:
&&& 其一,由于没有对项目验收进行明确的规定,一些项目在验收时未能与立项时确定的目标进行对比,进而判断项目的完成情况;其二,原先对于项目执行期结束后仍未提出验收申请的单位和责任人并未有相关的处理意见,导致科技部难以对项目验收进行有效的把握。
&&& 新《办法》一方面提出项目验收应以项目批复确定的任务考核指标为依据,并将这一精神体现科技支撑计划实施细则以及相关表格中;另一方面规定了惩罚性的措施:对项目在执行期结束后半年仍不能接受验收的,科技部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
&&& 另外,新《办法》明确规定了验收专家工作流程&&&验收专家应根据项目批复和课题任务书中所列出的考核指标,认真审核项目和课题自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在听取汇报、实地考核、观看演示、提问质询等基础上,对项目和课题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从完成成果的技术水平、与项目和课题的关联程度、经费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绩效考核。最后,经专家组讨论形成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由专家组长签字确认。如专家有不同于专家组的其他意见,可单独提出验收意见。&
&&& 在863计划的管理办法中,也提出要对延期验收严格管理,要求不能按期验收的课题承担单位应提出延期验收的书面申请,而未通过验收的承担单位应在半年内完成整改,再次验收。如未按时提出验收申请或仍然不通过验收的,将被记入信用记录。
&&& 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了增强公正性,则规定各专项领导小组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专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这些改革尝试,在多大程度上能达到满意效果,还有待时日检验。因为在验收负责方表现出的懈怠和不负责任,往往并非源于条文的缺失。(高博)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之四:创新机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 一直以来,科技项目从申报立项到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怎样避免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申报?项目评审如何杜绝&跑项目&、拉关系,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如何加强监管,改变课题监管不到位,课题组各自为战的局面?怎样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信息公开?
&&& 上述诸多问题成为科研领域长期的期待和诉求。为着力解决当前科技计划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印发了修订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科技部、总装备部和财政部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印发修订后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上述两个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以下均简称&管理办法&)。
&&&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突出强调了项目组织实施中&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原则。管理办法规定,科技计划实行保密制度、回避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课题任务的组织实施强化法人管理责任;逐步建立支撑计划绩效评价体系,对计划参与主体加强监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 网络视频答辩实现项目评审&可查询、可追溯、可申述&
&&& 今年5月的一个下午,北京铁道大厦二层2号会议室里,长方条桌两旁坐着近20位专家,正翘首注视着前方的两块屏幕。工作人员用鼠标点击通话按钮后,左边屏幕出现上海第一答辩室现场图像。
&&& 这是记者在973计划2011年项目复评会议现场看到的一幕。本次会议采取网络视频方式,评审专家在北京的评审会场进行评审,各评审项目在本地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答辩。这是国家科技计划首次采用网络视频评审及答辩系统进行项目评审。
&&& &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的立项评审采取的是现场答辩方式进行的,即在专设的会场上,项目申请负责人当面向评审专家进行项目答辩汇报,而评审专家根据答辩情况给项目总体打分。这种方式尽管采用了同行评议的手段,但是由于评审专家与答辩人可以面对面的接触,难以完全保证评审的客观与公正;另一方面,科技计划面向全国,京外单位申请的项目也需要到北京进行答辩,致使评审效率难以提高。
&&& 据介绍,在项目评审方面,科技部已采用&网络视频(音频)、全程录像&的方式进行项目答辩,实现了项目评审&可查询、可追溯、可申述&。自2011年5月起, 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都逐步以视频方式评审,在37个省(区、市)建设了47个答辩会场。参加答辩的科研人员认为,视频评审的方式让大家都能有机会参加答辩,减少了舟车劳顿,省出了科研时间,体现管理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在&十一五&实现科技项目网上&一站式&申报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科技项目网络视频答辩和评审。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对此都有明确要求,如863计划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就规定,科技部组织同行专家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对备选项目进行评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也规定:科技部组织专家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对备选项目进行评审。
&&& 据初步测算,今年有近5000个京外单位申请的项目在属地参加了视频(音频)答辩,仅差旅费一项就节约5000万元以上。如果按每个项目三个人参加答辩、往来需要三天时间计算,节省科技人员工作时间超过4.5万个工作日。
&&& 目前,网络视频评审和答辩系统已基本覆盖全国。下一步,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快视频评审系统建设,构建统一的视频评审服务机制。
&&& 建立备选项目库,体现&上下结合&
&&& 科技部在&十二五&期间深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方式和机制上,着力进行改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国家科技计划备选项目库。备选项目库是年度计划编制的主要来源。
&&& 今年是国家科技计划备选项目库建设的第一年。备选项目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在指南编制和发布方面,国家科技计划将按照重点领域、研究方向公开征集和发布指南。同时,项目指南只提出优先领域和方向,不对具体技术路线、具体任务指标等作过多规定,不对申报人职称等作过多限制,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个人等各类科技研发主体均能参与到国家科技计划的申报中来。
&&& 在项目的征集方面,国家科技计划在注重部门、地方推荐的基础上,适度拓展细分了推荐渠道。增加了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推荐渠道,给部门地方组织推荐不易覆盖的行业或者交叉综合创新需求申请打开方便之门;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可作为推荐渠道,有利于促进计划项目同基地和人才团队的紧密结合;明确了专家推荐渠道,充分发挥专家在项目需求申报中的&智库&作用。
&&& 经过视频评审、综合咨询、方案论证、项目查重等程序,科技部按照科技规划确定的任务重点对分散的申报项目进行统筹、凝练、组装,形成了国家科技计划的备选项目。
&&& 建立备选项目库是顺应当前形势发展需求,对需求项目申报渠道和方式进行的调整与改进。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需求和项目建议,围绕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凝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专家凝练重点项目和优先主题,聚焦国家目标进行系统布局,安排一批、储备一批。这样使计划项目安排体现&上下结合&,既有效反映科学家的探索和创新方向,又充分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即实现按研发需求配置创新资源,按规划部署重点任务,按预算安排计划项目。
&&& 值得一提的是,备选项目虽然扩大了推荐渠道,但对项目数量进行了控制,推荐主体严格把关、认真筛选,推荐的项目质量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对项目需求和申报单位的优势分析与分类梳理,有利于集成优势单位和团队,优胜劣汰。
&&& 强化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建立问责机制
&&& 记者了解到,本次深入推进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旨在建立起一套权责明晰、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管理和问责机制。大力强化课题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成为本次改革中强化项目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 自2000年国家科技计划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制度以后,课题成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本单元。实施课题制管理,赋予课题组科研自主权,取得很大成效。
&&& 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是国家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和具体课题承担者之间重要的&二传手&。尽管&十一五&时期对其发挥的作用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缺少强制性和详细的实施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课题承担单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如课题组织实施未能按计划进行、课题经费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固定资产和知识产权管理较为薄弱等问题。同时,在科学编制、合理调整课题预算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专业性困难。
&&& 如何解决我国科技计划管理存在责任主体缺失、过程管理出现鞭长莫及的问题?科技部表示,将把强化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作为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动。
&&& &十二五&期间将在课题制的基础上,把科技计划过程管理重心下移到法人单位,把管理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明确,并让课题承担单位按法人负责制要求对课题任务的完成及实施效果负责。
&&& 如何落实项目(课题)法人管理责任制?据了解,承担单位将在课题管理和服务中发挥好课题申报和立项中的组织指导、项目(课题)实施中的协调服务、资产和成果管理中的统筹开放、经费管理使用中的审核监督以及课题管理全过程的支撑服务等作用。
&&& 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 此次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着力突出了&把握科研规律,创新管理方式&的基本理念。但是,顺应规律并不是放松管理,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不等于放手不管。科技部表示,将加强科技经费监督检查,构建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信用管理和信息公开,探索推进绩效评价,促进管理、监督与绩效评价更加紧密结合。
&&& 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要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项目专员、专家总体组等多种形式来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例如,&十一五&期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执行过程主要是通过年度报告和中期评估两个环节来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然而,年度报告主要采取自评估的形式进行,中期评估对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也略显薄弱。&管理办法&将项目的中期评估进行弱化,而采取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项目专员、专家总体组等多种形式来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项目专员和专家总体组是科技支撑计划新提出的项目过程管理方式,主要针对一些围绕国家重大任务的项目进行管理。此外,管理办法提出将年度报告作为项目(课题)下一年度调整、撤销和拨款的重要依据,从而对项目组织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约束。
&&& 项目专员制就好比&工程监理&,他是由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聘用专业人员,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反馈、协调和服务。实施项目专员制,有利于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和信息反馈,加强计划管理单位和任务承担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
&&&& &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将加强评估和监督,如建立完善国家科技计划评估评价体系,加强计划层面的定期综合评估,加强计划执行层面中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等管理环节各类参与主体的评估评价,并将评估评价结果与承担计划任务资格挂钩;建立完善第三方独立评估评价制度,对具备条件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扩大试行第三方独立评估。
&&& 管理办法还特别强调科技计划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参与计划管理和实施的人员、单位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追究其相应责任。如,对于出现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管理人员,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对于在项目(课题)申请、评审、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以及违规操作或因主观原因未能完成课题任务并造成损失的科研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终止项目(课题)任务并追回专项经费、取消其一定时期内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任务的资格等处理;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报告材料或信息,以及不按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课题),科技部可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组织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课题),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一定时期内参与支撑计划活动资格等处理。
&&& 加强信用管理,对计划参与各方进行信用记录和评价
&&& 有的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项目时夸大技术经济指标、人为编造数据;参与国家科技计划评审、咨询等评价活动的一些专家不能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对一些存在利益或学术观点冲突的项目做不到公正评价。这些信用问题严重损坏了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形象,并对国家科技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
&&& 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办法强调,加强信用管理,对项目组织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及课题责任人、专家、科技服务机构等在实施科技计划中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并作为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活动的重要依据。
&&&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严禁同一项目(课题)在不同的国家科技计划、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等中重复申报立项。对于重复申报和课题申请单位弄虚作假、伪造申请材料或证明材料的,一经发现,将按照信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 &十二五&计划管理将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加强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如,实行科研诚信承诺书制度,在申请书和任务书中增加科研诚信承诺内容;在项目申报和成果验收中使用抄袭剽窃检测软件等技术手段排查科研不端行为;建设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系统,对计划参与各方进行全面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为参加项目实施和管理咨询的科研人员建立科技信用档案;加强对科技人员学术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监督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制度建设;等等。
&&& 强化项目验收,未通过验收项目将进行通报
&&& 项目验收是科技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管理办法对于项目验收工作进行了强化,明确提出了项目验收的主体、依据以及时间节点,也就是要求科技部组织计划项目验收,项目验收以项目批复确定的任务考核指标为依据,项目验收工作应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半年内完成。同时,管理办法提出,对项目在执行期结束后半年仍不能接受验收的,科技部将对有关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重申请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