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多的地方适合读书的地方好,还是人少的地方适合读书的地方好?

题目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理想之类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没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我又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我被打。只剩下读书,于是我就读书。尽管那时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站在报刊栏前面看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我问:“我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又问:“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再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能保证一定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我接着问:“那你是干什么的呢?”A她说:“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位。窗外有很多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周围,不知今夕何夕。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种运动: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有删改)请简要概括“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4分)答案少年喜欢书,喜欢和老师较真,觉着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用读书来打发无聊的时间;青年时代喜欢书,喜欢上北大的图书馆,沉浸在书中,觉得很充实;中年时没时间看书从而挤时间看书,多看的是电子书,之后的“我”突然醒悟,重新泡图书馆。
为什么越读好书越通透?
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虚心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过得痛苦;读书越多,人才会越通透。一个人书读得不多,见识难免受限,结果就必须受着眼前世界的禁锢。稍微遇到一点儿不顺,就极易消极悲观,郁郁寡欢,让自己困在情绪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看透人生真相,收获为人处世的智慧,把日子越过越好。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修心养性,才能摆脱我们的鄙俗和顽固。这世间,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唯读书是最好的解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读书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