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正常人失踪了有几种可能》?

非悬疑推理爱好者的观众可以放心线下去影院看这部电影。悬疑推理爱好者建议可等上线流媒体后观影。我的评价是比较成功的商业片,质量一般的悬疑剧情片。首先夸一下顶流居老师的演技,居老师已然有了影帝风范。无论是电影前半部分痴情丈夫的塑造,还是电影后半部分丧心病狂的疯批演绎,居老师都为观众们贡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高超技巧,观众很容易就被居老师的演技代入到剧情中。制片方和导演显然非常清楚能够为这部电影买单的受众群体是谁、什么样的社媒噱头能够将更多的观众“骗”进电影院观影。影视宣发的市场调研做的非常不错,目前看无论在哪个平台,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讨论都脱离不开性别对立和男女打拳,就知道片方的宣发策略有多准确了(有争议才有讨论热度,有讨论热度才有关注度,有关注度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变现基础)。回归影片本身。这部电影的设定依旧有硬伤,大bug中又有许多小bug。以下分析涉及剧情,请谨慎食用。在分析前,先预告两个名词曼德拉效应: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是一种都市传说或阴谋论,指大众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尚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但也没有足够的反对依据。吊桥效应: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Part one【bug分析】bug1:何非作案动机被害人李木子,从小在英国留学长大的单纯白富美,家庭资产过亿,父母因车祸去世,顺位继承全部家庭遗产,因丈夫觊觎其财产而被谋财害命。我个人认为白富美因为单纯而被谋害的设定是合理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影片中李木子在英国长大,这段成长经历让衣食无忧的白富美在对人性恶的认知上全然空白,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她会被心机深沉的何非欺骗。回国相遇后,何非在追求李木子的过程中锲而不舍、投其所好,这种执着瓦解了女方最初的戒备,第一道防线就此被攻破。两人相识恋爱后,何非精心设计的车祸现场让在失去双亲的李木子彻底对他依赖上头,瓦解了她最后的防线从而走向婚姻。不得不感慨,设定上没什么文化的何非居然是个无师自通的心理学大师,他在驯化李木子的过程中熟稔地运用了吊桥效应,第一次是偶然碰巧的吊桥效应,李木子初学潜水被何非救上岸,打下信任的基础;第二次是蓄意运用的吊桥效应,设计重现李木子应激创伤的车祸场景(李木子双亲死于车祸),让她在PTSD应激时对伸出援手的何非形成根深蒂固的依赖。所以对于李木子是白富美不可能被何非欺骗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白富美被谋害的设定背景充分且发展合理。个人认为,不合理的是何非谋害妻子的动机,他这么聪明一个人竟然以为可以通过害命的方式谋得女主的财产?现实中,家庭资产不用过亿,只要过了千万就有很多精明父母会想出一百种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家庭资产不落外人之手。以电影中李木子家有上市公司的设定,以及李木子在陆家嘴附近有不动产、甚至在伦敦也有不动产的财务状况来看,集团股份、公司分红和国内外都有家庭不动产的综合估值过亿只会是最低估计,现实中这样的家庭不可能没有律师,不可能没有携手打理家族生意的亲朋好友,不可能没有关心李木子生活状况的利益相关方,不可能没有预防各种突发情况的PlanB、C、D和相关人来保护家庭资产,但影片里就是没有,甚至除了李木子的闺蜜,李木子没有更多人际关系,这个设定不要太离谱。这是突兀和假的第一点。即便回归影片本身,何非说过自己在结婚后亲自开始管理妻子的家族公司,但凡上过班都应该有认知,杀了股东即便是合法财产继承人也不一定就能完全继承股东的股票,最重要的是继承过程也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再者,遗产变现过程中也有太多风险不可控(股票跌了、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没有分红等),对于这些,经营了公司的何非应该是清楚的,资产变现需要时间,而被高利贷追债的何非根本没有时间。非要说何非可以卖掉陆家嘴的房子来变现的话,卖掉房子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能不能卖出去,花多长时间才能卖出去,卖出去多少钱,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堵上债务窟窿,这个环节里有太多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当然要强行用何非没接受过高等教育不知道这些常识,所以才铤而走险来解释的话,或者说何非被巨额债务逼得昏了头,利令智昏以为可以害命去谋财,也不是不行,但给观众的体感上,尤其给有一定社会阅历的观众来看,这个动机设定显得非常假且愚蠢,这是第二点。在杀妻谋财动机中的何非,和在捕猎李木子过程中展现的谨慎阴险但聪明的何非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有强行给何非降智的突兀感,这是假或者说前后剧情无法顺利衔接的第三点。个人认为,哪怕影片设计一个何非偷了房产证拿去卖,被告知必须夫妻双方都同意或者一方死亡另一方成为房产唯一持有人且同意才能出售房子,因此让走上穷途末路的何非动了杀心还能减少一些设定上不合理的生硬感。再进一步说,何非缺钱,而且是需要在短时间内还钱的那种缺钱,更便捷的方式是在公司内进行运作,无论是吃回扣还是贪污还是巧立名目采购,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他聚集现金。这些方式都比他杀人继承遗产稳得多也快得多,何况那还算是他自己的公司。当然如果他在公司里被元老或者董事会限制就另当别论了。总之为了堵债务漏洞的窟窿去杀妻害命,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为方式,对于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而言,实在是没有说服力,毕竟有太多种更好的安全的可行的替代方案了。bug2:何非的作案手段 作案过程中的漏洞实在是太多也太明显了。身为潜水教练,何非执意用自己最突出的职业特点去深海通过潜水的方式谋杀妻子,这是生怕案件和自己扯不上关系吗?影片中何非杀妻的方式漏洞百出,稍微深究就可以找到李木子的尸体。本人是潜水爱好者,有OW和AOW潜水资格证。通常来说,潜水教练带人下水的极限距离是40米,何非带李木子去看潜水看海底星空,以李木子的潜水水平估计,最深不会超过30米,影片中两人一起进入了观鲨笼。观鲨笼的存在说明(1)两人位于水下大约10米至15米左右的位置;(2)这个地方至少曾经是一个热门潜水点。复盘下影片中何非杀害妻子的步骤及作案步骤中的漏洞,Step1:去潜水商店租借设备了两套设备。为没有下海水肺潜水过的大家做个科普,水肺潜水中由于男女体型不同,潜水防护服、潜水镜以及各类设备都会不同,一米八的男性有对应型号的一系列设备,一米六的女性有对应型号的一系列。何非租借了两套不同的潜水设备,且租借过程中设备登记步骤不可避免,这意味着何非不可能在租借设备这一环节抹除妻子租借了潜水设备的痕迹。发现租借了女性潜水设备的女性没有归还潜水设备,稍微联系潜水租借点询问调查就可以直接合理猜测:她是否在海中遇害。Step2:带妻子下海并将妻子锁在观鲨笼里。前面已经铺垫了有观鲨笼就说明这曾经是个热门景点,距离海面仅10~15米, 极易被观察到,这意味着妻子尸体被发现只会是个时间问题。由于何非将妻子锁在了笼中,被锁于笼中意味着李木子不是自然遇害而是被人谋害,如此一来,身为能轻松下海且可以从妻子死亡中直接获益的何非更逃脱不了谋害妻子的嫌疑。Step3:何非上岸将妻子的手机扔进了海边的火堆里。手机是个成分非常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手机的屏幕一般是硅酸铝玻璃,硅酸铝是一种硅酸盐,化学式为Al2SiO5,由于多数硅酸盐的结构非常复杂,常不写成盐的形式而是写成金属各自的氧化物的形式,故硅酸铝常被写作Al2O3·SiO2,熔点1545 ℃(摘自百度百科)。影片中,何非烧掉李木子手机用的是炉火/篝火,炉火的火焰温度约900°C,篝火的木炭火焰温度通常为1200°C,这意味着,火烧并不能完全让李木子手机彻底消失,而没有被彻底摧毁的手机证明了手机主人是被蓄意谋害的。在寻找李木子的过程中,闺蜜沈曼定位到了李木子最终手机信号消失的地方,正常情况下,有了信号定位,仔细搜索,没有被彻底毁坏的手机是可以被找到且可以被证明是李木子的,通过手机地点开启半径搜索,只要投入人力设备,水下的尸体是可以被找到的。Step4:何非杀妻后,上岸通过连接酒吧与海岸的沙滩回到了酒吧中。通过运用曼德拉效应,何非假装在卫生间因为酒醉呕吐一直昏迷制造不在场证明。但细究之下,他的不在场证明非常拙劣。卫生间的窗户说明他所在的空间并非封闭密室,他完全有通过跳窗的方式离开的作案条件,没有人证物证可以证明他本人人一直在卫生间。另外,考虑现实,海滩的细沙和海水中的藻类等也不可能不在何非身上留下痕迹。这些虽然不能做为直接物证,但都可以做为疑点,让何非无法洗脱自己的作案嫌疑。再做个小科普,从现实层面的时间上来说,何非的作案时间并不充裕,潜水是一项极限运动,潜入水到潜上岸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给肺做适应,否则水下压强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通常在水下5米时,人体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深度越大,可知所受液体压强越大。因此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都是一定时间缓慢渐行的,为的就是让身体适应。在潜水圈有个广泛流传的案例,曾经有没经验的潜水员迅速水下30米窜到了水面上,他的肺部爆炸了。因此,何非的作案时间也有不合理之处。综上,何非有作案条件和作案动机。按照正常推理小说的推理步骤,在第一步,有赌鬼背景的何非就被牢牢地锁死在了1号重点犯罪嫌疑人的位置上,再结合他漏洞百出的作案手段,一旦尸体被找到,案件就会被迅速侦破。bug3:沈曼的侦探手段沈曼是被害人李木子的闺蜜,两个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相似的家庭背景。在影片中,沈曼是唯一一个知道李木子生活状况、情感状况和行为动向的人。在她的视角中,闺蜜去潜水然后失踪,此刻正常人的做法都是(1)联系大使馆求助;(2)在大使馆的协助下,去当地警局报警立案,调查嫌疑人,搜索海域。但李木子的做法是,自己侦办。这就非常离谱了,除非沈曼是那种转移了家庭资产、上了永久黑名单的非中国公民,不然她能有什么理由不请求最强大的大使馆的帮助?毕竟失踪的是一个拥有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当然也有可能沈曼去找了大使馆,这个电影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也说不定。另外不少观众有一个质疑:身为李木子闺蜜的沈曼和身为李木子法定丈夫的何非没见过面,何非不知道沈曼的样子。个人认为种质疑很合理,因为满足闺蜜和丈夫不认识所要求的条件实在是有些苛刻:(1)沈曼从没有在微信朋友圈展示过自己的照片;(2)或沈曼直接设置对闺蜜老公不可见;(3)沈曼没有参加李木子和何非的婚礼;或者(4)李木子和何非没办婚礼。总而言之,妻子闺蜜和妻子丈夫不认脸的设定非常不合理。也许是为了方便服务闺蜜反杀渣男这个爽点的设定,沈曼认识何非,但何非不认识沈曼。电影完全可以设计为沈曼和何非认识,但沈曼会换头术,乔装打扮比朋友圈不晒照片或者没参加婚礼合理多了。当然如果设定为乔装,陈思诚导演很可能会被悬疑片影迷质疑抄袭西班牙悬疑烧脑片《看不见的客人》。强烈推荐没看过这部电影的知友去看这部电影。回归到侦探手段,整理下沈曼所拥有的信息与她的个人优势(1)她知道何非是赌鬼(2)她知道李木子去潜水(3)她知道李木子潜水未归且失踪(4)她怀疑赌鬼杀了妻子。她的目的是让何非自己承认杀害了妻子并交出藏尸地点。她的手段是做局演戏。在做局中,沈曼也用了曼德拉效应,骗取了何非的信任。整个调查手段和调用资源的能力都显示出沈曼是一个强大、机智、有钱的高智商精英,但是她服务于目的的手段,却与她高智的设定非常违背。租用办公地点、搭建外景、买车(杜卡迪 821的摩托车、福特猛禽越野车、吉普越野车),这一套下来的成本比雇人搜索海域高出好几倍。演戏除了资金成本还有她远在英国的话剧团的人力成本,而自行搜索海域只需要雇佣几个当地人。在达成最终目的的方案中,高智商的精英选择了一条最费劲风险也最大的路径,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毕竟都能查到手机信号最终消失的地方,怎么能想不到去各个可以潜水的海域寻找潜水出事儿的闺蜜。总之各种大小bug都证明了这部商业悬疑片并没有被仔仔细细打磨,当然我还是愿意给出整体瑕不掩瑜的评价。Part two【角色分析】我个人认为何非这个角色被片面化了,整部电影结束,观众对他的认知大约都停留在:无药可救的赌鬼,丧心病狂的杀人犯,阴狠毒辣的底层男。这个角色其实有更多可以被挖掘的空间,何非的设定是:原生家庭条件差,自己脑瓜灵,做了潜水教练,在上海处于社会底层,住集体宿舍,努力但是没有未来,在不经意中沾染电子赌博,误入歧途,一去不复返。为了还赌债,欺骗单纯白富美入局结婚,最终为了独占财产,杀害妻子。Q1:为什么一个原生家庭财务状况不佳但脑瓜聪明的小伙子没有完成高等教育,且成人后在上海工作也找不到一席之地?A1:教育问题、贫困问题,且仅靠聪明脑瓜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Q2:为什么在上海工作努力还是住集体宿舍,徘徊在底层生活?A2:因为在影片里的那个时代劳动已经不能致富了,社会阶层实际已经固化。Q3:为什么一个底层百姓能在手机上接触到电子赌博?A3:因为99条通向罗马的大路都被封死了,而赌博是唯一看上去可能有戏的。黑道或者说边缘产业就是瞄准了这些赌徒的心理,所以精心布置了一整个产业链来猎取那些依旧还有野心或者不甘心的年轻人。最终一些小感想:如果还是那个社会固化不严重的时代,以何非聪明的脑瓜,他的野心,至少他有可能小有所成不一定会误入歧途;不是为他的罪行开脱,而是觉得这个角色,他所生长的环境,他犯罪土壤的形成,其实都可以再多一些打磨和拷问。如果影片最终的落脚点不在于”底层百姓就这个邪恶的鸟样“,而是深层剖析他所在的时代背景,进而去追问社会环境对于普罗大众的影响,我觉得会更深刻一些。观影分享结束,仅个人观点。以上。

注:本文 没有核心情节的剧透
撰文:从易
《消失的她》是一部一剧透,看片趣味就会减少许多的电影。电影是基于戏剧《Trap for A Lonely Man》改编,这是一个欧·亨利结局式的经典故事,所以历来有不少的改编版本。比如美国的电视电影《失踪之谜》(1986)和苏联冷门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1990)等。《失踪之谜》还曾经在央视的正大剧场播出过,有些观众或对此有印象。如果看过《失踪之谜》,其实对于《消失的她》的剧情也基本了然于胸了。
《消失的她》海报
官方宣传中,毫不避讳电影是改编自《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如果观众真的去翻看苏联电影版,再看国产版,定会惊呼:《消失的她》的编剧也太神吧,改得也太好了吧。可如果看过《失踪之谜》,就会发现:《消失的她》好几个精巧设定,《失踪之谜》早就演过了(至少70%吧),而且人家以电视电影的低成本制作讲得也还不错。《失踪的谜》的播出时间在《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之前,《消失的她》与《失踪之谜》相似度也更高,但电影却声称改编自冷门的、很难找到资源的苏联版,这样的“避重就轻”是无心的,还是“精明”过头了?
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把结论说在前头,哪怕是基于《失踪之谜》,《消失的她》的改编也是不错的,电影可以一看。
回到故事本身,它讲述的是一个妻子的失踪之谜。
东南亚的一座海岛城镇上,来自中国的游客何非(朱一龙 饰)到警局报案:他与妻子李木子的结婚周年旅行中,妻子离奇消失了,并且已经消失半个月。苦苦寻觅妻子无果的何非,正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因为他的签证马上到期,可警局却迟迟还没有立案找人。
何非(朱一龙 饰)
突然一觉醒来,自称是他妻子的李木子(文咏珊 饰)却躺在他的身旁,亲昵地称呼他“老公”。
李木子(文咏珊 饰)
何非断然否认,这根本就不是我的妻子。诡异的是,酒店的工作人员都指称“李木子”(指代文咏珊饰演的妻子)就是何非的妻子,而“李木子”提供的证件信息也证明她就是李木子,甚至连何非手机相册里与李木子的亲密合照,也都变成了“李木子”。
何非坚称“李木子”是假的
与此同时,“李木子”还提供了关于何非的一些隐私信息。比如因为何非是潜水教练,潜水时间过长,罹患了脑神经类的疾病,何非为了治疗滥用二级管制药物,精神有时也变得不稳定。
何非精神不稳定?
这是《失踪之谜》也用过的策略,极力让何非变成一个“不可靠”叙事者,让何非以外的人都认为,“李木子”就是真的李木子。
电影一开篇,就把剧情几个核心悬疑点抛出来了:李木子消失了吗?如果“李木子”是真妻子,那么何非为什么认不得?如果“李木子”是假妻子,那么真的李木子去哪了?“李木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苦苦寻觅妻子的何非,到底知不知道妻子的下落?这到底是“蛇蝎美人”的惊天骗局,精神病患者的分裂,还是恶毒男人的弥天大谎?
与《失踪之谜》一样,妻子失踪之后,走投无路的丈夫会寻找外力介入调查,《消失的她》中,这个功能由精英律师陈麦(倪妮 饰)承担。
陈麦(倪妮 饰)
陈麦是东南亚的小岛上黑白两道通吃、战无不胜的大律师,她美丽、干练、飒爽,可以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何非很快就把希望寄托在陈麦身上。当然,陈麦本身也是神秘的,她为什么要接下何非的这个案子?在听闻何非讲述妻子失踪的案情时,陈麦就给何非讲述了一个“试衣间暗门”的故事——新婚夫妻到东南亚旅行,妻子因试衣间的暗门而人间蒸发,几年之后,丈夫到东南亚另一个城市出差,却发现妻子沦为“畸形秀”的表演者。这个瘆人的故事是否在隐喻着些什么?
至此,观众虽然仍然无从得知《消失的她》后续剧情的走向,但凭借这些疑问,也能感受到“Trap for A Lonely Man”剧本结构的勾人,难怪它被多次改编,也长演不衰。为了保证观众的观影趣味,笔者不便剧透核心剧情,但可以讨论的是,跟30多年前的苏联版和美国版相比,《消失的她》做了哪些变化和升级?
至关重要的是剧本层面。很多精妙设定《失踪之谜》有出现过,但《消失的她》确有进步之处。
其一,何非的真实面孔延续了《失踪之谜》的设定,但《消失的她》也给予何非这个人物更充分的延展。电影一再提到“曼德拉效应”,由于人们的记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错误地记忆了某些事件的细节或者存在某些不存在的事件,由此把“虚假记忆”当作真实记忆。陈麦在调查过程中,就揭示了“李木子”有可能是利用曼德拉效应蒙蔽了其他人,可利用这一效应的不仅仅是“李木子”,也包括何非。这是《消失的她》“5%创新”的地方。
其二,不同版本都会引入外力介入调查,但其他版本中,这个外力的设定很常规,警察为了调查凶手而精心布局,诸如此类。但《消失的她》则在陈麦身上隐藏一个巨大的秘密,并将电影的主题进一步升华为“girls help girls”。虽然这一主题如今在一众影视剧的渲染下已显得陈词滥调,但《消失的她》悬念揭晓时,观众还是可以与两个女生共情。
并且,如果是警察为了断案“演戏”的话,可信度或许不那么强;而如果一个戏剧导演为了心中所爱排练出那么一场大戏,也就更能自圆其说了。
其三,跟不同版本的故事相比,《消失的她》增加了多重反转,尽可能让这部商业片的可看性更强。是东南亚犯罪集团绑架了李木子?何非另有隐情?还是陈麦的身份也值得怀疑?反转一重接着一重,情感浓度也不堆叠,最后的情感冲击力也更显强劲。
反转不断
只不过,这种注重反转的电影都存在一个阿喀琉斯之踵,就是逻辑上有bug,很多细节是不能深究的,一深究这戏就没法演了。《消失的她》将故事背景设置到东南亚,异域风情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bug给人带来的不适感,而电影的逻辑漏洞也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也因为《消失的她》是商业大片,制作上豪华了不少,剧本增加了更多的商业性的元素,诸如飙车,与黑帮集团搏斗时的虎口逃生等。有些观众会认为累赘,有些观众会觉得挺刺激的,这一点倒是见仁见智。
一言以蔽之,作为商业类型片而言,《消失的她》剧本上的完成度比较高。
导演部分的话,《消失的她》是陈思诚经常采用的他本人监制+新人导演执导的策略。新人导演能够把故事讲得这么流畅,很值得肯定;毁誉参半的电影中泛滥成灾的神神叨叨配乐,生怕观众不知道悬疑要来了、生怕观众感到无聊,有一种看鬼片、或者玩密室逃脱的感觉。这样的视听审美谈不上高级,尤其是跟《消失的爱人》那种审美对比,确实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陈思诚一系列东南亚悬疑电影,渐渐形成一种“审美模板”,应该要有适当调整,否则看多了也疲劳。
演技层面上,《消失的她》大幅度丰富了朱一龙的表演空间。何非这个角色非常关键,他具有非常多的面向和层次,每一种层次都需要“说服”观众,朱一龙完成得很好。当然,由于剧本反转太多,人物的个性也跟着“反转”,人物突然激烈的情绪有时显得“过火”。最后悬念揭晓时露出本性的表演,应该是朱一龙本片演技表现中的最佳时刻。
这个角色应该让朱一龙过足了表演瘾
倪妮这个角色,也比以往版本中的外力调查者来得立体。这个角色看似发挥空间不大(开篇那个摩托车女郎的形象设计有点败笔),其实不然,她是电影中前后情绪最为统一的一个,在某些时刻,她眼神里流露出的情感已经让人怀疑她的身份。电影最后关头,她的表演深情动人。
倪妮的表演看似空间不大,但她处理得很好
文咏珊的表现也很亮眼,完全将“蛇蝎美人”的形象给具象化了。
文咏珊又美又“狠”
《消失的她》也颇意外地与现实中东南亚旅行的传闻形成呼应。只是,在男女对立有些激化的舆论语境中,《消失的她》对男女形象的塑造是否无形中加剧男女双方的“偏见”,也确实难料。无论如何,“先爱自己”总是没错的。
总的来说,《消失的她》是端午假期中可以一看的电影。无论是否喜欢陈思诚,都应该承认,陈思诚的团队在异域背景的悬疑故事上做出了心得。把这份“精明”花在剧本的打磨上,慢慢地由改编的能力转化为原创的能力,这条赛道会走得更加宽广。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文化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栏目官方微博为“澎湃有戏”,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常人失踪了有几种可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