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边有点乱,整天出砍人事件,不想出门,求推荐一些能在家玩找一款冷门的街机格斗游戏网游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快速注册
玩不动游戏的游戏玩家
3.9万次浏览 · 71篇文章
查看话题 >
这次应邀豆瓣的游戏频道写一下关于如何把握带孩子和玩游戏。我其实很荣幸豆瓣会来找我。其实这也是早该写的一个话题。在过去一年里,看到很多转发里有人讨论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是如何那么闲,总有时间玩游戏。我一直没有解释,并不是因为我想隐瞒什么,是因为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话题涉及到了我整个人生。并不只是我有了孩子以后还继续玩那么简单。这篇文章写的太理性,这篇文章就像一个美妆博主的穿衣指南。你没有那个身材长相没有那个钱你看那个文章一点意义都没有。写的太感性的话,这篇文章就成了一个酸鸡汤。读完以后轻则浪费你时间,重则传递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所以我想声明一下,我只想告诉大家我怎么作为一个玩家走到今天,这不是一篇教学,只是我很主观的叙述自己的故事而已。童年我出生在武汉,从小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我父亲第一次离开我大概是4岁,在我6岁的时候他回来打算跟母亲和好。没过多久又和我的小保姆好上了。于是彻底被赶出军队,“光荣转业”了,他这一走,我就差不多再没怎么见他几回。这一段记忆被扭曲了很久。直到现在我都不记得我父亲长什么样了。但是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影响了我一辈子:他在走之前给我买了一台Intel 80286,简称286.母亲把自己淹没在了工作里,一个星期上6天甚至7天的课,开补习班。她是一个大学的英语老师。自从有了286以后,她觉得带我很省心,因为把我放在电脑前,给我弄些吃的,她离开家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回来以后还是什么样,我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玩电脑。我母亲给我买了五张软盘,我会到处跑去拷贝游戏来玩。最早是《波斯王子》,到后来是《沙丘魔堡》的第三波中文版。总之我从6岁起就开始玩电脑游戏,这个习惯在我的家庭里works perfectly:即让母亲敢于出门放心工作,知道我不会出去乱惹事情。而我也很高兴,我不仅有了一个高级游戏机,而且成了孩子王,谁跟我关系好,可以来我家看我玩游戏。而且慢慢的,电脑变多了,大家互相拷贝游戏的圈子也大了起来。我小学还没毕业,286坏了,我开始尝试自己修理,我把那台电脑打开,把能动的配件全小心的拆下来再装回去。结果电脑居然又神奇的好了几个月,再一次坏掉后,抱去武汉电脑城,被告知主板坏了。修要这么多钱,换一台要这么多。母亲不想给我换电脑,但是因为换电脑要花掉当时家里所有积蓄。电脑城的小哥说,你是不是喜欢玩游戏。我说是,他说你看·····他给我熟练的打了cd gameC:\game\dir/w然后在我眼前的是满屏幕的游戏,在硬盘里,不需要要软盘拷贝。而且他还做了一个批处理文件,一个menu.bat, 你点进去就可以看到所有游戏的名字。我于是和母亲发疯的闹,要买这台电脑。于是我就有了第一台80486。很卡的玩《C&C》,《仙剑奇侠传》,《三国志英雄传》,《炎龙骑士团》·······等近百个游戏,那是游戏的辉煌年代。486坏掉后,我已经开始读《电脑报》和《大众软件》了。我自己买配件装了一台奔腾133 (P54CS)。用windows 95第一次装了Diablo 1的试玩版。这次装电脑不仅帮我省了大概3000多人民币,而且坏了配件我都知道如何拆卸。到95-96年的时候,我已经自诩是一个老玩家了,我短暂的被生化危机和合金装备去吸引玩了一下主机。星际争霸在98年出现后,我又老老实实的玩着电脑。《网络创世纪》之后有了《万王之王》,中国第一个网游。我当时用电话打163上网,一个月之后母亲愤怒的拿着150元的电话费没收了我的modem(当时叫“猫”或者调制解调器),才停止了我玩网游。但是那时候网吧又到处都是的,所以我慢慢的,在家玩单机,去网吧玩网游。总之,我从小就是一个游戏玩家。游戏让我母亲安心,知道我会安全的呆在家里,不出去惹事情。她其实可以写一篇《如何一个人带孩子还出去挣钱》而我也因此获得了这个终生的爱好。母亲前半生赚的许多钱,都花在给我买电脑,买玩具上了。从小开始,我最理想的生活无非就是有饭吃,有游戏玩。这个愿望很简单,却异常难以实现。青少年我真的打算一直玩游戏玩下去。我没有傻到想做一个星际争霸或者CS职业选手。但是我确实想设计一个完美的游戏,或者我想卖游戏电脑,卖游戏,或者卖游戏机。这是我长大后想做的事情。然而我的游戏人生遭遇了两次滑铁卢。第一次是初中的时候,流传着“电子海洛因”的说法。母亲开始忽然产生了一种罪恶感。她开始觉得一直没有管我,让我在那里吸食电子海洛因,将来就会成为那种只知道玩游戏不务正业的废人。正逢大学里另外一个老师的孩子在海外只知道打游戏,被学校开除踢回中国。母亲忽然明白那就是我的将来。所以她开始禁止我玩游戏,不让我碰电脑。于是我也有对策,晚上趁着母亲睡着后,偷偷爬起来玩。被母亲抓到后,她睡觉前会把电脑屋的门锁上。我于是会把电脑显示器后面的窗户解锁。然后踩着我卧室的空调机,从房子外面爬到显示器后面的窗户那里,然后翻进电脑房。问题在于,我家住五楼,虽然只有半步的距离,但是万一头晕了脚滑了,摔下去肯定是死。所以为了玩游戏,我真的玩命了。我记得那天晚上很清楚,是2000年,我玩的游戏是NBA Live 01。封面是加内特。玩着玩着忽然有人敲门。结果打开门全是警察,有对面楼的人看到我爬5楼,以为我时小偷。我被警察冲进家后才知道所有邻居全部都在楼下。警察把我住的楼包围的水泄不通。我母亲为我交了危害公共治安的100元罚款后,差点把电脑从五楼扔下去。并不是我做的事情本身,或者是罚款让她生气。而是我闹的这个事情在大学里传开了,我的名字没有我妈响亮,但是全校都知道她儿子翻墙玩游戏的事情。故事传来传去变得越发离奇。但你现在去问一下上了年纪得老师,都会知道我这件事情。从这件事情开始,我母亲彻底把玩游戏这个我一生得爱好视为我的人生污点,我人生的downfall。陶宏开教授也是我母亲工作大学的老师。他早在第一篇著作《 陶宏开向网瘾宣战 》前,就已经逢人就说玩游戏让智力下降,网瘾是病之类的言论。我上高中住校也偶尔出去上网包夜被抓。母亲变本加厉的对我玩游戏这件事情进行处罚。在高中的时候,我和母亲的矛盾上升到了极致。她认为是她的错让我成了一个瘾君子,这辈子不戒掉游戏就没法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我则觉得中国是一个误解了游戏的国家,大人对于游戏的敌视难以扭转我想要像所有人证明,我不仅会是一个健康的,成功的,善良的人,而且我还要靠游戏赚钱。成年我花了很大篇幅讲我的童年,之所以这很重要是因为,我之所以走到今天,和我的童年密不可分。我大学读的英文系,我完全不学习,但是口语和听力还有阅读已然考试考的比很多学霸要好。大家说,他母亲是教英文的,所以他英语好是应该的。其实并非如此,我母亲在我10岁的时候就教会了我如何熟练的使用英汉词典。我抱着词典玩《文明1》,《上帝也疯狂》,《巫术》《杀人月》《银翼杀手》·······我的词汇,阅读口语听力,更多是从游戏里学来的。我小学就会用夸张的英文口音指着家里的门说:Stange .... it looks like a Key Hole!为什么?因为《双子星传奇2》里,餐馆的地下室迷宫的钥匙我一直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我反复卡在密门前面。听着Twinson反复的说Strange .... it looks like a key hole。我高考考的很一般,靠人帮忙留在了母亲所在的大学英语系。我母亲认为是游戏的错。也许是······我没法辩驳。我依然和母亲关系不是很好,因为她痛恨我最重要的爱好。即便我打篮球把脚搞断了,她也希望我出门走走不要坐在寝室里打《魔兽世界》。我继承了她的倔强。她不希望我玩,我偏要玩。我不仅玩,我还要证明我玩的很好。大学第一年,我填着我母亲的地址,给《大众软件》投了一份NBA Live 04的转会心得。投了就忘了。结果好几个月后,我母亲拿着一张支票过来跟我说,你的文章登杂志了????从此以后,我的叛逆一发不可收拾。我开始没日没夜的给杂志社写文章,游戏攻略,介绍,心得,硬件评析。我的笔名叫傲世螃蟹And yes, i am proud。《上古卷轴》系列3,4的攻略是我写的,NBA系列的攻略很多是我包办的,光荣系列的攻略我写了很多。最早的《Bioshock》最详尽的攻略也是我写的。我QQ上的读者群有几千人。我有钱了以后,母亲没法限制我了,我开始写稿后,每个月都有1000-3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我在外面租房,买乔丹鞋,泡夜店买电脑配件·····我证明了我不仅饿不死,而且我可以靠写文章赚钱。玩物丧志?not at all。我完全可以脱离母亲开始自己无忧无虑打游戏的生活。至少我这么觉得。海外,一直到2016但是大学毕业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玩过了整个大学,忽然面临着将来。豆瓣上一个后来加入我,和我一起写攻略的哥们@+C有一天说,他想毕业去澳洲,读一个研究生后留下来。做软件工程师。我也想着,在国内做游戏,只是一个月薪1000-2000的工作,饥一顿饱一顿的,万一编辑说不录用你的稿子,你就白干了。一个月的头几天简直不能睡觉,就为了和全国那么几百几千个的自由撰稿人抢饭碗,这其实不是一个美好的将来。我一算,我一个月一分钱都攒不下来,而且电脑硬件要求越来越高,还有游戏机Xbox动不动三红。我必须要找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一个月要赚别说1000-2000了,至少要5000-6000元人民币,我才能算是个成功人士。也许在海外,我有这个机会。我想着。我想起了过去的童年,中国是如何敌视游戏产业,无数的中国游戏公司的倒掉。盗版的猖獗,对于文化产业的无视······哎······别提文化产业了,游戏根本不算是文化,游戏是毒药,是骗小孩儿的钱,是贩毒。是的,我也要去国外追逐梦想。天时·········+C告诉我去墨尔本读研的想法的时候,我的继父帮我妈炒股赚了一笔钱。我们家有大概20万的积蓄,拿出来,可以交大部分海外读书的学费。地利·········我大学毕业前,墨尔本大学到武汉大学面试发offer。人和·········我刚好英语可以,面试达人。于是乎07年我拿到offer。我到澳洲来的时候,母亲交了我一个学期的学费,给我揣了2000澳元。交了房租500,我买了一台PS3,一个电视,花了500。此后人生有什么着落我不知道,但是游戏我是不会停的。我吃的是50cents的面包,或者拿烤箱烤土豆。大半年后,我结识了我的女友,后来成了我老婆。从2008年跟她在一起,到2015年我第一回国,中间我在澳洲一口气呆了7年没回家。一方面是没钱,另一方面是母亲也后来被外派,此外我没脸回国。当初出国是为了做一个了不起的游戏。证明游戏是一门艺术,我想证明玩游戏,可以成为一门事业。我还想证明,你喜欢什么才会擅长什么,而不是你学什么才会擅长什么。而你擅长什么,你才可以靠什么吃上饭。然而在澳洲的头几年,我做了哪些游戏相关的工作呢?·····我什么游戏相关的工作都没找到,只是生存而已。我送过披萨,洗过盘子,做过中文家教,当过bartender,做过kitchen hand,做冰激凌,当过waiter。只要是个工作我都做。直到2012年我干上现在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还打着两份临工。我是做什么的呢?还记得我会装电脑吗?起初我帮一个朋友装一台电脑,去了一家华人电脑店。我问随口问他们要不要人,他们说要人啊。我于是投了简历,拿到了工作。这是我第一份全职。干了一年,我辞职了,去了澳洲最大的一家网路电脑零售商做采购。这个时候我不仅会玩电脑,而且玩耳机,机械键盘,各种电子产品。任何品牌的显卡什么属性,有多长有多种,用哪个运货商寄到哪里要多少钱,我全都知道。我在消费类电子和电脑硬件行业一混就是8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女友和我一起建立着我们的梦想,一个简单的澳洲梦:有个房子,成家,有个在一起做自己事情的地方。她看她的日本动漫,我玩我的游戏。11年到12年,在做采购的时候我开始有了一些心理问题,我不仅体重飙升,而且有点不想活下去的念头。我开始不怎么打游戏了,我觉得没什么事情吸引我,这个世界只是疯狂的挣扎去求生存,我赚的钱当时不错,但是我没有时间去花一分钱。我早上6点半起床,8点半到,干活干到5:30下班我继续加班,9点半我还在办公室。11点到家,周五晚上回到家。周六早上打第二份工,下午休息,周日继续打工。我除了周六下午可以坐着打打游戏,我连跟女友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我上班她还在睡,我回家她已经睡了。我只想赚很多很多钱,让我舒服的打游戏,但是当我终于脱离了一个薪水很低的工作开始赚钱了。工作压力又太大,我的钱都在银行里,但是一分钱我都没机会去花。我还是回国去给杂志社写稿吧·········结果才知道国内的纸质媒体一个个都倒掉了。我无路可逃也无处可去。于是我想一想,其实我就一点儿兴趣爱好,但是我永远没法舒服的去做那些事情。我做了一件我极少做的事情:我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她说,你还是换个轻松点的工作算了,钱少一点,但是你可以安心的打打游戏。快乐还是最重要的,你现在不开心,就别干了。我于是听她的,我辞职在家打临工。当时我们还差一点儿钱就可以交房子首付。但是我辞掉了一份年薪6万5加奖金1万多的工作。7万5000澳币一年,意味着每半个月发2000多刀(到手)这一切都没了。待业6个月后,我找了一份薪水少了不少的工作,在一个大型供货商底层销售做起。12年底,因为钱不多,我本以为会在boxhill买套房,结果一个区一个区的推。我最后在公司附近才找到一套房子,交了首付。还买了自己的Dream Car,一辆4门的吉普牧马人。在那之后,我在公司里一层一层的爬。因为我干的很出色。我从来不会说no,我不怕麻烦,我也不觉得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我从销售变成team lead从team lead变成采购,从采购变采购team lead,现在我负责公司revenue最大的产品线,负责海外进口,负责几个最大的channel客户。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个200寸的投影屏幕,我有所有的游戏机,我有所有的游戏限量版(如果抢到了)。我有一台拥有两个GTX1080ti的电脑,而且这还可以退税。我有一个一路看着我走到这一步的母亲和一个跟我一路拼到这一步的老婆。所以走到2016年,我必须讲一辈子,才能让你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在玩游戏。我玩游戏不只是一个休闲而已。为了舒服的,不被人指指点点的玩游戏,我花了20多年。我玩游戏从来不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的工作,拼搏,爱情,和经历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游戏和其它几个我没有提及的爱好之上的。(万智牌,车)你如果认为我只是活到了某一天,忽然开始就可以玩游戏,那你错了。我从小就在玩游戏,后来整个世界都不让我玩,并且想让我相信玩游戏就是放弃人生。为了玩下去,我放弃了一个世界,我放弃了很多很多。我甚至放弃了舒舒服服的度过我最美好的人生岁月。支撑我走下去的,就是一个6岁起就有的一个心愿。最后当爸爸以后,怎么玩游戏在有小孩以前,我一周2天带老婆出去,一天在家宅,2天出去打万智牌,周末打游戏。有小孩儿之后,我再也没有打万智牌。每天7点女儿洗澡,7点半睡觉老婆去带女儿睡觉,我去收拾碗盘。大概9点开始是自由时间,我玩游戏到12点,然后上上豆瓣,杂七杂八的。早上1点前睡觉。8点半起床上班。有时候困了就回家跟女儿同一时间睡了。我每天无论多忙,都会至少抽空打一会儿游戏。甚至为了省时间,我在我卧室边上的办公室里又买了一台PS4和Xbox One,是的,我有两台PS4和两台XB1。女儿趴在我身上睡着了,我就玩Nintendo Switch或者掌机。或者拿笔记本开Local Stream,让大电脑运行游戏,但是拿手柄在笔记本上玩。在公司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玩手机游戏。我一年有255小时的带薪假期。除去圣诞和公共节假日以外,我把许多大作的上市日期附近几天的假都请好了。比如这个周五,我圣诞节左右就请好假了。这样我就可以玩《战神4》在外人眼里,我确实是周一玩,周二玩,周三玩······周五全天玩·······但其实没那么复杂。你如果人生的目标就是舒舒服服的玩游戏那么就把你的生活打理好,然后舒舒服服的玩游戏就可以了。你的爱情没打理好,你的partner会跟你闹别扭。你工作没做好,你就没钱去买最好的游戏。你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方打游戏。身体不好,那更没法玩游戏了。无非如此。总结其实写这么多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我忽然觉得,也许母亲有一部分是对的。或许玩物真的是丧志。我或许完全不是最好版本的我。因为玩游戏也该有个度,我年轻的时候确实太过于沉迷。即便是现在,也只是被家庭责任,工作责任所限制。如果我单身,又中了彩票,我可能是24小时没日没夜的玩。在我眼中这是个完美生活。但是写出来,觉得做第三者看自己,那真的是一种很糟的享受中彩票的人生·······我也没有一个远大志向,比如拯救人类什么的。就是想每天打个游戏,这一辈子受的考验,也还真的就是因为这个梦想并不容易实现。我从15年到16年是真心享受了很完美的人生工作不累,房贷差不多还清,老婆不反对,老妈千里之外没孩子,有时间。可惜这一段日子和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一样,我根本没珍惜,回头才知道是最完美的生活。2015-2016年,我回想起来就当是一个奖励,这一年浓缩了我从24岁到30岁这本该拥有的灿烂。我的梦想有许多许多画面,任何一个画面里,从来都没有一个小孩儿。我从小没有父亲,也不知道如何当爸爸。所以现在当父亲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因为无知而犯了错。不过现在坐在这里写文章。我的梦想变了,我希望老妈实现她环球旅行的梦。老婆可以躺在一个舒服的躺椅上看日剧和卡通。我可以和女儿Olivia各拿着个手柄,带着VR眼镜,一起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大开杀戒。她做一个法师DPS,我做一个战士挡在前面,保护着她。游戏
生活
单机游戏
家庭
人生回应
转发

收藏
赞赏螃蟹|腮脖膨客
(Melbourne, Australia)
我啥都打五颗星,别看我打的分数。 我经常瞎扯淡的知乎: https://www.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一款冷门的街机格斗游戏 的文章