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宋夫文纯手工古琴用什么材质做最好好,质量如何?

太古遗音之“古琴”,是古人用以求“天人合一”,体悟“天地之道”的“神器”。制琴者,必为智慧德贤、了知神明、通晓天下之“圣人”。潍坊自古以来就与古琴渊源极深,相传远古时期,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以教化臣民,而史学一般认为舜是潍坊人。至近代著名琴家王心源、王冷泉、王作桢、王心葵先生都是潍坊人。
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古琴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古琴一直位列“琴棋书画”之首,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绵延千古。被誉为艺术中的哲学或哲学中的艺术,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文化内涵的乐器,而古琴的弹奏和斫制历来是文人墨客颇为称道的抒怀方式。身为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马荣盛就是这样一位集弹琴与作琴于一身的雅士。
“做一张古琴,首先要做好古琴的面板和底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面板里面槽腹结构的制作,这一步叫掏琴腔。”马荣盛介绍道。谈起制作古琴,有着近三十年古琴制作经验的马荣盛颇有心得,他不仅是诸城派古琴的传人,更是潍坊市级非遗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如今,马荣盛已经掌握了古琴全部的制作流程,古琴样式也多种多样,如神农式、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混沌式等。马荣盛所制作的古琴无论是外形、弧度,亦或共振,都得到弹奏者和收藏家的高度评价。
选材:古琴的制作首先对材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古琴由琴底、琴面两部分胶合而成。制作古琴底板为用梓、楸等硬木。面板一般用桐、杉类较软的木料,而且是经多年陈放为最好。必须选用木纹致密,顺直、无疤结的材料,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余音长的为好。
面板的制作:古琴面板板材要求一般长1.23米,宽约21公分,厚5公分左右。面板边缘厚度1.5公分。岳山至琴头边缘处距离为8-12公分,岳山高度一般为1.5-1.7公分。雁足处需留大约4公分宽。琴腹内与龙池、凤沼位置对应的地方要求隆起,称为纳音。龙池凤沼可以是圆形或者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与琴发音好坏有直接关系,龙池长一般为21公分,宽2.5公分,凤沼处长10公分,宽2.4公分左右。以上尺寸为大概。龙池位置以七征为起点,向琴头方向走到合适尺度,凤沼位置以十三征为起点,向琴头方向走。制作琴腹时需要中间稍厚,两边变薄,制作中用特殊的卡尺去量(可以自制)量取控制面板厚度。琴征位置的确定方法:从岳山至龙龈,对折居中即七征,以七征至岳山对折居中,即四征,以七征至岳山三折,一折即五征、再折即二征、三折与岳山齐,四征至岳山对折,即一征,五征至七征五折,从五征取二折则六征,从二征取一折则三征,后之八九等征,以七征至焦尾,与前折相同。制作琴面时一般先用斧子砍出琴面的大体弧度,用铅笔在面板上画出中央基准线,然后根据基准线沿两边等距划出琴体形状,划出岳山、龙池、凤沼等处的位置。以长型刨子刨出面板。开始时可以使刨刀深度大些,接近完成的弧度时,调整为细薄刨刀,以细部修正弧度,刨出一个有弧度的古琴面板形状后,从面板头处往下量大约30公分处的位置开始做低头,靠近岳山处的琴面要比琴面低1公分(低头又名流水)。一般从3徽处开始形成向下走的弧度,在面板表面修正完毕后要用平板尺测一下面板的平整度。
琴腹的制作:面板正面制作完毕后,开始制作琴腹。首先根据尺寸画出琴腹的范围线,留出雁足、项实等为位置的实木。一般离边1.5公分左右,然后用特制的铁铲开始挖出琴腹,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步,要边挖边敲击或用弦试音,直到感觉声音满意为止。刨好以后,边缘位置用边铲修整,最后将腹腔用砂纸磨光,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要挖的太深,造成琴体太薄就无法补救了。试音完毕可以在琴腹纳音一侧题字,写上制作者的名字和其他内容。
底板制作:底板木质要求比面板硬度高些,厚度一般为1-1.5厘米左右,可根据木质的软硬程度调整其厚度。底板也是中间厚,边缘薄。先在底板上画出中央基准线,然后根据基准线沿两边等距划出琴体形状,划出轸池、龙池、凤沼、雁足位置。用锯锯出琴型后,再用刨子刨光滑,然后将轸池、龙池凤沼、雁足位置依据原先的尺寸制出。轸池与面板岳山位置相同,底板龙池凤沼的位置与面板处相同,雁足一般装在九至十征之间。
合琴:面板、底板做好并试音满意后,就可以将面板、底板粘合在一起了。合琴用的胶一般为动物胶,鱼鳔胶是首选的。使用时,须先将胶放入胶筒内,并加入温水浸泡成浓胶液。然后再稍加入清水加热,掌握胶的最好状态可用木棍蘸胶后迅速拉起,有丝不断为佳。胶的使用环境温度在一般在20℃左右较为适宜。胶调好后,用刷子均匀涂在琴边周圈,(刷胶是要保持琴边的干净与平滑,不可有杂质),合琴时,面板与底板的左右上下对齐,合琴后用绳等物捆绑严实,不留缝隙。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等到干后修整。
刮灰胎:灰胎是分多次刮到琴体上的,先上道粗灰,待干了之后,用砂纸磨平,再上一道中灰,等其干了之后,再用砂纸磨平,最后再上一道细灰,等阴干后用细砂纸磨平便可,上粗灰则用颗粒稍粗的砂纸磨,细灰则用颗粒较细的砂纸打磨。灰胎调制时用大漆和粗细不等的鹿角霜调和,在调的过程中不停地搅动。大漆的颜色遇到空气便会氧化,先是乳白色,逐渐呈褐红色,随着和鹿角霜地搅拌,颜色逐渐变为黑色。鹿角霜加入大漆的搅拌需要均匀,直到搅成糊状且感觉粘性很强时既可用刮板将灰胎依次刮到琴身上。一般来说灰胎比较难干,主要是因为加入鹿角霜中的大漆比较难干,需要周围环境湿度大,温度稍高些才能干透。每次刮完灰胎干了之后就要打磨,打磨时候要先用粗砂布来磨,逐步地换细砂纸打磨,越到后面用的砂子越细。这样磨出来的效果好,琴面非常光洁。灰胎打磨后,可以上弦试音,琴的灰胎是否磨好的标准是没有杂音,如果有的话就重新打磨至没有杂音。
附件:灰胎磨好后就可以安装附件了。古琴附件包括岳山、承露、轸池板、琴轸、冠角、雁足、尾托、琴弦、琴穗等。琴轸:一般长约4公分,宽约φ1.3公分,中心打孔,以便穿绒剅,大约在垂直1公分处钻孔。琴轸形状有方有圆,有长有短,可根据自己喜爱制作。岳山:长约20公分,宽约3.5公分,厚度约为1公分。注意岳山两侧约有15度左右的斜度,左右两边的斜度要对称,岳山最高处距离琴面的弧度约为1.5-1.7公分。靠近琴头面上端要打磨出一定弧度,避免直角将琴弦或绒剅磨断。承露:长度同岳山,宽度约为2公分,厚度约为0.5公分,承露与岳山一样,需要修出一定弧度。轸池板:长度约为15公分,宽度约为2.2公分,厚度约为0.5公分。龙龈:龙龈共有六块,琴面三块,琴底安装三块,上下均为对称,琴面的龙龈要比琴底的厚,其余尺寸相同。琴面处龙龈最厚处度约为1.1公分。雁足:雁足形状多样,有上方下圆的,也有上圆下方的,一般长度约为4公分,宽度约为1.4公分,圆处面积约为2.7*2.7,长度约为2公分。冠角:冠角的长度一般在4-4.5公分为宜,过长过短影响美观,宽度一般为3*3公分。绒剅:绒剅的材质各不相同,有棉、丝等。绒剅是用来拉住琴弦的,需要用丝线搓成。搓绒剅的方法像普通麻绳的盘法一样,是2股的。绒剅的粗细以能穿过琴轸孔为宜。琴弦;最细的为七弦,最粗的为一弦。琴弦以弦身洁白,通体圆润,弹时手感顺滑无碍手的感觉为佳。琴穗:琴穗是古琴上的装饰品。一般系在绒剅上,可购买或自制,颜色有栗、深红、墨绿、金色等,要根据古琴的颜色搭配,以雅致为准。
上漆:整个琴体灰胎打磨至表面平整、试音无沙音后就可以上表漆了。上漆要有先后顺序。一般来讲,开始上漆时应该上浓度较低的大漆,这样为的是能让大漆更好的渗透到已经磨好的灰胎子里去,增强灰胎的坚固性和大漆在灰胎中均匀性,上大漆时要等前一遍大漆干透之后方可继续。之后再开始上浓度稍大的大漆,这样才能使漆的表面光洁,上漆次数不等,视情况而定,一般也是5到10次即可,同样要等大漆每一遍完全阴干后才可再上。一般上漆次数的多少是不限的,主要是以上好为主。
调色:琴体颜色可在上漆的时候依自己喜好添加不同颜料改变。比如可通过大漆调适量朱砂涂抹琴身,这是得出来的琴面颜色为红色;如果想得到一张黑色的琴,可在大漆中加入黑色颜料。颜色的深浅等可先在废木材上做涂刷试验,直到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为止。然后在琴上上漆便可。有些琴是间杂的颜色的,一般是通过上两种或者多种调过颜色的漆来实现的。比如有的琴是先将琴上成红色,然后再上黑漆,等大漆干了之后,经过砂子磨后,会出一种自然的红和黑色相间的颜色。也可以先上黑漆然后再上红漆,这两种做法的先后不一样,做出的琴的颜色也不一样。
调整岳山和龙龈的高度:古琴上完漆干了之后,便可着手上弦试音和对岳山、龙龈高度的调整。上弦试弹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面板的平整性。而岳山、龙龈高度的适当修整是为了指弹奏时不到琴弦距离琴面太高而抗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琴的音色。面板的平整性调整和岳山、龙龈的高度调整是在试弹过程中不断上弦试弹,逐步修整,直到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手感为止。
上弦:上弦时先将绒扣头从琴底板绒扣孔中穿插到琴面与岳山平,再将打好的蝇头的琴弦弦尾一端穿入绒扣并拉到蝇头处。上弦时一般将琴头竖在地面上的软垫上,琴尾向上,雁足向外,琴面右侧附靠胸前,使弦尾一端过龙龈再过雁足。用软布团缠住弦尾,将琴弦紧贴底板从下向上顺卷数圈近至雁足处。随后左手扶住琴尾,右手握住卷着琴弦的软布团用力下拉弦。此时琴可稍离人体,左手大指轻拨琴面部位的琴弦,试弹以下音高是否基本符合要求。待确定音高基本符合要求后,右手将琴弦紧贴底板缠绕在雁足上。琴弦在缠绕的过程中,开始的二至四圈非,重要。须圈圈相压,以固定弦的张力。最后将剩余的弦尾穿夹在琴背与弦之间或两弦之间拉紧即可。琴弦的安装顺序先从一弦到四弦,依次先后顺时针方向缠于外雁足。再从五弦至七弦,依次先后逆时针缠于内雁足。安装完毕后就需要将琴的七条弦调整音高。调好后一张琴就可以使用了。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一种精神依托。跟随马荣盛老师体验制琴、弹琴的过程,我们也感受到了属于斫琴师的中正平和的君子之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前言:在古琴选购过程中,很多琴友都是有一些困扰乱的。比如,初学琴友常常会想:我刚开始学琴,也就是练个手,有必要买高档手工古琴么?咱现在这个水平,是不是买什么价位的琴练习都是一样的呢?中级琴友常常会想:换个高档手工古琴,价格比较高,值得买的点在哪儿?那么,什么样的需求的琴友,适合入手一张高档的手工古琴呢,本文来细细解读一下如上问题,供大家参考。1. 手工古琴的独有5大特点1. 古法漆器工艺自带的,艺术品级别的,温润古朴之美;2. 妥妥的‘弦路手感’优等生,上、下走弦、过弦丝滑流畅;3. 音量:声大能收,声小不滞塞;4. 音质:出音颗粒饱满、有弹性、立得住、有韧性;5. 音色:宏亮、清透、余音。古法手工琴,以上各项性能使用的过程中的表现持久、稳定,而且用久了后,您还会惊喜的发现,声音越弹越好听,漆面越用越美。2. 日日练琴,咱是为了提高什么?一是,提高技法的熟练程度,这个点大伙儿非常容易理解。而一张‘弦路手感优等生’的好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好琴多练不易磨手呀,还因为好琴上、下走弦及过弦顺畅。二是,听觉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个点是比较容易被大伙儿忽视的。经常有琴友问,为什么我的曲子弹不出韵味儿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根源是听觉审美能力是提高这个事儿,咱自己得先听得出来曲子是有韵的,才能有机会弹得出来曲子有韵味的曲子。一张音量、音色、音质都上等的好琴,是培养优秀的听觉审美能力的必要装备,有人说:劣质的乐器毁耳朵,说的就是出音音效差的乐器,无法让人提高听觉审美能力。3. 我只建设以下4类人购买纯手工古琴 1. 想在练琴过程中,不伤手,且事半功倍的提高手上技法能力的琴友;2. 想在练琴的过程中,提高听觉审美能力,让曲子弹出韵味儿来的琴友;3. 想要一张满足自我个性化需求的古琴:喜欢的音色、漆面色、个性化配件等;4. 想拥有一张能终身陪伴,将好琴做高档实用艺术品进行收藏的。4. 手作古琴 ‘音色、手感双优的成长历险记’1) 斫琴选材:好琴材的标准是什么?a) 首先,琴材年代须足够久远,以百年以上杉木为宜。百年杉木特性:木性少、燥气弱、沉稳性好。以上特性能确保成品琴:出音沉稳。b) 再则,琴材须木纹纹理顺直、且细滑。如上特性能确保成品琴:音质磁实、饱满、有弹性、不燥;音色细腻、清远、细润。【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用上标准对琴材精挑细选的能力,是手工斫琴师最基本技能;但厂琴没有选琴材这个过程。2) 古琴面板槽腹:决定成品琴80%的音色琴体制作工序繁多,最影响音色的当属‘琴面槽腹工艺’,为什么呢?此工艺的输出成果,直接影响到咱们前面提到过的,古琴选购的两重要参数音色和手感,详情如下:琴体面板内侧的,由斫琴老师手工细挖出来的槽腹,与琴体底板合起来后,所形成的空间,就是古琴这种乐器的发声音箱。这个音箱至少决定子成品琴80%的音色效果。因此,这个琴面槽腹的质量,对成品琴的音乐效果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理想的,优质出音效果的槽腹制作,一定是需要一材一工,因材施工的。其制作过程中,需要优秀斫琴老师运用,10以上手作琴实操经验、足够耐心、敬业、乐业精神,边挖槽腹边作试音调试,如此反复不少于20次方能成就。【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是一对一因材施工,细修细挖细调试,努力做到充份发挥每块琴材的最佳状态;而厂琴是对所有材料统一标准,一次成型的。3) 古琴面板细修:决定每个音按弦的手感(7弦*13徽)成品古琴在弹奏的时候,其面板外侧的肩和腰的平滑度、曲度,将会与古琴的岳山和龙龈等配件配合工作,呈现出每个音按弦的手感的舒适度,这个舒适度需要由斫琴师反复10次以上,对古琴面板手工细修来确保。最佳使用效果的面板的平滑度、曲度,还需要考虑制作环境与使用环境的差异,预留出可容错而又不影响使用效果的空间来,这个点的工作做好了,才可以使成品琴做用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关于上面提到环境差异,咱举个典型的例子:古琴灰胎制作的干燥环境是湿度正负70,古琴灰胎的使用环境湿度正负40。所以,制作琴面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以上两个湿度环境差异造成的成品的收缩比。这些细微的差别必须是经验丰富的斫琴老师才能有效的把握。【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严格把关反复调试;厂琴一次成型。4) 古琴合琴:面板与底板需完全吻口合琴:指的是将完工后的古琴底板与面板粘合在一起的过程。其工艺过程成果的质量差异常在以下3个点中体现:1) 合琴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面板与底板需完全要严丝合缝,完全吻口;2) 合琴完成后,需放置3-5个月,助其释放张力,使得成品琴性能更加稳定;3) 3-5个月的放置过程,手工琴老师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变形的地方,需视不同情况及时进行适当处理。有可能是及时加工修复一下;也有可能是做个标识,考虑在后继的灰胎工序中进行修整。【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的质量严格把关,而厂琴很难做到。5) 靠漆裹布:成品琴防裂的重要保障a) 靠漆:是指在木胎上刷上一层原生漆,使得漆液以渗透的方式进入木胎,让琴材木胚吃一部分漆,让细微缝隙更紧实,使木胚更稳定,起到固木胚的作用,这项工艺防裂的效果非常好。b) 裹布:是指的用刷子,将调好的‘糯米糊生漆液’均匀完整刷遍琴体,使用麻布均匀的粘在琴体上包裹琴身的过程。裹布能让成品琴经得起长久岁月的洗礼后无裂变,还有提升音色的效果。【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严格把关;而厂琴通常省略了此工序,所以厂琴容易裂。6) 古琴灰胎:古琴独特的沉稳音色就靠它如果将成品古琴琴体进行纵向解剖,由内层向外层分层情况是:1)木胚层-2)裹布层-3)灰胎层-4)生漆层。古琴能产生出其独特音效,主要需归功于,第三层灰胎层的功劳,灰胎层在一定程度控制了古琴发生音乐效果,使其发声清幽、淡雅、古朴、深沉,很好的诠释了国学谦逊的文化内涵。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第一层的木胚层,木材发出声比较‘燥’,有‘尖锐刺耳’感。第三层的灰胎层,有抑制和中和木头的燥声,使成品琴发出古琴特有的沉稳的、混厚的、且与人体频率接近的,让人感觉舒适的声音。古琴制作中,常用灰胎的材料有:八宝灰、鹿角灰、瓦灰三种。八宝灰;主要是珍珠、玛瑙、金银粉、矿石灰调和生漆而成;鹿角灰;主要由鹿角霜调和生漆而成;瓦灰;主要由建筑用的小青瓦灰调和生漆而成。从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古琴实物来看:用瓦灰制作灰胎的琴,年代久远后出现脱落现象比较严重,且瓦灰太紧实而活性不足。(现存的明、清时期的琴就是如上的情况)而鹿角灰制作灰胎的琴,脱落现象较少,且灰胎有类似于紫砂的透气效果,活性好,所以鹿角灰是灰胎制作较好的选择。(现存唐时期的琴就是如上的情况)【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咱家手工琴灰胎全部选用优质鹿角灰(分别上粗、中、细灰3-5次);而厂琴最多是上一层瓦灰,或者根本没有灰胎层。7) 髹漆:琴面反复刷漆、打磨的过程a) 刷漆用料:手作琴的漆面,使用的是上好的原生漆。原生漆能经得起漫长的岁月的洗礼,越用越亮,越用越美,不出现斑驳脱落痕迹。b) 刷漆工艺:手作琴刷漆工艺分为刷底漆、刷面漆两部分;刷底漆,总共需要刷3-5次工艺;刷面漆,因底漆的颜色不同而不同,通常2-3次。每次上漆后须等3-5天,待漆面干透后,取砂纸进行打磨光滑后,才可以再刷下一次;c) 打磨工艺:取用2000目的少纸对琴面进行打磨,琴打磨好的标准是:琴面光滑无痕,不存在任何点状的坑洼。【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咱家手工琴‘髹漆’工艺严格按上述流程工作;而厂琴的用料是易脱落的化学漆,采用一次性的设备喷漆作业,没有打磨作业环节。8) 揩清、推光:让漆面有光泽、温润内敛手作古琴,是作为一件实用型的,漆器工艺艺术品存在的。而揩清、推光是传统漆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此工序主要为了让漆面有光泽、温润内敛。揩清和推光两道工序是交互、反复进行的。先说揩清工序:1. 取用适量原生漆和食用油,以3:2的比例,调配好备用漆液,后加入少许松节油进行对上一步调好的漆液进行稀释;2. 取用医用脱脂棉纱沾取稀释后的漆液用打圈的手法擦在琴体上,注意不在上面留下擦痕,不要遗漏边角的地方;3. 取用无尘纸擦试一遍,擦掉余漆后待干。再先说揩清工序:推光用料可选的有三种:瓦灰、珍珠灰、香灰,常用的是珍珠灰。推光工序(以黑色漆面为例):1) 用手直接沾取适量食用油,然后在琴面的用推的手法,使得琴面均匀上了一层食用油,紧接着,用手直接取用推光粉反复擦琴面;2) 用海绵,粘上肥皂水清洗掉上面的油,待干;3) 如此反复上面两步工序2-3次,擦得琴面光可鉴人为佳;4) 最后一遍推光并放置干透后,给琴体擦一遍油就完工了。【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咱家手工琴的揩清、推光工艺严格按上述流程工作;而厂琴没有这个工艺环节。北京大韵古琴 手工古琴定制、手工古琴销售、手工古琴维修 古琴制作教学
关于卢荣先生,龚一老师这样评价:“卢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玄虚!为人还是做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卢荣做的琴在基本档次之上,音色提升达到30-60分不难,达到70-80分要花点力气,达到95-98分简直难透了,卢荣做的琴现在就到了这个程度。”关于卢荣先生,龚一老师这样评价https://www.zhihu.com/video/1512096160323497984静室一炉香 虚窗一杯茶聆听一首古琴曲浮躁中追寻一丝宁静空气里沉淀一缕清香▼▼▼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
弹琴可分为品琴和评琴,包括对琴室优雅环境、斫琴师审美素养、琴人弹琴技艺、古琴音色表现等诸多方面的欣赏和品鉴。古琴款式和音色千千万万种,但好的古琴仅仅初见,就足有一番撩人心魄的意境了。https://www.zhihu.com/video/1512096107768901632琴音赏析一起感受流动的传承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卢荣亲斫此款斤石堂落霞式古庙梁材为面板纯生漆和鹿角霜调和成灰胎手工完成上百道髹漆工艺搭配乐圣太和琴弦使其音色纯朴而敦厚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 此款落霞式参考历代落霞琴,各取优长,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状曲线,以象云霞灿漫之态。后经龚一先生反复调适,将其线条上抬从而更具美感,最终形成天音落霞琴独有的造型感。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对手艺人来说成为一流的匠人心性需比技艺更沉稳以时间为伴接受千锤百炼成就一件出色作品笃定信念对技艺心存敬畏才是匠人坚守的初心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
纯粹的原料才会有纯正的味道,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老料易找而良材难得。古琴斫琴师只有经过常年的研究学习与实践积累,才能懂得如何从中筛选出斫琴好料,万物自有规律,慢慢来急不得。天音琴坊天音古琴斫琴师卢荣做琴编辑于 2022-05-24 09:5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琴用什么材质做最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