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除了网络还在哪儿能看到TVB的什么网站看港剧最齐全呢?

继《香港爱情故事》在年初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获得包括“最受欢迎短篇剧集”在内三项大奖之后,监制林肯又于今年10月推出了短剧《青年心城之撑起青春》(以下简称《青年心城》)。《青年心城》继续关注香港底层社会,同样起用新人演员担纲主演,讲述外卖骑手、网红歌手等租用共享工作空间的年轻人的梦想与困境。剧中对年轻人爱情、工作与住房等问题的真实呈现,在内地观众中也引发了讨论。《青年心城》讲述了在香港年轻人的拼搏故事。林肯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和团队平时也是租用共享工作空间进行创作的,里面形形色色的年轻人跟他们成为朋友,也给《青年心城》提供了很多素材和灵感。连续两部剧都起用新人演员担纲主演,他认为开拍前的剧本围读和角色沟通对新人演员尤其重要,而成熟演员更能与他擦出创作的火花。去年《香港爱情故事》的走红,加上今年的《青年心城》,有评论认为TVB创作风向正在转变:以往更热衷展现精英阶层、豪门恩仇,现在更关注底层现实生活。林肯则表示,TVB一直都在创作贴近底层生活的剧集,只不过之前较少受到内地观众的关注。时代拉近了两地观众的距离,让大家对这类剧集产生了更多的共鸣。《香港爱情故事》描绘了没有房子的年轻人的挣扎。外卖骑手和共享空间里面有香港年轻人的真实生活《青年心城》的主角是租用共享空间BnW的一群年轻人——“日光族”外卖骑手阿峰、大学生Yuki、歌艺不佳却一心想当歌手的网红KOL贤仔、家境优越的庄嘉欣……不同经历的年轻人有着各自的困境,机缘巧合地在同一个共享空间围炉取暖,寻找各自的人生答案。接到《青年心城》这个项目之后,林肯和团队就在思考:究竟现在香港的年轻人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经过调研,他们选定了“外卖骑手”和“共享空间”作为取材重点。他们观察到,疫情让很多行业都受到冲击,但点外卖需求一直在增加。香港很多收入不稳定,或者暂时失业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做外卖骑手来赚取收入。《青年心城》外卖戏份拍摄幕后。共享空间是香港最近四五年兴起的工作方式,租金不贵,还可以日租和时租。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做兼职的年轻人会选择去租个办公位。有些大学生也会去共享空间租位置学习,因为他们家里空间很小,环境吵闹无法专心念书。甚至林肯的团队也在共享空间租办公室,在那里进行创作、开会讨论,甚至把演员叫来围读剧本和排戏。“周围林林总总的年轻人也知道我们在创作剧本,有时会来跟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或者在休息时间来聊天,分享他们的状况,这对我们的创作很有启发。”共享空间里几乎每个人的专业都不一样,有程序员、广告推广、编剧、自由职业者……在这里可以认识不同的朋友,有时也能促成一些商业合作。“虽然跟我们成为合作伙伴的倒是没有,成为朋友的却很多。我们觉得,共享空间和外卖骑手,都蛮符合香港当下的社会环境的。”2020年升任监制以来,林肯推出的两部剧都聚焦香港底层社会,探讨了住房紧张等社会痛点。《香港爱情故事》和《青年心城》也寄托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切身感受。“我也经历了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期。收入不多的时候怎么生活?有了女朋友想要结婚,但经济条件不够买房怎么办?我看到身边的朋友也面临这些问题,就想到可以拍这样的故事,让大家更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香港爱情故事》不仅描绘了年轻人在局促环境中的恋爱生活,也表现了老年人蜗居一隅压抑的情感关系。年轻演员围读剧本很重要和成熟演员更能擦出火花《香港爱情故事》《青年心城》的演员表里几乎没有观众耳熟能详的“大咖”,主要由年轻演员甚至是新人担纲主演。在林肯看来,找到合适角色的演员,比找有名气的演员来出演更重要。这两部剧的主演们,都是他逐一面试之后确定下来的,主要看演员在年龄和气质上跟角色的适配程度。但电视剧毕竟是跟收视率挂钩的,林肯坦承起用新面孔确实会有一定压力,毕竟拍剧不便宜。但好在这两部都是短剧,投资不算大,压力会小一些。另一方面,他认为故事好看、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比收视率更重要。“我们创作一部作品出来,总是希望能跟观众有所交流,希望内容能引起观众的讨论。如果还能让观众有所思考,能小有所得,那就是我最想做到的了。”《青年心城》和《香港爱情故事》都起用了大量新人演员。这两部剧里,年轻演员与角色契合,表演也没有拖后腿。被问起跟年轻演员合作有什么诀窍?林肯认为开拍前的充分沟通和剧本围读非常重要。“需要让他们了解我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了解他们所饰角色的重点在哪里。需要花时间跟他们解读角色的背景和心理状态。”开拍前一个月,他会要求演员每天都参加剧本围读,为角色做准备。《青年心城》剧本围读时,他还介绍男女主角跟共享空间里的年轻人认识,并让他们多留意生活中的朋友,把观察到的状态用到角色塑造上。一旦开始正式拍摄,时间会非常紧迫,因为每天要拍很多场戏。“我会让演员在现场把整场戏先演一遍,如果没有很大的问题,就可以实拍了。但如果发现他们对剧本理解有误,我会跟他们重新讲戏,尽量把他们带入角色中。”剧中的演员或许貌不出色,但演技不错。虽然两部剧都用年轻演员挑大梁,他也并不排斥用成熟演员。“选择什么样的演员取决于剧本和故事。比如我后面要拍的《婚后事》,用的都是成熟演员了。”跟年轻演员合作,监制的主导性更强一些,但合作成熟演员会更轻松。“成熟演员可以他们怎样演我怎样拍。比如《香港爱情故事》里的龚慈恩和白彪,他们赋予角色很多令人惊喜的内容。跟成熟的演员合作,创作上更容易擦出火花。”龚慈恩和白彪的表演让观众感同身受。TVB“接地气”的剧以前受关注少现在两地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内地观众熟悉的TVB剧,多数以精英阶层为主角如《律政强人》,抑或是讲述豪门恩怨如《溏心风暴》、古装宫斗如《金枝欲孽》,很少有反映香港普通市民生活的“接地气”的剧进入大家讨论的范畴——直到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有评论认为,TVB创作风向正在转变:从热衷于拍高高在上的豪门精英,到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现实生活。但在林肯看来,TVB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创作贴近底层生活的剧集,创作风向并没有发生改变。比如早前播出的《缺宅男女》(2012),展现一家人安家置业的艰辛;《BB来了》(2018)描绘了新手父母的“血泪史”,由此带出婆媳关系及家庭纠纷的生活问题;《宝宝大过天》(2021) 关注普通夫妻在育儿生活中的重重矛盾……《BB来了》讲述新手父母的故事。“只不过,以前这类剧比较少被内地观众看到。可能也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拉近了两地观众的距离,最近这一两年大家讨论和关注的话题比较接近,内地观众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他们会留意到这类剧集,也更容易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林肯在剧集播出后常去豆瓣网看评论,了解内地观众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他不会回复,但有时会点赞。除此之外,林肯觉得《香港爱情故事》《青年心城》被内地观众关注,跟它们都是短剧有关系。“现在的潮流或者大趋势,就是观众会倾向于看短一点的剧。如今人们看电视剧、电影的习惯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一定要有电视机、要去电影院,现在有手机就能看。资讯这么多的情况下,短一点的故事比较容易‘消化’。”林肯创作的《青年心城》和《香港爱情故事》一样都是短剧。从创作者的角度,林肯也更倾向于拍短剧:《香港爱情故事》12集,《青年心城》5集,待播的《青春不要脸》15集,明年2月将开拍的《婚后事》20集。“我觉得20集已经很长了,长过20集会比较难控制整体的风格。”被问起备受期待的“《香港爱情故事》三部曲”的后续两部什么时候拍?林肯称目前还在创作剧本,可以肯定的是,后两部会沿用第一部的一些演员,但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新京报资深记者 杨莲洁编辑 佟娜 校对 赵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vb最好看的经典港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