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哪一期宣布停播来了最后一期播了什么内容康熙在哪一期宣布停播来了播出20分钟时嘉宾哭成一片

也许我要永远记得这个日子了。2016年1月14日。在下班路上得知Alan Rickman逝世的消息,想起看过数遍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熟悉的一颦一笑,仍在脑海中生动鲜活。那位让人又恨又爱的“斯内普教授”,不到一年前还上映了一部自导自演的影片,却突然撒手人寰。我心痛得想在寒风中大哭。离别总是这样轻易发生,从来都猝不及防。回到家看《康熙来了》的最后一集。终于泪眼滂沱。泪水肆虐地流,流去的是这十二年的青春与回忆。时间回到2004年那个金秋九月。彼时的我,身在桂林,刚上大二。那是一个台式电脑渐渐在大学宿舍普及的年代,也是一个在宿舍上网仍需按小时收费的年代。每一台笨重的纯平显示器都会在本该早早熄灯的夜里闪烁亮光,每一台主机都因魔兽世界、各种影视剧或综艺节目而滚滚发烫。我有一个发小,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竟然都在同一所学校。当时没买电脑的我,常常会去他的宿舍蹭电脑。那是台湾综艺节目的盛世末期,没有人知道在线观看为何物,我们争分夺秒地下载一个开播不久却已然走红的台湾综艺节目。那就是《康熙来了》。这样一个跟清朝皇帝扯上关系的词组在当时是何其新奇。我还记得发小是如何跟我解释的:“康”和“熙”是两位主持人的名字,而每一期的来宾都超级大牌,如同“康熙”莅临。尽管我早已不记得当时我们看的是哪一期了。却记得很多年来,不开心的时候看“康熙”,开心的时候看“康熙”。我记得小S在孙燕姿面前边跳舞边放屁,记得吴克羣在唱《我不难过》时小S因想起词作者杨学明而狂哭,记得张克帆自弹自唱为欢欢写的《两个世界》,记得康永哥提起《千与千寻》曾数度落泪,记得hold住姐的成名表演,记得台湾大多数并不那么出名的艺人的名字和外号……无数个,无数个欢乐的、动情的时刻,都是那么地发自内心。曾经有段时间,我一度怀疑自己会得抑郁症。那些日子里的每一天,如同行尸走肉,时常失眠哭泣,心事积重难返,始终无人倾诉。我是依靠一期一期不停看“康熙”来度过的。那是灰暗日子里的一抹亮色,陪我慢慢走出阴霾。这些年来,我们读书,我们毕业,我们就业,我们奔波,我们相聚,我们分离,我们年轻,我们老去。那个叫徐熙娣的女人从女神经变成女神,那个叫蔡康永的读书人脸上布满越来越多的皱纹,那个节目的来宾也不再每一位都那么大牌,那个笨重的纯平显示器变成轻便的平板电脑,那个惜分惜秒的下载方式进化成随处wifi的流媒体观看……漫长的十二年,快得我们都来不及发觉。康永哥说:“我也不知道习惯看康熙的人,接下来可以看什么东西。”他说就算以后“康”和“熙”再合作,也不再是“康熙”,也不会再有第二个如此这般的十二年。纵使有无数的真人秀节目汹涌而来,可是谁的青春能有第二个十二年。“康熙”如同我们的初恋,我们一起成长,熟知彼此心中的烦恼与幸福,相约一起走天涯,想要尝尽天下美食,共度人生高低起落,牵手相伴直到永远。却不知道永远其实并不远。就像范玮琪在歌中唱道:“在很久很久以后,如果我在街头,真的和你再一次邂逅,那时候我一定会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真的有幸福过。”我们笑着笑着,又哭了。在人潮拥挤中擦肩而过,又在街头转角处回眸身后。在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不得不承受挥别的姿态。饮下青春这杯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后会无期,心怀希冀。就像那一年,男生宿舍的喧嚣,伴随桂林九月的桂花香,夜空中的一缕清辉投射窗台,天台传来啤酒瓶倾倒的哐当声。每一个清晨和日暮,都成为今生最好的储藏。回忆书册,页页翻过,字句如诗,行板如歌。我的年少有你,我的青春无悔。2016/1/16夹带私货:时光沟壑│年少有你,青春无悔
8月3日晚,59岁的台湾艺人罗霈颖被发现在位于台北的工作室猝逝,引来外界一阵唏嘘。罗霈颖是《康熙来了》这档节目的常驻嘉宾,敢爱敢说敢爆料的辛辣直爽风格,让她收获了不少人的喜欢。大家都称呼她为“东区罗姐”,或是嗔唤一声“罗妹妹”。
加上3月辞世的“拉丁舞女王”刘真,今年《康熙来了》常驻嘉宾已有两位永远离开大家。对于很多人来说,《康熙来了》就像是一个温暖的会客厅,嘉宾来来去去,有的人分享一段自己的人生然后就匆匆下场,有的人在这档节目里见证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台湾通告艺人的黄金时代逝去了,康熙结束了,曲终了,人也散了。停播四年多的康熙,来来去去的通告艺人,似乎在无声中讲述一个普世道理:接受无常,珍惜拥有,学会告别。
康熙来了第一个放话“我就是豪门”敢爱敢狠的生命停格在59岁不管是“工地秀女皇”,还是“爆料一姐”,这些听起来就剽悍无比的外号,说的都是同一人,罗霈颖。这位八卦女王,从出生时就自带话题,妈妈在快到医院的楼梯上生下了她,从此人生峰回路转,起起又伏伏。罗妹妹打小就是天之娇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曾自曝,从来没有坐过经济舱。
初中是她少女叛逆的开始,从尖子生变得不爱念书,经常逃课,还瞒着父母去夜店打工,偶尔兼职当模特儿或show girl。后来,有人找她去拍照和广告,继而被发掘,开始闯入娱乐圈。这期间,她拍了许多的电影电视剧,如:《神勇娇娃》《台北甜心》《飞越补习班》《四年二班》……直到《再爱我一次》,知名度瞬间到达了巅峰。但被80、90后认识,还是因为她成为《康熙来了》常驻嘉宾。节目上,她凭借敢爱敢说敢爆料的辛辣直爽风格,为观众呈上了众多名场面:跟小S霸气回怼、天不怕地不怕的赵哥在罗姐面前一秒变怂……
第一个放话“我就是豪门”的,其实是罗霈颖让范冰冰一跃成为“范爷”的那句“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最早就出自罗霈颖。敢爱敢恨的罗妹妹从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她在节目中曾爆料,40岁以后大部分男朋友都是25岁左右,因为这个年纪都是念完书刚刚开始工作,可以有很多时间陪她。
罗姐分享对婚姻的看法婚姻对于罗霈颖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必选项,进入婚姻的唯一条件就是“1加1大过于2”,两个人在一起一定比一个人的时候加分,才会考虑结婚,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她在《康熙来了》里说过,如果只是为了养老送终的话,生孩子还不如买房靠得住。她也说过,人啊,上了年纪,要有点钱别人才愿意和你做朋友嘛。已经坐拥不少房产的她,还在不停投资,并打算等70岁后开始每十年卖一套,就可以过上最好的养老生活。只可惜,她没能等到70岁那天。开通微博整整10年,罗霈颖从来不忌讳“死”这个字眼。微博分享内容,大多都是和美食有关——“撑得要死”“吃得我饱死撑死爽死了”“一定会胖死”……她热爱美食,立志要“玩遍全世界!哪里都有我的足迹!”就在几天前,罗霈颖还在微博上分享最近刚吃到的美味的和牛牛排,有网友询问一款美妆用品,她认认真真地回复了。而这,也是她留给公众,最后的文字。
对于罗霈颖的离世,小S在受访时说:真的很难过,人生真的抓不住,除了难过也只能接受,最后一次她对我说的话,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他们曾经来过在笑声中还是红了眼眶播了十二年的《康熙来了》,以“纯属娱乐、不追求深刻”的姿态,却映射出光怪陆离又稀松平常的多元社会。蔡康永每期结束的时候都会对嘉宾说“欢迎下次有空再来玩”,但十二年间,许多人来来去去,有时候的相聚可能就是最后一面。
小S和康永哥,带给大众太多美好。有些人选择直面离别,把最后一次上综艺的机会信任地交给《康熙》。早年台湾综艺界大哥大的高凌风,唱跳主持模仿秀样样俱佳,后来经过风浪掉入谷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来到《康熙来了》,当时的他的半张脸长了疱疹、气管炎严重,声泪俱下回顾自己一生的遗憾。
可米小子成员之一安钧璨最后一次上康熙可米小子成员之一安钧璨最后一次在镜头里就是2015年5月20日播出的《康熙来了》,当时因为他暴瘦而气色不佳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担忧,6月1日安钧璨就因为肝癌去世,年仅31岁;第一期就让小S坐大腿,打响节目知名度的康熙开朝元老——文坛巨匠李敖先生,2018年在台北逝世,享年83岁。临近大结局,《康熙》办了怀念已故艺人特辑。邀请来的嘉宾都是已故艺人的好友,在最轻松的气氛中,穿插着逗趣的笑话,怀念起以前欢快的片段。蔡康永说:“我们不需要强颜欢笑,世界上本来就有开心和悲伤的事情,可是我们会开朗地面对这些。”
已离世的艺人大炳上康熙
已离世导演、表演艺术家李国修在康熙的画面没有普遍综艺中的悲情戏码,主要是一些琐事和趣事,但是我们在笑声中还是红了眼眶。罗霈颖、刘真、安钧璨、李国修、大炳、欢欢、申东靖、Ma妈妈、高以翔、江明学、倪敏然、文英、陶大伟、马兆骏、许玮伦、沈殿霞、李敖、高凌风…… 熟悉的面孔离去,我们向他们告别,同时也在向过去的青春告别。黄金时代消失他们北上寻找出路对于曾经的康熙粉来说,没有康熙的日子里,整个台湾综艺圈失联了,我们有太多疑问想要解答,就像网上流传已久的那份清单——小甜甜有男朋友了吗?还有人敢对赵哥唱蛤蟆之歌吗?陈汉典到底在干嘛?黄国伦还瞒着寇乃馨去看电影吗?沈玉琳有发RAP吗?瑶瑶最近还爱哭吗?曲老师说话还是那么聒噪吗?殷琦的眼神还是那么迷离吗?是的,后来嘉宾们都有了新生活,有人开启了新恋情,有人创业成功,有人离了婚,有人减肥成功...小S和蔡康永现在也在内地新综艺《花花万物》重新合体。但虽然是熟悉的制作人B2、熟悉的配音、熟悉的主持,但却始终不再是熟悉的味道。
《康熙来了》被曝作为制作费用最高的综艺节目,单集预算(除蔡康永、小S 酬劳)只有5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0万元),差距与内地综艺比高达百倍。而这已经是全台湾制作预算最高的谈话类节目,康熙停播后越来越多的艺人选择北上挣钱,但大多仍是“水土不服”。《康熙来了》每集以讨论的主题为重设置节目环节,明星围绕话题讨论,奇葩的经历、辛辣的对话都显得自然,不去牵强的非要迎合主题。这也是《花花万物》与《康熙来了》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花花万物》自2018年开播以来,其一共推出三季。第一季开播豆瓣评分仅有4.3分,且不断受到吐槽。反观一下《康熙来了》豆瓣评分9.3分,且停播后热议不断。
担任《康熙来了》制作人的B2和蔡康永、小s合影节目制作人B2说,他也有被难住的时候。那是第一次为《真相吧花花万物》开商务问询会,各种疑问向他扑了过来:“节目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怎么保证节目的收益?”“怎么推进商务变现?”“这个变量值要怎么弄?” B2心里想,“这都是我人生没有聊过的事情啊!”在台湾制作节目,几乎没有商务的概念,因为做来做去钱也就那么多,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收视率。
陈汉典来大陆的时间很早,从出现在江苏卫视《时刻准备着》担任主持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9年。但他的融入没有这么顺利。#get不到陈汉典的笑点#,应该是他上过的唯一一次热搜——他在《欢乐喜剧人》里模仿吉娃娃的行为被众多网友吐槽,说尴尬到了极点,但这曾经是康熙里长盛不衰的一个段子。事后,他发了一条解释的微博,也是近几年来评论数最多的微博,上一次超过这个数字,还是康熙宣布停播的时候。
赵正平与小S爱battle康熙已经停播4年多,赵正平的微博下还是一片池塘,“呱呱”声此起彼伏。8年前,小S在康熙里戏谑他长得像招财的蛤蟆,赵正平恼羞成怒,两人上演了一场相爱相杀的戏码。“呱呱”就像某种暗语,成为观众与赵正平之间的一种情感连结。赵正平、小甜甜,都曾上了大热综艺《奇葩说》。但奇怪的是,在这档节目里,很多叱咤台湾综艺圈的搞笑艺人们,变得不再伶牙俐齿。唯一突围成功的,只有沈玉琳了。
沈玉琳北上,在《奇葩说》当辩手作为康熙通告王第一的沈玉琳,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颇具幽默感的话语,贡献了超多康熙名场面。面对人生,沈玉琳也同样有自己搞笑的格局观:"人不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今天没过不要难过,因为明天一样不会过"。
沈玉琳贡献了超多在康熙的名场面参加《奇葩说》时,虽然“荒谬大师”并不擅长辩论,但靠着机智与人生历练,还是为节目奉上了一些精彩对话。去年初在《吐槽大会3》上,沈玉琳担当嘉宾,又开始了靠“鬼扯”行走江湖,连李诞也尊称他为自己的偶像。而今年以来,沈玉琳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更新仅有几条,他开始试水搞笑短视频和直播,而搞笑短视频的内容,还是康熙里的经典名场面。
康熙里常以夫妻档形式组合出镜的寇乃馨和黄国伦也选择了北上。寇乃馨曾是活跃的女主持,也是《全民大闷锅》里的综艺咖,但在她的认知里,台湾的节目比较口无遮拦,段子充斥其中,“不让吴宗宪讲黄段子,就等于砍了他的双臂,废了他的武功。”那是一个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地方,她觉得不适合自己。“台湾并不鼓励像董卿那样的女主持人。”寇乃馨说。她觉得台湾要的是敢撒出去,闹出去,不怕荤段子,甚至反过来开男生荤笑话的人。但在内地,她以前读过的书,存藏的知识,那些文绉绉的、被台湾人认为掉书袋的语言,都是可以用得上的,“没有人不需要被肯定。”这几年,活跃在内地综艺节目中的寇乃馨和黄国伦,已经分不清台北和北京哪边住的比较多。谢幕不意味着结束珍惜现在 认真生活2004年1月,《康熙来了》开播时的名字还叫《奇怪10点钟》,当时王伟忠找蔡康永说要做一档新节目,蔡康永说,那希望搭档一定要用小S。蔡康永和小S一拍即和,一个负责唱黑脸,总是辛辣而不失趣味的追问,制造笑点,而另一个则是永远唱白脸,把控谈话全局的内容,适时还会给嘉宾台阶下。它刚好出现在互联网的崛起时代,不仅是台湾的观众,大量的内地观众也开始选择从网上观看综艺节目。节目组请嘉宾的时候也从来不在乎流量,很多期节目也可以是不知名的小人物,不存在任何讨好和矜持,大家都可以在这里不畏惧的发表言论,接梗也很快。但后来,《康熙来了》也遭遇收视疲软。2016年1月14日,最后一期《康熙来了》播出,正式与喜爱它的观众说再见。它选择在最体面的时刻结束,保留住了观众心中的美好。
康熙来了最后一期但是直到现在,很多人吃饭没东西看时还是会下意识地点开康熙;微博上的康熙的经典片段还是被津津乐道;小S在节目里的表情包也依然被很多人使用。在这样一个小摄影棚里,我们虽没有见过这些嘉宾,但却以上帝视角了解了他们的人生。看着光鲜靓丽的他(她)们在节目里或大吐苦水,或不修边幅,才发现大家的生活也都有起起伏伏。蔡康永曾说,“你会长大,所以《康熙来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辈子。千万不要让我们陪你一辈子,去找更广阔的世界。”就像谢幕不意味着结束,只要你还为《康熙来了》里的他们触动,那就从未有人离去。
康熙来了最后一期的最后定格学会告别,去找更广阔的世界。接受无常,好好生活。这是康熙教会我们的事。封面新闻综合 周琴 资料据 凤凰网、每日人物、8号风曝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在哪一期宣布停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